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额如乡中心校学生排球比赛方案、记录、总结201006
额如乡中心校学生排球比赛
方案
记录
总结
中心校:陈明生 2011年6月
额如乡中心校学生排球比赛方案
为加强我校的体育文化交流,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同学们的体质,提高我校排球运动的竞技水平,特举办额如乡中心校排球比赛:
一、比赛时间:
2011年6月14日下午
二、比赛地点:
额如中心校排球场
三、参赛单位:
额如中心校五年一班;五年二班;六年一班;六年二班
四、竞赛办法:
1、每班出一个队,共四个队。参赛人数为每队6人,4男2女。
2、比赛采取三局两胜25分制,决胜局15分,领先2分获胜。参赛队以抽签形式分组,采用循环赛。胜一局得3分,负一局得1分。
3、裁判规则采用国际排联最新裁判规则。
五、奖励方法:
本次比赛奖励团体前二名。
六、裁 判 员:
陈 明 生
七、注意事项:
1、参赛队员必须是本班在籍学生。
2、参赛队须按时到场参赛,迟到15分钟按弃权处理。如遇到特殊情况应提前通知学校体育组。
3、若因故不能正常比赛,比赛日程顺延,若有变动另行通知。附:
抽签结果:A1是五年一班;A2是五年二班;
A3是六年一班;A4是六年二班。
A1 —— A2
A1 —— A3 A1 —— A4
A2 —— A3 A2 —— A4 A3 —— A4
每组获胜者直接加3分,负者加1分各队最后累计加分决定名次。
体育组:陈明生 2011年6月2日
额如乡中心校学生排球比赛记录
第一组:
五年一班与六年一班比赛(A1——A3)
第一局:A1以25比17胜于A2 第二局:A3以25比23胜于A1 第三局:A1以15比13胜于A3 结果:
A1胜于A3 五、一得3分 六、一得1分
第二组:
五年一班与六年二班比赛(A1——A4)第一局:A1以25比19胜于A4 第二局:A4以25比21胜于A1 第三局:A1以15比13胜于A4 结果:
A1胜于A4 五、一得3分 六、二得1分
第三组:
六年一班与六年二班比赛(A3——A4)第一局:A3以25比18胜于A第二局:A4以25比20胜于A第三局:A3以15比12胜于A4 结果:
A3胜于A4 六、一得3分 六、二得1分
第四组:
五年二班与六年一班比赛(A2——A3)
第一局:A2以25比16胜于A3 第二局:A3以25比23胜于A2 第三局:A2以15比12胜于A3 结果:
A2胜于A3 五、二得3分 六、一得1分
第五组:
五年二班与六年二班比赛(A2——A4)第一局:A2以25比18胜于A4 第二局:A4以25比20胜于A2 第三局:A2以15比12胜于A4 结果:
A2胜于A4 五、二得3分 六、二得1分
第六组:
五年一班与五年二班比赛(A1——A2)第一局:A1以25比18胜于A第二局:A2以25比20胜于A第三局:A1以15比12胜于A2 结果:
A1胜于A2 五、一得3分 五、二得1分
累计加分:
五年一班:3+3+3=9分 五年二班:3+3+1=7分 六年一班:1+3+1=5分 六年二班:1+1+1=3分
名 次:
第一名:五年一班第二名:五年二班第三名:六年一班第四名:六年二班
体育组:陈明生
2011年6月14日
额如乡中心校学生排球比赛总结
于2011年6月14日举行的额如中心校高年组男女混合排球赛,经过近一下午的比赛,已经圆满结束。五年一班获得第一名,五年二班获得第二名,六年一班获得第三名。
整个比赛采取循环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在比赛期间,各班同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比赛要求各班报6——8人,有的班级参与人数远远超过规定人数,显示出同学们参与体育健身的极大积极性。每天晚上,排球场上不时传来同学们积极跑动,积极传接球时发出的呐喊声,那是他们在积极备战。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或是进行垫球训练和传球训练,或是商量基本的战术安排,不时传来开心的笑声,他们真正利用小小的排球传递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更传递了快乐、激情和热情。
每场比赛前,比赛双方的队员都是提前半小时就开始进行赛前热身了,双方的啦啦队也是早早的来到场边为本班队员加油助威,还有的同学不时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美妙的瞬间,场上场下好一派热闹景象。比赛阶段,啦啦队的热情毫不逊于场上队员,他们不时挥动手中的助威器材为本班队员呐喊加油。整个比赛期间,加油助威声响彻整个排球场。在同学们的加油助威声中,场上队员更是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和毅力,努力去争取更好的结果,领先并不骄傲,落后也不气馁,本方队员积极的配合,因此不时出现精彩的传接球和扣球。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本次比赛,极大的调动
了各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寓快乐于体育和快乐健身的目的,充分展现了额如中心校学生的激情与热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相信同学们会因参与体育活动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把更多的笑声留在身边!
体育组:陈明生
2011年6月14日
第二篇:额如乡中心校学生篮球比赛方案、记录、总结
额如乡中心校学生篮球比赛
方案
记录
总结
中心校:陈明生 2011年9月
额如乡中心校学生篮球比赛方案
为了加强我校的体育文化交流,丰富同学们的课余体育生活,增进同学们的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我校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特举办额如乡中心校高年级学生篮球比赛,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比赛时间:
2011年9月6日下午
二、比赛地点:
额如中心校篮球场
三、参赛单位:
额如中心校五年一班;五年二班;六年一班;六年二班。
四、竞赛办法:
1、每班出一个队,共四个队。参赛人数为每队七人(男)。
2、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每场40分钟(上下各20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以得分多少分出比赛胜负,若平局打5分钟加时赛。
3、裁判规则采用国际篮联最新裁判规则。
五、奖励方法:
本次比赛奖励团体前二名。
六、裁 判 员:
陈 明 生 郝忠言
七、注意事项:
1、参赛队员必须是本班在籍学生。
2、参赛队须按时到场参赛,迟到15分钟按弃权处理。如遇到特殊情况应提前通知学校体育组。
3、若因故不能正常比赛,比赛日程顺延,若有变动另行通知。附:
抽签结果:A1是五年一班;A2是五年二班;A3是六年一班; A4是六年二班。
A1 —— A2
A1 —— A3 A1 —— A4
A2 —— A3 A2 —— A4 A3 —— A4 每组获胜者直接加3分,负者加1分各队最后累计加分决定名次。
体育组:陈明生 2011年8月
额如乡中心校学生排球比赛记录
第一组:
五年一班与五年二班比赛(A1——A2)
上半场:A1:28分 A2:30分
下半场:A1:22分 A2:25分 全场:A1:50分 A2:55分
结果:
A2胜于A1 五、一得1分 五、二得3分
第二组:
五年一班与六年一班比赛(A1——A3)上半场:A1:20分 A3:26分 下半场:A1:23分 A3:27分 全场:A1:43分 A3:53分
结果:
A3胜于A1 五、一得1分 六年一班得3分
第三组:
五年一班与六年级二班比赛(A1——A4)上半场:A1:21分 A4:29分 下半场:A1:18分 A4:24分 全场:A1:39分 A4:53分
结果:
A4胜于A1 六年二班得3分 五、一得1分
第四组:
五年二班与六年一班比赛(A2——A3)
上半场:A2:30分 A3:32分
下半场:A2:25分 A3:28分 全场:A2:55分 A3:60分
结果:
A3胜于A2 五、二得1分 六、一得3分
第五组:
五年二班与六年二班比赛(A2——A4)上半场:A2:21分 A4:27分 下半场:A2:24分 A4:28分 全场:A2:45分 A4:55分
结果:
A4胜于A2 五、二得1分 六年二班得3分
第六组:
六年一班与六年级二班比赛(A3——A4)上半场:A3:20分 A4:28分 下半场:A3:21分 A4:27分 全场:A3:41分 A4:55分
结果:
A4胜于A3 六年二班得3分 六、一得1分
累计加分:
五年一班:1+1+1=3分 五年二班:3+1+1=5分 六年一班:3+3+1=7分 六年二班:3+3+3=9分
名 次:
第一名:六年二班第二名:六年一班第三名:五年二班
体育组:陈明生
2011年9月6日
额如乡中心校学生篮球比赛总结
于2011年9月6日举行的额如中心校高年组男生篮球赛,经过近一下午的比赛,已经圆满结束。六年二班获得第一名;六年一班获得第二名;五年二班获得第三名。
在比赛期间,各班同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比赛要求各班出7人,有的班级参与人数远远超过规定人数,显示出同学们参与体育健身的极大积极性。每天下午,篮球场上不时传来同学们积极跑动,积极传接球与投篮时发出的欢呼声,那是他们在积极备战。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或是进行投篮训练和传球训练,或是商量基本的战术安排,不时传来开心的笑声,他们真正利用小小的篮球传递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更传递了快乐、激情和热情。
每场比赛前,比赛双方的队员都是提前半小时就开始进行赛前热身了,双方的啦啦队也是早早的来到场边为本班队员加油助威,还有的同学不时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美妙的瞬间,场上场下好一派热闹景象。比赛阶段,啦啦队的热情毫不逊于场上队员,他们不时挥动手中的助威器材为本班队员呐喊加油。整个比赛期间,加油助威声响彻整个篮球场。在同学们的加油助威声中,场上队员更是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和毅力,努力去争取更好的结果,领先并不骄傲,落后也不气馁,本方队员积极的配合,因此不时出现精彩的传球和投篮。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本次比赛,极大的调动
了各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寓快乐于体育和快乐健身的目的,充分展现了额如中心校学生的激情与热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相信同学们会因参与体育活动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把更多的笑声留在身边!
体育组:陈明生
2011年9月6日
第三篇:帕哈乡中心校开展希望工程关爱留守学生快乐寒假活动的总结
帕哈乡中心校开展希望工程关爱留守学生
快乐寒假活动的总结
快乐寒假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帮助和服务我校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寒假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组长:胡志超; 副组长:商琳 组员:陈云丽、龙生海、罗加华、杨秀均 刘吉文、蔡晓华。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胡志超校长亲自挂帅,商琳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制定方案,构建留守儿童关爱网络。我校大队部在全校开展了“共同托起留守的太阳”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寒假关爱行动系列活动,并制定《帕哈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寒假关爱行动工作计划》,明确了职责,分解落实了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留守学生关爱网络,努力为留守学生营造健
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多措并举,大力实施留守学生寒假关爱行动。
(一)是开展结对关爱系列活动。积极动员志愿者、教师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找“代表妈妈”,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通过与结对儿童面对面交谈、与结对儿童家长交流、与结对儿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寒假家”。针对学校留守儿童相对集中这一情况,我们在大队部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寒假家,并提供学校长途电话给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亲通话。“留守儿童之寒假家”有两名教师现场指导。
(三)是开展贫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在县团委的牵头下,今年共有60名贫困留守儿童受到结对资助。
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 ——“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寒假的正常生活。
帕哈乡中心校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