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师: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很美:“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作者用这些句子写出了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会再开,描写出了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读了这句话不仅感到很美,而且觉得作者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读后引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师:体会得好。的确如此,借美好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大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书,看看还有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吗?
生:我认为这一句也写得美:“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用了比喻的句式,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我们好像看到了时间的烟雾缥缈在眼前,可摸可触,而瞬间又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
生:我读了这句,感受到时间瞬息消逝,来去匆匆。
生:我还体会到用比喻的方法写句子,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有动感。
师:对,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用心体会,感悟到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非常好!
生:老师,我还觉得这句话也写得很美:“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给时间以人的灵性、动作的快速。读后时间之快、不可挽留的感觉非常深刻。
师: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最好?
生:“伶伶俐俐”“跨”和“飞”这几个词语用得好。本来时间的流过是看不见的,而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时间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
生:我发现,用拟人的方法,会使文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能打动读者。
师:对,作者正是运用了设问、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唤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一种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感到惋惜的情感油然而生。时光宝贵,珍惜时光,有所作为,切莫万事成蹉跎。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自己勾画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第二篇:语句表达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应试者对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在言语表达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所以,这种题型对应试者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相对于词语替换、选词填空来说,语句表达的难度较大,它要求应试者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根据近年来出题的实践,最近几年语句表达主要有3种出题方式。
1.病句判断
这种题型通常是给出四句话,其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其他三句都存在着语病,要求应试者找出正确的一句话来。综合各种情况,可能出现的语病有:
(1)用词错误
病句中最常出现的错误之一就是用词不当,主要体现在混淆对象、感情色彩不符、弄错对象、风格色彩不协调、搭配不当等。
例题1:对金钱的强烈欲望,已经把他改造成一个冷血动物。
【解析】在此句中,“改造”一词通常指将习惯不好的人变成一个好人,用在这个句子中显然不合适,可以将这个词改成“扭曲”或者“变成”,更符合题意。
例题2:小王这个人为人热情大方,“不拘小节”但也有粗心马虎的特点。
【解析】“特点”在形容人时一般是褒义,“热情大方”,“不拘小节”都可以说成是特点,但“粗心马虎”只能说成是缺点。
例题3:年轻人应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开拓自己的视野。
【解析】“视野”用“开拓”一词是不合适,如果把“开拓”改为“拓展”、“拓宽”等词更为合适。此病句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例题4:战争以在平时无法与之相比的强大的创造力,把一个平庸的人,塑造成一个有种的勇士。
【解析】“有种”感情色彩不对,“有种的勇士”可以改为“英勇的战士”
例题5:千年桐树树型高大,抗虫抗病,但有产量低、质量差等特点。
【解析】“特点”往往指特殊性,而“产量低、质量差”是缺点,所以“特点”要改为“缺点”。
例题6: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将会应用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解析】“应用”的对象是原理、原则、方法、理论等,对“资源”来说,要用“运用”。
例题7:太阳和月球每天从东方升起,又向西方落下,星星也会东升西落。
【解析】有风格色彩不协调的毛病,“月球”用在书面语中,“星星”口语词。为了做到口语化,“月球”可改为“月亮”。
例题8:这种新药用起来十分方便,效果很长。
【解析】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句中的“效果”同“长”不能配合,可把“效果”改为“有效期”。
例题9:农民起义军割断了北京的交通,扳住了明朝统治者的咽喉。
【解析】“割断”同“交通”不能配合,可改为“切断”;“扳住”同“咽喉”也无法搭配,“扳住”可改为“卡住”。(2)语法方面的错误
语法方面的错误种类很多,有多种表现形式,以下我们归类进行列举:
1)词性误用所谓词性误用,是把甲类词当乙类词用,如形容词当动词用,名词当动词用,副词当动词用等,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语病。可通过以下例子体会一下词性误用的错误。
例题1:网球运动员在比赛间隙,经常会喝点水,吃点香蕉,以强壮他们的体能。
【解析】此句中的“强壮”一词本应是形容词,如“身体变得强壮了”,一般不用作动词,句子中应当找一个能与“体能”搭配的及物动词,因此“补充”最为合适。
例题2:姐姐生了个孩子,才三个月,总爱冲着人笑,真是惹人可爱。
【解析】“可爱”只能做形容词,句子中应当使用一个动词,所以改为“喜爱”更为恰当。
从以上两例看,形容词和动词之间误用的情况很常见,考生应加以注意。
例题3:他学习别的功课都不开窍,只有学习计算机课程很悟性。
【解析】“悟性”是名词,这里在“很”后应用动词,可以在“悟性”前面加个动词,变为“很有悟性”。
例题4:她的这个举动,带着多么惹人可爱的孩子气!
【解析】“可爱”是形容词,这里当动词用了,可改为“喜爱”。
例题5:吃进去的食物足以保证补充由于运动而消耗的能量,并用来发达我们的身体。
【解析】“发达”是形容词,这里当及物动词了,可以把最后一句改为“并且用来滋养我们的身体”。
例题6:粘结法有胶带贴补与胶水修补两种,两种都必须先将薄膜表面清洁、干净。
【解析】“清洁”是形容词和动词的跨类词,在这里当动词用是可以的,但是“干净”只是形容词,就不能当动词用。把“将”改为“使”,“清洁、干净”就都成了形容词,可以合用。
例题7:我们北部山区蕴藏的这种矿产确实是十分丰富的,但如今都在睡眠着。
【解析】“睡眠”是名词,不能当动词用,可改成动词“沉睡”。
例题8:他对别的事不太了解,对学生却很有理解。
【解析】“理解”是动词,这里当名词用了,可删去“有”。
2)代词使用不当代词使用不当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错了代词,一种是代词使用指代不清。这两种情况都会让人产生语义的误解。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即使你的上司在工作上有什么失误,也绝不能在别人面前批评或责怪你们的上司。
【解析】在此句话中,出现了代词前后使用不一致的问题,使整个句意前后矛盾,正确的应为“也绝不能在别人面前批评或责怪你的上司”,属于错用代词。
例题2:丽丽一向是个注重仪表的女孩子,可是昨天下午,他却蓬乱着头,满头大汗地冲进了教室。
【解析】在此句中,“丽丽”是一个女孩子,正确的指代关系词应该是“她”而非“他”,此句犯了指代不清的错误,应将后面的“他”改成“她”。
例题3:《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刘恒的一篇反映现实平民生活的小说,他用诙谐的语言表现了市井寻常百姓的生活。
【解析】此句话存在着指代不清的问题,句中的“他”可以理解为小说的主人公张大民,因为张大民是一个极诙谐有趣的人,也可以指代作者,应将此句中的“他”给以明确化,改为“小说中的主人公”,这样整个句子才意思通顺,指代清楚。
例题4:齐晓霞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不过他很用功。
【解析】“齐晓霞”是女生,用“她”不用“他”。
例题5:几次投篮失败,体育测验不及格,他的心情是什么呢?
【解析】“什么”是问事物,这里是问情况,可以把“是什么”改为“怎么样”。
例题6:这些军人,生活十分艰苦,他们的情绪却十分乐观。来到我们军校进行军训,谁都会被他那种不怕艰苦的作风所感动。
【解析】前头用“他们”,后头用“他”,在数目上不统一,“他”也应改成“他们”。这是用错了代词的例子。
例题7: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小说,他大声疾呼,用他那尖锐泼辣的笔去批判人吃人的旧世界。
【解析】“他”似乎指“狂人”,因为狂人也写下了日记批判了旧世界;又似乎指鲁迅,一个代词有了两个前词,产生歧义。可以不用代词,将“他”改为“鲁迅”或“狂人”。
例题8:李政委来到七连后,时间不长,就发现这个连队的实际情况与原来自己以为的有利条件有差距。
【解析】“自己”似乎指“李政委”,又似乎指“这个连队”,也有歧义。
例题9:《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受欢迎的电视剧,虽然只是表现了他们当中的一些小事,却耐人寻味。
【解析】“编辑部”是一个词,而“他们”不能代替其中的语素“编辑”。“他们”要改为“编辑们”。
3)介词使用不当在所给题目当中,介词使用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包括用错介词和介词同宾语配合不当。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这篇文章,对揭露“法轮功”的本质上起了重大作用。
【解析】此句中介词使用错误,即“对……上”有误,属于错用介词,应改为“这篇文章,对揭露„法轮功‟的本质起了重大作用。”删掉介词“上”或者也可改为“这篇文章在揭露„法轮功‟的本质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例题2:临出发前,局长语重心长地向每一位同志握手。
【解析】此句中的介词“向”属于用词错误,可以说“向人打招呼”、“向每个人问好”、“向每个人敬礼”,故应将介词“向”改成介词“和”,或者也可以改成“跟”。
上述两例都属于用错介词的情况,下面再看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的例子。
例题3: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向小康的大道上迈进。
【解析】此句的介词“向”与其后的宾语搭配不当,应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在小康的大道上迈进”。将“向”改为介词“在”。这样通顺一些。
例题4:小明恭恭敬敬地跟俞老师敬了一个礼。
【解析】“跟”应当是“对”。
例题5:资本主义国家向一些丧尽天良的中国清朝官员做可耻的鸦片买卖。
【解析】“向”应该是“同”。
例题6:这样写,不仅为人生道路的探索打上了宿命论的印记,而且也给人一种荒谬、神秘的感觉。
【解析】的“为”应当是“给”,这是用错了介词的例子。
例题7:现在的中关村,在向现代化的大道上迈进。
【解析】这是介词同宾语搭配不当的例子,“向”不能同“上”配合,可改为“在”或者删去。
例题8: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露敌人本质与表现我军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解析】“对”也不能同“上”配合,可删去“上”。
4)连词使用不当这里说的连词,包括关联词语。连词出现的错误常见为搭配不当。
请看连词使用不当的例子。
例题1: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并且缺乏实际意义。
【解析】此句中的连词“并且”,使前、后句意思出现了不连贯的问题,不能准确表达句意,应将这个连词改为“但是”或者“可是”。
例题2:至于节食越瘦的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连词“越”,作为一个连词,“越”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即“越……越……”成对地出现,此句之错误即缺少一个“越”字,应改为“至于越节食越瘦的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例题3:只有汽车没了油,它就不能够行驶了。【解析】该句中的连词“只有”,是一个必要条件的连词,应该使用一个表达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应该将“只有”‟改成“如果”,即“如果汽车没了油,它就不能够行驶了。”
例题4:至于戴眼镜近视越深的理论,更是错误和有害的。
【解析】“越”应当成双出现,开头可以改为“至于越戴眼镜近视越深的理论”。
例题5:球员们深深理解这一点,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呵!
【解析】“不仅仅”要同“而且”相配合。
5)句子成分欠缺句子中最容易欠缺的成分是主语和宾语,尤其是主语的欠缺,表现得很隐蔽,难以察觉。现举例说明:
例题1: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解析】这样的表达,在很多人的言语中和文章中都见过。仔细分析,“使”在句中作谓语,“经过”之后是状语,因此缺少主语。有两种修改方式:删去“经过”,让“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做主语,或删去“使”,让“成绩”做主语。
例题2: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正确的态度是,不要逃避,而是要战胜。
【解析】这样的一个句子,有明显的缺陷,即缺少宾语,使句意残缺不全,正确地应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正确的态度是,不要逃避,而是要战胜这些困难。”
例题3:看到农村里还有这么多的人靠卖血来维持生计这种现实情况,使我的内心变得沉重起来。
【解析】这个句子中,“使”作谓语动词。句子缺少主语,使句子变得不通。有两种改正的方法,一是删去“看到”,让“现实情况”成为整个句子的主语;一是删去“使”,让“我的内心”作为句子的主语。
例题4:经过这次下乡调查,使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解析】“使”作谓语动词,缺少主语。可删“经过”,也可删“使”
例题5:看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视片,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震动。
【解析】可删“看了”,也可删“使”。
例题6:剧中周副主席挥毫写“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时候,利用幻灯打出了气势磅礴的十六个大字。
【解析】“利用”之前也少主语,似乎是“周副主席”在利用幻灯,实际上不是。可在“利用”之前加上“剧组人员”作主语。
例题7:人民没有在恐怖的现实面前一蹶不振,而是要战胜。
【解析】没说“战胜”谁,缺少宾语,作者应当把宾语加上去。
例题8:听了张海迪同志讲述她身残志不残,努力学好各种知识,治好了许多病人,我们很受教育。
【解析】谓语“听了”,宾语应是“张海迪……病人的事迹”,这句宾语不完整。
例题9:它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我国人民为实现四化贡献力量。
【解析】宾语不完整,句末要加上“的情形”。
6)搭配不当词与词之间搭配不当是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一种是动词与宾语搭配欠妥,造成句子意义有误。搭配不当最容易出现的是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
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1:一个人如果保养好的话,他的寿命能活到一百二十岁。
【解析】此句中的后半句的主语“寿命”与句中谓语“活”并不是正确的搭配,正确的应为:一是删去“的寿命”,让“他”作主语;一是将谓语“能活到”改为“有”,这样主、谓语就搭配得当了。
例题2:看完这篇描写农村悲惨状况的报告文学,我的心灵不能平静。
【解析】此句的后半句“我的心灵”与后边的“平静”一词属错误搭配,正确的应为“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搭配不当很多都是因为措词而造成。
例题3: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到国外旅行的人数越来越增大了。
【解析】“越来越”后面应当搭配一个形容词,而不能是动词,所以,最恰当的表达是把“增大”改为“多”。这个病句同时也犯了词性误用的错误。
例题4:长尾鸡的尾羽,每年约能伸长1米左右,它的寿命能活九至十年。
【解析】后一句主语是“它的寿命”,谓语是“能活九至十年”,寿命只能论多长,谈不到“活”,所以主谓语搭配不当。可删去“的寿命”,让“它”做主语;也可以把“能活”改为“有”,让“有九至十年”做谓语.例题5:就这样,知识补上了不少,也提高了不少。
【解析】主语是“知识”,同后边的“提高了不少”不能搭配,因为知识是谈不到提高的。“提高”可改为“增加”。
例题6:一些做题的学生,他们解题的能力往往生搬硬套。
【解析】主语“他们解题的能力”只能论强弱高低,同谓语“往往生搬硬套”不能搭配,可删“的能力”。
例题7:养鸭三载,王双贵已经积蓄了一些养鸭的经验。
【解析】“积蓄”,一般当名词用。作动词时,对象是“钱财、物品”之类,因此它同宾语“一些养鸭的经验”无法配合。“积蓄”可改为“积累”
例题8:义和团的斗争打破了侵略者瓜分中国的企图。
【解析】“打破”同“企图”也不搭配,可以把“打破”改为“粉碎”,也可以把“企图”改为“美梦”。
例题9: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当挑起建设祖国,实现“四化”的伟大事业,战胜一切困难。
【解析】“挑起”同“建设……事业”不搭配,“事业”后头应加上“的重担”。
例题10:在夜里昏暗的条件下,猫的瞳孔可以放得像满月那样圆。
【解析】这是定语和中心词配合不当,“昏暗”不能修饰“条件”,应当是“在夜里光线昏暗的条件下”。
例题11:这一看似可笑的举动,包含着她心中的多少痛苦、孤寂和辛酸。
【解析】定语“多少”可以修饰“痛苦”和“辛酸”,但是不可以修饰“孤寂”,可以把“多少”删去。
7)句子次序颠倒句子次序颠倒分两种情况,一是句子中语词的次序不正确,另一个是句子间的次序不对。
请看以下例子:
例题1:虽然她只有七岁,但是对于父亲的死,她格外显得冷静。
【解析】此句中的“格外”是程度副词,应当用来修饰形容词,因此,应把“格外”和“显得”之间次序颠倒,变成“她显得格外冷静。”
例题2:公安战士毫不费力地按照线人的指引找到了被绑架的小女孩。
【解析】此句之问题也在于词序不对,“毫不费力地”作为副词应置于动词“找到”之前,因为“毫不费力地”是用来修饰“找到”,而不是修饰“按照”。
例题3:老张进了村子,因为二十多年没有回过这里,村子里大多数人他都不认识了。
【解析】此句之病在于句子顺序安排不合理,第一句与第二句应交换位置,改为“老张因为二十多年没有回过这里,走进村子,大多数人他都不认识了。”
例题4:花木兰在困难面前格外显得坚强。
【解析】“格外”是程度副词,应当放在形容词“坚强”前头,说成“显得格外坚强”。
例题5:经过文人删改过的民歌,有些可以从遗诗中找到,至今被删后而无法在遗诗中找到的民歌,还不知道有多少。
【解析】“至今”要移到“而”后头。
例题6: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枪猎手。
【解析】“顺利地”应移到“找到”之前。
例题7:有的猴类比较聪明,甚至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再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就会用过去的方法试探着去做。
【解析】“甚至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同“再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应当交换位置。
例题8:我们进山以后,因为我们长期在城里走平坦的路,所以走山路十分不习惯。
【解析】“因为”一句要放在最前边,“我们进山之后”要同它交换位置。
8)杂混所谓杂混即将两种格式混淆起来。对于这种原因造成的病句,可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取其中一个格式。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这栋建筑有三十层组成。
【解析】这个句子的问题出在将“有三十层”和“由三十层组成”两个格式杂混起来,因此,即可以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栋建筑由三十层组成”。
例题2:由于长期坚持锻炼身体,老张的体重比四年前相比减少了20斤。
【解析】这是在人们口语中经常使用的病句。此句之病在于将两个格式“与四年前相比减少了20斤”与“比四年前减少了20斤”相混杂,把原句可以改成两个格式中的任意一种,但后一种格式更为简练。
例题3:太阳是一种炽热的气体大火球,它的外层主要有3层组成。
【解析】要么说成“它的外层主要有3层”,要么说成“它的外层主要由3层组成”。
例题4:我们厂年产值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增加了3倍。
【解析】两种格式是“同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增加了3倍”和“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加了3倍”。
例题5:鲁迅的《祝福》通过一个身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迫害下的祥林嫂这个典型,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解析】两种格式是“一个身受旧礼教和迷信思想迫害的祥林嫂”和“一个在旧礼教和迷信思想迫害下的祥林嫂”。例题6:鲁迅猛烈地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
【解析】两种格式是“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和“他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
(3)修辞错误
言语表达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使句子生动、语言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因此,正确地使用修辞手法,是每个考生必备的能力。修辞方面的错误,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比喻不当句子使用的比喻不贴切、不恰当。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小王非常热爱本职工作,他经常对同事们讲,要像发疯一样热爱自己的事业。
【解析】热爱事业属于理智的行动,而喻体“发疯”常指人丧失理智、不能正常做事,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
例题2:我们要像驴子一样勤恳地工作。
【解析】此句中的喻体“驴子”,通常情况下都含有贬义的色彩,将人比喻为“驴子”,隐含了人蠢的意思,所以比喻不恰当,应将“驴子”改为“老黄牛”。
例题3:这几天,王书记忙得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
【解析】王书记之工作忙,并不能用“陀螺”这样的喻体,因陀螺是在被抽打的情况下旋转,用在这儿,显然不够恰当
例题4:这个烟幕黑得出奇,好像是一些大喷泉突然喷出时张成的巨大扇面。
【解析】本体是“烟幕”,要形容它怎样黑,应当用形容黑的喻体,可是这儿的喻体讲的是形状,这个比喻就不恰当了。
2)重复多余这里的“重复”是指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出现的词语,为使句子简练,就应删掉多余而又重复的词语。但句中的反复修辞方法不属于多余重复的情况,对此应认真分析。
请看以下例题:
例题1:我们十分、十分地热爱伟大的祖国!
【解析】此句中连用了两个“十分”,并不属于重复多余,而是一种表达充沛感情的、一种必要的修辞方法。
例题2:面对洪水,吴镇人民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团结。
【解析】此句中的“从未有过”和“空前”就属于多余的重复,可删去其一,使句子表达更加简洁、有力。
例题3:只有不断的努力,你才有希望攀登最高的顶点。
【解析】此句中的“最高的”和“顶点”两个词即意义重复,可改为“你才有希望攀登最高峰”。
例题4:海水不断地掀起了前仆后继的巨浪,看得人们心惊肉跳。
【解析】此句中的“不断”和“前仆后继”属于重复,可删去其一,改为“海水不断地掀起巨浪”。
例题5:多年来他坚持到祖国各地进行写生创作了大量活生生的作品。
【解析】此句中“进行”一词属于多余,可删去,改为“多年来他坚持到祖国各地写生”。
例题6:电影院是影片制作的归宿,影片要在这里同观众见面。
【解析】“制作”多余,不用也完全可以。
3)过简该写的不写,过分简略,也会造成病句。过分简略句子必要成分,使句子出现意思不完整,造成了病句。
请看下列例题:
例题1:五中教师座谈会,教师们提了许多条意见。
【解析】此句的弊病在于逗号前后两句话不能有效地衔接,应将第一句话加上必要的成分,改为“在五中教师座谈会上”,这样才能前后连贯起来。
例题2: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根本不可能做好这个工作。
【解析】此句的弊病在于缺少必要的成分,造成句意不完整,应该在句末加上一个“的”字,这样与前边的“是”协调一致。
例题3:他没有意识到,仍然一意孤行。
【解析】此句之问题在于缺少必要的成分,使句意不完整。“意识到”后缺少宾语,应改为“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例题4:万物的生长,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类物种的生活习性。
【解析】“万物的生长”同后头没什么联系,前后脱节,把逗号改为“使”,就没这毛病了,可见这里少写了一个字。
例题5:北京大学教师座谈会,两小时之内老师们就提了几十条意见。
【解析】逗号前后不连贯,前头改为“在北京大学老师座谈会上”,加上点儿词语,前后就连贯了。
例题6:如果没有知识,是根本不可能搞好“四化”建设,不可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社会主义的强国。
【解析】句末缺少一个“的”与“是”相呼应,句子不完整。
(4)逻辑错误
因为逻辑问题而出现的病句、错句、问题句,在实践中非常多。此处逻辑方面的病句,仅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病句。常见的逻辑方面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1)错用概念一般情况下,错用概念表现为错用实词,因为实词通常都能表达概念。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黄河谣》里有不少民歌,它大胆地吸收了民间音调中一些积极的因素。
【解析】此句中“音调”一词外延太窄,不能表达句意,应将其改为外延大一些的词,诸如“音乐”、“曲调”等。
例题2:他这个人一向为人忠诚、老实。
【解析】此句之病在于概念使用不当,其中“忠诚”一词使用不当,应将其改为“诚恳”。
例题3:写文章时,有些句子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好,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
【解析】说“句子不知该怎么形容”,“句子”的概念是表示完整意义的语言使用单位,没有什么必要对语言单位加以形容。需要形容的是“事物”,因而这里用错了概念,应当改用“事物”这个概念。
例题4:为什么一月正是严寒之时,而七月正是酷热的岁月呢?
【解析】“岁月”指很长的时间,用在这里指一月,太大了,可改用“月份”。
2)偷换概念也称暗换概念,暗换概念表面上看起来是用了某一个概念,实际上暗中用了另一个概念,这就是暗中更换概念。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陕西李自成的起义,均田免粮,英勇抗击明军的围剿。
【解析】此句中的“起义”这个概念,本是一种行动,不可能有后面的行为,有行为的是人,所以“起义”已经暗换成“起义军”的概念了。
例题2:陕西省渭南地区农民在夺得今年棉花好收成的基础上,不断掀起采棉、售棉高潮。
【解析】既然已经夺得了好收成,为什么还要“采棉”呢?这种自相矛盾是更换概念造成的。写“棉花好收成”时,“棉花”这个概念指已经采摘下来的“棉花”,到了写“采棉”时,“棉(花)”指尚未采摘下来的棉花”,写“售棉”时又用了前一个概念。这句后头可以删去“采棉”和顿号。因为既然已经“售棉”了,那棉花就必定采摘下来了。
3)大小概念并列句中将外延大小不一致的概念并列起来,大概念包含了小概念,有了大概念,小概念就不必要了。请看下列例题:
例题1:剧团演出了文艺节目、耍狮子、表演轻功等。
【解析】此句中的“文艺节目”是属概念,而后面的“耍狮子、表演轻功”为种概念,是不能并列的。
例题2:参加演出的有男人、妇女、大学生、中学生。
【解析】此句犯了将大、小概念、交叉概念进行并列的错误,应改为“参加演出的有男人、女人,其中也有一些大学生、中学生”。
例题3:老王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好人、好男人。
【解析】此句将种属概念并列,应改为“老王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好男人”。
例题4:当时一些中学设在各个工厂、企业、单位里。
【解析】“单位”包括了“企业”,“企业”又包含了“工厂”,大小概念并列在一起了。可以略为“设在各个工厂、农场或村子里”。
4)主词宾词不相应主词宾词不相应这是判断当中的毛病。一般情况下,主语相当于逻辑中的主词,谓语(包括宾语)相当于逻辑中的宾词。一般判断采取“主词十系词十宾词”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主词和宾词必须相应,能一起构成一个判断。主词和宾词不相符合,造成病句的出现。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幼儿教育是开发人的智力的最好时期。
【解析】此句中的主语“幼儿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跟宾语中的“时期”不是一类概念,用系词“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属不当判断,应把主语改为“幼儿教育时期”。
例题2:壮阔的天安门广场,真正成了人民群众的盛大节日。
【解析】此句中的主词“天安门广场”和宾词“盛大节日”不匹配。应将宾词“盛大节日”改为“欢乐的海洋”。
例题3:十月的长安街,真正成了无产阶级的盛大节日。
【解析】主词“十月的长安街”是街道,同宾词中的“节日”也不相应,把“成了”改为“体现了”,勉强可通。
例题4:免疫是身体的防御系统。
【解析】主词“免疫”是能力,不是什么系统,主词可改为“免疫系统”,才能同谓词相应,构成一个判断。
5)逻辑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即违背逻辑规律,语句中常出现前后说法不一,后边否定前边的错误,即自相矛盾。
请看以下例子:
例题1:整座大楼漆黑一片,只有小王的办公室还灯火通明。
【解析】此句中“漆黑一片”与句尾的“灯火通明”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应改为“整座大楼其他的灯已经灭了,只有小王的办公室还灯火通明”。
例题2:他跑遍了这里的角角落落,所有的山川河流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解析】此句中的“跑遍”、“所有”与“几乎”属于前后自相矛盾,应将“几乎”删去,以使句意逻辑关系前后一致。
例题3:运动之后,我们总会感到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解析】此句中“特别”一词与“一些”自相矛盾,可删去“一些”。
例题4:学校里的人数增加到差不多2 000人以上。
【解析】“差不多”同“以上”自相矛盾,可依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6)否定不当在表达否定的句子中,应当清楚,一次否定是否定,两次否定为肯定,三次否定又是否定。一般情况下,反问相当于一次否定。
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1:进山之前,导游小姐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意外。
【解析】此句意即“不要发生意外”,但多用了否定词“不”后,反倒成了要发生事故,应删去否定词“不”。
例题2:我们不能不面对现实,不承认我们国家还很贫穷、落后。
【解析】此句子中有三个否定词,其结果是表达的否定意思,与句意不合,应将“承认”之前的否定词“不”删去,以符合句意。
例题3:我们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怎么能不使我们全体队员不高兴呢?
【解析】此句中有两个否定词“不”,再加上一个表示否定的反问句,整句的意思变成我们不高兴,这不合原意,可将两个否定词“不”删去一个。
例题4:我们班在数学竞赛中获集体第一名,这怎么能不使我们全班四十八位同学不高兴呢?
【解析】有两个否定词“不”,又加上反问,有了三次否定,意思是否定的,就是不高兴,两个“不”要删去一个。
以上,介绍了可能测验的病句的一些类型,为了让应试者更好地提高诊断病句的能力,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些诊断病句的方法。
①语句紧缩法
查找病句最好的方法是“语句紧缩法”也叫“主干枝叶梳理法”,即用找句子主干的方法,把句子缩短简化,分出基本成分和连带成分,然后逐项检查。如果是一个复合句,除了一个单句一个单句地检查外,还应把单句配合起来,看看整个句子意思是否连贯,是否符合逻辑,关联词使用是否得当等等。
要做到能识别病句,提高识别病句的能力,就应当具备有关词、短语、单句、复合句等各项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事理知识,汉语表达习惯的知识,文体和语言风格的一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识别和修改病句。
②语感分析法
在判断是否是病句的过程中,可借助于阅读中培养出的语感,运用直觉来判断是否存在语病。语感分析法也叫“语感审读法”,即在分析过程中,借助阅读中的语感,从感性方面观察语句的毛病在哪里。一般说来,感觉到哪儿别扭,问题也就出在那里。另一种方法是大家都常用的“排除法”,也就是当语句之间各不相同、病句类型无明显暗示、难度较大时,就从感觉问题最多的语句入手,一个一个排除掉,最后剩下的一个语句就是你的选择。阅读过程中,但凡别扭、不顺、拗口、扎眼的地方,就有可能是有问题之处。当所给句子各不相同,病句并不明显时,可运用语感,逐一排除,找出感觉中有问题的那个句子,这也可称之“语感排除法”。
③逻辑意义分析法
所谓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句子本身所反映的事理上进行分析,看其是否合理,不合理者即病句。分析判断时,从其概念使用是否恰当、判断推理是否准确严谨、前后是否呼应、句间关系是否和谐,句子所反映的“理”是否严谨、完整等方面考虑。
④造句类比法
造句类比法,即仿照所给句子的结构,造一些常用的、准确的句子,将两者进行仔细地比较、分析,看所给句子是否有语病,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把握不了是否有语病的句子。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仿照原句的结构来造一些平时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后,问题就清楚了。
⑤对号入座法
首先将句子进行归类,看其属于自己所掌握的病句的哪一类,然后对号入座,照方抓药。
这种方法,要求应试者将功夫用在平时大量记忆并类分病句上,这样在应试时才会“对号入座”。对号入座法在复习阶段,可以记住本书和其他书上列举的病句类型,每类记住一个病句。这样做,就是在脑子里分门别类地储存了各种病句。以后在什么地方见到一个句子有毛病,就会较快地看出其毛病在什么地方,并且知道属于哪一类病句。例如,脑子里记住了“缺主语”这一类,记住的一个病句是“经过这次下乡调查,使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座位”,并且有了“缺主语”这个代码。以后见到了“通过这次宣传,使我们区的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这样的句子,你会立刻看出其毛病所在,同时也给这个病句编个“缺主语”的代码。当然,判断病句的方法和技巧还有很多,应试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试技巧。
2.歧义辨析
在语句表达中,由于词汇的多种意义,一词多义是非常普遍的,这就使语句的表达因为结构顺序、理解者所站的角度不同,造成同一个句子却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这些不同的理解中,有些是歪曲了原义,有些是误解了原义,造成理解的歧义。这种题型也就是先给出四个句子,其中一句有歧义理解的可能性,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题目要求应试者或者把四句中有歧义的语句找出来,或者把没有歧义的一句找出来。
歧义辨析的考查目的,是使应试者在能够准确地把握词义的基础上,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整个句子的意思。
在语言实践中,造成句子理解歧义的原因主要有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词义不明确
在实际的词语运用中,多义词是歧义产生的重要原因。
例题:她已经走了一个小时了。
【解析】上句中的“走”既可以当作“行走”讲,也可以当作“离开”讲。
(2)层次不清
句子的概念层次之间交待不清,让读者产生歧义。
例题: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解析】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也可以理解为“江苏”和“浙江”共同的“部分地区”。
(3)句法结构不固定
实际中,由于句法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亦很容易造成句子的歧义
例题:领导群众要注意些什么,在文件上边都写得清清楚楚。
【解析】不知道句中的“领导群众”是指领导了群众(动宾关系),还是指领导与群众(联合关系),无法让人弄清楚。
(4)指代不明
句子中经常会出现代词和指向不明确。
例题:关心的是她的母亲。
【解析】原句中既可以理解为“母亲关心……”,也可以理解为“关心母亲”。
解答歧义辨析这类题目,应摸索出答题的窍门。只要掌握有关的方法,此类题目不难解答。那么要怎样来对歧义现象进行辨析呢?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供应试者参考。
①联系上下文法
利用上下文也就是充分利用句子的语言环境。是否产生歧义,通过联系上下文就很容易看出来。
例题:我父亲第一次见到我母亲时才十二岁。
【解析】这是一个让人产生歧义的句子,可能是“父亲”十二岁,也可能是“母亲”十二岁,此时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到底是谁十二岁。
②当觉得一句话有歧义时,应试者不妨用适当的词来替换句中的词语,看能否通顺。
例题:我们要重视古代医学研究。
【解析】或者是,我们要重视古代的医学研究。或者是,我们要重视古代医学的研究。
③语序安排法
有时可以用重新安排语序的方法来辨析和消除歧义。当觉得一个句子可能有歧义时,应试者不妨将原句子的语序重新加以安排,来检查是否真有歧义。如: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我们不清楚,因为说起这事的这个人谁也不认识。可将其语序重新安排:“谁也不认识这个人”,或“这个人不认识谁”,这样很清楚地看到这个句子存在着歧义。
例题:那次火山爆发相当于投在广岛的3 500颗原子弹。
【解析】重新安排语序:那次火山爆发相当于3 500颗投在广岛的原子弹。
④句式变换法
当觉得这个句子可能有歧义时,可通过变换句式的方法来确定,如:我看见你时正在跳绳。
将句式予以变换为:“我正在跳绳的时候看见你”,或“我看见你时,你正在跳绳”,很明显这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
例题:我看见你那年才6岁。
【解析】或者是,我那年看见你,你才6岁。或者是,我六岁那年才看见你。
⑤加置标点法
有些句子产生歧义,是跟句子标点符号不正确有关,其实是应该使用标点的地方没有使用标点,只要标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即可避免歧义。如“下雨天留客,主留客不留”,如果没有合适的标点,即是一个易产生歧义的句子,加上标点后即“下雨,天留客,主留,客不留”或者“下雨天,留客,主留客,不留”。
例题:解放前一年的冬天我见到了她。
【解析】或者是,解放前一年的冬天,我见到了她。或者是,解放前,一年的冬天,我见到了她。
⑥功能辨别法
不少语言单位有多种含义,可是用在句子中,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产生歧义。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意义体现在不同的功能之中。功能不同,在句中的地位也就不同,所以一望便知究竟用的是哪种意义。有些词语的多种含义,用在句子中表现为不同的功能,在理解时就会产生歧义。如“准备了三个月的煤都烧完了”。此句即“准备用于三个月烧完的煤都烧完了,”或“用三个月时间准备好的煤烧完了。”
第三篇: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借代,反复,(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7)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参考答案
1、像绸缎一样飘向远方
2、天空中挂著会发光的玉盘。
3、窗外,风吹翠竹,奏出了美妙的交响曲。
4、河水唱著歌流向远方。
5、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6、似乎在议论着什么国家大事。
7、一会儿飘来了绫缎,一会儿跑来了小狗、一会儿飞来了白马。
8、考试场上安静的连同学们写字的声音都听得见。
9、成熟了的高粱在风中点头。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用拟人手法)
10、鲜花盛开。(用拟人手法)参考答案
1、老师不辞辛苦,如园丁般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鸟儿在树枝上跳舞。
3、我觉得这个碗像山一般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5、树叶绿地流油。
6、他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如我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7、这里像森林一样很适合鸟儿生活。
8、颗颗珍珠般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9、沉甸甸的稻子弯了腰。
10、鲜花绽开了她的笑脸。
第四篇:第六讲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第六讲: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一、【知识指要】
初中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手法类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辨析和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体会修辞手法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一)比喻
1.概念:比喻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
2.(1)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
④表示举例。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3.种类: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化作”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二)拟人
1.概念:拟人是把生物、无生物“人格化”的一种修辞方法。即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行为。
例如: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三)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
2.(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如:燕山雪花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如: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心眼小的跟针鼻似的。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3.(四)反复 1.2.(1)连续反复。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
(2)间隔反复。例如: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
1.概念:对偶是用数字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 的修辞方式。
2.种类:
(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形式。
(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谦受益,满招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两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
2.种类:
(1)并列性排比。从几个方面表达一个事物,一种思想,句间呈并列关系。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
(2)承接性排比。各排比项先后有序,相互承接。
如: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八)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如:①就说蒋祝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二、【考点题型】
1、XX句子(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三、【技巧点拨】
常见修辞作用及答题技巧运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技巧:比喻、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答题技巧:突出了„„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答题技巧: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答题技巧: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答题技巧: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答题技巧: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答题技巧: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四、【答题模板】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A修辞手法+B内容+C表达作用
模板举例: 这个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或突出了)„„+表达(表现)了人物„„性格(或情感)。
▼例题指引:
例一——修辞的作用 有一缕阳光叫感动
①小区里常见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或相互搀扶着,慢慢向前走着;或一前一后,老太太在前,用一根拐杖牵着后面的老头。两位老人总是那么有说有笑、幸福而又安详地从我面前走过。两位相依相携的老人,成了小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
⑤有几次晨练,我都见到两位老人坐在花园里的石凳上,老太太拿着一份报纸,一字一句地读给老头听。老头一旁端坐着,似在倾听花开的声音,又像在倾听整个世界,神态是那么安详、专注。
⑥我家订了几份报纸,一看完,便叠好送给两位老人。那时候,老头的脸上像是绽开了花,一个劲地言谢。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
例题回放: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这个修辞方法的作用。(3分)
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
修辞方法: 作用:
[解题指导]本题重在考察修辞手法的辨识和表达效果的理解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是暗喻。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要结合语言环境,想一想喻体“儿子”中包含了人物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比喻(1分)。突出老头爱看报的程度(1分),对报纸充满了感情(1分)。(如回答“报纸成为老人的精神寄托”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例二——萧萧池塘暮
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
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例题回放: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解题指导]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准确判断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具体分析出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表现人物、景物描绘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示例1】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具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表明了池塘与故乡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示例2】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池塘的动态美,突出它鲜活而有灵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针对性训练:
练习1: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①一只翩然而至的蝶凝止于我的肩头。
②震颤的双翅微微收拢,轻踏花蕊的细足清香的立于我的颈项之侧。那里,是我最钟爱的开满淡紫蝴蝶兰旗袍左肩上含苞待放的一朵。
……
⑦因为美,而成为永恒,成为人们美的幻想和寄托。
⑧最美的梦境是蝴蝶梦;最美的纽扣叫蝴蝶扣;最美的戏服称做蝶衣;最美的舞姿喻为蝶翩跹;最美的爱情是化蝶而去的梁祝……
习题1:选文中第⑧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2分)【参考答案】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突出蝴蝶的美,抒发对蝶的喜爱之情。(2分)练习二:大 自 然 之 歌(节选)
①在整个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就是森林
②森林多么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云有雾,森林有风有雨,森林有泉有湖…… ③森林有诗
④花与树的缠绵,云与雾的交融,风与雨的相伴,泉与湖的交响,无处不是诗的流淌。云聚云散是诗,花谢花开是诗,草飞草长是诗,月圆月缺是诗,森林是诗的宠儿。⑤走向森林,常常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
习题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森林中的各种自然事物和谐共处的特点,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诗一般的语句铺排出各种自然事物在森林里的变化,增强了语句的气势,表达作者对森林的诗一般的独特感受
练习2:十一岁的阳光
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 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
习题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修辞手法(1分,写出其中一种即可):比喻、拟人、排比;
作用(2分):比喻,把阳光下的瑞丽江比作金子一样闪亮,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拟人,把晨风当作人来写,用 “钻”字写出了风儿的特点,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排比,风儿钻进树丛、水汽、村寨,条理清晰,增强表达效果。
第五篇:优美语句集锦
优美语句集锦
一首歌唤起了一段记忆,一杯茶味染了一种心情,读懂了时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原来,千般跋涉,万种找寻,需要的不过是一颗平常心。识得进退,懂得回归,以平常心对待生活,生活,无处不是坦途。以平常心看待人生,人生无处不是胜境。
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刻蚀的不过是你的皮肤,但如果失去了热忱,你的灵魂就不再年轻。
一名不被抛弃的好人,执着不是固执,而是深深的不舍!一名适应社会的才人,感性不是懦弱,而是情感的富裕!一名学会坚强的凡人, 珍惜不是无奈,而是人性的真诚!一名真正幸福的笨蛋, 回忆不是留恋,而是期盼的永恒!
凡平庸之人,只是眷念近处的风景,贪恋凡俗的奢华,最终忘了赶路,舒适并安逸着,且自鸣得意,终一无所成;凡优秀之人,独行在沉默的时光中,忍受着清平与寂寞,从不哀怨,从不言苦,踏着血汗的阶梯,攀上了他人企盼的高度。
不要急着让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
7张牌①靠得住——做人的金字招牌;②宽胸襟——能容人才能容天下;③善结缘——左右逢源方能事事顺达;④厚而精——做人要厚道,为事要精明;⑤高心气——志存高远,生气不如争气;⑥好共事——求同存异,单打独斗难成气候;⑦能办事——做人要有几样真.《荀子·大略》云:“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忙是营养。忙,是自己的养份,人要忙起来,才会成长,人生才有意义。闲,只会胡思乱想,无所事事,如同没有了灵魂,没有了中心。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的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四周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越多,意味着您的价值越高,对您的事业帮助越大。朋友是您一生不可缺的宝贵财富。由于朋友的激励和相助,您才会战无不胜,勇往直前。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
因为善良,有时会多一些劳碌,但一定会少一点浮躁,有时会多一些奉献,但一定会少一点冷漠,有时会多受一些别人的白眼,但一定会少一点丑陋,有时会让自己多吃点苦,但一定会让自己活得坦然。善良会教给人奉献、理解、宽容、纯洁,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为自己保存一份充满阳光的纯真之心。
【人生需要学会五件事】①学会认错。人不可能无错,不会认错本身就是错。②学会柔和。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柔和与执着相辅相承。③学会隐忍。退一步海阔天空,隐忍能认清好坏、是非、善恶。④学会沟通。沟通是人际间直达心扉的桥梁。⑤学会放下。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时提起,不用时放下。
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碰到好老师,工作时碰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碰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蜜的笑脸,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您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
那些与我们同行的,有的与我们擦肩而过,有的也许会陪我们走一段距离。但时间都不会太长,人生的道路上岔道太多,在每一个路口,我们的选择都会不同。你选择了这条路,他选择了那条路,于是,只有分手。新的道路上,当然还会有新的同行者,可也同样还会有新的岔路口。
人,真的要学着承担。当自己一天天的成长,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多。其中也难免会有些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甚至不习惯的角色,此时若是不咬紧牙关、满怀热忱的坚持下去,只想逃进自己安逸的小圈圈里,像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一不小心可是会付出许多幸福的代价.【把握时间】聪明的人,不太多地停留在昨天,也不太多地幻想明天,而是把握住现在,感叹也罢,回忆也罢,想象也罢,日子总是要过的。时间不因为回忆而增加它的长度,时间也不因为人的幻想而增加它的厚度。时间是公平的,正如上帝是公平的一样。富人、穷人、男人、女人,在时间的面前都是平等的。
【马云:员工为何辞职】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委屈了。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失望透顶。作为管理者,定要乐于反省。
改变,永远不嫌晚。无论你是几岁,也无论你目前所处的境况有多糟,只要立定目标、一步一步往前走,人生随时都有翻盘的可能性。
每个人的过去,都沉淀着一些噩梦,让我们为之纠缠,为之惊魂,空耗着青春与生命。快意的时刻总是一晃而过,悔恨神伤最让人虚度。蜷缩在曾经的阴影中,我们将永远无法走到阳光下。谁都渴望成功,可任何一次成功都不是终点;谁都不愿失败,可任何一次失败都不是终结。只要永不言弃,人生就会一路高歌。
静,所以优雅。优雅是一种淡然的美,是一个人内心美的外露。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渴望优雅的生活,却常常在现实中失去自我,随波逐流。人生,因静而从容,因从容而优雅。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坚强都是真实的,也不是所有的微笑都是真诚的。许多的时候我们不想坚强,但不得不坚强,我们不愿微笑,但又不得不微笑。人生就是这样,有时行为是心灵真实的体现,有时却不是,不是所有的阴天都会下雨,也不是每次的伤心都会流泪。人生总有无奈,总有伪善,这就是生活。
好习惯有四:准时,正确,恒心,迅速。缺少第一项,光阴会虚度;不具备第二项,错误百出;没有第三
项,事情永远办不好;丢失第四项,遇上良机,都会白白错失。
吃苦定律: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馅井!不要幻想一夜暴富,不要幻想空手套白狼,即使你庆幸瞎猫抓到死老鼠被你碰到了,你也是会失去的,没有经过坚苦的历炼,就像在沙堆里建大厦,是做不起来的,要想成功,必须咬牙流汗,甚至流泪,只有委屈痛苦,甚至耻辱,慢慢赚,以小积大,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人脉交际8大心理定律】1首因效应:首次见面给人好感觉;2诚信定律:热情是焦点,真诚是最高点;3赞美定律:善赞美能博得人心;4面子定律:给人面子才善交际;5谎言定律:善意谎言助交往;6忍让定律:忍让能创和谐;7异性效应:男女具互相吸引力作用;8互惠定律:让对方产生“负债感”。
固执的选择一个人的旅途,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那么的乏味。也许,一个人的旅行少了很多本应萦绕在耳畔的欢声笑语,多了些许的寂寞与哀愁。可是,自己的独处又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而这一切的精彩却独独出自自己内心的一次次情感升华。我想,这是结伴而行,远远体会不到的风景。
岁月,半是忙碌,半是休闲,走过一季季的年轮。许多事,慢慢淡了忘了;许多人,渐渐走了远了。有时,伫立于路口,远远瞭望;有时,静坐于窗前,悄悄思念。人生,多少轮回,都是一瞬,一些苦,尝过,一些甜,品过,苦也好,甜也罢,都是过去、曾经,重要的,还是明天,挥挥手,告别曾经,继续自己的路程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能看见自己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林清玄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三个字总结:会过去。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斗过,拼过,尝过人生的许多艰辛。走过,经过,有过生活的好多酸心。人生路上我们孜孜不倦,尽力拼搏,生活途中勤勤恳恳,努力追寻。只是梦依旧,事依然,辉煌没有铺满心中,甜蜜没有占满胸中。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生活既有温馨,也有酸痛。但不管怎样,我们无愧于岁月,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700年前一天,北威尔士王子出去打猎,留狗在家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被毯,却不见婴儿。而狗呢,正舔着嘴边的鲜血,高兴地望着他。王子大怒,抽刀刺入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睡熟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这时,王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的恶狼。----很多错误,都是在冲动时做出的。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的放弃。在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
只要心中没有冬季,即使冰封万里又算得了什么.用快乐度量生命,用努力面对人生。
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要想到有人还在奔跑。
距离瓦解思念,时间搁浅情愫。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早已飞过.本以为拼命工作,让自己很累,很累,就可以渐渐忘记你,本以为分手很简单,不在一起,不联系,时间就会让我忘记你,我错了,我控制不了自己不去想你。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争取,非特求免凶残之痛苦,实求良善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曾以为生活,就如自己的身躯,随时可以自由摆动。曾以为岁月,就似自己的画笔,几时都能自由涂抹书写。慢慢地才感到好多的事情,我们都是无奈的,渐渐地才明白,许多的时候我们都是无助的。盘根错节的社会,纵横交错的人生,仅有努力,单凭追求,其实是远远不够的。生活,除了做好自己,还得适应社会。
不能挽留的,何止是时光,岁月,还有友情,爱情;无法割舍的,不仅是诚实,正直,还有向往,憧憬。生活,总有好多美好的东西无法挽留;人生,总有许多美好的追求难以割舍。岁月间,那人,那情,根植于心中,总想永存;前行间,虔诚,善良,贯穿于胸间,总愿体现。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依恋,诚恳,坚韧.人都是逼出来的,相信自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守护一个人需要太大的勇气,也许没有山盟海誓,但只要诚心正意,也可以生死相依。两人走到最后,往往就是一个靠,你依靠我,我依靠你,走过生命的晴天和雨季。
当你在犹豫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大;当你勇敢踏出第一步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小。等到有一天你变成了你喜欢的自己的时候,谁还会质疑你的选择不靠谱呢?你已经变成更好的你了,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你是谁,就会遇到谁。
【三句简单却值得琢磨的话】
1、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
2、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3、美丽是属于自信者的,从容是属于有备者的,奇迹是属于执著者的,成功是属于顽强者的。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当我们懂得爱一个人时,是情感的成熟,而当我们懂得另一个人的爱时,是爱的成熟。我们可以轻易的躲开一头大象,却总是躲不开苍蝇。使我们不快乐的,也往往是一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生活中的小细节莫轻视,多用点心把幸福掌握!
做人要能屈能伸。在逆境中,困难和压力逼迫身心,这时节应懂得一个“屈”字;在顺境中,幸运和环境皆有利于我,这时节当懂得一个“伸”字。人太刚强,遇事就会不顾后果,易受挫折;人太柔弱,遇事就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所以,能屈能伸,刚柔并济,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屈伸有度,才是真正的强者。现在的我,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一切都好,真的,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