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同课异构评课材料
二年级数学“同课异构”评课材料
五年级级组
总的来说六位老师的课都有各有所长,教的比较成功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一、角的认识。
三位老师都非常注重从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寻找来认识角,使学生意识到角的普遍性,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并将抽象的角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化难为易,易教易学。
1、董老师和张老师在让学生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的同时,教师提出“这些物体上都藏着角,请同学们找一找,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很自然地把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的具体的角,过渡到抽象的数学上的角,为学生形成角的表象打下扎实的基础。情境的设臵很真实、神奇,运用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多层练评、内化新知。三位老师都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比如让学生找角。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顶点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学生说:尖尖的,会刺人。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角的顶点,然后又相机点提出:角的边在哪里?摸摸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平平的、滑滑的、直直的。这样既清清楚楚地使学生 感知到了角的特点,突出了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董老师的课导入新课自然,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活跃,肢体语言应用的恰到好处。美中不足的是用纸条和图钉做活动的角,由于纸条太软所以给操作带来不便,致使部分学生对角大小的比较不是很准确。
4、张老师的课能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发现探究新知,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及思考的时间较多,用活动的角演示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观察感知,直观形象,化难为易,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用顺口溜总结角的特点,易于记忆,不足之处是提问题欠具体,激励性语言较少。
5、潘老师的课教学设计独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切切自然。对角的画法边示范边讲解,有利于学生模仿和接受。能采用多种方法突破难点,魔棒变角以及使角变大变小,操作容易,演示直观,突破了难点。巩固练习,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设计很好。不足的是小组讨论结果没有及时汇报。撕下来的角贴的太稠密,看不清。
二、乘法的初步认识。
三位老师都以情景图入手引导学生列出连加算式,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切身感受相同加数这种特殊的加法算式来引出乘法,既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也加深了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算式——乘法算式。由一般的加法算式中提炼特殊的加法算式,即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再把这样的加法算式过渡到到乘法算式,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并在课堂上的运用了各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了乘法的意义以及与加法的区别。
杨老师的课自始至终都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给学生创设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教具学具利用好,课堂组织能力强。把难点融化在小游戏之中,使其容易化,能教学生很形象的识记“×”。不足的一点是在写连加算式时师生共同说一个3加上两个3再加上3…不严密;另外建议在学习新课时可以利用复习时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写乘法算式,既省时又方便。
贾老师的课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条理清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处理教材,始终能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教学,突出重点。巩固练习题型设计由易到难,层次性强。需要探讨的是“4×5”也可以写成“5×4”时,表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课件制作有点问题,“5个3相乘”,做成了“5和3相相乘”,难点突破不够。
马老师的课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较好,如让学生摆出自己喜欢的同样图案,并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教态大方,语言亲切,循循善诱。不足之处是难点突破不够。评价方式单一。建议课堂上留给学生探究机会及练习的时间多一点。
2012年9月19日
第二篇:同课异构二年级《风》评课稿范文
二年级同课异构《风》评课稿
六年级语文组 周二上午听了石老师和刘老师两位优秀教师的课,精彩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结合六年级组语文老师的意见谈一下听课的收获:
两节课的共同优点:这是两堂实用、成功的公开课,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学案切合学生实际,课件的制作非常实用。
1、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
2、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3、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十分巧妙,老师们都能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或关键问题来展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然快乐地提高。
4、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借助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
5、恰到好处的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而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往往是重视了读,而忽视了练笔,两位老师找到了读写结合的最佳训练点——仿写练习,既能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进一步体悟文本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两节课的不同点:
石老师:
1.语言亲切自然,有亲和力。
2.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做动作背诵诗文(做动作是为了协助记忆)。
3、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石老师设计了多处读文,初读时解决字词正音,语句读通,渗透识字方法;再读时正确、流利,理清结构;听读时,学会听后画描写风的语句;细读时,具体而深入,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想象诗句内容,从而内化理解。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诵、对关键字、词的琢磨中领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风”的形态,特别在一些重点词语颤动、点头、起波纹的理解上,为避免机械乏味的分析,变枯燥的讲解,石老师的范读很精彩,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思索、感悟的氛围,进行表演读、想象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刘老师:
听刘老师的课,犹如自己就是他的学生,踏实而充实。课堂容量大,学生掌握东西多。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内容掌握的扎实。课堂有知识落实有当堂练习,落实得好,联系的实!尤其在仿写这个环节,刘老师能激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如刘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风来了,红旗飘起来了„„;风来了,春天的花儿„„风来了,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A:风来了,我妈妈晒的衣服从阳台上飘了下去;学生B:风来了,街上的人们都带上了口罩;刘老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办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风来之后周围的变化从而进行仿写,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建议:两堂课都过高地估量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虽然学生正处于充满幻想的年龄,但他们的生活阅历控制了他们想象空间的范围。对于风的体验也抑制着学生的想象。我想在让学生充分去观察感受风之后再让他们去想象,效果一定会更佳。许多环节实施后表明一些设计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一些事件应该在课前准备得充分些。
两位老师的成功是与平时的努力与积累是分不开的,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篇:同课异构跳绳评课稿
同课异构评课稿(跳绳)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感谢五峰教育联盟给我们提供了这次相互学习的机会,三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风格迥异的三节体育与健康课程。他们扎实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不同方面诠释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并制定了符合教学实际的课堂目标,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让我感受到了同课异构中不一样的美!“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三位同人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已各显风采。下面是我对这三节课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一起商榷:
教材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跳绳运动是老少皆宜的活动项目任课教师通过让学生“玩”跳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一理念有很大的帮助。本节课的设计同时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并不去做示范、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创新利用学生的智慧和表现欲望提升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我们都知道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早上三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体现的“三维”主体性,而课程紧紧围绕进行!尤其是 xx、xx 老师的课。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这三位教师我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设计各有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层次性强,脉络清晰;课堂上教学思路运作的效果明显。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三位教师课程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表现在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合理,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时间合理。
教学过程流畅。收心热身部分的队列练习用得好。游戏采用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活动了身体。花样跳绳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人。合作跑
>也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跑得快身高搭配、口令指挥、互助合作等等。游戏活动中既强调了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意识与价值。又能为学生提供个体发挥促进个体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整理放松阶段运用理念放松法比较新颖效果很好。
学生学习课堂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去,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真思考大胆创新,在教师引导下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三位老师的课都能根绝学生的实际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这三节课共同的优点是:
1、教师课堂上运用流利的普通话、规范示范、标准的口令下达等,表现为基本功扎实。
2、每一堂课课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堂让给学生,开拓学生的思维,通过分组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得以锻炼,解决差异教学灵活运用,以及教师与学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3、三老师的课程都优秀,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如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才能,充分上好体育课。巧用场地、器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几点建议
一是教材重难点要突出。这一点在教案上没有体现出来。如果说这种课没有重难点那是肯定不对的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有重难点哪怕是最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课。教学要根据重点内容来组织重点活动,而活动是围绕着内容来设计的这是辩证存在。本人认为本节课重点可以放在学生练习不同的跳绳练习方式难点是跳绳时全身的协调控制。
二是区别对待。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体育活动时学生表现出来的活动能力参差不齐比如合作跑有些同学根本就是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所以也就出现了课堂上练习时摔跤的现象。所以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给予不同的奔跑距离让他们先适应然后挑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我认为体育课堂应该坚持进行队列练习这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队列动作、队列变换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烘托课堂严肃的氛围重要的是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美。
以上是本人这次学习三位教师同课异构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四篇:“同课异构,同课异教”评课稿
“同课异构,同课异教”评课稿
本学期第五周,语文教研组围绕“同课异构,同课异教”,探索实践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一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切实快速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
教研形式稳中有变,踏实而生动。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的学习、交流。听展示课的老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
从课堂纪律上来说,两位老师作为资深教师,对课堂的把控都十分到位,两个班的学生在教师上课时都能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进行讨论时热烈而不失秩序井然。学生都有良好的习惯,如余庭海老师的学生在小组作答方面训练有素,夏初太老师的学生能自觉复习应对课前听写。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余庭海老师和夏初太老师都能在课前对课标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课堂的主要内容都有穿插,学生能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教学难点。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如余庭海老师制作了“一双手”的档案以及夏初太老师的板书设计都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再给学生拓展一些知识,如“假如你握到张迎善的手,你会对他说什么?”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教学方法多样化且量体裁衣,优选活用,两位老师的教学都很有特点且很扎实。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去,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两个老师在板书方面都有一定造诣,字体工整美观,令人赏心悦目。而且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教学语言的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两个课堂的教学效率都很高,课堂容量大,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参与了,投入了;很兴奋,也很喜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第五篇:同课异构评课总结
评 课 总 结
------石河子地区生物学科带头人同课异构观摩课
2011-5-18,石河子地区各高中的40多名生物教师和教研员齐聚石河子二中,参加了“石河子地区生物学科带头人同课异构观摩课”活动。三位生物学科带头人,给学生和老师们奉献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我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深受启发,总结了他们的优点,借为己用。
第一位是来自高级中学的生物学科带头人陶锦老师。她的亮点在于:
一、教学目标确立合理,具体。根据教材特点,切合学生实际年龄;实施过程紧扣教学目标,快速进入重点内容,完成教学,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设计使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教学目标真正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思路新颖,编排恰当。以草莓实物展示导入新课,整节课以草莓为诱饵,设计一些抢答活动,获胜的一组会有战利品——草莓,同学们整节课都表现的热情高涨,都能积极参与。
三、态度严谨观念新,教学基本功夫棒。生物专业知识扎实;语言表达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板书设计合理。陶教师形成了新课程要求的新的教学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学教学,搜集了很多相关信息。
第二位是来自142团的学科带头人陈德红老师。
陈老师贯穿“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师从容不迫,适时发挥,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学生活泼好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跃然纸上。这些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陈老师课堂知识结构充实严谨,只是难度过大过深,与高考链接过紧,高一的同学们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如此,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没有完成教学环节。
第三位为我们带来示范课的是大连对口支援石河子的支教教师李啸。
一、内容处理与转化好:李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时间的考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充实与处理——把单倍体的相关知识除去,加入与多倍体紧密相关的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
二、教学手段多样性:笑话导入,一下子就拉近了他和同学们的距离,接着他不断地用问题引导学生,学生互动活跃,在课堂上处于中心地位,个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多媒体,视频,图片,故事相结合,生动形象展示了有趣的生物知识,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落实好:情感教育相当突出——比如;在讲解21三体综合征的时候引入著名的音乐天才舟舟,让同学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不屈,学会坚强,学会面对挫折。
四、教学语言展现个人魅力:李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形体语言给学生和我们带来了一堂氛围好,笑声多的精彩的示范课。
此次观摩活动展现了学科带头人的教学风采,增进地区生物教学经验的交流,尤其对我们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理念,有十分积极的帮助。
(石河子一中 高一生物组 周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