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革命经验的哲学分析与总结

时间:2019-05-12 02: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革命经验的哲学分析与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革命经验的哲学分析与总结》。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革命经验的哲学分析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复习重点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革命经验的哲学分析与总结

1、对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的总结(1)阶级斗争理论P62~63。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解和观察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与方法。

三个重要论断:A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B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C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2)意识形态理论的新阐发P65~67。

在1848年欧洲革命前,马、恩就确立了对于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而随后的革命实践,为他们进一步思考社会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他们深入研究了革命时期各种意识形态的变动过程、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必要性等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认为,任何社会革命与社会变迁过程,总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相伴随。

利用在社会上仍然具有思想权威意义的传统资源,是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一个突出特点。

意识形态及其发展,其背后的真实动因是人们的现实利益,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是为这种利益服务的观念和思想体系。考察历史中行动的不同阶级现象时,必须善于透过各个阶级的意识形态而看到支配这种意识形态背后的现实动因。

特点的意识形态总是产生并适用于特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需要。

2、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

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1)如何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P71~72。

马克思提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大军。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赢得自身解放的权利。”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基本前提。

(2)巴黎公社的性质和意义。P72~74。

巴黎公社的性质和意义的重要理论概括:

第一,公社不是乌托邦。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制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

第二,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

第三,公社是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第四,公社是法国社会的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

第五,公社必须致力于完成以阶级斗争去消灭一切阶级统治的使命。

3、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P78~79。

马克思在关于“哥达纲领”空谈“劳动”和“平等分配”等机会主义观点的批判中作出的另一突出理论贡献,是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脱胎而来的,共产主义本身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共产主义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从资本主义变为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大过渡时期)第二,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三,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4、马克思主义权威观。P85~86。

批判反对一切权威的观点,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他认为,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都是不得不接受的。因此,“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

他还认为,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他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把国家的消亡与消灭权威等同起来是错误的。在需要进行无偿阶级革命的时刻,反对一切权威这种貌似激进的主张,实际上时背叛无产阶级运动,为反动派效劳的。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七章 列宁的哲学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共)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复习重点

第七章 列宁的哲学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著作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列宁哲学思想。

1、《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捍卫和发展。(1)列宁提出的“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P245。

A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

B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

C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

“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一个结论是关于认识的唯物主义前提,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是对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思想在认识论中的贯彻和发挥;第二个结论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个结论是关于认识的辩证法。这三个重要结论,准确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贡献。

(2)列宁的物质定义。P249。

列宁给物质下了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定义,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个定义概括起来有三层意义:

一是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把握物质,揭示了“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最本质的规定。

二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区别开来。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概括,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是对特定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认识。

三是既概括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也概括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物质观上完成了自然和历史的统一,为系统地、科学地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奠定了基础。

2、《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1)唯物辩证法实质。P255~256。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作了明确的阐述。他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他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实质的这个认识,实现了关于辩证法的认识由结构到实质的跨越,提升了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第一,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辩证法的其他范畴的钥匙。

(2)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P256~257。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作了充分阐述。在列宁看来,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一般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过程。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一般、概念以及关于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都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概念一定会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

列宁从概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的角度对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的说明,已经涉及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问题与认识论问题的联结,表明作为唯物辩证法范畴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又是认识论的,是具有一般世界意义的关于认识的对象与认识的结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P264~265。《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阐发和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经济是基础,但决定事物的性质及其表现的还有该事物的政治方面。

三是社会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关系的“交织”。

四是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把一定对象的认识放到该对象存在的一定历史条件下,因为客观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历史的现象与结果。

五是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一种客观事实。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实质是阶级关系。这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根本方面,是阶级社会中一切现象的本质的、内容的方面,因为又是决定的方面。

4、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P272。

列宁认为,领袖、政党、阶级、群众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谁都知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性、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是不学会把领袖和阶级、领袖和群众结成一个整体,结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便不配拥有这个称号。

5、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P276。

列宁在揭露和批评了布哈林的观点的折中主义性质后,提出了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这就是:第一,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他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第二,从事物发展、“自己运动”、变化中来考察事物。第三,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第四,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6、《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中的“两个联盟”的思想。P282、284。《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是列宁晚年的一篇重要哲学著作,是列宁为俄共(布)理论刊物《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第三期撰写的一篇指导性文章。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着重谈了党在哲学战线的工作方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任务,强调共产党员要同各种唯心主义思潮和迷信思想作斗争,并在斗争中同非共产党员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结成联盟,战斗唯物主义者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

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关于战斗唯物主义的“两个联盟”的思想,特别是“自觉地对待宗教问题,自觉地批判宗教”和从唯物主义出发对黑格尔辩证法作系统研究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发展。

7、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与各国革命发展道路特殊性。P286~287。

列宁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各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的统一。一方面,世界历史发展有其一般规律,各个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总的说来是服从这一规律的;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发展必然具有各自的特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正是在这种各具特点的各国的具体发展中得到表现。列宁认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第三篇:读《第三章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的分析》结合中国实情有感

读《第三章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的分析》

结合中国实情有感

1、公社战士这次尝试的英雄主义何在?

读完这一小节的内容,深切感受到马克思理论在这次革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尽管当时有种种恶兆,马克思还是以极其欢欣鼓舞的心情来迎接无产阶级的革命,还从这次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仲看到了有极重大意义的历史经验,理性的重新审查自己的理论,对《共产党宣言》作出修改。

列宁正确地解析马克思的观点,然而机会主义者歪曲了马克思修改的所包含的意思。他们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是强调缓慢发展的思想,不主张夺取政权,而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工人阶级应当打碎、摧毁“现成的国家机器”,而不只是简单地夺取这个机器。

列宁还提到“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因为人民群众,人民的大多数,惨遭压迫的剥削的社会最“底层”,曾经独立奋起,给整个革命进程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自己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新社会来代替正被破坏的旧社会”这个观点正表现这当年辛亥革命到时的底层人民的反抗,当年中华民族的底层人民正受着封建社会的压迫、剥削,人民群众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新社会。

然而辛亥革命之后,为什么又会出现袁世凯可以在民国概念深入民心的情况下称帝呢?后面会马克思的观点可以解析。

本小节还提到“打碎这个机器,摧毁这个机器,──这就是“人民”,人民的大多数,即工人和大多数农民的真正利益,这就是贫苦农民同无产者自由联盟的“先决条件”,而没有这个联盟,民主就不稳固,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可能。”人民起到关键作用,现在中国情况也不是很稳定,表面现象民主,深入还是官僚主义作主,官员权利与义务实际实践中不平衡。导致官僚压迫人民,再长期下去没有改善,个人观点觉得中国社会主义会有一次大变革,人民要打碎这个机器,关键要有这个联盟,现在情况民主不稳固,社会主义自然不稳固。

2、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本小节以《共产党宣言》的回答,回答了标题,以“无产阶级组织成为统治阶级”来代替,以“争取民主”来代替。

这节详细介绍了公社是什么,公社的好处,公社用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公社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马克思还着重之处公社一个措施:取消支付给官吏的一切办公费和一切金钱上的特权,把国家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这里恰巧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转变: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从压迫者的民主转变为被压迫阶级的民主,从国家这个对一定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转变为由大多数人──工人和农民用共同的力量来镇压压迫者。这促使社会实行民主,令这个社会成为多数人的社会,再不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使政府变成廉价政府,节省开支。大多数农民是受政府压迫而渴望推翻这个政府、渴望有一个“廉价”的政府的。能够实现这一要求的只有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实现了这一要求,也就是向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迈进了一步。

结合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官僚主义还是很明显的存在,公职人员滥用权利严重可以使他们的工资达到无法估计的水平,再也不是本来的“工人工资”的水平,中国现在还没有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国表面上确实实现把国家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但“额外”的资金来源是数之不尽,导致现在中国多数人“向往” “追求”公职人员。网络也有说法:有钱不一定有权,有权一定有钱。令群众人民对政府信任度大大降低,公职人员大多表面上是通过无产阶级选出来,对人民群众负责,却现实中见到种种的官僚压迫人民,中国到现在实质上还没有一个孤立的机构可以管制、限制公职人员的权利。中国情况不是想马克思所想的工人和农民用共同的力量来镇压压迫者,这不是大多数人民想要的社会主义社会。公社性质的政府在中国需要一段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3、取消议会制

之所以马克思要取消议会制,因为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就是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不仅在议会制的立宪君主国内是这样,而且在最民主的共和国内也是这样。结合中国,中国现在情况也是这样,公职人员不断的镇压人民、压迫人民。我了解,就最近在江门市也发生很多市政府压迫人民群众,就算人民群众跪在地上,市政府还是不理睬,非常不尊重人民群众,打击、压迫人民群众。

摆脱议会制的出路,当然不在于取消代表机构和选举制,而在于把代表机构由清淡馆变为“工作”机构。“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工作的机构,兼管行政和立法的机构。”

上面提到的辛亥革命之后,为什么又会出现袁世凯可以在民国概念深入民心的情况下称帝呢?因为由统治阶级中选出什么人来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而这个社会人民的监督就如虚构般存在,选出的什么人也不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这很明显官大于民的现象,然而民没有足够的力量监督他们,只会对他们有些许的压力,没有起到压制作用。

当今中国情况比起马克思想的社会主义还有很远的差距,现在真正的“国家”工作是在幕后做的,是由各部、官厅和司令部进行的,议会专门为了愚弄“老百姓”而从事空谈,这种情况不仅仅是中国,从美国到瑞士,从法国到英国和挪威等等都是如此。政府就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工作透明度不高。就如最近广东政府网站挂出《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规定》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应当使用普通话;确实需要使用方言的,可以使用方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用语用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音视频节目以普通话作为播音、节目主持、采访的基本用语。使用方言播音的,应当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者省广播电影电视部门批准。电视台用方言播音时,应当在屏幕上显示规范汉字。汉语言音像制品用语应当使用普通话。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和出版、教学中需要使用方言的除外。然而政府能有如此权利,没有调查人民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出规定,全因政府公职人员的权利大于义务,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形成鲜明的阶级关系,导致网络一系列的议论。然而人民群众的议论只是压力,在本质问题上没有起到关键作用。网络、各媒体揭露出官吏的贪图、贪污,人民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对其监督,媒体被殴打的事件频频出现。官吏包庇官吏、官官相卫现象非常严重,导致人民对政府不信任。表面上是多数人管制少数人,却现实种种表明还是少数人压迫、压制多数人。现在唯有少数媒体代表群众说话,然而中国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权利他们去揭露现实的黑暗,政府再包容自己的黑暗,被压迫的人民就有可能像巴黎公社革命的无产阶级进行反抗。

要一下子、普遍地、彻底地取消官吏,是谈不到的。这是空想。但是一下子打碎旧的官吏机器,立刻开始建立一个新的机器来逐步取消任何官吏,这并不是空想,这是公社的经验,这是革命无产阶级当前的直接任务。列宁提出“我们工人自己将以资本主义创造的成果为基础,依靠自己的工人的经验,建立由武装工人的国家政权维护的最严格的铁的纪律,来组织大生产,把国家官吏变成我们的委托的简单执行者,变成对选民负责的、可以撤换的、领取微薄薪金的“监工和会计”(当然还要用各式各样的和各种等级的技术人员),──这就是我们无产阶级的任务”

4、组织起民族的统一

民族的统一不是应该破坏,相反地应该借助于公社制度组织起来,应该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实现,即消灭以民族统一的体现者自居同时却脱离民族、凌驾于民族之上的国家政权,这个国家政权只不过是民族躯体上的寄生赘瘤。马克思谈的就是要打碎在一切资产阶级国家里存在的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马克思主张集中制,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把国家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分自由地按公社体制组织起来,把所有公社的行动统一起来去打击资本,粉碎资本家的反抗,把铁路、工厂、土地以及其他私有财产交给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中国现在把国家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中,却不是贫苦农民中。贫苦农民还是受到一些官吏的压迫,没有决定权,种种的歧视在中国出现的最多。

5、消灭寄生物──国家

公社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马克思从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的全部历史中得出结论:国家一定会消失;国家消失的过渡形式(从国家到非国家的过渡),将是“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也期望中国将来能消费这个“寄生物”,变成工人阶级的政府,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不是人民为政府服务。

下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革命经验的哲学分析与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重点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革命经验的哲学分析与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