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考题(共5篇)

时间:2019-05-12 20:4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教育技术考题》。

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考题

名词解释

1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2信息化教学设计 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教学系统: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又各要素按照一定的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它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个最基本的要素。

4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4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5课件: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策略,并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并制作的应用软件。

6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根据教学设计有机整合,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形成一种系统的教学软件。7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型号;有利于知识的同化。

8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9媒体: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纸张、磁带、光盘等,也成媒质:二是指信息的存在及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灯,也成媒介。

10多媒体:是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即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技术。它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11远程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1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设计师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中国学者何克抗的观点:教学设计师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原理和学习原理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系统化过程。

2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根据教学设计应用层次的不同,教学实际模式可分为以“课堂”、以“产品”、和以“系统”为中心的教

3学设计过程模式。

肯普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伯格曼和穆尔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把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形式。

4分析从属技能的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5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6威尔森的结构主义教学设计程序分为:一般方法论、需求评估、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策略开发、媒体选择、评估学生六个方面。

7教学系统设计程序观的演进:教学系统设计的媒体观;

2、教学系统设计的狭义系统观;

3、教学系统设计的标准系统观;

4、教学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观;

5、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观。

8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以肯普模式和迪克—柯瑞模式最具代表性。

9迪克—柯瑞模式一般步骤: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测试 ;开发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教学材料;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比较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优缺点:

10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但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对教师和学生以及环境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因此,在一段时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第六章: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评价

1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2多媒体课件的类型:课堂演示型;

学生自主学习型;

模拟实验型;

训练复习型;

教学游戏型;

资料工具型

3多媒体可见设计原则:一致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友好性原则; 有机整合的原则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流程:课题选择

课件教学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

素材准备

稿本编写

课件编辑

试用评价

课件成型

4国内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方法:自我评价;

组织评价;

使用中评价;

过程评价

第八章:教学评价

5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作用; 调控功能; 激励功能 6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计划评价、项目评价和产品(材料)评价三种类型 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7教学评价的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科学主义取向

8教学评价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本世纪30年代由美国泰勒提出来的,该模式是在其非常有影响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目的游离评价;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是斯塔弗尔比姆等人于1966年首次提出。CIPP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这四种评价名称的每一个英文字母的缩略语。

4、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符号互动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模式。9教学评价的程序由三个阶段组成:

一、制定评价计划;

二、实施评价;

(三)做出评价决策

1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教学形式的开放化;

教学过程的个别化;

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教师角色的转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2多媒体环境的教学优势: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2、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

3、多媒体的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化、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3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模式: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多媒体环境下个别化教学; 多媒体网络下的远程学习

4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原则: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组合多种教学媒体; 创设有力的学习环境;

为学习提供及时地反馈。

5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十一章:现代远程教育

1远程教育的特征:1)师生在时间或地域上的分离,或者即在时间上分离又在地点上分离。2)学习常须由一些机构或组织进行认证。这种类型的学习不同于经由自己的努力而未经学习机构的官方认证而进行的学习。3)混合媒体课件的应用,包括印刷品、广播电视、视频音频盒带、基于计算机的学习和通讯。课件往往是前测的或在使用之前被证明是有效的。4)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交互可是同步的,也可以是不同步的。5)为了教程、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图书馆学习、实验室或实践环节,会面往往是必要的。6)在大型的开放和远程学习运作中,劳动是有分工的,任务被分派给课程开发小组中的不同人员。

2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突破时空限制,授课体系师生分离;教学资源极大丰富、自由共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交互性强:融合多种媒体技术,教育手段多元化;构建个别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打造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全民化。

3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1、师生分离,媒体交互

2、交互性强

3、教学过程开放

4、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

5、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发展。

4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缺点优点:1)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得到解答;2)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有利于个体化学习。它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3)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4)现代远程教育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缺陷:1)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能够初步使用计算机。2)在目前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对职业技能培训有很大的难度,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更适宜于开展继续教育课程。

5远程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函授阶段。1840年起源于英国,使用媒体为印刷材料,教学模式为自学材料、函授辅导,办学主体是函授学校。伊萨克·皮特曼被认为是函授教学的鼻祖。第二阶段:1920年兴起的以广播电视教育为主要途径的授课方式。使用媒体为广播电视节目,教学模式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办学主体是广播电视学校。教学方式为广播电视教学。第三阶段:也就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开始实践是1996年,教学方式为网络教学,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体,使用登陆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网络学校是其办学主体。

6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物质资源:多种媒体教材;素材苦;远程动态资源;网络课程;知识传播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软件。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开放、信息资源的保障、信息资源的服务和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主要体现教师的作用。

7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建设要考虑四种角色的提高:

1、知识的传递者;

2、智力资源开发者;

3、课程设计制造者;

4、学习支持者;

5、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开拓者。

8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学模式的改变:

1、教学手段的改变

2、教学研究的改变;

教学方式的改变: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由单纯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变“教学”为“导学”;改变教师知识结构。

9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类:

1、同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2、异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3、交互式远程教学模式;

4、混合式远程教学模式。

10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分类:自主型学习模式;

2、讲授型学习模式

3、研究型学习模式

4、案例形学习模式;

5、协作型学习模式。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理论:

1、系统理论的指导;

2、各种学习理论的指导;

3、现代课程论的指导

4、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

1、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转变,将信息技术从帮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帮助学生表达自我的工具、认知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评价工具、激励学生的工具等,并具优化的技术环境与教师无缝连接;

2、教师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关注每一个人;

3、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学科知识评估向综合能力评估的转变,形成性评价逐渐成为日常教学中对学科知识评价的有效方式。同时,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也逐渐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5、课堂教学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转变。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1、知识点的切入策略;多种感觉参与学习策略;思维训练核心策略;情景激励策略;实践感知策略;习作强化策略;协作探究策略;

8、自主探究策略;

9、寓情于乐策略;

10、拓展学习策略。

4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过程:

1、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

2、设计学习任务

3、设计学习情境;

4、设计学习资源;

5、选择学习策略;

6、教师管理与帮助设计;

7、总结与强化练习设计;

8、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5教学模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合。具体而言,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观念中,教学各要素间形成的较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成。教学模式表示了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全面深入整合中,中美两国都采取了下面三种教学模式;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三种教学模式。

第十三章: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展望

1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影响:A现代教育技术危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1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2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3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4教育技术促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B点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1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2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3平台化教材;4交互化的教材;5课程的多元化载体6教学评价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7信息化教学的评价

关注过程

综合能力

主动参与

开放多样 面向资源

面向环境

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课程价值观上,教师必须改变知识中心取向的课程目标观,树立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的目标观;在学生观上,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知识观上,要认识到知识据具有文化性、情景性、价值性、建构性、社会性等特性。知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人们对知识有选择、怀疑、批判和建构的权利和能力;在教材观上,新课改提倡教材的多样化,是教材作为唯一的“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师应从“圣经式”的教材观中解放出来,将教材看成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材料”和“文本”。2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从课程的发布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其次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第三是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3教师行为的变革:教学方式: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从控制到对话;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4教师文化的变革:走向合作与对话;探究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 走出功利主义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展望:1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在媒体技术、理论基础等应用方面更趋于整体融合;2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4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和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5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 6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3教育信息化内容: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育人环境信息化

4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教学系统设计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1.研究教与学的关系2.研究教与学的目标 3.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活动过程)

1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2传统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传统教学设计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教”。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

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信息资源的选择;教学情景的创设;由教转变为学;关注评价方式

4基本流程: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资源与学习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

5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1.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因此被赋予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地位。

A.正确 B.错误

2.杂志媒体是目前四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及杂志)中消费者需要花费比较高的金额去取得媒体

A.正确 B.错误

3.CAI课件分为三种基本结构:固定结构、生成型结构、智能型结构

A.正确 B.错误

4.斯坦浩斯在深入批判过程模式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目标模式的原理和操作

A.正确B.错误

5.E-mail可以传送多媒体信息。

A.正确B.错误

6.教育技术AECT1994的定义的两种性质是

A.实践领域、理论领域B.理论领域、应用领域 C.哲学领域、物质领域 D.教学领域、管理领域 7.计算机辅助教学是: A.CAM

B.CAI

C.CAD

D.CAJ 8.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它的优势所在,那就是:

A.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

B.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C.适宜于开展继续教育课程。

D.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9.开放学习模式的提出者是: A.seamans

B.kember

C.apps

D.sada 10.目前国内外最大的搜索网站是()。A.YAHOO

B.SOHU

C.BAIDU

D.GOOGLE 11.桑新民在其“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一文中把各种技术观和技术哲学大体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A.自然科学、工程学和经济学层次,B.社会学、生态学层次,C.文化哲学、哲学人类学层次

D.生态学层次,文化哲学

12.幻灯机按放映软件的类型可分为

A.单片式幻灯机 B.放大式幻灯机 C.显微式幻灯机

D.卷片式幻灯机 13.ICAI系统一般包括:

A.专门知识模块B.教导策略模块C.学生模型模块 D.自然语言的智能接口 14.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

A.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B.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C.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D.以“课件”为中心的层次

15.按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施教方式来分,可分为()。

A.电子教案B.电子课件 C.电子图书馆 D.邮件列表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考题

名词解释

教育信息化

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系统: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又各要素按照一定的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它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个最基本的要素。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课件: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策略,并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并制作的应用软件。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根据教学设计有机整合,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形成一种系统的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型号;有利于知识的同化。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媒体: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纸张、磁带、光盘等,也成媒质:二是指信息的存在及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灯,也成媒介。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即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技术。它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远程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设计师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中国学者何克抗的观点:教学设计师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原理和学习原理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系统化过程。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根据教学设计应用层次的不同,教学实际模式可分为以“课堂”、以“产品”、和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肯普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伯格曼和穆尔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

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把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形式。分析从属技能的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威尔森的结构主义教学设计程序分为:一般方法论、需求评估、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策略开发、媒体选择、评估学生六个方面。教学系统设计程序观的演进:

1、教学系统设计的媒体观;

2、教学系统设计的狭义系统观;

3、教学系统设计的标准系统观;

4、教学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观;

5、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观。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以肯普模式和迪克—柯瑞模式最具代表性。迪克—柯瑞模式一般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测试 ;开发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教学材料;

2、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比较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优缺点: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但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对教师和学生以及环境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因此,在一段时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第六章: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评价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

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课堂演示型; 学生自主学习型; 模拟实验型; 训练复习型; 教学游戏型; 资料工具型 多媒体可见设计原则:

一致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友好性原则; 有机整合的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流程:

课题选择 课件教学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 素材准备 稿本编写 课件编辑 试用评价 课件成型 国内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 组织评价; 使用中评价; 过程评价

第八章: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作用; 调控功能; 激励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计划评价、项目评价和产品(材料)评价三种类型 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教学评价的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科学主义取向 教学评价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本世纪30年代由美国泰勒提出来的,该模式是在其非常有影响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是斯塔弗尔比姆等人于1966年首次提出。CIPP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这四种评价名称的每一个英文字母的缩略语。

4、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符号互动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模式。教学评价的程序由三个阶段组成:

一、制定评价计划;

二、实施评价;

(三)做出评价决策

第九章: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与学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教学形式的开放化; 教学过程的个别化; 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教师角色的转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环境的教学优势: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2、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

3、多媒体的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化、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模式:

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多媒体环境下个别化教学; 多媒体网络下的远程学习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原则:

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组合多种教学媒体; 创设有力的学习环境; 为学习提供及时地反馈。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

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

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十一章: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的特征:

1)师生在时间或地域上的分离,或者即在时间上分离又在地点上分离。

2)学习常须由一些机构或组织进行认证。这种类型的学习不同于经由自己的努力而未经学习机构的官方认证而进行的学习。

3)混合媒体课件的应用,包括印刷品、广播电视、视频音频盒带、基于计算机的学习和通讯。课件往往是前测的或在使用之前被证明是有效的。4)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交互可是同步的,也可以是不同步的。

5)为了教程、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图书馆学习、实验室或实践环节,会面往往是必要的。6)在大型的开放和远程学习运作中,劳动是有分工的,任务被分派给课程开发小组中的不同人员。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

1、突破时空限制,授课体系师生分离;教学资源极大丰富、自由共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交互性强;

2、融合多种媒体技术,教育手段多元化;构建个别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打造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全民化。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1、师生分离,媒体交互;

2、交互性强;

3、教学过程开放

4、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

5、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缺点 优点:

1)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得到解答;

2)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有利于个体化学习。它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3)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4)现代远程教育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缺陷:

1)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能够初步使用计算机。

2)在目前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对职业技能 培训有很大的难度,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更适宜于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远程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函授阶段。1840年起源于英国,使用媒体为印刷材料,教学模式为自学材料、函授辅导,办学主体是函授学校。伊萨克·皮特曼被认为是函授教学的鼻祖。

第二阶段:1920年兴起的以广播电视教育为主要途径的授课方式。使用媒体为广播电视节目,教学模式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办学主体是广播电视学校。教学方式为广播电视教学。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开始实践是1996年,教学方式为网络教学,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体,使用登陆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网络学校是其办学主体。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

1、物质资源:多种媒体教材;素材苦;远程动态资源;网络课程;知识传播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软件。

2、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开放、信息资源的保障、信息资源的服务和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3、人力资源建设:主要体现教师的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建设要考虑四种角色的提高:

1、知识的传递者;

2、智力资源开发者;

3、课程设计制造者;

4、学习支持者;

5、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开拓者。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学模式的改变:

1、教学手段的改变;

2、教学研究的改变;

3、教学方式的改变: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由单纯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变“教学”为“导学”;改变教师知识结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类:

1、同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2、异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3、交互式远程教学模式;

4、混合式远程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分类:

1、自主型学习模式;

2、讲授型学习模式;

3、研究型学习模式;

4、案例形学习模式;

5、协作型学习模式。

第十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理论:

1、系统理论的指导;

2、各种学习理论的指导;

3、现代课程论的指导;

4、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

1、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转变,将信息技术从帮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帮助学生表达自我的工具、认知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评价工具、激励学生的工具等,并具优化的技术环境与教师无缝连接;

2、教师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关注每一个人;

3、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学科知识评估向综合能力评估的转变,形成性评价逐渐成为日常教学中对学科知识评价的有效方式。同时,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也逐渐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5、课堂教学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转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1、知识点的切入策略;

2、多种感觉参与学习策略;

3、思维训练核心策略;

4、情景激励策略;

5、实践感知策略;

6、习作强化策略;

7、协作探究策略;

8、自主探究策略;

9、寓情于乐策略;

10、拓展学习策略。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过程:

1、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

2、设计学习任务;

3、设计学习情境;

4、设计学习资源;

5、选择学习策略;

6、教师管理与帮助设计;

7、总结与强化练习设计;

8、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

教学模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合。具体而言,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观念中,教学各要素间形成的较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成。教学模式表示了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

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全面深入整合中,中美两国都采取了下面三种教学模式;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三种教学模式。

第十三章: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展望

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危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     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育技术促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

2、点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  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平台化教材;交互化的教材;课程的多元化载体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课程价值观上,教师必须改变知识中心取向的课程目标观,树立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的目标观;在学生观上,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知识观上,要认识到知识据具有文化性、情景性、价值性、建构性、社会性等特性。知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人们对知识有选择、怀疑、批判和建构的权利和能力;在教材观上,新课改提倡教材的多样化,是教材作为唯一的“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师应从“圣经式”的教材观中解放出来,将教材看成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材料”和“文本”。

2、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从课程的发布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 其次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第三是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3、教师行为的变革:

教学方式: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从控制到对话;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4、教师文化的变革:走向合作与对话; 探究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 走出功利主义 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1、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在媒体技术、理论基础等应用方面更趋于整体融合;

2、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4、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和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

5、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

6、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教育信息化内容:

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 吧 教学过程信息化 学习过程信息化 育人环境信息化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教学系统设计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1.研究教与学的关系 2.研究教与学的目标

3.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活动过程)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传统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

传统教学设计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教”。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

信息资源的选择 教学情景的创设 由教转变为学 关注评价方式 基本流程

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资源与学习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教学评价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 信息化教学的评价

关注过程 综合能力 主动参与 开放多样 面向资源 面向环境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考题

老崔的考题:

1.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因此被赋予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地位。

A.正确

B.错误

2.听觉媒体是以电声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育媒体

A.正确

B.错误

3.Web-based Course的含义是虚拟网络教室

A.正确

B.错误

4.评价是对现象的量的描述。

A.正确

B.错误

5.研究选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的描述性课题多,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少,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之一。

A.正确

B.错误

6.()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斯腾伯格

D.威特金 7.以下属于视听媒体的是:

A.录音机

B.黑板

C.幻灯

D.视盘

8.根据新闻媒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属于第三媒体的是:

A.报纸

B.电视

C.计算机

D.录音机

9.信息加工分析法由()提出的一种用于动作技能类和智慧技能类学习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A.布鲁纳

B.狄克

C.布鲁姆

D.加涅 10.在美国,网络课程被称为

A.Web-based Course

B.Web-assisted Course C.CAI D.WEB 1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则有:

A.CAI应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B.CAI应注重个别化教学功能的发挥

C.CAI要充分发挥的人机交互的功能

D.CAI应注重媒体形式的合理运用 12.第四代远程教育的传输介质有:

A.高带宽传输速度的电子邮件、讨论会和公告牌。

B.带有计算机程序和资源的磁盘、光盘及网络

C.音频/电话会议

D.通过陆地、卫星和电话技术的桌面视频会议

13.下面那些是课程开发时使用情境化模式开发时的步骤:

A.情境分析

B.目标表述

C.制定教学方案

D.问题和实时 14.交互技术从形式上可分为:

A.E-mail B.bbs C.聊天室

D.视频

15.在评价过程中,为了便于量化还必须有一个比较标准,那么标准的描述常见的形式有:

A.描述式标准B.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C.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D.划分等级标准

一.判断题 注:每题1分

1.我国的电化教育在其“重新起步,快速发展阶段”有其不足之处:太偏重于硬件投资和建设,忽视了软件和人才的建设。

A.正确

B.错误

2.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自己实力能达到的水平与经别人帮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A.正确

B.错误

3.知道: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的回忆。

A.正确

B.错误

4.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其核心内容概括地来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A.正确

B.错误

5.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强调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具体的评价方法。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择 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是关于如何“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的高级认知策略,包括检查、督察、规划、预测等认知活动。

A.认知策略

B.学习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元认知策略

7.根据新闻媒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属于第三媒体的是:

A.报纸

B.电视

C.计算机

D.录音机

8.马歇尔·迈克卢汉关于媒介的观点是:

A.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与收之间所利用的各种工具

B.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

C.人体的延伸

D.媒体与学习无关

9.视听媒体按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

A.触觉媒体

B.视听觉媒体

C.多媒体

D.虚拟现实媒体

10.课程编制中有几个研究环节,其中不包括: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组织 D.课程改革

三.多选择 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劳特斯(Lotas)将学习者学习风格划分为四种类型。下面关于情感I和II描述正确的是()

A.情感I是指学习者喜好在群体中学习,对他人非常敏感,根据他人的情感进行决策。

B.情感II的学习者则关心的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们根据道德和美学进行决策。

C.学习者喜好关心生活的实践方面,并根据精确的信息进行决策。

D.喜欢用事实建构和理解理论。

12.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以下课程中哪些不适合于采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学习?

A.语文

B.英语

C.体育

D.音乐

13.教学媒体的选择一般考虑哪几个因素:

A.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B.教学对象与教学条件

C.师生能力

D.媒体特性

14.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的因素包括: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态度或情感

15.按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功能特性来分,可分为()。

A.教育教学动态类信息资源

B.教育教学理论类信息资源

C.教育教学经验类信息资源{ D.教学辅助素材类信息资源

一.判断题 注:每题1分

1.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内部动机。

A.正确

B.错误

2.程序教学的出现标志着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和个别学生身上。

A.正确

B.错误

3.智能CAI,简称ICAI,是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立智能CAI系统

A.正确

B.错误 4.在远程教育中可以使用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会议系统模拟出传统的面对面的授课教学环境。

A.正确

B.错误

5.当代西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抛弃或弱化了实证主义原子论、还原论、机械观,转向整体论系统观。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择 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7.视听媒体按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

A.触觉媒体

B.视听觉媒体

C.多媒体

D.虚拟现实媒体 8.教学的核心阶段是:

A.选择学习内容

B.提出问题

C.呈现教学信息的过程

D.反应

9.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主要特点是:

A.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

B.有利于个体化学习

C.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D.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10.以下哪个不是标准参照测量的别名

A.内容参照测量

B.目标参照测量

C.范畴参照测量

D.结果参照测量

三.多选择 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观察学习的阶段有

A.注意阶段

B.保持阶段

C.动作复现阶段

D.动机阶段 12.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等认为认知结构有()成分组成A.元成分

B.操作成分

C.知识获得成分

D.已知成分

13.皮亚杰认为儿童克服不平衡的状态有三种途径:()

A.忽略

B.同化

C.顺应

D.迁移

14.在目标模式的课程开发中,提到了泰勒原理,那么它的内容包括下面那些内容?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C.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15.以下网站不属于教育类网站的是()。

A..COM B..NET C..EDU.CN D.GOV

一.判断题 注:每题1分

1.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A.正确

B.错误

2.听觉媒体是以电声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育媒体

A.正确

B.错误

3.第二代远程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

A.正确

B.错误

4.迪克-柯瑞模式的起点是确定教学目标

A.正确

B.错误

5.“泰勒原理”包括三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择 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6.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

A.夸美纽斯

B.皮亚杰

C.杜威

D.斯金纳

7.语言实验室的听音型 表示为

A.AP B.AA C.AAC D.AC 8.哪种从属技能分析法是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

A.归类分析法

B.图解分析法

C.层级分析法

D.解释结构模型法

9.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

A.促进学习的发生

B.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C.辅助教师的教学

D.促进学生的学习

10.下面那一种网络不是按网络的大小的分类方式来命名的:

A.有限电视网

B.广域网

C.局域网

D.城域网

三.多选择 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关于形成性评价,有哪几种水平

A.以学科为单位

B.以单元为单位

C.以学期学年为单位

D.教学进程中

12.以下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13.需求估计的目的是:

A.搞清楚教学对象的特点

B.课件的总体教学目标

C.目标评价体系

D.课件的使用环境

14.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的因素包括: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态度或情感

15.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A.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应用性研究水平急待提高

B.研究选题缺乏宏观调控,自发性强

C.研究课题的理论背景弱,选题时理论指导性差

D.单一项课题多,综合性课题少

1.我国的电化教育在其“重新起步,快速发展阶段”有其不足之处:太偏重于硬件投资和建设,忽视了软件和人才的建设。

A.正确

B.错误

2.人的自责、自我发泄、自我陶醉属于内向传播。

A.正确

B.错误

3.皮亚杰认为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过程具有可逆性

A.正确

B.错误

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体所导致。

A.正确

B.错误

5.投影器按软件类型分,可分为书写投影器、实物投影器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择 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教育技术AECT1994的定义的五大范畴是

A.描述、开发、利用、系统、评价

B.设计、拓展、利用、管理、应用

C.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D.设计、创新、应用、组织、评价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育技术是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B.媒体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技术的发展

C.教育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媒体技术的发展

D.现代人才观是指信息社会的人才应当是会学习的、具有创造性的智能性人才,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

8.教育技术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

A.技术支持、智力支持 B.技术支持、物质支持

C.物质支持、精神支持

D.理论支持、智力支持 9.以下属于视听媒体的是:

A.录音机

B.黑板

C.幻灯

D.视盘

10.下面不是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的是()。

A.整体性

B.关联性

C.计划性

D.动态平衡性

三.多选择 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教育技术主要实践领域有哪些

A.教学设计

B.远程教育

C.视听教育

D.个别化学习

12.申农—韦夫模型描述的传播过程包括的要素有

A.信源

B.通道

C.反馈

D.信宿

13.下列属于教学媒体个别特征的有

A.扩散性

B.固定性

C.参与性

D.受控性

14.马杰在1962年出版的《编写教学目标》这本经典著作中提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A.标准

B.对象

C.条件

D.行为

15.教学情境中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包括()。

A.价值分析

B.任务分析

C.功能分析

D.作业分析

1.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2.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对数据、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动画等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一种技术,这里的多媒体是指多种媒体的组合。

A.正确

B.错误

3.课程开发模式的目标模式认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去确定教学经验

A.正确

B.错误

4.问卷的题目应该尽可能设置的多一点,以获得较详细的资料。

A.正确

B.错误

5.我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仍然处于单项、单学科、个别年级、短周期的研究。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择 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育技术是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B.媒体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技术的发展

C.教育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媒体技术的发展

D.现代人才观是指信息社会的人才应当是会学习的、具有创造性的智能性人才,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

7.教学最优化理论把教学看作一个

A.整体

B.环境

C.系统

D.局部

8.“媒介即信息”是同哪位学者提出

A.莱布尼兹

B.柏拉图

C.马歇尔?迈克卢汉

D.亚历山大教皇

9.用于网络课程开发的软件不包括:

A.Frontpage B.Flash C.Dreamweaver D.Fdisk 10.“课程原理”的内容中最后一个步骤或阶段是:

A.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B.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D.确定课程目标

三.多选择 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威特金(H.A.Witkin)在对知觉的研究中,提出了()的概念。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沉思型

D.冲动型

12.未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技术特征有:

A.多媒体技术

B.网络通讯技术

C.人工智能技术

D.虚拟现实技术

13.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

A.学习媒体的设计

B.能引起争论的问题;

C.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D.教师的提问策略 14.多媒体信息包括()。

A.声音

B.文字

C.图像

D.动画

15.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学科。

A.技术学层次

B.方法论性质

C.应用学层次

D.价值论性质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考题2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对新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以及再研究、再设计、再实施、再评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课程开发是以社会对教育的价值以及价值标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具体体现为核心的,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具体需要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3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的。

其基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环境、教学的基本要求等),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信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看信息是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描述,其价值体现在差异之中。

4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与情意等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6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CAI课件的基本特征:

1、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

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片断型。

3、反映最新知识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CAI课件的制作原则?

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

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

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

5、注重个性化原则;

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的原则;

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CAI课件的制作流程:

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评价量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总结反思

1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2信息化教学设计 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教学系统: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又各要素按照一定的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它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个最基本的要素。

4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4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5课件: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策略,并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并制作的应用软件。

6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根据教学设计有机整合,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形成一种系统的教学软件。7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型号;有利于知识的同化。

8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9媒体: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纸张、磁带、光盘等,也成媒质:二是指信息的存在及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灯,也成媒介。

10多媒体:是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即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技术。它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11远程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1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设计师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中国学者何克抗的观点:教学设计师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原理和学习原理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系统化过程。

2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根据教学设计应用层次的不同,教学实际模式可分为以“课堂”、以“产品”、和以“系统”为中心的教

3学设计过程模式。

肯普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伯格曼和穆尔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把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形式。

4分析从属技能的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5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6威尔森的结构主义教学设计程序分为:一般方法论、需求评估、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策略开发、媒体选择、评估学生六个方面。

7教学系统设计程序观的演进:教学系统设计的媒体观;

2、教学系统设计的狭义系统观;

3、教学系统设计的标准系统观;

4、教学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观;

5、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观。

8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以肯普模式和迪克—柯瑞模式最具代表性。9迪克—柯瑞模式一般步骤: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测试 ;开发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教学材料;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比较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优缺点:

10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但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对教师和学生以及环境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因此,在一段时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第六章: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评价

1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2多媒体课件的类型:课堂演示型; 学生自主学习型;

模拟实验型;

训练复习型;

教学游戏型;

资料工具型 3多媒体可见设计原则:一致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友好性原则; 有机整合的原则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流程:课题选择

课件教学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

素材准备

稿本编写

课件编辑

试用评价

课件成型

4国内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方法:自我评价;

组织评价;

使用中评价;

过程评价

第八章:教学评价

5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作用; 调控功能; 激励功能 6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计划评价、项目评价和产品(材料)评价三种类型 根据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7教学评价的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科学主义取向

8教学评价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本世纪30年代由美国泰勒提出来的,该模式是在其非常有影响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目的游离评价;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是斯塔弗尔比姆等人于1966年首次提出。CIPP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这四种评价名称的每一个英文字母的缩略语。

4、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符号互动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模式。9教学评价的程序由三个阶段组成:

一、制定评价计划;

二、实施评价;

(三)做出评价决策

1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教学形式的开放化;

教学过程的个别化;

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教师角色的转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2多媒体环境的教学优势: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2、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

3、多媒体的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化、创造性的学习目标。3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模式: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多媒体环境下个别化教学; 多媒体网络下的远程学习

4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原则: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组合多种教学媒体; 创设有力的学习环境;

为学习提供及时地反馈。

5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十一章:现代远程教育

1远程教育的特征:1)师生在时间或地域上的分离,或者即在时间上分离又在地点上分离。2)学习常须由一些机构或组织进行认证。这种类型的学习不同于经由自己的努力而未经学习机构的官方认证而进行的学习。3)混合媒体课件的应用,包括印刷品、广播电视、视频音频盒带、基于计算机的学习和通讯。课件往往是前测的或在使用之前被证明是有效的。4)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交互可是同步的,也可以是不同步的。5)为了教程、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图书馆学习、实验室或实践环节,会面往往是必要的。6)在大型的开放和远程学习运作中,劳动是有分工的,任务被分派给课程开发小组中的不同人员。

2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突破时空限制,授课体系师生分离;教学资源极大丰富、自由共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交互性强:融合多种媒体技术,教育手段多元化;构建个别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打造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全民化。

3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1、师生分离,媒体交互

2、交互性强

3、教学过程开放

4、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

5、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发展。

4现代远程教育的优缺点优点:1)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得到解答;2)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有利于个体化学习。它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3)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4)现代远程教育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缺陷:1)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能够初步使用计算机。2)在目前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对职业技能培训有很大的难度,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更适宜于开展继续教育课程。

5远程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函授阶段。1840年起源于英国,使用媒体为印刷材料,教学模式为自学材料、函授辅导,办学主体是函授学校。伊萨克·皮特曼被认为是函授教学的鼻祖。第二阶段:1920年兴起的以广播电视教育为主要途径的授课方式。使用媒体为广播电视节目,教学模式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办学主体是广播电视学校。教学方式为广播电视教学。第三阶段:也就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开始实践是1996年,教学方式为网络教学,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体,使用登陆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网络学校是其办学主体。

6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物质资源:多种媒体教材;素材苦;远程动态资源;网络课程;知识传播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软件。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开放、信息资源的保障、信息资源的服务和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主要体现教师的作用。

7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师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建设要考虑四种角色的提高:

1、知识的传递者;

2、智力资源开发者;

3、课程设计制造者;

4、学习支持者;

5、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开拓者。

8现代远程教育下教学模式的改变:

1、教学手段的改变

2、教学研究的改变;

3、教学方式的改变: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由单纯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变“教学”为“导学”;改变教师知识结构。

9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分类:

1、同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2、异步式远程教学模式

3、交互式远程教学模式;

4、混合式远程教学模式。

10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分类:自主型学习模式;

2、讲授型学习模式

3、研究型学习模式

4、案例形学习模式;

5、协作型学习模式。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理论:

1、系统理论的指导;

2、各种学习理论的指导;

3、现代课程论的指导

4、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

1、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转变,将信息技术从帮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帮助学生表达自我的工具、认知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评价工具、激励学生的工具等,并具优化的技术环境与教师无缝连接;

2、教师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关注每一个人;

3、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学科知识评估向综合能力评估的转变,形成性评价逐渐成为日常教学中对学科知识评价的有效方式。同时,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也逐渐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5、课堂教学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转变。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1、知识点的切入策略;多种感觉参与学习策略;思维训练核心策略;情景激励策略;实践感知策略;习作强化策略;协作探究策略;

8、自主探究策略;

9、寓情于乐策略;

10、拓展学习策略。4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过程:

1、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

2、设计学习任务

3、设计学习情境;

4、设计学习资源;

5、选择学习策略;

6、教师管理与帮助设计;

7、总结与强化练习设计;

8、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5教学模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合。具体而言,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观念中,教学各要素间形成的较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成。教学模式表示了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全面深入整合中,中美两国都采取了下面三种教学模式;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三种教学模式。

6教学评价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 7信息化教学的评价

关注过程

综合能力

主动参与

开放多样 面向资源

面向环境

第十三章: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展望

1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影响:A现代教育技术危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1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2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3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4教育技术促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B点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1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2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3平台化教材;4交互化的教材;5课程的多元化载体

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课程价值观上,教师必须改变知识中心取向的课程目标观,树立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的目标观;在学生观上,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知识观上,要认识到知识据具有文化性、情景性、价值性、建构性、社会性等特性。知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人们对知识有选择、怀疑、批判和建构的权利和能力;在教材观上,新课改提倡教材的多样化,是教材作为唯一的“法定文化”的地位渐趋动摇,教师应从“圣经式”的教材观中解放出来,将教材看成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材料”和“文本”。2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从课程的发布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其次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第三是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3教师行为的变革:教学方式: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从控制到对话;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4教师文化的变革:走向合作与对话;探究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 走出功利主义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展望:1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在媒体技术、理论基础等应用方面更趋于整体融合;2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4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和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5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 6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3教育信息化内容: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育人环境信息化4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教学系统设计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1.研究教与学的关系2.研究教与学的目标 3.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活动过程)1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2传统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传统教学设计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教”。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

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注意点 :信息资源的选择;教学情景的创设;由教转变为学;关注评价方式

4基本流程: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资源与学习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

5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也处于不断的革新之中。笔者认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把教育技术从传统的教育浅滩推向远海。

关键词:多媒体;媒传教学;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中只有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和一位老师。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种叫多媒体的东西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进而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能为学生提供很理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由于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具有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样作以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使计算机象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讨论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那么,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哪里?

1、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讲授初中英语关于外星人的时候,可以放一段关于外星人的电影给学生观看。勾起学生对于外星人的兴趣,从而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样的课堂必然很活跃,学生的求职与也会很强。

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九零后出生的同学们和他们的老师们一定很清楚这一点。拿初中的英语课来讲吧。以前选择题要老师一题一题抄,效率极低。听力要用录音机听,音质较差。至于阅读理解,只能看买的那仅有的资料,总不能让老师去一字一字抄啊。可现在由于多媒体的应用,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3、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大家都知道,教学中难免会遇到难点,这时候可能有很多学生不能深入理解。多媒体由于其可重复性而凸显优势。老师可以把不懂的拿出来反复讲,可以通过动漫或影视加深学生的理解。有的重要的知识,比如一些常考的英语单词词组,可以通过多媒体经常给学生看,让他们克服遗忘。

4、共享性好,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1】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优秀的且有经验的老师耗费心血编写教案,但由于传播和保存不便,缺少必要的交流。这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而今多媒体的使用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在教师之间互相传播,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学校之间传播。经验欠缺的教师可以通过下载经验丰富的老师课件加以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相对较差的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学习优秀学校的教育方法和资源。现在比较流行的远程教育正是利用了多媒体的这些优点才得以顺利的进行。

以上我们讨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下面和大家讨论第二个关键词:媒传教学。何谓媒传教学?它是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再直白一点,就是指老师运用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可能会疑问,这有什么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探讨。要真正搞好媒传教育,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我们肯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自己的学校里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他们不会使用多媒体。及时教室里已经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他们依旧写他们的板书。他们勤勤恳恳,最后却发现学生不想听他们讲了几十年的课。为何?就是因为板书看着累,写着慢,效率低啊。况且学校既然有了多媒体,那老师不去用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很多年纪较大的老师自从学会了使用多媒体,就对其爱不释手。他们觉得:嘿,这东西还真好用。效率高,而且让他们有跟上时代的感觉。总之,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好处大大的。之前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继续多说。

2、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2】

大家都知道现代教学技术中的多媒体教育只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它不会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3、多媒体教学应注意针对性。

这一点大家其实很清楚。针对小学和初中肯定是不一样的。就拿英语来说吧,小学的课件中,展示的图片要多一点、明快一点,内容相对少一点,而中学也有图片,但内容相对多一点、成熟一点。还有就是针对不同的教学篇章和教学内容。英语课不能每一课都做类似的ppt,看类似的电影片段;数学课三角函数的课件和立体几何的课件肯定是大有不同的。

以上和大家已经探讨了前两个关键词,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即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通俗一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一个老师能否把课上好,学生能否听进课,可以说教学设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想要把教学设计搞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能否听进教师的课。因此,要做好教学设计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首先,作为教师的你必须具有足够的幽默感。如果你是学生,你肯定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而不喜欢古板的老师。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课会讲的绘声绘色,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相反,一个严肃古板,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他的课堂上学生会情不自禁的倒下一大片。其实幽默在课堂感重不重要这个问题,早在几百年前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朱厚照先生已经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答案了。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等。

其中创造性思维培养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三)培养直觉思维

想象力的培养则要注意:

(一)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二)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三)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还有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迁移。【5】这需要以下工作: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

三、激发迁移动机

四、培养迁移能力

以上两点可能对很多教师而言难度较大,但接下来的这点很容易做到。这就是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可能都怕老师,因为老师会骂人、打人,很严厉。其实老师与学生关系大可不必这样。特别是现在九零后零零后的学生,以前这一套在他们身上已经不太实用。老师应该拉近与他们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交朋友,而不是以居高零下的口气命令他们。一个老师只有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才会很主动很情愿的去听他的课。

其实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来看,其核心就是多媒体;媒传教学;教学设计这三点,能把这三点搞好,必然能搞好现代教育。

【1】许学军《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现状与对策》[J] 2006年1月 【2】wgf135《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问题》[J] 2011年5月 【3】【4】贾林祥《普通心理学》[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8月 【5】李梅《教育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8月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考题(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考题(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考点总结 1、 教育技术的定义 广义:教育中的技术 狭义: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传播技术和系统技术。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提出......

    现代教育技术.

    1、 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 1. 2. 3. 4. 以教师为中心、依靠技术、应用现代手段媒体开发、技术支持、资金支持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应用系统......

    现代教育技术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现代教育技术》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网络教室: 网络教室教室网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通......

    现代教育技术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管理专业现代教育技术 整理:肖俊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代码:0413 第一部分 教学技术概述 第一章教育技术发......

    现代教育技术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效果 摘要: 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对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是指( A )。 A、用于教育中的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两个方面的技术 B、在教育中所能看到的实体形态的技术 C、在教......

    现代教育技术

    三、简答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网络化。在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又可以进行协作型学习,并可按学习者的意愿进行学习,实施因材施教。 2)多媒体化。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学(最终定稿)

    现代教育技术学 1. 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 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 AECT的两种性质:理论、实践; 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