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的教案及反思
从《草原》一课中体会修辞手法在表达上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比喻句、拟人句修辞手法的在表达上的效果。
2、能在习作中灵活应用。
一、导入课题
作者老舍先生的《草原》,写出了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赞美和留恋之情,这种情感和描绘的景物紧密的交融在一起。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和草原人民时,处处流露出感叹和赞美之情。
二、出示句子,提出疑惑。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这五个句子的共同之处是运用了修辞手法,那么,这些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呢?
三、解惑
朗读不同的句子,想象画面,体会表达的妙处。
四、课堂小结
《草原》一课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生动贴切、感人。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通过应用修辞手法,让所描写的景物生动形象,活灵活性,极富感染力。
教学反思:
通过平时的认真研读教材,发现了《草原》一课中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于是把它巧妙的提炼成一个共性的话题,就是:体会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紧紧按照微课的要求确立讲授的知识点。在教学中,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插图、联系上下文的方式逐句体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作者对草原的美景的赞叹和热爱。教学思路清晰明了,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句子之后可以应用这种方法学习后面的几个句子。并且在学习中,感悟到这些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妙处:生动贴切、感人。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通过应用修辞手法,让所描写的景物生动形象,活灵活性,极富感染力。从认识、朗读、解惑中找出共性的东西,通过这种归类学习使学生的认识提高。
本课虽在设计上让自己感觉在教学中有了自己的一点收获,但课件的制作上不能令人满意,希望在今后的应用中熟练掌握。提高制作的技术含量。微课习题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你觉得“________”字作者用的最巧妙,你从中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羊群在小丘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身于这诗情画意的境界里,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用了________修辞方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_______________ ————————————————。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微课反思
微课反思
文登侯家中心校 崔军辉 ***
近阶段,市教研中心组织全市教师学习了微课的教学方法,我们单位还组织教师学习了微课的制作。通过我们对微课的学习和研究,我对微课的翻转课堂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微课的心得体会。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比较短、教学内容比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更聚集,主题更突出,更适合教师教学需要。而且相较于传统授课,“微课”的提出对于教师语速、重难点把握剖析,及多媒体应用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下面我就本学期我教授的也是国培重点探讨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一节课中长方形边角关系这一知识重点结合微课及反转课堂提几点体会。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大森林里,各种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欢快的哼着歌,瞧,她们正在做鸟巢呢!
并师问,大家也想加入到她们的行列中来也制作一个漂亮的鸟巢吗?揭示并板书课题“做鸟巢”。【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教师语速要适中,声音洪亮,在多媒体中以春天作为情景导入,以做鸟巢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 1.长方形
师:大家看老师制作的这个鸟巢漂亮吗?,漂亮吗?大家先来观察一下鸟巢的这个面是一个形状的。(投影展示,将前后上下面展示出来)
预设生答:长方形的。
师:那么什么是长方形?长方形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预设生1答:长方形相对的边都相等,所有的角都是直角。预设生2答:长方形是对边相等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让学生提前先试着说出本节知识点,在学生自我知识建构里我们在之后进行授课,这样打破传统一般授课模式)
师:大家猜想出那么多长方形的特点,有边的关系也有角的关系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大家想不想动动手自己验证一下呢? 生:想(积极性高涨)
师:大家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长方形纸片,通过动手折一折、用直尺量一量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此,可以循序渐进想引导学生从边的角度探究,然后再是角的角度)① 边 预设生答:我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这两条边长度一样,每条边都是10厘米。(师:两条边长度一样,也可以说相等)
师:他们用量一量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能说明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鼓励大家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想出更多办法。)
预设生:我是将这个长方形对折,就能看出这两条边的长度是一样长的。(师投影仪展示学生整个操作过程并及时提出表扬。)(板书:边相等)② 角
师:大家都用到了很多好方法证明长方形对边都相等,那么谁又有什么好办法证明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
预设生:我用到学过的三角板的直角边比照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四个角得到了四个角都是直角.师:总结长方形特征,(并要求学生理解记忆背诵,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注重学生从学生的思维角度以及陈述语言带动及引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师:刚才我们大家猜想了长方形特征并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去证明长方形特征,大家这节课能够自己通过实验证明一个结论每个人都做了一回小科学家大家高兴吗?(在翻转课堂里学生自主提出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认识,这样更易切实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对于学生独立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并具有重要意义)
师:大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展示出来)
师:长方形在生活当中是很常见的,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是长方形的,大家谁能在自己身边物体表面找到一个长方形? 生:课桌面、铅笔盒面(培养学生将数学联系生活并运用服务于生活中)
这样一堂微课——反转课堂设计能够高效将本节重难点在学生轻松愉快氛围里融化掉,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并对学生数学思维、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具有长远意义,我相信“微课”在我区的提出,广大学校必将积极响应,这样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广泛应用,我相信坚持下去,文登教育也将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微课”的实施对于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的理念也将更积极实施!愿文登教育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微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4.翻越远方的大山》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4、明白人生路上需要确定目标、积极进取、不断超越,有梦想就有可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语言文字,感知刘翔不断超越、挑战自我、实现梦想的过程,学习刘翔敢于挑战、执着追求、不断超越的精神。
难点:理解“翻越远方的大山”的含义,学习刘翔的精神,努力翻越自己心中“远方的大山”。
三、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板块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1.导入: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亚洲飞人”刘翔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翻越远方的大山》。
2.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刘翔:
“跨栏王”
两夺世界冠军
曾创造“12秒88”世界纪录。
3.在刘翔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简介阿兰·约翰逊:
美国著名的跨栏运动员
8次夺得世界冠军 统治110米跨栏20年
4.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那么,刘翔是如何跨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俩之间的交锋吧。
板块二:四个回合,逐步赶超。
第一回合:初战完败,遥不可及。
时间:2001年
地点:埃德蒙顿 比赛:世界田径锦标赛 结果:刘翔:没能进入决赛
阿兰·约翰逊:冠军 第二回合:再战失败,收获信心。时间:2002年 地点:希腊雅典 比赛:国际室内田径赛 结果:刘翔进入决赛,但摔倒;
阿兰·约翰逊:冠军 第三回合:多次过招,信心大增。时间:2003年 比赛:近10次
结果:刘翔屡屡第二,阿兰·约翰逊总是第一 第四回合:巅峰对决,成功超越。时间:2004年5月8日 地点:日本大阪 比赛:国际田联大奖赛
结果:刘翔:创造13秒06的亚洲纪录,冠军
阿兰·约翰逊:第二 板块三:理清层次,小结启示。
学了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四篇:微课教案
微课
《如何将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目标:
1、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将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恰当扩展句子内容,巧用各种修辞等。
2、区分“的”与“地”的用法,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使用“„„的”与“„„地”,从而将句子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例句:狗儿跑了。
(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
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思考:
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
他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去了)
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
小花狗看见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二、方法指导
(一)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如“„„的”与“„„地”,将句子写具体。
1、在名词前面加“„„的”
什么是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判断绝招:前面能用数量词修饰的,就是名词。
如: 一张 脸
一只 灰雀
一棵 白桦树(数量词+名词)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
2、在动词前面加“„„地”
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3、“的”“地”用法巧记:
①“的”的用法巧记:的(联想)→白勺→用勺子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
②“地”的用法巧记: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
4、例句:
①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怎样的? 名词
加进“高大的”
② 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地?
动词
加进“呜呜地”
(二)将句子扩展开:使简单的句子变得丰富起来。比较领悟
原句:葡萄枝叶繁茂。
扩展:葡萄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这个句子就从葡萄生长的样子(向四面展开),颜色(绿色),整体的形状(凉棚)几个方面增加了句子的容量。所以,给句子扩容,我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声音等方面增加内容。探究练习
试着将句子写具体:天气真热。
(参考答案:天气真热。三伏天的一个中午,天上没有一点云,地上没有一丝风,太阳像一盆火烤着大地,柏油马路晒出了油,花儿耷拉着脑袋,树叶也蔫了,知了在树上一个劲地喊:“渴啊,渴啊„„”大黄狗躺在树荫底下直喘粗气。)
(三)美化句子: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简单的句子变得优美起来。
比较领悟
原句:那是一个秋日,老榆树下,野菊花开出了黄花。
美化: 那是一个可爱的秋日,老榆树下,野菊花在草丛里绽出了绒球儿般的黄花,一朵朵,一簇簇,宛如哪个画家随手在一幅风景画上点了几颗金星儿。(这个句子生动描写了野菊花开放的美丽画面,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所以,恰当运用修辞方法,是写好一句话的一种好方法.)试着把下面的句子写优美: 1.夕阳很美。2.风拂过树梢。试一试:
1.这幢楼房多高啊。2.小溪里的水清得很。3.广场上的人可真多!答案参考:
这幢楼房多高啊,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连溪里活泼嬉戏的小鱼都看得一清二楚。广场上的人可真多,到处都站满了快乐的人们,真是人山人海啊!
教学反思:
这节微课是讲授如何将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发现,常常有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将句子写具体,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以致于在练习的时候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节微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常出现的错误,重点讲述了用“问怎样”并在句子中加进词语使句子变具体的方法。通过举例示范讲解以及采用“联想”法巧记“的”与“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做到了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第五篇:微课教案
微课教案
活动内容:《夏天的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夏天的美。2.利用图谱,学念、并熟记诗歌。活动过程:
大家好,我的微课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夏天的歌》
一、感知夏天里的声音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了,夏天可美了,夏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夏天的歌真好听!你听到了哪些动物在唱歌?它们又是怎样唱的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吧!
二、完整欣赏儿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夏天的歌,在哪里?在我们乐呵呵的笑声里。
三、理解儿歌内容
小朋友,夏天里是谁在唱歌呢?
对了,是:蝈蝈、知了、青蛙。(幼儿自主回答)它们是怎样唱歌的?(幼儿模仿)
真棒!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蝈蝈蝈,知了、知了,咕呱、咕呱,”
它们在什么地方唱歌?真聪明!“在绿绿的草丛中,在高高的大树上,在清清的池塘里”。
四、幼儿学念儿歌
孩子们夏天的歌除了在这些地方,还在我们乐呵呵地笑声里呢?好了,让我们看着图再来说一说吧!
“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五、创编儿歌
小朋友,想一想,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吧,找到了,也把它们编进我们的儿歌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