第一篇:电气工程基础研修心得
电气工程基础研修心得
通过网络培训和讨论交流,个人感觉收获颇丰,《电气工程》课程让我对《电气工程》这门课程的性质、定位及目标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基本得到解决,对目前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较明确的方向。我本人作为一名主要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科研中也有很多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参与本次的课程培训,经过尹项根等老师就《电气工程》的课程建设及其在教学中的相关章节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同时,也通过我们教师发展在线的各位参与培训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使我平时在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有了更明确的思路,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考。在此,我想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从这次培训中所获得的一些学习感受和体会。
首先,进一步加深了对课程的基本范畴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等有了更好的把握。
其次,进一步认识到了《电气工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非常突出,一方面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针对电气工程发展迅速的现实特点,又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同时,针对电气专业和非电气专业的学生,在教学时数和内容安排上要有所区别,应该各有侧重点;但是,总体上应该是将本课程作为基本主线的描述,重在使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及课程内容体系作一全面把握,而不应该越俎代庖。
第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电气工程》本身的学科特性使教学难度较大,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普遍感到学习过程中存在难以理解等问题,单纯靠大篇幅的机械记忆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很难才分发挥出来。就我个人而言,也都在每次教学中针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调整,也确实能够收到一些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在主讲教师的经验传授和参与培训的各位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我对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通过听讲和交流后,我有了新的思考和想法,如可以采用“学生主讲,老师和学生评议”的方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尽力提高效果。
最后,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我一直深信“给学生一碗水则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所以教师本身的再学习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通过学习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处理好经典与前瞻、共识和分歧等关系;同时积极关注现实金融问题,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恰当地举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将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上面是通过学习,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的几点肤浅体会,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电气工程基础》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谢尹项根等老师的授课、感谢教师发展在线提供给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第二篇:电气工程基础在线学习研修心得
《电气工程基础》在线学习研修心得
本人于2013年9月至10月参加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教师参加的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在线培训课程,选修了《电气工程基础》这门课。《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内容涉及到很多基本概念以及一些较为复杂的设计与计算,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理论课安排是否合理、实验环节设置是否巧妙以及实验条件的打造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此次《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由华中科技大学尹项根教授、罗毅教授和吴耀武教授讲授,课程培训采用理论联系实践方法,向我们精心讲授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对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难、重点进行了深度剖析,并结合电气工程实例进行示范课和案例分析。三位教师讲解精彩、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分析深入透切,使我受益非浅。
针对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
1.本课程的教学不适合采用单一的黑板授课方式,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讲授。制作优良的多媒体课件,采用大量的图例和动画演示,甚至录象,减少繁杂的文字叙述。比如展示照片,实际元件,实际接线,并辅助以动画演示,必要时组织几次电厂(站)的参观实习。
2.按课程教学对学生要求的不同掌握程度(了解、理解、重点掌握)讨论并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及讲授内容,请专家教授对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示范讲解,重难点剖析。
3.在讲授电气工程课程时,一定要提到所涉及的后续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重要的铺垫,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另外,定期组织讲授本课程以及与本课程有前后衔接关系的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展开研讨,确定讲述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4.本课程涉及到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等课程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础知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通识”课程。就某些专业方向而言,体量已经够了,如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方向,但就其他专业方向而言,又可能在某方面知识上显得单薄,比如对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学生,在稳、暂态分析、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均应再深入学习;对于高电压与绝缘方向的学生,则应在高电压技术上进一步深入,因此学完本课程后,还开设那些后续课程,以及与后续课程如何衔接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三篇: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3601606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
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Engineering 总学时:120(讲课学时
36、实习学时
8、自学学时76)学分: 6 开课单位: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函授)前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理论、电机学、电磁场
教 材:《电气工程基础》刘笙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2。
参考书:(1)《电力系统分析》 纪建伟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发电厂电气部分》 范锡普 主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陈珩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4)《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5)《高电压技术》周启龙、刘恒赤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通过对电气工程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稳态运行方式,深入理解电网各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掌握大中型发电厂、变电站的电气主系统设计与运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及绝缘理论,电气设备高压试验的内容和方法,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及其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电力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引论(2学时)
了解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的关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等。第二章 基本概念(2学时)
了解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形式及转换方式,交直流传输方法。
第三章 电力系统负荷运行特征及数学模型(2学时)
了解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建立数学模型。
第四章 输电线参数及模型(2学时)
(1)了解电力线路参数的物理意义
(2)掌握输电线参数计算,建立三相输电线路模型。第五章 电力变压器参数及模型(2学时)
了解变压器及等值电路,学会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参数计算,了解变压器非标准变比时的等值电路及变压器并列运行。
第六章 开关电器(2学时)
(1)了解开关电器灭弧原理,(2)掌握几种典型的开关电器的工作原理。
第七章 电力系统接线方式(2学时)
了解发电厂和变电所主接线基本要求,发电厂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厂用电接线方式,了解短路电流的概念。
第八章 电力网络稳态行为特性计算(6学时)
输电线路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开、闭式网潮流计算, 掌握辐射形网络尤其环形网和两端供电网的计算分析与潮流控制方法。
了解导纳矩阵形成、节点分类、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方法
第九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2学时)
(1)了解系统有功平衡的概念及有功功率与频率的关系,(2)了解频率调整的必要性及有功电源的合理组合,(3)掌握有功功率最优分配准则。
第十章 无功功率补偿与电压调整(2学时)
(1)了解系统无功平衡的概念及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关系.(2)熟悉电力系统中枢点三种调压方法及具体实现措施。(3)电压管理、电压调整方法 第十一章 电磁暂态过程和三相短路电流计算(2学时)
了解短路的概念,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分析
第十二章 简单不对称故障分析(4学时)
掌握零序阻抗(输电线路、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序阻抗和复合序网 故障点的电压电流计算 非故障点的电压电流计算
第十三章 电力系统的绝缘(1)大气条件对空气间隙放电的影响(2)高压外绝缘及高压绝缘子(3)绝缘子的沿面放电(4)绝缘子的污秽放电(5)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方法
第十四章 电力系统的过电压(1)了解过电压的产生(2)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3)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4)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5)操作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第十五章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了解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概念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 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 中性点谐振接地 中性点接地变压器
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1、发电厂参观实习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4学时)
(((了解发电厂整体设备的工作状态,主要电气部分外形及控制方式
2、大型电站参观实习(4学时)了解电站工作状态,熟悉电站中常用的电气设备。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室,通过边学边实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综合练习的学习步骤,达到学必用、学即用。最后安排了一周的操作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定期课堂测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必须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进行。本课程的教学环境最好为多媒体教室。
建议本课程考试权重平时成绩(包括实验)占30%,其末成绩占70%。
教学大纲编者:段清明 学 院 主 审 :嵇艳菊 主 管 院 长 :程德福
第四篇:专升本《电气工程基础》_08188450试卷
[试题分类]:专升本《电气工程基础》_081884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额定电压在10.5kV一下的发电机,其额定电压一般()相应的系统额定电压。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
答案:A
2.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不能()。
A.开路 B.短路 C.无所谓
答案:A
3.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优点不包括()。
A.检修母线可以不停电
B.检修母联断路器可以不停电 C.检修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 D.任意一段母线故障可以不停电
答案:D
4.冲击电流是指()。
A.每次短路电流的最大短路电流有效值 B.每次短路电流的最大短路电流瞬时值 C.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有效值 D.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瞬时值
答案:D
5.在220kV电力系统中,并联静电电容器一般装设在变压器的()。
A.低压侧 B.中压侧 C.高压侧
D.低压侧或中压侧 答案:A
6.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特点不包括()。
A.铁芯未饱和时感抗大于容抗 B.产生谐振时出现“翻相”现象 C.谐振状态可能自保持 D.电感-电容效应
答案:D
7.测量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额定值一般为()。
A.2A B.3A C.4A D.5A
答案:D
8.对降低供电网电能损耗的效果最差的是()。
A.采用并联电容就地补偿
B.在向供电网供电的变电站内采用调相机补偿 C.改造供电网络,缩短供电路径
D.将供电网络的电压提高到接近上限运行
答案:B
9.在超高压或特高压系统中主要由内过电压决定系统的绝缘水平,请问主要是如下哪种电压决定?
A.操作过电压 B.谐振过电压 C.工频过电压
D.由上述三种电压共同决定
答案:A
10.为了提高线路耐雷性能、降低雷击跳闸率、保证安全供电,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
A.架设避雷线
B.增加杆塔接地电阻
C.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D.安装线路避雷器
答案:B
11.启停速度最快的发电机组是()。
A.凝汽式汽轮机组 B.水轮机组
C.供热式背压机组 D.燃气轮机组
答案:B
12.220kV网络中有A,B两台变压器,已知SNA=1.5SNB,UkA%=UKB%,则变压器的电抗()。
A.XA>XB B.XA=XB C.XAB D.无法确定
答案:C
13.若发电机母线上接有2台以上主变压器,当其中容量最大的一台因故退出运行时,其它主变压器在允许正常过负荷范围内应能输送剩余功率的()。
A.60% B.70% C.80% D.90%
答案:B
14.在(1)屏面布置图、(2)屏背面接线图、(3)端子排图中,安装接线图包括()。
A.(1)(2)(3)B.(1)(2)C.(1)(3)D.(2)(3)
答案:A
15.在发电厂防雷中,采用电缆的主要作用是()。
A.限制雷电流幅值 B.限制雷电流陡度 C.降低雷击跳闸率 D.提高耐雷水平
答案:C
16.在3/2接线中,作为操作电器的电气设备为()。
A.断路器 B.隔离开关 C.负荷开关 D.熔断器
答案:A
17.导线型号LGJ-300中的“300”表示()。
A.导线的载流量 B.导线的动稳定电流 C.铝线标称截面积 D.钢芯的抗拉强度
答案:C
18.断路器热稳定计算时间等于()。
A.主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之和 B.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之和 C.主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全开断时间之和 D.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全开断时间之和
答案:D
19.下列因素中不影响雷击杆塔时线路耐雷水平的因素是()。
A.杆塔接地电阻 B.击杆率
C.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 D.避雷线
答案:B
20.系统频率的下降,会使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无功损耗(),给电力系统无功平衡和电压调整增加困难。
A.变小,增加 B.变大,增加 C.变小,减少 D.变大,减少
答案:A
[试题分类]:专升本《电气工程基础》_081884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220kV电网经过变压器降压后直接对10kV排灌电机供电。该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之比为()
A.220kV/10kV B.220kV/11kV C.220kV/10.5kV D.242kV/10kV
答案:C
2.某小水电厂发电机组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接线。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5kV,线路连接某变电站110kV母线。该水电厂中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之比为()
A.10kV/110kV B.10.5kV/121kV C.10kV/121kV D.10.5kV/110kV
答案:B
3.某10kV农村电网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该电网中10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特征不包括()
A.线电压对称 B.接地电流小 C.零序电压大
D.非故障相电压不变
答案:D
4.某城市10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该配电网中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正确的说法是()
A.相电压对称 B.保护跳闸 C.接地电流大
D.非故障相电压升高
答案:D
5.下列发电机组中,最适合承担调频任务的是()
A.抽水蓄能机组 B.凝汽式火电机组 C.核电机组
D.双馈风力发电机组
答案:A
6.大型凝汽式火电机组中采用凝汽器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冷源温度,提高热力循环效率 B.便于补充汽水损失 C.有利于汽轮机乏汽排出 D.降低厂用电率
答案:A
7.改变凝汽式火电机组有功出力的方法是()
A.改变锅炉给水温度
B.改变进入汽轮机的主蒸汽量 C.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 D.改变锅炉主蒸汽温度
答案:B
8.调节水电机组有功出力的方法是改变()
A.水位落差
B.进水导叶开度,控制进入水轮机的流量 C.水电机组励磁电流 D.机端电压整定值
答案:B
9.某终端变电站有8回10kV馈线,该变电站10kV主接线宜采用()
A.单母线接线 B.单母线分段接线 C.双母线接线
D.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答案:B
10.旁路母线的作用是()
A.不停电检修出线断路器 B.灵活安排运行方式 C.不停电检修母联 D.不停电检修母线
答案:A
11.可靠性最高的主接线形式是()
A.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B.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C.3/2接线 D.角形接线
答案:C
12.200MW汽轮发电机组宜采用的主接线形式是()
A.单元接线 B.扩大单元接线 C.角形接线 D.双母线接线
答案:A
13.配电网联络开关的主要作用是()
A.配电网合理分配潮流 B.配电网故障时选择性跳闸 C.配电网故障时实现负荷转供 D.配电网环网运行
答案:C
14.配电网故障隔离的目标是()
A.断开配电线路首端出口断路器
B.将故障隔离在最近的两个配电开关之间 C.将距故障最近的电源侧断路器断开 D.实现配电断路器选择性跳闸
答案:B
15.下列与负荷相关的参数中属于统计参数的是()
A.平均负荷 B.最小负荷系数 C.负荷率
D.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答案:D
16.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不能用于()
A.确定拟建企业最大供电有功负荷 B.衡量电力设备的利用率 C.衡量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D.对用户用电进行计量计费 答案:D
17.计算变压器电阻RT根据的实验数据是()
A.短路损耗Pk
Uk% B.短路电压百分比C.空载损耗P0
I0% D.空载电流百分比答案:A
18.计算变压器电抗XT根据的实验数据是()
A.短路损耗Pk
B.短路电压百分比C.空载损耗Uk%
P0
D.空载电流百分比答案:B I0%
19.某220kV输电线路首、末端电压的数值差为3kV,其中3kV是指()
A.电压损耗 B.电压偏移 C.电压降落 D.电压闪变
答案:A
20.每千米长度电抗最小的输电线路是()
A.单根导线输电线路 B.二分裂导线输电线路 C.三分裂导线输电线路 D.四分裂导线输电线路
答案:D
2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中经常选择的基准值是()A.三相功率和一相等值阻抗 B.三相功率和平均额定电压 C.平均额定电压和线电流 D.线电流和一相等值阻抗
答案:B
22.220kV系统的平均额定电压是()
A.220kV B.230kV C.240kV D.242kV
答案:B
23.短路计算曲线用于计算()
A.起始次暂态电流 B.冲击电流
C.短路后t时刻的短路电流 D.稳态短路电流
答案:C
24.起始次暂态电流是指()
A.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初值 B.短路电流自由分量的初值 C.短路电流的稳态值
D.短路电流第一周期有效值
答案:A
25.对于Y0/接的变压器,变压器侧输电线路上发生两相短路故障,Y0绕组中()
A.肯定产生零序电压 B.肯定产生零序电流 C.肯定产生负序电压 D.可能产生零序电压
答案:C
26.对于Y0/接的变压器,变压器Y0侧输电线路上发生两相短路接地故障,绕组侧输电线路中()A.肯定产生零序电压 B.肯定产生零序电流 C.肯定产生负序电压 D.可能产生零序电压
答案:C
27.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小短路电流电动力的是()
A.串联电抗器
B.采用分裂绕组变压器 C.开环运行
D.采用快速继电保护
答案:D
28.提高输电网中输电线路输电能力的措施不包括()
A.采用更大线径导线 B.采用分裂导线 C.采用多回输电线路 D.采用并联电抗器
答案:D
29.在电力系统中枢点电压的各种调压方式中,顺调压方式要求在大负荷下中枢点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的()
A.95% B.100% C.102.5% D.107.5%
答案:C
30.在电力系统中枢点电压的各种调压方式中,逆调压方式要求在大负荷下中枢点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的()
A.95% B.100% C.102.5% D.105%
答案:D
31.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无功负荷增加且不进行无功功率调整,达到稳态后,()
A.无功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不变 B.电压降低 C.电压维持不变
D.无功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比无功负荷小
答案:B
32.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投入一组电容器且不进行无功功率其他调整,达到稳态后,()
A.无功电源发出的总无功功率不变 B.电压升高 C.电压维持不变
D.无功电源发出的总无功功率比无功负荷大
答案:B
33.输电线路相间电流保护I段的保护范围是()
A.仅保护本段线路的一部分 B.刚好保护本段线路全厂 C.保护范围超出本段线路 D.可保护后续所有线路
答案:A
34.输电线路相间电流保护II段的保护范围是()
A.仅保护本段线路的一部分 B.刚好保护本段线路全厂 C.保护范围超出本段线路 D.可保护后续所有线路
答案:C
35.图所示的继电器接点的名称是()
A.常闭接点 B.动合接点 C.常开接点 D.延时接点
答案:A
36.电流继电器常闭节点在线圈不带电状态下()
A.处于断开状态 B.处于闭合状态
C.可以整定其处于闭合或断开状态 D.可以是断开状态也可以是闭合状态
答案:B
37.下列哪一项不是限制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的措施()
A.线路首末端装设避雷器 B.减小线路电感
C.断路器并联分闸电阻 D.采用不重燃断路器
答案:B
38.下列方法中不是限制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的措施是()
A.提高断路器的灭弧性能 B.采用并联电阻 C.改善变压器的参数 D.采用避雷器保护
答案:A
39.下列那个设备不能用来防止直击雷过电压()
A.管型避雷器 B.阀式避雷器 C.避雷针 D.避雷线
答案:B
40.在确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时,我国有关规程推荐的保护范围是对应多少的绕击概率而言的?()
A.0.1% B.0.2% C.0.3% D.0.5%
答案:A
[试题分类]:专升本《电气工程基础》_08188450
[题型]:多选
[分数]:2 1.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
A.电压 B.频率 C.波形 D.电流
答案:A,B,C
2.新能源一般包含()。
A.太阳能 B.风能 C.石油 D.天然气
答案:A,B
3.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装置有()。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防雷接地装置
答案:A,B,C,D
4.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足会导致电压下降,进行电压调整的方法有()。
A.利用发电机调压,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端电压 B.改变变压器的变比调压 C.利用无功功率补偿调压 D.改变线路参数调压
答案:A,B,C,D
5.下列描述直流输电优点正确的是()。
A.造价低,电能损耗少
B.无电抗影响,远距离输电不存在失去稳定的问题 C.直流输电系统响应快,调节精确
D.可联络两个额定频率相同或不同的交流电力系统
答案:A,B,C,D
[试题分类]:专升本《电气工程基础》_08188450
[题型]:多选 [分数]:2
1.电力系统工作接地方式包括()
A.中性点不接地
B.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 C.保护接地 D.防静电接地
答案:A,B
2.电力系统的特点包括()
A.电能不能大量存储 B.供电可靠性高 C.过渡过程十分短暂 D.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
答案:A,C,D
3.配电网运行中最重要的工作是()
A.处理配电网发生的故障 B.处理配电网发生的设备异常 C.合理分配配电网潮流 D.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答案:A,B
4.电力部门常用的负荷曲线有()
A.日有功负荷曲线 B.日无功负荷曲线 C.年持续负荷曲线 D.年最大负荷曲线
答案:A,C,D
5.提高电压损耗的措施包括()
A.提高功率因数
B.采用更大线径的导线 C.适当提高运行电压 D.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
答案:A,B,C,D
6.潮流计算结果关注的是()A.节点电压
B.通过元件的功率 C.流经元件的电流 D.节点负荷
答案:A,B
7.电力系统的调压手段有()
A.改变变压器分接头 B.并联电容器 C.并联电抗器 D.改变线路参数
答案:A,B,C,D
8.为了调整电力系统电压和降低损耗,并联静电电容器一般装设在()
A.变压器低压侧 B.变压器高压侧 C.输电线路首端 D.电气设备附近
答案:A,D
9.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特点包括()
A.铁心未饱和时感抗大于容抗 B.电感—电容效应 C.谐振状态可能自保持
D.产生谐振时出现“翻相”现象
答案:A,C,D
10.在避雷器保护被保护设备时,影响被保护设备上的过电压因素有()
A.U5kA残压
B.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间的距离 C.雷电来波的陡度 D.雷电流幅值
答案:A,B,C
第五篇:研修心得
通过这此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对于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此也作了个总结,于同行交流。
一、让学生做好笔记相当重要。
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是经过浓缩的,可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学习“精华”,还得把内容讲细,讲完整,要补充很多知识,所以让学生做好笔记,把各知识点进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了笔记,对学生课后的巩固、复习也相当重要,否则,学生连一些基本的题目都没法解答。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
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最简单的一个学科,可我认为化学是理科,却又像文科,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如:元素符号、原子团、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还有很多概念、定义、规律、原理等,这些知识在上新课的时候,逐渐向学生介绍,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读、写,让学生记,给学生听写。特别是化学方程式在会考中占有一定比例,要求学生必须过关。
三、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
要搞好教学光凭自己的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上课一听就明白,课后却糊涂,做练习题时,心中没有一点底,也有人反映说每节课的内容多,上得有些快。可我一想,我上得也不是很快,属于正常的教学进度。问题出在哪儿呢?后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懂了,课后没有及时复习,该记的没有记住,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于是问题越堆越多,学生觉得记不了,更不要说综合运用了,这样,学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感到要学好化学好难。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教学时,加强趣味性和新旧内容的联系,以旧引新,讲新复旧。
(二)用综合对比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融会贯通,揭示规律。比如在学完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后,把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的药品,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检验的方法、验满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对比。
(三)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怕苦怕累,怕付出了又没有收获的心理。我专门安排时间,让他们记忆,复习某部分的知识,然后找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结果多数学生能很快完成那些题目。这样的结果让他们感觉到,化学还是可以学好的。
另外,在教学中不要拼命赶进度,否则会造成学生“消化不良”。甚至让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紧跟教材讲课,重视基础知识,不讲难题、偏题。教法上争取步步到位,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都注意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让大部分学生踮一踮脚就能摘到桃子,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四、对两类题的教学探讨。
简答题和综合实验题,是很多学生感到很难的两类题,包括一部分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属于这种情况,在历次的考试中,丢分严重。
对于简答题,有一部分学生是无从下手,不知道用哪个或哪些知识或什么化学原理来解答;成绩好一点的知道解答题目所要用到的知识原理,可也是表达不清楚,写了一大篇却没有说到点子上。所以在这类题上,我们还要多下功夫,找一些题多让学生练习。让他们弄明白,题目的意思,该用什么知识原理进行解答,怎样描述得准确、完整。综合实验题文字多,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学生一见到就怕,为了答好综合实验题,应该做到:
1、务实基础、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会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每个阶段,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验题都要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对稍差一些的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低的题,争取提高会考的合格率,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做好辅导和改进复习重点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研修,深感新课标下化学知识、教学方法、学生个人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化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科技联系更加密切,教学理念要更新,由过去教知识改为教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灵活高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再研读新课程标准和高中新化学教材,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重要性 1.化学概念教学是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
2.化学概念教学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⑴概念是颠末一系列观察、阐发、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的。⑵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 研修内容: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 基于学生认识发展脉络,问题线索的设计、学生涯动开放点的设置要分辨选在学生的认知脉络的关节点、合适的问题解决环节和获取证据的环节上。对减少问题设置、活动开放点设置的盲目性,提高问题设置、活动开放点挑选的有效性,从而增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具备很强的指导意义。
对概念不能很好的深入利用,可以借助计算方法或者性质反应概念等其余方法来帮助完成概念的运用。(例如溶解度的理解必需需要必定逐级递增难度的盘算来将概念直观化。)
三、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化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四、重视实验 培养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本上的实验有三类: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化学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学生实验和家庭小试验既可巩固有关知识,又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作为化学教师,人人都知道化学实验的重要。但目前我校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室器材和药品严重缺乏;又新教材中出现不少新的实验,有的无法准备,因而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无法开出。另外,现在我校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教师可以下载实验视频。当前教师的演示实验有很多变成了教师放录像,讲实验,学生看影像,听实验。化学实验室有点受人冷落。这样是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切记!再也不能偷懒了。同时也希望学校领导凭借新课改大大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能让学生和教师有条件严格按新课标的要求从事教学和学习。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化学教师,我们更需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加强对学生的要求,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出更多的、新型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