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 《黄鹤的故事》教学设计
《黄鹤的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交响诗”,以及交响诗表现故事情节的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黄鹤的故事》这首乐曲在大官抢夺和结尾部分表现内容很丰富,作为重点挖掘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材料
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故事大意是: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劳动着。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位豪爽乐观的民间艺人老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欢乐。一天老马要远去,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欢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在我的笛声下,给人们多跳舞。”老马走了,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人们高兴地唱道:“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丑陋愚蠢的官老爷闯进来,抢去了黄鹤。从此,黄鹤不再起舞,人们失去了欢乐。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们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二、作者简介
施咏康(1929~)作曲家。《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三、播放交响诗,让学生欣赏
四、乐曲分析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开始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平稳的和声,清淡的乐器组合,描绘出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情景。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艺人老马:它优美欢快,具有浓郁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当清脆的竹笛(曲笛)演奏这一主题时,使人联想到这是艺人老马美妙的笛声。老马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乐曲在竖琴琶音与小提琴泛音的衬托上,利用乐器的变换交替,即音区音色的变换交接,由高到低,由强而弱,主部主题慢慢的消失。它仿佛在描述老马的离去。连接部的短小华彩句由钢片琴演奏,纯四度双音的连续四五度跳进,音型华丽,充满幻想。好像黄鹤展开那漂亮翅膀,由墙上飞舞下来。呈示部副部,有两个主题,着力刻画黄鹤形象的不同侧面。副部第一主题是轻快、抒情、歌唱性的:在铃鼓固定的节奏型伴奏下,先后由小提琴、单簧管、长笛及木管与弦乐四次重复,表现了黄鹤边唱边舞、抒情优美的动人形象。副部第二主题是由一个具有5/8特点的活泼而跳跃的动机多次反复而成。但有趣的是伴奏的铃鼓与小鼓,却仍然是欢快而富有弹性的6/8拍子,两种节拍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看到了黄鹤的另一侧面——活泼欢乐的舞蹈形象,一个上下飞舞、欢腾跳跃的形象。在经过转调进一步渲染欢乐的气氛,黄鹤越跳越起劲、舞姿变化多端,副部的两个主题交融一起,使呈示部进入高潮:随后以螺旋式下行音调,使欢舞的场面渐趋平静,乐曲进入呈示部结束部。在弦乐的旋转摇晃的拨奏上,由小提琴与单簧管,小提琴、双簧管与长笛对奏副部两个主题的变形。音乐轻柔多了,好像黄鹤又变换了一种舞姿。乐曲进入展开部。突然不协和和弦的闯入,一些不安的、紧张而惊恐的音响,预示着代表恶势力的官老爷将破坏这一切:由短笛和长笛尖锐地奏出副部第一主题的动机变形,表现出黄鹤的紧张与不安,同时伴以长号演奏的老马主题动机的变形,显示了人们对老马的思念和潜藏着的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节奏逐渐紧缩,由三连音变成连续出现的十六分音符,然后自由模进倾泻而下,官老爷闯来,抢走了黄鹤,黄鹤不再跳舞了,小提琴在中低音区以不同的调性演奏黄鹤主题的变形,加深了苦难和悲剧的情调:但光明终归要战胜黑暗,音乐逐渐明朗起来,最后,通过竖琴的华彩乐段,结束了展开部。再现部是从远处传来老马悠扬悦耳的笛声开始的。官老爷愚蠢奸诈的主题动机一再出现,但黄鹤终于在老马的召唤下冲出官府,飞回人民中间,和人民一起尽情地欢乐歌唱。热烈的歌舞场面,长号与小号相互模仿黄鹤的第一主题动机,而木管与弦乐则以黄鹤的第二主题流畅地伴奏。后通过圆号的过渡,出现中国竹笛的大段华彩,描述艺人老马欢快乐观的性格与人们对他的爱戴,也象征着人们希望永远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最后,在十分欢腾热烈的舞蹈场面中,结束全曲。
五、介绍交响诗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交响诗,由李斯特于19世纪40年代末创用,他认为:“标题能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李斯特曾写作了《塔索》等10多部交响诗,他把交响音乐与诗歌联系起来。交响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写作手法以描绘性、叙事性和戏剧性相结合为特点,管弦色彩丰富。
六、再完整地欣赏一遍
第二篇:音乐教案-黄鹤的故事
大邱庄镇中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周静
审核:王帅 课题:《黄鹤的故事》
课型:授新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黄鹤的故事》,乐于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2、在聆听《黄鹤的故事》时,能听辨音乐各主题音乐及演奏乐器和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了解中华民族乐器笛子和西洋乐器竖琴,知道各乐器表现的人物。【导学重难点】《黄鹤的故事》这首乐曲在大官抢夺和结尾部分表现内容很丰富,教师作为重点挖掘内容。
【学法提示】能用肢体语言来生动的表现音乐,描述音乐。【导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T:有没有听过民间故事?都听过那些民间故事?
二、听音乐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你从音乐中仿佛看见了什么景色?(L:聆听引子:江南水乡小镇,人们生活安逸)
T:结合学生表述黑板简笔画。
图片揭晓,教师谈话引入故事,再次聆听片段感受:T: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三、谈话导入老马音乐:
T:你能听出他吹的是什么乐器吗?(L:聆听老马主题音乐)
介绍笛子: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属于吹管乐器组,表现力丰富。T:再次聆听思考老马的笛声:
1、选择
2、说说老马是怎样一个人?(L再次聆听老马主题)
四、老马要离去,临走时为乡亲们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聆听老马离开音乐)思考:老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离开的?
五、T: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欣赏黄鹤舞蹈片段)思考:黄鹤是怎样跳舞的?
你能模仿一下黄鹤的舞姿吗? 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视频模仿黄鹤跳舞;
T: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下黄鹤舞蹈的音乐,思考:音乐可以分为几部分?各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演奏的吗?(L完整聆听黄鹤舞蹈的两部分音乐)T:介绍表现黄鹤乐曲——竖琴; 全体跟随音乐的变化表现黄鹤;
六:T:听,乐器在结束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预示着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T:让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什么?(聆听官兵的音乐)T: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强烈的音乐节奏有表现了什么? 模仿表演
七、T:黄鹤被大官抓走了……你们听,谁回来了?(播放结尾老马片段)T:这时候黄鹤那边又发生了什么?(聆听结尾片段2大官)T:黄鹤怎么样了?(聆听结尾片段3黄鹤)
八、交响乐知识介绍;
九、《黄鹤的故事》交响诗背景介绍;
十、回忆学过的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朗诵;
十一、欣赏歌曲《黄鹤楼》找出与《黄鹤的故事》相关联的几句歌词;
说说: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十二、教师总结下课;
教学感悟:
第三篇:黄鹤的故事教案设计
《音诗音画》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黄鹤的故事》交响童话,了解作曲家以及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
2、欣赏《黄鹤的故事》,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并认识中华民族乐器笛子和西洋乐器竖琴,知道各乐器表现的人物。
3、在聆听《黄鹤的故事》时,能够辨别不同曲段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随音乐以动作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
4、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聆听、讨论、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交响诗感兴趣,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交响诗的由来,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经典片段并熟悉主奏乐器。能够对交响诗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欣赏,感知各段表现传说戏剧性冲突的音乐,让学生喜欢上交响诗,喜欢民族音乐。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第四单元《音诗音画》。这一单元主要为“交响诗”为主。“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是我国作曲家施咏康的作品,曾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小时候,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在故事中我们逐渐长大。以前,我们听得是用文字叙述的故事,其实音乐也能为我们讲述故事。(2)教师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通过这首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里面所讲述的故事。这首抒情凄美的歌曲向我们诉说的是一个“仙鹤姑娘”的真实事情。然而,有情有义的仙鹤岂止一只啊?(3)老师曾看过一个关于黄鹤的民间传说,大家想听吗?
传说:人们和平而辛勤地生活着。他们中间有一个乐观的艺人——老马,他会吹奏美妙的笛子,常为人们劳动后吹着愉快的曲子。老马要离开了,人们依依不舍。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快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他唱着: “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 在我的笛声下,给人民多跳舞”。艺人离去了。黄鹤从墙上下来。人们唱起了歌:“ 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蠢相的官老爷闯进来了,用强暴抢走了黄鹤,从此黄鹤不再起舞。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民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传说,去欣赏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施永康为这个传说创作的交响诗。新课讲授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施永康,浙江镇海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黄鹤的故事》是他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整个交响诗富于抒情性与浪漫主义色彩,如一幅写意风景画,充满诗的韵味。
3、分段欣赏、分析全曲。(1)欣赏第一部分:
引 子:安静的慢板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第1—35小节)。
问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你从音乐中仿佛看见了什么景色?边听边想画面,听后请学生描绘自己想象的场景。
师小结:表现人们和平生活的情景。秀丽宜人,似江南水乡,舒展悠扬似迷人的水墨画。
(2)欣赏第二部分
艺人老马的主题 :明朗清丽,优美欢快,具有鲜明的江南丝竹风格。先在竖琴与小提琴的伴奏下由中国笛子清脆地吹出,使人联想到艺人美妙的笛声。(第36—105小节)
提问:你能听出艺人老马这一主题使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吗?(笛子)
教师介绍笛子: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属于吹管乐器组,表现力丰富。(3)欣赏第三部分
黄鹤舞蹈主题:舞蹈和欢乐场面是三部曲式,有两个主题,是黄鹤形象的两个侧面,具有传奇性与幻想性。第一个主题,轻盈优美,表现了黄鹤抒情优美的一 面。(第114—129小节)第二个主题,热烈欢快、活泼跳跃,描绘了黄鹤翩 翩起舞的情景。(第130—157小节)接着是三部曲式的动力性再现,两个主题交织一 起,达到副部的高潮。(第158—175小节)。提问:请学生说说自己听了这段音乐的心情。(激动,热烈,热情,高兴,愉快)等。还运用了哪种乐器?(竖琴)(4)欣赏第四部分:
先前美妙的舞曲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暴的不协和和弦打断,全部铜管暴发性地发出刺耳的吼叫,鼓钹齐鸣,弦乐和木管强奏出颤音和一掠而上的音型,造成紧张恐慌的气氛,描写了蛮横跋扈的官老爷突然闯进来。黄鹤的紧张与不安,惊恐与愤怒的场面情景。先前的愉快活泼和抒情明朗的气氛全然消失。接下来是一个描写性的短句,使人联想到官老爷对着始终不肯为他跳舞的黄鹤一筹莫展的可笑情景。最后一段诙谐性短句,描写蠢相的官老爷。(第200—256小节)。请个别同学上台随乐表演,表现官老爷闯来时蛮横的情景及黄鹤不舞蹈时一筹莫展的可笑情景。通过表演,让学生完全融入进音乐,使同学有身临其境之感。(5)欣赏最后主题 艺人的笛声 :老马悠扬的笛声再现后,官老爷愚蠢奸诈的主题 形象更加滑稽可笑,在老马的笛声指引下,黄鹤振翅冲出老爷官府,飞回人民的怀抱。在这段音乐的高潮处,出现了由小号和长号用特强的力度吹出,这是自由翱翔于蓝天的黄鹤高唱的凯歌,也是人们祝贺黄鹤回来的欢呼。(第300—375小节)提问:最后结束的音乐象征了什么? 乐队的演奏,为抒情优美的主题增添了庄严的色彩,也象征着人们希望永远得到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最后,在十分欢腾热烈的舞蹈场面中,结束全曲。
五、延伸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赏析,我们知道讲故事并非是文学作品的专利,作曲家也能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成这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即交响诗,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提问:本首作品是音诗、音画还是交响童话?(交响童话)
六、总结
刚才的欣赏大家可能还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只是欣赏了交响诗的几个经典片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从电视网络上找寻更多的交响诗完整聆听,你将发现他们会是极富抒情性与幻想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色彩的伟大中华民族作品。
第四篇:音乐教学故事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
张茹
我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我慢慢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你,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
我带的是七年级的音乐课,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每次开始上课,我都会在黑板上贴五颗星星,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孩子,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记得那一堂音乐课学习的内容是:认识七个唱名,我问同学,你们有没有哪位同学已经认识了呢?孩子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我。其中一个胆子特别大的孩子对我说“老师,那不就是我们数学上学的1、2、3、4、5、6、7嘛!话听到这,我不禁大声笑起来。说实在,我刚接触到音乐时,也何尝不是将这七个音乐符号认成数学符号呢?我忍住笑,换用不着游戏的方式让她们来认识七个唱名。首先,我带着学生以《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了“do、re、mi、fa、sol、la、si”的七个唱名。然后,又带他们模仿我做手势。但是我发现他们在跟我做手势时,兴趣不是很高。我想了又想:为什么我不能让他们自己来为音乐王国里的七个同学都编上动作,以此让他们自己来熟悉音的高低呢?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等我话一说出来,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说:“老师,老师,能让我来试一试吗?”还有几个同学甚至离开座位来扯着我的衣角,要我叫他表演。于是,我请了一个同学让他做“do、do、do”的动作,这时,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举起了小手,来跟着他表演。看着孩子们的表演,孩子们掌握的很快。于是我又叫了好几个同学同样为re、mi、fa、sol、la、si这六个音编动作,看着,孩子们编的动作再加上我及时的引导,他们对这些音很快就全掌握了。
七年级的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和学生的交流,要避免过多使用音乐术语,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多多以轻松快乐的游戏来让她们吸收要学的知识。同时多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这就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小故事。
音乐教学故事
张莹
作为年轻的音乐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我有很大的欠缺,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有了很多新的体会,对怎样上好一堂音乐课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音乐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学生们的“休闲课”,如果听说哪个老师占了这节音乐课,学生们可是会很生气的,呵呵!在我的音乐课上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趣事,有一节课是我记忆忧新。
那是一节普通的音乐课,教材内容是学唱歌曲《渴望春天》,我和往常一样进行常规教学,先听范唱再进入新歌学唱。当我播放录音范唱时,学生越听越没劲,教室里闹哄哄,课堂纪律越来越差,有的学生竟然看着窗外,学着鸟儿叫了起来,我的心情也随即烦躁,但这鸟儿的叫声又让我脑海中冒出了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换一个切入点,先让学生说说关于春天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寻找一切春天可以表现的音源。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生并允许他们下位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商量。很快教室里开始骚动起来,对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课之后,我又对这一课型做了更深层次的反思;同时为了能在下一个班级当中表现得尽善尽美,我又给下一个班的学生布置了前置作业,让他们提前思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捕捉到有关春天的声音并表现出来,可以个人也可以组合表现。并且我将课题改为《春之声》。没想到这个班的学生表现得更为充分,创造力让人刮目相看。有的学生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然应该有小鸟的叫声。于是他用口哨模仿小鸟的叫声;其他孩子也跟着模仿起来,可是他们的方式方法却完全不一样,有的孩子用双手合起来,模仿布谷鸟的声音;有的带来了小时候玩的模仿小鸟叫声的玩具,表现得惟妙惟肖;有的甚至还通过音色来模仿乌鸦的叫声;就连平时我们不经意翻书的声音,也被同学们艺术的表现出了小鸟扑扇翅膀的声音。孩子们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每个生动各异的表现,都赢来了其他同学叹服的掌声。就在这一次次的掌声中,同学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有的同学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于是她拿起准备好的报纸通过抖动来模仿下雨淅沥沥的声音;几位和她一起合作的小伙伴,也拿起报纸,不停地摩擦来表现雨声越来越大和渐渐消失的声响;还有位同学拿出一个盆,敲打出雨点落在脸盆里的声音;最出奇的是有一位同学竟然拿出了一个模仿雷声的玩具。实在太形象了,这个组合配合得最为默契,也是获得同学们赞扬最多的。另外一个组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朗读了一首宋词《西江月》,借助词里有关春天的信息来模仿,有风声、雨声、蛙声、鸟声、雷声、水声。最令人叫绝的是,有位同学突发奇想,拿起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夹子,使它发出声响,模仿鸣蝉的声音。同学们看了都大吃一惊,一致认为这是最有创意的。
最后,我让同学们又回到歌曲《渴望春天》当中,寻找歌曲传递给我们的春天的讯息。就在这种探索的热情当中,同学们轻轻松松学会了这首歌曲,并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结束了音乐课堂。置身这样的课堂氛围我不禁百感交集,对于自己的一个闪念能激起学生如此强烈的兴趣感到无限欣喜。
同时也对通过这节课所折射出的问题引发了反思: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喜欢音乐课本当中的歌曲内容,导致课堂纪律难以调控。整堂课下来,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并不是学生不喜欢音乐不喜欢唱歌,关键在于如何调动积极 性的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以及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不断与时俱进。
第五篇:《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教学设计
《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教学设计
作品解读
丰子恺编著的《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中的文章选自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青少年杂志《新少年》,旨在引导少年认识社会、欣赏文艺和了解自然。《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按照故事内容分为“少年音乐故事”和“少年美术故事”两部分,将枯燥的艺术基本常识融化在平易的小故事中,讲述风趣,情味悠然。虽然书中的一些乐理、美术知识的表达与当今有些差异,但读者绝不会因此而减少对这本书的喜爱,因为其中蕴含的对艺术真知的追求和感悟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差异而褪色的。
设计意图
这本书是丰子恺先生为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每一个故事中都蕴含着一些音乐、美术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故事本身涉及的生活场景又都是那么自然,虽然有的场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不那么熟悉,但就像看老电影一样,都能马上进入其中的情境。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先“走进故事”,再“走出故事”,通过形式各异的教学环节,充分地提炼、感悟到丰子恺先生寄寓在故事中的艺术知识和艺术品味,体会到这本书的“良苦用心”,并在生活中拥有发现艺术之美的眼光和心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导读版块的听故事、了解作者、交流知识点等环节,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
2.通过推进版块的“知识竞答”环节,将重点知识从故事中提炼出来,对基本的知识进行巩固性掌握。
3.在实践运用中提升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在对精妙的、哲思性语言的品读过程中,提升艺术修养。
4.通过延伸活动,进一步拓展对本书的兴味,进一步了解作者在漫画、散文等领域的伟大成就。
教学过程
【导读板块】
一、听《维多利亚女皇害怕》的故事
1.从原书中《维多利亚女皇的害怕》一文中截取相关的故事讲一讲。2.学生谈感受,老师总结:可见,艺术有超越世间一切荣华的尊贵性。3.大家知道这个故事老师是从哪本书中读到的吗?(出示《少年音乐和美 术一书》)
二、走进作者 1.这本书的作者是就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丰子恺先生。
2.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3.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认为孩子“有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是世间“彻底真实而纯洁”的人。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长大,让生命一直浸润在童心世界的快乐和本真中。为此他还曾满怀惆怅地写了一篇《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的散文,既为自己的儿女长大而欢欣,又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伤心。
4.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阅读的就是一个叫“逢春”的小姑娘和一个叫“如金”的小男孩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他们是姐弟俩。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都和“音乐”或“美术”有关。
三、共读第一篇
1.先来听一听《独揽梅花扫腊雪》的故事吧。
2.出示句子:“满天大雪,从去年除夜落起,一直落到今年元旦的朝晨。天井里完全变成白色,只见两株老梅的黑色树干从雪中挺出,好像一双乌木筷插在一碗白米饭里了。”这个比喻怎么样?
3.“除了两株梅树以外,还有一个浑身黑色的王老公公„„”(教师读书中的内容至“爸爸伸手抚我的头,笑着说:‘雪腊扫花梅揽独,王公公做不到,只好你去做了!’说着便离开我,自去同王老公公闲谈了。)
4.你听懂爸爸的话了吗?(交流)5.师继续往下读文章。
6.交流:你觉得在你们家,谁是“主音”do?谁是“属音”sol?“中音”或 “次中音”又是谁呢?
7.小结:丰子恺讲的这些和音乐知识有关的故事是多么有趣,多么容易理解啊,它比纯粹地讲乐理知识要有意思得多,那就让我们继续读故事吧。
【推进板块之“少年音乐故事” 】
一、乐理知识
让我们先来考考自己从故事中积累的乐理知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do,re,mi,fa,sol,la,si叫作长音阶,也叫大音阶,用长音阶作曲的乐曲,叫做长调乐曲。la,si,do,re,mi,fa,sol,叫作短音阶,也叫小音阶,用短音阶作曲的乐曲,叫做短调乐曲。(正确)
2.在钢琴上,黑键是划分半音的。七个白键之中,只有EF之间相隔一个“半音”,其余每两白键间相隔都是两个“半音”,即一个全音。这样,一个音阶中一共含有十二个“半音”。(答案:EF之间和BC之间都相隔一个“半音”)
3.在钢琴中,十二个键中只有c可以当作第一音do。(答案:在钢琴中,十二个键都可以当作第一音“do”,所以音乐上共有十二个调子。)
4.大凡吹运管中空气而发音的乐器,管愈长发音愈高,管愈短发音愈低。(答案:管愈长发音愈低,管愈短发音愈高。)
5.先有曲而后作歌词,方法不及先有歌词再作曲,因而难得那样融和而圆满的结合。(正确)
6.磨练声音的方法,根本的有三种,即呼吸练习、声区练习与发韵练习。(正确)
二、实践运用
在故事中我们了解了那多么的乐理知识,现在要看看大家实际运用的能力了。
1.《晚餐的转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个音阶里有七个音,每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不等。从mi到fa,从si到 do,这两处的距离特别短,叫做“半音”,其余的叫做“全音”。故一个音阶是由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造成的。所谓“度”,就是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所经过的字数。例如从do到re,经过两个字,叫做二度;从do到mi,经过三个字,叫做三度。”请从音乐书中找一段谱子,找一找,哪些是二度,哪些是三度。
2.《理法与情趣》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好几个音一同奏出,叫做“和弦”。最常用的和弦,是由三个音同奏的,叫做“三和弦”。三和弦有七种,音阶上的每一个音上都可造一个三和弦来。”请写出几个音“佳”的三和弦。
3.《巷中的美音》一文中写道:古乐里的阶名,就是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因为其中有两个仅加一变字,故又叫做“五音”。请分别写出这五音相对应的阶名。
4.你能根据《蛙鼓》一文对“交响乐”演奏中各类乐器的描述,画一张“合奏位置”示意图,并标注出这些乐器的音乐特点吗?
三、心灵感悟
1.关于音乐,文中有很多论述,比如“音乐是精神的食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你还能从文中找到相似的论述吗? 答案预设:
(1)对于个人,音乐好像益友而兼良师;对于团体生活,音乐是一个无形而有力的向导者。
(2)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音乐可以说是“感情界的言语”。(3)倘然没有了音乐,人类的生活将何等隔膜而枯燥!世间将何等荒凉而寂寞。
(4)听曲趣高尚的乐曲,好比吃橄榄,其味隽雅;听曲趣卑浅的乐曲,好比吃糖,其味浅俗。
(5)音乐的效果不是空洞的,着实有实用之处。所谓“安慰感情,陶冶精神,修养人格”等等,不是一张空头支票,保存得好,将来可以兑现。
(6)第一,音乐并不完全是享乐的东西,并非时时伴着兴味的。在未学成以前的练习时期,比练习英文数学更加艰苦,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忍耐。第二,人生的事,苦乐必定相伴,而且成比例。吃苦愈多,享乐愈大;反之,不吃苦就不得享乐。
3.你对音乐有怎样的感受呢?也来写两句吧!
四、佳句品读
作为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不仅构思精巧,将一个个知识点融化在精彩的故事中,更有许多精妙的句子,值得好好读一读,品一品。逐句出示,并交流感想(也可以由学生找句子):
1.和暖的春风吹在我脸上,好像一片薄纱,使我感觉非常舒适。——摘自《律中夹钟》
2.他的白胡须映着雪光,白得更加厉害,好像嘴上长着一丛鲞鱼骨头似的。——摘自《独揽梅花扫腊雪》
3.他张大嘴巴,把口琴一口含住,好比花猫拖鱼似的。忽然繁弦急管之声从他的颔下滚滚地流出,一会儿弥漫堂前。满堂人都听得出神。——摘自《松柏凌霜竹耐寒》
4.姆妈说:“„„最使我讨嫌的是杭州的卖盐声:‘盐——’像发条一样卷起来,越卷越紧,最后好像卷断了似的。上海的卖夜报也讨嫌,活像喊救火,令人直跳起来。”——摘自《铁马与风筝》 【推进板块之“少年美术故事” 】
一、美术知识
让我们先来考考自己从故事中积累的美术知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三原色是指:红、黄、白。三间色是指:红黄成橙,红白成粉、黄蓝成绿。(答案:三原色应是红、黄、蓝)
2.远近法里有一个定规:同样大的东西,越远越大,同样长的距离,越远越长。(答案:同样大的东西,越远越小,同样长的距离,越远越短。)
3.一幅画,人物在中间是齐整的好看,在三分之一处是自然的好看,贴在边上就不好看了。(正确)
4.看一幅画,应当靠近看,越近,看得越仔细。(答案:画面广大的,必须隔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全部。若距离太近,只见画的局部,便无从鉴赏。看画,须将画放在视线的六十度角内,方能同时看到画的全部,方能看出画的神气。所以小的画可以近看,大的画必须远看。)
5.一般来说,写生画比图案画更复杂,因为它没有一定的规则,而美恶显然不同。(正确)
二、头脑风暴
1.作为漫画家的丰子恺,在这本书的《壁画》一文中对漫画《军缩会议》进行了分析,特别有意思,现在请你他来分析几幅漫画,看看能不能读懂。(漫画内容见《阅读指导方案》,也可从网络中搜索)
2.在美术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这本书中也用相关的故事把它讲述出来了,现在就请你读一读以下几条描述,想想它们分别描述的是哪一个流派。(1)到了罗丹,开始废弃一切定规,完全依照实际的人体而雕塑。所以雕出来的全同真的人体一样。(答案:写实派)
(2)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状态一齐描出。譬如描一只正在跑的马,就描几十只脚;描一个正在弹琴的人,就描好几只手。(答案:未来派)
(3)描画不必描写外界的状态,应该描写我们看见一种状态时心目中所起的感想。(答案:表现派)
(4)把物体的形状裂为种种几何形体,重新组织起来,使人看了不知道所描的是什么东西。(答案:立体派)
三、实践运用
在故事中,我们了解了那多么的美术知识,现在要看大家实际运用的能力了。1.《弟弟的新大衣》一文,等候开会前那一幕中对“各色人物”的描写很有意思,请模仿着写一写教室里同学的着装,也可以思考一下谁的着装最得体,为什么。
2.《初雪》一文中,有对家具装饰的“繁”与“简”的论述,你不防也到家具市场上去看一看,哪些是属于“繁琐”型的,哪些是属于“简约”型的,你更喜欢哪一种,还可以画一画哦。
3.《山芋版画》一文中讲到几个孩子用雕刻山芋的方法来做版画,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做版画呢,动手试一试吧,一定很有意思。
4.《新同学》一文中例举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脸孔”,对照图,照照镜子,找找你自己属于哪一种脸孔。再看看你的同学们,分别属于哪一种脸孔。
【延伸板块】
1.这本书的内容是以故事的方式连缀在一起的,其实,在这些故事中还含着好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仙人吹魔笛”“希腊画家乌克西斯和巴尔哈西斯的故事”,可以讲给伙伴听或把它表演出来。
2.书中出现了许多歌谱,大家可以逐一对照着唱一唱,感受一下当年的生活。当然,好的音乐的本质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
3.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几个茶杯,一卷帘笼,便是十分心情。他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读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漫画,会让一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多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来看看丰先生所作的与儿童有关的漫画吧,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悟的。(漫画见《阅读指导方案》或从网络中搜索)
4.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等。《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中,除了《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还有《小钞票历险记》《博士见鬼》《中学生小品》《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作品,一定要找来读一读哦!
作者简介
陆锦华
小学高级教师,浙江大学教育硕士,南通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曾获全国苏教版实验区小学语文优课评比一等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小学图画书课程开发与研究》,主编、参编各类教辅用书三十余本,十余篇论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