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拿到《高粱情》这篇课文时,心中自是一阵惊喜,因为它是一 …
说课稿:
* 高粱情
郑玲雅
一、文本细读:
确定主题
当拿到《高粱情》这篇文本读物时,心中一阵窃喜,因为它和我近期刚上过的区教研课同属一个类型,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可是真的细细读来,才感到这次若也来个围绕“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来展开,会显得更具挑战性。我今天的教学设计研究尽量体现当前提倡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其中又更力求突出“如何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具有效性”。
教材溯源
很多前辈和导师都在口头和文章里告诉过我们脱离单元体系孤立地去看一篇课文,是容易产生肢解和旁逸的,所以我的第一项案头工作是进行教材溯源和钻研。课文来自人教现行第九册第二单元。本单元除了《高粱情》之外,还有《挑山工》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精读课文及一个读写例话,一个积累运用,和新课标略有差异,单元主题为“赏识他人”。研究到这里,我已经产生了一个设想,就是可以把读写例话的部分教学内容随机分散到《高粱情》的学习中去,打通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单元的整合度,也使《高粱情》这篇课文的学习更具辐射力。
至此,我曾以为已完成了“文本解读”这一环节,可以进入教案写作了,后来才发现不然。
钻研教材=文本细读???不是的
教师涵泳
正如王菘舟老师在《关于文本细读策略》一文中说到的,在“文本细读”和“钻研教材”之间划等号,似乎草率了些。钻研教材仅仅是钻研教学内容本身,我们常会联系到教科书,思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等。而原始“文本细读”的对象是作品,是纯文学作品中的“言语”,是言语本身!它与教科书无关,是相对独立的。而这个步骤,必须在撰写教学设计前面完成。同样的一篇《高粱情》,在细读文本时可称之为“文学作品”,在钻研教材时它仅仅是一篇“课文”。
所以,文本细读可以解释为“文学作品赏析”,不知道我这样理解是否完全领悟了王菘舟老师的意图。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再一次将所谓的“备课”放在了一边,端着文章细细地品读了起来。
我的赏析如下:
追寻那抹质朴 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蒙古族诗人――牛汉,他的大部分作品多托草木以言志,借鸟兽以抒情,《高粱情》便是其中一篇。
文章开篇,便以“神圣”和“敬佩”二词将高粱的品性和盘托出。接着作者联系切身的生活经历,在三、四、五自然段中,采用打比方和拟人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高粱气根的坚韧,并直接引用父亲的话、通过亲身体验介绍了高粱的根很苦,采用举例子的方法介绍了高粱的根深深地扎入地下,最后以赞美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结束全文。因此,三、四、五自然段是这篇文章的阅读重难点所在,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父亲、伯伯的话更是值得读者去反复咀嚼,细细体会。
全文字里行间,语言质朴淳厚,北方韵味十足,似乎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泥土味,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一下作者笔下这片贫瘠的土地和那坚韧不拔的高粱。作者把人生体验的真情与深刻的思想意蕴结合了起来,让人觉得很有生活气息,而高粱这种2米多高的粗粮,也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北方人的豪爽、粗犷、热情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说,牛汉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在这篇文章中发挥到了极至。
文学艺术总是根植于生活的,正是因为诗人牛汉将自己的视角定位在了普通生活中的质朴事物上,所以才有那么多生活味浓郁的诗篇诞生。那个动荡的时代铸就了诗人牛汉,让我们今天得以捧着他的作品体悟生活中的质朴,尽管高粱和北方离我们那么遥远。
二、基于文本细读的教学设计
高粱情
人教现行第九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想·立足细读,确定重点
基于前面的文本细读,我们了解到:这篇略读课文,内容简单,文字浅显,适于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精读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多、更广地略读,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充分地自主学习。课题“高粱情”为全篇的文眼,课堂可以由此切入。教学时可以紧扣导语中的三个学习提示来提纲挈领地展开。课堂中可采用以练代讲的教学方法,通过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加以研读、交流,使学生感悟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北方人的豪迈粗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而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在此时也能顺理成章地为学生所领悟。
当我写完刚才这段文字时,我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那就是;在充分做好文本细读的前提下,这篇课文的教学设想、目标、重难点、方法等轮廓已悄然地初步勾勒出来了。我想,这正是基于文本细读之后水到渠成的一种收获吧!而平时,我在制定这些教学要素时,往往反复修改、伤透脑筋。
这几天,我一直在矛盾,文本细读和略读教学,两个概念似乎总有些冲突?经过细读的课文还如何略教呢?后来,又在王菘舟老师的文章中得到了解答,也明白了马老师选课文的初衷。王老师是这样说的:文本细读虽然强调沉入言语、逐字逐句的解读,但这种解读并非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细读。有时,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精细反被精细误”。我们应该捕捉到文本的关键处后再进行细读。换句话说,略读课文当中,也有值得细读的地方,不存在冲突。显然,这篇课文的3-6段是重点。
而抓住重点,也正是“使略读教学更具‘有效性’”的前提,与我的备课主题不谋而合。接下来,我就有重点地阐述一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初步感知
1、以题目为切入点,出示“高粱”图片及词语,说说对高粱的了解。
2、接着通过置疑:“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个‘情’字?顺势引入课题和课文。
(二)交流提示,感知特点
1、学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三个学习要求。
2、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想想课文中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
因为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教学结构我设计得比较简约、粗线条,尽量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
(三)借物抒情,体悟中心
课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让同学讨论。再从总写高粱到具体写根的衔接处,找到关键句子。根据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将重点放在描写高粱根的段落上。
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教学重难点是:作者产生情的基础是什么?是高粱,还是高粱的根?
最后通过引领,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借物抒情的是高粱,但是情感的迸发点是高粱的根。
1、点名朗读第三—五自然段,概括高粱根的特点、作用;
2、画出重点语句,和同学交流看法。总结学生的交流结果:高粱根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可启发学生根据高粱生存的环境、结合整体形象来理解: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这样就能更深刻地认识高粱根的作用:有气根、扎得牢,就能抵御风暴,支撑秆子,保护穗头;根扎得深,就能吸收营养,提供给秆子和穗头,把盐碱等苦的东西留给自己。在深入理解比较的基础上,从物到情,概括“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3、总结: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的深厚感情及对它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赞美。正如前面所言,略读课文也有值得细读的地方,关键是要找准着力点。这两个环节的着眼点便是一个“情”字。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等头绪,教学目标其实应该更为集中,教学重点应该更为突出。略读课文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拓展阅读,提高素养
阅读和作文是一对并不矛盾的结合体,所以我想进一步抓住这篇课文成功的“借物抒情”手法,让孩子通过课外阅读中常见的几种关联托物言志,予以咀嚼感悟,方法仍然遵循略读课文的特点,点到为主、积累为辅。例如让孩子了解以下的借物抒情手法
梅花--不畏强暴的代意词,报春的前奏曲,毛主席词云“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松树--挺拔高洁的象征,陈毅诗云“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兰花--谦谦君子的代言人,雍容典雅,落落大方。莲花--纯洁崇高的形象代表。
竹子--正直,有气节,有时也和谦逊虚心相关联。
以前总认为上好一堂课得花功夫,说课则是一种过程的说明而已,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12分钟说课活动,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中包括至少沉下了12小时的心,植下了细细品读的情,念下了有效学习的这本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