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续观察日记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日记——《螳螂的启示》,谁能说说:它和我们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
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教师准确地下以定义,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及写作奠定基础。)
二、写出第一篇观察日记:
1、同学们,现在小黄豆就在你的手中,请你也把自己发现的记录下来吧。(学生写观察日记)
(根椐田玉博士所提出的感知训练,这一环节属于前测阶段,在此发现现问题,再加以训练)2、再读书中《黄豆观察日记》,找出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对比自己的日记,说说你的体会。茅盾曾写过:“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由此可知,观察一个事物必须具体,细致。
3、请同学们再审视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尽量做到观察细致入微。再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作文,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参与其中,并加以指导。
三、小结:
同学们,在刚才的过程中,你们都表现出色。是否这样,就达到了写观察日记的要求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在前测过后,加以简单的训练,因为时间与课时的安排,所以将更多的感知训练安排在下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经过了两天,你们的小豆芽一定又有了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再次与它们相约,为它们写下第二篇观察日记。
二、学会多种感官观察与表达: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写观察日记一定要像哨兵一样细心。其实,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观察还要全面,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看:眼睛看到什么﹖听:耳朵听到什么﹖触: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闻到什么?味:舌头是否可以尝到什么?
另外,大家还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时辅以自己的感受:大脑里想到什么﹖ 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针对前测中出现的“写不具体”的问题,教师加以训练,引导要会从多个方面来观察。)结合学生的习作片段,引导如何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描写,使内容丰富具体。在感知过程中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2、再写第二篇观察日记。
3、任意选取同学的习作,朗读修改,互相交流。
(在训练完成后,开始进入后测阶段,即再次的写作检验训练是否达到目的)4、说说通过这次写观察日记,你有什么收获?
(后测之后,进入评价阶段。跳出认知看认知,请学生在感知之外,说说自己所认知到的)5、师总结:能够做到细致入微,并能从多方面对观察对象加以感知,并记录下来,再辅以自己的体会,就可以形成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了。
三、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
之前我们说过了,这次我们要完成的是连续观察日记,所以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关注你们的小豆芽,并运用我们已学到的观察方法,写出一组优秀的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些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观察作业,你能告诉老师,你对那些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吗?(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语言说一说,如:我观察了脱胎换骨的黄豆……)教师同时板书学生汇报内容:黄豆、观察天气变化、小实验(鸡蛋)等等。
观察之后有没有及时的做一下记录呢?都记了些什么?以什么方式记录的呢?其实你们所做的观察和简单的记录连在一起就是一组连续观察日记。
那么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吗? 学生: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
教师:
(1)今天我们就来学写一组连续观察日记。板书课题:学写连续观察日记。(2)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螳螂的启示》一文,谁还记得,写连续观察日记,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只要答出五个要点就可以。日记格式正确,拟好一个题目,围绕同一个观察内容写,体现时间的连续性,事物之间要紧密衔接。教师同时板书:拟题目 连续性 同事物 紧衔接 教师:如果把这些内容归纳在一起,再充实些内容,就是一组完整的连续观察日记。
二、选材、构思、感悟写法 教师:
(1)前些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观察作业,你能告诉老师,你对那些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吗?(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语言说一说,如:我观察了脱胎换骨的黄豆……)教师同时板书学生汇报内容:黄豆、观察天气变化、小实验(鸡蛋)小猫、老爸、游泳等等。
(2)同学们观察的范围可真广,有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连续发生变化的一件事,某个人的性格特点变化……(教师边归纳边用课件出示)
(3)小结:这些内容就是我们这次习作的内容。
(4)同学们选择观察的内容都挺好,那么你对它的哪个时间段进行了观察,都做了哪些记录呢?首先找3名同学读自己的记录,你觉得它的记录怎么样,说说你的看法?交流后板书:观察细 记录真
(5)我们班有几名同学不仅做了观察记录,还拍摄了几组有明显变化的照片呢。你们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同学拍摄的四组照片:脱胎换骨的黄豆
绿豆芽的生长 可爱的小乌龟 一场冻雨
(6)请同学结合照片说记录,其他同学自己听,认真记,听了他们的记录,你认为怎么样,老师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师生评价、交流、归纳,教师板书:抓重点 有详略 抓特点 表真情
小结:刚才我们交流的这些内容,就是这次习作的要求。
三、起草(1)现在,同学们能根据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写一组连续观察日记吗?
(2)那就赶快拿出手中的妙笔写一些吧!(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随时做好记录。
(4)自读自改出佳作,妙笔生花春满园,写好的同学可以摸底自己的日记,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圈改改。
四、赏析评价
(1)大家都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现在我们就一起欣赏同学们的连续观察日记,同学们仔细听,用笔做好记录,他的文章你最欣赏哪儿,说出你欣赏的理由。还有哪出不够妥当,需要修改,提出你的修改意见。(用幻灯打出同学写好的日记)
(2)没有完成日记的或者没有修改好的同学,课后进一步补充、完善。
五、谈收获,教师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全课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日记,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们学会用眼睛看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用笔真实地记录生活,展现给我们一个多彩的世界。希望你们能坚持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智慧与思维的火花,美化我们的世界。
板书设计
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黄豆 拟题目 连续性
小猫 同事物 紧衔接
冻雨 观察细 记录真
老爸 抓重点 有详略
游泳 抓特点 表真情
第二篇:连续观察日记
连续观察日记
那天上完语文课,老师要求我们回家种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过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几粒黄豆,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里,外婆告诉我,种黄豆要足够的水。我把黄豆种下以后就开始给黄豆浇水。几天过去了,没发现什么变化。
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种黄豆的地方,土比别处的高出一些,轻轻扒开土一看,原来是黄豆长出了淡黄色的小芽,出土没几天,小芽又变成绿色的了。又过了两天,淡黄色的小?里长出了几片叶子,嫩嫩的,绿绿的,非常惹人喜爱,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芽渐渐长高了,我拿来几根棍子插在土里,黄豆的藤就绕着木棍向上爬,没过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顶部。
半个月后,藤上长出了豆荚,豆荚上有一层细细的毛,摸起来软软的,很有意思。豆荚也由开始的浅绿色渐渐变深去。外婆告诉我,这就是我最爱吃的毛豆,我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心里充满了喜悦。等到豆荚变黄以后,就可以把豆子摘下来了。我把豆荚从藤上摘了下来,嘿,收获还真不小。一个豆荚里至少有两颗黄豆,我总共收获了10来个豆荚,竟然有20多粒黄豆呢!新坛小学五年级:胡锦宏
第三篇:连续观察日记集锦
精选连续观察日记集锦9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连续观察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连续观察日记 篇1今天,学校的孙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只小鸡,其实上周老师就开始发小鸡了,因为数量不够,只有一部分同学得到了小鸡,有一位好心的同学把小鸡让给了我,可是,第二天,小鸡就因为得了鸡流感而死了,所以我们只剩下了一只小鸡。
那只小鸡的毛是粉色的,摸起来软软的,很舒服,一双黑宝石般亮闪闪的眼睛,仔细听它的声音,你就会发现,它的声音要比别的小鸡声音大,所以我给它起了一个临时的名字,叫“大嗓门”。
大嗓门很活泼,连十六厘米的盒子盖上盖儿,它也能把盖儿顶开跳出来。它把我们全家人都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但还是跟我和姐姐最亲,每当我们中的一个人出去,小鸡就会像个随从似的跟在她身后面走,样子十分拉风。
这就是我家的大嗓门——一只活泼,可爱,健康的小鸡。
连续观察日记 篇210月23日
放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观察豆子发芽。一回到家,我就找来四个杯子,一些绿豆。我在第一个杯子里放一些绿豆浇好水,放进冰箱;第二个杯子也放几颗绿豆,浇水后用保鲜袋把它密封,放到阳台上;第三个杯子就直接放一点豆子把它放到阴暗的地方;第四个杯子放些豆子,浇好水,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
三小时后,我去看了一下,发现两杯浇了水的豆子吃得饱饱的,把肚皮撑得大大的。
10月24日
早上,我迫不及待地去看豆子,发现浇了水放在阳光充足处的豆子吐出了白色的小茎,浇水密封的那一杯也长出一根根小茎,就像爷爷的白胡须那样小,也如同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蝌蚪拖着小小的尾巴,在找妈妈呢。
10月25日
今天是第三天,我发现密封和阳光下的豆子从婴儿期到了幼儿期,长高了一厘米。但是密封的那一杯的豆子们把它们的家挤得越来越紧。
10月26日
今天,阳光充足的那一杯豆子的茎越长越壮,越长越高,已经长到了3厘米高了。但是密封杯里的豆子停止了生长,变干了、变小了。
10月27日
今天是第五天,阳光充足的那一杯豆子的茎已经长得超过杯口了,它的头上吐出了两片嫩绿的芽儿,就像一个好奇的小朋友探出了小脑袋。
10月28日
今天是第六天,阳光充足那一杯的豆芽儿像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小伙子,它们的身体强壮挺拔,它们的叶子舒展开来,组成了一个个英文字母“Y”,好像在向我摆出胜利的姿式呢。
经过了观察,我明白了豆芽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分和空气。
连续观察日记 篇3种绿豆观察日记三则:第一天
星期五下午放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种绿豆”,回到家,我就和奶奶迫不及待的到店里买来了一些绿豆,奶奶在一边指导我怎么去种绿豆,我先拿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子,然后抓了一小把硬邦邦的绿豆放进杯子中,最后再添进一些温水淹没绿豆,把它放在桌子上我就开始观察了。过了一小会儿,我静静地观察,发现绿豆没什么变化,晚上,我发现绿豆经过几个小时的浸泡,变得胀胀的了,不知道明天绿豆会长成什么样子呢?
种绿豆观察日记三则:第二天
早上,我一起床,急忙去看绿豆。发现绿豆都变大很多,大概都喝足了水,有大约4毫米到6毫米大小了。把漂亮的绿色衣服都从中间胀破了,露出一截白色的肚皮,感觉它们好像在一起欢快地跳肚皮舞。仔细再看,有几颗绿豆头上露出了一点儿白色的小牙儿。
晚上,所有绿豆的身体又大许多,有9毫米大小,小芽也长很多,长的有1厘米,短的有4毫米。
我用一块湿布盖在绿豆上期待明天的变化.....种绿豆观察日记三则:第三天
三天里,我每天坚持给绿豆换水,今天,我的绿豆终于脱胎换骨,长出了新的样貌----豆芽儿。
一篮子豆芽蓬蓬松松,看得我心里美滋滋的,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是我劳动的成果。
我开心地拿起一根豆芽儿仔细观察,并且用尺子量了量,比以前的长了好几倍,足足有8厘米长。
从侧面看它就像一条小蛇,嘴巴里还吐出两片嫩绿的叶子,身体弯弯曲曲,白白胖胖,尾部细细的,绒绒的,看上去有趣极了!
我问爸爸“可以吃了吗?”爸爸说“可以吃了,在不吃就老了。”
哈哈,明天我就让妈妈给我炒了吃!
连续观察日记 篇49月19日星期一天气:阴
教师说用醋泡鸡蛋能让鸡蛋弹起来,我听了,回到家立刻把一袋紫林陈醋倒在了碗里,然后又拿了一个绿壳蛋放在了醋里。我问爸爸:“为什么用醋泡鸡蛋会使鸡蛋变软呢?”爸爸说:“醋和鸡蛋壳里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是硬硬的固体,醋酸钙却会溶解,于是鸡蛋壳就变软了。”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9月20日星期二天气:阴今天一早,我起床看鸡蛋,发觉鸡蛋外面包了一层醋膜,但是用手一弄就破了,绿壳蛋蛋壳的颜色变浅了,而且蛋可也变软了;再看醋,醋上冒了很多泡泡。这是为什么呢?晚上我上网查里一下,原来,这些泡泡是二氧化碳气体,因为鸡蛋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泡在醋里会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物质里面有二氧化碳的气体。
9月21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下午,我到厨房看绿壳蛋,醋还在冒泡泡,看看鸡蛋,蛋壳的颜色变的更浅了,硬硬的蛋壳摸上去软嘟嘟的,但是蛋壳有了一些裂痕。我试着拿起鸡蛋,可是鸡蛋一不留神就滑进了醋里。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起鸡蛋。我把鸡蛋往桌子上轻轻的扔了一下,鸡蛋立刻弹了起来。我开心的大叫着:“我胜利了!我胜利了!”
9月22日星期四天气:晴
中午,我去看蛋,醋已经不冒泡泡了,但是还留着一些泡沫,蛋壳完全变成了咖啡的颜色。我正要拿起软嘟嘟的鸡蛋,妈妈突然走过来,说:“把鸡蛋扔掉吧,要不然鸡蛋会臭的。”我大声抗议:“不行!我还要写观察日记呢!”妈妈摇摇头就走了。
9月23日星期五天气:晴
晚上吃完饭,我把蛋拿出来,用水把外面的一层皮洗干净,然后玩了来。因为前几次扔蛋,蛋都弹了起来,我就不假思索的往地上扔。结果啪的一声,蛋摔破了,我心里难过死了。妈妈看见了,把我训了一顿,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唉!
连续观察日记 篇5那天上完语文课,老师要求我们回家种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过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几粒黄豆,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里,外婆告诉我,种黄豆要足够的水。我把黄豆种下以后就开始给黄豆浇水。几天过去了,没发现什么变化。
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种黄豆的地方,土比别处的高出一些,轻轻扒开土一看,原来是黄豆长出了淡黄色的小芽,出土没几天,小芽又变成绿色的了。又过了两天,淡黄色的小?里长出了几片叶子,嫩嫩的,绿绿的,非常惹人喜爱,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芽渐渐长高了,我拿来几根棍子插在土里,黄豆的藤就绕着木棍向上爬,没过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顶部。
半个月后,藤上长出了豆荚,豆荚上有一层细细的毛,摸起来软软的,很有意思。豆荚也是由开始的浅绿色渐渐的变深去。外婆告诉我,这就是我最爱吃的毛豆,我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心里充满了喜悦。等到豆荚变黄以后,就可以把豆子摘下来了。我把豆荚从藤上摘了下来,嘿,收获还真不小。一个豆荚里至少有两颗黄豆,我总共是收获了10来个豆荚,竟然有20多粒黄豆呢!
连续观察日记 篇6今天,我和妈妈拿着羽毛球和羽毛球拍,去楼下打羽毛球,打完正要回家时,看见我的邻居带着她家的小狗也出来打羽毛球,我看见小狗会干什么呢,想听吗?那就跟我来吧。
但我一看见小狗就像饥饿的人铺在面包上,有它一身黑色的绒毛,它又一对闪闪发亮的眼睛,滴溜滴溜的转来转去,像球一样滚来滚去的,它还有一个黑色的小鼻子和小嘴巴,它跑的时候可快,我们楼下有个跑步机,我么就让小狗站在上面让他跑,最后没想到它竟然跑得这么慢,在平地上的时候可快,这真是然人出乎意料啊!
玩啊玩,就这样玩一个下午,我发现我现在是超级小狗喜爱者,接着,你觉得我会怎么做呢?对呀,我当然会向爸爸妈妈说我想养狗,然后,我一个下午都在求妈妈,其实,我的邻居们也是很喜欢小狗的,他们看我这么的喜欢小狗,也来向我妈妈求情,求好一会儿,果然出我所料,妈妈还是不我买小狗,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接着,我拿着钥匙生气的回家。
怎么样,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喜欢小狗喜欢的太疯狂呀!
连续观察日记 篇74月6日 星期一 晴
昨天,妈妈与我一起去花鸟市场买回来了五条小金鱼。它们都长得非常可爱。有一条小金鱼额头红红的,身体是肉色的,我叫它“一点红”;有一条小金鱼身体与尾巴都是由红色、肉色、黑色夹杂在一起的,我叫它“小花”;有两条小金鱼眼睛凸凸的,像两个大大的水泡,其中一条浑身黑乎乎的,我叫它“黑泡泡”,另外一条身体是红色的,尾巴、鳍与眼睛有点黑,我叫它“红泡泡”;还有一条小金鱼的整个背与额头都是橘红的,身体与尾巴是银色的,我叫它“银尾巴”。
4月7日 星期二 晴
晚饭前,我看见小金鱼们嘴巴一张一合的。我以为它们是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于是,我拿来鱼食,投入鱼缸里,可是它们都不吃。后来,我在水底看见两条鱼头碰头,好像在聊天。过了一会儿,又有一条鱼游过去,与它们凑在一起。我一点儿也听不懂它们在说什么,如果我也是一条鱼,那该多好啊!
4月8日 星期三 晴
早上,快要出门上学去的时候,我与妈妈看见那条“黑泡泡”已经游不动了,好像快要死了。于是,妈妈赶紧去放了一桶水,把鱼捞进水桶,就出门了。放学后,我看见那条“黑泡泡”又在欢快地游着。原来是早上的水太浑浊,鱼缺氧了。
4月9日 星期四 晴
晚上,我趴在鱼缸边,看着小金鱼们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看了好长一会儿,我发现小金鱼的尾巴与鳍都不动的时候,它就静静地停在水中;小金鱼的鳍在划水,尾巴没有左右摆动的时候,它是一直往前行的;小金鱼的鳍在划水、尾巴在左右摆动的时候,它是一边前进,一边转弯的。我终于看明白了,小金鱼的尾巴就像船的舵是用来掌握方向的;而小金鱼的鳍就像船的浆是用来划行的。
4月10日 星期五 阴
今天,我给金鱼喂了食。我拿了几颗鱼食,投进鱼缸里,鱼食浮在水面上。过了十分钟,那条“银尾巴”发现了一颗鱼食,就把它吞了下去。我想:“黑泡泡”怎么还不来吃呢?又过了十分钟,“黑泡泡”终于发现了一颗鱼食,它把头往前一伸,张大嘴巴,“啊呜”一口,就把鱼食吞进了肚子里。
4月11日 星期六 晴
金鱼已经来到我们家整整一个星期了。可是,现在只剩下“黑泡泡”与“银尾巴”这两条了。我很伤心。我真希望它们能好好地活着,并一直陪伴着我。
连续观察日记 篇8蚂蚁搬家
今天天气很凉爽,天空黑沉沉的。我回到了院子,这时,我发现一棵树上有一条“黑线”,我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队蚂蚁正忙着搬家呢!我突然想起了一条俗语:“蚂蚁搬家雨哗哗”。我便走了。
我晚上一看外面,并没有下雨。奇怪,不是说:“蚂蚁搬家雨哗哗”,吗?为什么蚂蚁搬家了,雨没来呢?我忽然想起了以前对蚂蚁的观察:9月11日,天气变阴但并没有下雨;9月22日,天气只下了一小阵雷雨……
通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搬家天气变这句话更准确一些。
x月11日睛
蚂蚁的力量
七月的天气真热。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树阴下,正准备歇一下,忽然看见树阴旁停着一只漂亮的大蜻蜓,还在微微地颤动。我还以为是停落在地I几的一只蜻蜓呢。于是,我满怀希望,着准了,双手并拢,准备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细一看,却愣住了:原来是几十只小蚂蚁在抬一只死蜻蜓,仿佛还在“吭喃,吭哨”地喊着一号子呢!由于刚才一吓,全乱了套,但不一会儿又聚集在死蜻蜓旁边,一步步地抬着走了。
“咦!”我征征地站在那里,心里想:“这可奇怪了,这只大蜻蜓起码有蚂蚁的好几十倍,为什么蚂蚁能轻而易举地把它抬起来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同到家里,问爸爸:“为什么蚂蚁能举起比自己重几十倍的大蜻蜓呢?”
“这并不奇怪,妈蚁还能举起比自己重100倍的东西呢!”爸爸说,“蚂蚁的这种本领,引起了科学界的`垂视。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研究,原来蚂蚁的力量是从脚上的肌肉产生的。蚂蚁的肌肉虽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里却有许许多多的微型‘电动机’……”
真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动物界的大力士。
x月12日晴
寻找蚂蚁的家
蚂蚁的力量引起了我的兴趣。
今天下午,我带上瓶子,去寻找蚂蚁的“家”。这里蚂蚁洞较多,我掘开一个蚁洞,顿时炸了锅,成百上千只蚂蚁从洞里爬出来,乱嚷嚷地挤成一团。但仔细一看,这些蚂蚁总是护着“蚁王”和一些像“米”一样的东西。不大一会儿,它们在蚁王的带领下。有纪律、有秩序地把“米”抬进了另一个洞里。它们不用手,也不用脚搬养“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着就走。过了一会儿,一些蚂蚁和“米”已安全地转移到另一个洞穴里。
我又犯了疑:咦!这“米”是什么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细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样大小。为了弄个明自,我轻轻地将“米”弄破,发现“米”里喷出一小点乳白浆。我又划破了几个,有的还带有黑点,但里面都像一只幼蚂蚁。“哦!”我想:可能蚂蚁也是卵生动物吧,这大概就是蚁卵吧。
我把一群蚂蚁和蚁卵放进瓶子里,拿回家放在花盆里,准备再仔细观察蚁卵是在怎样的温度下变成蚂蚁的。
妈蚁先在花盆里吵闹一番,便相继钻进洞去了,蚁卵被带了下去,顿时销声匿迹了。
x月13日晴
蚁卵的秘密被揭开了
今天上午天气很热,温度较高,我一直在花盆边注意观察。我满以为幼蚁要由成年蚂蚁含着到洞外出壳。可总不见蚂蚁出来,我耐不住了,就掘开泥土,寻找出[〕几粒蚁卵。9点多钟,一粒蚁卵微微地动了一下。接着,蚁壳里露出一个白白的东西,这可能就是幼蚁!因为蜷缩成一团,肴不清,我正想凑前一点,它却又不动了。
我做了一会儿作业。约摸过了个把小时,它又动了一下,并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刚刚睡了一觉似的。可惜,这时候幼蚁被一只蚂蚁发现了,并被它叼走了。
蚁卵的秘密揭开了——蚂蚁也属卵生动物!
经过三天的连续观察,我解开了蚂蚁属卵生动物之谜。但仍有一些问题不明白。例如:怎样认识雄卵和雌卵?蚂蚁的毒腺和臭味在哪里?蚂蚁有声音吗?声音就是蚂蚁的“语言”吗?大自然的奥妙是无穷的!
连续观察日记 篇910月1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昨天,班主任梁老师让我们回家泡豆子,写观察日记,要连续观察5天。所以,今天,我把5颗好的绿豆挑了出来,拿了一个小罐子,然后在罐子里面装了点水,准备泡豆子。
因为豆子是今天泡的,所以,下午的时候,我去看了看绿豆们。咦?绿豆们的“外衣”掉了!剩下的是一颗颗扁圆形的半黄半白的小豆子。可是,有些豆子的“小肚皮”才露出一点点,但很饱满,每颗小豆子的“肚皮”都是鼓鼓的,圆不溜秋的,真可爱!爸爸还说,不要再用水泡了,这样绿豆会死掉的。我听了,连忙将水给倒了。
晚上,我又去看了看小豆子们,哦?豆子们头上的那个是什么?我急忙拿出我的工具——放大镜。我用放大镜看了又看,终于看清楚了,豆子们头上长了一个小嫩芽,在头上绕了一个小圆形(可能是因为歪着生长的缘故),豆芽长得细而短,围着自己的“头”转了一圈。还有些绿豆呢,直接从头上长出个小“细丝”,直直的伸向前面,大约有0.5厘米。今天就观察这么多,小豆子,我明天再来看你!
10月2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今天一大早起床,我就直奔我的绿豆,看看情况。哇塞!绿豆们长大咧!不单单是绿豆,该重视的是小芽子。小豆子们的嫩芽已经约有0.9厘米了!昨天头上是转了一圈的小芽,今天变直了,而且还是雪白的。而那些昨天是直的小芽们,现在更直了!还有,小豆子们的“肚子”已经裂开了,露出滑溜溜的小肚皮。我仔细看了一下,咦?罐子里没水了。我连忙用手装了一点点水,把它放在罐子里。希望我的小豆芽继续长大!
晚上,我又去看我的小绿豆。小豆芽又长了,大概已经有1厘米了。头上有点紫色,可是只有一丁点,但我没很注意,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可是,这是一场“灾难”。
10月3日 星期六 天气 阵雨
昨天我说了,我的小绿豆的头上是有些紫色的,确实!今天我一早起床,又是第一时间去看我的小豆芽。今天不一样了,因为我看到了一番不一样的景象:小绿豆的头的芽变成了紫红色,但不是很深;豆子也随着芽的颜色而变化,也是紫红色的。而且,小芽的长度和昨天还是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是一样。我慌了,吃完早餐立刻打开电脑,上网搜索了一下。百度上告诉我:因为绿豆芽时不能见光的,所以就会变成这样了。呼~~我长舒一口气,但是悬着的心还是放不下来。于是我又问妈妈,妈妈说:“是这样的,你用个盖子盖住它吧!但是要出空气,不然会缺氧的!“我听了,终于放心了,不过,我还是很快手地把盖子盖上了。
傍晚,我又去观察绿豆芽。这一次又不一样了,绿豆芽又长了,从原来的“1厘米“变成了大约1。5厘米吧!而且,头上的紫红色渐渐消失了。我很开心,因为我的豆子又长了嘛!而且,有好多同学的都还是刚泡呢!回头想想,我还是比较厉害的!当然,这还是要靠我的小豆芽的!不知道明天我的豆子会怎么样呢!
10月4日 星期日 天气 中雨
早上,我去看了看昨天那变色的小绿豆芽。哇~小豆芽们迅速生长啦!从原来的“1.5厘米”变成了1公分啦(1公分是大约3。3厘米,那些是其中4棵的平均高度)!而且,它们生长的姿态还各不相同呢!有些豆芽的豆子到了上面去,而它们的芽呢,且跑到了下面;有些豆芽连在一起生长,长出来的芽也自然就会缠绕在一起了;还有些豆芽的豆子是在下面的,但它们的豆子已经爆开了,从里面伸出一根小芽儿,好像是蛇伸出它那细长的舌头。绿豆芽们太给力了!我最喜欢的一个豆芽呢,也是生长的最茂盛的。它的芽和豆子是嫩绿的,似乎能给你一片大自然里的感觉;在豆子破裂开的时候,有一片翠绿的叶子长了出来;在豆子破开的正中间,有一根细长的豆芽,在芽的在上面,几根须根伸了出来,好像老爷爷那白白的胡须。真可爱!
下午我又去观察,发现豆芽们又变了。最高的那颗豆芽已经到一个罐子那么高了!罐子只有7厘米,可以想象一下,7厘米的豆芽了,真的可以说是很健壮了。有一根好像断掉了,好可惜!不过呢,其他几棵生长的还不错!豆芽真可爱,明天是老师布置的最后一天了,但是我想,只要豆芽还没死,我一定要继续观察下去!
10月5日 星期一 天气 大雨
今天我下午去观察我的小豆子,因为妈妈先回家,当妈妈告诉我小豆芽已经比罐子高的时候,我恨不得从路上直接飞回家里。
回到家后,我第一时间去看我的小豆芽。我都要被吓的跳起来了!知道为什么吗?你肯定以为我的小豆芽死了还是怎么了,不!因为,我的小豆芽已经很高啦!本来是用盖子盖住的,现在最高的那颗长得有8厘米啦!而且还有两颗也长得好高!应该有5厘米了。头上又多了几片嫩绿的叶子,近距离看,就好像蛇的那“中毒”的舌头。头顶上的豆子已经裂开一条约0.5厘米的小缝了,好似食人花微微张开的嘴巴;那根芽上长了一些毛,带给你一种很柔软的感觉。
晚上,我又去看小豆芽。细心地我发现了,本来下午只有一片叶子的,可现在又多了一片,而且豆芽又长高了!而原来最高的那棵,本来是有两片叶子的,现在又多了一片,变成三片了。可是,只有三棵是这样的,唉,下面的小弟们,你们要加加油了!
观察日记真有趣!小豆子,这就是你发芽的故事哦!
第四篇:连续观察日记
连续观察日记三则
10月30日雨
新居
今天,我那美丽的鱼缸里住进来了一个小家伙——虾子。这只小虾子呀很活泼。可是它太孤单了,因为它没有伙伴。但我的朋友,别为它担心,大约三分钟以后,又住进了一位新伙伴——小烧火鱼,自从有了新伙伴,这里就热闹起来了。小虾子和小烧火鱼相处得很好。小烧火鱼,不!小“姐姐”从水面拖下来些美味佳肴给小“弟弟”——小虾子吃。小“弟弟”乘“姐姐”休息的时候,悄悄从后面绕过来,调皮地用长长的触须去挠小“姐姐”的尾巴。这位小“姐姐”呀,吓得一下子蹦出了水面。小“弟弟”却在水底抖动触须,挥舞着小脚,正高兴呢!
11月5日阴
死亡
可恶的死神把黑手伸向这对小“姐弟”中间,今天中午,可怜的小“弟弟”不幸去世了,“姐姐”非常难过,它老是悲痛地在小“弟弟”的身边游来游去。我见了也很悲伤,我把虾子“弟弟”放进了旁边一个装着福尔马林药水的瓶子里,让“姐姐”能时时刻刻看见它。
11月9日晴
解放
小烧火鱼姐姐就这样孤独地生活着。尽管缸里装饰是那么的漂亮;水底的鹅卵石是那么的光滑;水中的鱼草是那么的嫩绿,可是小烧火鱼却如同坐牢一般。水面上浮着许多香甜可口的美味,可小烧火鱼连看都没看一眼。它一会儿停在水中,好像在思念死去已久的“弟弟”;一会儿又游到水底,对着鹅卵石,似乎在倾吐心中的哀情。看到这情景,我流下了眼泪。
我们不能离开集体,小烧火鱼也不能离开伙伴。我痛苦地把它放进了鱼塘里。小烧火鱼向我摆摆尾巴,它是向我道谢呢?
啊!再见了小烧火鱼,再见了我的伙伴„„
【简评】
作者通过对小烧火鱼搬进“新居”,小虾子突然“死亡”,最后小烧火鱼的“解放”的逐层叙写,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善良的美好天性。因为是连续观察日记,作者写得很用心,段落之间衔接紧凑,情节安排得当,语言细腻生动。特别新颖的是,作者的三则日记分别用“新居”“死亡”“解放”等描写人物的词汇作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是在写“人”更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热爱幼小生灵的真挚感情。这是一篇儿童情趣十足的日记。
观察日记六则
3月14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我家养了七条生龙活虎的锦鲤。有的是大红色,如一个个游动的小太阳;有的是橙色,像一个个大橘子;还有的是花色,像一条条变色龙。小鱼儿的形状是流线形,体长在6~12厘米之间。我同时喂给它们鱼食和花卷末,它们似乎更爱吃花卷末。它们呼吸和进食时,嘴巴如小喇叭似的一张一合,利用吸力将食物送入嘴里。
3月15日 星期三 天气 阴
今天,我家的小锦鲤特别活泼可爱!我喂食时,发现它们个个摆动着长而白的尾鳍和长在腹部的鳍,利用流线形的身子和灵活的尾部以50~60厘米/秒的速度抢食。它们的胆子也很小,一有什么动静或声音,就会满池子乱跑。有时两条鱼撞上了,还会用尾巴摆动着打对方的背鳍,好像在传递什么信息。它们游动时尾巴在98~180度之间摆动。很悠闲时,它们会一条一条地“躺”在鱼池角落里休息,好像怕影响了同伴似的;生气或害怕时,回很快“躲”到其它鱼中,好像生怕别人看到自己一样。
3月16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今天,我刚喂完鱼食,只见一只体宽2厘米,体长7~8厘米的花斑锦鲤从口中吐出一条2~3厘米的深绿色物体。它吐完后,用嘴吸了几口气,游走了。其它几条鱼也接二连三地吐出此类分泌物。我想,这种白色和深绿色的分泌物可能为它们不想吃的食物,也可能是胃酸或水中的不良细菌……。看来,没有丰富的知识无法探索大自然!
3月17日 星期五 天气 雨转阴
今天,我将鱼食放在一个钩上,在水中停留了5分钟,一条贪吃的小鱼游了过来。突然,我将小钩提起,小鱼竟用尾巴以180度的角度摆动,两个肚鳍用力前后摇动。一转眼,跳离水平面2~4厘米,然后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水涡。我查找了资料:鲤鱼(锦鲤)确实会跳,最高跳过1米。在江河湖泊中的鲤鱼经常在太阳落山时跳出水面嬉戏。民间也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3月18日 星期六 天气 晴
今天,我要给鱼换水了。换水前,鱼儿都静悄悄的,好像怕谁发现了,“躲”在水深8~9厘米以下。就算有好吃的东西,也“守株待兔”,等着它自己沉下来。可刚换了水,鱼儿们都把鱼鳍一摇一摆的,互相追逐嬉戏。喂食时,个个争先恐后地吃着食。为什么前后变化这样大呢?我个人认为:鲤鱼虽是在河、湖中长大的,习惯了长期不换水的生活。但就像人喜欢干净的家一样,鱼也喜欢干净的水。干净的水不仅“空气新鲜”,而且没有满池的排泄物,鱼当然喜欢!
3月19日 星期日 天气 晴转多云
鱼儿是很喜欢玩耍的!它们时而向上扑食,时而向下冲击,时而在水中你追我赶。可是,这些都是鱼的正着游,难道它们不会“倒着走”吗?通过观察,我的答案是会。不信,看看我家的锦鲤。小家伙向前游时,肚鳍向后划,身体和尾巴左右划动,产生一股旋涡流推动鱼向前。所以有时它们可以借助水流滑行一段。而向后游时,肚鳍向前划动,像我们划船一样产生一股推动力,加上尾巴只向右或向左摆动,鱼自然就“倒车”了。
观察日记两则
四年二班 林琦
2006年9月27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闲着没事,看见了几只蜗牛。我便观察起它们来了。
蜗牛的头上长着直直的触角。它圆圆的眼睛似乎长在直直的触角上。它的背上背着一个又圆又大的“房子”,卷成圆圈的花纹印在蜗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没有可以活蹦乱跳的脚,它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让所有蜗牛比一场爬行赛,距离只有两格瓷砖格子。蜗牛刚开始方向感都还可以。可是过了一会儿,蜗牛开始往不同的方向前进,有一只蜗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台阶下去了。我连忙跑下去,心里在为它担心:它会死掉吗?等我到了台阶边,我看到它淘气地贴在台阶的边沿上。我慢慢把它们拾起来,装进了瓶子里,放入小水池里。天色不早了,我们一起睡觉去了。
2006年1月7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我又来观察蜗牛了,蜗牛已经渐渐长大了。上次我看见它的时候它只有中指的手指甲那么小,现在有大拇指的手指甲那么大了。
我又组织它们进行爬行赛。我想看看它们长大了,速度有没有变快?我观察了很久,感觉它们的速度还是那么慢。我想蜗牛可能饥饿过度跑不快。于是我拿来了充足的食物——菜叶和面包屑,蜗牛爬得慢吃东西的速度也很慢,过了好久食物才有所减少。好容易等它们吃饱了才又慢吞吞地爬了起来。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蜗牛是长大了,但是速度却没变快。
观察身边的东西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好玩!如果不信你可以亲身去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今
2006年9月27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闲着没事,看见了几只蜗牛。我便观察起它们来了。
蜗牛的头上长着直直的触角。它圆圆的眼睛似乎长在直直的触角上。它的背上背着一个又圆又大的“房子”,卷成圆圈的花纹印在蜗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没有可以活蹦乱跳的脚,它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让所有蜗牛比一场爬行赛,距离只有两格瓷砖格子。蜗牛刚开始方向感都还可以。可是过了一会儿,蜗牛开始往不同的方向前进,有一只蜗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台阶下去了。我连忙跑下去,心里在为它担心:它会死掉吗?等我到了台阶边,我看到它淘气地贴在台阶的边沿上。我慢慢把它们拾起来,装进了瓶子里,放入小水池里。天色不早了,我们一起睡觉去了。
2006年1月7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我又来观察蜗牛了,蜗牛已经渐渐长大了。上次我看见它的时候它只有中指的手指甲那么小,现在有大拇指的手指甲那么大了。
我又组织它们进行爬行赛。我想看看它们长大了,速度有没有变快?我观察了很久,感觉它们的速度还是那么慢。我想蜗牛可能饥饿过度跑不快。于是我拿来了充足的食物——菜叶和面包屑,蜗牛爬得慢吃东西的速度也很慢,过了好久食物才有所减少。好容易等它们吃饱了才又慢吞吞地爬了起来。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蜗牛是长大了,但是速度却没变快。
观察身边的东西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好玩!如果不信你可以亲身去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观察日记
2009年9月18日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们回去泡黄豆芽。老师教了我们泡黄豆芽的方法,还让我们写观察日记。
晚上,我回到家,从袋子里抓出一把黄豆,黄豆的颜色黄黄的,个头小小的,圆溜溜的。用手一捏,还挺硬。把黄豆放在眼前仔细一看,黄豆的中间有一个小印子,表面还有一层透明的薄膜。我拿了一个杯子,把黄豆放进杯子里,黄豆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儿,争先恐后地蹦进了杯子,还发出嗒嗒的响声。我把杯子接了水,让黄豆泡在水里。真不知道黄豆宝宝们在水里玩了一夜会发生什么变化,我好期待!
2009年9月19日
小雨转中雨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急待地去看我的黄豆宝宝。我发现原来干瘪的豆粒吸饱了水,身体鼓鼓的,变成了一个个“小胖子”。我把泡好的黄豆拿起来捏一捏,觉得它有点软。表面上的膜轻轻一剥就掉了,黄豆就分成了两瓣,不过这时候我发现黄豆还没有长芽。
我把泡好的黄豆清洗干净,又找了一块干净的布,把布打湿后拧干,平平地铺在黄豆上。我想,也许明天黄豆宝宝们就能发芽了!
2009年9月20日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就起了床,我要看看我的黄豆宝宝发芽了没有。我一掀开湿布,惊奇地发现黄豆宝宝们发芽了,又白又嫩的芽儿从黄豆的上方、两瓣的中间长出来,黄豆也饱胀得要裂开似的。黄豆的芽儿形态各异,有的芽儿长得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像大象的鼻子;有的芽儿很短,紧紧地盘在黄豆上;有的芽儿才露出一点点,还包在透明的薄膜里。
我对着黄豆宝宝用鼻子一闻,怎么有股臭臭的味道。妈妈说,可能是没有换水吧?我赶紧去换水,把发芽的黄豆宝宝洗得干干净净。真希望黄豆宝宝的芽能长得更粗一些,更长一些!
2009年9月21日
今天早上起来,我猜想我的黄豆宝宝的芽准会长得又粗又壮。谁知,黄豆宝宝有些绿了,原先又嫩又白的芽也变黑了,黄豆宝宝穿得那件透明的薄膜衣服也被扔在了一边,黄豆的两瓣之间渐渐有些裂缝,一股淡淡的臭味扑鼻而来。
黄豆宝宝们变丑了,我急着去找妈妈。妈妈说,这可能跟温度和水份有关。看来,泡黄豆也是一门学问,虽然我这次试验不太成功,但我还是精心挑选了几个我认为长得好的豆芽,放在手上,像放宝贝一样,这可是我的劳动成果呀!
不知道市场上卖的黄豆芽怎么这么嫩,这么可爱,如果我泡的黄豆芽也能成为餐桌上的一盘菜,那该多好呀!
第五篇:连续观察日记
“学写连续观察日记”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鲍春娟
评析:刘会珍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五年级上册第52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次习作是要求学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要学会连续观察事物,能用日记的格式和要求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的新发现,几则日记之间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文章要做到句子通顺,语言生动,没有错别字。通过本次习作,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和认真持久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人、对事、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兴趣和理解。
五年级的学生多数已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能够把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日记的形式如实地记录下来,但写连续观察日记还是初次接触。学生通过这个“百花园”的“阅读平台”《螳螂的启示》,已经认识了这种应用文。在开学伊始,就布置学生确定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并作好记录。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都很感兴趣,因而为本次习作积累了素材,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1、学会连续观察事物,能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2、了解连续观察日记的写法,写出连续观察日记。
3、形成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并善于发现新事物。
四、教学准备
1、确定观察对象,布置学生连续观察。(开学初就进行布置)
2、做好观察记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谈谈最近的新发现,并说说是怎么发现的。
(总结:观察的“好帮手”:眼睛、鼻子、耳朵、舌头、双手、大脑)
2、引导回顾《螳螂的启示》,明确在写法上的特点。
3、师小结。(1)如实记录。
(2)不必每天记录,写作时间、日记的篇数随所记的事情的情况而定。
(3)不仅记录自己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还要写下自己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4)几则日记之间衔接要紧密,显示出观察的连续性和事情的完整性
4、揭示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练习写连续观察日记。【设计意图】:采用复习法引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连续观察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而且要学生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力求做到观察仔细,如实记录,为完成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审题
1、指名朗读题目要求,看看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
2、默读题目,画一画:你还知道了什么?
(1)写作的内容: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等。
(2)要记录事物变化的情况。
三、研读“习作讨论平台”内容
1、默读“讨论平台”的内容,交流读后所得。
2、小结。(板书)
(1)写出所见所感。
(2)几则日记之间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
【设计意图】:研读“习作讨论平台”,使学生明确了具体的习作要求,帮助他们打开思路,从而顺利进入写作情境。
四、习作指导
1、拿出自己的连续观察记录,先回顾一下,你对哪种事物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连续观察?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
2、展示观察记录,师生评议。
3、统计:哪些同学记录的是事物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哪些同学记录的是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
4、师小结。
变化比较明显的事物适于记录它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变化时间相对长一些的事物,适于记录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
5、强化习作要求。
写出所见所感;几则日记之间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
6、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在习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包括观察日记的写法、格式等方面内容)
7、试着口头练习说一则日记。先自由练说,同桌互说,再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这样做,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应用观察记录进行习作。在训练说话的过程中,充分采用个人练习说、小组互说、全班交流等形式,以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热烈交谈、积极讨论的氛围积极开动脑筋思考。
五、学生试写一则。
六、当堂讲评、修改典型习作。
1、选出典型的习作(好的和差的)进行评议。让学生评价好的好在哪里,差的有哪些不足,共同修改。教师对好的习作给予肯定。
2、师提出修改的要求,学生自行修改。
是否写出了所观察事物的特点及自己的感受和启示;是否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句子是否通顺;能否正确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习作内容更为生动;有无错别字。
3、展示读改后习作。
【设计意图】:重视习作后的交流、修改、展示,引导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七、布置作业:写连续观察日记。(几则日记之间内容要注意衔接、完整。)
【整体设计意图】:本节习作指导课,我采用了“学、说、写、评”四步法进行教学。课前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作好观察记录,积累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复习阅读平台中的《螳螂的启示》,让学生又进一步明确了连续观察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然后通过指导审题和研读“习作讨论平台”,使学生明确了具体的习作要求,为进行习作作好了铺垫。在进行习作时,先说后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写作兴趣。习作完成后,学生交流习作,一方面让他们体验写作的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另一方面,让“耳朵”做老师,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自己会分析、会修改习作的能力。
通过本次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生活的美好,知道习作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养成爱观察、爱发现的好习惯。
【评析】:鲍老师的这节习作课,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多方面考虑,确定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习作指导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会写,乐写,在本节课教学中,鲍老师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1、教学中注重习作兴趣的培养,开始教师从学生的发现入手,让学生自由表达,给学生写作奠定了基础。引导回顾《螳螂的启示》,明确在写法上的特点,让学生习作有章可循,语言材料和写作方法上有了方向。
2、新课内容从写作要求入手,让学生明确写什么,怎样写,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从整体上把握写作内容。由于本次写的日记和以往不同,是几篇连续的日记,教者通过让学生研讨得出注意之处:
(1)写出所见所感。
(2)几则日记之间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
3、习作指导是本节课的重点,鲍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日记交流,这既是范文,又是新日记的起点,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别具匠心。让学生试着口头练习说一则日记。先自由练说,同桌互说,再小组交流。通过学生交流,就降低了写日记的难度。在交流中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了进步。
4、由于日记较短小,教者采用当堂讲评的方法,既检验了学生的写作成果,同时由进一步夯实本课的教学重点,再加上老师富有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学生有成就感,利于以后的学习。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第三实验小学
“学写连续观察日记”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潘丽娜
评析:刘玉梅
一.教学内容: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百花园二中的习作(52页)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以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仔细观察,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为专题,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富含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世界。因此,本次习作应从现象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并能进行较长期的观察活动,并通过指导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较高水平的观察力,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本次习作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器官去感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从而激发智慧与思维的火花。三.教学目标
1、能写出多篇观察日记,并能够记录详细,了解豆芽的变化规律。
2、发展锻炼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写作能力。
3、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四.教学准备
学具:课前预习书中的范文;每人一个器皿,泡过两天的黄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日记——《螳螂的启示》,谁能说说:它和我们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
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
(教师准确地下以定义,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及写作奠定基础。)
二、写出第一篇观察日记:
1、同学们,现在小黄豆就在你的手中,请你也把自己发现的记录下来吧。(学生写观察日记)
(根椐田玉博士所提出的感知训练,这一环节属于前测阶段,在此发现现问题,再加以训练)
2、再读《螳螂的启示》,找出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对比自己的日记,说说你的体会。
茅盾曾写过:“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由此可知,观察一个事物必须具体,细致。
3、请同学们再审视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尽量做到观察细致入微。再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作文,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参与其中,并加以指导。
三、小结:
同学们,在刚才的过程中,你们都表现出色。是否这样,就达到了写观察日记的要求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在前测过后,加以简单的训练,因为时间与课时的安排,所以将更多的感知训练安排在下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经过了两天,你们的小豆芽一定又有了新的变化,今天 我们就再次与它们相约,为它们写下第二篇观察日记。
二、学会多种感官观察与表达: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写观察日记一定要像哨兵一样细心。其实,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观察还要全面,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
看:眼睛看到什么﹖听:耳朵听到什么﹖触: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闻到什么?味:舌头是否可以尝到什么? 另外,大家还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时辅以自己的感受:大脑里想到什么﹖ 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针对前测中出现的“写不具体”的问题,教师加以训练,引导要会从多个方面来观察。)
结合学生的习作片段,引导如何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描写,使内容丰富具体。在感知过程中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2、再写第二篇观察日记。
3、任意选取同学的习作,朗读修改,互相交流。
(在训练完成后,开始进入后测阶段,即再次的写作检验训练是否达到目的)
4、说说通过这次写观察日记,你有什么收获?(后测之后,进入评价阶段。跳出认知看认知,请学生在感知之外,说说自己所认知到的)
5、师总结:能够做到细致入微,并能从多方面对观察对象加以感知,并记录下来,再辅以自己的体会,就可以形成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了。
三、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
之前我们说过了,这次我们要完成的是连续观察日记,所以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关注你们的小豆芽,并运用我们已学到的观察方法,写出一组优秀的观察日记。
[整体设计意图]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而田玉博士所提出的感知训练则为孩子们作出了实用且精彩的指引。因此,在此次观察日记的教学中,我遵循着这样的程序进行连续观察日记的写作指导,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获益非浅。
[评析] 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潘老师的这节作文教学让我们最感动的是她努力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整个教学体现如下特点:
一、以“范例”为线,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对比
本次习作是“学些连续观察日记”,潘老师紧紧抓住了“观察”这一核心,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新课伊始,便直入主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的日记书写模式,“对比观察”文本范例《螳螂的启示》,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为后续的写作做好铺垫。
二、以“黄豆”为媒,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泡过两天的黄豆”——是潘老师为学生选择的观察的事物。很普通、很平凡,被学生常常忽略掉的小事物其实正是观察写作的最好“道具”,通过一系列的连续观察活动,通过几篇连续观察日记的写作,学生从小小的黄豆中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历程,使学生明白了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文章,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对事物、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三、以“训练”为核,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基本功。如何让学生“会观察”,“能观察得全面具体”,特别是把观察到的能有选择、有趣味、生动地写下来,绝非一日之功!潘老师在教学中借鉴了田玉博士的“全方位感知训练”,让学生充分运用口、耳、眼、鼻、手这五种感官,分别从味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这五个角度去观察小黄豆的变化,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们在老师的训练、指引下,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观察更趋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观察,写作已不再是难事。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示儿”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曹丽莹 评析:栾秋丽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五年级下册第 108 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五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感情低沉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大家知道宋朝吗?(知道)在那苟延残喘的南宋,一个除夕之夜,一位85岁的老人,在烛光明灭之中,僵卧病榻,老泪纵横,手指北方,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的遗嘱(学生如不明白,可改为临终遗言),大家猜猜,他遗嘱的内容是什么呢?(学生猜测:可能是担心子女,也可能是财产的分配)
教者评价正确与否。
是啊,他临终之时,只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没有一字提到家事,但却包含了他最炽热的情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人——陆游,学习他的绝笔诗——《示儿》(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特殊的诗,描写的是陆游临死时瞬间的感受,流露的其实是作者一生情感的积淀,可谓一首诗,一个人。用当时的情景再现,学生的猜测开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奠定了他们的感情基调。
二、自主学习
(一)文识
1、交流预习: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2、(课件展示)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设计意图:“诗言志,歌咏怀”,陆游在诗中流露的深沉情感与他所处的环境的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就必须了解诗人及创作诗歌的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看到诗题《示儿》你是怎样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示儿”可以说告诉儿子,也可以说给儿子们看的诗。)
2、教师配乐范读,正音,句读(多媒体课件)祭()乃()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播放音乐)
遵循老师的读法,朗读诗歌,读的时候,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注意诗句的内部停顿。
4、学生代表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从教师范读到学生练读,再由学生汇报读到正音,扫清字词障碍,为感情朗读做好准备。
(三)释义: 粗通诗意:
1、组织学生再读古诗,自学古诗,体会诗意。
2、教者引导释义第一句(多媒体课件)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理顺这句话时需增补诗句中原来省掉的“我”,还需按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调换诗句中词语的顺序。这句诗是说: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2、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参考书自主完成释义,教师纠错。“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国统一。理顺这句话时需调换诗句中“悲”的词序。这句的意思是: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无”同“勿”,不要。“乃翁”你们的父亲。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时侯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的地方还要增加一些词语,使句子的联系更紧密。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本来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没有关系了,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到了宋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你们祭祀祖先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释义第一句,然后学生遵循教师的方法,以自学为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查字典、看注释、查找资料,学生是完全可以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三、合作探究
1、细品诗意
了解了诗意,那么现在请大家再认真读诗,仔细品味,从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学生先自己品读画出有关的词句,然后小组交流,教者指导,参与其中。
2、组织全班交流。
(1)从“元知”“但悲”对比写出诗人爱国之情,死对他来说无所畏惧,唯一挂念的是祖国的统一大业。A、课件出示地图,用色块标识沦陷的土地:此时的中原大地是怎样的情景?
B、此时在陆游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那是什么?(板书:悲)C、体会诗人“悲怆的心境”: 师:看我这一生立志为国破敌----出示:少年陆游---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壮年陆游---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老年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设计意图:出示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却拥有共同主题的诗句,师生引读,使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下感受贯穿诗人一生的爱国情怀。
D、激情引读。指导朗读:面对死亡,坦然自若,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但对国家他却念念不忘,这种爱国之情是多么执着、深刻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敬佩之情读一读。(师读前部分,生接读后面诗句)
(2)
三、四句诗文表达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了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引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师:想我中原骨肉同胞依然泣泪胡尘,大好河山无颜色,而今就要撒手归去,只盼得——(生读)
B、师:想我神州陆沉之恨犹未雪,平生志业百无一酬,而今就要撒手归去,只盼得——(生读)C、师:一切都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只盼得——(生读)
3、最后小结:一个“悲”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让我们从他的“悲之切”中体会到了他对国家的“爱之深”。(板书:忠)诗人胡应麟曾谓此诗“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下面就让我们饱含深情再来读这二十八字。)
4、此时此刻,陆游的二十八字爱国诗一定深深的印在了你的心中,哪位同学能饱含深情的背诵一遍。
设计意图:当阅读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学生的目光不再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强烈地想去追究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更丰富的内容,新的阅读期待由此产生。在阅读过程能随陆游的悲而悲,随陆游的盼而盼,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正进入学生心中,这份因语言文字而带来的感动最终沉入学生的生命,达到诵读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我们里看一下他的另外两首爱国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出示这两首诗并出示部分注释,引导进一步了解陆游的爱国情怀。)
你读,你看,无论哪一篇作品里都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所以我深深地敬仰他——这位伟大的人,这位感动中国的先辈。穿越时间,踌越空间,如果陆游泉下有知,看到今天如此团结和谐的国家,他也一定会含笑九泉了。此时的陆游一定想说点什么,同学们能用你最美的语言,用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学写诗歌)替陆游说出来吗?
设计意图:巧妙地引用一些相关诗词作为补充。这样,课内的知识就和课外的知识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结构。这无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有很大的好处。这种做法同时还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向纵深处挖掘课文的内涵。
五、总结全文
结束语:(播放音乐)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这位老人留下的遗嘱是什么了吗?它是陆游念念不忘的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是对祖国重新统一热切地盼望,是执着、深沉、热烈、真挚的爱国激情!(板书: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言为心声,有如此诗歌,必有如此诗人。结尾处,再赞诗人,再读诗歌,诗人合一,与开篇照应,余音袅袅。
六、课后作业:会默写《示儿》,收集有关爱国的诗歌。设计意图:让爱国情感在孩子们的心中得以升华。板书设计:
示 儿
陆游
不见统一
示儿 悲 忠 爱国之情
渴望统一
【整体设计意图】:
1、以读代讲,追求润物无声。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紧紧抓住“悲”和“盼”,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教师引读,熟读成诵等形式,体会诗的内容,领会作者情感,促使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升华。
2、加强诵读指导,追求多元共振。
对《示儿》这样的诗,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因而也会有不同的诵读,所以在诵读指导上我将尽量追求多元化,反复引读加强记忆;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人的感悟又会有其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倾向,因此就有了共振形成的可能性。我们追求这样的共振。
3、拓展延伸,追求情感升华。
古诗以凝练的语言叙事、写景、抒情、构境,因其凝练而形成了许多极富美学张力的空白处。这种空白是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填补、以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的。这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了课外的两首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为补充材料。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另外,尽量把诗意的解释进行淡化处理,而着力于引导孩子们去体验、把握诗歌情感的脉搏,让他们与诗人的心灵作一次近距离的直接的对话。
评析: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堪称是爱国诗篇的代表作。教者能够准确把握诗的爱国情感,整个教学设计都体现了以“情”为主线,将诗人的爱国情怀品味的淋漓尽致。
首先,开课的导入,以猜测一个生命将息的老人临终的遗嘱内容为线索,使学生初步体会了诗人临终前心中没有家事唯有国事的情怀,为体会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接着,紧扣“悲”字,让学生去体会诗人临终前无限的心事和不了的情结。这既是对诗句理解的过程,对语言魅力品析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过程。学生在学诗,在学语言,也是在领悟情感。同时教者设计的几处感情引读,感情朗读也很到位,学生通过反复吟咏,来体会诗的内涵,领悟诗人的情感。对于诗人的情感学生不是听来的、不是看到的,而是在教者精心设计的环节中用心感受的,真可谓水到渠成,如泉眼无声惜细流般的明澈汩汩涌流。
最后,教者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了课外的两首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为补充材料。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实为教者的聪明之举,使爱国的情感得到升华,此时“情”已不仅仅局限于《示儿》这一首诗,“情”满于课堂,“情”满于语文,“情”满于悠悠历史……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龙港区双树实验学校
口语交际“电话留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金丹
评析:刘玉梅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02页,口语交际:电话留言。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电话留言》是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的一项口语交际内容,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和发手机短信的技能。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互动的形式,安排大量的时间,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间,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诱发学生主体参与、主动交流,拓宽言语实践的范围,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己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分析和应变能力。在交际过程中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在听后对表述者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交流、合作、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能把话说清楚、明白、简炼。正确使用礼貌用语。3.在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 教具:
1、《小猴请客》的动画片及其多媒体打电话动作课件。
2、“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的录像。学具:
1、学生通讯录。
2、指导喜欢动手制作的同学制作小猴、小猪、小兔的头饰。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吗?
出示谜面:又能说来又能听,两边可以诉真情。一根电线连天涯,万水千山都不怕。
2.同学们都猜对了,它就是“电话”。我们常用的电话有很多种,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IC电话等等(课件出示图片)。现在,电话己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怎么样打好电话。(板书课题:电话留言)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不仅为引出本课课题,更为学生营造出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入手,掌握方法。
1.你们经常接打电话吗?当时是怎么打的?与同学合作表演。2.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引导学生明确打电话需要注意的几点:(1)打电话时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语言要简短、有礼貌。(2)如电话关机或无人接听时,可采用发短信的形式与他人联系。(板书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水源泉,以活动的形式再现生活,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教者引导学生在交流、互议中领悟打电话的方法,既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体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过渡:电话的快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三、创设情境,分层训练。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1)你和三位同学约好,明天去公园游玩。上午八点,准时在公园门口集合。可是由于你家里突然有事,八点钟赶不到,需要延时半个小时。所以你必需提前通过另外三名同学集合时间改为八点半,以免耽误大家的行程。
(2)学生练习。教师共同参与。(3)学生表演,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根据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生知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说话的自信心。教师半扶半放,给学生提供了有话可说、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交际的热情。2.拓展创新,发挥机智。(1)设置电话留言的情景,对几种情况进行分组创新表演。A:接听人是同学的奶奶。
B:接听人是同学家里一位来自外到的亲戚,家里没有其他人。C:接听人是同学五六岁的小表弟,家里没有其他人。
D:同学家电话没人接听。(借此启发学生想一想,说说还有没有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发短信的形式。)
(2)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模拟进行电话留言活动。如果不具备发手机短信的条件,可让学生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达。(教师参与学生间的交流中,点拨引导。)
(3)选代表到讲台前表演,并配带好头饰。(4)引导学生评议。
针对不同的对象,是否通地电话留言和手机短信的形式把信息清楚、有效地传达给你要告知的人?
语言是否清晰、流畅,礼貌、得体? 谁表演的好?你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情境,进行语言实践练习,上台表演和评议表演,既能突出训练的参与面,又使学生个体的感受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得到补充与矫正,并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5)教师小结。
四、活动拓展,巩固练习。
1.你们真不简单!老师奖励你们观看一部有趣的动画片。来轻松一下。播放动画片《小猴请客》(故事的内容大体是小猴在请客时很不礼貌,与小猪、小兔家电话接通后,分别说:“喂!你是噘噘嘴家吗?喂!你是三瓣嘴家吗?)
2.看完动画片《小猴请客》,你想对小猴说什么呢?个别汇报,师生达成共识。
3.给画面配音。分别出示小猴与小猪、小兔打电话的动作画面,要求学生为画面配音。
4.师生评出表演奖、最佳配音奖。
设计意图:播放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再次掀起学生表达热情,促进了语言发展,巩固了打电话的知识。给动画配音,则让每一个孩子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反复经历、体会,获得真知,增强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积极向上的交际态度。
五、课外延伸,融入生活。
1、同学们,刚才我们练习的都是一般情况下的通话交流,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那就要打急用电话,你知道有哪些急用电话吗?(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交通事故电话122)
2、播放录像,展示“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让学生说说拨打这些号码要注意说清什么?什么可以不用说了?
3、学生小组讨论:应该打什么电话?怎么打这些电话?(任意选一种或者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4、小组汇报交流,师生评议。引导学生掌握有关“119”、“110”、“120”、“122”等电话号码的知识和用法。小结:打急用电话时,一定要说清楚出事的地点,简要地说明出事的情况,当然,这些急用电话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拨打,如果小朋友们,平时觉得好玩,打着玩会影响叔叔阿姨们救人,影响他们的工作,所以不能乱打。
设计意图:交给学生生活常识,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无疑就是等于教会了一种生存能力。这样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活气息。
六、总结内容,升华情感。1.填写“同学通讯录”。
2.总结:电话不仅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下课后可以留下好朋友的电话号码,遇到困难时会更好度过!
[整体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次口语交际教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打电话”、“发短信”为内容,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个需要交际、喜欢交际的活动性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想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设计时,我以教材为载体,但不拘泥于教材,充分挖掘文体资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电话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注重双向互动,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诱发学生主体参与,主动交流,拓宽言语实践的范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评析】: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产生,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萌动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达到会说的目的。金丹老师这节《电话留言》的教学设计,就运用多种形式、结合课内、课外创设了各种情境,让每个学生能轻松快乐、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整个教学设计亮点频频,构思巧妙,匠心独运,特点如下:
一、巧设疑问,创设情境
学贵有疑。新课伊始,金老师便以“猜谜语”的形式,巧妙设疑,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瞬间被点燃,学习的欲望瞬间被激活,课未始趣已生。
二、借助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金老师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潜心发掘和提炼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交际话题来创设交际情境。她紧紧围绕本次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有价值的情境,那就是巧问孩子们“你们经常打电话么?当时是怎么打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每个学生都有相关的生活经验,自然有话可说。在教学的最后,金老师还巧妙地拓宽课程资源,挖掘更多的生活素材,创设更多的交际情境,借助“119、110、120、122”等急救电话,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广泛进行口语交际,使课内课外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知道了口语交际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合作表演,创设情境
表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金老师深谙孩子们的心理,多次运用了“合作表演”的形式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一是打电话取消约会;二是设置电话留言;三是为画面配音;四是拨打急救电话。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能更放松、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氛围中轻松对话。
四、利用课件,创设情境
小学生最喜欢直观的画面,多媒体课件画面精美好看、情境生动逼真,最能抓住学生的眼球,金老师不但充分运用了这一现代化手段,而且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小猴请客》,可谓投其所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多媒体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交际的兴趣、表达的欲望已喷涌而出。
总之,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关注生活,关注学生认知特点,以“情境创设”为核心,激活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金丹老师已经做到了最好!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古诗《示儿》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王春风 评析:兰教红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S”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第108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是绝笔,也是遗嘱。全诗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这首诗,作为一首绝笔,无愧诗人创作的一生;作为一份遗嘱,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表现诗人深厚真诚的爱国之情。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内容。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作者的爱国感情。但是,孩子们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呜,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拓展,以情击情,引领学生在“动情感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示儿》体会作者深厚的忧国之情。
2、启发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
四、教学准备
1、搜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时代背景和爱国诗篇)
2、舒缓深沉的乐曲。
3、写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插图、战马嘶鸣声、古诗诵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堪称“千古绝唱”。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示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调]
2、了解作者及背景
①[资料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古诗深刻的内涵,感受诗人人格精神打下基础]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有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关注书后注解,借助注解尝试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4、过渡。陆游的诗有不少是专门写给儿孙辈的。在诗中,他告诫儿孙如何读书,如何做人,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今天,他要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诗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降低难度,给所有的学生学习的和参与的机会]
三、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1、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份遗嘱。你同意吗?(理解“家祭无忘告乃翁”“祭”是什么意思)祭,就是祭祀、祭奠逝去的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说明这首诗正是他临终的绝笔。在这首诗中,你是向儿孙交代身后之事啊)②既然是遗嘱,85岁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了,他肯定有许多话要叮嘱儿孙,肯定有许多事让他牵肠挂肚,有许多美好事物让他恋恋不舍,是这样的吗?(只牵挂一件事,只叮嘱一件事,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
③“伤别离,作者满心的悲伤缘何而生?(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能力,老师的点播,引导,是为了引领学生透过文字,探索诗中深刻的内涵] ④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放一段背景音乐)师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这是怎样的泪呀,这是老人失去孩子的泪,是妻子失去丈夫的泪„„生灵涂炭,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国不成国,这是人民的血泪,陆游也在“望”也在“盼”.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个10年过去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已68岁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85岁己到垂暮。还在“南望王师”!他盼来了自己的军队吗?没有(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啊,从中原沦陷起,人们在苦苦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可是,多少个日子过去了,中原沦陷,九州破碎,陆游等不到祖国统一这一天了。同心是如何的悲痛。
2、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孩子们,请你们再读诗句,你能读出一个什么字?(悲!)为什么悲?(为国土沦丧而悲,为苦难百姓而悲„„)
[设计意图:把两首诗进行整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遣民”的痛,“诗人”的悲,拉近孩子们与诗人的距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感,把学生的感悟,体验引向深入]
3、出示《题临安邸》,追求:王师的军队到底在哪?寻些权贵、皇帝在哪?他们究竟在干什么?(读)你们此时有什么感受?(气愤)北方已沦陷,南方还歌舞不休,权贵们已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遣民”的痛苦之上。你能体会到陆游一颗怎样的心?(焦急、祈盼、同情、悲愤)陆游52岁那处竭力主张抗金,结果被罢官,他忧愤成疾,大病数十日,他曾写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而令,生命垂危的他是“临终未敢忘忧国。再有感情地读诗。
[设计意图:引出两首古诗,与《示儿》互文解诗,使学生从对诗意的理解走向对诗人情怀的感受,通过对比,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家祭无忘告翁”,虽然痛彻心扉,虽然死不瞑目,虽然万念俱灰,但是诗人还渴望有一天祖国统一。希望有一天,儿孙能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想象一下,在病榻上,他如何地嘱咐自己的儿孙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说些什么?试着写下来。[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想象情境,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去体验,把握诗歌情感的脉搏,让他们与诗人的心灵作一次近距离的对话,把读、想写相结合起来,加深感悟,使这首诗,这位伟人的诗人,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六、积累提升,总结全诗。
1、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是陆游的遗嘱,如血,如火,如泣如作,悲在其中,恨在其中,其间还隐藏一个字-国。朱自清曾评价陆游和他的《示儿》(课件出示“朱自清的评价)生读谈感受。
“真正的爱国诗人,是后人对这位诗人最崇高的祭奠,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背诵这首诗,并把他刻进自己的心里,永远!
[设计意图:引用朱自清的评价,目的是把诗人的情感浓缩成“真正的爱国诗人”这几个字,全面感知诗人情感,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崇敬,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把“国”放在心中,是崇高而伟大的。]
2、推荐读诗。课后积累背诵陆游的爱国诗篇。如:《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设计意图:推荐学生读诗,扩大积累,进行知识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下感受贯穿诗人一生的爱国情怀。对诗人的一生有一个全面的感知,也激发了学生学诗的兴趣。] [整体设计意图] 《示儿》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临终之作,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为了让学生透过文字,与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通过多元的解读,能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动,我在引导学生读诗,斛意的基础上,引用相关的几首诗进行互文整合,加之背景穿插,语言渲染,情境创设,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地被情感染,为情所动,使这位伟大的诗人。这个成功的作品,这份深厚的真情,永远驻足在孩子们的心中。
[评析]我认为王老师《示儿》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很成功。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深刻领会诗歌反映出来的深厚爱国之情。在设计中有以下闪光点:
1.适度拓展,全面感知。在读懂理解《示儿》后,王老师尽可能地进行拓展,如把《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有感》与《示儿》进行整合,互文解诗,全方面,多角度的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
2.创新情境,激发情感。《示儿》这首诗情浓,老师的感情也浓,她能用生动精彩的语言渲染,结合相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创设一个个教学情境,把握全诗情感的脉搏,以情激情,让课堂闪烁智慧的光芒和情感的火花。让人“情到深处”,让人“情不自禁”。
3.读写结合,训练到位。王老师注意进行读诗,理解诗句,想象情景,写场面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地把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的结合起来。注意品词,解意悟情,让学生在课中学有所得。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实验小学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 : 谢爱军
评析:白金玲
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97页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是学生并不陌生的主题。《失去的一天》正是前苏联著名作家苏霍姆林斯基围绕这一主题写的。课文写了妈妈在下班后发现佩佳在一天的时间里没有按要求完成栽树、读书的任务,而只是睡觉、吃鲜果、跟蝴蝶嬉戏、在桑树下休息,就带他去看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里的工作和收获,使佩佳为自己一天的游手好闲而羞愧。全文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浅显而不失生动,让读者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字词的学习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相对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而语文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一点问题,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加以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游手好闲”等词义。
2、过程与方法:巩固边读边思的习惯,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巩固边读边思的习惯,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样的道理告诉读者的
五、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
1、预习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游手好闲、羞愧、馋涎欲滴等。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3、搜集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诗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假期吗?那么假期时你们都做些什么呢?在娱乐休息的同时,你们是否抓紧时间去学习呢?(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真是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佩佳,你们看,他的表情怎么样呀?
生1:很不高兴,生2:垂头丧气
师: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他失去了一天。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0课《失去的一天》,看看他在假期里的一天究竟是怎么过的?他是怎么失去了一天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悬念,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分成几部分来写的?
3、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易于理解。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基本的读书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提高阅读能力。)
三、细读感悟,突破难点
师:最后佩佳有了怎样的醒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谁来用书上的语句来回答。
课件出示语段:“可是我今天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更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预设1 师:佩佳这一天过的怎么样?你们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佩佳这一天的表现?
生:游手好闲:(板书:游手好闲)生理解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师:为什么说佩佳游手好闲地度过了这一天,为什么会这么做?他是怎么想的?具体都做了些什么?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一部分,拿出笔来画一画。用“——”画出他的想法,用“~~~~~”画出他的表现。
1、生自学。
2、学生汇报。
(1)想法:想再睡一会儿,还来得及呢,我先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儿吧。
(2)做法: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 教师板书: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
3、读中感悟
1)师生配合读1——5小节。老师读佩佳怎么做的,同学们读佩佳是怎么想的。
2)重点指导: “再睡一会”、“还来得及呢!”、“在这里坐一会再开始干活吧。”等。
(以读代讲,学生在读中自然领悟了课始提出的有关问题。)
4、小结:
师:是啊!佩佳就是这么游手好闲地度过了宝贵的一天,他做事一拖再拖,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最后一事无成,没有完成妈妈交给他的任务。他始终认为待会再做没有关系。因此,当晚上妈妈回来问起他都干了什么,他——(引读)生:(读:羞愧得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
佩佳就是这样游手好闲,难怪当妈妈问起时,他羞愧地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
(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自主交流、自主感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获得独特体验。明白佩佳的一推再推,才会做事拖拉。)
(二)预设2:
师:不过,现在他终于醒悟了,(再次出示课件语段:“可是我今天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生读出
师:那么,是谁?用什么样的方法?让他明白的呢? 生:是妈妈。
师:妈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课件出示妈妈的话)
“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中都做了些什么事。”
1、指名读
2、师:你是怎么理解妈妈的话的?你读懂了什么?
3、生畅所欲言:
生1:我知道了佩佳错在哪:“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
生2:我知道了他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一损失:“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
生3:我知道了这个损失是无法挽回的,“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师:妈妈说的对吗?难道真的没有办法挽回这个损失吗?你怎么想的?
(学生自由回答)
生1: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光阴是无法挽留的,浪费了时间就等于浪费了生命
生2:今天过去了就不会再有了,哪怕你再去做今天应该要去做的事情,也已经来不及了。
生3:我们不能浪费时间,要珍惜时间。
师小结:妈妈的话,告诉佩佳这一天中失去的东西,无法再用这一天弥补回来了,因为这一天已不再回来了。这多么令人心痛呀,你怎么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4、读好妈妈的话。指名读,评议,齐读。
师过渡:妈妈不仅用语言,还用行动使佩佳明白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三)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1、师:妈妈是怎么做的?
生:妈妈带佩佳去看了人们在这一天都干了什么? 师:快速浏览,找到,这一天里人们都做了什么? 生答。
师板书:人们
耕地
砌墙
做面包 看书
2、想象说话: 师:在人们耕地
砌墙
做面包 看书的时候,同样是一天,而佩佳却在做什么呢?
生: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
师: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多么美好的时间啊!当佩佳认为妈妈上班睡觉才香,赖在床上不肯起床时,拖拉机手已经翻耕了麦茬地,为播撒种子而辛勤工作。佩佳因为睡赖觉而失去了一个美好的早晨。想象一下,这一天中,当佩佳在干什么的时候,人们还在干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同样的一天对于佩佳来说是— 生
1、毫无意义 生2:游手好闲 生3:白白浪费 而人们的一天是—— 生1:忙碌的、生2:充实的、生3:收获的、生4:充实的 生5:精彩的 „„
师小结:是啊,人们在这一天中珍惜了时间,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幸福,给社会创造了价值。如果说佩佳的一天是“失去的一天”,那么人们的一天是—— 生:收获的一天
(板书:收获的一天)
师:所以,最后,佩佳才有了醒悟。(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个小节)。生齐读:
“可是我今天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3、理解佩佳“失去的一天”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明白了为什么佩佳会这么不高兴了吗?他失去了一天,失去的是什么? 生1:失去的是学习的快乐; 生2:失去的是劳动的收获; 生3:失去的是成功的喜悦; 生4:失去的是知识的获取。师:佩佳终于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生1:明白了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补救今天失去的一切。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开拓视野,了解作者。
今天的课文,看似短小、普通,但是它给予了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是发人深省的,知道这个故事的作者吗? 出示课文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资料。
2、同学们,今天学习了《失去的一天》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启示呢?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能不能恰当的用上一、二句“劝人惜时”诗句、名言,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五 布置作业
同学们,一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历史就在这么多的一天一天中积淀的,所以我们要过好今天,就必须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瞬间。我们要从小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板书: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今天的作业就是:以你失去的一天(一节课、一小时、一分钟„„)为题,写一篇随笔,写出从中明白了什么。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实用价更高。本环节中的说一说感受,写一写自己的故事的安排,让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六、拓展积累
师:最后,让我们在诵读珍惜时间的名言中结束课吧!
1.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刘秋娘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关汉卿 5.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6.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的时间。——德国·贝纳姆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皆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文嘉·《明日歌》
(在扩散性阅读中,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的语言的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这样,语言和精神就能在广阔的心理空间建立最大的同构体。)板书设计
20、失去的一天
佩佳
游手好闲
——
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人们
耕地
砌墙
做面包 看书
——
收获的一天
整体设计意图: 《失去的一天》是五年级下册一篇略读文,课标对略读课文的是粗知文章大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理解,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设计时,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领导评析: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本课的主题,在导入新课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去。
2、突出重点,取舍得当
叶圣陶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这句话明示我们: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选取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本文紧紧围绕着让学生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以最后一段为主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样的道理告诉读者的。
3、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难看出,学生自主学习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识字,自我发现,大胆质疑,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共同探究、解决疑难。
4、注重学生想象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提出了“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等开放性的问题和“以你失去的一天(一节课、一小时、一分钟……)为题,写一篇随笔,写出从中明白了什么”这一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南苑小学
《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 :张亚丽
评析:苏丽洁
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版第十册第六课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等,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把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描写得活灵活现,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具体,语言形象逼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基于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体会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五、教学准备
学生: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老舍先生的及作品。
2、借助字典,预习课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老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的快乐。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怎么的印象呢?
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老舍先生家的猫。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圈划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2、预习汇报。
【设计意图】(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对新知识有初步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可以学会,从而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猫?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猫的呢?(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4、课文中哪两个句子最能概括大猫和小猫的特点呢?找一找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