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鼠》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四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
3、体会小鸟与大树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重点:读、品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难点: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出示复习题,指名回答。)
二、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一只鸟儿坐在一棵大树上,正动情的为大树唱着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纸条,静静的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茂盛的大树,让我一起来读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学习11课《去年的树》。2.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让我们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1页,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1.自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习新词
师领读
开火车领读
齐读
3.学习生字,师范写,学生书空,在练习本上练习。
三、再读课文
读有所得
同学们,解决了生字新词,再读课文,相信大家会有更多收获,请同学们带着下列要求再读课文。
1.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板书:外形
生活习性
生育 2.指名复述课文。
通过同学们的复述,老师给大家做了个总结,大家只需把下列的空填完整就可以了。(出示填空内容)
3指名回答
三、研读对话
合作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出示第一自 然段内容)生:可以知道小鸟和大树是一对好朋友,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很开心。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生活的开心啊?那你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1)鸟儿为什么要离开大树?此时的大树会是什么心情呢?(无奈、难舍难分),谁能把这种悲伤的心情读一读?
指名读
(2)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对好朋友在分开之际都说了写什么,找出课文中描写小鸟和大树对话的句子。(出示3、4自然段)
(3)通过小鸟和大树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什么样的心情?分别出示对话内容。
分析此时大树的心情及态度(大树对小鸟依依不舍,真诚的请求小鸟明年还回来。)
分析小鸟的心情及态度(鸟儿无奈离开大树,留恋的同时下定决心明年回来。)
(4)在大树和小鸟的对话前分别加上描写语气的词。(大树“真诚”;小鸟“坚定”)
四、朗读训练,抒发感情 1.配乐,教师泛读 1.分角色诵读对话。2.配乐分角色诵读对话。
五、本课小结
一对好朋友就这样依依惜别了,并且做了约定。第二年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它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却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鸟儿四处寻找,它的好朋友到底在哪儿啊!(音频)
小鸟焦急地四处寻找,它都到了那些地方,都和谁对话了,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2.完成本课生字。
3.完成《同步练习册》第一课时。
第二篇:松鼠教学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 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又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说明文《松鼠》。
二、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这篇课文的任务。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1.屏幕出示生字词。①指读。②齐读。
2.字词都认识了,那么在课文中是否还能认识它。
三、学习课文。自由朗读课文
① 松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可爱、漂亮)
② 课文里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大家找一找,用波浪线划出来。
③ 句子中写出了松鼠哪些讨人喜欢的特点?(相机板书:漂亮、可爱)
④ 文中一开头就用了这么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松鼠的特点,谁能说说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叫什么句?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主线,理清文章思路。并认识总起句在全文的作用。)
四、体会松鼠的漂亮、活动、撘窝三个特点及松鼠的其他习性。松鼠具有漂亮、活动、撘窝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请大家默读课文,体会一下文中的哪些地方分别写出了它的这些特点的?课文的最后自然段还补充说明了松鼠的哪些其他习性?(给孩子一片天空,他们就会自由翱翔。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中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说明文特点的目的。)
五、学习说明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从松鼠的外形、活动、撘窝等特征向我们介绍松鼠的。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这一切的呢?同桌交流讨论找出。
① 生划出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说明。
② 教师归纳板出主要的说明方法:比喻、拟人。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特点,了解说明方法。)
六、与《鲸》一课作比较。① 说明角度的比较; 说明方法的比较; 语言风格的比较。
② 归纳小结出本课的语言风格:《鲸》这篇运用了大量数字进行说明,文字表达上基本没有用上华丽的词语,语言风格上显得平实精练。今天,我们学习的《松鼠》这篇课文则运用了较多的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说明,语言风格更显得生动传神,更具有文学色彩。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喜欢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① 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只漂亮、活波、可爱的小松鼠,你们喜欢这只小松鼠吗?(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作者呢? ② 作者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章,除了喜爱小松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仔细观察小动物)
③ 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和小松鼠一样可爱的小动物。如果我们想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必须和作者一样:仔细观察小动物和喜爱小动物。(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谈话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八、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小练笔:观察身边的一种小动物,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学写一篇动物的说明文。
第三篇:《松鼠》教学设计
教师招聘考试中,总会有一些篇目是常出现的。今天就要给大家分享一篇课文《松鼠》。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松鼠的一些特点。今天小编为你们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松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作者是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课文兼具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一体,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漂亮的外形特点,然后具体、生动地介绍了松鼠“乖巧、驯良”的生活习性,最后简洁介绍松鼠的繁殖特点。
本文作为前一篇说明文《太阳》的延伸与发展,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截然不同。从表达方法来看,《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为了说明抽象的“太阳”,分别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文侧重于直接描述,适当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来看,《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活泼,曼妙多姿,引人入胜,极具文学色彩。
学习本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提取与处理主要信息的能力,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文本对话之中,懂得围绕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学习分段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松鼠、驯良、杏仁、榛子、橡栗、玲珑、光滑、惹恼、编扎、狭窄、遮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3.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解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能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按顺序说明的方法,恰当使用动词,写一段话,表达出对动物由衷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得的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2.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解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能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圈画出生字词语。
2.课前选择一种动物的活动进行观察。(蚂蚁搬家、喜鹊筑巢、小鸡啄米)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揭示课题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有很多人类的朋友。
(出示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图片上对应出示以下语句:
“温和憨厚的大象”
“相亲相爱的鸽子夫妇”
“英勇忠义的马战士”
“像仆人一样忠心耿耿的狗”
“不分黑白勤劳工作的啄木鸟”。
喜欢这些描述动物的词句吗?这些有趣的描述都出自这位作家之手。
(出示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
(画面定格)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是怎样的呢?我们去欣赏一下。(板书课题:松鼠,强调“鼠”字书写时注意上面的“臼”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中间两短横。下面部件中四点方向一致。)
【设计意图:本文的最大语言风格就是生动形象,图片的直观加上语言的饶有趣味,紧紧吸引学生的视线,让学生带着“布封笔下的小松鼠是怎样的呢?”这样的阅读期待走进文本,不着痕迹地将关注点落实到语言文字风格上,既是本课的目标,又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标记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
⑵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出松鼠特点的一句话,用双横线标记出来。
2.交流自读情况。
⑴读好一组词,发现词语特点。
杏仁榛子榉实橡栗(写松鼠爱吃的食物,借助图片理解)
面容清秀身体矫健四肢轻快敏捷机警玲珑的面孔帽缨形的尾巴(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又干净又暖和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既舒适又安全(写松鼠做窝)
⑵找出一句话,梳理课文结构。
①文中最能概括出松鼠特点的一句话是?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②能不能把这句话改为:松鼠是一种乖巧、驯良,又漂亮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不能。因为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先写松鼠漂亮→再写松鼠性格乖巧、驯良。相机板书:漂亮乖巧驯良
借助工具书理解“乖巧”:合人心意,机灵,讨人喜欢。“驯良”:和顺善良。
【设计意图:“读好一组词”别有用心,把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进行重组,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一边读词,一边发现词组的特点,因势利导梳理了文章的大致内容。“找出一句话”别具一格,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能力,让学生通过颠倒词语,进行判断,达到梳理文章结构的目的。】
三、提取信息,品味语言
在《自然史》最后一篇文章里,布封提出“风格即人”的观点,意思是一个人的作品与人的情感、气质息息相关。布封笔下的松鼠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写作风格?又反映出作者对动物怎样的情感?让我们走进字里行间,好好品析一番吧!
1.出示课文第一句话。齐读。
课文紧紧围绕这句话尽情描绘了小松鼠漂亮、乖巧、驯良。可以说每一处描写都值得好好品味。
2.分组合作,围绕小松鼠某一方面的特点,从文中提取语句,分条写下来。
①漂亮(活泼可爱)的松鼠
预设: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直接描述,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玲珑的小面孔上,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打比方的方法,生动有趣,透露出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松东西吃。
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
②乖巧(机灵讨喜)的松鼠
预设:
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十分警觉,只要有人触动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举例子的方法,具体形象,容易理解松鼠“警觉”的特点,更有说服力。)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作比较的方法,同类相比,在比较中说明了松鼠叫声的特点。)
要是被惹恼了,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叫声。(带着)
松鼠的窝,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拟人的方法,充满人类的温情,打动人心。)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③驯良(和顺善良)的松鼠
预设:
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松鼠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
只有树被风刮得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
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它们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作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说明了松鼠“和顺”的特点。)
3.静心默读分条写下来的语句,找找隐藏的说明方法,想想好处。
(见上文语句后括号注解)
4.对比介绍松鼠的语句,品品突显的风格,批注感受。
①出示两个句子,进行对比。
他人笔下:松鼠,哺乳纲,松鼠科,尾蓬松,长16-24厘米。
(科学,准确,严谨,进行客观描述。)
布封笔下:玲珑的小面孔上,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布封写松鼠,不是完全用客观主义的态度来写,而是带着亲切的情感,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板书: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这就是他的风格,呈现的是布封对万物的真情与真心,有真情,才描摹出如此美好的世间万物。)
②分条品味布封描写松鼠的风格,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③交流感受,感情诵读分条写下来的语句,表达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文中关于松鼠的信息很多,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把繁杂的信息分条写下来,既是对文本内容的重新整合,又能从不同角度,对作者的写法之妙,对松鼠的习性之美反复品味,在品味中训练语感,在批注与诵读之中积累语言,真正让学生在多种练习中触摸文本,学有所获。】
四、掌握写法,迁移运用
1.(出示布封的名言)“耐心”一词,应该贯穿在一切事情之中。
过渡:《自然史》之所以如此完美,是因为作者倾尽了40年的耐心,他对大自然的一事一物加以观察,然后用形象的语言为它们画像。我们走进“松鼠做窝”这部分,体会作者的这份耐心,发现作者对松鼠的爱心吧!
2.品做窝的过程:先……再……然后……(极其有条理)
品做窝的动词:搬、放、编扎、挤紧、踏平(极其专业)
品做窝的目的: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极其温情)
品窝口的特点:朝上、端端正正、盖、遮蔽、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极其高明)
3.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像布封这样,带着温暖的爱心,抓特点,有条理,有动词,用一段话写出课前观察的一种动物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知道文章是如何写的。品味文章的表达之法,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文章的技法,找到语言输出的正确路径。】
《松鼠》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
1.认识“驯”等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们见面,请看大屏幕。看过之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秘密吗?有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写了一篇有关松鼠的说明性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2.再读课文,思考松鼠有哪些特点?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漂亮、驯良、乖巧)(板书)
(三)深入研读
1.想想课文围绕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板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尾巴美丽的特点)
2.松鼠的漂亮显而易见,那么它的驯良和乖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板书:食物;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板书:活动范围;“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3.同学们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体现松鼠的乖巧呢?
(“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它还十分警觉。”板书:过河;“它动作轻快敏捷。”板书:警觉;“它的叫声响亮,而且它还会生气。”第五段,写了松鼠搭窝。从地址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设计等几方面说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动物。板书:搭窝)
4.在学习了《鲸》和《松鼠》后,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课更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
(四)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爱,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话出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小动物非常可爱,我们都非常喜欢,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作业: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
四、教学反思
真正的语文应该是通过反复阅读来陶冶情感,塑造人格的。在本课中,我请学生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写作,同时请他们自由讨论,通过对比《鲸》,进一步发掘文章写作的特点,提升写作能力。
第四篇:《松鼠》教学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找出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2.体会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3.激发学生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教学重难点:
1.重点:松鼠讨人喜爱的特点。
2.难点:体会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学会抓住特征生动形象地描写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近作者
1.导入:同学们猜个谜语:“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猜猜看这是什么?对,松鼠。今天我们将随着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一起走进他的《松鼠》,具体全面地了解松鼠这种动物。
2.作者名片:布丰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在布丰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
二、检查预习
(一)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下列问题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驯良()
矫健()
蛰伏()
惹恼()搭窝()勉强()
暖和()
狭窄()2.根据拼音写汉字。
躲cáng()
帽yīng()遮bì()
分chà()圆zhūi()guāi()巧 líng()珑 xiē()凉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2.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
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动作行为以及搭窝特点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五、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1.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拟人的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六、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请你分别以“漂亮”、“驯良”、“乖巧”为中心描述一下图片上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松鼠 布丰
总写特点
漂亮(外形)
分写 驯良(习性)
乖巧(动作)
补写 有用的动物
导学案
学法指导:
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找出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揣摩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可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
一、知识链接:
作者名片:布丰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业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在布丰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
二、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下列问题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驯良()
矫健()蛰伏()
惹恼()
搭窝()勉强()暖和()狭窄()
2.根据拼音写汉字。躲cáng()帽yīng()遮bì()
分chà()
圆zhūi()
guāi()巧 líng()珑
xiē()凉
(二)再读课文,圈点勾画下列内容:
1.本文介绍了松鼠的什么特点呢?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些特点的?
2.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第五篇:《松鼠》教学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习性,学习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的特点。
2.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竞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
a.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歌,喜欢吊嗓子。b.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像当家人,一早催人起。
c.一物生的真可爱,也会跑来也会跳,她的身子很灵巧,身上穿着灰皮袄,树上走树上跑,还在树上睡大觉。
d.一条美丽大尾巴,一张小小尖嘴巴,忙忙碌碌采松果,跳到树上有跳下。(板书课题)
2.你了解松鼠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3.你还想了解松鼠的哪些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帮助大家多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整体的印象是什么?(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三、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找出文章中
相应的段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总括松鼠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具体写松鼠外形特征——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几个方面来写。
第二部分(2~5):着重写了松鼠的活动范围、行为特征、生育情况等习性。
第2段:介绍松鼠性格特征——驯良。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活动时间——夜晚。
第3、4段:介绍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第5段:补充介绍松鼠的生育情况。
顺序: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2.讨论:第1段中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课文是根据第一段“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写的,先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再说明其习性。这样由表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从四个方面组织归纳。
1.外形的美丽。
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面容清秀”“玲珑”“美丽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
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喜爱之情。2.动作的机敏。
此段重点句是“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
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3.搭窝时的聪明。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让学生上
台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
小结:看来,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作用还真不小呢。集体读这部分,进一步认识连词的作用。4.吃食时的有趣。
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让学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动作。然后围绕三个“它们”进行教学。
五、揣摩运用,体味语言。1.语言准确:
例: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在“触动”后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能否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
2.语言生动: 例: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六、课堂小结。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抓住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性格。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渗透着作者对说明对象——松鼠的细致观察,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这小生灵的挚爱。生动的说明语言激发起读者内心珍爱生灵的美好情愫,也进一步激发起学生阅读说明文、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你们的慧眼,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七、布置作业。仿照课文从“漂亮”“驯良”“乖巧”这三个特点介绍身边的某一小动物。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