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试卷

时间:2019-05-12 02:3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禁毒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禁毒试卷》。

第一篇:禁毒试卷

禁毒知识大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A.2007年12月29日;

B.2008年1月1日;C.2008年6月1日;D.2008年10月1日;

2、()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公安部 D全国政协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规定。A 国务院 B 公安部 C 卫生部 D 商务部

4、《禁毒法》规定,()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 海关 B 公安机关 C 边防 D 邮政企业

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 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 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 D 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

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 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7、戒毒人员应当在()接受社区戒毒。

A 居住地 B 户籍所在地 C 抓获地 D 案发地

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 7日 B 3日 C 24小时 D 12小时

8、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A 户籍地公安机关

B 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 C 居住地公安机关

D 案发地公安机关

9、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规定。A 国务院 B 公安部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0、()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A 公安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药监部门 D 禁毒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A 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 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 维护社会秩序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

A 看护 B约束 C 隔离 D 治疗

3、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 非法持有毒品的;

B 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C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D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4、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制度。A查验 B许可 C统一管理 D审查

5、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A 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B 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 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D 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A 国民经济发展 B 社会文明发展 C 社会发展

D 道德教育

7、对依法查获的()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A 毒品 B 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 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8、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 来往人员 B 物品 C 货物 D 交通工具

9、《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的制造方法。A 制毒工具 B 麻醉药品 C 精神药品 D 易制毒化学品

10、下列哪些人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A 怀孕的妇女 B 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C 年龄超过60周岁的 D 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填空题

1、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危害性和。

2、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 ”。

3、海洛因(Heroin)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为。

4、世界“三大毒源”地是指 “ ”、“金新月”、“银三角”。

5、毒品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

6、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 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

7、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 和精神药品。

8、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合成毒品。

9、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10、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 和硬性毒品。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毒品?

2、什么是毒品犯罪?

3、走私毒品罪及其犯罪构成是什么?

五、问答题

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

第二篇:禁毒试卷

乌市第31小学2014年禁毒知识测试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目前世界上吸食人群最多的毒品是(海洛因)

2.以下哪个是当前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就(禁贩、禁种、禁吸)3.强制戒毒的期限为(3至6个月)

4.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将毒品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合成毒品)。5.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6.民族英雄林则徐于1839年的(6月3日)在广东虎门进行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7.王某以滑石粉冒充海洛因进行贩卖时被公安机关抓获。按照刑法规定如何(以贩卖毒品罪)处罚王某的行为。8.强制戒毒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公安机关)。9.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840年6月)。

10.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制造毒品原料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11.张某是某迪吧老板,明知一些人经常在该迪吧吸食摇头丸,张某却视而不见。对张某的行为应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进行处罚。

12.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

13.于某携带580克海洛因乘坐由昆明开往某市的列车,当列车到达某市后,在火车站被公安机关抓获,于某构成(运输毒品)罪。

14.李某带杨某去迪吧,并向杨某宣扬服食“摇头丸”的好处,引诱杨某服食“摇头丸”,服食后两人均被公安人员抓获。按照法律规定,对李某的行为应以(引诱他人吸食毒品罪)进行处罚。15.服食“摇头丸”是(违法)行为。

二、多选题(每道4分,共60分)

1.以下哪些是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ABC)A、鸦片 B、海洛因 C、冰毒 2.毒品会给社会带来哪些问题(AB)

A、诱发违法犯罪 B、使国民素质下降 C、增加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 3.当前我国吸毒问题有哪些主要特点(ABC)

A、吸毒人员持续增加 B、涉毒地域不断扩大 C、吸食毒品种类趋于多元化 4.以下哪些部门承担禁毒执法任务(AB)

A、公安禁毒部门 B、公安边防部门 C、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常用的戒毒方法有哪些(BC)

A、自然戒断法 B、药物戒断法 C、非药物戒断法 6.以下哪些植物可用作生产、制造毒品的原料(AB)A、罂粟 B、古柯 C、烟叶 7.毒品具有哪些特征(ABC)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8.吸毒对人的身心危害主要有哪些(ABC)

A.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B、导致精神障碍与变态 C、感染各种疾病 9.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毒品犯罪(ABC)

A、非法持有鸦片100克 B、贩卖海洛因1克 C、非法种植罂粟3000 棵

10.以下哪些是吸毒违法行为(ABC)

A、服食摇头丸 B、注射海洛因 C、吸食大麻 11.吸毒者人格扭曲,心理变态,其外在表现为(ABC)A、黑白颠倒,行为诡秘 B、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C、不讲人格,不知廉耻 12.以下哪些是毒瘾发作时的典型症状(ABC)A、肌肉抽搐、僵硬、浑身发痒、关节疼痛

B、哈欠不止、脸色苍白、浑身出汗,流泪、流鼻涕,恶心呕吐,肚疼腹泻 C、身上感觉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 13.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AB)

A、禁毒历史、毒品知识、毒品的危害、戒毒知识、禁毒意识 B、毒品违法犯罪与禁毒法律、法规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处罚 C、限制或禁绝毒品供应

14.吸毒者最初“品尝”第一口毒品时,或多或少是受到一种不健康心理的驱动。那么,吸毒者都有什么样的不健康心理呢(ABC)A、盲目好奇,慕虚荣、赶时髦 B、追求刺激和享乐 C、赌气或逆反心理

15.鸦片类吸毒成瘾治疗分为哪几个阶段(AB)A、生理脱毒 B、身心健康 C、回归社会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Y)

2.符合国家规定开办戒毒医疗机构条件的,经设区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可以开展戒毒脱瘾治疗业务,并接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的监督。(Y)3.我国只有强制戒毒一种戒毒模式。(N)

4.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主体必须是已满 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N)

5.国家对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料没有进行管制。(N)

6.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只能对单位判处罚金,不能对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N)

7.有人认为长期吸毒才会上瘾,偶尔吸几次不会上瘾。(N)

8.艾滋病病毒在吸毒者中传播十分迅速,是因为静脉注射者常会共用没有经过消毒的注射器注射毒品,使携带病毒的血液通过注射器从一个人进入另外一个人体内。(Y)

9.未被公安机关查获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可以自愿到戒毒机构戒毒。(Y)

10.《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Y)

乌市第 姓名:

31小学2014年禁毒知识测试卷

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目前世界上吸食人群最多的毒品是()

2.以下哪个是当前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就()3.强制戒毒的期限为()

4.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将毒品分为()。5.每年的()为国际禁毒日。

6.民族英雄林则徐于1839年的()在广东虎门进行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7.王某以滑石粉冒充海洛因进行贩卖时被公安机关抓获。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王某的行为。8.强制戒毒工作的主管部门是()。9.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

10.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制造毒品原料的,以()。

11.张某是某迪吧老板,明知一些人经常在该迪吧吸食摇头丸,张某却视而不见。对张某的行为应以()进行处罚。12.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

13.于某携带580克海洛因乘坐由昆明开往某市的列车,当列车到达某市后,在火车站被公安机关抓获,于某构成()罪。14.李某带杨某去迪吧,并向杨某宣扬服食“摇头丸”的好处,引诱杨某服食“摇头丸”,服食后两人均被公安人员抓获。按照法律规定,对李某的行为应以()进行处罚。15.服食“摇头丸”是()行为。

二、多选题(每道4分,共60分)

1.以下哪些是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A、鸦片 B、海洛因 C、冰毒 2.毒品会给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A、诱发违法犯罪 B、使国民素质下降 C、增加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

3.当前我国吸毒问题有哪些主要特点()

A、吸毒人员持续增加 B、涉毒地域不断扩大 C、吸食毒品种类趋于多元化

4.以下哪些部门承担禁毒执法任务()

A、公安禁毒部门 B、公安边防部门 C、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常用的戒毒方法有哪些()

A、自然戒断法 B、药物戒断法 C、非药物戒断法 6.以下哪些植物可用作生产、制造毒品的原料()A、罂粟 B、古柯 C、烟叶 7.毒品具有哪些特征()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8.吸毒对人的身心危害主要有哪些()

A.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B、导致精神障碍与变态 C、感染各种疾病 9.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毒品犯罪()A、非法持有鸦片100克 B、贩卖海洛因1克 C、非法种植罂粟3000 棵

10.以下哪些是吸毒违法行为()A、服食摇头丸 B、注射海洛因 C、吸食大麻 11.吸毒者人格扭曲,心理变态,其外在表现为()A、黑白颠倒,行为诡秘 B、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C、不讲人格,不知廉耻

12.以下哪些是毒瘾发作时的典型症状()A、肌肉抽搐、僵硬、浑身发痒、关节疼痛

B、哈欠不止、脸色苍白、浑身出汗,流泪、流鼻涕,恶心呕吐,肚疼腹泻

C、身上感觉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

13.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

A、禁毒历史、毒品知识、毒品的危害、戒毒知识、禁毒意识 B、毒品违法犯罪与禁毒法律、法规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处罚 C、限制或禁绝毒品供应

14.吸毒者最初“品尝”第一口毒品时,或多或少是受到一种不健康心理的驱动。那么,吸毒者都有什么样的不健康心理呢()A、盲目好奇,慕虚荣、赶时髦 B、追求刺激和享乐 C、赌气或逆反心理

15.鸦片类吸毒成瘾治疗分为哪几个阶段()A、生理脱毒 B、身心健康 C、回归社会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符合国家规定开办戒毒医疗机构条件的,经设区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可以开展戒毒脱瘾治疗业务,并接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的监督。()3.我国只有强制戒毒一种戒毒模式。()

4.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主体必须是已满 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5.国家对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料没有进行管制。()6.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只能对单位判处罚金,不能对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

7.有人认为长期吸毒才会上瘾,偶尔吸几次不会上瘾。()8.艾滋病病毒在吸毒者中传播十分迅速,是因为静脉注射者常会共用没有经过消毒的注射器注射毒品,使携带病毒的血液通过注射器从一个人进入另外一个人体内。()

9.未被公安机关查获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可以自愿到戒毒机构戒毒。()

10.《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第三篇:禁毒宣传试卷(范文模版)

淮安市南闸职业中学 禁毒宣传材料

一、毒品的危害

1、吸毒引发家庭危机,导致家庭破裂,人材两空。

2、吸毒致死。有资料表明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吸毒人群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15倍。

3、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

(1)大脑病变(2)心脏病变(3)瘦弱不堪(4)传染疾病(5)传播爱滋病

4、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爱护生命,远离毒品

1、毒品泛滥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日——26日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到会的138个国家的3 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我国在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严惩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等犯罪活动,严禁吸食、注射毒品,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决定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对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罪之一者,可处以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毒品的概念: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的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 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 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毒品的种类: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

1.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最危险的毒品; 2.可卡因和可卡叶; 3.大麻;

4.安非他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

5.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 6.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吸毒对身体的危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一、静脉注射毒品

(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

(2)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直接和全面的损害。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

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脓肿、感染、色素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

三、通过呼吸道途径吸食毒品

是指毒品加温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吸食方式。长期吸食对呼吸道系统造成恶性刺激,轻者易患气管炎,重者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癌。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禁毒口号

毒品永远赢不了人民!

1、毒品再毒,也不会赢得人心!

2、向毒品宣战,人民必胜!我是毒品,向我开炮!

以拟人化的方式警示人们禁毒;

2、毒品自知害人不浅,也不愿意危害众人。为了您的良心和家人,请禁毒!

1、毒品会毁掉吸毒者,更会毁掉人的美德,毁掉幸福的家庭!

2、祈使句的运用更富人情味。

毒品关乎你我他,禁毒幸福你我他!

1、禁毒是一场全民战争,而且是一场持久战;

2、做到禁毒,人人幸福!最好的杀毒软件是你的心灵!

1、杀毒,即禁毒;

2、只要你心灵美丽,就会自觉禁毒;

3、本句运用比喻,形象生动。远离毒品,就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走近毒品,就是无限地缩短自己的生命!海洛因,不承认你的意志!

还有糊涂的人在说:凭借我的坚强,怕什么“白粉”......远离毒品,诚实人生!

不诚实的人,最容易误入泥潭,禁毒,首先是为人诚实。面对摇头丸,请记住你是谁!

摇头丸,是泛滥的罪魁,初入泥潭的人大都对此认识不深刻。拒绝毒品,人生无间道!

其一:为了打赢禁毒人民战争,每一个人都必须参与,必须付出努力,这没有捷径、间道可走。其二:青少年学生知道禁毒的艰巨性,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准备。淮安市南闸职业中学学生禁毒知识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1.吸毒不违法。(×)2.吸毒不会上瘾。(×)3.注射毒品会传染艾滋病、肝炎等疾病。(√)4.吸毒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健康长寿。(×)5.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6.罂粟壳是毒品。(√)7.摇头丸不是毒品。(×)8.吸食摇头丸不会伤害身体,也不会上瘾。(×)9.种植罂粟用于自己治病,不犯法。(×)10.种植罂粟用于观赏,不犯法。(×)11.只要自己控制得好,吸食海浇因就不会上瘾。(×)12.杜冷丁是麻醉药品,不能随便用。(√)13.海落因是毒品,上瘾性极强。(√)14.毒品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及危害性三个特征。(√)15.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6.吸毒会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17.吸毒会耗费越来越多的家庭财产。(√)18.吸毒的人毒瘾会越来越大。(√)19.吸毒会影响生育能力。(√)20.父母吸食毒品会对胎儿发育造成严重损害。(√)21.吸毒成瘾后,身体会越来越差。(√)22.吸毒成瘾后,智力水平会下降。(√)23.吸毒是一种享受和刺激,可以尝试一下。(×)24.吸毒的人不会长寿。(√)25.吸毒会引发大量的违法犯罪问题。(√)26.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掉。(√)27.吸毒是国家严令禁止的行为。(√)28.摇头丸、氯胺酮(K粉)、冰毒是新型毒品。(√)29.氯胺酮(K粉)不是毒品,是唱歌跳舞的兴奋剂。(×)30.不要吸食不熟悉的人给的香烟、饮料,以防被人诱食毒品。(√)

二、选择题(每题2分)

31、世界上非法生产毒品的“金三角”地区是指(A)。

A、泰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处 B、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处

C、印度、缅甸、孟加拉国三国交界处 D、泰国、老挝、柬埔寒三国交界处

32、劳教戒毒工作由(D)部门管理。A、公安 B、民政 C、卫生 D、司法行政

33、劳教戒毒工作必须坚持(C)的劳教工作方针。

A、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B、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C、教育、感化、挽救

34、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简称是(A)。A、HIV B、AIDS C、SIV D、WIV

35、“国际艾滋病日”是每年的(A)。A、12月1日 B、10月1日 C、12月26日 D、6月26日

36、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还未出现症状的人称为(A)。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B、艾滋病患者 C、病毒健康携带者

37、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为艾滋病人的潜伏期平均为(C)。A、3-5天 B、8-10周 C、8-10年

38、我国目前发现的68%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途径是(C)。A、母婴传播 B、性接触 C、注射毒品 D、输血

39、下列哪项检查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B)。A、X光 B、血液 C、超声波 D、尿液

40、造成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C)。

A、毒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 B、吸毒人员体质弱 C、共用注射器

41、如果一位孕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它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婴儿的可能性是(B)。A、5%-10% B、15%-30% C、50%-70% D、100%

42、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为(D)。A、5%-10% B、15%-30% C、50%-70% D、100%

43、目前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是(B)。A、儿童 B、青壮年 C、老年人

44、脱毒只是戒毒过程的第一步,最根本的是要彻底摆脱(C)才能达到彻底康复。A、生理依赖性 B、戒断反应 C、心瘾

45、王某在自己开垦的山地里种植罂粟,收获前他学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将所有罂粟铲除,对于王某应该(C)。A、挽留 B、罚款 C、免除处罚 D、判刑

46、注射毒品者用过的注射器不容易消毒的原因是(C)

A、注射器中有游离的艾滋病病毒 B、注射器中有白细胞 C、注射器中有血凝块

47、陈某把2克高纯度4号海洛因掺入10克淀粉中,在贩卖时被公安部门人赃俱获。按照有关规定应如何计算陈某贩毒的数量?(B)A、2克 B、12克 C、6克

四、简答题(每题4分)

48、什么是毒品? 答:《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49、什么是吸毒者的”三光政策“?

答:吸毒者的”三光政策“是对其家庭而言的,指偷光、骗光、抢光。50、什么是麻醉药品? 答: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制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

51、什么是精神药品?

答: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52、为什么吸毒者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 答:主要原因如下:(1)吸毒过量死亡;(2)吸毒者自杀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3)吸毒者参与犯罪死于非命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4)吸毒者易死于各种并发症;(5)吸毒者患病后不积极求治易发生死亡。

53、吸毒传染艾滋病主要有那几种情况?

答:一是吸毒者共用不洁针头注射毒品而被感染;二是吸毒者为筹毒资而卖淫,通过性接触被感染;三是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怀孕后通过胎盘传给婴儿。

54、什么是摇头丸?

答:冰毒的衍生物,主要由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组成,具有明显的中枢致幻、兴奋作用。在我国,因吸食者滥用后会随着音乐剧烈地摆动头部而得名”摇头丸“。

55、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具备哪些情节要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答:(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五十克以上,或者其它毒品数量大的;(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56、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好禁毒的好榜样? 淮安市南闸职业中学学生禁毒知识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1.吸毒不违法。()2.吸毒不会上瘾。()3.注射毒品会传染艾滋病、肝炎等疾病。()4.吸毒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健康长寿。()5.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6.罂粟壳是毒品。()7.摇头丸不是毒品。()8.吸食摇头丸不会伤害身体,也不会上瘾。()9.种植罂粟用于自己治病,不犯法。()10.种植罂粟用于观赏,不犯法。()11.只要自己控制得好,吸食海浇因就不会上瘾。()12.杜冷丁是麻醉药品,不能随便用。()13.海落因是毒品,上瘾性极强。()14.毒品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及危害性三个特征。()15.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6.吸毒会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17.吸毒会耗费越来越多的家庭财产。()18.吸毒的人毒瘾会越来越大。()19.吸毒会影响生育能力。()20.父母吸食毒品会对胎儿发育造成严重损害。()21.吸毒成瘾后,身体会越来越差。()22.吸毒成瘾后,智力水平会下降。()23.吸毒是一种享受和刺激,可以尝试一下。()24.吸毒的人不会长寿。()25.吸毒会引发大量的违法犯罪问题。()26.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掉。()27.吸毒是国家严令禁止的行为。()28.摇头丸、氯胺酮(K粉)、冰毒是新型毒品。()29.氯胺酮(K粉)不是毒品,是唱歌跳舞的兴奋剂。()30.不要吸食不熟悉的人给的香烟、饮料,以防被人诱食毒品。()

二、选择题(每题2分)

31、世界上非法生产毒品的”金三角“地区是指()。

A、泰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处 B、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处

C、印度、缅甸、孟加拉国三国交界处 D、泰国、老挝、柬埔寒三国交界处

32、劳教戒毒工作由()部门管理。A、公安 B、民政 C、卫生 D、司法行政

33、劳教戒毒工作必须坚持()的劳教工作方针。

A、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B、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C、教育、感化、挽救

34、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简称是()。A、HIV B、AIDS C、SIV D、WIV

35、”国际艾滋病日“是每年的()。A、12月1日 B、10月1日 C、12月26日 D、6月26日

36、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还未出现症状的人称为()。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B、艾滋病患者 C、病毒健康携带者

37、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为艾滋病人的潜伏期平均为()。A、3-5天 B、8-10周 C、8-10年

38、我国目前发现的68%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途径是()。A、母婴传播 B、性接触 C、注射毒品 D、输血

39、下列哪项检查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A、X光 B、血液 C、超声波 D、尿液

40、造成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毒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 B、吸毒人员体质弱 C、共用注射器

41、如果一位孕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它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婴儿的可能性是()。A、5%-10% B、15%-30% C、50%-70% D、100%

42、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为()。A、5%-10% B、15%-30% C、50%-70% D、100%

43、目前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是()。A、儿童 B、青壮年 C、老年人

44、脱毒只是戒毒过程的第一步,最根本的是要彻底摆脱()才能达到彻底康复。A、生理依赖性 B、戒断反应 C、心瘾

45、王某在自己开垦的山地里种植罂粟,收获前他学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将所有罂粟铲除,对于王某应该()。A、挽留 B、罚款 C、免除处罚 D、判刑

46、注射毒品者用过的注射器不容易消毒的原因是()

A、注射器中有游离的艾滋病病毒 B、注射器中有白细胞 C、注射器中有血凝块

47、陈某把2克高纯度4号海洛因掺入10克淀粉中,在贩卖时被公安部门人赃俱获。按照有关规定应如何计算陈某贩毒的数量?()A、2克 B、12克 C、6克

四、简答题(每题4分)

48、什么是毒品?

49、什么是吸毒者的”三光政策"? 50、什么是麻醉药品?

51、什么是精神药品?

52、为什么吸毒者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

53、吸毒传染艾滋病主要有那几种情况?

54、什么是摇头丸?

55、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具备哪些情节要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四篇:禁毒知识试卷

1、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对寄件人交寄的信件以外的物品,应当当场逐件验视内件,如实记录()当场封装(多选题)A、寄件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B、收寄物品的名称、数量 C、收件人姓名

D、收件人地址、联系方式

2、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病人,又是受害者。()(是非题)A、对

B、错

3、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之日起()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到;路途较远、交通不便的,最迟应当在十五日内报到(单选题)A、二日内 B、五日内 C、三日内

4、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非题)A、对

B、错

5、当毒品在你面前出现时,正确的选择是()(单选题)A、试一试 B、丢弃毒品 C、报告公安机关

6、针筒注射吸毒方式是艾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是非题)A、对

B、错

7、禁止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制造方法。()(是非题)A、对

B、错

8、戒毒人员在自愿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间的戒毒诊疗费用,按照省有关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是非题)A、对

B、错

9、今年 “国际禁毒日”期间禁毒宣传的主题是:()(单选题)A、珍惜自我,健康诀择

B、珍爱生命,关爱未来,关心下一代 C、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10、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多选题)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B、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C、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D、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11、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制度,提高查验技术装备水平。(单选题)A、收寄验视 B、巡查制度 C、报告制度

12、以下哪些是吸毒违法行为。()(多选题)A、服食摇头丸 B、注射海洛因 C、吸食大麻 D、服用安眠药

13、“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主要说明毒品所造成的生理依赖持久性。()(是非题)A、对

B、错

14、司法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没有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禁毒工作。()(是非题)A、对

B、错15、1987年6月12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上确定每年()为“国际禁毒日”。(单选题)A、4月26日 B、6月26日 C、10月26日

16、吗啡一般是从那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单选题)A、罂粟 B、古柯叶 C、鸦片

17、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省有关规定,配备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由()统一招聘(单选题)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公安机关

C、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8、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意识(单选题)A、识毒、防毒、拒毒 B、不吸毒 C、不贩毒 19、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是非题)A、对

B、错

20、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应当采取下列措施管理、帮助社区戒毒人员():(多选题)A、戒毒知识辅导 B、教育、劝诫

C、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就学、就业、就医援助 D、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的其他措施。

21、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是非题)A、对

B、错

22、以下那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单选题)A、吸烟 B、喝酒 C、吸食“摇头丸”

23、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戒毒治疗的需要,可以对接受戒毒治疗的戒毒人员进行身体和所携带物品的检查,并采取必要的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其他医疗机构则不可以。()(是非题)A、对

B、错

24、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是非题)A、对

B、错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于2007年12月29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单选题)A、2008年6月1日 B、2008年6月3日 C、2008年6月26日

26、戒毒康复场所应当加强管理,严禁毒品流入,并建立戒毒康复人员()的机制。(多选题)A、自我管理 B、自我教育 C、自我服务 D、自我经营

27、娱乐场所和经营服务场所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培训、签订禁毒责任书或者未落实禁毒防范措施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是非题)A、对

B、错

28、新型毒品又称“化学合成毒品”。()(是非题)A、对

B、错

29、禁毒工作实行()的方针。(多选题)A、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

C、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D、科学研究

30、“K粉”的化学名称是()。(单选题)A、甲基苯丙胺 B、氯胺酮 C、氯化铵

31、不论被强迫的人吸食、注射毒品是否成瘾,不影响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成立。()(是非题)A、对

B、错

32、联合国的禁毒战略是()。(多选题)A、减少毒品的非法供应 B、降低毒品非法需求 C、珍爱生命 D、远离毒品

33、对吸毒成瘾者的戒毒治疗既要解决其生理依赖性,又要彻底解决其心理依赖性。()(是非题)A、对

B、错

34、下面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B、广播电影电视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C、电视台、电影院以及从事有线电视、移动通讯、公共显示屏等信息服务的单位,应当根据禁毒工作需要,刊登、播放禁毒公益广告和禁毒节目等,并减免部分费用。

35、下列哪些毒品属于新型(合成)毒品。()(多选题)A、海洛因 B、摇头丸 C、冰毒 D、K粉

3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单选题)A、学校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C、其他监护人

37、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社区戒毒人员报到后及时与其签订()。(单选题)A、社区戒毒协议 B、戒毒责任书 C、戒毒保证书

38、国家对检举、揭发毒品犯罪的人员()(单选题)A、给予奖励 B、一般对待 C、没有规定

39、依照《浙江省禁毒条例》,()可以到戒毒康复场所进行戒毒康复(多选题)A、自愿戒毒人员 B、社区戒毒人员 C、社区康复人员 D、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40、制定《浙江省禁毒条例》的目的是()(多选题)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C、维护社会秩序

D、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41、摇头丸是()的衍生物(单选题)A、鸦片 B、大麻 C、冰毒

42、判断是否是海洛因吸食者最简单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单选题)A、血液检验 B、尿液检验 C、唾液检验

43、戒毒医疗机构应当与自愿戒毒人员或者其监护人签订自愿戒毒协议,并自签订协议之日起()内,向县(市、区)、市公安机关报告自愿戒毒人员的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以及戒毒期限等信息。(单选题)A、15日内 B、7日内 C、3日内

44、艾滋病病毒的简称?()(单选题)A、HTLV B、HIV C、HDNA

45、发生在()的虎门销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次壮举,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者利用鸦片对我国的侵略。(单选题)A、1837年6月 B、1839年6月 C、1840年6月

46、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单选题)A、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B、仅危害本人身体 C、无危害

47、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是非题)A、对

B、错

48、吸毒成瘾人员被强制隔离戒毒或者被责令社区戒毒的,在戒毒期间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是非题)A、对

B、错

49、毒瘾是可以戒除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单选题)A、意志和决心 B、年龄 C、财力

50、对涉嫌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和戒毒人员的尿检由()负责。(单选题)A、公安机关

B、医疗机构 C、卫防疫部门

51、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做广告。()(是非题)A、对

B、错

52、毒品、艾滋病和恐怖活动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危害。()(是非题)A、对

B、错

53、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目的在于()。(多选题)A、普及毒品预防知识 B、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

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D、降低毒品消费

54、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其中学校主要领导为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责任人,()为班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单选题)A、学校主要领导 B、班主任 C、任课老师

55、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志。()(是非题)A、对

B、错

56、()是预防毒品的三道防线。(多选题)A、家庭预防 B、学校预防 C、社区预防 D、环境预防

57、我们在电视和书本上看到的“大烟”指的是什么?()(单选题)A、鸦片 B、海洛因 C、大麻

58、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的决定。(单选题)A、强制隔离戒毒 B、刑事拘留 C、劳动教养

59、()的人员,在行政处罚执行完毕或者解除戒毒后一年内申领、审验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提供吸毒检测报告。(多选题)A、吸毒被行政处罚 B、被强制隔离戒毒 C、被责令社区戒毒 D、醉酒驾驶

6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单选题)A、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不负刑事责任

61、确因生产需要,可在暂未获得许可或备案情况下,建立严密管控制度,先行运输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是非题)A、对

B、错

62、《浙江省禁毒条例》是根据()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多选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B、国务院《戒毒条例》 C、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63、戒毒康复场所应当具备等基本功能,建立健全戒毒康复管理制度,严禁毒品流入。()(多选题)A、生活服务 B、康复治疗 C、职业培训 D、习艺劳动 64、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戒毒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多选题)A、看护措施

B、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C、保护性约束措施 D、治疗措施

65、根据刑法的规定,以下哪些是毒品犯罪的从重情节?()(多选题)A、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B、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

C、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 D、走私贩卖海洛因的

66、下面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B、禁毒主要是人民政府的责任.C、禁毒主要是公安机关的责任。

6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等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禁毒经费与禁毒工作需要相适应。(多选题)A、宣传教育 B、缉毒戒毒 C、队伍建设 D、举报奖励

68、戒毒康复场所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应当参照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的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是非题)A、对

B、错

69、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型的禁毒宣传活动。()(是非题)A、对

B、错

70、下列哪个不是《浙江省禁毒条例》中所称的毒品?()(单选题)A、鸦片、吗啡、海洛因 B、香烟、酒精

C、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可卡因

71、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经营单位及有关站(场)应当对旅客开展禁毒宣传。()(是非题)A、对

B、错

72、对吸毒者的戒毒治疗,一般包括()几个阶段。(多选题)A、急性脱毒 B、康复治疗 C、回归社会 D、戒断 73、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等措施帮助其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多选题)A、自愿戒毒 B、社区戒毒 C、强制隔离戒毒 D、社区康复

74、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是非题)A、对

B、错

75、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戒毒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和扶持戒毒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帮助其回归社会。()(是非题)A、对

B、错

76、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工作由()负责实施。(单选题)A、县以上公安机关

B、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县以上人民政府

7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参与戒毒社会服务工作()(是非题)A、对

B、错

78、擅自开办戒毒脱瘾治疗业务的,由卫生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和处罚。有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是非题)A、对

B、错

79、国家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对自愿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对其原吸毒行为不予处罚。()(是非题)A、对

B、错

80、侮辱、虐待、体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非题)A、对

B、错

第五篇:禁毒知识竞赛试卷

福永街道桥头小学《禁毒知识竞赛》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起施行。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

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依赖性B、非法性C、危害性D、合法性

3、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

A、海洛因B、杜冷丁C、美沙酮D、麻黄素

4、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

A、冰毒B、摇头丸C、可卡因D、海洛因

5、制定《禁毒法》的必要性是()A、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

B、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 C、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

D、A、B和C

6、成都市禁毒委员会成立于()。

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

7、海洛因的化学名称是()。

A、二乙酰吗啡B、盐酸哌替啶C、甲基苯丙胺D、盐酸二氢埃托啡

8、《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

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 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

9、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A、全国妇联B、全国总工会C、团中央D、教育部

10、吸毒的危害有哪些方面?()A、危害个人,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

B、危害家庭,包括: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

C、危害社会,包括: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

D、A、B和C

11、《禁毒法》规定,()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A、乡镇B、县C、市D、省

12、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B、瞳孔放大,不聚光C、身体瘦弱D、身体浮肿

13、《禁毒法》规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

A、禁吸戒毒工作B、禁毒法律法规普及工作C、禁毒宣传教育D、禁毒社会化工作

14、“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7月9日B、6月26日C、3月12日D、5月17日

15、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

A、无色

B、浅黄色

C、浅绿色

D、浅褐色

16、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

A、没要求B、14周岁以上C、16周岁以上D、18周岁以上

17、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位于()三国交界处。A、老挝、泰国、缅甸

B、泰国、缅甸、柬埔寨 C、阿富汗、老挝、缅甸

D、越南、马来西亚、缅甸

18、发现吸贩毒情况,想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电话号码()。

A、114

B、119

C、110

D、120

19、吸毒者具有()等多重属性。

A、病人

B、违法者

C、受害者

D、A、B和C 20、氯胺酮(俗称“K粉”)一般以盐酸盐形式存在,盐酸氯胺酮为()结晶性粉末。

A、无色B、白色C、浅黄色D、浅褐色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A、一

B、二

C、三

D、四

22、制定《禁毒法》的指导原则是()A、专群结合 B、预防与惩治相结合 C、教育与救治相结合D、A、B和C

23、非法持有海洛因()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15

D、20

24、《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不得购买第一类、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A、非化工企业

B、外资企业

C、个体商铺

D、个人

25、复吸也称复发吸毒,是指吸毒者在经过戒毒治疗后,又开始使用脱毒前所依赖的()的行为。吸毒者戒毒后复吸的问题十分复杂,也是禁毒工作的难点之一。A、药品

B、毒品

C、药物

D、毒物

26、药物维持治疗有哪些方法?()A、美沙酮维持治疗B、丁丙诺啡维持治疗C、纳曲酮维持治疗D、A、B和C

27、按照《禁毒法》的规定,下面表述正确、完整的是:()A、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B、禁毒是人民政府的责任

C、禁毒是公安机关的责任

D、禁毒是公民自身的责任

28、对鸦片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A、棕色或暗褐色

B、红色

C、白色

D、绿色

29、《禁毒法》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以下哪些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B、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C、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D、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E、以上答案都正确 30、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C、维护社会秩序

D、A、B和C

参考答案:

1-5题:BADDD

6-10题:BADBD 11-15题:BACBA

16-20题:DACDB 21-25题:CDBDB

26-30题:DAAED

说明:前20题每题3分:3×20=60分

后10题每题4分:合计100分。

4×10=40分

下载禁毒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禁毒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禁毒知识试卷及答案[精选合集]

    禁毒知识试卷 1、根据《禁毒法》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 )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

    禁毒知识禁赛试卷

    四古中学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 1.毒品是指____、____ 、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____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小学禁毒试卷答案(推荐阅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B)起施行。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修文县禁毒知识竞赛(试卷版)

    修文县禁毒知识竞赛(试卷版) 单位: 六桶卫生院 姓名: 职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1、《贵州省禁毒条例》于2011年3月30日经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修文县禁毒知识竞赛(试卷版)

    修文县禁毒知识竞赛(试卷版) 单位: 姓名: 职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1、《贵州省禁毒条例》于2011年3月30日经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

    2017年学生禁毒知识普及试卷

    隆德县中学2017年禁毒教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烟令是( )年颁布的。 A、1729年 B、1479年 C、1839年 D、1950年 2. 发生在( )的虎门销烟是世界禁毒史上......

    最新禁毒法试卷(A3正反面一张)(5篇范文)

    . 《禁毒法》知识答题试卷 单位: 姓名: 一、选择题: 1、《禁毒法》所称毒品,是指 ,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 鸦片、海洛因 B 甲基苯丙脓(......

    禁毒学

    毒品——万恶之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毒品日益泛滥,对无数人,无数个家庭都造成了不可抗力的危害,那么问题来了,想要减少甚至杜绝毒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毒品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