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1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一八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一篇: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唱的“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情使东北发生了变化?是谁使得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学生回答)

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学习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1931年9月18日,一个炎黄子孙不能忘记的时间,一个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时间。每到“九一八”,中国人就会产生无比的愤恨和铭心的耻辱。那么,在这个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自读课文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地点、制造者、经过。

学生回答

教师: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教师: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4个多月后,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东三省沦亡)

教师:东三省沦亡后日本侵略者在长春建立什么政权?有什么企图?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伪满州国)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滔天罪行,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大屏幕展示)

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共产党、东北人民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答案)

三、西安事变

教师: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侵占东北是日本的唯一目的吗?接着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哪里?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人民甘心坐以待毙吗?要不要起来抗日?(大屏幕展示“华北危急”)

学生回答。

教师: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抗日吼声。这首歌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自那时起,在中华大地上抗日救亡的呼声不绝于耳。

中共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军,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是,蒋介石却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一心只想剿灭红军。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学良和杨虎城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的境地。张学良和杨虎城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作出了选择。接下来发生的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大屏幕展示张、杨人物图片)

教师:西安事变是在什麽背景下发生的?发生于什么时候?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西安事变的表格)

教师:张、杨为什么扣押蒋介石,也就是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 结合当时形势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杀蒋还是放蒋,中共对此提出什么主张?为什么?(大屏幕展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答案)

教师: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党中央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谈判。我们来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确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它的发生,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强烈愿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立场,对中华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1927—1936)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课堂小结(大屏幕展示)

教师: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而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英勇抗敌,涌现了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向华北进攻,华北危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二篇:_难忘九一八_教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方法:

按照时间顺序复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注意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知识点; 研究资料理解原因 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处心积虑、蓄谋策划,蒋介石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则进一步助长了日军侵略气焰 讨论分析中共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同时也是依据当时实际情况,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学法指导:

1.线索法。利用以下线索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内在联系和来龙去脉。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联合抗日。2.分析法。3.识图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2、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不抵抗政策。)

3、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4、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教师小结、过渡: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的抗日决心。

(二)、西安事变

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归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于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的作用。B、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3、怎样评价西安事变?(这场“兵谏”目的在于逼蒋联共抗日,属于爱国和正义的事件。)

4、教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B.英美: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乘乱夺权。D.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5、“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

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总结提升:

自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逐步成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不断侵略中国,举其要者如下:

1894年至1895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逼签《马关条约》,掠夺了中国巨额赔款和台湾省;

1897年,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划福建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1900年,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出兵中国,逼签《辛丑条约》,掠夺中国赔款和主权;

1905年,日俄战争后,又继俄国租借我国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借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强占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权; 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22年起,支持军阀发动混战,从中获利。

我们要做的是铭记,而不是高呼“勿忘国耻”的口号,月圆更怀强国志,知耻长谋福安康。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四、巩固小结

1、按照下面的纲要信号梳理本课知识:

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联合抗日。

2、练习

1.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A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D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D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B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1)逼蒋抗日;(2)后一种观点;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推断,“60年”前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1946年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3)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你能做些什么?

答案:(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重庆谈判;毛泽东、蒋介石;《双十协定》;中原(或中原解放区)(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祖国建设强大,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三篇: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的教学设计

火箭农场学校政史地组设计者:张飞燕总课时:一课时

一、分析教材,定位学习目标

《难忘九一八》一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上承新民主主义的兴起,下启人民解放战争,而本课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第一部分即局部抗战的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讲述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

2、能分析归纳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和歌曲的使用,使学生能正确利用各种视听资料来辅助自己新知的学习。

2、通过“如何处置蒋介石”的讨论来使学生学会透过表面现象,综合分析归纳、表述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继承发扬。

2、认识日本帝国主义本性,树立为人类的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3、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分析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八年级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的思维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偏激性,因此知识需要学生根据当时情况进行全面透彻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所以确定 为难点。

三、生本结合,选择教学方法

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历史知识储备,从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对于抗日战争也有了一些了解。而且加之他们的年龄段对战争感兴趣,又有热情与激情,所以,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这些特征,我采用情境模拟、现场采访、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本 节课的教学。

四、实施设计,展开教学

(一)、播放视频,感知新课

图片纪念9.18国耻日http://918.china1840-1949.net.cn

播放视频《松花江上》http:///music/139557

让学生谈谈歌中唱到的79年前的东北,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为什么九月十八这个日子让人莫齿难忘,痛心疾首呢?究竟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播放爱国歌曲入手,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点燃课堂学习的激情

(二)、新课学习

【九一八事变】

活动1:竞争抢答: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单的经过。

设计意图:检测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活动2:请翻开地图册第22页,看看 “九一八事变”的示意图。陈述当时日本是怎样有阴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地图,找到相关的信息,在此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活动3:设疑释疑,合作探究。

如果你是东北人的子弟兵——东北军的一名军人,你做何反应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坚决抗日、誓死保卫家园”的结果。出示“攘外必先安内”的标语,介绍蒋介石当时的反动政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在此基础上,理解得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不抵抗政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标语的出示可以更好地帮学生理解“不抵抗政策

活动4:概述史实,升华情感。

学生概述东北三省沦陷的情况。老师质疑东北人民甘为阶下囚吗?怎么做的呢?(学生介绍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杨靖宇的故事)

设计意图:初二学生的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平时的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归纳概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西安事变】

活动

1、点睛概述

教师概述日本在东北扶植傀儡政权及对华北的侵略,指出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再次出示“攘外必先安内”的标语,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变的背景。

设计意图:老师的概述很好地解决了历史教材的跨越,帮学生形成连续的史实,并为新知的学习做了有利的铺垫。

活动

2、竞争抢答:找出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性质、目的设计意图:检测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活动

3、创设情境,自编话剧

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是杀?是放? 话剧《谈判桌上的较量》,表现出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利用此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分工协作,自己得出结论,信服并深刻。

活动

4、提出问题,互动解决。

中共派出以谁为首的代表团,到西安调停,解决事变?事变最终如何解决,又有何意义?全班学生与老师一起阅读教材最后一自然段,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设疑释疑,利于师生愉快地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三)、设置问题,拓展延伸。

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就此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诠释,以利于形成辩证地历史史观。

(四)、归纳总结,自行小结。

让学生结合两个重点框题,设计表格,并通过填充表格来归纳本节知识。

设计意图:既很好地进行知识小结,又能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记忆。

(五)板书

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爆发

难忘九一八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六)教学反思:

课堂效果较好,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个事件,而且在课堂上在讲到日本侵占东北后犯下的种种罪行时,学生义愤填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了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但是,在讲课中,在描述一些事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基本上是老师自己描述,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表达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四篇:玉《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完了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兴起,这一节我们开始来学习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三单元所学过的内容,在第三单元,我们首先学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接着,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黄埔军校的建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最后我们学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万里长征。这就是我们第三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板书:难忘九一八

请同学们先看课文70页九一八事变的内容,然后找出黑板上的问题的答案(学生看板书)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

2、地点:

3、借口:

4、经过:略

同学们一起来说时间是(1931.9.18板书)地点是(沈阳)借口是(柳条湖事件)经过是(日军制造了柳条湖时间,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驻军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1931.9.18晚,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条小铁轨。请同学们注意,这里的柳条湖它不是一个湖,它是一个村子的名称。日军炸毁后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马上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说日军是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下花谷少佐的回忆录并找出答案?(同学找,并回答)回答得不错,在花谷少佐回忆录的第6行有这样一句子(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在最后第二行(待在这里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了北大营)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军是有预谋的。

同学们看动脑筋这道题: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同学回答)

同学们说得不错,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师出有名,如果日军无缘无故地进攻东北的话。那他们就师出有名,既然师出有名就会遭到世界各国的谴责,所以日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以此借为借口就师出有名了。那日军为什么要选择柳条湖这个地方呢?

因为这个地方离北大营和沈阳城比较近,是一个很好的战略位置。在军事上,有这样的说法,兵贵神速。战略要点和速度是打战的重要因素所以日军选择了这个地方。

同学们接着往下看,九一八事变后,我们中国人又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呢?(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蒋介石下令了不抵抗政策)对,大家看课文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大家朗读一下(学生朗读)从这封密电中我们可以看到蒋介石下令了不抵抗政策。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蒋介石我们下令不抵抗政策呢?(因为他认为共产党才是他的心,复大患,他急于忙于内战)

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又造成了什么结果?结果:东北沦陷(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落入敌手)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东北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沦陷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的3.6倍。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十万关东军的内撤是原因之一。我们前面讲了,日军是有预谋的发动九一八事变,可见日军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况且日军的武器装备都比中国的好,汉奸、卖国贼

东北沦陷了,那东北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东北人民又有什么反抗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这一首歌词以及课文的第三段。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本来东北是一个物产丰富,环境优美的地方,东北人们是多么的热爱自己的家乡,但九一八事变后,在日军的统治下,东北人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一首歌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的愤怒,而蒋介石却下令了不抵抗政策,那东北人民有没有听从蒋介石的呢?(没有)对没有,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军,东北人民和未撤的东北军组织起了抗日义勇军(课文71页)小子部分嫩江桥大战就是抗日义勇军与日军的第一次激烈战斗。这时,中国共产党派出了杨靖宇,请记住杨靖宇这个名字。到东北组织游击队。从此,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杨靖宇曾是日军听到他的名字就文风表胆,抗战中他靠野菜树皮充饥抗战,最后被叛徒出卖牺牲。

东北沦陷后,日军为了欺骗世界,免遭世界舆论,1932年,日军扶植了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薄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州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傀儡政权就是薄仪没有实权,任何事都由日本人作主。

日军占领东北后,有没有满足呢?(没有)是的,日军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这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发生了西安事变。

板书:

二、西安事变

1、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当时,日军又将侵略的步伐指向了华北,在这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日提出了什么主张?

(1)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回答得好,中共提出统一战线后,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而蒋介石却不接受张杨共抗日的主张,命令张杨二人进攻中共并亲自到西安督战,致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在苦劝蒋介石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同学们把书翻到72页,把一段看一下,说一说这次事变的时间。

(2)时间:1936年12月12(又因为它是12月2日发生的,所以这次事变又称为双十二事变。他的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接着再来看事情的经过

(3)经过:同学们看72页的小字部分,叫一个同学上来读。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的一句话,军令如山,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我们可以从刚才讲的背景中知道:

1、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机关,民族矛盾激化。

2、中国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张杨起到了感召作用。

3、蒋介石却一意孤行,坚持剿共,继续实行他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4、张杨的个人因素,张学良与日军原是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作霖是被日军炸死的。所以,张学良与日军有着国仇家恨。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从国家利益出发,所以这场政变是爱国的。

5、学生的爱国运动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出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呢?(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这次西安事变的目的什么呢?(逼蒋抗日)

板书(4)目的:逼蒋抗日

那同学们想一想,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抓住了蒋介石,中共我们不杀了他,反而释放他呢?(大家讨论一下)解释亲日派、亲英美派

西安事变后,国内面临着严峻的局势,日本侵略者已经打到我们国内了,国民党内部又分为几派:有亲日派和亲英美派。这时的亲日派向应钦主张率领军队攻打张学良,杨虎城,而亲英美派却主张和平解决,面对这复杂的形势,如果杀了蒋介石,会使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很可能更爆发一场内战,这样一来,日本人可高兴了。日军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留了蒋介石,就可能停止内战,并尽快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抗日。所以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那同学们说说,蒋介石最后有没有答应抗日呢?(有)这也就是说西安事变最后是和平解决了。

板书(5)结果:和平解决

蒋介石接受了抗日,西安事变在各方面人物的努力下最终和平解决了,那西安事变有什么意义呢?

板书6:意义

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西安事变钱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发生内战)同学回答的很好,西安事变前,国共两党发生了十年内战。随着日军的侵略步伐,中国由阶级。中国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民族开始了抗日,把课文最后一句话划起来,并写上意义两个字。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九一八事变,直到日军有预谋地侵占了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下令了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迅速沦陷,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了抗日义勇军进行抗日,中共派出杨靖宇组织游击队抗日。于是局部抗战开始,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这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发生了西安事变。事变后,时局关系错综复杂,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与各方面人物进行协商,最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开始了全民族抗日。

第五篇:4.1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强感性认识。

3、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上课前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并配合相关的PPT文字画面。通过提问“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导入本课教学。讲授新课

一、霸权梦想——征服支那与世界(多媒体展示三则材料)

问题1:从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因素促成日本不惜用战争手段把屠刀伸向中国?

(为摆脱经济危机,国际形势和中国内战给日本创造机会)问题2:日本侵华政策由来已久,你能否用已学过的史实加以说明?

二、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

指导学生看教材,了解事变的整个过程。多媒体展示图片,结合图片思考并完成问题:

图片一:九一八事变示意图

图片二:日军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问题1: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问题2:为什么把目标选在沈阳?

(沈阳是当时东北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北军主力的驻地,这些使其成为首要中的首要)

过度: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要求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而南京政府蒋介石态度如何呢?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题3:蒋介石妥协、退让,不抵抗政策昭然若揭。在大敌当前之日,国难当头之时,作为一国的最高统帅,为何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任由日本欺侮呢? 多媒体展示材料:

教师总结:在这些心理和论调的作用下,蒋介石坐以待毙,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媒体展示图片:

图片一:东北沦丧——逃难的东北民众 图片二:惨死于平顶山的同胞遗骨 图片三: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人

问题4:图片告诉我们不抵抗政策给中国带来那些灾难性后果?(东三省沦陷,东北人民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惨遭日本兵的杀害;扶植建立伪满洲国,东北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过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的侵略行径至今还在危害着人民的生活。多媒体展示图片:

图片一:细菌战使人体腐烂

图片二:芥子气中毒致死的河南民工李桂珍

过渡:面对日本的侵略,溥仪的苟且投身。那么,中国其他的阶级或者阶层又是什么态度呢?

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学生就其中任何一幅较为熟悉的内容在小组内做一简单介绍。

图片一: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示威游行 图片二:中共领导革命军展示同日军作战 图片三:杨靖宇 图片四:马占山 图片五:吉鸿昌

过渡:中华儿女齐抗战,共同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没有阻

止日本的步步进逼的侵略,日本又先后制造了华北五省自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对抗

三、民族大幸——西安事变 问题过度:录象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张学良和杨虎城为和由原来的执行不抵抗政策到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扣押蒋介石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提炼答案。探究西安事变的背景。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整理出西安事变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

如何处置蒋介石摆在国人面前,是杀?是留?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几种观点,分成两组,各抒几见,畅所欲言,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师归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挽救了中国的时局,也挽救了中国的命运。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共两党终于捐弃前嫌,携手合作团结御悔,共赴国难,预示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中华民族在大敌当前时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张学良以个人之失,换来民族之得,虽是个人的不幸,却是民族的大幸,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课堂小结

历史不容忘却,面对历史,相信大多数人的心情难于平静,对于抗日烈士们!我们应深深地缅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前仆后继,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祥和的生活。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课后习题 课内练习:

1.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局部战争开始于„„„„„„„„„„„„„„„„()A一二八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2.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西安事变的发生C中共发表抗日通电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A蒋介石是国际承认的中国元首B张学良和杨虎城不主张杀蒋C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联蒋抗日D宋美玲等人说情

4.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停止内战,实行抗战 5.阅读下列材料

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得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 言,高度评价它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请完成:

(1)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是同1963年他于杨虎城将军共同发动的什么事变有关?(2)概述这一事变的简单经过。

(3)用这一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说明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参考答案:1.C

2.D

3.C.4.B 5.(1)西安事变。

(2)1936年12月12 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板书

下载九一八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一八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窦金山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范文]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1、适时创设情境教学服务是本课的一大特点和亮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适时运用情境,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历史场景,使其情感受到感染,思维能从当时的场景出发进行......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从接到通知之后开始的备课,到完成教学,整个过程应该说是按部就班来做的,没有刻意的雕刻痕迹,教学过程没有讨论的热闹场面,没有学生的精彩表演,没有华丽的课件,......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5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将学生从现实拉回到历史中去。充分利用教学,发挥德育渗透作用。让教学教育是为现实服务。在上课过程中,“在当时复杂的......

    思想汇报(九一八)

    思 想 汇 报(九·一八) 敬爱的党组织: 今日天空中漂浮着刺耳的警报声,久久不能散去„„刺痛中华儿女的心扉。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那段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屈辱的历史。时光荏苒,几......

    九一八简介

    背景 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死于返回东北的途中。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中国东北的阴谋。此时的日本认为要尽快解决“满洲问题......

    九一八演讲稿-精选

    九一八演讲稿范文 九一八演讲稿范文 小编寄语:下面是文秘114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一八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

    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任务分析: 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从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影视资料片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