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边城》点评
《边城》点评摘录
1、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点评:这一段可以看出老船夫与翠翠生活十分的艰苦,靠摆渡过日子。但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也更容易体现出翠翠的懂事以及她的勤劳。说明翠翠,对老船夫也是一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帮助船夫分担责任。
2、“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也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人大了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息!”
点评会:这两句简简单单地对话,突出了翠翠的善良,细心地去呵护爷爷,对于爷爷如此年长,说服翠翠独自离开时,翠翠甚为不满,突出了她无限的关心爷爷。
3、财主母女过渡后,塞给翠翠一把铜子,翠翠当时只顾着财主女儿,忘了爷爷的规矩,等他们快翻过小山时方觉醒,仍匆匆的追上去,在山头把钱还给她们,她什么也不说,只微笑着把头尽摇,不等别人来得及说第二句话,就飞快地朝渡船跑了。
点评:这段说明在爷爷的熏陶下,翠翠不会贪财,处处与人为善,对别人也很热情,同样说明了翠翠的诚实。
4、爷爷从城里买东西回来,翠翠会抢先为爷爷搬东西;爷爷拉船回来,照规矩,一到家中就会嗅到锅中说焖瓜菜的味道,且可见到翠翠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的影子。
点评:这一小段说明了翠翠的勤劳就如同她的善良一样,与生俱来,翠翠好像一直都在帮助爷爷,从不停止劳作。如此勤劳,这个形象怎能不惹人喜爱呢?
第二篇:《边城》点评
《边城》点评摘录
1、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第三篇:《边城》
读《边城》有感
少年时不看沈从文,觉得他的文字“拗”。故事也无趣,即使课本学了他的文章,心里也是不屑一顾的。
步入大学以来,却越来越喜欢他。一派冲淡自然,若沉下去咀嚼,便能读出其中的苦味。再品,是苦后的回甘。有些像田园诗里的王维孟浩然,却多了真性情。
三四十年代作家的文章,由于此时白话文初生未久,读来总有文体上的稚拙感,再不然便受西洋文学影响,用词遣句架床叠屋,少了中文的灵动。像茅盾,冰心,丁玲,以及名声稍逊的路翎,沙汀,等等,那一时期的作品皆然。就连鲁迅,有时也难免于此。
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里,那个时代的作家,白话文用得浑然天成不留痕迹的,唯有沈从文与张爱玲。同时,这两位作家也是最远于政治,有意保持与时代的疏离的。这种疏离反而使他们的写作获得了超出时代的审美价值。
现在看沈先生的文章,以我之浅薄,竟难以看出他的文章中有任何来自前人的影响。好似一切源自天然,源自湘西边地。方言野语的大量入文,只是自然,并不粗鄙。沈视自己亦为此地野汉村夫中的一员,笔端饱孕感情与尊重,将艺术加工的痕迹降至最低,仿佛如实白描。这种写作路子,文学史上实少同俦。
沈先生的作品一般在早期比较有名,其重要的散文作品《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以及小说《边城》等,都是1930-1940年间所作。他是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湘西青年,一文不名,1920年代
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以及湘西人特有的野劲,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倒是1939年他成为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后,再也无法写出早期那种充满野味和韵味的作品。在1943年的《云南看云记》里,能读出掩不住的内心深处的纷乱和苦恼。到了1949年后,由于政治原因,他更全身心转入古代服饰研究,再无重要文学作品问世了。
我在书店上买了这本沈从文散文,坐在亭子里读着。那些亲切的文字啊。沱江水缓缓地在我脚下流,两岸杨柳依依。无因地,我想起我深爱过的人,想起这无常的生。不知道以什么感情,来对此情此景。只是空白。
他们是他的亲人。可是,他们真的了解他吗?他并不想做一个战士,他也并没有做到不折不从。他只是一个被尘世折磨的凡人,不同的是,他有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苦痛。终于,他化迹于湘西故乡,与这片山水同在。而他的文字,与后世的读者同在。
第四篇:浅谈《边城》
目录
目录„„„„„„„„„„„„„„„„„„„„„„„„„„„„(1)内容摘要„„„„„„„„„„„„„„„„„„„„„„„„„„(2)正文„„„„„„„„„„„„„„„„„„„„„„„„„„„(3—8)
一、朴质,憨厚的人性美
二、鲜明,可感的典型人物
三、作者心中的《边城》
参考文献„„„„„„„„„„„„„„„„„„„„„„„„„„(9)
浅淡《边城》
―――风土孕育人性美
作者 张闯 完成时间:2010年3月
摘要:
《边城》中所渲染的是人性美,这种美来源于湘西的风土人情,来源于湘西人民纯朴、憨厚的个性。让我们阅读《边城》评味作者。从《边城》中去发现朴质、憨厚的人性美,去了解《边城》中鲜明、可感的典型人物。让翠翠的天真、活泼、勤快、无忧无虑的形象,让大老和二老以及渡船老人身上所洋溢的湘西人所有的个性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串又一串的涟漪。
作者在《边城》赞美着湘西,也在惋惜着湘西,因为时代在发展。作者的惋惜白塔可以作证----塔倒塌了,虽然是新建的,毕竟老的一去不复返了„„„
关键词:平易 和谐 质朴 悲伤 希望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艺术家的心灵创造,是艺术家心理实验的产物。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活的海洋,一部人类灵魂的演变史,一所情感的储存库。这是一个无限辽阔,无限深远的心理实验场。”○《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创作于1934年4月19日,原载于《国闻周报》11卷,1至4期,10至16期。小说描写的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讲述的是主人公翠翠和天保大老与傩送二老之间蒙胧而带有羞涩,清晰而富有地域特点的爱情悲剧故事,给我们展现了湘西青山碧水之间,和谐近于完美的具有风土人性的漫长画卷。不必说“宽约二十丈的小溪”,“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的溪水,“弓背”似的溪流,“弓弦”似的山路,不必说“俨然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的城墙,“依山筑城”的茶峒镇,也不必说“上行”运棉花,棉纱的行船,“下行”运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的商队。单是小说中的茶峒小镇,三里之外的小溪之畔,就蕴含着无穷的,耐人寻味的风土人情,浪漫而又悲苦的故事,让人平心向往的和谐与美丽。
读《边城》,谈湘西文化,不得不让人回眼览望战国时期的屈原,他流情悲痛,他为国而丧于汩罗,他的精神,他的文采,给后人展现的是文化,也是湘西的风光,虽然文于修饰,但满含思索的韵律。谈湘西文化,不得不说王昌龄,他寄情塞北,心怀社稷,他远贬龙标,位列谪人之名;谈到湘西文化,就不得不说邱良玉,他身为亡国之将,力行民族大义,跃然力薄功微,名不闻经传,但那种志气,那种胸怀,后人难及。时光流逝,历史发展,30年代中国的湘西缺少了屈原的悲壮,没有了王昌龄的塞北高唱,也淡化了邱良玉的气宇轩昂,有的是朴质的人生,憨厚的的个性,和谐的生活,平淡的人心。
一、朴质,憨厚的人性美
“生活中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同社会其他成员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要写人,就必须描写人生活的环境。也就是说,作家为了展现人物的活动,提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描写人物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环2 境。”○也就是说人物的个性,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更离不开小的具体环境。社会环境可以反映人的社会观,价值观。具体的环境则说明着人物在事件中所反映出的个性和人品。说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想到《阿Q正传》中的阿Q所生活环境,是落后,偏辟,闭塞的江南农村--未庄,是同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以及吴妈、王胡、小D等发生的矛盾冲突。这种大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环境,所铸造的就是阿Q的墓地,所充斥的就是惟生存而设下的压迫,剥削和人性的丑陋,精神的扭曲。而《边城》不是,它脱离了中国东部的战乱,远离了都城生活的腐化与沉迷,远离了农村的生离死别的剥削与压榨,它所塑造的是一种和谐,一种质朴,一种反映着人性美的社会环境。
山水孕育了茶峒镇的人---“二十丈宽”的小溪,依山傍水的茶峒岭,溪流旁,小屋后的小山,峭壁间的虎耳草,还有那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白塔。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必然养育出这样的人---朴质,憨厚,具有一定的人性美。
由山边水旁说起,茶峒岭的人是“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的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这可以说茶峒岭人的群像,而正是这群像,写出的是他们丰满的个性--“也爱利,也仗义”。这“仗义”岂不是写出了茶峒人的质朴,人性的美?
具体到了顺顺,他可以“喜欢结交朋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他可以“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从小说中,顺顺请渡船老人吃酒,送渡船老人鸭子,以及渡船老人死后要接翠翠到自己家中去住都可以看出他的“仗义”,他的豪爽和急人之急。说到人物性情的和谐,质朴,不得不渡船老人。他 3 不为利,不为名,为的是助人,为的是心情的舒畅。那茶水呆以随意的让人喝,那烟草可以随人拿,那酒可以在镇上随意的请人喝„„都在展示着老人的美丽心灵和质朴的人性,也在反映着湘西的风土人情。是山水的功劳,是地域的造就,也是中国当时苦难社会的理想,正如作者在小说中说的---“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的人民所感到。”
谈到风土人情,说到质朴,憨厚,不能不说茶峒岭的娼妓。正如作者所说“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是呀!她们可以“别离时互相咬着嘴唇咬着脖子发了誓”,约好了“分手后各人不许胡闹”。她们可以“梦里投河,吞鸦片烟”,她们也可以“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她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的生命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整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也一切。”她们没有职业上的道德--为利而生,为利而活,他们没有悲苦,没有阴谋,没有多戕的命运。他们身上流露的是茶峒岭人的真情,是质朴,是憨厚,是人性的美,是心灵的超越和升华,但归于底是湘西的文化,是湘西的文化沉淀让这里的人---美。由此可以对比于莫伯桑笔下羊脂球,她的处境没有了人情,没有了国丧之耻的悲痛,而自私和自利,洋溢在字里行间。所以我们必须要用心灵去体会湘西的人文和风土。
二、鲜明,可感的典型人物
《边城》是以翠翠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是湘西那特有的文化环境,那典型的环境,塑造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典型人物,在文学作品中以鲜明,独特丰满的个性,深刻的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某些社会本质和规律最成功的人物形象。说到了典型人物就要有典型的环境。“典型环境是为典型人物而设置的,因为要描写典型环境,就不仅要真实反映时代的总
3而湘西朴质的乡土风俗,体性氛围,更要具体刻画出人物,每个典型人物所在的具体环境”○和谐而平淡的风情培养出了翠翠这一典型的人物。
翠翠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一种艺术形象,有艺术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概括性,美感意义的特征。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和哲学,在于艺术用感性形
4读《边城》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因此,使这种最崇高的东西更接近我们的感觉和情感。”○就应该把我们的心融入那种可感的环境中,把我们的感觉和情感抛洒在湘西的山水风物和人文景观之中,去了解他们,去消融他们,体会他们的性格中所物有的率真,物有的朴质和单纯。
5这种理论把形高尔基也说:“艺术的作品不是传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象的概念具体化了,比黑格尔的“感性形式”前进了一步,更确切,也科学了。
“在艺术作品中,形象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每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个场面是一个形
6翠翠的出场完全是小姑娘的形象,每片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都是一个形象。”○象,天真,活泼,勤快,无忧无虑。正如作者所写:“翠翠在风日里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出人物的乖巧,体现这一环境中翠翠如何无忧无虑,如何聪明懂事。这一时期的翠翠完全生活在渡船和对茶峒镇的憧憬之中,就如“一只小兽物。”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为作者精心塑造的悲剧人物,翠翠也在一日日的走向成熟,一日日的跳入社会的大包围中。和爷爷的单独生活让她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在渡船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也让她丰富了许多,至少来说翠翠不是一个封闭的人物,她有知道外面世界的愿望,她有向往美丽的心情。如果说小说前半部分的翠翠完全融于了山水,完全融于了生活 4 的话,那么和傩送二老的第一次见面则是翠翠对以前生活的超脱,是人物走向复杂,反映作者内心思想情感的趋势。我们可以想像作者是多么想多写一点以前的翠翠的生活呀!从“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的娇气与快乐中,从“翠翠跟着花轿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的求知和新鲜中,从“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的好奇和趣味中,我们都可以想像到翠翠的快乐和幸福,在向我们传递着湘西的青山碧水养育的人们的美和洒脱。
但小说必定是小说,小说就要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现实,如果说小说的结尾是作者含泪完成的,那翠翠和傩送二老的相爱是依依不舍的。虽然,离小说的结局还有很多内容,还有很多时间,但作者的心应该有所体现。
关于翠翠和傩送二老的爱情故事,启蒙在两年前的第一次见面,孕育于两年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开启于两年后的“端午日赛龙船”时,虽然此时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沅水中部青滩过端午的,但翠翠明明的有意识的,存心的听到那位曾经送她回家的长年这样说:“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全,现在可吞不下你了。”此句话可以知道翠翠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知道虽然翠翠没有留意什么,二老会在那两年中多多的说起,或留意过那祖孙二人,那位渡船女---翠翠。
三个人的爱情故事始终有一种迷蒙感,有一种孕育的过程。因为翠翠的平和的心,在两年后的看龙船的顺顺家的吊楼上被打破了。因为她听到了“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不有了人家,祖父很快乐地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这是作者的设计,也是翠翠的命运。其实,微妙的变化完全在言语之间,也可能是翠翠的心灵中早有二老给占据了,所以,当爷爷说把翠翠嫁给大老做媳妇时,翠翠要把鸭扔了,还说“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如果这说明了翠翠爱的人不是大老是二老。那也说明爷爷现在还没有知道翠翠的心。只是心中的高兴,伴随哑沙沙歌声,在小溪的上空飘散了,也注定了婚姻的弯路和曲折。
如果说这次是翠翠的第一次想自己的心事,那么,后面翠翠的迷茫和无言的犹豫就顺理成章了。关于大老的提亲,关于是走水路,还是走马路,关于兄弟如何竞赛的事,其中都让人感到翠翠的不妙。毕竟是那样的年代,毕竟是那样的岁月,所以,没有了“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相遇,相谈,完全凭了忠厚的渡船老头,去猜测,去应付.如果说翠翠的爱情是祖父造成的不科学,说翠翠有一定的责任有点佐证:翠翠明白了,原来做媒的是大老!但她没有向祖父说明白自己的心事,以至于祖父的不明白,没有回报大老的话,也就等来了大老出事的消息.
翠翠对二老的爱情,如果说源于第一次的相见有点勉强,那么说源于祖父送走一位青年商人后的一句话,引起了翠翠的反映,应该没有错: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提起旧事,翠翠嗤的笑了。
这一个“嗤”字化解了翠翠前面的“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表达翠翠对傩送二老爱慕之心的,还有二老邀请他们祖孙二人到茶峒岭看赛龙船的事上。那对话中分明含着一定的微妙感:
“翠翠,我不去,你同小狗去好不好?” “要不去,我也不想去。” “我去呢?”
“我本来也不想去,但是我愿意陪你去。”
那句“我本来也不想去”可以看出翠翠的羞怯,翠翠的心事,以及下文中“翠翠却似乎有心事怕到那边去”。都在表现着,渲染着这纯洁女孩的心。
事情的转折点应该在天保大老的去世。马路走不了了,水路的桥梁也断了。二老曾公开的说大老是渡船的害死的。我们且不说二老的偏执,单说从事而论。本来说给哥哥的媳妇,因为哥哥的没了而又说给了弟弟,总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而此时的祖父没有跳出这个圈,还一心想把翠翠许配给二老。他曾这样迫不及待地说:“你来管船员好的,妙的,这只船归你管!”那“船”言外之意是翠翠。而真正打破老船工梦想的应该是和顺顺的交谈,那言语之间闪出的是拳头。“老船夫被一个闷拳打倒后”希望没有了,就归于灭亡吧。所以,祖父又打了一双草鞋,在那风雨交加的夜晚洒手而西了。
大老出事后,翠翠是迷蒙的,是困惑的,责任不在她,但思绪在她,任务在她。她会一个人坐在那里糊思乱想,想爷爷的去世,想母亲的事情。这既是热恋中的迷茫和愀心,也是故事结局的预照。
翠翠的悲苦结局不能归结于湘西的风土人情,不能归结于当时的某一个人,而应该是偶然性的事件,让这位女子陷入了让人同情和哀怜的境地。
三、作者心中的《边城》
《边城》反映的是湘西这“世外桃源”中发生的一件让人悲怜的故事,作者要展现的是理想化的生活环境。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汪增琪的《受戒》。《受戒》写的是湘西某地和尚海明和英子之间的故事。避开理论上和技术上的不说,单单说一下两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英子和翠翠。
其实,我们可以把英子看作是翠翠的童年时,英子聪明,活泼,喜欢做了和尚的海明,那完全是另“一只小兽物”。《边城》是虽然没有过多的去写翠翠的童年,但从她勤劳,懂事中可以影印出英子的某些方面。
两位湘西文化的代表大师,以他们独特笔调,完全富有个性的语言为我们展示的是湘西山水养育的两个女子的形象。我们可以说《边城》中的翠翠是痛苦中充满希望的,那么《受戒》中的英子则是在希望中的希望。英子虽然没有走到青年时代,真正的和海明相恋。就在于作者满怀希望和微笑中结尾了。小说中海明受戒后在小船上和英子的对话就更能说明这一点了: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那种天真和孩童的稚嫩都融进了,明子的小小声说:“要―――!”里面了。翠翠却没有那样的爱情经历,她只是含羞的让她的外公去做没有目的的工作。这一点英子要比翠翠更加的洒脱和开放。没有必要去预测英子的未来,但是我们可以去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来肯定,在未来的岁月中,英子的爱情也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因为艺术形象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每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片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 6 写是一个形象。所以说小说《受戒》中的英子和小说《边城》中的翠翠的爱情故事是两种不同的爱情的结局。
但我们可以知道,真正的完美,真正的快乐应在于童年,当我们体会到做人难,做好人更难,这句话时,就有了另一种想法---英子的道路并不平坦,因为翠翠就是很好的例证。
说到两部小说中的两位女性,除了她们性格上的相似外,未来命运的猜测中的相似外,在她们身上永远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她们应该是湘西文化的代表,她们是两位大师精心塑造的对于湘西风土人情,民族民风的一种肯定,一种宣泄。除去时代的现实,来描绘“温柔,美丽和平静”的湘西现实,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文学创作的一枝奇葩。
老舍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把一件复杂热闹的事写得很清楚,而没有
7《边城》中的人物创造出人物来,那至多也不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并不能成为小说。”○生活在典型的湘西平静和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而且每个人物又有着多元性的特征。我们可以说是每个典型人物在每个典型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翠翠的无忧无虑的开始,经历着迷茫而辛苦的热恋,最后归结于心酸的留守爷爷的身边。顺顺的开朗和豁达也在大老死后表现的语言如“闷拳”击倒了渡船的老人。二老的热情也随着哥哥的死而冷淡,而迁怒于人。
回头来我们从《边城》看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对湘西文化的赞美,那只有循了作者的笔端,慢慢的来品味。
首先是渡船的老人,“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是的,没有“意义”就是没有人可以说清的意义。可见作者心中的渡船老人是何等的品质,也写出了作者对奉献的渴望,对人生平淡而充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能反映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作者要让大家明白,被战争,压迫,黑暗笼罩的中国,还有一片净土,还有蕴涵着许多美好的人性美。
在对茶峒岭的描写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份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活的,各人自然也一定各在分定的一份日子里,怀有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这种“必然的期待”是生活的希望,每个艺术形象因人而不同。“一部分文学作品就是由一系
8把每列有机联系的个别形象构成的一个形象体系---都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图画。”○个人对生活的希望,“必然期待”联系在一起,就是《边城》小说中人物生存的指路灯,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是有光,有热的。
“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这是作者对边城社会变故描写后,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对边城民族民风的纯朴的一种赞美,一种向往。虽然,我贯以小说以悲剧,但作者并不悲伤,因为二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也不能不反映出作者对湘西的文化和风俗充满的仍然是希望,是赞美。
关于翠翠母亲的事,作者写到“到底还像青年人,说是放下了,也正是不能放下的莫可奈何容忍到的一件事情。摊派本身的一份说来实在不太公平!”作者写的是翠翠母亲的死,是悲痛吗?不,是哀怨吗?不。那是湘西文化的缩影,那是当地民族民风的化身,作者是应该赞美的,是应该敬佩的,是用虔诚的心来书写的。虽然翠翠的母亲只是旁带的有所交待,对于她的死,不能归于封建的礼教,社会的黑暗,应该归结于爱情,归于对爱情的希望,归结于山水养育的湘西人的个性。翠翠的命运作者并没有越发恨心的去书写的那么惨苦。因为有“是应当把祖父先收回去,再让那个年青的在新的生活上得到应分接受那一份幸或不幸,才合理!”可以说作者对翠翠是充满希望的,毕竟这里远离了许许多多的罪恶,毕竟这里是湘西的山水养育出来的富有浓厚湘西文化底蕴的人民。
关于翠翠迷茫的描写是姑娘成熟的标志,是发展的必然,脱不了作者的着力塑造。翠翠曾想到爷爷的死,也有这样:“为一些很神秘不易具体明白的东西驰骋在她颗小小的心上” 7 的思绪万千。她的思想预示这故事的结局,也丰富了她作为恋爱中的姑娘的形象。“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这是出现在第13章的一句话。它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开头,当我读到此句时,我知道该结束了。这“温柔,美丽和平静”是山雨欲来的前兆,是故事高潮的来临,是翠翠命运急转即下的转折点。这是典型的环境烘托,典型的环境塑造,让心儿平静,再让心儿起伏不平,悲不欲生。
作者心中的湘西形象就是那座白塔,它在风雨交加中坍塌了,它在渡船老人归西中坍塌了,我们不可以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至少我们可以说老人的历史结束了。那座新的白塔又在人们虔诚的捐募中建立起来了。那是翠翠的,是茶峒岭人的,是湘西的,是作者心中的。就如作者所说:“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来的永保平安。翠翠明白那些捐钱人的怜悯与同情的意思,心里软软的,酸酸的。”其实,翠翠的心,作者的心,读者的心都是“软软的,酸酸的”。“软软的”是渡船老人的死,“酸酸的”是故事的结局。但希望又在这“软软”“酸酸”的心底升起来了,因为二老“也许明天回来!”
总之,《边城》有这很高的艺术成就,不但在中国文坛响有盛名,而且受到了国际的关注,曾经被译为日,英,法等版本,流于海外,针对她所蕴含的更多的艺术美,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去读解,去剖析。
参考文献:
1《文学原理教程》 毕桂发 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 300页 ○2《文学原理教程》毕桂发 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 12页 ○3《文学原理教程》毕桂发 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 120页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1979年 第8页 ○5高尔基《同进入文学界的青年突击队员谈话》,《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第279页
6《文学原理教程》毕桂发 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 31页 ○7《文学原理教程》毕桂发 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32页 ○8《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第52页 ○
【 级本科毕业论文】
浅淡《边城》
―――风土孕育人性美
作者 张闯 完成时间:2010年3月
第五篇:边城浅析
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
[摘 要]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小说以湘西小镇“茶峒”人民的生活为题材,以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为背景,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为依托,以翠翠的爱情纠葛为线索,描绘了一幅人性至情至善的民俗风情画。小说通过普通人身上那种不普通的人性,热情讴歌了古朴的人性之美,是一首讴歌人性至真至纯的赞美诗。[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人性美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他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苗、侗、土家族汇聚的地方。沈从文对纯洁质朴的湘西故土有一种难舍的眷恋深情,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湘西社会为背景展开的。除了对湘西社会风俗人情的描绘外,他也关注个体的生命,民族的命运,并从人性这个独特的角度来诠释生命。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他在小说的《题记》中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在表现人性美方面,沈从文竭力推崇的是人性应该善良,人应该充满爱心,人性美应体现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上。故而他以文字重塑一种“人生是形式”,这种“人生是形式”正如他自己所诠释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笔下的人性是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去除了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在他众多的作品中,《边城》无疑是表现人性美最精美的篇章。
小说以湘西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边城》中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这种力量使人对“爱”和“美”的人性更加珍惜,更加向往。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人以一种醇厚、质朴的人性。作品通过对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邻里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的乡情的细腻刻画,生动的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
《边城》自问世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赞者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贬者说它是“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有意无意的回避尖锐的社会的矛盾”;还有人认为文坛“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小说中的人性美主要表现在人情美、亲情美、爱情美这三美中,作者把这三种美与自然景物的美、边城风俗的美融合在一起,以清新明丽的色调刻画出边城儿女们的人性美。
一、人情美
小说《边城》里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形态。这里有青山碧水,白塔渡船,浓浓的乡情,映照出了具有质朴气息的苗族风情。这里没有受到社会规则的束缚,这里的每个人都诚实热情,“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富人和穷人一样温和善良,他们互相帮助,用真心和善心张扬了生命本性的淳朴和美好!
老船夫是边城里最令人难忘的人。他为人善良,心地朴实,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身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一丝报答。老船夫质朴、厚道的性格为所有过渡人称赞。在碧溪蛆,船是老人的劳动工具,几十年如一日,过往的行人随叫随到,把凡是要过渡的人热情的迎来送往。老人是桥的化身,从老人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宽宏、博大的美。“老人用自己一双老茧的手建起了一座桥,这桥连接了碧溪两岸,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情谊。老人是渺小的,然而老人是最伟大的,他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人化的自然更合乎人们的理念”。[1] 小说里的另一个人物团总顺顺,是一个大方洒脱的人。身为富人的他并没有看不起穷人。他的事业虽然十分顺手,却因喜欢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发起来。他同情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凡是闻名而来求助于他的,他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佞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乡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风情,它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
小说中的杨马兵也彰显了人性的善和美。他虽早年追求翠翠母亲遭拒绝,但是他并没有记恨老船夫一家,而是仍然坚持做自己份内的工作。老船夫健在时,他奔波于翠翠、天保之间,为促成他们的婚事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老船夫死后,他依然没有“逃避”要照顾翠翠的责任,陪在翠翠身边。这就是湘西世界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质朴的边城人民之间浓浓的一份真情,良好的民风世代相传,造就了边城的山水情。这份人性,这份美德足以令城市中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礼、寡心静欲者汗颜。在这里没有明争暗斗,有的只是互帮互助,和睦共处,在这里没有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二、爱情美 小说所描写的爱情,是具有若即若离的飘忽感的。作者将乡下人所具有的含蓄描写得淋漓尽致。小说对翠翠情窦初开的情事描写,就像爷爷低喃着的一篇长长的诗,美丽而又凄凉。自从那晚美丽的梦在翠翠灵魂深处发芽后,那美妙的歌声就一直萦绕在翠翠的心中。“她把自己爱情的心埋藏的极深,默默承受命运的安排,达到了美丽的令人忧愁的境界”。[2]作品透过细微的心理描写把受青山绿水抚育,承阳光雨露沐浴的山村少女那情窦初开,青春初萌的朦胧的爱情感受揭示了出来。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引入了一段她母亲的爱情故事。翠翠的母亲是老船夫的独生女,15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秘密恋爱并怀孕,逃走不成,双双自杀殉情。作品中虽然没有正面说翠翠父母的故事,但从头到尾,翠翠父母的情爱故事就像是一个影子一样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在老祖父每次谈到翠翠的婚事的时候,必然要想起翠翠母亲,甚至有好多次他 “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像那个母亲”。翠翠母亲的爱情既浪漫热情而又执着,这就既丰富了小说中爱情的内容,也为翠翠的爱情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满古朴气息里长大的翠翠就像湘西山间流淌的一缕清泉一样,她的爱情,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情窦初开时少女的那种若有若无的情绪和心境,似梦似幻的氛围,纯净而执著,这是自然和生命诗化的表现。然而她的爱情并没有那么顺利。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与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相遇,从此两人种下情苗。但与此同时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美丽清纯的翠翠,他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被糊里糊涂地拒绝了。这里面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大老对二老说:“二老,你倒好,有座碾坊,我呢,若把事情弄好了,我应当划渡船了,我喜欢这个事情”,可是二老和他哥哥一样,也是很直爽,说:“假若我不想得这座碾坊,却打量要那只渡船,而且这念头还是三年前的事”。两兄弟把话说得很清楚,还说,“你信不信?”这样几句对话是具有诗意的。但是兄弟俩没有选择决斗,也不你推我让,而是采取当地最古老的一种办法——“走马路”(唱歌)。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但不幸遇意外而死。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和不愿屈从父亲的安排娶王团总女儿为妻,最后也选择了离开。这种种的不巧,致使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终成善的悲剧。在这里作者所要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爱情悲剧。最终,疼爱着翠翠并为她的未来担忧的老船夫经不住沉重的打击,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离开了,剩孤苦无助的翠翠一人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正是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三、亲情美
这种人性美主要体现在老船夫和孙女的祖孙情,天保、傩送的手足情,船总顺顺和天保、傩送的父子情上。翠翠和祖父相依为命,他们的生活艰苦朴素,但他们却得到对方的体贴和关照。老船夫有时在大石头上睡着了,人在对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地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从不误事。在日常生活中,更能体现出祖孙俩浓厚的亲情。正如文中所说:“端午节到了,老船夫到城里买过节的东西,因他侠义大度,买酒给人喝,船总顺顺把酒葫芦扣下了,回来得晚,东西没有买多少,钱却花光了,翠翠没有埋怨祖父,要是常人,必发火生气,她连一句过分的言词都没有”,多么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呀!“若说是爷爷的慈爱给了翠翠安全感,那么必是翠翠的乖巧、明慧和天真给了风烛残年的爷爷以人生的意义和活下去的勇气”。[3]
除了描写老船夫祖孙的亲情外,《边城》还叙述了船总顺顺和天保、傩送的父子亲情。团总顺顺在茶峒边城是受人敬重的首富,他的两个儿子可以不像水手们那么辛苦,就能过上轻松富贵的日子,但是身为父亲的顺顺却教导儿子们要学会生存的本领,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们成了湘西最出色的两个年轻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做人的勇气与义气。这种天然的血缘之情是厚重而健康的。
那么在《边城》中,因为翠翠的单纯、美丽、可爱,而使天保、傩送的手足之情也有序上演。天保和傩送都是茶峒的优秀青年,都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泅水、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做的事,他们无一不做,做去无一不精。弟兄二人手足情深,却同时爱上了翠翠。在充满古朴气息的湘西世界里长大的两个胸襟坦荡的青年,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却彼此鼓励,彼此谦让。天保走了 “车路”就让弟弟先走“马路”。两人约好晚上为翠翠唱歌,天保自傩送的歌声唱出,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如何了。于是, 天保为爱离家出走,不幸遇难而死。傩送的心里因为哥哥的死而沮丧,内心的自责也涌现出来。兄弟二人的感情是多么纯朴而又真挚,着实令人感动,在情场中也不忘手足情,纯洁的爱情在古老的湘西这块土地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通过对湘西民情的歌颂,对美好人性的讴歌,作者从伦理道德角度重新剖析人生,远离城市的纷繁复杂,在边城明净的底色中作家把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边城人民的赞扬中,也反映出了从湘西山水中走出来的作者本身的美好品格。《边城》里面表现出来的不但是一处充满古朴气息的青山绿水,同时它还表现出人们对这个地方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如这片净土就像陶渊明诗中的桃花源一般深深的藏在人们的心里。在茶峒的边城中,大自然的古朴的美、民风的淳朴的美、生命的真实的美、人性的纯真的善,无不令人向往和崇敬。通过对三美的描写,作者试图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追求那人性的真、善、美,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和人类的反思,对湘西人古朴、纯真、浪漫的爱情的向往。
[参考文献]
[1] 经怀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2][3]陈思国.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206 [4]沈从文.边城[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5]王继志.沈从文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年.[6]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7]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J].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8]刘西谓.咀华集.〈边城〉[J].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2期.[9]沈从文.湘西散记[M].中国文学出版社,1982年.[10]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赵园.沈从文名作欣赏[J].中国平和出版社,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