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时间:2019-05-12 02:2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第一篇: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 执教: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万红梅  插评: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王春雷  总评: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庄照岗

一、导入:

师:梁启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正当情感很强的时候,却用很有节制的样子去表现它,不是用电气来震,却是用温水来浸,令人在极平淡之中慢慢地领略出极渊永的情趣。”孙犁描摹人物的语言造诣很深,《荷花淀》中的人物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夫妻间的山盟海誓,更没有政治上的大发议论,但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鲜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年轻妇女特有的心理、性格和风韵。这是含蓄蕴藉的艺术手法。

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些含蓄蕴藉的语言来透视水生嫂的心理和性格。

二、品析课文

下面请同桌两位同学为一组,商量后,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水生,一人读水生嫂,那些交代叙述的话由其中一人来读)。从p84“但是大门还没有关”到p86“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请把水生嫂说的话用红笔划出。(学生朗读)

师:水生很晚才回来,水生嫂怎么问? 生:“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师:这句话看似平淡,仔细品味,其中包括哪些情感? 生:关心、体贴

师:这个应该有,那是战争年代啊 生:担忧、忧虑

师:嗯,还有吧。外面兵荒马乱的,急死我了,担心死了 生:责备

师:你能不能用声音突出这种担心和责备?(指导学生重读“这么”)生:读“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师:看来要突出某种情感可以借助重读。理解一个人说的话,除了看她说了什么,还要 1

看她怎么说的。看看水生嫂怎么说? 生:“笑着问” 师:问完后? 生:“要去端饭”

师:从这个“笑”中你能捕捉到什么? 生:欣喜

师:嗯,久久等待,丈夫终于回来了,抬头一笑,透露了如释重负的欣喜。还有呢?“笑着问”知道肯定不是打麻将去了

生:做正事去了

(请一女生用声音演绎一下。朗读指导:重读“这么”突出责备;尾音低下去,温婉的理解感就出来了。)

师:平时这种丈夫晚归的等待,对水生嫂来说可能是经常的,但是今天太晚了,有些反常,那我们在读的时候还得把哪个词重读?

生:“今天”

(请一生用声音把担忧、责备中温婉的理解传达出来。)

【插评】高尔基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言为心声”,用直接的语言来表现心声,远胜于啰啰嗦嗦的平白直叙。孙犁的《荷花淀》之所以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用细致入微的笔触,真实自然的话语,绘声绘色地描摹了人物的对话,从而揭示了人物复杂、微妙、多层次的内心世界。万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凭借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将人物对话中人物复杂、多样的内心情感捕捉到并细致地解读了出来。更精彩的是,万老师紧紧抓住朗读这个制胜法宝,因为她深知,只有通过读才能深切感受和体会人物的内心波动和情感波澜。

师:水生有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 生:没有,避而不答 师:只是说?

生:“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师:但是水生很反常,是吧?你从哪里看出水生很反常?

生:“她看出„„气喘”

师:知夫莫如妻,这种细微的变化也被女人捕捉到了。今天水生回来的太晚了,有些不寻常,让女人有些隐约的担忧;现在又神情异常,让她心中的问号又加大了。既然已经看出了丈夫神情异常,就应该接着前面追问,如果要追问应该怎么追问?

生:“你今天到底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师:为什么不追问? 生:问了也不说啊

师:是啊,水生什么身份?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这种身份,有些话是连老婆也不能说的,你不便告诉的事,我也不问。

师:和今天许多对丈夫一进门就穷问不舍,不答不行的强悍女人比,水生嫂显得? 生:温柔

师:可是今天实在是太反常了,水生嫂的心放不下啊!放不下又不便追问,怎么办? 生:于是她转换了话题,问“他们几个呢?”

师:这一问看似跟发生什么事没关系,但是他们几个是跟丈夫一起的,谈起他们几个,肯定会带出与发生事情相关信息的。可见她? 生:细心(善于观色)生:机敏(转换话题)

师:请两位同学跟老师配合一下读水生夫妇的这几句对话,从“她问‘他们几个呢?”到“怎么啦,你?”(师生共读)

师:同学们听出了什么门道没有?水生嫂问“他们几个呢?”,水生答? 生:“还在区上”

师: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是不知道对女人的触动有多大!“还在区上”就意味着事情还没有结束,尽管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可是接下来你们发现没有,对话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前面一直是水生嫂在问,水生答,这里水生连发两问,可是这两问显得特别笨拙?“爹呢?”这么晚了,爹还能到哪去。果然女人答? 生:睡了

师:这还不算十分笨拙,老人嘛,晚上觉少,虽然已经很晚了,偶尔出去串串门也在情理之中。“小华呢?”这就太笨拙了,爹都睡了,这么晚了,小孩还能去哪里?果然女人答? 生:“早就睡了。”

师: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这个男人?

生:在有意岔开话题,在没话找话,在掩饰,在回避。

师:这里有许多没有写出来的东西,一个借问“他们”旁敲侧击;一个则故意宕开话题。师:刚才,我们说水生嫂细心、机敏,下面还有一句话也体现她很细心? 生:“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师:这个问句句式很特别?从语序上讲是? 生:主谓倒装

师:把它顺过来是“你怎么了?”好好的句子为什么要倒装呢?有意颠倒是为了突出,突出此刻水生嫂?

生:焦急、关心

师:先把一种状态问出来,然后再问“你”,你们看,关心则乱,她说话的语气都不流畅了。前面一再试探,试探不出,再问,表现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师:再看这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请一生读,把你的理解用声音传达出来。你们听出了什么语气?

生:责备、嗔怪

师:你怎么能听出责备? 生:他把“总是”读得很重

师:为了突出这种责备,你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重读“总是)师:水生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请一生读)

师:水生在妻子面前讲述自己在大会上第一个报名参军,他应该是抱有一种什么期待? 生:被欣赏,被赞扬 师:水生嫂领悟到了没有? 生:有 师:哪里? 生:夸他“积极”

师:所以女人的这句话中责备中有理解,嗔怪中有自豪。(请一男生读,指导重读“总是”“积极”。)

师:从水生嫂对丈夫的称赞和自豪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不仅爱丈夫,也理解他从事的事业。

师: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是把心爱的丈夫留在身边,还是支持他参军打仗上前线。也许她内心十分激烈地斗争过,纠结过,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了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她爱的丈夫。什么样的丈夫才值得她爱呢?爱不爱家乡,当敌人杀到家门口了这个男人有没有担当是主要标准。如果丈夫为了她,在参军大会上临阵脱逃,她会十分失望,相反,这样一个“总是很积极”的丈夫才更能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

【插评】细读永远是理解文本和确定精彩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基础。万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可能是出于一个语文教师特有的敏感和直觉,万老师在细微之处总是能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并且能如抽丝剥茧一样从人物的语言中解读出情感密码,品味出款款深情。比如从水生的避而不答中读出反常,从追问中读出关切,从旁敲侧击中读出机智,从“你总是很积极的”中读出嗔怪与埋怨,读出热烈的赞美与支持。美好的语言与情感都是需要细细咀嚼的,只有在细细咀嚼中才能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

师:再往下看,“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看能否把水生嫂微妙的心理表现出来?

(学生读)

师:感觉味道还没有出来,我们先分析一下这句话。是不是水生嫂犯了女人反复无常的毛病,又不支持丈夫了呢?如果这样说“你走,我不拦你,好好干吧,家里有我呢”怎么样?

生:不真实,好假,不符合水生嫂的性格。师:水生嫂什么性格? 生:羞怯,温柔。

师:是的,“好好干吧,家里有我呢”不符合水生嫂的口气,更像是以前中国的老百姓经常对着CCTV的镜头讲的话。那这样说显得怎么样?

生:还是支持的,不过却真实地反映了女人内心的矛盾。

师:是的,水生嫂只不过提出了实际困难,在传统的中国的家庭里,丈夫一走,就相当于走了顶梁柱、主心骨,这个家里就只有老人、孩子和女人,这个家就塌了一大半。再说,水生嫂是人不是神,丈夫一走,生产的任务,生活的重担,服侍老人,照顾孩子,这一副副担子都得压在自己的肩上,没有顾虑是不真实的。所以你看,“过了一会,她才说”。师:好的文学作品在反映人性时,总能真实地反映矛盾,在矛盾中在挣扎中,理智战胜情感,无私战胜人天性中的自私,在曲折中,才引发共鸣。

师:这里有个小故事,说当年有个印刷厂很粗心将句号印成了逗号,孙犁得知后,认真地说:“这是原则性的错误!”不可原谅,为什么?

(学生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议论纷纷,不就是一个标点吗?至于吗?)师:能换吗? 生:不能吧,换了不好 师:为什么?(学生短暂沉默)

师:谁能读一读,对比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生:读(逗号短促,句号有意拉长,不错)

师:读得不错,可惜她的表情你们没有看到,我来给大家演绎一下(配合语调、神态、肢体语言,有意识地突出小鸟依人和深明大义两种风格)同学们猜猜哪句是逗号,哪句是句号?

生:(一下子就分清了)

师:可见用逗号强调“家里怎么办”,突出依赖性;用句号更能反映出支持、理解丈夫的明确态度,突出不阻拦。

【插评】“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朴素易懂,分析起来也很简单,但这里万老师用了四个环节,层层递进,一层比一层精彩。这四个环节分别是1.学生朗读;2.改换句意;3.标点分析;4.语气辨析。先让学生朗读,由于学生对水生嫂的心理把握不够,读起来并不出色,所以万老师接着通过改换句意来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水生嫂的心理,并趁机追问水生嫂的性格,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出:羞怯,温柔,这一步很精彩,可谓是抛“玉”引玉。标点分析和语气辨析是连在一起的环节,万老师插入了孙犁的一个小故事,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热情,并通过学生朗读,教师亲身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小小的标点所表达的情感差异竟如此巨大,也让学生在对比中真正把握了标点的魅力。总的来说,这四个环节,层层深入,处处点睛,紧扣中心,美不胜收。

师:不过,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水生嫂还是毅然决定跳起家庭的重担。能在文中找出这句话来吗?

生:“女人的鼻子有些酸,„„”

师:为什么“鼻子有些酸”?什么勾起的?(请一生读水生说的话)(任学生说,抓住亮点生发,并启发:水生嫂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对丈夫能体谅自己而欣慰。师:因为水生的一番话均是体谅家里的难处的,可见,他确实是个好丈夫,不仅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还能体谅家里的难处,家里的难处自然有女人来承担,那么,也就是在体谅妻子了。在举手报名参军的时候,并没有把她抛在一边,对水生嫂来说,这就够了。不要求你能留下,也不要求你能解决难处,只要你体谅家里的难处,明白没有你在身边我一个女人独自面对一个家时内心的无助就够了。其实女人要的并不多!

师: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水生嫂什么品质? 生:识大体,明大义。通情达理。

师:咱们中国传统女性不一定知书,但大都达理。水生嫂呆呆地等到天亮,不为别的,而是要?

生:“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师:“呆呆地”等这么久,应是怀着什么心情? 生:依恋、不舍。

师:其实前面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什么她都能理解,就是感情的坎过不去。对丈夫离开自己参军一时心理上难以承受,多呆一会儿,排遣。可见她?

生:羞涩

师:对,柔肠中的款款深情折了几折后,吐出口的是这样一个精致的借口。而粗心的丈夫却只讲了几句套话,你来演绎一下。(请一生)

生:“没有什么话了,„„”

师:这样的话对谁都可以讲,特别适合什么场合讲? 生:开妇女大会

师:水生嫂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嗯”,表明她? 生:还在等待

师:可是丈夫还是用一句套话来嘱咐? 生: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头”

师:水生嫂又“嗯”了一次,再也按捺不住了,反问“还有什么?”水生终于体会到了水生嫂的期待,说出了让“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的”“那最重要的一句话”,请同学齐读出来。

生:“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跟他们拼命。”

师:同学们别忘了,这句话是水生嫂一再期待之下,水生终于说出了口。这是他们之间最重要的一句话。为什么是最重要的?(请一生说)

师:你伤心的时候,安慰的话语最重要;成功的时候祝福的话语最重要。那在这个战争年代很有可能是夫妻生死诀别的时刻,什么话最重要?

师:“不要让„„”这是什么意思? 生:不能让敌人玷污你。

师:也是说,这么美好的爱情不能被? 生:玷污。

师:是的,女人借丈夫的口要说的也是这句重要的话:我绝不会让爱情受到玷污!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这是爱情的诺言,是承诺

师:如果没有这句话我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这是残酷的战争环境,这是生死诀别。这句话一出口,我们才意识到这不是儿女情长,是诺言,是承诺,是生死相许!只有这句话一出来,两颗心才紧密而熨帖地贴在一起了。

【插评】孙犁小说的语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真,家常而自然,特别是在最后夫妻二人生离死别的时刻,孙犁没有刻意渲染这种悲情,没有让水生对妻子山盟海誓,依依惜别,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最诚挚、最深刻的情感。“不要让敌人捉活的,捉住就就要和他们拼命。”这句在水生嫂一再暗示与启发之下才讲出来的嘱咐之语,特别符合北方农村小伙子的口气,在那个年代,爱情的表达对爱人的关心是含蓄而婉转的,是在柔肠中折了几折之后的一个冠冕堂皇的话语。万老师正是在此处捕捉到了教育与情感升华的契机,将战争年代,普通夫妻之间朴素而美好的情感表现了出来。

师:总之,夫妻话别这一场景重点刻画了水生嫂的形象,她细心、机敏、温柔、识大体、明大义。言为心声,品味人物的语言历来是揣摩人物心理,解读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请同学们拿着这把钥匙自己去解读下面的“五女对话”。

板书设计:

含蓄蕴藉的语言

心理

性格

关心、体贴、担忧、责备、理解

温柔

水生嫂

急切、关心

细心

责备、理解、嗔怪、自豪

机敏

依恋、不舍

识大体

明大义

【总评】

对于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我想很多人,特别是语文教师是颇费踌躇的,因为首先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模糊的,是不具体的,需要每个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去重构。需要去分析,去解读,然后根据学生与课堂情况将之教学化,而解读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其次,对语文课的评价,标准向来也是笼统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的。但我认为万红梅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好课,一节值得学习与推广的课,因为这是一节触动人心的课,一节洋溢着浓浓书香气息与语文味道的课,一节唤醒学生,让学生享受美感同时创造美感的课。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大胆取舍,选准关键

一篇小说,特别是选在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小说,作为经典中的经典,名篇中的名篇,它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它的内涵是很深厚的,值得深入挖掘与细致讲解的部分也是很多的,那么如何在众多纷繁的内容当中选取最恰当、最适宜的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语文课的学科特色又能唤醒学生、贴近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内容,这是最能反映一个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艺术的。同时,《荷花淀》又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经典篇目,对它的分析与解读自然是铺天盖地、多如牛毛,经典的教学案例与设计自然也是粲然可观的,那么如何在众多的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教出自己的不同来,教出自己的特色来,也肯定是需要花一番大工夫的。

万红梅老师正是从这种繁琐与纷乱中跳脱了出来,抛开经典,大胆取舍。选取小说的核心要素——人物,又从众多的人物中选取核心的人物,又从众多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外貌、肢体、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中选取最核心的语言描写,又从众多的场景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形象与美好情感的“夫妻话别”部分。可谓是匠心独具,艺高人胆大。万老师正是带领学生从品析语言入手,逐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最后达到情感的共鸣的。

二、深入细读,品味语言

在选取了教学的关键和重点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文本精心细致的解读了,而能否分

析解读出深入、精彩的内容则是评判一节课好坏的前提和基础。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老师教的不好,方法不对,更多的则是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往往浅尝辄止,如蜻蜓点水般浮光掠影,因此所确定的教学内容自然也是肤浅而简单的。当我们拿着一望即知或两望即知的内容去给学生上课时,学生自然不买我们的账。

万红梅老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贴近文本,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特别是对水生嫂的语言解读可谓体察入微,让人叹为观止。比如对“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这一段对话的解读,真是丝丝入扣,透彻而细腻,把水生嫂内心的最微妙情感和思考表现得淋漓尽致。“呆呆地”等了这么久,表现出水生嫂的依恋、不舍,而柔肠中的款款深情折了几折后,吐出口的竟然是一个精致而委婉的借口。而粗心的丈夫并没有意识到妻子内心的期待,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来回答妻子,水生嫂连续“嗯”了两声之后,再也按捺不住了,反问“还有什么?”水生终于体会到了水生嫂的期待,说出了让“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的”、“那最重要的一句话”。对这句话万老师解读得非常好,她说这句话把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关心和爱用一种更为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夫妻之间美好的爱情在离别时刻显得更加纯洁而伟大,而相濡以沫、心心相印的爱情是绝不能被玷污的。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在生死诀别的时候,这句话一出口,让我们意识到这不是儿女情长,不是婆婆妈妈,而是诺言,是承诺,是生死相许!只有这句话一出来,两颗心才紧密而熨帖地贴在一起了。

三、注重朗读,师生互动

万红梅老师把朗读当作理解文本、体悟文本的必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借助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与情感美,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很多教师把朗读当作一种形式,当作一种手段在使用时,万老师却在切切实实的带领学生贴近语言、亲近语言、品析语言,让学生通过朗读直接感受到语言的美丽与精彩,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味。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学生只有在朗读、涵咏、品味中才能学会欣赏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才能体味到语言的魅力,进而爱上语文。

万老师正是通过引导学生借助朗读来品析语言,感受人物的美好情感的。精彩之处可谓如珍珠一样遍洒文本的教学过程当中,光彩辉煌,俯拾皆是。比如在带领学生品析“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时,通过反复让学生朗读,体会重音标注的不同,人物心理与情感就表达的不同。“今天”二字重读,体现水生嫂感觉到水生今天回来的晚,有点不寻常,肯定有什么事发生;“这么晚”重读,体现了水生嫂对水生出于关心的的担忧与责备;而“晚”字又不能咬字太重,否则就显示不出东方女性特有的温柔贤良,反而显得泼辣刁蛮了。

同时,万老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而这种交流不是表面的、形式的,而是平

等和谐的,是师生全情投入的平等对话。这就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之间配合默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将听课的老师也包围其中,将我们感染,让我们感动。比如“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万老师就通过让学生朗读与自己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水生嫂既有识大体、明大义的一面,也有作为普通女人怀有顾虑、依恋丈夫的一面,而这样的人物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而不是假大空的英雄式扁平人物。

四、回归本真,质朴自然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对于语文教师来说,给他一支粉笔,他能唤醒整个人类,万红梅老师就是这样的语文老师。在当今多媒体泛滥、课件花哨、公开课越来越像表演的时代,万老师凭借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就将语文课上得如此精彩纷呈而又实实在在,可以说是让语文教学回归了本真,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古人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万老师真正做到了大美若朴、美玉微雕。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鹏伟曾指出,语文教育要追求简约主义,要摆脱繁复的装饰,摒弃花样的翻新,莫让华丽的形式遮蔽了诗意的内容。他说:“什么是语文教育? 无非是:写一笔好字,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文章。„„语文教育并不复杂,是复杂的阐释遮蔽了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王鹏伟:语文教育呼唤简约主义.中学语文教学,2010.10)万红梅老师的课就是切切实实践行语文教学的简约主义的课,没有繁琐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朴实无华而真情动人。

当然,这节课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遗憾地看到万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比如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语言来揣摩人物心理、解读人物性格,固然不错,但把关注点仅仅放“夫妻话别”部分,而没有跳出部分站在整体的高度来审视这一段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与作用,单纯就部分谈部分,给人以割裂之感。另外,在得出水生嫂细心、机敏、温柔、识大体、明大义等美好品质后没有有效地升华,将之视为中华民族美好女性的代表。将水生嫂孤立的看做一个个体就多少有损作者的原意与文本的主题。

实际上,《荷花淀》是一篇富有现代气息的小说,文章有意地淡化情节,淡化人物,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纯美的画面:美好的人性,诗意的劳动场面,充满生机与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和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所以小说中的人物差不多都是无名无姓的,就连最主要的人物水生嫂都是无名姓的,而是以“水生女人”称之,这并不是因为通常所理解的在旧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或体现男女的不平等之类,(孙犁的其他写人 11

小说中的女人都是有名字的)而是通过对人名的省略显来充分淡化人物,使其融入作品的纯美氛围以及纯美画面之中,以一人之美好来表现整个民族女性美好的品质,表达美好的事物不容破坏的决心与勇气。

总的来说,这节课大气、自然,质朴无华而细腻雅致,虽有微瑕,但瑕不掩瑜,因为课堂本来就是遗憾的艺术。万老师能够带领学生贴近文本、尊重文本、深读文本,真正达到了以读悟情、以情感人、以真动人的目的,可谓抓住了小说教学和核心与根本。

执教者万红梅老师系广东省东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插评者王春雷老师系广东省东莞市高中语文教研员。

总评者庄照岗系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语文教师,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近两年在《教学与管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未来教育家》、《师资建设》、《课程教学研究》、《广东教育(综合)》等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随笔三十余篇。邮箱:ksdd2000@126.com,联系电话:***

第二篇:六上语文微课 教案 《 体会人物情感 感受语言魅力》

微课教案 体会人物情感 感受语言魅力

一一一小学语文十一册第7课《彩色的翅膀》13自然段教学微课

宜昌市当阳市干溪中小学徐泽琴

师:从刚才的交流看,同学们对海岛战士尝瓜的情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这部分。请每位同学再仔细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师:现在,谁来告诉大家,读了这段话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么样的情景? 生:我看到了战士用两个手指捏着西瓜往嘴里送,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师:你们平时吃西瓜会用这样的姿势吗?你对战士的举动奇怪吗? 生:不奇怪。这表明战士们是多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西瓜呀!师:继续。

生:我看到了战士在高兴地看着西瓜。

师:战士们看到瓜不是往嘴里送,他们先要看看,是不认识吗? 生:不是。这是他们好不容易在海岛上收获的第一个瓜,就像刚诞生的婴儿,他们要好好地看看。

师:你看到了战士的喜悦。

生:我看到了战士把瓜放在鼻子下开心地闻着。

师:那份瓜香就随着呼吸进入到了战士的体内,多么激动啊!生:我看到了战士一边吃,一边在啧啧赞叹。师:是吃吗?再看看。生:哦,没有用“吃”,用的是“咬”。

师:想想这“吃”与“咬”会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觉得“吃”很随意,而“咬”字有种用力的感觉。吃西瓜是不用那么用力的,我觉得用“咬”写出了战士舍不得很快吃完。

生:我还感受到战士一边吃,一边在品味,师:他们还一边在啧啧赞叹呢。会说些什么呢?

生:多好吃的西瓜,我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西瓜。生:瞧,这瓜,肉多嫩!汁多鲜美!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战士一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还会想起什么吗? 生:想起了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海岛田”时的情景。生:想起了他们小心地给每一朵花人工授粉那笨拙的样子。生:也想起了台风过后,小瓜被打掉后的那份伤心。生:还想起了他们对最后那个西瓜的呵护。

师:想着这些,让我们再来看战士尝瓜的情景。请大家第三次朗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

下载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