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上《五彩池》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上《五彩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表情的朗读课文,抒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2、3、4自然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了解五彩池的奇异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3.明确“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是写景记叙文的一般特点。
4.领悟“从几个方面分别介绍景物习作方法的好处,为尝试“写景记叙文”作铺垫。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学习品读字词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以读促读:通过品读字词句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来体会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并且让学生学会用这种方法。
一、揭题导入:
齐读课题 :五彩池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瑶池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传说是王母颐养生息的天庭别府,名为——别有洞天,也就是瑶池。那里湖水粼粼,清澈透亮。水鸟云集,有时飞翔于湖面,有时在水中嬉戏,金风送爽,瑞气蒸腾,一派祥和景象,湖畔水草丰美,野牦牛、野驴、棕熊、黄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湖旁有一平台,传说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专门在此设蟠桃盛会,各路神仙便来向创世祖先西王母祝寿,热闹非凡。
2、(过渡)然而,在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的五彩池比瑶池还美还要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游览、欣赏一番。
3、配乐播放五彩池图片。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欣赏了图片,五彩池给你什么印象?板书:(神奇、美丽)的五彩池
在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的神奇、美丽?(板书:池和水)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感受到的?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美丽)的五彩池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五彩池池的神奇、美丽,用横线划出来。
2、品读句子: A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多媒体出示句子)
你真会读书,能告诉我们你读书的经验吗?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宝石”——宝石,在你的眼中,是个什么概念?作者把什么比作了宝石呢?为什么要把水池比作宝石?
说的真好!你能不能再读一遍,让我们欣赏一下好吗?同学们也一起来试试好吗?齐读。这段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五彩池的池的美丽和神奇?
B、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漫山遍野”体现水池——多。(板书:多)课文中还有哪个词语也体现了水池很多?在课文中找一找,并且理解“无数、大大小小”。是的,老师从网上查到,这里的水池有693个。真是非常多呀!
大大小小体现五彩池——大小不同。还有哪句话也写出水池的大小不同?
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这一句不但写出了水池的大小不同,还写出水池的深浅不一。把这几句读一读。读的真好,我仿佛看到有很大的水池,也有像菜碟那样小的水池,你见过像菜碟一样小的水池吗?肯定非常有趣!
你还从哪句话中体会出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呢? 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形状各异)
(引读:哟!那么多水池还有各种不同形状的水池,有像——)(出示句子:有像——)是不是只有这些了,从哪看出来的?你们连省略号也注意到了,可真会读书。也就是说藏龙山上还有很多不同的水池,那么还有哪些形状?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想到了吗?说一说。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形状各异的五彩池。(展示五彩池图片)刚才看图片时,我发现同学们都被五彩池深深吸引住了。那大家想不想把这美丽神奇的景色读出来呀?这么多同学想读啊!这样吧,你觉得怎么读能把你的感情读出来就怎么读。放开声音自己读!(齐读)
学法归纳:刚才同学们就是抓住了“无数”、“宝石”、“大大小小”等字词来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运用这样品读字词句的方法,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五彩池水的美丽和神奇?
A、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
说一说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不止”这个词,可以看出五彩池的水颜色——多。(板书:色多)
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个句子,并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一个水池中就有那么多颜色真是神奇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颜色。(出示:五彩池水颜色的图片)五彩池太神奇了!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你认为池水还有什么颜色?(生答:鸭蛋青、玫瑰紫、葡萄灰、铁锈红、天蓝色、土黄色……)。也许还有很多我们看也没有看到过说也说不出来的颜色呢!那谁能像课文那样说说这个句子啊!
出示练习:有些水池的颜色还不止一种颜色呢,上层是(),下层却成了();左半边是(),右半边却成了()。
这么多的水池,这么多的颜色合在一起,不仅颜色多,而且颜色很——艳丽。(板书:色艳)把它舀出来,却什么都没有,真是神奇啊!
那么同学们,这一段应该怎样读才能把池水的美丽神奇读出来呢?谁愿读给大家听听?(女生读)
小结:刚才我们从五彩池的颜色和形状两方面体会它的神奇之处。难怪作者说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那么,池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小组合作学习,填表。(生答)
3、激发情感。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人间的五彩池的确比瑶池还美!
总结:五彩池像仙境一样美丽神奇,我们都非常想到这地方亲身感受。其实我国还有很多美得像仙境一样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欣赏课文《迷人的张家界》。运用今天我们学习的品读字——词——句的方法边欣赏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张家界的迷人?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四、拓展、《迷人的张家界》
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张家界的迷人?请用横线画出来。
五、课外推荐
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中国名胜经典》这本书。相信你们会对我们国家的风景名胜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池:多、形状各异
五彩池
美丽、神奇
水:色多、色艳
第二篇:人教语文四上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人教小语四上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二、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三、时间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2)指名读,(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第三篇:五彩池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这篇精读课文讲“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臧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形象生动地描写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应鼓励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课中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的读书,充分的感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加上多煤体的适时渲染,让学生体会出五彩池景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培养语文能力,感受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方法、过程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
3、学习作者描写五彩池的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在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五彩池》。在这篇课文中,关于“五彩池”有一个神话故事,谁给大家讲一讲?
2、那是神仙住的地方,一定很美很美,难怪作者想变成腾云驾雾的神仙呢!但这只是个传说。而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真的就有这样神奇的五彩池,接下来,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游览一下这五彩池。【出示图片】
(二)、游览感知,精读品味
1、接下来,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绮丽的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在作者的笔下,是如何描绘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的?
2、谁来说说浏览之后的感受?(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作者更是妙笔生花,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再现了出来。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三)、品词赏句——领悟美
1、大家自己默读一下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特征和认知水平,决定了读是小学生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最好的方法。通过多层面地读,让学生多次与语言面对面地接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灵魂。)
3、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交流后的感受。
你划的有哪些词语和句子?怎能体现它的美丽与神奇?(1)、形状各异(2)、颜色美、奇妙(3)、数量多
(4)、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
(齐读:同样……瑰丽)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有哪几个原因,用铅笔在书上标上序号。然后请前后位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四、合作探究 —— 美形成的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美形成的原因。(三个原因)
(过渡)作者一开始向往天上的瑶池,可当他看到神奇、美丽的五彩池,觉得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美的多,由此发出感叹:原来……不再天上。
五、请同学们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
六、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图片,请你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设计意图:教师巧妙设计地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的资料和图片,在熟读的基础上临场发挥当小导游,不仅要复述课文内容,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表达,这样规范了学生的语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无声息的文字“活”过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篇:五彩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祖国名胜有哪些?
教师播放幻灯片课件,为学生思考创设情景。
活动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1什么是风景名胜?
2:祖国的风景名胜你知道哪些?
3: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填写作品表格。活动三:
成果展示学生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能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并做好介绍的准备。
第二课时
活动一:准备学生分组,组成学习小组。
活动二:复习并提出新问题:
你准备介绍哪处名胜?
2:如何用资料增加自己介绍的生动性?
3:该处名胜有哪些特点?你准备用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
活动三: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整理成电子档案.活动四:展示交流.1、学生分小组展示并交流所的结果。
2、教师总结。
第五篇:《五彩池》 教学设计
《五彩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摘录、积累描写池塘外形、色彩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独立自主、合作、探讨中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品赏详细的语言文字,从而感受自然之美,五彩池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浏览写景部分,领会景象的美与奇。
2.了解五彩池的自然景观及池水显出不同色彩的理由。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去游览一处景点。她,小巧艳丽,玲珑多姿,颜色漂亮多彩,它就坐落在四川松潘县的藏龙山上。你们猜猜这是哪儿?
生:五彩池。
师: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二、初读课文,团体感知
师:大家打开第2课《五彩池》,本人认真读一读,注意读准、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适才听大家读的希罕好,我们来展示一下怎样?
(一人一段开火车)
在这一过程中纠正学生读错的字。如:松潘(#257)县、矗(chù)立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团体感知。
师:听到大家读的这么好,教师也希罕想读。你可以闭上眼,看脑海里都出现了一幅如何的画面?(配乐老师范读)师:说说五彩池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
生:五彩池希罕美!
师:你喜欢它哪的美?
生:我喜欢池水的颜色。
生:我喜欢五彩池的外形。
生:„„
2.学生精读,探讨学习
师:看来五彩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从书中哪一部分看出来的?从文中找出相干的词、句,画一画,写一写,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小组交流,组长汇报)
预设点:
(1)池塘
(a)“这里的五彩池却多得数也数不清,大大小小足有好几千个"使学生领会池塘数目的多。
师追问: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池塘数目多的?
生:“数也数不清”、“好几千个”
(引导朗读)
(b)池塘的大小不一,“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一丈;小的呢,比饭桌上的菜碟还小,水也更浅,用小拇指就可以摸到它的底部。”这里通过对比展示出了池塘的大小不同,深浅也不一样。
师:读了这儿,你有一种哪样感觉?
生:我感觉这儿太风趣了,小的比饭碟还小,小拇指就可以触到它的底部。
(引导朗读)
(c)池塘的外形也不雷同,“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圆圆的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还有新月形的、马蹄状的、豆角样的......”
师:还有哪些外形呢?
(学生谈话引导朗读)
师: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五彩池的池塘很优美,为哪样笔者这样描写就让我们感到五彩池更美了呢?
生:(写作方法)用词准确;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伎俩;捉住特点来描写;分类来写:数目、大小、外形。
师:如今我们就通过朗读来领会五彩池的美吧!边读边想象。
(2)池水
师:除了池塘这么玲珑多姿,五彩池还有哪很美?
生:池水。
师:池水又美在哪儿?
生:
(a)池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红 的、黄的、绿的、白的、紫的、蓝的”五彩缤纷。
(b)每一个池子里还有不同的颜色,“有的上面是咖啡色,下面却成了柠檬黄;有的左边是蓝色,右边却又成了橄榄绿;有的全池只有一种颜色,有的一个池子又呈现出多种色彩。假如把各池的水都舀起来看,却又跟通俗的清水一样,哪样颜色也没有。”这里使学生领会池水的鲜艳神奇。
师:你是从哪领会出池水的神奇的?
生:池水上下颜色不同,“有的上面是咖啡色,下面却成了
柠檬黄。”领会出池水很奇异。
生:池水左右颜色不同,“有的左边是蓝色,右边却又成了橄榄绿。”领会出池水很奇异。
(3)形成理由
师:教师已经被这样得美景迷恋了,那这样的美景又是怎样形成的?
生:(a)“池里生着众多石笋,它们的外形有的像刚刚出土的竹笋,有的像险要的山峰,有的像耸立的宝塔,有的像一簇簇的珊瑚。这些石笋的外观又凝聚着一层精致的石粉。形成了一壁高低不平的反光镜。”
(b)枢纽还要有阳光的照射,只要阳光射到池底时,这些反光镜才会显出各种鲜艳奇丽的颜色。
师:是啊,鲜艳的五彩池加上漂亮多彩的池水,组成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特有的迷人风光,其实五彩池周围的景色也很迷人,你能想象那幅画面吗?带着想象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朗读之后谈话,指名朗读)
(4)第七段
生:看到这美好的自然风光,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原来,五彩池不这天上啊!”
师:课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到“天上的五彩池”,你是如何的理解的呢?
生:这句话照应了开头祖母讲的五彩池 的故事。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说这么美的五彩池不这天上,是称赞现实中的五彩池,称赞了大自然。
师:让我们一路来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第七段)
3.团体回味
师:从大家的脸上,教师已感受到了你们对五彩池的喜好与依恋,我们一路配着音乐,再次走进那鲜艳的《五彩池》吧。生:(配乐自由读)
四.分享感受,延伸体验
师:今天我们同笔者一同游览了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上的五彩池,感受了它的鲜艳和神奇,让我们试着为这处美景写一段广告语,为它吸引四海宾朋吧。
学生做小练笔
五、作业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