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第六稿)(范文)

时间:2019-05-12 20:2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绝句(第六稿)(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绝句(第六稿)(范文)》。

第一篇:绝句(第六稿)(范文)

《绝句》教学设计三

一、导入古诗。

1、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一首古诗叫《春雨》,谁来背一背?(一生背)你背得真好,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2、作者是?(杜甫)对!(同时板书)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杜甫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

3、“绝”是一个生字,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边写边说)左边是个绞丝旁,第二笔撇折稍向上翘,右边是个色,竖弯钩拉长一些再向上钩。

“句”的横折钩稍内弯,里面的口要半藏半露。

4、一起读。(绝句)“绝句”是一种诗的体裁,共有四句,一行就是一句,每句五个字的就叫“五言绝句”,七个字的就叫“七言绝句”。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首“七言绝句”。

二、初读古诗。

1、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了。明白了吗?(明白)那开始吧!

2、已经好了是不是?(是)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评:他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可能性1:准了。字正腔圆,让人听得清楚,也很舒服。

可能性2:不准。哪个字的字音没有读准?谁能读准?(生2读)请你再读一读。(生1读)问生1:这次他读准了吗?(若不准:你再教教他)

3、这首诗里有两个生字笔画比较多,谁来读一读?(2人)

还有两个多音字,发现了吗?行:用它说个词。泊:什么泊?(血泊、水泊)

谁把这一句连起来读。齐读。

4、生字都会了,现在谁再来读读这首诗?

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谁来试试?

(停顿不是停下来,是词断气不断,可以范读)(读对为止)

5、读的不错!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幅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第一位学生说完后总结:同学们在观察一种景物时,要把它的颜色、形状、动作等方面看仔细,说清楚。)

柳树:能不能说说柳树的枝条?它的叶子?能把你刚才的话连起来说吗?你看到了怎样的柳树?

黄鹂:那他们在干什么呢?

白鹭:有多少白鹭?(一行)对呀,有一行白鹭呢,这次交代清楚了。它们排着什么队形?

雪山:这是怎样的雪山?山上的雪呢?

船只:是正在航行的船吗?看的很细致。其他同学看到了什么?

6、总结:说的不错,我们眼前的这幅图,通过大家的细致描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概括概括。(美丽)板书:美丽

三、学习古诗一、二句。

1、是呀,多么美的一幅画呀,诗的前两句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一春景图。谁来读一读?

2、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果没有:都明白了,那谁来说说翠柳是什么?青天呢?)

翠柳:翠绿的柳树。

青天:你平时看到的晴朗天空是什么颜色的?青天就是蔚蓝的天空。

3、你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地鸣叫着,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谁能说的比他更生动一些?

说的好,请你来读一读。

评:这位同学,你别着急,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是要细细品味的,把你的语速放慢一些!(生重读一次)

评:听出来了,鸟儿正在欢快地叫呢!

评:你读的“上”让我们感觉到白鹭正在高飞呢!

4、这两句诗里出现了好几种颜色的词,同学们拿出笔,在书上圈一圈。

找好了吗?谁愿意说?(黄、翠、白、青)

谁能用一个词把这些春天的色彩都包含进去?(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这么多颜色,让你感觉到春天怎么样?(美丽)读一读。你再来读。

听出来了,很美丽!这么美的春景,这么迷人的画面,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吗?

出示:早春的景色真美呀!天空,柳树,黄鹂

,白鹭

。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写一写。

5、谁愿意将你写的读给大家听听?(交流3—4人)写的很美,如果读的再美一些就更好了!

6、同学们描绘的真美!杜甫看到这番绚烂的春景,心情怎样呢?就请你高兴地读。

你觉得杜甫的心情怎样呢?你能读出那种喜悦吗?

多么地开心呀,你也来读一读。

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诗人看到(一生读)。

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他看到了(一生读)。

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诗人看到了(一生读)。

多美的色彩,多么悦耳的鸟鸣声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四、学习古诗三、四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诗人杜甫更是被眼前的美景拨动了诗弦,不由得又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谁来读一读?

2、有读不懂的吗?

(1)窗含西岭千秋雪(紧抓“含”字)

含:含着,包含,含有。

西岭:西岭指的就是山,是成都西边的岷山。

千秋:千年,秋就是秋天,一年有几个秋天?那千个秋天,你觉得时间怎么样?时间长久。①窗子里含有的是什么?(西岭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②那把这个“含”换成“有”,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更好?为什么? 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就是“窗有西岭千秋雪”。

④诗人在窗口看到的仅仅就是雪山吗?(不是)对呀,窗含(出示)黄鹂、白鹭、船、雪。

窗外的景色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一个“含”字就把它们写活了,当诗人眺望远方的时候,见到了是千年不化的西岭积雪。⑤让我们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杜甫的诗炼字精妙,真令人惊叹!(2)门泊东吴万里船(紧抓“泊”)(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

泊:停船靠岸。

东吴:指的是长江下游,就是我们江苏一带。

万里:非常遥远。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窗子里好像衔着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

4、谁来读一读?(2—3人)

5、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安史之乱平定的第二年,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了祥和的生活。(板书:祥和)所以船才会顺利地在遥远的东吴和成都来回行驶,诗人心中无比欣慰。

6、同学们,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诗人杜甫不仅眼中看到美丽的春景,心中还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

可见,诗人杜甫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大家来读一读。

是呀,这就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7、现在,谁再来读一读这两句?再读,大家一起读。

五、整体感悟。

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理解和想象读懂了这首诗,现在,谁愿意朗诵整首诗?我给你一段优美的音乐。一起来念!

2、这么美的诗,能背下来吗?(指名背)

2、杜甫的这首《绝句》是非常有特点的,大家看,上一句是“两个”,下一句就是“一行”,这就是古诗中的对仗,也叫对偶。你们看,它们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老师来考考你们,“两个”对“一行”,那“黄鹂”对什么呢?(白鹭),“翠柳”对(青天),“含”对(泊),“千秋雪”对(万里船)。

3、这样的写法,使得这首诗朗朗上口,更加优美了。女孩子来读第一句、第三句,男孩子来读第二句、第四句,你们来体会体会。

4、诗人杜甫在对仗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艺术成就很高,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他的另一首《绝句》。(1)谁来读一读?

(2)这首《绝句》和我们书本中的《绝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描写春天的)

不同的呢?(这首是五言绝句)

(3)再去读一读,找一找这首诗中的对仗。(4)现在,老师读一句,同学们来对一句。

5、像这样的对仗其实你们也会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然后再出示)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这就是国学经典中的《晨读对韵》,看来我们的同学还是非常喜欢经典诵读的。

六、总结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跟着他一起感受了草堂明媚的春色。其实这首《绝句》是杜甫重返草堂后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请同学们课后将其它的三首也找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备用:下面,我们来动手写一写这首诗。

第二篇:绝句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近一行白鹭上青天。--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远 门泊东吴万里船。--近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

2、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3、有感情的背诵全诗,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对古诗有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的诗人,以为是李白,享有“诗仙”的美称;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2、绝句的理解:“绝”与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如:绝招 绝技

“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二、古诗讲解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并且带有感情。

2、细读古诗:

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

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

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后两句 “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诗词解释:白鹭:它的姿态十分优雅,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身体轻盈,有利于飞翔。它披着一身白色的羽毛,一尘不染,显得高傲。窗,窗口,窗户。含,包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

3、全诗大意: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唱歌,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里停泊着驶向东吴的万里船。

4、思想感情:表达作者欢快、欢愉、欢快的心情,6、小节: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进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相信同学们会利用这种学古诗的方法学会更多更好的古诗,有更大的收获!

第三篇:绝句

《绝句》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庄培芳

教学内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教学说明:

本诗是《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

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

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

2、-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

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好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

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6、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三、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表演情境

1、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演表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讨论讨论,练习练习。

2、学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第四篇:绝句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第五篇:绝句

《绝句》整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绝 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绝句》,理解古诗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3、情感目标: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从小到大,你一定积累了许多古诗吧!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根据老师出示的画面吟诵出一首古诗么?

2、课件配乐出示《春晓》《咏柳》《草》的相关图片,学生根据所给画面说出古诗题目,并吟诵出。

3、同学们深情的吟诵,仿佛把我们带回到生机勃勃的春天,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一首歌。(播放:古诗新唱:《绝句》)

4、师:好听么?想学么?其实歌中所唱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公元759年冬,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一草堂,就是现在的“成都杜甫草堂”。杜甫在草堂先后居住4年,留下诗作240余首,绝句就是其中一首。

(二)初读古诗,尝试感悟

1、课件出示带音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课件出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根据节奏读读看。

3、引读:瞧,是不是有小诗人的感觉了?古人吟诵古诗时会做什么?(摇头晃脑)我们也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读读看!(摇头晃脑地读)师:可我们不是古人,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读,如:拍手读,也可以两个人玩拍手歌。(拍手读)我们还可以踏歌,用脚打节拍。(踏歌)。师:好了,同学们,读得快乐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你会发现这首诗其实是一幅特别美妙的画。

(三)披文入境,领悟全诗

1、整体感知

(1)春天到了,草长莺飞,杜甫草堂前一片欣欣向荣。是怎样的春景把诗人深深地感染,吟诵出这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佳句呢?请同学们自己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自由读)

(2)沿着诗人的视线,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根据学生回答板画)

(3)多么丰富的画面啊!你是否也想走进杜甫草堂,一睹这美好的春景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杜甫草堂。(教师配乐范读)(4)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那些颜色?

(根据学生回答,一次出现:黄鹂、白鹭、翠柳)重点引导“青天”: a、常用的“青”是什么意思?这里用来形容什么? b、青指蓝,不禁让人想起一句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让你想到了哪里的天空? c、课件出示“拉萨的天空”: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天空么?

d、诗人所看到的天空正如拉萨的天空这般蓝,在诗人的笔下,就是——“青天”(课件出示:“青天”)

2、感悟前两行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是怎样的一幅黄绿相间,青白辉映德画啊!这幅画就融化在前两行。读一读(课件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耳畔仿佛听到了什么?(课件播放黄鹂的叫声)黄鹂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什么?(3)多美的春天啊!面对这幅有声有色的春景图,你最想说什么?

(4)此时,你们已经与诗人心灵相通,诗人也同我们一样沉浸在这绿柳垂丝、莺歌燕舞的美好春景中,他不由地吟诵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感悟后两行

(1)此时,诗人放眼远眺:另一番景色映入眼帘,是什么?来读诗的后两行。(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在这两行诗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解释: a、“西岭”:指位于成都以西的岷山。b、“泊”:停泊 c、“东吴”:指现在的江浙一带。重点指导: a、“窗含”:要想理解这个词,我们不妨体会一下作者是站在什么地方看外面的景色?(窗前)

师:孩子们,扭过头来,透过窗户往远处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观察、描述)鳞次栉比的楼房、蔚蓝的天空、宽阔的操场构成了一幅多美的图画啊!这幅画还有画框呢!是什么?(窗户)孩子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透过窗户,你可以看到外面千变万化的世界。(课件出示窗框中的美好:“绿荫如毯”“祖孙同乐”“山花烂漫”)这一处处美景不正是镶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么?

师:那么“窗含”是什么意思呢? 师:这样说来,远处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不正是镶嵌在杜甫草堂窗框中的一幅画吗?(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b、“千秋雪” 师:“秋”在字典里有五种解释。(课件出示)在这里应该选哪种解释呢?这山上的雪是整整一千年么?(点明:虚指)C、“万里船”

师:作者身在成都,船从江浙一带来,路途遥远,因此说是“万里船”

4、走入背景

(1)此时,诗人心中仅仅是未看到如此美景而激动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背后。(课件出示:写作背景)(2)在诗人心中,除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喜爱,还暗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愫?(思念、欣喜)

(3)让我们带着这份思念与欣喜再读古诗的后两行。

(4)喜爱、赞美、思念、欣喜,种种心情交织在一起,诗人诗兴大发,写下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他来不及为古诗想个题目,干脆以古诗的体裁“绝句”为题。

5、诵读古诗

(1)诗人不是画家,却胜似画家,短短的四句诗,28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此美妙的画,一幅春天的画,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画,来,让我们一起诵读这首古诗。生齐读古诗。

(2)真美啊!让我们一起欣赏着这美丽的画面,和着动听的音 乐,再次吟诵这首《绝句》。生配乐诵读《绝句》

(3)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唱响这首《绝句》。播放音乐

(四)拓展延伸

学到这里,许多孩子意犹未尽,其实杜甫的古诗还有许多,这只是其中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更是不胜枚举,这也只是其中一首。孩子们,走进股市乐园吧,那里有更多的美景等你去欣赏,更多的美文等你去品味。

下载绝句(第六稿)(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绝句(第六稿)(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绝句

    绝句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

    绝句

    《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绝、鸣、柳、岭、泊、吴、含、窗、鹭”,会写“绝、鸣、柳、岭、泊、吴、含、窗”。 2、理解诗意,感受诗中赞美大自然美景。 教学重难点: 1......

    关于绝句教案模板合集[范文模版]

    关于绝句教案模板合集十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绝句教案10篇,欢迎阅......

    江南春绝句

    《江南春绝句》 杜牧一、 教材分析:《江南春》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

    《绝句》教案

    《绝句》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绝句四首

    绝句四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1,一行白鹭2上青天。 窗含西岭3千秋雪,门泊东吴4万里船。 这首诗是杜甫广德二年(764)春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写景的佳作。四句诗一句一景,两两对杖,写法......

    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

    绝句(精选5篇)

    绝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