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史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前言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下两册,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5版 引言:
(一)编辑缘由
便于记忆,备战考研大业。
(二)缺点和不足
没有将社会生活史这一板块纳入编辑之中;结构不是十分固定;选材重点与教学大纲存在偏差;史实罗列的详略不一定得当等等。限于多方面的条件,纰漏百出在所难免,恳请指教和互相交流。
(三)凡列
1、本案的编辑仍是以时间为线连缀、空间为面铺开,从而展现各个朝代的历史。
2、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哲学基本理论贯穿其间。
(四)杂谈一些记忆与理解
记忆,应该是先记后忆。即不仅要将内容记下来,还要求能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忆出来,这样才算是完成了记忆。可是,记诵之后很容易就遗忘,过目不忘似乎只是个神话,但我们不必为此心灰意冷。在人类的繁衍、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习创造和模仿能力居功至伟。因此,后天的学习方法和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记忆(天赋)能力的不足。
学习历史,最基础的就是去全面认识各个时期(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等。为了能全方位的把握这些基本的对象,掌握和使用结构学习法是十分必要的。整个大学生涯(师范生)都是受结构学习的训练和熏陶,因此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个人认为,最简单的记忆方法就是:
即总的方法论: 第一步,建立结构。
将各时期(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一一罗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的将各个时期(朝代)的历史了然于胸。这好比人要站得稳,必须得有健全的骨架。
第二步,添血加肉。骨架既然已经建立起来,那么最基本的框架我们已经完成,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我们必须适当的给它添血加肉。这好比一个人要想形象丰满、健全,就必须得有血有肉。
第三步,用思想(理论)贯穿其间。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此处之“尽信书”指的是身心都陷进书里,拔不出来,如是,大有被“书”牵着鼻子走之虞。在史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思想贯穿其间,那么历史就只是杂陈在历史长河中的碎片。
为加强记忆,这三部曲缺一不可,一步一步都得踏实的做到。有记必有忆。记忆到了最高深处就应该是融会贯通。无论选择何种理论作为支撑,都得切合实际,符合自己。其他一些记忆方法:
1、比较记忆法
即将类似或同类的古今中外的事件拉在一起排比记忆。如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唐末黄巢大起义、清代天平天国大起义等等。如何去记忆他们?
我们去总结他们的爆发原因、过程、结局、历史意义和作用、其具体内容等等,然后再把这些放在一起排比领悟。这样,我们不仅能把史实记忆下来,并且还能透过字里行间将历史的发展轨迹或是趋势给总结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他们的口号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均平”最后到“均田”的变化,透过这个史实我们可以总结出:
(1)农民起义逐步涉及到农业社会中的最根本问题,即以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这表明农民强烈要求调整或是改变现有生产关系,以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与此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出现。民主、科学、自由等等相继发展。即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出现局部或是全面的重组。(3)封建社会的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缺陷。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表现为土地兼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封建社会这个生产关系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改革(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或是革命(推翻封建社会)是在所难免的。(这里并不是否认在历史中出现的偶然性,但是偶然始终偶然,出现的几率微乎其乎。此不考虑)等等,这些都是字里行间所不能明明白白写出来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出来。这是历史大趋势的记忆与理解方法。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只有两种。即归纳和演绎。归纳,即总结,在此基础上演绎,即创新或创造性的学习。
2、划分句子的成分记忆法(具体句子的记忆)在总结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教材里有这么一句。(下册,第348页最后一段):
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较小的发展规模。我们如是记忆:
主体,即主语(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谓语)—原因,即宾语(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注:我们采用“断句子成份的方式来记忆,下同)),结果,即宾语补足语—(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较小的发展规模。)方法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掌握或是使用。我们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足够了。
注:马克思主义指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生产关系:
(1)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分配方式,即产品如何分配;(3)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地位和相互关系 生产力:
(1)劳动者(2)劳动工具(3)劳动对象
(五)结言
祝君马到功成!!
赣州,六栋
2013年4月3日
癸巳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余英时先生说“论学不立门户”,读书治学最忌门户之见,“自是相非”,是《淮南鸿烈》评诸子学说时所言,如若“各执一端”,大有“役于物”之险,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其关怀是哲学的,但也可以用在史学的学习当中,面对任何学说,内心要开放,而决定应当慎重。
中国古代史教案(先秦部分)
夏
1,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性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3)建立者,禹 2,族源
夏族,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古老部落。姒姓,称为有崇氏。主要事迹:与共工氏同为具有丰富治水经验的部落。3,禹的时代
(1)大禹治水,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2)巩固王权措施,A,征伐三苗 B,迁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
后又迁往阳翟(今河南禹州市)C,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注意名词解释:涂山之会 4,启的时代
(1)杀伯益、剿绝有扈氏。“家天下”从此开始。(2)钧台之享,夏王朝的统治基础正式确立。5,统治状况
(1)国家机器的建立 A,中央政权组织形式
夏王之下,为六卿。分管民事、军队等事务。六卿之下各有僚属和下属官吏,各自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B,建立军队、刑法、监狱
建立了一只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严密军队 制定《禹典》,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奴隶制法典 帝芬时造的“圜土”,早期监狱
以上事实表明,夏王朝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形成。(2)经济状况
A,夏人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B,生产工具,以石、木、骨、角、蚌制品为主。金属冶炼已经开始。C,农业状况:谷物产量有所提高,夏代出现用粮食酿酒。D,手工业:出现了世代的专业生产者,如车辆制造。E,建筑业:房屋建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房基采用夯筑。
F,商业:二里头遗址发现有贝,当时作为货币之用,表明交换媒介出现。(3)文化成就 A,天文历法:
a,尧舜时期,便有义和、义仲观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b,关于日食的记录: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晨不集于房”。(经近代学者推算是公元前2165年,也有推算是公元前1948年。二者虽相差颇远,但都公认其为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c,流星雨的记载:《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这是有关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d,干支纪日:夏代末期帝王有孔甲、胤甲等,都用天干为名,表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经普遍。e,《夏小正》:保存在《大戴礼记》中,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根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B,文字
夏代文字尚在探索之中,可能已有文字和文献记载。(原始社会晚期各地遗址中普遍发现记事性质的刻画符号,以及殷商已有较成熟的甲骨文字和金文。)先秦学者经常征引的《夏书》、《夏训》等等书籍保存着有关夏代的典册。
6、夏王朝的兴衰
(1)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
A,启死后,太康即位。不久其五兄弟内讧,太康迅速挫败叛乱,巩固政权,但很快就沉湎于享乐。有穷方伯后羿乘虚而入,一度夺取夏王室的统治权力。(名词解释,太康失国)
B,仲康子相在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C,少康联合夏臣伯靡,灭掉寒浞和有穷国,被拥立为王。D,历史教训
历经三代人的辛苦斗争,终于成功复国。这一曲折而复杂的事实表明:国家诞生之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已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心的向背是一个政权得以维系的主要因素,任何暴虐的君主都难以长期统治下去。(此点可作为万金油,用于任一朝代灭亡时分析失败的因素及教训)(2)夏代中期的发展
A,少康后,其子杼继立为王。《世本》谓“季杼作甲”,他以制造兵甲出名。B,季杼以后,直到胤甲,共经五代六王。基本处于稳定发展时期。
C,疆域:夏王朝以伊洛为中心,东至大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3)衰亡
A,胤甲继承人孔甲,荒淫暴虐,激起民众的普遍反抗,许多诸侯开始叛离。从此,夏王朝统治逐步走上了衰败。B,孔甲三传到夏桀(履癸),其暴政终至内外交困。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从大禹到夏桀共传十四代、十七王。
商王朝
1,兴起
(1)族源;商人先祖相传是高辛氏后裔,商人早期主要活动于东部孟诸泽畔的商丘附近。《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以玄鸟为图腾。(2)与夏的渊源;
其先祖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氏。其传十四代至商汤立国,年代正好与夏王朝相始终。2,建立
(1)时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2)都城:亳(今河南郑州)3,统治状况 政治上
(1)频繁迁都
原因:或许与王室内部的争斗有关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行汤之政”政治局面出现。(2)统治机构
中央政权组织形式:商王之下,文由尹、多尹或百僚、多宰或小臣;武由亚、服等组成一整套统治机构
统治阶级状况:这些人有商王亲信、近亲等组成,是商王朝的支柱,原始宗法制在商代有了初步发展。(3)王位继承制度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商代中期,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 到康丁后,嫡长子继承制度才逐渐确立(4)刑法 《汤刑》,以肉刑为主,墨、劓(yi,四声)、剕(fei,四声,断足)、刖(yue,四声,砍掉双脚或脚趾)、宫、大辟、鞭刑、活埋等。反应商法残酷(5)军队
三师,商王直接统辖的军队。
商代后期,战车成为作战主力。每辆战车驾马两匹,甲士三人:一人御车,一人持戈或矛,一个操弓矢。(6)疆域
A,区域:统治地区分为畿内和畿外,畿外是众多的方国、部族 B,班爵制度:侯、伯、子、男常见于卜辞中。(意义:规定了贵族的等级,明确了方国的地位,是国家组织形式日趋完善的表现。)
C,统治状况:大小方国要定期向王室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一切礼仪制度
(7)民族关系
以战争为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还未占据主流。西北和北方游牧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 江汉有荆楚,江淮有群舒
东部至淮水和山东沿海一带为东夷 东南的夷方和虎方 商对南方的统治,在后期已深入到湘赣一带。
经济上(1)农业
A,生产工具:耒耜(leisi,三、四声)普遍使用,仍以石、骨、蚌制成的斧、刀、镰等为主,间或有铜质器具(但不一定都用于农业生产)
B,农田划分以及灌溉有一定的发展,主要农作物主要有黍、稷、粟、麦、来(小麦)、秕(bi,三声)、稻、菽(shu,一声)
C,商王及各级贵族都很重视农业,常有各类祭祀仪式见诸于甲骨。
D,蚕桑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畜牧业也有了一定发展,牛、马、羊、犬、豚等饲养数量极大。(2)手工业
A,青铜工艺的高度发展 a,特点
有王室专用青铜器铸造作坊。作坊分工细致、有世代从事铸铜的工匠。当时工匠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 采用复合范浇筑 种类繁多 b,分布
江西商周铜矿遗址、新干大型商墓、四川三星堆祭祀遗址。其中,江西瑞昌县铜岭的采矿井,是世界最早使用木支护进行地下开采铜矿的实证。B、陶器 a,特点
规模扩大、内部分工明确 b,成就
白陶,代表当时制陶工艺最高水平,采用高岭土烧制。原始瓷器,开始出现。C、养蚕缫丝、绢帛技术 提花技术出现 D、建筑
都城规模宏大、布局规整(3)商业
有专门从事贩运货物的商贾 出现早期货币,贝
科技文化(1)文字
字体有陶文、玉石文、金文、甲骨文;文字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均已具备。(2)天文历法
世界上最早的新星、火星、岁星、大星的观测记录 开始设臵闰月,奠定传统历法基础。(3)雕塑、艺术 陶塑、玉石雕塑
音乐水平高超,有多种乐器。陶埙、石磐、铜铃、铜铙、鼓等
4、灭亡(1)原因
第一,商代贵族是一个脱离生产、过着奢侈生活并享有种种特权的剥削阶级,这在根本上造成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是其覆灭的根源。第二,商代法律残酷,人殉、人祭普遍。第三,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民愤。汤至纣,共传十七代,三十王。
西周
(一)、兴起
1、源流;西周先民居住在泾、渭一带,帝喾后代,姜嫄生后稷,后稷乃其周族第一个男性始祖。2,与夏、商渊源
(1)是夏一个重要方国;公刘在豳(今陕西栒邑县西)发展,成为商统治下一方国。
(2)传至第十代,古公亶父(后被尊称为太父)出现,开始“剪商”事业。(3)幼子王季继太父位。展开对西北诸戎部落的进攻,取得胜利。商王封其为“牧师”,成为西方强大的方伯之国。
(4)子昌继王季位,是为文王。进一步联合各方国和部族,将周族势力向东扩展。
3、建国(1)、文王时期,励精图治,周社会经济有了大的进步、军事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一个较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基本完成剪商的准备。(2)、武王克商
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河南孟津),是为“孟津之誓”。从此,众多诸侯听从武王指挥。
武王十一年,开始伐商。牧野之战,大获全胜,商亡,是年公元前1046。(3)巩固
封殷太子武庚于殷,统帅殷遗民。分封管叔、蔡叔、霍叔。是为“三监”。领兵驻守在殷都附近
武王十三年,成王即位,周公辅政。武庚、三监联合东夷部落反叛,周公灭之。
(二)统治状况
1、分封制(1)目的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内容
把一定土地和子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3)义务
服从周王命令、定期缴贡、随从作战(4)分封情况 第一,周初,分封七十一国。
西边的关中平原,以镐京为中心,是为“宗周”;
东面的河洛地带,以东都王城为中心,是保卫宗周和镇抚东方的重镇,是为“成周”;
第二,周公东征,征服了广大的东土。再次进行分封。(5)性质与实质
是奴隶制国家的行政制度;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6)作用
(积极)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国家;(消极)世袭的分封制,加强了诸侯离心力,随着诸侯势力的膨胀形成了春秋战国的争霸局面。
启示:勤政爱民,民心向背是国家富强、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
统治残暴、生活荒淫腐朽是亡国之路。
2、宗法制(1)含义
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之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法家族制度。(2)基本内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3)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4)特点
第一,周王既是最高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族长。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第二,天子才享有左昭右穆的祭祀列祖列宗的特权。
第三,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关系,确定奴隶主贵族的贵贱、大小、上下各种等级区别,这些区别形成奴隶制度的各种名分。这些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准则,制定有关礼法制度(5)作用
(积极)第一,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形成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
第二,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夺位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第三,将奴隶制国家体制和奴隶主贵族的宗法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给各级奴隶主树立牢固的“敬祖”、“敬宗”观念,有利于社会稳定。
(消极)第一,层层组织严密,对老百姓实行了最大限度的控制。有利于奴隶主加大剥削和压迫。
3、井田制
(1)含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周王所有)、产品如何分配(奴隶主贵族)劳动者地位及相互关系(奴隶)。这是一种奴隶制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即奴隶制的国有土地制度,其实质仍是土地私有。(2)演变
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灭于战国(3)内容
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新旧诸侯;诸侯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分封给士;最底 层便是奴隶和自由民。(4)作用
(积极)第一,确立了生产所有制形式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和地位
第二,巩固了分封制下的国家,使得西周走向强盛。
(消极)第一,到了后期,极大的束缚了劳动力,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4、政治
(1)统治机构的强化
政权系统:第一,周王至高无上;师保辅佐周王管理政事;
第二,成王时,周公以太师兼为太宰,太宰总览一切政务,是政府机构首脑。
第三,太宰之下,是众多卿士。
第四,官职很多世代相承,形成世卿世禄。(2)军队
系统:虎贲、周六师、殷八师;此外,奴隶在军中服杂役
特点:军事编制与社会等级制度相适应,即各级军官,由地位与之相应的贵族担任。“乘”:每辆车驭者一二人,徒兵十人(3)刑罚 《九刑》,维护奴隶制度的基本法则和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刑名繁多。
差别判刑:贵族犯法,可缴纳罚金以赎刑。(4)礼乐
制度日趋完善,“周礼”形成。
周礼内容:第一;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
第二;吉、凶、军、宾、嘉五礼等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衣服、车马等礼仪等级规定
作用:一方面维系等级制度,规范各级贵族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
5、经济 农业
(1)生产工具
耒、耜、钱、镈(bo,二声)等(2)农业技术
休耕轮作的方法出现(3)耕作技术
深耕、熟耘、壅本等精耕细作;使用绿肥和制造肥堆;人工灌溉 手工业
(1)部门:各种手工业作坊,号称“百工”,由官府管理。(2)青铜制造:产量巨大,种类繁多。新风格、新特色出现
实用性特色增加
(3)陶器:原始瓷器,烧成温度1200,是我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陕西岐山凤雏村岐周宗庙遗址发现有少量带有瓦钉或瓦环的绳纹瓦,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瓦。
西周中期,宫室屋顶已全部铺瓦,并逐渐有了瓦当。商业
(1)具体情况
国家垄断商业,较大都邑中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民间交易活动,也已出现。(2)货币
以“朋”为计算单位的贝;以鑀为单位的铜。
6、思想文化(1)、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
A、原因:长期阶级斗争的现实,使在新形势下取得统治权力的周王朝统治者,深刻的认识到民心向背对国家政权、社会安定的重大保障作用。
B、内容:将“天意”和“民心”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天意就是民心的集体体现;讲究统治者自我克制。
C、意义:反应西周时期统治思想在重视天的前提下强调保民、德政的重要,比夏商时代有了重大进步。
(2)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A、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在宗教思想还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一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B、具体表现 “五行”、《周易》八卦 C、意义
虽然没有摆脱神学思想的束缚,但是其中萌芽的科学思维,对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3)科技
A、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B、表现
教育方面:周代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六艺”
天文历法:标注二十八宿,以确定天体的位臵和许多天象
“天再旦”公元前899年4月21日,懿王元年。这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周公测影台,最早的装臵圭表的观测台。地理:地图应用广泛,有专职官吏管理。医药: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等医学分科。
有关中医的理论基础,在此已基本形成。
有预防疾病的初步观念(4)文学艺术 A、文学
重视文字工作;西周金文一般有较长篇幅。保存的文献典籍丰富 B、音乐
乐器种类增多,音乐理论发展 五音十二律。(5)社会生活 A、饮食服饰
周代主食为黍稷稻粱。稻梁是比较珍贵的美食,一般出现在贵族筵席 冠服制度完整(详见79页)
B、居室、宫寝、成人、婚丧礼仪(详见80页)
(三)衰亡
这里看似只列了原因,没有列过程。其实,这样安排是为了便于记忆。其衰亡的过程即包含在原因之中。
1、原因
(1)社会矛盾加剧(内)
(2)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和矛盾加深,原有的土地制度不断遭到破坏,社会由此不安定。(这是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的体现。社会地位的升降造成的社会动荡,可联系武唐时期来记忆)
A、成、康以后,奴隶主贵族内部发生了社会地位的急剧升降起伏,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倾轧(ya,一声)。
B、对奴隶制国家的土地国有制的严重破坏,土地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了私有的性质。(有些趋于衰败的旧贵族,为维持生计,将土地出租或者转让给新的暴发户,这是土地典租或转让的现象。)
C、贵族之间及其上下等级之间存在利害冲突,贵族中的诉讼纠纷不断增多,直接冲击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3)民众的反抗斗争(阶级斗争)A、原因:周王朝的暴力统治和残酷剥削 B、平民类型:西周平民阶级是国人和野人。“国人”原是周族公社遗民,居住在城郭之内,具有一定的参政权力,有服兵役的义务;“野人”,又称“鄙夫”,是原被征服的商族等公社的成员,居住在郊外野,鄙(编者按:应该是偏远地区的意思)之中,以种田为生,随土地赏赐给贵族,但不会被任意屠戮。
除此之外,就是奴隶,社会地位低下,可以买卖和屠杀。C、表现: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原因:厉王暴政,激起民愤。(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群众暴动),共和行政出现(公元前841年,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4)与周边各族的矛盾和冲突
A、昭王、穆王开始,东夷、淮夷便与周王室矛盾加剧 B、昭王南征而不复,周王室控制南方的力量被削弱。C、穆王西征,西北犬戎诸部便与周王朝断绝了来往。
D、穆王西征,东南的淮、泗之间的徐奄诸部乘机发动叛乱。E、宣王“中兴”(加剧民族矛盾),诸侯国离心力不断加大。
原因:多次征伐少数民族,暴露统治力量的虚弱。
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强迫鲁国立武公少子戏为太子,引起鲁国内乱。他又出兵伐鲁,另立鲁孝公。
(5)幽王烽火戏诸侯,废申后和太子宜臼(jiu,四声)引发申侯联合犬戎诸部,攻破镐京。
春秋
总体时代特征:奴隶制经过夏、商、西周的发展,到了春秋时期已经处于瓦解时期。这是一个大变革、大分化、大动荡、大发展。涵盖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由奴隶制到封建制,即政治方面)、封建典租逐步确立(由奴隶生产到典租 关系)、产品的分配(由无权保留到有权保留口粮),后两项即经济方面。)(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等三方面。可依据这三方面去寻找、归纳和总结,更易于把握。)和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变革、发展。(按:生产力,主要是新工具和新技术的改进和使用。)
把握了这以深刻的时代特征,利于理解和记忆。
政治上
(一)春秋争霸
1、背景
(1)周王室衰微,诸侯离心力加强。(表现:周郑之间的矛盾,郑伯不满于周王的削弱,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
(2)随着生产的发展,各诸侯国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可类比于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便于理解和记忆。)
(3)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为诸侯国提供了发展军事实力的借口。
2、目的 掠夺土地、人口以及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满足奴隶主贵族的扩张和贪欲。
3、表现(五霸相继登场)第一、齐桓公称霸
1、条件
(1)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理论:人是社会进步最大的动力,人具有巨大的主观能动性。)政治军事:
A、基本维持“国”、“野”分治的制度。三其国、五其鄙。B、各级设官治理,严格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企图使四民各有所务,以利于老少传习、安心生产。)C、“国”内采用轨(五家为轨,设轨长)、里(十轨为里,设有司)、连(四里为连,设连长)、乡(十连为乡、设乡良人)的编制。D、实行“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政、军合一制度。
E、加强对国家常备军士的控制和定期操练;为开辟兵源,提高部分鄙庶人的社会地位。选拔其中“秀民”充当“士”。经济:
A、除维持“井田畴均”的奴隶制生产方式之外,对鄙野出现的大量私田,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
B、设臵官吏统一管理山林河泽,即“泽立三虞”、“山立三衡”
C、出台鼓励贸易、促进生产的政策,即“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
(2)实用切实有效的策略
A、尊王攘夷;联合燕国打败山戎,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B、存邢救卫;为邢、卫两国修筑新的城邑,树立威信。C、灭掉谭(今山东历城)、遂(今山东宁阳)等小国,扩充国土。(详见94页)
2、标志
(1)召陵之会
时间:公元前656年(周惠王二十一年)
事件:齐桓公联合八国讨伐楚国,双方言和,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订立盟约,取得霸主地位。
(2)葵丘之盟(正式取得霸主地位的标志)时间: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元年)
事件:葵丘(今河南兰考)之会,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确立霸主地位。第二,晋文公称霸
1、条件
(1)晋献公的铺垫(公元前676——651)
A、削除了一批同姓宗族,重用有军功的异姓卿大夫,加强了公室权力。
B、积极开疆拓土。领地发展到黄河西岸和东岸,成为据有殽山、函谷关天险的大国。
(2)晋文公励精图治
政治:选贤任能,重用狐偃、赵衰(音“崔”)等人。大力推行改革,实行“明贤良”、“赏功劳”、“举善援能”的用人政策。经济:推行“弃责薄敛”、“救乏振滞”、“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免债轻赋、救贫济弱、发展农商事业的经济措施。军事:扩充军事编制。
外交:约会诸侯,平定王弟太叔带的叛乱,赢得“尊王”美名(可见,诸侯还无法绕开周王直接称霸,表明当时周作为天子对诸侯至少仍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全力与楚争霸(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
2、目的(诸侯之间争霸,其目的几乎类似,故不赘述。)
3、标志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
公元前632年冬,晋文公大会诸侯于温(今河南温县),周襄王被召赴会。晋霸主地位愈加巩固。第三,秦穆公独霸西戎 过程:
1、嬴秦在西周仅是一个“西陲大夫”
2、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送有功,开始封为诸侯,划岐以西为封地。以后与戎狄不断战斗,巩固和扩大地盘,都于雍(今陕西凤翔)
3、秦乘晋文公去世,意图插足中原,不料屡次均以失败告终,遂转而进军戎地,取得西陲独霸地位。第四,楚庄王称霸
1、背景
(1)城濮之战后,楚北上再次受阻,转而向东发展。(2)楚庄王即位,任用鄙人孙叔敖为令尹,进行改革。
政治:选贤任能,讲究得失。平定贵族若敖氏叛乱,平服百濮、群舒等少数部落。经济:修建芍陂(que bei ,四一声,今安徽寿县)(按:已知中国历史最早的人工水库)
2、过程(1)周定王元年(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史称“楚王问鼎”。
(2)楚觊觎中原,公元前597年,围郑,破郑都,晋救郑。与晋、郑宋(晋附庸国)大战于邲(bi,四声,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之。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踞北方。
(3)公元前595年,围攻宋国。宋屈服,晋力不从心,;鲁、宋、郑、陈诸国皆相继依附楚国。
3、弭兵之会(1)背景
晋、楚争霸,双方筋疲力尽。受牵连的中原诸国也无力再战,于是出现“弭兵”的活动。
(2)第一次“弭兵之会”
A、时间:周简王七年(前579年)
B、具体情况:宋国执政华元发起,约合晋楚,与宋相会。订立互不使用武力,互助、共同讨伐违命反抗的诸侯的盟约。(3)第二次“弭兵之会”
A、背景:仅仅三年之隔,楚国撕毁盟约。(可见,诚信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时多么的微不足道,一切只为利益。这种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发人深思。)具体情况: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晋楚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 周灵王十五年(前557年),战于湛阪。两次均以楚失败而告终。B、具体
宋大夫向戎发起,与晋楚等十四国在宋都(今河南商丘)西门举行弭兵大会。楚人暗中藏甲,在会上争先歃血,晋无力阻挡,只好由楚主盟。C、结果
原来晋、楚的属国变成双方共同的归附国,对两国尽同样的义务。D、意义
(消极)晋、楚利用此次大会,以牺牲中小国利益的办法,瓜分霸权,形成均势。(积极)客观上营造了长达四十年的和平环境,为生产的发展和新兴势力的夺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五,吴越先后称霸 伍子胥改革
政经改革:建造城郭、设立守备、充实仓癝、整治库兵;任用孙武,袭扰楚国边境。于公元前506年打败楚军。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范蠡、文种,积极从事改革。政治:实行亲楚、结齐、附晋和孤立吴国。奖励人口增殖。经济:垦殖土地、发展畜牧、充实府库、采矿晒盐。军事:加强剑戟习射训练,执行严格纪律。
4、大国争霸意义(客观意义)
第一,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各国的争霸,各自在局部实现了统一。这种集权 趋势的加强,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第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大国争霸,在不同程度上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实力。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种趋势到后期愈加明显。
第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争霸促使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各族之间互通有无、相互通婚,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经济上
主要特点: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农业
1、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1)铁制农具比较多的使用
(按:我国铁器的使用,可以上溯到西周晚期。铁制农具的出现,开始于春秋。)促进了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2)新的耕作方式——牛耕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耕作效率。
(3)水里灌溉事业的发展
中原地区:桔槔 楚国: 芍陂 郑国子产 “田有封洫” 分析: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劳动效率极大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使得生产力得以质和量的增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有了发展的可能。这就为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发生动摇,为实现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结果: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1、背景
(1)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按:这里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生产关系是水平线,生产力是挂在水平线上的砣。他们的大体状态是相对静止。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变动,必定会影响生产力发生变化,当有新的工具和新的技术采用以及社会的动荡等等因素的出现,使得生产力发生变化。总体来说,生产力是向前发展的,因此一旦生产力发展了,以前的相对静止状态就会被打破。生产关系必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又是社会的基础。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必定动摇和影响社会的变化、发展。)
(2)由公田到私田的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私有得到事实上的承认。
2、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1)背景
伴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2)新的剥削方式(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
佃租关系;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享受大部分产品,允许劳动者保留一部分产品。(3)新的阶级
劳动者——封建农民; 私田主人——封建地主(4)赋税制度的变化
齐国首先采用按土地多寡肥瘠征收贡税(前685年)晋国实行爰田制(前645年)鲁国初税亩(前594),作丘甲(前590年)楚国书土田、量入修赋(前548年)郑国作丘赋(前530年)详见105页(5)结果
各国的赋税改革,主观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兵源;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结论:一个更大却似乎更隐秘的大风暴即将到来,即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确立。最终完成这一历史,所依靠的是武力。是的,政治推动力是社会前进的尖锐矛头,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物质保障。改革是强国之路,富国之道。
(二)工商行业——独立手工业者和专业商人出现
1、背景
(1)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以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2)政治形势的影响,(各国依据本身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地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如郑之刀、宋之斤、吴越之剑)
2、表现
(1)技术突破
A、冶铸业,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欧洲人两千年 莲鹤方壶(河南新郑出土1923年)
金银错技术和雕铸艺术
(按:战国漆工业新成就:夹纻技术)
B、陶瓷业:印纹硬陶达到全盛阶段,陶器纹饰复杂。早期青瓷出土(侯马牛村古城遗址)
C、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出现
记述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2)新的变化
A、工商业部门逐渐离开官家豢养,向私人经营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者。(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B、商品货币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借贷、高利贷相应产生。
3、结论
封建关系的新因素在各个行业日渐增长。附: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1、背景
(1)奴隶社会孕育的封建生产关系,到了春秋末期有了明显的发展。
(2)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新贵族崛起,逐渐形成具有独立政治集团利益的地主阶级。迫切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力。
(3)奴隶主与奴隶、平民之间矛盾尖锐以及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统治都给了新兴地主阶级可乘之机。
2、表现(1)“私家”对“公室”的斗争(2)田氏代齐(详见111页)(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发动的政治革命)
A、背景: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惧祸奔齐,被任命为工正,这是陈(田)氏立足于齐国的开始。
田釐子乞大斗出贷,小斗收进。以此收买人心,大获成功。民众大量逃亡田氏门下,田氏将其变作“隐民”。形成封建生产关系的雏形,抽空了公室。
B、田、齐之间三次武装争斗
公元前532年,田桓子联合国人将栾氏、高氏驱逐出齐国。对国人分赐粮食;打击栾氏、高氏:反其邑、益其禄、无禄的人“私分其邑”以此孤立分化旧势力。公元前489年,田桓子儿子田乞联合大夫,打败国氏、高氏、弦氏、晏氏。公元前481年,田乞儿子田恒(田常,田成子)任左相,杀齐简公,立齐平公,任命兄弟和同族人做都邑大夫,扩大自己封地。C、结果
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 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3)三家分晋(详见114页)
2、地主阶级夺权斗争的意义
(1)新旧势力的斗争,大大加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形成过程。
(2)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大大刺激了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
思想文化
(一)、“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1)背景
A、周厉王后,政治危机加剧,周王大权旁落。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相应地发生动摇,民本思想逐步萌芽。
B、天人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将天神意志作为人的附属的思想逐步抬头。
2、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西周末年,伯阳甫以阴阳二气失调解释泾、渭、洛三川发生的地震。(2)郑史伯提出“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3)春秋时,晋史官蔡墨提出“物生有两”命题。其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政治结论。
(二)老子的主要思想
1、天地万物的根本——道
2、朴素辩证法——矛盾对立
3、主张无为而治
4、其理想社会模式是小国寡民
(三)孔子的主要思想
政治:
1、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刑之外,借助德、礼——正名——天下有道
2、欲实现德治,必须提倡仁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仁者爱人
3、宣扬天命,但对鬼神却持存疑态度。所谓“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
教育:
4、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整理古籍、成六经。科技成就
(一)数学
1、熟练运用数学知识于城市建筑、土地测量、赋役征收等方面(二)天文历法
1、《春秋》对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
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的日全食,比西方早135年。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有星孛于北斗”。这是公认世界最早哈雷彗星的记录,比西方早670多年。
十九年七闰历法的运用,比欧洲早一百六十年。
(三)医学
1、望闻问切四诊法出现。
2、中医病理:名医和认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不调是招致疾病的原因。此后医学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成为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依据之一。
战国
时代特征:
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对持局面。这是时期总的特点任是兼并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改革,拉开了整个中国大地剧变的巨幕。此后各国相继变法、改革。虽然其主观意志是图强,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其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在客观上正式瓦解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
封建统治阶级阵容不断的扩大,其来源有以下几种。第一、贵族食封地主,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奴隶主贵族。第二、军功官僚地主,大多出身于“士”,因功受封。第三、豪民地主,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致富。
封建被统治阶级阵容,其主要构成有 第一,“公民”,封建国家授田制下的农民。是当时农民阶级的主要部分。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兵役和徭役。实际上其是国家控制下的农奴。第二,“私人”,依附于私人地主的农民,即佃农。需将一半以上的收入交给地主。依附于豪强地主,不承担封建国家的义务,但被牢牢束缚在地主手里。
第三,自耕农,一部分是原来的士,一部分是自己开田而耕,一小部分是立了小军功得到赏赐。特点是地位虽稍微提高,但不稳定,经常分化。第四,雇农,最底层。生活无保障。可以看出,两大阶级在根源上便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的占有以及产品分配。当这个矛盾越过任一方无法忍受的程度的时候,争斗必然发生。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这一矛盾也不断的做出相应的变化,但其根本矛盾性却不会变化。注:这里依据教科书编排来编写,没有做一个大一统的结构是因为战国政局处于多方的争霸之中,各国相继崛起,因此,是一个多点开花的局面。故无法选择一国作为从一而终的主题来编写。政治上
封建制度的确立
(一)封建政权的建立以及变法运动
1、背景:
(1)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封建生产关系逐步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逐步壮大,迫切需要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政治地位。
(3)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特别是法家思想的传播。(4)人才基础:各路人才辈出
(5)现实形势:为富国强兵,获得更大利益。并且满足争霸的需要诸侯乐于选贤任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2、目的
新兴地主阶级为确定封建制,建立并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进而实现统一。
3、性质
是确立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封建制改革
4、实质
是一场封建化运动
5、具体表现
第一、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前445年——前396年)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主要内容有:
1、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
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员,使新兴阶级牢牢把握政权。
2、创制《法经》(详见127页)
集各国法律之大成,更是秦汉律法的张本。李悝也因此而列为战国法家鼻祖。
3、推行“尽地力之教”
4、实行平籴(买进粮食之义)法。
年成好时,政府平价购进粮食。灾年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平衡粮食价格。
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
1、对士兵进行严格挑选、训练和考核。
2、依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即“武卒制” 第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1、背景:
(1)楚国内外交困(详见128页)
(2)吴起因受排斥,适楚,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宛(今河南南阳)守。(3)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
吴起基本承袭李悝变法的内容,但因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之情形进行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2、具体内容(1)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到边远地方。以此削弱旧贵族势力。
(2)精简无关紧要的官职,削减过高的官吏俸禄,节省之资用以兵士训练。(3)整顿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义”而不计毁誉。
3、一次检验改革的战役
公元前381年,赵国遭到魏国围攻,楚攻魏救赵,大败之。第三、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背景
(1)公元前408年,实行“初税禾”,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2)公元前385年,秦献公改革(奠定基础)
废止奴隶主杀人殉葬制度;制定户籍制度;建立四个县
(3)公元前361年,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在公元前356——350年,大规模推行过两次变法。
2、内容 政治;
(1)奖励军功,建立军功授爵制(2)普遍推行郡县制
(3)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经济
(1)用法令形式废除井田制(2)实行重农抑商政策(3)统一度量衡
第四、其他各国的变法(详见131页)
6、变法意义
(1)各国变法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了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体制,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经济体制。
(2)封建制度得以事实上的确立,封建农民比之于奴隶,人身束缚相对减轻,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3)适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全民繁荣。为我国进入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做了铺垫。
附: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
1、背景
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
(1)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把兼并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性质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
(2)春秋后期,一些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县的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
(3)郡出现于春秋末期之晋,由于那里偏僻,所以在设臵之初便比县大,以后逐渐形成郡县二级地方组织。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1)国君之下,文武分立。宰相为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政务;将(将军),是武官之首,负责领兵打仗。次一级的武官有尉;御史,国君之秘书。(2)战国中期,封建官僚制度确立,以官位高低定俸禄的多少。(3)官吏考核,采取“上计”
(4)国君使用玺、符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派遣军队、使者。
2、意义(积极)这一套初步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从封建割据到封建大一统起了促进作用;
(消极)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激化了阶级矛盾。经济上
(二)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1、背景
(1)封建生产关系促使劳动者从奴隶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大有提高。(生产关系)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本原因。包括新工具和新技术的使用。)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畜力耕田的推广;施肥技术的进步(3)各国变法和改革的促进(4)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
堤防的建筑;运河的开凿(魏惠王,大沟、鸿沟,详见135页);农田灌溉工程的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郑国渠)
2、表现 农业
(1)粮食产量提高 手工业
(1)两种体制
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豪民经营的大手工业;各国封建政府经营的官营手工业。(2)丝织业
生产罗、纨、绮、榖、锦、绣、绢帛、缣等新品,产品具有地区特色。(3)隐栝,矫正木料曲直的工具
制作琉璃(玻璃)的技术,西周墓中已发现琉璃管和琉璃珠。战国楚墓有大量壁、珠、剑首、剑珥、印玺等琉璃制成品。商业
金属货币广泛流通。分为铜币和金币。城市发展
(1)列国都城和郡县的治所,发展成为不同规模的城市。(2)城市分区明显
附:商品经济取得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过程中,对旧的奴隶制生产方式起着分解作用。(商品交换需要大量商品,必然要求农产品变为商品。马克思认为“用于交换的农产品才是商品”)对新的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封建制本身的缺陷,其对商品流通、人口流动等具有巨大的束缚作用,因而商品经济对封建生产方式也起着分解作用,商人与地主阶级的利益日渐发生冲突。封建政府因此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三)封建战争
1、封建战争中的新因素(1)武器的进步
钢铁武器品种日益增多、铁胄、铁甲、弩机、公输班云梯、钩拒(2)兵种兵源的变化
骑兵作为一个兵种的出现,大约开始于春秋战国之交。赵武灵王,胡服骑射。(3)战争方式的变化
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便逐渐代替了车阵作战。(4)各国长城的修筑
秦昭王修筑北长城;赵武灵王修筑北长城;燕将秦开修筑北长城。
2、性质
不仅为兼并土地,还是一场政治行动。
3、趋势
由兼并逐步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即结束封建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四)统一的实践
实现一统天下的王霸之业,这是各国共同向往的。但是,最后却由改革成效最为卓著的秦国来实现。这段封建兼并战争走向封建统一战争的历史,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魏国独霸、秦齐对峙、秦赵大战、秦国统一。第一,魏国独霸中原时期
1、背景(1)三家分晋,魏得富庶之地(今山西西南部的河东地区),此乃晋国基本部分,生产发达,经济基础较好。
(2)李悝变法,经济大获发展,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3)吴起变法,创立的武卒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4)多方发展。即魏文侯、武侯的策略。西面,公元前408年,攻占河西全部,秦人被迫退守洛水;北面,公元前406年,灭掉中山国;东面,公元前404年,打败齐国;南面,魏武侯(公元前395——前370年),取得郑、宋、楚三国间的大块土地。公元前391年,占有大梁(今河南开封)。公元前371年,攻取楚之鲁阳(今河南鲁山县)。
2、魏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巩固王业的措施
(1)迁都,公元前361年,由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往大梁(河南开封)(2)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3)对外采取团结赵、韩的政策
(4)公元前358年,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这可能是沿洛水修筑的长城。
3、成果
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朝见魏惠王,成为诸侯领袖。
4、与赵、齐、秦之间的战争
公元前356年,赵齐联盟,对付魏国。公元前354年,齐围魏救赵。
公元前352年,秦侵吞河西重镇少梁
前351年,秦攻取安邑。同年,与齐赵妥协,与赵签订漳水之盟。公元前350年,进攻秦国,收复失地,围攻定阳(今陕西宜川县西北),秦孝公与魏惠王在彤(今陕西华县)讲和。
公元前344年,召集逢泽之会,赵肃侯和秦公子少官也参加,会后朝见周天子。
5、衰落 马陵之战(1)背景
韩国本与卫是盟国,但惧于魏国会吃掉自己,没有参加逢泽之会,转而联合齐国 反对魏。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求救于齐。(2)过程
孙膑,减灶计。于马陵击败魏军。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齐、秦、赵从三面夹攻魏国。公元前340年,商鞅计擒魏公子印,大破魏军。(3)结果
魏惠王朝见齐威王,齐威王会诸侯,代替魏国为霸主。第二,秦、齐对峙时期
1、背景
(1)马陵之战后,魏国削弱,秦齐对峙。(2)各国陆续称王,周天子名存实亡。
(3)作为缓冲地带的小国大量消失,大国领土相邻,彼此冲突更加剧烈。
2、特点
联秦抗齐、联齐抗秦两派互相对峙,合众连横活动频繁。
3、具体表现
(1)张仪连横、公孙衍合纵
秦相张仪,联合魏、韩攻击齐、楚。前319年张仪任魏相。推行“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不从,秦出兵攻占魏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平周(今山西介休县西)。齐、楚、燕、赵、韩转而支持公孙衍合纵策略。公元前319,张仪被逐。
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起合纵,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先后灭蜀巴。(2)张仪拆散齐楚联盟
楚联齐抗秦,张仪施计激怒楚怀王。秦楚大战,楚败。背弃齐。齐联合韩魏伐楚
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市龙门)消灭韩魏联军24万,秦实力大增。
(3)苏秦合纵攻秦
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4)燕攻破齐国
燕昭王决心报复齐国武装干涉之仇。乐毅攻破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第三、秦赵大战时期
1、背景
齐楚的削弱,为秦国推行远交近攻策略创造了条件。
2、过程
(1)赵、秦阏与(e、四声)之战(2)长平之战
名词解释:窃符救赵
3、秦灭二周
公元前367年,周分裂。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
4、合纵攻秦的最后失败 公元前241年,赵楚魏燕韩合纵攻秦。但最后仍功亏一篑。(联军一直攻到蕺(今陕西临潼县东),秦军反攻,楚军闻讯逃跑,各国纷纷撤退。)第四、秦一统六国时期
1、条件
(1)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2)民族关系: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各族人民逐步融合。(3)社会基础: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4)历史基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
(5)主观基础: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广泛搜罗人才,部署战略、策略。
2、过程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灭韩;
公元前228年,王翦迫使赵王迁降秦。公子嘉逃至代郡,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5年,王贲(王翦子)灭魏。公元前224年,王翦灭楚。
公元前222年,王贲灭燕、彻底灭赵。公元前221年,王贲灭齐。
3、历史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2)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思想文化上
(三)百家争鸣 学术领域
1、背景
(1)经济: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局:社会大变革的动荡,有利于学术自由的发展。(3)教育: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聚徒讲学之风盛行。
(4)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各阶层针对时局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方案。
2、实质
政治经济体制的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体现
3、表现(1)墨家 始祖,墨子 主张:
(积极)重视劳动;节用、节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消极)未能摆脱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否定天命,却保留尊天事鬼。
其认识论忽视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2)庄子
对“道”做了进一步解释。
把老子的对立面转化的思想引向了相对主义。正是从相对主义走向了不可知论(夸大事物的相对性)竭力避开现实,寻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3)孟子
仁政;性本善;民贵君轻(4)荀子
(积极)既隆礼又重法;性本恶;天有常,但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消极)人应该不求知天,满足于已知自然知识。(5)韩非
主张:A、发展进化的历史观,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整治改革。
B、以法为本,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一律受法约束。即法不阿贵。
实质:主张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6)阴阳派
邹衍,五德终始说 史学领域 《左传》、《竹书纪年》、《战国策》 文学
屈原《离骚》 艺术
主要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长沙楚国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2、青铜器装饰从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四川成都出土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壶身刻画着晏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
3、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天文历法
1、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齐人甘德《天文星占》、魏国石申《天文》各8卷。)
2、司南的发明
3、医学
(1)已懂得人体解剖,知道内脏、血管、血液循环的情况。(2)医学分科,内、外、妇、小儿等科(3)四诊法
(4)医疗器械:针、石、熨(5)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之《素问》、《灵枢经》
4、光学 《墨经》
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
光学八条:光影关系、小孔成像
5、地理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秦始皇八年木板地图。礼仪风俗(详见169页)
下面正式封建王朝时期。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即学习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等。把握好一条主线(政治方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轨迹为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于明清。
经济方面:商品经济逐步发展,直到明中期江浙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还有一条隐线,即封建社会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是逐渐松弛的)
秦帝国
第一部分:建立
始皇帝巩固政权的努力 政治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2、特点:两对矛盾,自始自终存在。
3、趋势: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中央逐步加强,地方逐步削弱
4、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5、职能:(1)、镇压百姓(2)、抵御外部势力侵扰(3)、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4)组织社会生产
6、基础:(1)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7、背景:(1)分封制事实上的崩溃,以及郡县制实际上的确立。(2)秦的大一统政治局面,为其施行奠定坚实基础。
8、主要内容(1)、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3)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详见176页)(4)扩大军队
(二)经济、思想文化
1、在全国承认土地私有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3、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三)民族关系
1、北征匈奴
2、征服越族,统一岭南
(四)一统意义
1、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后语:(关于一统意义)
关于意义的总结无外乎下面这么几类(主要分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历史进程等等的意义。以后的意义总结如果没有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我就几乎一笔带过。)
附:秦代社会主要的阶级构成
(一)地主阶级
1、军功地主
2、贵族地主
(二)农民阶级
1、自耕农,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2、依附农
(1)来源:统一前秦国原有的依附农民;统一后秦国以外国家的依附农民。(2)特点:不直接承担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但地主阶级对其的压迫远甚于前者。
(三)官、私奴隶
1、来源:(1)犯法(2)战俘(3)掳掠来的边境少数民族人民
2、特点:已不许随意屠杀奴隶,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改变其身份
(四)商人、手工业者和游民
1、商人:大商业者,如寡妇清等,是秦代统治阶级中享有特权的阶层
2、手工业者:分化严重,大手工业者享受特权。
3、游民:成分复杂。秦政府采取严厉镇压政策。
结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构成秦王朝的主体,其矛盾贯穿始终。
第二部分:灭亡
(一)原因
1、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阶级矛盾的激化(1)租税沉重,人民不堪重负。
(2)徭役、兵役繁多,百姓苦不可言。(3)刑法残酷
(4)二世统治昏庸残暴
2、陈胜吴广起义,及其掀起的农民起义浪潮的打击。
(二)过程
1、陈胜吴广起义
(1)大泽乡揭竿而起(2)建立张楚政权
2、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
(1)巨鹿之战(2)刘邦入关、约法三章(3)项、刘争霸
(三)灭亡 原因、及意义
西汉 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一)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二)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1、汉高祖颁发了一系列诏令
(1)组织军队复原,从事生产劳动。(2)赐军吏卒以爵位(3)招抚流亡(4)释放奴婢
以上种种措施,旨在为农业生产招揽劳动力。
2、重建国家机器(1)汉承秦制
皇帝之下,三公九卿;郡国并行;制定法律(2)再建赋役制度
田赋:土地所有者向国家缴纳的地税 口赋:即人头税
算赋:用来治库兵车马
献费:诸侯王、通侯和地方官吏献给皇帝的赋税 徭役:更卒,到各级官府服役;
成年男子需服役两年:正卒,任一年地方兵; 戍卒,另一年任禁卫军或边防兵
(3)剪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
(三)文景之治
背景:
1、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之策,惠帝进一步推行无为而治。
2文景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许多官吏断狱从轻)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
3文景时期,减少地方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贡;开放山泽禁苑给贫民耕种;颁布赈贷鳏寡孤独的法令。4平定七国之乱
(四)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
1、背景
(1)历史基础:多年的积累,国库充实,为汉武帝的操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现实因素: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诸侯王势力势在必行。
2、具体内容
(1)改革官制: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宰相为首的外朝,则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内外互相牵制,加强皇权。(2)削藩:颁布推恩令;颁布附益之法。
(3)选官: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察举和皇帝征召;实行刺 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僚的控制。
(4)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军事;
1、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军、羽林军,隶属南军;增设楼船等军种。
2、出兵匈奴;进军南越,设臵南海九郡。经济
(1)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2)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调剂运输、平稳物价)。
(3)算缗、告缗:算缗,即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告缗,即揭发隐瞒不报和自报不实者。思想教育
(1)独尊儒术
(2)创建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意义(自己总结)附:昭宣中兴
(1)汉武帝穷兵黩武、以致末年民穷财尽,封建经济濒临崩溃。
推行轻徭薄赋
(2)为保证政令的贯彻 重视吏治、奖赏治世官员(3)为缓和阶级矛盾
昭帝颁布特赦令(前83年);宣帝进一步废除汉武时的酷法
(五)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
1、条件
(1)政府推行的轻徭薄赋、重农抑商、与民休息等等国策(2)新技术和新工具的采用和推广 铁制农具的推广;赵过代田法(轮耕)、耧车;汜胜之区种法(把土地划作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专著《汜胜之书》(3)水里灌溉事业的发展
治理黄河,开凿灌溉渠(前129年,水工徐伯领导开凿与渭河平行的漕渠)民间发明“井下相通行水”的井渠法
元鼎六年(前111年)于郑国渠上游修建六条辅助小渠。太始二年(前95年)白渠。
2、结果
耕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长迅速。
手工业 表现
1、冶铁技术先进
西汉铁器,出现了彻底柔化处理铁素体基体的黑心可锻铸铁。欧洲18世纪才使用这一技术。
炒钢,这一崭新的高效率先进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冶铁生产的面貌,在钢铁 冶炼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丝织品
出现提花机——织造提花织物
双经轴机械——使地经和绒经分开提花
染色:利用茜草素和蓝靛,可染成绿、褐、红等色。比战国用温水湅(煮熟生丝)帛的工艺提高了一步。
3、漆器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1、商业繁荣,贸易范围广泛。
2、大都市出现。
3、中小城市的兴起。
(六)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1、匈奴社会的发展状况
(1)以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也有从事农业生产。
(2)公元前3世纪,铁器的使用已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军事等各方面。(3)秦汉之际,冒顿(mo du 四三声)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2、汉匈关系
(1)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侵扰鉴于国力有限,汉朝采取和亲政策。(2)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长达十年的反攻。公元前127年,卫青击败匈奴南侵,收服河南地。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北徙漠北。(3)汉昭帝时期
昭君出塞,确保汉匈之间四十多年的和平。(密切汉匈关系;利于互市兴旺、加大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融合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总结和平民族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3、与西域各族关系(1)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称之为凿空之行。(联合大月氏攻匈奴)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也回访。意义:
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乃至更广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2)设臵专员管理
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与西南、东南各族关系(1)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2)汉武在南海设郡。
5、与东北各族关系 夫余、肃慎、挹娄、高句丽、乌桓、鲜卑、沃沮等等。
(七)对外关系
1、与中亚各国关系
(1)张骞曾到过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上游东面)大月氏。
其副使到过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武帝使者到过奄蔡(今黑海以北)、条支(今叙利亚)
我国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传入大宛、安息;穿井术传入大宛
中亚的箜篌、琵琶、胡笳;大宛的葡萄、芝麻;大夏的石榴等等传入中国。
(2)丝绸之路的开通
南路:长安、敦煌、鄯善、于阗、莎车、葱岭到大月氏、安息 北路:敦煌、车师前王庭(高昌)、龟兹、疏勒、葱岭到大宛、康居、奄蔡,奄蔡南下可到安息,往西到大秦。
2、与东亚、南亚各国关系(1)与朝鲜
战国时期,燕齐之地民众,成批迁徙到朝鲜,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燕人卫满入朝鲜,被立为朝鲜王,建都王险城(今平壤)元封二年,进攻卫满朝鲜。(2)与越南
秦进军南越曾侵及瓯骆国(越南北部王国)赵佗灭瓯骆国
汉武帝灭赵氏政权后,在越南北部设臵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中国铁制农具传入越南。(3)与印度
印度,中国古书称之为身度(juan du 一三声)或天竺(4)汉对外的水路交通 最远到达马来半岛。
(八)王莽改制
1、背景
(1)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繁苛征敛、疯狂兼并造成自耕农日益破产;限田限奴方案的破产(2)王莽个人的准备
(关于王莽是自立还是被人拥戴,这是个谜。)公元前8年,改国号为新。
2、内容
(1)实行王田、私属制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奴婢为私属,不得买卖。(2)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管
在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31 长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下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赊贷,由政府办理贷款
六管,盐、铁、酒、铸钱、收山泽税(3)改革币制 第一次:(居摄7年)于五铢钱外铸更大钱,重十二铢。又造契刀、错刀 第二次:(建国元年,即9年)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发行宝货(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第三次:(天凤元年,即14年),废大、小钱,另作货币、货钱(4)统一度量衡
(5)多次变更中央、地方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
3、意义(1)、触及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缓解土地集中和奴婢买卖有一定限制作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2)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利贷者对贫民的盘剥。
(3)度量衡改革完善了度量衡体系,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其制。(4)货币改革混乱、货币价值的比列不合理造成流通不便、换算困难。(5)政治改革也多混乱切无多少实际效益,反而招致更多的人反对。附:绿林、赤眉起义
(一)起源
1、绿林
新市人(今湖北京山)王匡、王凤兄弟,被推为领袖,聚众起义。其根据地在绿林山,故称绿林军。
2、赤眉
琅琊人(今山东诸城)樊崇聚众。王莽派人镇压,为于官军区别,每人用赤色凃眉
3、其他起义军
南阳大地主刘縯、刘秀,组成舂陵军,并与新市、平林兵汇合,归入绿林军。
(二)过程
1、公元23年二月,刘玄称帝。
2、公元23年五月,昆阳大捷。此役,从根本上摧毁了王莽的主力,取得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3、绿林、赤眉火拼
公元24年,刘玄冷落樊崇。引起赤眉军不满,火拼开始。公元25年,赤眉军拥戴15岁童子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世。
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绞死。
4、赤眉军的失败
赤眉军进入长安,关中地主隐匿粮食、组织武装。断绝赤眉军粮食供应,并坚壁顽抗。赤眉军被迫离开长安 建武三年(27年),赤眉军在崤山(今河南渑池)被冯异击败,在宜阳(今河南宜阳)陷入刘秀设臵的重围。各路起义军先后失败。
(九)西汉文化
这一时期文化的总的特点如下:
第一,统一与多样性结合;第二,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第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第四,气势恢宏。
1、哲学
(1)汉初黄老学说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代表作,陆贾《新语》(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性三品说(3)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家以六经皆孔子所作;古文家以六经皆史
今文家崇奉孔子,认其为政治家、哲学家;古文家崇奉周公,认孔子为史学家 今文家信纬书,讲微言大义;古文家排斥纬书,谓六经皆史
今文家斥古文经为刘歆所伪造;古文家斥今文经为秦火残缺之余。
2、史学
(1)司马迁和《史记》 第一步纪传体通史(2)刘歆和《七略》
刘歆在其父刘向的《别录》的基础上写成。中国目录学的开端,同时也是一部古代学术史。
3、文学
(1)汉赋,是从楚辞发展而来的长篇韵文。汉初,盛行骚体赋,以贾谊、枚乘为代表。
汉武帝至成帝间,散体赋全盛。以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为代表(2)乐府
掌管音乐的官署。为宫廷娱乐和庙堂祭祀,大规模采集民歌 汉代民歌体裁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
4、艺术
(1)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
5、天文历法(1)汉武帝时,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2)世界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早欧洲800多年。(3)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我国较早的天文学原著。(4)宣帝时期,耿寿昌铸铜为像,以测天象。
6、数学(1)《周髀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著作。(2)《九章算术》是西汉以来许多数学家研究的结晶。
7、医学
(1)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明堂经》,比较有系统的针灸学专著。(2)西汉防腐技术先进,如长沙马王堆女尸
8、地理
(1)地图已有统一的图例
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幅地图。
9、造纸术(1)《汉书 〃孝成皇后传》记载“赫蹄书”,应劭注曰:赫蹄,薄小纸也。这是西汉有纸的最早文献记录。
(2)西汉制造的纸,已能用于书写。1933年,新疆出土麻纸残片 1957年,陕西出土灞桥纸 1973年,甘肃出土的金关纸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东汉
东汉前期政治
(一)建立
1、时间:更始三年(25年)在鄗(hao,四声,今河北高邑)称帝。
2、统一全国(1)、击败赤眉军(见上文)(2)、击败各路割据势力
建武三年,首先平定山东,然后诛灭刘永、张步、李宪、董宪;南灭秦丰;西击田荣。
建武十二年,灭公孙述,益州平
建武十六年,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卢芳投降。
(二)调整政府职能
1、加强尚书台、削弱三公权力。
刘秀加大尚书权力,正式成立尚书台,由事务官逐渐变为政务官。尚书台逐渐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
2、加强监察机构
在继承秦、西汉监察制的基础上,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州刺史。
3、确定州郡县地方行政机构
改革后刺史具有固定治所,逐渐成为比郡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废除
4、废除内地郡国都尉
(三)巩固王朝的措施
1、退功臣进文吏
封侯褒扬;奉朝请;征召天下俊贤
2、以柔道治国
3、倡导儒学,宣布图谶于天下
4、释放囚奴、减轻刑罚
5、削弱诸侯王势力
第一阶段: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一年。分封宗室叔侄兄弟为王,后由王降为侯,降为公
第二阶段:建武十五年。分封皇子,建武十七年,晋爵为王。
(四)东汉社会经济
1、恢复生产的措施
(1)安臵流民、赈济灾民;(2)轻徭薄赋;
(3)赋(给予之义)民和假民公田
赋:给予之义,即将国家所有的土地赐予贫民。假民:则是租赁,受假田之民,成为国家佃农。
(4)选用循吏,教民耕植(5)度田和屯田
度田:检核垦田户口(但有的地方一开始便有度田不实)
2、农业
(1)水利技术的进步
69年,明帝令王景、王吴修治黄河。(2)耕作技术进步
耕犁改进,短辕一牛挽犁。有利于个体自耕农的沟渠开挖和深耕种植。牛耕推广 浸种施肥法
3、工商业(1)冶铁业
古荥1号高炉(今郑州市古荥镇)日产量可能在1万吨左右,这是很杰出的技术成就;
发明椭圆形炉腔
冶铁叠铸技术发明于战国,但为双孔浇铸,在东汉发展为一孔浇铸 发明脱碳成钢和百炼钢技术(在西汉炒钢技术基础上发明的)(2)纺织业 桑蚕种养的推广 马钧发明织綾机(3)制瓷业
已能较好控制釉料的配制方法
施釉技术由刷釉改为浸釉掌握胎料和釉料配制、胎釉膨胀收缩一致的技术(4)造纸业
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东汉末年,左伯创造左伯纸(5)商业 商品种类增多
高利贷活跃。已发展到严重侵蚀国家政府机体的程度
辜榷:是商业交易中的一种包揽政府买卖的独占行为,出现于西汉末年 民族互市 海外贸易
(6)城市的繁荣
结论:经济区域的细微变化
古代经济区域在东汉开始发生了变化。东汉以前,经济发展区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东汉以后,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区。
附:豪强地主田庄
1、背景:
(1)东汉王朝的胜利,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豪强地主的胜利。由于东汉王朝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的发展,在东汉几乎是不受限制的。
(2)豪强地主通过土地的买卖,同时经营货殖。使得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2、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几乎靠一己之力便能自给自足。(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3)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4)拥有私人武装
(5)实力强大,具有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
3、实质
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4、作用
促进宗法制度的发展 其特点为:
(1)宗法组织是在封建个体家长制家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2)帝王和地方统治者、帝王和地方上的宗族长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即宗族与君统不再统一。
(3)地方宗族组织的势力加大。
(4)忠、孝、节、义等封建宗法思想逐渐构成为一个完整的封建宗法思想体系。
(五)东汉民族关系
1、匈奴的分裂(1)背景
A、王位继承制的疏漏:自呼韩邪单于后,王位实行兄终弟及式“诸子以次立”的继承制。
B、内讧不断加之适逢天灾
蒲奴与比之间内讧,建武二十年春,比立为单于。正式分裂为南北二部。
2、与匈奴的关系
(1)建武二十五年,南匈奴奉藩称臣。(2)与北匈奴的战争
73年,窦固、耿秉击退匈奴,匈奴退出天山东麓。中原王朝在65年后收归对西域的沟通。设臵都护和戊己校尉 83年,北匈奴有73批先后归汉。
90年,窦宪、耿秉击退匈奴,俘虏北单于其母。北匈奴西迁。自公元前209年冒顿建立政权到91年,整整300年,匈奴的威胁终于解除。
2、班超出使西域
联络西域各地君长,脱离匈奴,亲附东汉
97年,副使甘英出使大秦未遂,至波斯湾而还。
3、与东北各族
乌桓、鲜卑、夫余、挹娄、高句丽、濊貊
4、南方各族
5、西南各族
(六)对外关系
1、中外交通 丝绸之路
海上通道最远可达印度半岛南端
2、与朝鲜关系
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加强双方联系。
辰韩,引进中国文化,嫁娶、语言、称谓与秦相似。称之为秦韩
朝鲜特产檀弓、果下马输入中国;中国铜镜、漆器、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
3、与日本关系
光武帝赐印绶给日本国王。倭国遣使奉献。中国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4、与越南关系
沿袭西汉旧制,在越南北部设交趾、日南、九真三郡 马援平定九真、日南、合浦蛮里叛乱
5、与印度、缅甸关系
印度商人由孟加拉湾经缅甸直接进入中国。汉明帝时,遣使到印度求经
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
(一)外戚宦官擅权
1、背景
东汉皇帝除明帝、章帝外,几乎都在幼年即位。每一代开始时,总有太后临朝称制,依靠父兄;皇帝长大后,为夺权,依靠宦官。
2、实质
外戚宦官其实质是专制主义皇权的左右手,是寄生在皇权肌体上的一对毒瘤。
3、表现
(1)章帝死后,和帝即位,年仅10岁。窦太后临朝,其弟窦宪、窦景居机要,掌握实权。
和帝在宦官郑众等人帮助下,诛灭了窦氏势力。
(2)和帝死,邓太后临朝,废和帝长子,立殇帝,年仅百日。邓太后总结窦太后教训,在控制政权方面更多依靠宦官。
邓太后死后,乳母王圣、宦官李闰铲除邓氏势力。
安帝亲政,皇后阎氏阎显及帝舅耿宝典掌禁军;李闰、江京、樊丰,并掌机要。形成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政权的局面。(3)五侯横暴
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
(二)党锢之祸
1、背景
(1)外戚宦官擅权,东汉政权面临崩溃。有识之士反对外戚宦官擅权,要求改革。
(2)反对外戚宦官的斗争
第一阶段:顺帝以前,侍御史张纲弹劾梁冀兄弟擅权 第二阶段:桓灵时期,李膺不畏强权,惩治宦官。
2、过程
延熹六年(166年)宦官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及郡国生徒朋比为奸,桓帝逮捕“党
人”收监李膺、陈寔等二百多人。
建宁二年(169年)宦官侯览诬告张俭结党谋反。曹节乘机奏捕党人。;李膺、杜密等百余人死于狱中。
熹平元年(172年)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
持续了十几年,直到黄金大起义后,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
(三)阶级矛盾激化
1、背景
(1)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土地兼并日益激烈。(2)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官吏贪残、横征暴敛。(3)多次镇压羌族人民起义,造成“弃农桑,疾苦徭役”、“兵役连年,死亡流离”
(4)桓帝公开卖官鬻爵、大私聚敛;灵帝公开颁布卖官价格。
2、表现 黄金大起义(1)背景 思想基础:民间流传的道学,约在东汉中期,形成带有原始宗教性质的原始道教。主要为太平道,经典《太平经》
五斗米道(2)过程
A、张角聚徒十余万,联合郡国。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响应。自称天公将军,兄弟三人代表天、地、人三元。冀州:张角兄弟领导 颍川:波才领导 南阳:张曼成领导
B、最初三个月,战绩可喜。但是,后来由于提前仓促起义,打乱原定部署等等原因,招致失败。(3)结果 失败
但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之后只维持了二十余年。
东汉文化
(一)哲学
1、今古文经学
(1)为反对王莽的倡古行为,古文经学官被取消。
(2)建初四年(79年)白虎观会议。班固整理记录成《白虎通义》 后期,两家综合趋势明显。
(1)何休责难古文经学,古文大师郑玄驳得其心服口服。(2)马融诸经兼采众家之长
(3)郑玄择善而从,兼采今古文经学之长。
2、谶纬神学的泛滥
(1)含义: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隐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吉凶祸福和治乱兴衰。
纬,是相对于儒家的“经”来说的,即假托神意来解释儒家经典的
纬书。当时有《诗》、《书》、《易》、《礼》、《乐》、《春秋》、《孝》,称七纬。(2)起源
谶作为一种预言出现于春秋时期的秦国。
3、桓谭《新论》、王充《论衡》(1)桓谭,反对谶纬的不屈斗士。
批判天人感应,认为天下所常有,无世皆不然。反对灵魂不灭,烛火之喻。
反对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认为生老病死,若四时之代谢。(2)王充,东汉朴素唯物主义集大成者 万物由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物质。
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4、宗教(1)道教
A、形成:秦汉时,出现了以天帝为首,四方诸神拱护的神权等级系列,经方术士对诸神的筛选与改造,逐渐推出老子作为道教的教主。B、派别: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2)佛教
A、传入:大约到了东汉初年开始传入我国,史书记载中国人信仰佛教第一人为光武帝子楚王刘英。
首先传入中国的,不是佛经,而是佛像。
B、情况:西域安息人安世高、月氏人支娄迦谶是到中国内地最早译经的两人
最初流行小乘佛教
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行善、修道;不杀生,专务清静。小乘教上座部教义:提出戒、定、慧三学
5、教育
太学、郡学、私学三级教育模式
6、史学 历史著作。《汉书》、《东观汉记》
7、文学 《古诗十九首》、《说文解字》
8、艺术
绘画、雕刻发达
9、天文历法
(1)成于两汉的三大天体理论 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2)张衡的天文成就
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臵,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制作地动仪,早欧洲人1700多年。
《浑天仪》一文全面总结和论述了浑天说的理论。(3)东汉晚期,刘洪创立了《乾象历》
刘洪将文学家李梵、苏统等人发现的月亮视运动不均匀性运用于交食的推算,提高了日月蚀的准确性。
使用较前准确的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的新数据
10、化学
39(1)东汉末年,魏伯阳著成《周易参同契》,世界最早的炼金专著。
11、医学(1)《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2)张仲景《伤害杂病论》。建立了一套辩证治疗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中医理论走向成熟。(3)华佗擅长外科手术;
制出麻醉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编创“五禽戏”——体育健身操
12、社会生活(详见299页)
三国
(一)三国鼎立
1、背景
(1)黄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中华大地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2)董卓死后,关东豪强地主的军事联盟瓦解。各自割据、混战。(3)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初步使得三国鼎立局面出现。(4)曹操改变策略,三国相继称帝。最终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魏蜀吴的统治
第一,魏国对北方地区的重建
1、恢复社会生产
(1)国家采取半强制性手段使土地与劳动力相结合,即促使屯田。设臵民屯组织。司马(五十人为一屯,长官为司马)、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政府对屯田民收取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田租。军屯生产者,是士兵和他们的家属(士家)。屯田单位有营(六十人)、度支都尉、度支中郎将或度支校尉
(2)招徕流民,劝课农耕,安定自耕农生产。对地方官考核以户口、垦田增减、盗贼多少为升降。(3)颁布田租户调令 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不准豪强向贫民转嫁负担;废除人口税均摊,采取按民户财产多寡定出户(4)“重豪强兼并之法”
禁止土地兼并,否认其有免役免税特权 曹操带头向国家缴税(5)兴修水利工程
2、统治机构与职能的调整
(1)曹操提出“治平尚德行、有时赏功能”的人才方针 赤壁之战后用人政策向德才并举 转化(2)曹丕,九品中正制
(3)魏文帝,设中书监、中书令。以分尚书之权,为后来三省六部制的萌芽(4)将州牧制度固定化,正式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度 州牧,集地方军政大权于一身
(5)曹丕,设监国之官以监察诸王行迹,沿袭到魏末。
第二,诸葛亮治国与蜀国后期政局
1、重建吴蜀联盟
223年,邓芝游说孙权,终重建联盟。
2、内修政理
(1)严格实行法治
(2)全力“务农垦殖,闭关息民”;大力发展水利事业
3、和戎抚夷
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4、北伐中原
5、蜀国后期政局
(1)董允、费祎相继执政尚能维持清明政治(2)陈祗、黄皓相继擅权
第三,吴国对江南的进一步开发
1、背景
(1)历史基础: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庐江太守王景教民牛耕之法。
(2)人口增加:汉末中原大乱,北方移民浪潮加剧。(3)技术进步:北方移民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
(4)政治需要:吴国政权的重视和推行了一系列促进生产的措施。
(5)发展潜力:半数以上人口是山越与蛮夷、采取刀耕火种,氏族组织仍是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方式。
2、措施(1)征山越
迫使大量山越人出山,部分参军,部分分配给豪强、功臣为部曲佃客。孙吴对山越的征服是一种残酷的掠夺。(2)屯田制度
民屯,集中于吴郡、会稽、丹阳;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 军屯,集中于长江南北。其特点时间长(203—280年)、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无论屯田还是水利建设,大多是开拓性而非恢复性。
3、工商业
(1)会稽铜镜精美;青瓷制造技术成熟(2)造船业发达,可造五层巨船
(3)230年,卫温、诸葛直航海直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4)243年,扶南王遣使来吴 中国和南海诸国开始正式往来 附:江南世家豪族势力的发展
东吴政权推行复客制、世袭领兵制(士兵即将领的农奴)
世家豪族势力大增,形成吴姓门阀,是东晋南朝立国的政治支柱之一。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崩溃
(一)建立
1、背景
41(1)司马氏在魏国专权。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苦心经营(2)先后灭蜀、吴
263年,灭蜀;280年、孙皓投降(3)司马炎
265年,司马炎(司马昭之子)逼魏元帝禅位。建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
(二)晋武帝与太康之治
这一时期,是西晋历史上最好的时期。1、268年,颁布五条诏书与郡国:正身、勤百姓、抚孤寡、敦本息末、去人事
2、对原吴国地区示以宽厚,尽快安定社会秩序。
3、对军队进行整编和复员。
4、颁布和推行占田制,265年,正式废除民屯制度(1)农民的占田和课田
占田,是农民向政府登记所占有的土地;课田是农民向政府交课税之田(2)户调式
凡丁男立户,每年纳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男立户者,纳半数。边郡民户,纳正额三分之二; 更远者纳三分之一
(3)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特权 意义:
积极(1)试图以新形式将土地同劳动力相结合,将保护和限制地主利益相结合,以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并对土地和田租实行有效管理。(4)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
(5)占田数高于课田数,可以鼓励人民去占田开荒。(6)对士族地主占田在法律上给予了一定的限制
消极(1)自耕农户调和田租负担比曹魏分别增加了二分之一、一倍
(2)按官品占田,巩固和扩大了地主特权
(3)对超限占田和土地买卖没有处臵措施,为地主兼并土地留下了法律漏洞。
(三)、诸侯王权力加强
(1)建国不久,分封27个同姓王。(2)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以户数多少将诸王分三等,并开始臵军。(3)增加封国户数,逐步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
(四)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
1、轨迹
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
2、背景
(1)社会基础:司马氏建国,是在一批士族地主官僚的支持,通过政变而取得政权的。
(2)政治条件:五等爵制的制定和九品中正制 司马师托裴秀制定五等爵制。
中正官一职逐渐被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把持,使这一制度成为他们培植门阀家族势力的重要工具。(3)经济
按官品占田和荫客、荫亲属,实际上承认多占土地、劳动力(4)教育
“殊其士庶,异其贵贱” “官品第五以上得入国子学” 教育特权在制度上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了
3、结果
(1)寒门地主与门阀地主的矛盾和政治黑暗(2)门阀地主内部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
(3)门阀地主地位的世袭化,导致皇族与士族之间矛盾尖锐
(4)门阀子弟养成享乐腐化、游手好闲习气,导致政治、社会风气的恶化。这些矛盾和斗争,决定和影响着以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两晋南北朝政治演变的主要内容。
(五)西晋的灭亡
1、原因
(1)西晋统治者的腐化(2)贾后专政、八王之乱(3)流民起义
李特、李雄起义 张昌起义 王如起义 杜弢(音滔)(4)五胡乱华
匈奴、鲜卑、羯、氐、羌
304年,氐族人李雄,称成都王 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 310年,刘聪即刘渊位
311年,刘聪部下石勒在苦县(今河南鹿邑)灭晋军十多万人。刘曜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313年,刘聪毒死晋怀帝。316年,刘曜降晋愍帝。
(5)各上层分子抓住时机,起兵反晋。
2、灭亡
建兴四年(316年)
东晋十六国
(一)十六国前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1、汉(304—319)、前赵、后赵
(1)区域:刘聪,控制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2)治理:采取胡汉分治
设左右司隶、内史、令长,统治四十几万户汉民
设单于左右辅、都尉,统治包括匈奴在内的二十几万落的少数民族(3)刘聪死后,大臣靳(音进)准发动政变,杀刘聪子孙全家。318年,刘曜族灭靳准,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319—329)319年,石勒在河北称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319—351)前凉(301—376),被前秦所灭。
2、前燕和前秦的对立
43(1)前燕。
建立者:鲜卑慕容廆(wei,三声)(2)前秦
建立者:氐族苻健
苻坚的治理,辅佐者王猛
思想:提倡儒学,禁止老庄玄学和图谶神学。政治:“复魏晋士籍”,重用其中有才能者。
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开放山泽;推广区种法;建人工渠;发展交通 统一北方,370年,灭掉前燕。
373年,夺得汉中、益州,南中邛、莋、夜郎皆降 376年,灭前凉和鲜卑拓跋部的代国
(二)东晋的建立与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1、建立
317年,司马睿称晋王,第二年,称帝,是为晋元帝。都建业。其政权基础是两个不同地域的门阀集团
2、门阀政治的确立和发展(1)王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氏地位特殊,开创东晋时期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政治格局。标志着门阀政治的正式确立。(2)几大家族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庾亮、庾冰)、谯国桓氏(桓温)、陈郡谢氏(谢安)这几大家族轮流执政,皇帝几乎没什么权力。(3)门阀经济地位
豪强门阀庄园经济体制确立
(4)进一步确立“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法律准则(5)士族内部等级森严,交友、婚嫁界线明确
当时私人修谱牒之风盛行,防止假冒,以保证士族特权
3、发展结果
皇族与士族矛盾激化 士族内部矛盾尖锐
王敦之乱,失败告终,王氏势力稍微抑制 苏峻之乱
(三)东晋北伐与淝水之战
1、祖逖北伐
司马睿任命其为豫州刺史,给一千人粮饷,三千匹布,自行招募军队、自制兵器
2、北方南下
328年,后赵石勒已统一了北方
3、桓温北伐
(1)354年,被苻坚打败,被迫退兵。
(2)356年,攻占洛阳,复又被前燕攻占洛阳,无功而还。(3)369年,被前燕打败
4、淝水之战
383年,苻坚大举伐晋,被谢安击败。
(四)十六国后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鲜卑慕容垂后燕(384—407),都中山(今河北定县)鲜卑慕容冲西燕(385—394),都长子(今山西长治)鲜卑拓跋珪代国(386—534),后称魏(北魏)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鲜卑慕容德南燕(398—410),都广固(今山东益都)汉人冯跋北燕(409—436)都龙城 等等 其特点
1、政权多以胡人贵族为主
2、除北魏以外,基本没什么政绩 3互相征战 历史意义:
1、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列,给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增添了新内容。
2、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五)东晋的衰亡
1、原因
(1)社会矛盾的激化
士族门阀与皇权矛盾、阶级矛盾(2)人民起义 孙恩、卢循起义(3)刘裕专政
2、灭亡
402年,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
南朝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 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都建都于建康
1、刘宋政局与元嘉之战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之治”
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奖励耕织、减轻赋税
北方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治下,国力蒸蒸日上。
双方于元嘉二十七年(450)爆发战争。经此一役,南北对峙开始(2)宋文帝于453年,被太子刘劭所杀。
自孝武帝起,凡新皇帝继位,都对掌握州镇兵权的兄弟叔侄大开杀戒。禁军将领萧道成登上政治舞台,建立齐朝。
2、萧齐的内争和检籍
(1)479年,逼迫宋顺帝禅让。仍是一个短命王朝,历经七帝,23年。原因:骨肉相残、检籍失误 检籍,主要是清检士籍
触及士族利益,遭致一致反对。490年,齐武帝被迫停止。
3、梁武帝与侯景之乱(1)建立
501年,萧道成族弟萧衍起兵襄阳,502年称帝,建立梁朝。立国55年。(2)统治措施
优待上层、遍造佛寺;刑法残酷 侯景之乱
(1)侯景降梁
东魏大将侯景因与高澄发生矛盾,遂降梁。梁武帝派宗室萧渊明接应,不料被东魏击败,俘虏萧渊明。欲以此与梁换侯景,帝允之。侯景走投无路,遂举兵攻梁。次年三月,克建康,软禁萧衍。(2)意义
南朝历史转折点 第一,长江下游以北的土地,尽为东魏、北齐所占。汉中及长江中游以北的土地,尽归西魏。
第二,侯景军沿途烧杀抢掠,社会经济遭到大破坏。门阀势力遭受沉重打击。因此,南弱北强局面正式形成。
4、陈时南方的衰落
(1)557年,陈霸先废敬帝自立。
(2)陈宣帝时,大将吴明彻进攻彭城被俘虏,陈军主力被歼灭,陈的国力愈加弱。
(3)陈后主荒淫无道,589年,隋军破陈。
(二)南朝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和门阀制度的渐衰
1、中央集权的强化
刘裕以其军事实力建国,皇权加强;宋文帝刘义隆剪除辅政谢晦等,重夺大权。为加强皇权,南朝皇帝在制度和用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中央的中枢权力机构
A、尚书省,曹魏始设。东晋南朝沿用,至南朝逐渐转化为一般的办事机构 B、中书省,曹魏为分尚书省权力而设臵。东晋南朝沿用。长官监、令。C、门下省,西晋始设,分中书之权。南朝沿用
臵侍中、给事黄门郎各四人。职责:在皇帝身边服侍、保卫、顾问应对;拾遗补阙,检举非法。
D、秘书省,南朝设,掌典籍图书,设监、丞各一人,郎四人。
E、集书省,南朝设,臵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省阅奏书,并有驳回权;又与中书侍郎对掌禁令,纠察得失。(2)寒人势力的兴起
皇帝利用寒人来限制士族。
A、充任将帅 B、掌管机要 C、典签(职微权重)
州镇之事,须经典签签署方能施行;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
至此,庶族地主的上升,已成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3)门阀制度的渐衰 原因:
第一,门阀士族的腐朽,完全成了一堆娇生惯养的废物。(351页最后一排)第二,门阀士族更加强调士庶界限,以对抗庶族地主的兴起。
附,谱牒学成为显学
1、原因
为严格区分士、庶。
2、表现
贾弼之《十八州士族谱》700余卷
3、特点
谱牒之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若不精此学问,便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成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三)东晋南朝南方经济的发展 总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经历着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第二,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1、经济结构
(1)农业为主,农工商依次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经营形式
(1)国有公田(2)地主田庄(3)小农耕地 手工业形势
官营为主,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 商业
(1)海外贸易和国内南北贸易进一步发展(2)商品市场有了相当的规模(3)市场管理开始正规化 附: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
1、统治阶级
皇室、士族、庶族地主及大商人
2、劳动阶级
自耕农;地主控制的部曲、佃客、奴隶;官户控制的兵户、吏户、百工户
2、农业的发展(1)原因
A、劳动力: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2)表现
A、地域增大: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到岭南和闽江流域。
B、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C、发展程度
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3)意义
使南北经济渐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3、手工业
(1)青瓷在三国到西晋发展成熟(2)造纸业
压光和染色等新成就,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3)冶铸业
使用水排鼓风;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4、商业
(1)市场出现,农民临时集市“草市”(2)金属货币和实物货币并行 附: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农业:
第一,研制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
曹魏时期,马钧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水碓、水磨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第二,兴修水利工程
曹魏兴修许多水利灌溉设施;北魏孝文帝下令凡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第三,开发了边疆地区。
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手工业
第一,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织造机构
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锦闻名遐迩 第二,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第三,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
(四)北魏统一北方 拓跋族统一北方
1、兴起
(1)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2)东汉末年,走出高山深谷,到达匈奴故地。(3)258年,力微迁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统一了各部。(4)西晋末年,猗卢总摄拓跋三部
(5)348年,拓跋始设百官,分掌众职。进入私有制,进入了阶级社会。
(6)398年,拓跋珪称帝,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2、前期的封建化(1)背景
A、拓跋族进入中原,胡汉杂居,原有的部落组织已不能适应这种新局面。B、一部分汉人地主入仕北魏,力图按封建方式改造拓跋政权。
注:以上两点,可广泛运用于以后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比如契丹、西夏等等。如果多去总结历史上各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的改革,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学习注意多总结、比较,心得自然滚滚而来。
3、太武帝改革
政治:大量任用汉人,相对提高汉人地位。经济: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文化:以道教为国教,寇谦之为天师。
结果,失败。
4、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
A、北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豪强地主建立坞堡,占有大量依附人口。北魏统治者残酷的民族压迫
统治阶级内部,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矛盾尖锐 B、各地各族人民反抗不断。
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迫在眉睫,改革呼之欲出。(2)总体情况
改革分两期,第一期(484—486)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期,在490年迁都洛阳以后。(3)具体操作 第一期 政治:
A、整顿吏治
B、486年,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经济:
A、制定和推行均田制和新户调制
改革基本精神:
A、一方面保持统治的稳定和政治的清明,一方面尽量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基本利益。
B、通过授田和新租调制,把更多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编户。以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第二期
政治:迁都洛阳
改革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
(4)意义
积极:促进北魏社会封建化进程,使北魏迅速成为强国。
促进了民族融合的的进程。
消极:在汉化改革中将门阀制度引入北朝,并加以强化,给北魏以后带来了腐败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恶果。
(五)北齐北周的对峙
1、背景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550年,高欢儿子高洋废掉东魏,建立北齐(550—577)宇文泰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北周(557—581)对峙局面形成。
2、西魏北周的政治、经济(1)改革内政
(2)改革北魏均田制度(3)建立府兵制度(4)灭佛和释放奴婢
3、东魏、北齐的政治、经济 土地兼并严重,日益衰落。
(六)魏晋南北朝文化 总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烙印(2)体现民族大融合特色(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4)科技成就突出
注:至于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自己总结。无外乎是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前代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激烈碰撞的结果等等。
1、哲学 玄学的兴起(1)经典:《老子》、《庄子》、《易》
(2)代表人物:曹魏正始年间(240—249)何晏、王弼 稍晚的嵇康、阮籍 西晋时期,向秀、郭象 向秀《庄子注》(3)影响
在提倡人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上有进步;但它的虚无浮夸和提倡放荡生活作风,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儒学传统地位的继续
(1)开始发展为南学、北学 佛教的流行与神灭论思想 A、顿悟学说
禅宗学,首创于东晋僧侣竺道生 B、渐悟学说
般若学,重修持而成佛,主要流行南方。范增,神灭论
形存则神存,形谢而神灭。附:佛教盛行的危害
(1)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2)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了人民大量血汗。
(3)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中外宗教经济的通病)
道教的改革和官方化(1)葛洪著《抱朴子》,被历代统治者尊为道教的经典。
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
(2)陶弘景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教案22
中国古代史教案22.txt我很想知道,多少人分开了,还是深爱着。ゝ自己哭自己笑自己看着自己闹。你用隐身来躲避我丶我用隐身来成全你!待到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第一章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一节 秦朝的建立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我国春秋战国以来,长达五百多年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建立制度的迫切性:
第一,新王朝幅员辽阔,东到大海,西到甘肃,北至河套,南到长江流域,必须在各种制度上重新归并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第二,各国旧贵族势力依然存在,随时都威胁着秦王朝的统治;而阶级矛盾也迫使王朝必须加强专制统治。
(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1、称皇帝
2、除谥法
3、自称朕
4、命为制、令为诏、印为玺
作用:称谓的改变使皇帝和常人间有了不可逾越的界限,由此产生了神圣感、神秘感,表现了皇帝的神圣和威严。
(二)建立官僚行政机构
中央——三公九卿:
三公:丞相,掌全国政务;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
九卿:奉常宗庙礼仪、郎中令宫廷内警卫、太仆掌皇帝车马、卫尉掌皇宫保卫、典客掌外交及民族事务、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财政税收、宗正掌皇族事务、少府掌手工业及山河税收。
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
郡: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县令(长)、县尉、县丞
乡:三老、游徼、啬夫
亭:亭长
里:里正
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权力都层层集中,最后集中到了皇帝那里,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巩固。这套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扩大军队
由于秦朝时间太短,没有关于军队的详细记载,但我们依然看得出秦朝有一支庞大的军队。一是零散的文字资料。如攻打匈奴、越族,加起来上好几十万,全国军队数目估计至少在百万以上。二是考古资料,即兵马俑。总面积为20780平米(其中1号坑14260平米;2号坑6000平米;3号坑520平米)。1:1比例的兵马好几千个,使我们联想到秦朝庞大的军队。
(四)制定秦律
秦国本来有《秦律》,是商鞅根据李悝的《法经》制定的,后来经过多次补充、修改,到秦统一时已比较完整了。《秦律》至今已失传,研究《秦律》的主要资料是云梦竹简,即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1000多支,内容大部分都是秦律及文书。从竹简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律的几个特点:
第一、篇目较多较细,如田、工、厩苑、金布、仓、置吏、军爵、徭戍、游士律等等,近20个标题,这20个标题中,不仅有法律条文,还有关于这些条文的司法解释,甚至还有对一些案例的审讯、调查等具体记录等,这就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封建法制体系。
第二、有明显的保护地主阶级利益,体现阶级压迫剥削,特别是保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征。可以看出《秦律》明显的阶级属性,主要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保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这一属性在当时既有进步性,也有反动性。对于强调统一,打击奴隶制残余势力而言,法律的封建性就是其进步性;对于镇压劳动人民而言,法律的封建性就是其反动性。
第三、秦法极为残酷。表现在刑法名称多、量刑定罪重、刑徒数量大几个方面。就秦法极为残酷而言:至今可考的死刑多达12种:弃市、戮、腰斩、车裂、坑、磔、抽肋、凿颠、镬烹、枭首、具五刑、参夷之诛等。
秦王期国家机器充分反映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其实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是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统治的加强,是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加强,但客观上,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无疑是一种进步。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不仅对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固不利,而且大大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秦始皇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即变异为同的措施。
(一)“令黔首自实田”
把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土地私有制用法律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下来
(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1、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为标准文字,隶书为日常书写文。对于秦朝推行法令、传播文化,维护秦朝的统一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文字发展的里程碑,对文字发展改革的意义不可抹灭。
2、统一货币:黄金为上币,单位镒(20两);圆钱为下币,单位半两(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3、统一度量衡:度(十进位):寸—尺—丈—引(1尺≈今23cm);量(十进位):合—升—斗—桶(斛、石);衡:铢、两(24铢)、斤(16两)、石(120斤)。
4、统一车轨:宽度为六尺
(三)决川防、毁城堑、修驰道
1、把国内城堑川防一律撤除,撤除了地方割据的凭籍
2、修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
3、直道:云阳(陕西淳化)至九原(内蒙古包头),1800里。]
4、五尺道:四川南部丛山中。
5、新道:五岭中的道路
修道路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巡游,但客观上发展了交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带来积极意义。
(四)销毁兵器,迁徙富豪
1、前221年,收天下兵器。目的在于消除民间武力,有防止六国势力复活和防止农民起义两方面的作用。“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24万斤),置廷宫中。”
2、同年,迁富豪12万户到咸阳、巴蜀、南阳等地,对都城的建设和落后地区的开发都起到积极作用
(五)焚书坑儒
1、焚书:
时间:前213年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
2、坑儒:前212年。方士侯生、卢生为秦始皇求仙药不成,引起事端,儒生460人全部被坑杀于咸阳城内。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师古”与“师今”的两种历史观激化的表现。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禁止“以古非今”的反动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特别是焚书毁灭了许多古代的文化典籍,造成了文化上的重大损失。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朝章碣)。
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一)北征匈奴
匈奴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水草迁徙,活动在蒙古高原一带,南达阴山,北到贝加尔湖,是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社会性质较落后,战国时期处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其掠夺性很强,因而形成了北方的大患。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忙于内战,匈奴乘机侵入,占去了河套地区。前218年,秦始皇命令蒙恬率军30万进攻匈奴,当年就收复了河套地区,设34县。随后,蒙恬下令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即把战国时期秦、赵、燕的北边长城连接起来,进行补充,形成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郡碣石(今河北昌黎)的长城,全长五千余里。万里长城阻止了匈奴的掠夺,保障了北方人民的生活安宁和生产,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
(二)南征越族 越族分布广且分散,有很多支,相互未统一,故称“百越”。大致从长江中下游一线往南直到东南沿海的整个地区。其中主要有:扬越(长江中下游地区);、於越(江浙一带);闽越(福建一带);南越(两广和越南北部);东瓯(浙江、江西)。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其风俗多为断发文身;就社会而言较为落后,约战国时期大部分刚进入阶级社会。总的说来,靠北的越人由于受楚国影响较深,不少都臣属于楚国,所以接受中原文化较多,要先进一些,而越往南就越落后。
秦统一后,立即对百越发起了进攻。前221年刚统一,就发兵征服了东瓯和闽越,建闽中郡。随后派太尉屠睢将兵50万征南越,虽三年不解甲弛弩,仍遭越人顽强抵抗而大败。屠睢也被杀。前214年,秦始皇令史禄(监御史叫叫禄)修灵渠60里,解决了运粮问题,才平定了南越。然后在南越之地设三郡——桂林、南海、象郡(加前面的闽中郡共4个郡)。为防止越人反抗,秦又发罪人50万戍守五岭(又叫南岭,包括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瘐五岭,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于此完全平定了越族。
秦征越族和击匈奴有所不同。征越族是主动出击,击匈奴是被迫反击,所以征越族带有侵略性质。但客观上征越族有积极意义的:迁去50万人与越族杂居,使珠江流域得以开发,中原文明得以流传。同时为征越族修了灵渠60里,把洞庭湖流域的湘江和珠江流域的漓江连接起来了),这本是为了运送兵员粮草便于打仗,但很好地沟通了水路交通,连通了两大流域。
第二节 秦代主要阶级构成一、地主阶级
(一)身份性地主
1、军功地主:主要出自战国时期的秦国,因军功获爵而成为地主,这是秦朝地主阶级的上层,是政治权力的主要掌握者。如秦将王翦、王贲、蒙骜、蒙恬。
2、贵族地主:主要在旧的六国地区,由原六国旧贵族转化而来,依靠宗法家族血缘关系而形成,在某一区颇有经济实力,也因家族威望而颇有号召力。但在政治上并不得势,常受到秦王朝的打压,因此成为灭秦的主要力量。如项羽、如张良、彭越、齐国田氏等。
(二)非身份性地主
一些手工业者转化为地主
二、农民阶级
1、自耕农 秦代农民中的主要成份。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有自己的家庭。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以自己的名义负担国家各种赋役,受国家而不是个人的剥削,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2、依附农
雇农、佃农:没有自己的土地,因此存在着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不直接承担国家的赋役,而是直接受到地主的剥削。通常与地主有血缘关系,以此为纽带联系起来,所以被称之为“宾客”、“子弟”等等。
三、其他
1、官、私奴婢:来源于犯法、战俘、贫穷卖身或少数民族被抢到内地等等。官奴由政府奴役驱使,也包括宫奴;私奴则是地主的家奴,一般用于家内劳动。
2、城市中的小工商业者及游民。
第三节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1、沉重的徭役
《汉书·食货志》:秦朝“力役三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秦朝短短十多年,对外大量用兵,对内大兴土木,动用了大量劳动力。史书上有记载的数字是:修宫殿、陵墓150万(各70余万);击匈奴30万;修长城50万;守五岭50万,共280万,加上其它杂役,不下300万。秦有2000万人口,抽去300万人,占了15%。
2、繁多的赋税
《汉书·食货志》:“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同书曰:“收太半之赋。”唐人颜师古注说,“太半”就是三分之二,可见极为惨重。
3、残酷的刑罚
第一,刑罚野蛮、残忍。仅死刑,据史籍可考的就有12种之多。如弃市、戮、腰斩、车裂、坑、磔、抽肋、凿颠、镬(釜)烹、枭首、具五刑等等;另有“参夷之诛”。
第二,秦朝量刑定罪特别重。如“偶语私书者弃市”、“赴役衍期者斩”等。这样一来,人民动辄得罪,以致于“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汉书·刑法志》)。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
1、陈胜、吴广起义
前209年7月,陈胜(阳城人也)和吴广(阳夏人也)率900人起于大泽乡,很快发展到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兵数万人。在陈县建立根据地。国号“张楚”,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张楚政权下一步便是向秦朝发起总攻。兵分三路。北路由吴广带领北上攻荥阳;中路由周文带领直逼关中,这是起义军的主力部队;南路由宋留带领入从南阳入武关。
周文的部队很快就攻进了函谷关,队伍扩大到了几十万人,后被秦章邯部队打败,周文自杀。章邯军随后解荥阳之围,吴广一直攻不下荥阳,与部将田臧发生了矛盾,田臧杀了吴广,自己带兵迎击章邯,大败,被杀。章邯进逼陈胜,陈胜被迫退到下城父(安徽涡阳东南),被车夫庄贾杀。南路宋留虽攻下南阳,听说其他各支已败了,便投降。
陈胜、吴广的历史功绩:
第一,虽以失败告终,但沉重打击了秦王朝,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
第二,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造反思想,“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历代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
2、项羽、刘邦的起义
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9月,项羽两叔侄也起兵了。杀了会稽郡郡守,带领八千人起兵。很快渡过长江、淮河,队伍发展到了六、七万人。前208年6月,一直打到了薜县(山东枣庄)。立楚怀王之孙名心为楚怀王,都盱台。此时刘邦前来归附。
义军不断取得胜利,先后攻下了东阿(山东阳谷东北)、定陶(山东定陶西北),并在雍丘(河南杞县)大败秦军,斩秦将李由(李斯之子),势力由山东发展到了河南南部。但此时,被章邯军队击败于定陶,项梁战死,义军受到第一次大的挫折,项羽、刘邦、吕臣等人只好带兵东还,退守彭城(徐州)一带。
随后章邯带兵北上攻打巨鹿城,项羽兵分两路攻秦。一路由宋义、项羽率军北上,解巨鹿之围。另一支由刘邦带领西进,直逼秦都城。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章邯军,这是反秦斗争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战,使义军由被动变为主动,秦军由主动变为被动。此战消灭了秦军主力,为消灭秦朝奠定了基础。
刘邦西进很快攻占了南阳,南阳太守投降。随后由武关进入关中,前207年10月,刘邦进抵灞上(西安市东南),子婴投降,秦亡。
3、楚汉之争 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中消灭了秦朝。12月,项羽军也进入,当时刘邦只有10万人,而项羽有40万人,刘邦只好委曲求全,在霸上迎接项羽。项羽进入咸阳城后大肆进行分封,把各支反秦队伍的首领,六国旧贵族后裔,甚至象章邯这种秦朝降将,都分封为王,一共分了18王,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把关中分成三部分,由三个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控制,即三秦王,将刘邦封为汉王,王汉中,都南郑。又自封为西楚霸王,然后东回彭城。
项羽回彭城后不久,天下大乱,最先乱起来的是山东地区,项羽率军平山东之乱,此时刘邦联络了各路诸侯共56万人打到了彭城。项羽赶快回师反击,睢水之战打得刘邦大败,刘邦仅存数十骑跟着他跑到荥阳。
从此,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展开了拉锯战。前203年10月成皋之战,项军败,这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汉军从此由被动转为主动而项军从此由主动转为被动。前203年9月,楚汉议和,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为汉,东为楚。但不久刘邦但毁约东进,项羽发起了全面进攻。202年12月,刘邦把项羽逼到了垓下,随后又将项羽逼到乌江(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上),项羽拔剑自刎,楚汉之争结束。
第二章 西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一节 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
一、西汉初年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背景:由于秦末长期战乱,社会残破不堪,主要表现为人口剧减、土地荒芜、经济凋蔽。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十才二三。”
《汉书·食货志》:“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一)封建国家机器的重建及黄老统治思想的确定
1、建立制度
《汉书·陆贾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1)官僚行政制度:汉承秦制,但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
(2)萧何定《九章律》。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三篇,形成比秦律更为成套的汉律九章,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叔孙通定礼仪、张苍定历法和度量衡程式、韩信定军法。
于是,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汉朝制度完全建立起来。
2、加强军事力量
地方为“正卒”。兵种为车骑、材官、楼船,主管为中尉(王国)、郡尉(郡)。
中央为“卫士”,设南北两军,南军卫皇宫,由卫尉率领;北军保卫京城,由中尉率领。
3、黄老思想
即道家思想,汉初以此为指导思想,适应了当时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特定环境。
(二)稳定社会秩序
1、组织军事复员
“兵罢皆归家”。按军功大小及从军长短给予不同赏赐。原“大夫”(5级)以下一律升为“大夫”;原“大夫”及其以上一律加1级。
2、召民归田
愿留关中者复12年;回本土者复6年;有罪者返回本土既往不咎,并可认领原有田宅,恢复原有爵位。皇家苑囿园池和无主荒地若被开垦,承认既成事实。
3、释放奴婢,鼓励生育
因穷困卖身为奴者一律释免,未释免者加倍征口赋。女子15—30岁未出嫁者分5个等级加征税收。生育子女复2年。
4、打击商人
对商人的规定:不准衣丝乘车;不准自带兵器;不准作官;算赋加倍。夫用贫求富者,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繍文不如倚市门
(三)再建赋役制度
1、田租:什伍税一。
2、人头税
算赋:15—56岁,每人每年收120钱(1算);
口赋:7—14岁,每人每年收20钱。
3、徭役:
23—56岁男子服役
力役:每年在本郡服役1月(卒更),可出钱2000托人代劳(践更);每年戍边三天,可出钱300托人代劳(过更)
兵役:一生中服兵役两年。
(四)翦灭异姓王
1、消灭异姓王:将楚汉之争中出于战略需要而分封的异姓王一一消灭(长沙王吴芮因年幼且老实除外)。
2、分封同姓王:其中7人为刘邦之子,1人为其弟(楚王刘交),1人为其侄(吴王刘濞)。
以上措施在汉惠帝和吕后时继续采用,于是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发展,惠帝、吕后时即初见成效。
《汉书·高后纪赞》:(惠帝、吕后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无为,„„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萧规曹随:“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
二、文景时期政策的调整
文景之治:“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石)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自年六十七翁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史记·律书》)背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但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第一,商人势力发展,农民利益遭受侵夺,社会因而出现动荡隐患。晁错《论贵粟疏》:“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无农夫之苦,有阡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曵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第二,地方王国势力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强大,逐渐与中央分庭抗礼。
内容:
1、轻徭薄赋
田租:三十税一(其中文帝末年12年全免田租)
算赋:40钱(此前为120钱)
徭役:把23—56岁男子在本郡服役1个月的规定由1年一次改为3年一次
2、“贵粟”政策:对刘邦“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以“贵粟”来“重农”
内容: “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优点:“一曰主足用,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晁错《论贵粟疏》)
3、修“马复令”:民间养马一匹,复三人。
4、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取消在关口津梁处对来往行人的检查,并开放山林川泽樵采捕捞的禁令。
5、提倡节俭,约法省禁
提倡节俭以文帝为盛
废除秦律的严酷条文,且量刑定罪较轻
6、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之后,王国势力不断发展,文帝时,贾谊提出“分藩”,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景帝时,晁错提出“削藩”,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叛军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口号,晁错被杀后依然不撤兵,于是中央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三个月后平定。平叛后中央采取了削弱王国势力的措施: 收回部分王国,并把大国割小;裁减王国官吏,并将其任免权收归中央;封王“不之国”。
三、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背景:
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的繁荣达到顶点。《史记·律书》:“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集于外,腐败不可食。庶众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摈而不得会聚。”
但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
第一,豪强地主形成,大肆兼并土地,使广大自耕农破产,社会开始动荡。
第二,王国势力再度发展,形成中央王朝的威胁。
第三,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匈奴从西汉初年开始肆无忌惮的进攻难以平息
针对上述问题,汉武帝采取措施一系列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措施,内容如下:
(一)加强中央集权
1、削弱丞相权力
设立中朝(内朝),排挤外朝;直接打击丞相:汉武帝在位50余年,丞相频频更换达12人之多
2、设置州刺史
全国分为1部(司隶部)和13州,掌官司隶校尉、刺史,职责:监查所属郡县,“以六条问事”。
3、订立官吏选举制度
汉初官吏来源主要为任子和赀选,汉武帝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1人到中央为“郎”,随后派为正式官,这是我国订立官僚选举制度的开始。
在京城设“太学”,选50人学习,置五经博士。
征召:由皇帝亲自面试选拔。
4、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史记·酷吏列传》:宁成:其治如狼牧羊。„„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
《史记·酷吏列传》:王温舒为河南郡守时“大者至族,小者乃死„„。流血十余里„„,郡中勿声,勿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
5、进一步打击地方封国
采纳大政治家主父偃“推恩”对方,颁“推恩令”,使王国地盘逐渐变为侯国。
左官律: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中央,且不得到中央任官;附益法:打击王国官吏与王结党营私之法。
酎金夺爵:前112年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变“无为”为“有为”。这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开端。
《汉书·董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7、加强中央军事力量
除汉初的征兵制外,实行募兵制;在兵力部署上加强中央军事力量,除保留南北两军之外,增设期门军1000人、羽林军700人(建章营骑)、羽林孤儿、八校尉(每支700—1000人,隶属北军)
(二)经济方面的政策
1、改革币制
秦朝为半两钱;汉初为荚钱,可私造;吕后时为八铢钱、四铢钱;文帝时又改为四铢钱,可私造。
汉武帝于前118年造五铢钱(上林钱、三官钱),使货币得以统一,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盐铁官营:前120年,采纳大农令郑当时建议,盐铁收归国有,同时任命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等人专管盐铁事务,在全国设盐官30余处,铁官40余处。
3、均输法:将地方贡品转为现金送到中央。
4、平准法:在京城长安设平准官,“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5、算缗和告缗
算缗(征收财产税):商人每2000钱财产抽1算;手工业者每4000钱财产抽1算;轺车每辆抽1算,商人加倍;船(五丈以上)每只抽1算。
告缗:鼓励告发,一经查实,没收全部财产,告发者可得一半。
《史记·平准书》:“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廷尉)治之,„„得民财产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汉武帝凭借前期所积累的财富与汉景帝所完成的全国统一,再加上本人雄才大略的特性与在位五十四年的长久时间,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对内兴作,多所创建。把道家思想的无为政治改变为以儒家学说为装饰的多欲政治。通过汉武帝,农民付出“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成军事文化的极盛时期。西汉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如大经学家大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大农学家赵过,大探险家张骞,以及民间诗人所创作经大音乐家李延年协律的乐府歌诗,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这是历史上非常灿烂的时期,汉武帝,就是这个灿烂时代的总代表。”
四、昭宣中兴
背景:
汉武帝后期阶级矛盾走向激化,社会开始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对此,汉武帝颁“沉命法”,使社会更加动荡,到前89年,颁“罪己诏”,社会稍有缓和。
《资治通鉴·武帝征和四年》:“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怨,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
《资治通鉴·武帝征和四年》:“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
昭宣帝所采取的措施:
1、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七次颁诏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六次颁诏赈贷种、食和“勿收责”(债)。
2、重视吏治:“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汉书·循吏传》)
3、平理刑狱:设置“廷尉平”专门平理疑案、错案,并把治狱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内容。《风俗通·正失》:(昭宣时期)“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宁,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文帝)之时。”
第二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1、铁器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战国时期主要使用于中原地区,汉初已遍及黄河流域,而铁器更推广到了南方和东北地区,农具品种也大有增加。
2、水利有很大发展
主要集中在汉武帝时期;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如龙首渠、白渠、六辅渠、成国渠、灵轵渠;主要是开渠而非修陂塘;治理黄河,前109年,武帝发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临工地巡视,此后80年未成大灾。
3、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耦耕、耧车、代田法、区种法
4、人口和耕地面积增加
汉初:人口约500万,汉成帝时:人口5900万 田土约827万顷
二、手工业
1、冶铁
地区大大扩展,遍及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重要冶铁城市为南阳、巩县。
用煤炼铁、淬火法、低温炼钢
除农具外,兵器和日常生活用具也大量生产
2、纺织业
代表西汉产品质量的不是民间纺织业而是官营作坊。如齐地:三服官;长安:东、西织室,其种类为绢、纱、锦、绣、绮等。
一些地方产品也以自己的特色而闻名,如齐地的刺繍;襄邑的织锦;蜀汉的布帛等。
3、煮盐业
海盐、四川自贡井盐
4、除上述行业之外,车船、铜器、陶器、酿造等业也有很大发展
三、商业
商业城市大量兴起:长安、洛阳、临淄、邯郸、成都、南阳
商品种类增多
丝绸之路出现
第三节 西汉的民族关系
总体认识:
第一,西汉时期形成了有共同语言文字、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居住区域和共同心理状态的人口众多的汉族。
第二,汉族与与周边少数民族始终保持了联系,虽发生过战争,但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导致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各族社会的共同进步。
第三,交往最为频繁的时期是汉武帝时期。
一、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前期——充满屈辱的和亲
西汉初年,冒顿单于登位,是匈奴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前200年,白登山之围,此后刘邦被迫和亲,即汉室公主嫁给匈奴,每年送去大量财物,互为兄弟。但匈奴的骚扰仍然不停,前166年(文帝时),匈奴一直打到甘泉宫(陕西淳化)。
2、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
前133年,马邑之围,撕破了双方友好的面纱,大战在即。此后,匈汉之间展开了大战,其中有三次重要大战。
第一次,前127年,大将军卫青,收复了河套地区,解决了匈奴长期以来对长安京城的直接威胁。
第二次,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切断了匈奴的“右臂”,解除了匈奴的钳形攻势,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西河故事》:“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第三次,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兵两路出击。是汉朝出兵最远的一次,也是对匈奴最具毁灭性打击的一次。
3、昭宣之后——友好的和亲
汉昭帝时,匈奴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率一部归附西汉;汉元帝时,前33年,王昭君出塞,双方友好达到顶峰,是时“边城宴闭,牛羊布野”。
二、西汉与西域的关系
西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广义则包括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一带。在天山之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区域,分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在塔里木河之北有疏勒、龟兹(新疆库车)、焉耆(新疆焉耆)、车师(新疆吐鲁番)等较大的国家,称为北道诸国,在昆仑山北边大沙漠的南沿有莎车(新疆莎车)、于阗(新疆和田)、楼兰(新疆罗布泊西)等国,称为南道诸国。
前138-126,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60年(宣帝时),西域都护府成立,中外交流进一步畅通。
张骞通西域后,汉族人民与西域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不断地传人西域,如中原的井渠法和穿井技术对西域的影响很广泛。井渠法对土质多沙的西域非常适应,后来流行于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此外丝织品、漆器等精美手工艺品大量向西域行销,对西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西域劳动人民也把繁殖和饲养牲畜的方法、种植瓜果蔬菜和豆类的技术传到了汉族人民居住地区,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三、西汉与南方各族的关系
汉武帝时期设置9个郡:南海、郁林、苍梧、合浦、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
四、西汉与西南各族的关系
汉武帝时期设置六个郡:犍为、越嶲、沈黎、汶山、武都、益州。
五、西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东北地区:鲜卑、乌桓、夫余、挹娄、高句丽
朝鲜半岛北部:箕氏——卫氏,都王俭城(平壤南)。前109年发兵,第二年灭卫氏朝鲜,设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汉昭帝时取消真番、临屯,将其合并到乐浪、玄菟
第四节 绿林、赤眉大起义
一、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一)土地兼并严重、奴婢数量增多
土地兼并:
汉武帝时期豪强地主形成,土地兼并开始剧烈;元、成、哀帝时,皇帝也大肆兼并土地。
奴婢数量:
汉武帝时期,关中流民起义人数达到200万;元帝时,官私奴婢达10万之多
限田之议(左将军师丹、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占田不得超过30顷,占奴婢不得超过30人(诸侯王为200人),以失败告终。
(二)地主阶级荒淫奢侈、人民生活痛苦
《汉书·元后传》:“(外戚王氏家中)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后庭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大治第室。”
《汉书·匡衡传》:“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
《汉书·鲍宣传》:“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雠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
(三)王莽改制
1、王田与私属 《汉书·王莽传》:“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
2、五均、赊贷、六筦
五均:长安城设五均司市师,每季“中平”。
赊贷:贫民遇丧、祭祀可赊(不计利息,十日内还清);工商业经营可贷,年利息10%。
六筦:盐、铁、酒、铸钱、名山大泽、五均赊贷。
3、改革币制
公元7年:造大钱、契刀、错刀、保留原五铢钱
公元9年:保留旧的大钱、另造小钱(新),废除其他货币。
公元10年:废除原有货币,造“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金、银、龟、贝、铜(钱布)。其中金1种、银2种、龟4种、贝5种、钱6种、布10种
公元14年,再度废除原有货币,造货布、货泉。
王莽改制企图改变当时出现的社会动荡不堪的局面,但因改制的失败,本身就成了造成社会动荡的因素,人民已无法生活,被迫起而反抗,一场积怨已久的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二、绿林、赤眉大起义的经过
1、绿林军起义
公元17年,王匡、王凤起义于绿林山,七、八千人;公元21年,打败官军围剿,发展到五万多人;公元22年,绿林山发生瘟疫,队伍转移。刘縯、刘秀兄弟投靠;公元23年2月,更始政权建立,刘玄为帝;23年2月,围宛城(南阳),队伍发展到十余万公元;公元23年4月,占定陵、郾城、昆阳;公元23年6月,昆阳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具有转折意义,此后,起义军兵分两路:申屠建从武关攻长安,23年9月入长安;王匡攻洛阳,第二年入长安。
2、黄河流域以北的起义
黄河以北有几十支起义队伍;“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容强盛为号”(《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如:铜马、青犊、富平、尤来、高湖等。这些起义后来或自行瓦解,或被官军打散,或被刘秀收编。
3、赤眉军起义
公元18年,琅琊人樊崇率1万人起义。逄安、徐宣、谢禄、杨音加入,达数万人。其首领称“三老”,无文书、旌旗、号令等,仅以言辞为约束,可见这支起义军比起绿林军来更为纯朴。公元20年,击败官军万余人;公元22年,击败官军王匡、廉丹部十余万人;公元24年底,西进,立刘盆子为帝。此时绿林军在长安已经变质,开始了堕落腐化的生活。“日与妇人晏饮后廷,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言。”同时大肆排挤农民军将领,杀申屠建、成丹,赶走王匡,于是“关中离心,四方怨叛”(《后汉书·刘玄传》)。公元25年9月,赤眉军攻占长安,但此后赤眉军同样开始了不思进取,堕落腐化的生活。“诸将日会论功,争言欢呼,拔剑击柱,不能相一”。
公元26年春,因无粮食供给,赤眉军自行撤离长安,西进,入安定、北地(今甘肃境内),遭当地大豪强隗嚣袭击。公元26年9月返回长安暂居三月后,于公元26年12月,再度撤离长安东归。公元27年1月,赤眉军在东归途中被刘秀打败。
4、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昆阳之战后,刘秀受封为“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率兵三千,平定黄河以北地区,在那里很快得以立足,势力不断发展。公元25年6月,刘秀于鄗称帝(河北柏乡),东汉建立,公元25年冬天,攻占并迁都洛阳。
随后,刘秀着手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公元29年,灭渔阳彭宠、南郡秦丰、粱郡刘永、齐地张步;公元30年,灭庐江李宪;公元33年,灭天水隗嚣;公元36年,灭巴蜀公孙述;公元40年,灭安定卢芳,至此,刘秀基本上统一了全国。
第三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第一节 东汉前期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背景:由于西汉末年长期战乱,社会残破不堪:人口剧减、生产萧条
《后汉书·冯异传》:“时(27年)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道路断隔,委输(粮草运输)不至,军士悉以果实为粮。”
《后汉书·郡国志注》:“世祖(刘秀)中兴,海内人民可得而数,十才二三。边陲萧条,靡有孑遗。”
一、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1、黄老思想
《后汉书·光武帝纪》:“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自陇蜀平后,非警急未尝复言军旅。”“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
2、解放奴婢
26—38年,9次下诏解放奴婢——6次规定释放奴婢,3次规定禁杀奴婢,包括:
释免的奴婢包括:因家贫嫁妻卖子为奴;王莽时代“不应旧法”而获罪;被掠夺为奴者;杀奴婢不得减罪,奴婢杀人不得加罪;炙灼奴婢依法治罪,被炙灼者免为庶人。
3、安置流民、减轻租税
公元39年,因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严重,刘秀下令“度田”,即检查田亩,终以失败告终。《后汉书·光武帝纪》:“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于是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土地问题。
第一,假民公田:66年(明帝)—109年(安帝),颁“假民公田”或“赋民公田”的诏令达20余次。
第二,三令五申各地妥善安置和赈救灾民。
第三,轻徭薄赋。刘秀公元30年诏:“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后汉书·光武帝纪》)
第四,王莽时代的苛捐杂税明令废止。
第五,章帝时下令凡生育,免女子三年算赋,男子一年算赋,给谷三斛。
4、减少郡县,裁减官吏
公元30年,刘秀规定:把州定为行政区,州刺史为行政官;裁减400多个县,约总数的1/4;裁减官吏:“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晋书·食货志》:“显宗(明帝)即位,天下安宁,民无横徭,岁比登稔。„„粟斛直钱三十。草树殷富,牛羊弥望。作贡尤轻,府廪还积。”
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设尚书台。首领:尚书令、尚书仆射;下设尚书六曹,首领:尚书。尚书台包揽了国家行政事务,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凌驾于三公九卿之上,大大削弱了三公之权。
《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备员而已。”
2、进一步强化监察制度
第一,继续使司隶校尉、州刺史监察各地。
第二,设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
《后汉书·宣秉传》:“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
3、退功臣,进文吏
第一,削夺功臣政治权力:封功臣360多人为列侯,以经济优待换夺政治权力。
第二,对宗室诸王严加控制:52年搜查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
《后汉书·朱浮传》:“自宗室诸王,外家后亲,皆奉遵绳墨,无党势之名。”
第三,多方访求名儒作官。
4、提倡儒学,继续实行察举、征辟制度
《后汉书·儒林传序》:“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先是四方学士,多怀挟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集京师。”
察举制:更加注重儒家道德品行。(德行高妙 高才重名 明达法令)
以上措施对于刘秀及东汉前期统治者选拔人才,进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些措施也带来负面作用。《抱朴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5、加强中央军事力量
第一,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取消郡尉,由郡守带兵;取消地方“都试”;取消地方军队
第二,加强中央军队实力:在北军之下设立五营宿卫军(首领:校尉),即屯骑、越骑、步骑、长水、射声。另在地方上设立由中央直接掌控的军队:
黎阳营——今河南浚县,保卫黄河以北,洛阳都城的北面屏障
雍营——今陕西凤翔,守卫关中,洛阳都城的西面屏障
第二节 东汉的经济
一、东汉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铁农具的进一步改进:短辕一牛、全铁制犁铧、曲柄锄、钩镰。
水利:陂塘为主、关东地区为主、治理黄河、水利技术提高:水碓、水排。
铁器牛耕的进一步推广,到达南方的九真、庐江一带。
人口和垦地面积大增,105年(和帝)统计:垦田732万余顷,人口5300余万。
出现了人口南移趋势:
(二)手工业:
纺织业:保留了西汉的东、西织室;三服官,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地方特产,如桐桦布;产于云南哀牢地区;其特点是“洁白而不易污染”,还出现了越布(越葛)等。
(三)商业
除西汉六大商业城市外,南方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在南方,西汉已有的城市有吴(苏州)、番禺(广州)、会稽等,而在东汉新兴的城市包括丹阳(安徽宣城)、豫章(南昌)、徐闻(广西)、合浦(广东)。
由于丝路的发展,河西四郡日益重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同时,由于对外经济日益发达,丝路进一步发展;而边界上的民间合市(互市)也较为活跃,同时,东汉还与朝鲜、日本、南洋诸国有了密切的民间贸易交往。
二、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一)豪强地主势力膨胀的原因
由于刘秀本人及亲戚、功臣都是都出身于大豪强,如刘秀本人是著名的南阳大豪强;刘秀亲戚:外祖父樊氏、姐夫邓晨、岳父阴氏也是举国闻名的大豪强,帮刘秀打天下的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同样是大豪强,因此其措施必然是保护豪强地方利益的,这使得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可以说,东汉政权是豪强地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权,其政治特点为“豪强政治”。
《后汉书·刘隆传》:“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二)豪强地主经济的表现形式——田庄经济
这种形式的基本特点是:组织结构为聚族而居,并以坞堡为中心;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单位(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军事上拥有私人武装,即部曲、家兵,成为军事力量成为东汉后期军阀割据混战的基础;剥削对象是徒附、宾客、宗人等,人生依附关系极强,崔寔《政论》:“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
由于上述原因,豪强地方往往在政治上任意操纵地方官吏,独霸一方,鱼肉百姓。
《后汉书·仲长统传》:“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身无半通青伦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执(势)力侔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
第三节 东汉的民族关系
一、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王莽时代,匈汉关系再度恶化,匈奴形成北方威胁;公元46年(刘秀时期),匈奴单于與死,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东汉;北匈奴(蒲奴单于)继续与东汉为敌,明帝起,开始反击匈奴,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公元73年(明帝),窦固、耿忠率兵,西攻至伊吾庐(新疆哈密)。
第二次:公元89年(和帝),窦宪、耿秉率兵,北攻至稽落山、燕然山,共推进三千里。
第三次:公元91年(和帝),耿夔、任尚率兵,北攻至金微山,推进五千里。
匈奴遭到以上毁灭性打击,被迫西迁至中亚细亚甚至欧洲,消失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
二、东汉与西域的关系
公元73年,窦固占伊吾庐后,派班超出使西域;公元94年,西域五十余国全部归汉,班超封为定远侯;公元97年,班超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到达条支(今伊拉克)、安息(今伊朗),最终到波斯湾。
三、东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一)乌桓:设护乌桓校尉。地点:上谷宁城(河北万全)
(二)鲜卑
匈奴离开后,鲜卑迁到匈奴故地(蒙古高原),从此成为北方之患;公元97(和帝)——公元133(顺帝),鲜卑经常入侵,桓帝时,鲜卑大人檀石槐统一各部,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最强盛的时期;公元 177年(灵帝),仅上半年就侵扰边疆达30多次;公元181年,檀石槐死,内部发生王位之争,出现分裂,其患自然解除。
(三)夫余
49年(刘秀),夫余王派使者到洛阳朝贡;136年(和帝),夫余王亲临洛阳访问。
(四)朝鲜南部
三个并立的政权:马韩、弁韩、辰韩,后来兴起了百济、新罗,吞并了三韩。
(五)日本
]公元57年,倭国使者到达洛阳,刘秀授金印、冠带;公元107年,倭国王帅升出访洛阳。
四、东汉与西南、南方各族的关系
(一)西南
云南南部的哀牢地区也和东汉有了联系。东汉此设哀牢、博南二县,与益州郡分出的六县合为永昌郡。
(二)南方(长江中上游地区)
主要有三支较大的蛮族:
武陵蛮,居湖南洞庭湖以西的山区,武陵郡所辖;廪君蛮——湖北西部和重庆东部一带,巴郡和南郡所辖;板楯蛮——重庆、四川嘉陵江流域。
以上蛮族在东汉时大多属东汉郡县所辖,与汉族有着直接的联系。
五、东汉与羌族的关系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甘肃西南一带。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打通了河西走廊,从此羌人渐渐归附汉族,在汉宣帝时设金城属国安置羌族,而王莽时又设立西海郡(西宁附近)安置羌族。自汉安帝起,羌族与汉族发生三次长期而剧烈的战争:
第一次:公元107到118年(安帝时),羌人攻入关中、河南西部、益州,打败邓骘、任尚的五万部众。东汉耗资240亿才平定叛乱;
第二次:公元139到145年(顺帝时),羌人攻入关中,打败十万官军。东汉耗资80亿才平定叛乱。
第三次:公元159—169年(桓帝时),羌人攻陇西(甘肃)、关中,东汉派名将段熲、皇甫规、张奂平叛。
第四节 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和黄巾军起义
一、外戚宦官专权
(一)外戚宦官专权的原因
第一,外戚势力的强大:东汉是豪强政治,而东汉外戚大都出身于举国闻名的大豪强,如明帝皇后是马援之女;章帝皇后是窦融的曾孙女;和帝皇后是邓禹的孙女;顺帝皇后是梁统的玄孙女,此外,东汉很多贵人都出自窦、邓、梁三家,这就使东汉外戚专权成为必然趋势。
第二,宦官势力的强大:宦官地位虽然低贱,但是皇帝的近臣,因此皇帝独揽大权成为宦官专权的契机。
第三,东汉中后期皇帝大都年幼,为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创造了环境。
(二)经过
外戚宦官专权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和帝到桓帝时期,经过四次反复较量,外戚梁氏掌握大权。其中以梁冀掌权为代表,历经冲、质、桓三帝共20年,标志着东汉外戚势力达到顶峰。
《后汉书》:“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
第二阶段为桓、灵二帝时期,以宦官专权为主。公元159年,梁皇后死,桓帝联合宦官五人铲除外戚势力,从此宦官掌握了大权。宦官掌权长达20多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桓帝时“五侯”专权:五侯即单超、具缓、唐衡、左悺、徐璜这五个宦官,他们掌权后“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贵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后汉书·宦者列传序》)
灵帝时“十常侍”(以张让、赵忠为首的10人)专权。灵帝曰:“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到东汉末年,宦官权力越来越大,甚至控制了军队和监狱。如宦官蹇硕就是西园八校尉首领,还控制了监狱(黄门北寺狱)。
《唐朝诗人韩翃》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二、党锢之祸
党即集团,锢即在政治上加以禁闭。党人即由官僚士大夫、太学生等组成,他们自称为即“清流”,而将宦官集团视为“浊流”,于是这些“清流”形成“请议之士”,开展了“清流”反“浊流”的舆论活动。清议内容为: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也就是清议之士内部互相标榜,颂扬节操,以此贬低宦官,而直接对宦官及其追随者即宦官政治严厉抨击。于是便出现了两次党锢之祸
第一次:公元166年(桓帝):宦官集团搜逮了李膺、陈寔、杜密、范滂的清流之士。
第二次:公元168年(灵帝):窦太后(桓帝妻)临朝听政,父窦武为大将军,与陈蕃共掌朝政,重新起用李膺、范滂等人作官,图谋诛杀宦官,于是又遭宦官的严厉打击。公元169年,逮捕李膺、杜密、范滂,杀害、流放、囚禁六七百人;公元172年,搜捕太学生千余人;公元 176年,凡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免官禁锢,爰及五属。”
三、黄巾军起义
(一)起义的原因
1、外戚宦官轮流专权,政治黑暗腐败,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
2、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无地自容。
3、对羌族连年用兵,消耗大量财力、物力,人民负担不堪重荷。
4、天灾不断:桓灵时水蝗灾不断,153年(桓帝),全国近1/3地区遭受蝗灾,出现了“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后汉书·桓帝纪》)的现象。
(二)起义的经过
1、黄巾军大起义的前奏
黄巾起义前七八十年间,已有不断的中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遍及长江、淮河、黄河流域。起义虽均以失败告终,但民众并未屈服,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太平御览·政论》:“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2、黄巾大起义的经过
张角,钜鹿人,太平道创始人,自称“大贤良师”,手持九节杖,画符念咒治病,十多年后,信徒达几十万人,遍及青、徐、兖、豫、荆、扬、幽、冀八州,分八州几十万人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首领渠帅。原先定于甲子年(公元184年)3月5日起义,后因叛徒告密,起义提前于2月进行。他们打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起义展开了声势浩大,《后汉书·皇甫嵩传》:“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起义有三大主力军:
第一支由波才领导,数万人,活动在颍川地区(河南禹县),打败皇甫嵩、朱俊4万人,后被曹操打败。
第二支由张曼成领导,数万人,活动在南阳地区,杀南阳郡守褚贡,占南阳三月,后张曼成牺牲,义军被朱俊打败。
第三支由张角领导,活动在河北地区,攻下广角、下曲阳,打败卢植、董卓等部,11月被皇甫嵩打败。
黄巾军大起义失败后,尚有余部进行了长期抵抗,主要有:
公元185年,河北地区多支起义军,泛称“黑山军”,公元205年灭;公元188年,徐州黄巾军余部起义,192年发展到30余万,后被曹操收编。
公元188年,益州黄巾军马相、赵祗于绵竹起兵;公元200年,五斗米道张鲁在汉中正式独立,开始起义,公元215年,被曹操打败。
(三)黄巾大起义的特点
1、黄巾大起义是一次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黄巾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宗教形式发动的大规模起义,在宗教旗帜的召唤下大大有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战斗力的加强和整个斗争质量的提高。
3、起义队伍纯洁,没有地主阶级人物参加,故内部统一、斗争坚决,因而能在前一阶段很快取得辉煌战果。
第三篇:中国古代史教案1
三代——夏商周三朝更替与华夏族的形成一般指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三代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结束于公元前 771年,西周灭亡。
夏代:
开始于大约公元前21世纪(据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夏代开始于大约公元前2070年),一般认为由禹建立;大约至公元前17世纪,商族灭夏结束。夏代是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时期。
商代:
开始于大约公元前17世纪(据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商代开始于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汤灭夏,建立商朝;大约至公元前11世纪,周族灭商结束。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发展时期。
西周:
开始于大约公元前11世纪(据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西周开始于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至公元前 771年,犬戎之乱,周幽王被杀结束。其中公元前 841年,史称“共和元年”,是目前中国历史已知的确切纪年的开始。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古国之一,三代时期,中国各地区、各族的发展,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三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帝国奠定了基础;三代创立的各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三代,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第二章
夏王朝
第一节 夏史概况
一 时空框架
1、夏王朝存在的时间:
约在公元前21——17世纪。这个历史时期,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区都未进入文明时代。如果用白天代表人类社会的文明阶段,用黑夜代表人类进入文明之前的蒙昧及野蛮阶段,那么这一个时期,正是人类的文明曙光在地平线上显露的时代。其中,几大文明的发源地恰如黑暗之中的几只灿烂火炬,正在逐渐照亮人类文明的漫长征程。如果想为夏王朝的存在在世界上找一个基本定位的话,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其它文明古国在公元前17世纪以前已经走过了
怎样的历史进程。首先来看看人类文明的古老的发祥地埃及。埃及早在公元前51世纪前后,就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其时也是各小邦并立。公元前31世纪,上埃及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史称第一王朝。从此以后,埃及的历史开始有文字可考。到了21世纪,埃及已经渡过了其古王国时期,进入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6世纪,埃及进入了新王国发展时期。因此,中国夏王朝的统治时期,基本与埃及的中王国时期相当。两河流域,公元前31——26世纪左右,苏美尔人在这一地区的南端建立了最早的国家。公元前2060——1955年,苏美尔地区兴起的乌尔第三王朝,为其时西亚第一强国。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中叶,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并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乌尔第三王朝及古巴比伦国,与中国的夏王朝正属于同一历史时期。希腊,公元前27——21世纪,克里特文明开始了早期米诺斯文化的发展阶段,公元前21——17世纪是这一文化的中期发展阶段。中期米诺斯文化代表的是克里特岛出现阶级、国家并走向统一的发展阶段。而此期的希腊半岛,尚处在向文明社会过渡的前夜。显然,当希腊正在向文明社会迈进的时候,中国已经由小邦林立进入了统一的王国——夏王朝统治的时期。但是在此阶段,克里特文明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字——线形文字甲。印度,在公元前26世纪前后,印度河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经创造了著名的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0世纪前后,哈拉帕文化进入它的繁荣期,据考古发掘证实,哈拉帕文化在当时已经发展出规模相当庞大、功能相当齐全的城市。但是,在公元前16世纪前后,哈拉帕文化突然消失,关于这一文化的消亡原因,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但不争的事实是,印度地区的文明发展,又开始了一个重新发展的过程。
上述世界历史年代,正是我国夏王朝存在的相对时间。
2、夏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夏王朝的统治区域,主要在今河南的嵩山至伊水、洛水流域一带。另外,晋南也是夏人活动的重要地区。夏王朝的最东边的边界,已经达到河南的东部与河北、山东交界的地方。
由于夏代的文字至今仍未被发现,因此很难完全确定哪一处考古学文化就是夏王朝历史的遗存。不过,启动于1996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基本断定,在豫西及晋南大量出土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王朝的文化遗存。据文献记载,豫西、晋南地区正是所谓“有夏之居”和“夏墟”之所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标本经过碳14的测定,年代基本在公元前20——17世纪之间,与夏王朝存在的时间也大致相合。尤为重要的是,河南地区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早商文化正好是依次叠压、前后相继的地层关系,更说明能与这一文化相对应的王朝只能是夏。我们对夏代历史及文化的探讨,二里头文化始终都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对象。
二、夏的建立
什么是夏?夏本来是指夏后氏,是居于夏地的部落联盟的名称。一般认为夏地是在山西夏县或河南禹县。
夏,原来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名字,以后才成为王朝的称号。据《史记·夏本记》记载,这个部落联盟是由夏后氏、有扈氏、斟鄩氏等十二个姒姓的氏族部落组成的。禹,姓姒,名文命,是夏王朝的创建者。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1、大禹治水 舜禹禅让
夏族为姒姓,是居住在黄河中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部族,世代与黄河打交道。尧舜时期,黄河发生重大水患,禹的父亲——夏族首领崇伯鲧奉帝舜的命令去治理洪水,由于他采用堵的方法,结果不仅没有治理好水灾,反而加剧了水患,因而被舜处死。鲧死后,舜命其子禹治理洪水。禹接受了其父鲧治水无功而受诛的沉痛教训,采取了完全不同于其父的治水方法。他首先疏导小水入川,然后再引川入海,这样既彻底消除了洪水之灾,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据载禹居外十三年,数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帝舜因禹治水有功,便举行隆重仪式,向天祷告,以禹为自己的继承人。舜死后,禹即位,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禹的声教因为治水而通达四海,在先秦古文献中,禹是受到称赞最多的圣人之一。
大禹治水的功绩和后果,不只是解除了洪水泛滥的巨大灾害,还在于大禹治水所引发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把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度推到了顶峰,从而为国家的出现创造了一切必备的条件。
禹对有苗的战争是同治水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重大事件;禹画九州是大禹治水获得成功后的一个重大举措;禹合诸侯于涂山是大禹治水后的又一重大历史事件。
2、“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左传·哀公七年》所记载的:“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中的“万国”与“诸侯”是指部族与部族酋长,是追记者用当时的概念来称谓远古时代的事物。有关禹合诸侯于涂山的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只是记载了执玉帛前来与会的部族酋长很多,“万”不是实数,只是用来形容到会的酋长人数众多而已。
这条史料表明,尧舜禹部族联合体内部各部族之间的融合与合并,由于大禹的治水及其成功,在范围上有了空前的扩大,在程度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加深,是尧舜时代不曾有过的空前之举。
这条史料还表明,大禹所以能超过尧舜,在涂山召集众多部族酋长与会,说明禹作为部族联合体首长所拥有的权威与权力,同尧舜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加强。当然这种权威与权力远不能同国家出现后的国王或霸主的权威与权力相比。然而,禹的权威与权力的增长,又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种增长,在禹致群神于会稽山之山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大禹治水以及征有苗、画九州、合诸侯于涂山、禹杀防风氏等一系列事件表明,尧舜禹部族联合体到了禹担任首长时期,部族联合体已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国家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禹作为联合体的首长,他所拥有的权威与权力,有的已突破氏族社会的界限。
文献记载中的如下事实耐人寻味,禹与尧、舜也有所不同。尧在位时,便推举舜作为部族联合体首长的继承人。让他主持联合体事务,长达二十八年,直到尧的去世。舜在位时,便推举禹作为部族联合体首长的继承人,让他主持联合体事务,赋予他更大的权力,长达十七年 的时间,直到舜的去世。据《竹书纪年》的记载:“禹立四十五年。”然而,禹是什么时候推举益作为部族联合体首长的继承人呢?文献中没有记载确切的年数。《史记·夏本纪》记载:“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禹在位长达四十五年,他为什么不效法尧、舜早些推举益作为部族联合体的继承人,让益主持联合体的事务,培养益的才能,树立益的威信?大禹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观想法和意图已不得而知,但这一事实却为禹死后“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实际上,“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竹书纪年》还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
诚然,禹直到他临终,毕竟仍然是一位部族联合体的首长。这是因为他的权力是通过民主的推举方式取得的,而不是用暴力夺取的。同时,大禹在临死之前,他把部族联合体首长的职位仍然按民主的推举方式传给益,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启。
然而,大禹一反尧舜的做法,在位期间迟迟不推举益为联合体首长的继承人,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益在继承联合体首长时不曾享有舜、禹在继任时所享有的威望与权力,加之大禹治水使他在部族联合体中所享有的崇高威望,使得天下人“属意”于禹的儿子启,致使启有条件凭借暴力夺取益的职位,将益杀死,从根本上否定了氏族社会的民主制度,确立了在暴力基础之上的王权,宣告了原始社会的寿终正寝,导致了国家的诞生,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文明时代。
启用暴力夺取政权并维护政权,使得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君主。无论启的才能与品德如何,他凭借暴力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追根溯源,启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君主,这显然是同大禹治水的功绩及其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大禹治水的成功,既标志着当时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科技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生产力与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发生重大变化准备了一系列的必要条件。
人类社会的历史,曾经历了蒙昧、野蛮、与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如果说夏启建国是中华文明史的开端,犹如海平面上升起的一轮红日,那么,大禹治水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可视为中华文明史的曙光,预示着文明社会的即将来临。
启即帝位。启即位后,便将禅让制废除,建立了帝位传子的世袭制度。
世袭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上一个阶段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以禅让制为代表;而由启开始的这个阶段,则是“大人世及以为礼”,以传子制为标志。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是家庭、私有制、阶级和阶级剥削已经存在的标志。(书中13页)“大同”“小康”;“天下为公”“天下为家”。
由于禹是通过禅让得到的帝位,因此他虽然是夏王朝的创造者,但作为一个王朝,必须要到启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了传子制后才算正式建立。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后,传贤才为传子所替代,古老的氏族制被国家所取代了,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在夏启时就初步实现了。
三、夏王传承及历朝简况:
夏史的可靠文献资料很少。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主要记述夏立国以前禹治水的事迹,禹之后到桀灭亡这段历史,只写了几百字。
夏王朝从创建者禹至亡国者桀共历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约有四百余年。
1、启:废除禅让制,确立王位世袭制;
打败东方偃姓的伯益和西方的同姓邦国有扈氏;
“有扈氏不服,启灭有扈氏。”(《史记·夏本纪》)
启是夏王朝的第一代君主,也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王位传子制度的创始人,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启在创立传子制度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古老的禅让制度的巨大影响,启即位后,遭到了一些奉承古老传统的部族的强烈反对。其中有扈氏的反对最为激烈。为此,启亲率六卿前往讨伐,并在甘这个地方与有扈氏大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之战”。《尚书·甘誓》记述的就是战斗前夕启发布战争动员令的内容。战争的结果是启取得了胜利,灭掉了有扈氏,既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确定了新兴的传子制度。
“钧台之享”,在钧台大宴来阳翟朝会的各国首领。
启夺取了政权,揭开了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新篇章,但是君主制代替民主制,传子制代替传贤制,一句话,奴隶制代替氏族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启为了对付保守势力,巩固政权,一方面要依靠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必须依靠政治力量,必须取得众多部落,至少是旧日部落联盟内部新贵们的承认,所以,这样的大会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楚子合诸侯于申”,椒举称引历史上的六王二公会诸侯之礼。其中列于首位的就是“夏启有钧台之享”,把这个“钧台之享”与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可见其意义之大。
其意义可从两方面分析:第一,它说明这种君主制和传子制刚刚产生还很幼弱,因此不得不通过大会予以承认,使之披上合法的外衣。第二,这个大会表明了特权阶级以大联合的姿态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禹为治水不惜卑宫室而致力于沟洫,而且还亲自参加治理洪水的劳动,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以至于胫毛都不再生长,是一个与民同甘共苦的领袖。禹也因此而受到后世的歌颂。而启则不同,据文献记载,启是位好逸恶劳的君主,生活极其骄奢淫逸,喜好乐舞,沉湎酒色。例如《墨子·非乐上》就记载:“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另外《楚辞·离骚》也说:“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其它像《山海经》等先秦文献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总之,禹和启虽为父子,但两人却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两人不同的生活作派也正反映出这两个不同历史阶段最高统治者的基本特征。
2、太康——少康 夏夷之争(参看《左传·哀公四年》和《左传·哀公元年》)
太康失国
后羿代夏:东夷有穷氏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
启的儿子太康则更加荒淫无度,这导致夏王朝统治下的百姓的强烈不满。东夷族有穷氏首
领后羿是一位能征善战的部落首领,尤其善于骑射,曾为民众除害,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乘乱赶走了太康,“因夏民以代夏政”,(《左传·襄公四年》)获得夏王朝百姓的拥戴。夺取了夏的政权,这就是夏王朝早期历史上的太康失国事件,这正说明夏王朝虽然已经确立了家天下的王位传子制度,但古老的民主传统仍有其强大的势力,后羿正是借此才夺取夏王朝的天下的。
太康被逐后,与其五个弟弟流落在外,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续统率着这个家族。仲康死后其子相继立。帝相时期,与同姓诸侯斟寻联合,开始着手恢复家业,发展势力。他先后对淮夷、风夷、黄夷发动进攻,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夷人纷纷表示顺服。
伯明氏寒浞杀后羿
与此同时,继夏后氏统治夏民的有穷氏上层发生了激烈的权力争斗。后羿恃其善射,终日沉湎于捕猎取乐,不理民事,遗弃其得利大臣武罗、伯困等,而信用被伯明氏放逐的馋慝子弟寒浞,以其为相。寒浞对内行媚于后羿,对外则广施财贿,培植党羽。最后,寒浞趁后羿外出田猎,篡夺了政权,并将田猎归来的后羿杀死,还将后羿煮熟了逼迫后羿的儿子去吃。羿子不忍,因而死于穷门。寒浞霸占了后羿的妻室,生下两个儿子浇和豷。
寒浞灭相:灭夏同姓邦国斟灌、斟寻,杀夏后相;
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夏后氏,寒浞派其子浇率师灭掉了相以及与之结盟的斟灌和斟寻两氏。并让浇和豷分别镇守过及戈。
寒浞虽然对外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他是仗着自己阴谋诡计篡夺了后羿的政权的,因此他对待大臣和百姓,从不施以恩惠,而是惯用其馋慝诈伪的小伎俩,结果终于使其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原来曾经支持过后羿代夏的老臣靡目睹寒浞的残暴行径,遂离开了寒浞,投奔了有鬲氏,并在有鬲氏的帮助下,召集被寒浞灭族的斟灌与斟寻两氏的余众,积极为恢复夏王朝做准备。
少康复国
夏后相被灭掉的时候,其妻正怀有身孕,从墙洞中逃出,回到自己的娘家有仍氏,并生下了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在有仍氏长大后,曾做过有仍氏的牧正。浇听说了这件事,派椒去捉拿他,少康又只好回到有虞氏那里存身,并担任了有虞氏的庖正。
少康在有虞氏那里为民除害,取得了有虞氏的信任。有虞氏首领思遂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二姚”嫁给少康为妻,并赐给他封邑。少康广施德义,积极谋划,收抚从寒浞残暴统治下逃亡出来的的官员及百姓。同时派出女艾到浇的身边做间谍,又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引诱豷,先后灭掉了过和戈,扫平了消灭寒浞的两个最大障碍。最后在夏王朝的老臣靡和有鬲氏的帮助下灭寒浞而重新夺回了夏王朝的政权。少康从小历经流亡和磨难,但他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终于恢复了夏后氏对王朝的统治。
3、少康——廑 夏朝中兴
少康中兴
少康即位后,充分吸取太康失国的教训,致力于恢复当年的大禹治水时所采取的各项举措,对内继续实行德政,对外积极改善与四周夷族的关系,国势逐渐强大。一些原来与夏王朝处于敌对状态的夷族也向他表示臣服,夏王朝的政权从而得到了稳定,这就是著名的少康中兴。
杼:“季杼作甲”,“征于东海”,“复禹之迹”
少康死后,其子杼继立。杼从小随少康四处流亡,又亲身参加了少康灭寒浞的筹划与战斗,因此他即位后仍能实行德政,继续发展国力。在他的统治时期,夏王朝的国势最为强大。他曾率军征于东海,彻底巩固了对东夷的统治。到杼子槐即位时,各地夷族纷纷表示归顺。杼由于为夏王朝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夏人以“报”祭的方式祭祀他、怀念他。后人称颂他是能够遵循禹的德行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夏代君主。“能帅禹者也”(《竹书纪年》)“复禹之迹”从少康中兴历帝杼、帝槐,是夏王朝的鼎盛时期。
4、孔甲——桀 夏朝衰落和灭亡
孔甲乱夏:“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
夏王朝中期出现了比较激烈的王位争夺战,夏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帝孔甲是第十四位王,他是夏王朝走向衰落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在生活上极其淫乱,而且特别奉信鬼神之事,因此朝政日益荒怠,诸侯纷纷背叛。
《国语·鲁语》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是说由于孔甲的祸乱,夏王朝只历四代即告灭亡。孔甲之后,夏王朝又先后历三王,分别是帝皋、帝发和帝履癸。前二者没有特别的事迹,最后的就是著名的暴君桀。
夏朝灭亡: 夏桀(履癸)妹喜 商汤伐夏 鸣条之战 放桀南巢
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桀荒淫暴虐,他自比为太阳,说太阳不会熄灭他就不会灭亡。人们不堪沉重压迫,发出“时日何丧,予及汝皆亡”的诅咒。(《尚书·汤誓》)桀犬马声色,大兴土木,穷兵黩武,为索取财物和美女发动战争,掠取了有施氏的女子妹喜以及岷山之女琬和琰。举行仍之会,有缗氏大会中途撤出,夏桀为挽回面子,大兴问罪之师,经过艰难作战,最后虽然灭掉了有缗氏,但也耗尽了夏王朝的最后一点力量,等于为自己自掘了坟墓,所以古人这样评价:“桀克有缗以丧其国。(《左传·昭公十一年》)”
商汤举兵伐桀,桀死夏亡。
伊水、洛水干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灾害,对于已经穷途末路的夏王朝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记述“昔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上》)
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夏王朝的覆亡当然还必须由另一个政治力量的致命一击才能最终完成。一个新兴的东方国家迅速发展壮大,这就是商。商汤率军在鸣条之野(今河南封丘东)与桀决战,夏桀大败。放桀南巢,夏王朝就此灭亡。
第二节夏代的政治经济情况
一
夏代政体与国家机构
1.夏的国家政体
夏朝是以夏王为元首,夏后氏同姓国为核心,由众多接受夏王册封的邦国、酋邦及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夏的最高统治者称作王或者后,因此夏的王族可以称作夏后氏。
2.职官、刑法、军队
①职官:六事之人——六卿;牧正——分管畜牧
②刑法:禹刑:夏代已经制定了自己的刑法。《左传·昭公六年》记载,早在大禹时期就已经制定出了一部《禹刑》。应该是一部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成文法典。
监狱——圜土、夏台。夏代已经设立了监狱,例如帝槐的监狱称作“圜土”,帝桀的监狱称作“夏台”。成汤就曾经被桀囚禁在夏台。
③军队:夏代的军事编制见于记载的只有“旅”。少康中兴的基本力量除了有田一成之外,所依靠的武装就是“有众一旅”。旅可能是夏代军事建制的最大单位,杜预在《左传·哀公元年》的注中认为一旅是500人,他的依据虽然主要是春秋时代的制度,但也可以作为参考。兵器应以石制、木制为主。铜虽已经出现但是贵重而又稀有。夏代文化遗址中出土青铜兵器不多,正可说明这一点。
3、夏礼:
夏王朝规范人们言行的礼仪体系,春秋时期的孔子对夏礼比较熟悉,还能向他的学生讲述。
二、夏代社会经济
关于夏代经济,由于文献和考古资料不足,我们还不能了解它的全貌。以河南偃师二里头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属于夏代文化,在考古学界基本形成共识。它告诉我们夏代已经出现了沟洫农业和青铜器。
《孟子滕文公》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所谓“贡”实行的是一种实物税。是指在一夫所分得的五十亩的土地所出产品中抽取十分之一的实物上缴为税。
三、夏代科技文化
先秦学者经常引用的《夏书》、《夏训》等应是夏代文献,说明夏代不仅有文字,还有专职人员汇集文献记录。夏代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基本上保持了它的原貌。
夏代一些帝王以天干为名,证明当时用天干计日,干支纪日法可能已经形成。一些文献记载证明,夏代已经有了天象观测:
《春秋》鲁太史引《夏书》: “辰不集于房。”(日食)
《竹书纪年》夏桀十年: “夜中星陨如雨。”(流星雨)
建筑:宫殿遗址共两处,一号宫殿遗址是一座大型的夯土台基。整体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00米,总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基本上是坐北朝南,夯土台基高出当时地面约0.8米,四周边缘为缓坡,夯土台基上建有成体系的建筑群,主体是一座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
二号宫殿东西58米,南北72米。不同之处在于殿堂与北墙之间,还建有一座大墓。第三章
商
商是我国继夏王朝之后兴起的第二个中央王朝。商代,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表现在青铜器的制作,文字的使用,城市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夏王朝相比,商王朝的疆域可以说是空前的扩大,商王的权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总之,一个新型的古代文明正在世界的东方迅速崛起。
第一节
商史概况
一
时空框架
1、时间框架:
商王朝存在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600——前1046年,比夏王朝略长,约达600年之久。与商王朝同时并存的世界其它古代文明仍主要集中在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爱琴海及印度半岛等地。除此以外的世界其它地区,仍沉睡在人类文明前夕的漫漫长夜之中。
埃及,公元前1584年建立的第十八王朝,标志着埃及从此进入了新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分别包括埃及古代历史上的第十八、第十九和二十共三个王朝,时间从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基本上与我国商王朝的统治时期相始终。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出现了成文法,国家机器日臻完备。第十八王朝是埃及历史上出现的持续时间长达200多年之久的强大军事帝国。随着版图的扩大和军事的不断胜利,埃及国内空前繁荣。
两河流域,从东北部入侵的加喜特人于前1518年占领了巴比伦并建立了政权,史称巴比伦第三王朝。加喜特人在巴比伦的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1世纪之初,也几乎与商王朝的统治时间相始终。由于加喜特人来自于依蓝北部山区的半农半牧部落,因此他们的到来使巴比伦地区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暂时的停滞现象。在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一带,还先后兴起了赫梯、亚述、腓尼基等军事帝国或城邦国家。但国力都无法与十分繁荣的埃及相抗衡。值得一提的是腓尼基人在此期间(约公元前1100年)创造的字母文字,后来成为希腊字母的重要来源,这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
希腊,进入后期米诺斯文化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约从公元前1600年——前1125年,也大致和我国商王朝统治时期相当。这一时期克里特岛建立了统一的王权,并开始了对外扩张,由此而进入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期。此时所建的克诺萨斯宫集中体现了克里特文明的巨大成就。但是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克诺萨斯宫突然破坏,克里特文明也随之而迅速衰亡乃至消失。至今这仍是一个历史之谜。与此同时,希腊半岛的阿卡亚人也创造了著名的麦锡尼文化。麦锡尼文化的末期,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在麦锡尼诸国与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之间爆发。经过长达十年的战争,麦锡尼诸城邦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其本身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不久即消失在北方多利亚人的入侵浪潮中。
印度,此前的哈拉帕文化已经灭亡,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印度进入早期吠陀时代,或称梨俱吠陀时代。“吠陀”是印度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资料,其中以《梨俱吠陀》最为古老,所以用它代称早期吠陀时代。《梨俱吠陀》的大部分内容在前11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形成,全部编成在公元前10世纪之末。显然,印度的这个历史时代与我国商王朝的统治时期也大致相当。在《梨俱吠陀》的末卷,首次提到社会地位的四个等级,即婆罗门、萨帝力、吠舍和首陀罗。说明在这个时期,印度仍旧处于原始公社制度开始解体的阶段。
纵观以上诸地区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很多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在这一时期均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只有中国与埃及的古代文明还在继续担当着世界文明先行者的角色。
2、空间框架:
商王朝的统治区域分为直辖区(王畿)和势力范围区两个部分。
直辖区以国都为中心,是商王直接实行统治的地区,也是商王实现对整个王朝统治的力量基础。战国时期的吴起曾经描述过商纣王直辖区的范围:“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史记·吴起列传》)东汉的郑玄在《诗谱》中认为西周初年分商的王畿为邶、庸、卫三国,“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与吴起所说商纣王的王畿范围基本一致,不出今河南、河北、及山东一带。商代前期,王朝的首都并不固定,据《竹书纪年》及《史记·殷本纪》等文献的记载,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商王朝的首都一共迁徙了五次,盘庚迁殷以后,也就是到了商王朝的后期,王朝的国都才最终固定下来。但商代前后五次迁都的范围,也都不出河南、河北及山东一带。这说明商代的首都虽然不固定,但商王的直辖区还是比较稳定的。
势力范围区则主要是由直辖区以外臣服于商王的各地方国与部族构成,这些方国与部族虽然臣服于商王朝,但是商王并不能直接统治他们,而是赋予他们较大的自主权利。这也是早期文明社会中统一王朝的国家结构的一般特征。由于各方国对商王朝是或叛或服,因此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并不确定。商与敌对国之间往往也没有十分清晰的疆界,经常要由商与这些方国之间的势力消长来决定。从总体上看,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区很不稳定,与王的直辖区有很大的区别。文献记载,在商王朝最强盛的时期,他的势力范围有可能已经扩展到东至东海,北至渤海湾以北,西达青海湖,南到长江流域的洞庭湖以北的广大地区。例如,《诗经·商颂》在提到武丁时期的国土时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其中的“四海”不少学者认为应该指上述四个方位的水域。也有学者认为《商颂》是商人对祖先事迹的歌功颂德,自然会有夸大之词,因而不可完全据以为真。例如《汉书·贾捐之传》中就认为武丁时期商
王朝的疆域,也只不过是“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而已。
以上所及,正是商王朝600余年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舞台。
有关商代考古学文化,学术界的意见比较明确一致,并且还以商王武丁为界将商代的考古学文化分成了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武丁以前属于早商文化。早商文化以二里冈期文化为代表,这一文化的分布地以河南最为密集,此外,在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湖北等地也都发现了早商文化的遗存。从目前所发现的早商文化的各类遗址来看,河南郑州人民公园及安阳小屯、河北邢台的曹演庄、湖北黄陂的盘龙城与晚商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清楚,可以认定其在年代顺序上确实要早于晚商文化,这就为我们今天研究商代前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比较确切的资料。另外,已经发掘的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及郑州商城遗址,无论是就其规模,还是就其城市布局而言,都显示出它们绝非是一般居民点,而应为早商时期的两处都城。其中,偃师商城毗邻夏代二里头文化遗址,在始建时间上又略早于郑州商城,因此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商汤所居的都城“亳”。武丁以后(包括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则属晚商文化。晚商文化以发现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小屯文化为中心,以殷墟文化的二至四期为典型代表。晚商文化的分布主要在今河南、河北、和山东即黄河中下游一带。另外,在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江西、以及湖南等广大地区都发现了商代文化的遗存。通过对殷墟的考古发掘和对甲骨文的研究,已经能够肯定河南安阳小屯的殷墟就是商代后期270多年的王都所在。
二、商的建立
传说商族祖先契曾协助大禹治水,后被舜任命为司徒,并封契于商,赐姓子姓。
1、商人早期发展的历史
商族为子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民族。商族的始祖名契,时代大致与尧、舜、禹相当。《史记·殷本纪》记载契的出生,很有传奇色彩。(感生说)据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子。一次与同伴在水边洗浴,偶然见到一个燕子的蛋,便取来吃掉,谁知竟由此而怀孕,最后生下契来。《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吕氏春秋·音初》也记载了与此相同或相似的故事,因此司马迁的叙述是有非常古老的历史传说为依据的。这似乎是在说明,商族的图腾应该就是燕子。而在契所降生的时代,商族大概还是处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所以商契才会无父而生。而在契之后,商人才有了明确的父系,由此可见契是商族由母系过渡到父系的一个重要人物。
以燕子为氏族图腾,在我国东部或东北部地区很多古代民族都存在过。这与这一地区普遍存在鸟尤其是候鸟的崇拜是相应的。这个故事传说大体反映出商族的发祥地应是在东部或东北部,尤其有可能的就是在环渤海湾一带。
契长大后,曾佐助大禹治水,一起立下功劳,因此舜命契为司徒,以“五教”教导百姓,并将商地作为采邑分封给契,因此,契的后人遂以商作为自己的族名。
从契作为商人的始祖到汤灭夏建立商王朝为止史学界称之为先商时期。先商时期一共经历了十四代。《史记·殷本纪》对这十四个先公的名称都有记载,他们是契、昭明、相土、昌弱、曹圉、冥、振、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和天乙。其中天乙即成汤,是商王朝的创建者,不应视为先公。其余十三个先公的名称除契、昭明、昌弱、曹圉之外都见于甲骨文 的记载,只是在写法上略有不同。例如,相土在甲骨文中直接写作土;冥写作季;微称作上甲微,主壬和主癸写作示壬和示癸。另外,学者们还考证出一个商先公,即王恒。王恒为季(即冥)的儿子,王亥之弟。这样,商先公就仍是经历了十四代。此外,在先公的顺序上,《史记》中所记载的报丁、报丙、报乙的顺序,应依据甲骨文改作报乙、报丙、报丁。
商人早期的发展历史,可考者有以下几则:
(1)自契至于成汤八迁
此事见于《尚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这八次迁徙是:契从亳迁蕃;昭明迁于砥石;昭明又迁于商;相土迁于泰山下;相土复又迁于商丘;上甲微迁于殷;上甲微又迁于商丘;汤迁于亳。就是说,商先公的八次迁徙,最后到汤,又迁回契所居的亳。以上就是商先公的八迁地点,学术界尚有一些争论。但是,商先公的迁居,不出河南、河北和山东一带,这一点是学者们所认可的。由此可知商人早期生存和发展的大致区域。
(2)相土乘马,王亥服牛
相土是契的孙子,为商人第三代祖先。它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驾车的技术。《世本·作篇》记载:“相土作乘马”,乘就是驾驭。驯服马匹让他们为人类提供动力,这当然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相土因为此项发明而被后人尊为“马社”,(郑玄注《周礼》曰始乘马者)在每年秋季要受到人们的祭祀。相土统治的时期,夏王朝正经历后羿寒浞之乱,相土因而乘机扩大势力,使商人的声明远播。这一时期是商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王亥是商人的第七代祖先。他的贡献是发明了使用牛的技术。《世本·作篇》记载:“胲作服牛”。其中的胲就是王亥。服牛,就是训练牛,让它为人服务。驯服大型动物使它们为人类提供动力,这是商人祖先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巨大贡献。从相土乘马和王亥服牛的事迹中也可以看出,畜牧业在商人早期的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3)冥勤其官而水死
冥是商人的第六代祖先,是王亥与王恒的父亲,《国语·鲁语上》当中提到他因治水而死,即“冥勤其官而水死”。冥因为此功劳而受到商人郊祭的礼遇。《礼记·祭法》云:“殷人禘喾而郊冥。”喾是商人自认为所自出的古帝王,因而报以禘祭。郊祭是祭天之礼,商人用以祭祀冥,可见冥在商人心目中的地位。凭此一点,可以说明治水在商人早期的生活中仍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商先公从上甲微开始,都使用天干作为名号,能够说明商人的历法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必然进一步促进商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和进步。
2、商王朝的建立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人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从上甲微开始,首先灭掉了曾经杀害王亥、抢夺商人仆牛的有易氏。(书中16页讲王亥事)发展到成汤时期,商人的势力已极为强盛。而作为中原大国的夏王朝,自孔甲以来,国势早已日迫西山,此时恰逢夏桀的残暴统治,国
内矛盾更加尖锐,整个王朝已经处在一场社会大动荡的前夜。显然,建立新王朝的条件已经成熟。
但是,要推翻夏的统治,建立新的王朝,光凭商人自身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在这个关键时刻,伊尹来到了商汤的身边。
伊尹是商王朝早期的著名大臣,甲骨文中记载了商王后裔给予伊尹以隆重的祭礼。说明伊尹确实为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伊尹的出身,《史记》就记载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伊尹原为有莘氏陪嫁而来的媵臣,后来借着烹调向商汤阐述治国的道理,深得商汤的赞许,因而被用为辅佐之臣。一种说法认为伊尹本为一名隐士,因为贤明而被商汤先后礼聘五次,后来终于下定决心来辅佐商汤。
伊尹为商汤灭夏制定的首要方针就是树起救民于水火的大旗,《孟子·万章下》记载伊尹初见商汤,便“说之以伐夏救民”。只有树立起救民的大旗,才能使天下的诸侯、人民归附和顺从。从文献记载上来看,商汤有可能一开始还并不完全理解伊尹的苦心,以至于伊尹“七十说而”。(《韩非子·难言》)但最后终于全面接受了伊尹的建议,从此开始了一系列树立形象的活动。据说汤有一次在郊外看见有人张网四面捕鸟,并且祝祷说:“天下四方的鸟儿都进到我的网里。”商汤感叹道:“太过分了!”于是命人将网的三面去掉,换了祝词说:“向往左飞的鸟儿,请往左;向往右飞的鸟儿,请往右。实在不听命于我的,只好请你飞到我的网里了。”诸侯们为此都感叹道:“汤的德行真是达到极致,甚至已经及于禽兽。”经过这样的宣传,商汤终于以其德行成为天下众望之所归。不仅如此,伊尹还曾潜入到夏王朝的内部,支持夏桀的宠妃妹喜惑乱夏的政治,为汤建立夏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伊尹外,辅佐商汤的贤臣还有很多,都是商汤的得力助手。
商汤灭夏采取了两个方面的策略。一是团结各地诸侯,建立广大的反对夏桀统治的联盟。比如,诸侯荆伯最初对商并不服从,商汤便给他们送去很多的牛,于是荆伯便与商汤交好。葛伯说自己没有供奉的牺牲和粮食,汤就命人送去牛羊,并派商族的老百姓去帮助葛伯种地。汤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团结了众多的诸侯,史载:“汤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越绝书》卷三)对于抗拒不服的诸侯,汤就将他们灭掉。例如葛伯在得到了汤的牛羊和粮食后,仍不祭祀鬼神,甚至将送饭到田间地里的商族老人和儿童杀害,于是汤就发兵将葛伯灭掉。正如《孟子》所说:“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商汤的政治主张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他们都希望汤的军队能早点来到,以至于“汤东面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孟子·滕文公下》)商汤灭夏的第二个策略就是继续加强宣传,这就是假借天命大造舆论声势。史载商汤有过“景亳之命”,(《左传·昭公四年》)就是在亳这个地方宣布代夏膺受天命。在这次活动中,汤还借天命向诸侯展示了自己伐桀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
汤伐桀的战争从消灭葛伯就已开始。葛是夏王朝的盟国,又在汤都亳的附近,对于汤发展自己的势力是个极大的威胁。汤原来想利用施惠的方式拉拢葛伯,但是未能如愿。于是汤便利用葛伯的放纵无道,一举消灭葛伯,拔除了这个夏王朝设置在自己身边的据点。灭葛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商族的士气,在汤的指挥下,商人又先后灭掉了夏桀最有实力的三个盟国——韦、(河南滑县)顾(山东范县)和昆吾(河南濮阳),扫清了消灭夏王朝的的道路障碍。完成了这一系列决战前的准备之后,商汤在伊尹等人的随从下,乘胜率军征讨夏桀,最后两军相遇在有娀之墟。决战前汤对商族的士兵发布了战前动员令,这就是保存在《尚书》中的
《汤誓》。在这篇著名的讨桀檄文中商汤历数夏桀的种种暴行和黑暗统治,声称要代表上天拯救夏民于水火之中,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自己完成上天赋予的伐桀使命。
有娀一战,夏王朝的军队一触即溃,“未接刃而桀走”。(《吕氏春秋·慎大》)但夏桀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率领残兵败将逃到鸣条(今河南开封附近),准备卷土重来。商汤的军队乘胜追击,不给夏桀任何喘息的机会,再克夏军于鸣条。夏王朝的军队被彻底击溃,汤班师回亳,夏桀则继续向东南方向逃窜,先是居于南巢(今安徽寿县),最后死在亭山(今安徽和县)。
商汤班师回亳(今河南商丘),一说西亳(今河南偃师),天下诸侯齐来朝拜,汤在诸侯们的同声拥戴下即天子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商王朝正式建立。
三、商代世系及历朝简况
1、商代世系
商王朝从成汤建国到纣王灭亡,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商王朝的世系,《史记》记载得非常详细,其中绝大多数都得到了甲骨卜辞的证实,因而是十分可信的。他们是:
1、太乙(汤);
2、太丁、3、外丙;
4、仲壬;
5、太甲;
6、沃丁;
7、太庚;
8、小甲;
9、雍己;
10、太戊;
11、仲丁;
12、外壬;
13、河亶甲;
14、祖乙;
15、祖辛;
16、沃甲;
17、祖丁;
18、南庚;
19、阳甲;20、盘庚;
21、小辛;
22、小乙;
23、武丁;
24、祖庚;
25、祖甲;
26、廪辛;
27、康丁;
28、武乙;
29、文武丁;30、帝乙;
31、帝辛。
《史记》所载的31个王之中,太乙之子太丁并未真正即位,但通过卜辞的记载,可知他享有着与先王一样的祭祀地位。另外,还有孝己,为武丁之子,《帝王世纪》记载他曾遭到武丁的流放,也是没有即位就已死去。但孝己在卜辞中也多次出现,享有与先王同等的祭祀地位。
商王朝31(30)位王,却只传了17代,这是因为商代的王位继承除了父死子继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兄终弟及,即王位在数个兄弟或从兄弟之间按长幼顺序依次继承。这些兄终弟及的商王共有九代22王,据卜辞记载,商代后王祭祀先王,凡属直系先王的,即子孙能继为商王者,都能享受更高的祭祀礼遇,他们的配偶也都享有配祭的资格。因此,尽管存在着这么多兄终弟及的现象,但学者们认为,商王朝王位继承的基本原则应是父死子继。
2、商史简况(商代兴衰):
商王朝的历史,可以盘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
前期
商朝的前期,从成汤建立商朝开始到盘庚迁殷结束,共经历了9代19王。
①成汤——太戊商朝的巩固和发展(5代10王)
成汤是商的开国之君。在他统治时期,商王朝的各项制度逐渐确立。《史记·殷本纪》记载汤“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虽然有以后代事实看待远古的嫌疑,但用这条材料来说明成汤建立王朝之后,曾经在制度上进行了较大的建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据说成汤建国伊始,曾把象征权力的“九鼎”以及其它一些宝物迁到商的首都亳,因而引起一些社会舆论的非议。此外,汤还想把夏朝的“社神”迁到商都,遭到了大臣的反对,终于没有迁成。大臣们为此还做了一篇《夏社》,阐明亡国之社不可迁的理由。
不过,作为一代开国之君,商汤治理国家的思想和方法还是非常贤明的。他的一句治国名言,《史记·殷本纪》曾予以记载,这就是:“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即老百姓的生活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好坏的根本标志。为此,他发布了著名的《汤诰》,集中阐明自己的治国指导思想,号召诸侯与群臣都要勤于民事。在他的带动下,大臣们也纷纷表达自己的治国见解。伊尹作《咸有一德》,阐明君臣应精诚团结,保有一致的德行。总之,商王朝建立之初,便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商汤不仅在理论上总结得好,他也能做到身体力行。据说商王朝建立后不久,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灾,土地连续五年没有收成。商汤便把自己作为牺牲,亲自到桑林去向上天祷告,祈求上天不要将自己一个人的过错加在众多百姓的身上。他还向上天表示,如果是天下百姓有罪,那么情愿自己一人承担所有的惩罚。祈祷完毕,商汤便“翦其发,磨其手”。大雨随之而至,旱情终于得到了解除。从此天下百姓更加爱戴汤。这个故事虽然有些荒诞不经,但是在先秦文献中广为记载,说明可能有相当的事实为根据,不会是完全凭空捏造。由于在祷词中表达了自己愿意以身代民受罚的决心,商汤获得了后人“以宽治民”的高度评价。(《国语·鲁语下》)
由于商汤能够在鉴于夏桀灭亡的教训的基础上勤政爱民,商王朝的国力很快就发展起来。《诗经·商颂·殷武》称赞汤的功绩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反映出在汤的统治下,商王朝的国力十分强盛的局面。
商汤去世以后,由于太子太丁早逝,因此王位由太丁的弟弟外丙和中壬先后继承。这两位商王的在位时间不长,前后只经历了7年,王位就传给了太丁的长子太甲。太甲也是汤的嫡长孙。
商朝初年,在成汤到太甲的这段时间中,伊尹一直是王朝的重要大臣。太甲能登上王位,就是由伊尹决定的。太甲即位后,伊尹作为王朝的元老重臣,继续辅佐太甲。并在太甲即位后不久先后写成《伊训》、《肆命》等三篇文章,向太甲介绍成汤的法令和制度,并阐述治理国家的道理,希望太甲能够以祖先为榜样,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商王朝的事业。但是,太甲在即位的头三年中却不理解伊尹的苦心,不仅不能遵守成汤制定的法度,而且还表现得十分暴虐和昏乱,从而败坏了商王朝的朝政,使初建未久的国家一下子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正是在这样一种紧急的情况下,作为开国元勋的伊尹,为了商王朝的安危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的安危得失,将太甲流放到桐宫,让他在成汤的坟墓前反省悔过。在此期间,伊尹则自己代行王政。伊尹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受到了在朝众臣和地方诸侯的一致拥护,因此商王朝的统治并没有因为太甲被放逐而出现动荡。太甲被放逐到桐宫以后,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确实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就潜下心来在桐宫反省,一住就是三年,在此期间伊尹不断派人去观察太甲的言行,看到太甲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将太甲迎回上的国都亳,自己仍担任他的宰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伊尹放太甲事件。太甲从桐宫回来后,发奋图强,巩固发展了
商王朝的统治,百姓生活越来越安定。伊尹作了三篇《太甲训》表扬太甲。太甲也因为在商朝早期发展历史上能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被商的后人称作“太宗”。
关于伊尹放太甲的故事,文献记载中还有一种说法。这就是《竹书纪年》中所记的伊尹放太甲自立,太甲杀伊尹夺回王位的说法。此书最后成书于战国时期,这一说法显然符合战国这一时期上层内部矛盾空前尖锐的现状,但未必能真实反映早期国家形态中政治发展的一般特征。在夏商周三代早期都有王权暂时失去的情况,如太康失国、周公摄政等等,与伊尹放太甲都有相似之处。尤为重要的是,根据卜辞的记载,伊尹在商代一直受到后王的隆重祭祀,如果伊尹和太甲之间真的存在着如此激烈的争斗,那么这一现象就很难解释清楚了。
太甲之后即位的商王是沃丁,伊尹逝世,大臣咎单把伊尹的事迹记载下来,进献给沃丁,并将这篇文章就命名为《沃丁》。
沃丁之后,太庚、小甲、雍己、太戊先后继位。到雍己统治时期,商王朝的国力有所下降,一些地方诸侯不来朝贡。太戊即位后,致力于改革政治。他任命伊尹的儿子伊陟为宰相,同时还重用了一个名叫巫咸的大臣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很快就恢复了国力,不来朝贡的诸侯又回到商王朝的统治之下。太戊因为巩固了商王朝的统治,被后王尊为“中宗”。
从成汤到太戊共五世十王,是商王朝从建立到巩固并逐渐强大的阶段。
②仲丁——阳甲 商朝中衰(4代9王)
九世之乱:
商朝王位继承实行兄终弟及制。从中丁至阳甲期间,不断发生长兄之子与诸弟之子争夺王位的变乱,史称“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期间,曾多次迁都,对诸侯国的影响也大大下降,商朝中衰。
太戊以后是从仲丁到阳甲。在这个阶段,由于统治阶级上层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导致国内矛盾的如趋尖锐,从而使商的国势迅速走向下坡路。这个阶段也是商王朝频繁迁都的时期。四次迁都,最后一次迁到了奄(山东曲阜)。频繁的迁都可能与统治阶级上层的王位争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九世商王中,祖乙算是一个稍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商的国势曾经有过转机,但是到了他的两个儿子和孙子那里,王位争夺达到了高峰。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出现了从兄弟之间的及从侄与从叔之间的王位争夺。如此混乱的王位继承自然更增加了商王朝的混乱。自仲丁到阳甲共历9世,故而被称作九世之乱。所以到阳甲即位的时候,商的国势完全衰落下去,诸侯们都不来朝见商王。
从仲丁到阳甲是商王朝发展的中衰时期。
(2)
后期
商王朝的后期,从盘庚迁殷开始,到商纣王结束,共历8世十12王。
①盘庚——祖庚 商朝中兴(3代5王)
盘庚迁殷
阳甲以后,从盘庚开始,先后经历了小辛、小乙、武丁、祖庚,三世五王。这是一个商王朝由衰落到中兴,并进而发展至鼎盛的时期。
盘庚是阳甲的弟弟。盘庚即位后,为了改变商王朝的困难局面,决定将商的都城再迁回到成汤的故都亳(也就是殷)。遭到了不少贵族和大臣的反对,一些平民不愿离开奄。但盘庚坚持自己的主张,最后盘庚在这场迁都的较量中获胜,将商的都城由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现存古代文献《尚书》中有《盘庚》三篇对迁都过程中的一些情节和盘庚当时对贵族和平民的训话做了记载,但对于迁殷的的具体原因却没有予以说明,这引起了今人的多种猜测。(四种说法一是去奢行俭说,《墨子》书中记载;二是水患说,西汉孔安国最早主张;三是游牧说和游耕农业说,当代学者柳诒徵和傅筑夫提出;四是政治斗争说。主要为当今较多学者所主张。)但不管迁都原因怎样,盘庚通过此次在迁都斗争中的胜利,肯定加强了王的权威,巩固了对王朝的统治。迁殷以后,商王朝的国都从此固定下来,一直到商纣王灭亡为止,不再徙都。
盘庚迁殷确实为商打来了一些新的气象,使商王朝由衰落走向中兴的一个转折。不过,继盘庚之后登上王位的小辛和小乙都不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因此在迁殷后的一段时间里,商的国势并没有明显的发展。商的颓势一直发展到武丁时期才得以彻底扭转。
武丁中兴—“高宗” 傅说 妇好
武丁是商王小乙的儿子,也就是盘庚的侄子。据文献记载,武丁在做世子的时候,曾经久居民间,从事稼穑等劳动,与下层百姓有过广泛接触,对他们的生活喜怒哀乐非常了解。这对于武丁后来巩固和发展商的统治起了很大作用。据说武丁即位后面对朝廷百废待兴的局面,曾经苦苦思考了三年,将一切政事委派给宰相,而自己一言不发。其实他是在暗中观察朝政,体察民情,思考怎样才能国内将一切沉疴一举扫尽。
武丁改革政治的的首要举措使提拔了出身卑微的傅说做自己的宰相。武丁做王子的时候,曾经师从父王小乙朝中的大臣甘盘。甘盘是一位非常贤能而有才智的大臣,受小乙临终之命辅佐武丁,可惜在武丁即位不久就逝世了,而此时武丁还在为父王守丧,无法对政治作出重大的改革与调整。真正在武丁统治期间对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大臣傅说。据《墨子》、《孟子》、《楚辞》、《史记·殷本纪》等古代文献记载,傅说原本是一名刑徒。武丁发现傅说的时候,他正在从事筑城的劳役。
武丁提拔傅说后,赋予它极大的权利和极高的地位,并要求傅说随时对自己的过失严加规谏。武丁在朝臣的协助下,国力迅速恢复。随着势力的发展,商迅速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在商的周围,分布着众多的方国和部落,其中的一些方国和部族活动范围和商犬牙交错,因而更是形成对商的统治安全的经常性威胁。当然,武丁发动对外战争,不仅是为了消除这些外在威胁。开疆拓土、炫耀武力、掠夺更多的人口和财富才是他进行对外战争的真正动力。对邛方、土方、鬼方、羌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
在武丁时期的对外战争中,商出现了很多的优秀将领,其中包括不少女性将军,武丁的配偶妇好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在甲骨卜辞中称她为“妣辛”。1976年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心的小屯村西北发现了妇好的坟墓,出土了大量带有“妇好”铭文的青铜器,证明这座坟墓的主人就是妇好。在商代考古发掘中,这是第一次出现墓主的名字与文字记载相吻合的现象,从而
使这次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显得尤为珍贵。这座墓中殉葬有各类武器120多件,说明妇好生前确实是位骁勇善战的巾帼英雄。
经过武丁时期的开疆拓土,不仅使商的版图获得了空前的扩大,奠定了商王朝后期的疆域,也为中原地区与周边各地之间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为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商的国力也发展到了鼎盛。与此同时,商的王权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武丁因为对商王朝的发展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从而被商族后人尊奉为“高宗”。
祖庚是武丁的儿子,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延续了武丁所创造的鼎盛局面。
②祖甲——帝辛 商朝衰落和灭亡(5代7王)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史记·殷本记》)
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从祖甲开始到帝辛这是商由盛转衰,并走向灭亡的时期。祖甲与祖庚虽为同胞兄弟,但是却不知稼穑之辛劳,好逸恶劳,不理朝政,生活淫乱。之后的继位之君都是无道昏君。整个王朝内部弥漫着酗酒的风气。酗酒不仅败坏了朝政,还使商王在众方国中的威信大大降低。可以说在帝辛之前,商的覆亡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结局。
当然,商王朝的迅速灭亡,除了其自身日益腐朽的原因之外,商纣王作为历史上的一个罕见的无道暴君,在其中可以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商纣王就是帝辛,纣是后人给他的一个谥号,意思是“残义损善”。他是帝乙的幼子,他的长兄是微子启。纣王是我国历史上继夏桀之后的第二个末代暴君,其劣迹在商末周初的历史文献中有确实的记载。台榭苑囿、珍奇异兽、田猎游乐、妲己、酒池肉林、靡靡之音、鹿台之财、巨桥之粟、炮烙之法、对待王公大臣、西伯昌、九候、鄂候是其三公,九候的女儿是纣王的嫔妃不与之同流合污被杀,还将九候剁成了肉酱。鄂候与之争论,被杀害制成肉脯。西伯昌私下表示了一点叹息,就被投进监狱“羑里”。后来在贿赂之下才被赦出。纣王的长兄微子屡谏,纣王置若罔闻。微子眼看商的气数已尽,便与大臣太师和少师商量,先行流亡除了首都。太师和少时干脆带着王朝祭祀时所用的乐器一同投奔了正在日益壮大的周方国。忠臣比干冒死进谏被剖心。贤臣箕子为保全性命佯作疯癫躲避纣王的注意,但纣王还是派人将之囚禁。信用善于谗言和献媚的小人费中、恶来等。
商纣王一方面对朝中的忠臣大肆杀戮,另一方面在小人的挑拨离间之下,纣王玉各地方国之间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疏远,支持者越来越少,纷纷叛离商王朝。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纣王仍想逞一时之勇,希望通过战争手段压服这些方国诸侯。他首先选择的就是最不听话的东夷。商与东夷的战争延续了三年之久,虽然商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场战争将商王朝最后的一点国力也丧失殆尽,等待商纣王的就只有灭亡这一种命运了。
正当商王朝在纣王的黑暗统治之下陷入一片内忧外患的时候,西方兴起了一个方国——周,在数代贤王,尤其是文王和武王的领导下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渡过黄河,直逼商都朝歌,在甲子这一天与纣王的70万大军相遇于商郊牧野。乌合之众、阵前倒戈,仅仅一个早晨就以商王朝军队的迅速败亡而告结束。纣王在鹿台自焚而死。持续了
31世,历600年之久的殷商王朝就这样在熊熊大火中宣告了它的灭亡。
第二节 商代典章制度
一、商代政体(夏、商、西周的国家政体)
夏、商、西周的国家政体与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不同,而夏、商、西周三代本身也有区别。夏朝:
夏朝是以夏王为元首,夏后氏同姓国为核心,由众多接受夏王册封的邦国、酋邦及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商朝:
商朝是以商王为元首,以商王畿为中心,畿外由众多接受商王册封的方国、邦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西周:
西周是以周王为元首,以宗法制为纽带的分封制国家。
二、.王权与王位继承制度
1、王权:
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传世文献和甲骨文材料中,商王经常自称为“予一人”或“余一人”,充分显示了商王欲以一人君临天下的雄心和气派。但是,商代的王权与秦汉大一统帝国的皇权不可同日而语。他至少要受到来自大邦商的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的制约。
一方面,商王朝还不是一个已经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其王朝内部除了大邦殷之外,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方国势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商王朝可以看作是一个以商族为中心的方国部落联盟。王朝内部的各方国虽然要听命于商王,但他们与商王的关系不可以完全拿后世的君臣关系来看待。从商代数百年的历史发展来看,王朝与方国的关系往往要受王朝的实力来左右,当商王朝比较强大的时候,各方国诸侯就会“咸归殷”;而一旦商王朝的政治混乱、国力衰退时,这些诸侯们就会不再来朝见商王,也就是不认商王为自己的领袖。显然,就这一点来看,商王与方国诸侯的关系与其认作是君臣,不如看做是盟友。因此,在商王的政治体制中,王权要受到来自方国的有力制约。
另一方面,作为商王对王朝实行统治力量基础的商族百姓,还不是按地域划分的编户齐民,而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居住在一起,以大小不等的宗族集团为其组织形式。我们可以看到直到西周初年,卫国和鲁国在大分封中所分得的殷商遗民还是以族为基本的组成单位的。这些宗族集团,由于内部有着牢固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因而实际上又都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政治团体。商王对这个王朝的统治,就是建立在商人内部的这些宗族集团的联合基础上的。他们的发展与衰落,直接影响着商与其它方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因此商王对这些宗族力量的发展非常关心。卜辞中可见商王为这些宗族首领举行的御祭,攘除灾害以及祈求福佑的记载。作为行使王朝统治权利的力量基础,这些宗族首领和族众在决定国家大事时,自然就拥有了较大的发言权。例如,盘庚迁殷时,商人族众的反对就很激烈,盘庚一方面要强调自己在确定大政方针时的主导作用,“听余一人之作猷”,甚至用殓灭子孙的话来吓唬这些反对自己的人。另一方面它也不能不用好言来安慰那些反对自己的人。还拿了商人祖先们互
相协作、共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故事来感化他们。这样一种对待臣民的态度,反映出商王绝对不同于秦汉以后的专制君主。显然,在商代的政治体制中,王权除了要受到来自外部其它方国的限制以外,也要受到这些来自商人内部各宗族势力集团的制约。
另外,商王朝毕竟是一个进入文明社会未久的早期国家,原始社会的各种民主制度、民主作风必然也会对他的政权体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也都是制约商代王权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商代王权,辅佐大臣就有很大的制约力。这一点在商代初年的伊尹放太甲事件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伊尹以臣放君,在后世专制主义集权统治之下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商初,上至太甲,下至一般族众,都没有对此事作出强烈的反应。尤其重要的是,伊尹在商代还一直受到商王后裔的隆重祭祀,说明终殷商一代,大臣对王的制约权力至少在观念上始终都是受到认可的。
2、王位继承制度:
夏朝的王位继承制度目前的材料看不清楚。商朝: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西周是比较明确的嫡长子继承。
商代的王位继承制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兄终弟及,一是父死子继。统计商王朝的全部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商王朝实际继位的30个王中,兄终弟及者(包括从兄弟相及者)有22位,占到总数的73%还多。虽然如此,但是在王位继承体制中,众兄弟的地位并不平等。表现在,众兄弟虽然都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但在他们之中,却只有一人能够被确认为直系王。就是说,只有其子为王者,其父才能被确认为直系。直系王与非直系王之间,在所享受到的祭祀仪式上有很大的区别。直系王除了能够享受到比非直系王要隆重得多的祭典之外,其配偶在一些特殊的祭典中也能同时享祭,甚至于得到专门的祭祀。而非直系王的配偶则不能与先王一起同时享祭。显然,商王朝的这种王位在兄弟之间的承继,并非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度下的兄弟之间相互平等观念的体现。而是反映了一种基于父权制基础上的不平等的财产继承观念。
商代 是否已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从武乙以前的兄终弟及看,其中有五代是幼弟取得了直系的资格,四代是长兄取得了直系的资格。帝辛是幼子继承,因此,从整个商代的王位继承来看,实以幼子得居正统者为主,是以有学者明确指出,商代实行的应是幼子继承制,而不是长子继承制。
三、国家结构与官僚制度
1、国家结构;
国家结构,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组成关系。商王朝国家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区与王朝中央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规定。简而言之,就是整个国家被区分为畿内与畿外两大组成部分。其中,畿内是商王直接实行统治的地区,畿外是商王通过诸侯实现统治的区域。中央与这两个地区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处在不同的层面上。
将商王朝的全部国土划分为畿内与畿外两大区域,这是夏商周三代国家结构的一个共同特
征。夏代虽然没有直接材料说明已经实行了畿内与畿外两类统治区域,但是《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些“万国”在夏建立之后,应该仍然与中央王朝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隶属关系。但又不可能直接接受中央王朝的管理,因而只能是夏王直接统治之外的诸侯。商王朝的内服、外服体系,应在商政权建立之初就已经确立。文献中记载,商汤在灭掉夏桀之后,大会诸侯,到会者有3000人。显然,这些诸侯不可能都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对象,而只能是在商王畿之外的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
2、官僚制度
与国家结构的这一特征相适应,商王朝的官僚体制,也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尚书·酒诰》记载商代的职官,就分成两个部分介绍:“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的职官称为内服;王畿之外的诸侯,则称外服。《尚书》的记载得到了金文的证实。《大盂鼎》记载:“殷边候甸与殷正百辟。”不仅内容与《酒诰》记载基本相同,连顺序也完全一致。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对商代官僚体制的认识就是如此。有学者认为畿内、畿外分别代表着商王朝的中央与地方,此说似是而非。商王朝的中央当然在王畿之内,但王畿之内也可以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因为“内服”之中就包括了中央的各级官员,也包括了所谓的“百姓里君”,他们显然可以看作是王畿内的各类地方官员。因此,畿内与畿外,只能是看作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上的直接与间接关系。
商的畿内官员,主要有相、尹、多尹、师、太师、少师、史、小臣、多射、多马、多亚、多工、百姓、里居(君)等等。
相是商中央级别最高的官员,是商王左右的最重要的辅助大臣。商代两个最著名的大臣伊尹和傅说,一为商汤贤相,一为武丁相。在商的历史发展上都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商王朝的官僚体制中,相的地位是其他官员不可比拟的。相也可以称作卿士。
尹是商代常见的一种官称。在甲骨文中或单称“尹”,或称“多尹”。《说文》解释尹字云:“尹,治也,从又,握事者也。”将尹解释为“握事者”,说明尹是一种职官泛称。卜辞中所记载的尹,所从事的工作非常复杂,可以证明《说文》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商代的尹,地位最高者如伊尹、黄尹,都是辅佐商王的重要大臣。更多的尹,或者直接服务于王室,或者接受王的命令带人从事农田劳作。地位和身份差异很大,不是一种官员。
师也是商王朝统治机构中的一种重要官员。甲骨文中的师从事的职务是征伐。文献中的师则是乐官。例如商代末年,太师和少师一起“持其祭乐器奔周”。从这个角度讲,师也是一种官员的泛称。古文献中,师与保、傅等,最初应该都是指称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后来发展成为官员的一种泛称。
商的中央机构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官员称作史。甲骨文中有“大史”、“小史”、“东史”、“西史”等史官的名称,文献中还曾出现过“内史”一称,说明商代的史官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官僚群体。不过商代的史官并不完全是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他们从事的职务十分复杂,包括出纳王命、带兵征讨、驻扎地方等等,同时还经常受王的命令出使四方。因此我们不能用后代史官的职事特征来看待商代的史官。
商代有卜官之设。或者单称“卜”,或者称“多卜”、“左卜”、“右卜”、“小卜”。商代也有祝官,甲骨文中经常见到卜问祝祷的内容,但是具体负责其事的职官的称呼在甲骨文中没有反映。
商代还有众多以“臣”为名的官称。职事很不一致,有的地位高受到商王的赏赐,有的则地位比较低,只是负责商王的日常生活而已。
亚是和商王有亲属关系并担任亚职的官员的称呼。他们主要负责的职事包括军事和祭祀两类。
政务官:尹、多尹、百僚
事务官:多宰、小臣、多亚(武官)宗教官:巫、祝、宗、卜、史
商王畿之内的基层官员则有百姓和里居,其中百姓管理王畿内的大小氏族,里居则管理畿内已经按地域居住的居民。这也反映出商王朝内部人群的分化。
商的畿外官员,主要是一些诸侯,分别有候、甸、男、卫、邦伯等不同称谓,其间应有不同的等级差别,他们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在国内是一方君主,在商王朝的国家体系内又构成一级地方政权。一些诸侯还同时兼任商王朝中央的高级官员。如西伯昌与九候、鄂侯就同为纣王的三公。
四、军事制度:
商的军事体制也有着与其国家结构相适应的内容和特征。全部王朝的军队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一是畿内的王室军队,受商王的调遣;一是畿外的方国军队,受诸侯指挥。这两类军队可以视为中央军与地方军。另外,在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族,因此,族军也是商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补充。
商王直接统辖的军队一共有两支,一支以“师旅”为基本编制单位。其中师是最高一级的军事单位。卜辞中有“王作三师左、中、右”的记载。师共分为左、中、右三支,旅则是军以下的军队建制。师和旅的战士都是“众”,在卜辞中,众除了参加征伐之外,还要参加田猎、劦田等农业劳动。显然师旅不会是常设的军队,而是具有亦兵亦农的性质。
受商王统辖的另一支军队则以“族”为单位,这支军队以王室及畿内其他大家族的族众为兵源。甲骨文中记载了不少调遣族军前往征伐的事件,如:“己亥贞,令王族追召方„„”“贞,令多子族及犬族扑周„„”族军是原始社会氏族武装的残余,但是上引卜辞证明了它已经完全变成了商王实行统治的工具,而不是与每一个氏族成员的利益都相关的军事力量。这种族军当然也有亦兵亦农的性质,不可能是常备的武装力量。
这种临时征召的军队,平时训练主要依靠田猎来进行。据卜辞记载,商王经常出猎,并且规模很大,持续时间很长。这种田猎,除了具有一定的游乐性质之外,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劳动,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能够训练士兵。
根据卜辞记载,康丁以后的晚商时期商的兵制开始趋于正规化,主要表现在临时征兵的记载
较之以前要少得多了。说明到了商代晚期王权有了进一步加强的倾向,同时也是适应战争日益扩大的需要。帝乙、帝辛时期讨伐人方和盂方,都要经过长途跋涉,一次征战前后耗时达200多天。显然,以往的临时征兵是不能够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了常备兵的发展。
商代王畿以外的各地方国一般都有自己的军队,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些方国维持了对地方的统治。方国军队的建制,因为材料缺乏,已经难言其详,但应该和中央相差不会太大。
总体上说,商王所直接控制的畿内军队是王朝赖以存在的基本武装力量,方国军队则有两重性:当王朝军事力量强大的时候,各地方国对王朝的隶属关系比较密切,方国军队就是王朝军队的辅助力量,要听凭商王的调遣和支配。而当王朝军事力量削弱,方国反叛王室时,他又会发展成为王朝的敌对力量。
商代的兵种有步兵和车兵两类。
步兵是王朝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步兵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青铜制造的戈、矛和矢。步兵作战一般都要结成大型的步兵方阵。《尚书·牧誓》中记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的战前动员上,一再强调将士在前进过程中不超过六七步,就要停顿下来整顿一次,就是为了保持步兵方阵的队形不致散乱。显然这种作战方式不可能只是周自己的发明,而应该是当时步兵作战的一种基本方式。
商王朝的车兵部队,早在商初就已经建立。古文献记载商汤伐纣时就已经有一定数量的车兵。殷墟的考古发掘,也出土了不少车马并葬的遗迹,这都是商代存在车马部队的证据。商代的战车,以挽二马者居多,也有挽四马者。每辆战车上有甲士三人,所用武器包括弓箭、戈、刀等,其中弓箭是商代车兵的重要武器。每辆战车上有射手一名,负责近距离杀伤敌人。甲骨卜辞中经常有百射、三百射的辞例,日本学者岛邦男认为,一射就是以“战车一辆之射士为单位的编制”。由此可见射手在车兵三人组合中的地位。
在战斗中,车兵与步兵要互相配合。史载武王伐纣时,有革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就是三百辆战车与三千名甲士配合,协同作战。除甲士以外,每辆战车还要配备“三伍”(十五名)徒兵。殷墟宗庙遗址北组出土的一辆战车,有十五名陪葬人员,应该就是战车一辆所配备的徒兵。
五、刑法制度
早在商代初期,成汤就为王朝制定了刑法。《左传·昭公五年》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汤刑”就应该是商汤制定的一部法典。一直到战国时期,荀况还提出过“刑名从商”的主张,可见商代法律在先秦时期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商代法律的内容,由于材料缺乏,现在已经很难描述得清楚。不过根据古代文献可知商代法律较之夏代要复杂得多。例如,商的法律仅各种罪名就有三百多条。《吕氏春秋·行孝》“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另外,残酷是商代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礼记·表记》就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这一点通过殷墟的发掘与卜辞的记载可以得到证明。例如有一片卜辞就曾记载要对100人实行刖刑。从甲骨文来看,像砍头、锯腿、黥面、割鼻以及宫刑、醢、炮烙等等,在商代都已经出现。殷墟王陵的祭祀坑和殉葬坑中,往往都埋有大量身首异处的人骨架。这些人当然不一定都是犯罪的人,但是我们据此也可以对商代刑法的残酷特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商代也设置了关押犯人的监狱。商纣王曾经把周文王拘押在“羑里”,即商朝的监狱所在地。
六、贡赋制度
贡赋制度是国家权力在经济领域的最终实现。关于商代的贡赋制度,战国时期的孟子曾经有过非常简略的说法:“殷人七十而助,„„助,籍也。”(《孟子·滕文公上》)就是说,商代主要采取借民力进行耕作,从而榨取劳动产品的赋税方式。不过,根据甲骨文的记载,知道商王朝对待王畿和畿外这两个不同的对象,采取的是不同的贡赋制度。
内服地区百姓所需承担的贡赋责任主要是为王室耕作田地。外服的百姓则主要是向商王提供实物赋税。这些实物贡赋种类十分复杂。其中主要有牲畜、矿石、卜甲、卜骨等,此外还包括贡纳具有一定特殊技能的人员、战俘和各地所处的特产、宝物等。
第三节 商代的社会生活
一、经济生活:
1、农业:
商代的社会生产仍然以农业为主。农具主要有斧、铲、钁、锸、耒、耜、镰、铚、刀、臼、杵等,质地仍以石、骨、蚌器为主。用于垦殖的工具主要有:石、骨、蚌铲和石斧,其中扁平石铲发现最多。用于收割的工具主要有石镰、蚌镰,其中石镰发现最多。木制农具虽然在商代的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但在殷墟的许多窖穴的壁上发现清晰的双齿木耒的痕迹,由此可见木制农具必然会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青铜工具在商代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得很少,主要是因为青铜珍贵而稀少,不可能被普通百姓用于制作劳动工具。只有到铁制工具出现并普遍使用之后,木石工具才会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生产工具没有取得重大的改进,因此商代的农业生产,采取的仍然是集体耕作的形式。在殷墟的第三次发掘中,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在第七次发掘中,一个坑内又集中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农业劳动工具的集中出现,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肯定是集中组织的。卜辞中常见商王大令众人劦田的记载,劦田的劦字,正像三人协力共同耕作。这与考古发掘所展示的现象是十分一致的。
农业工具与耕作形式,较之夏代都没有质的飞跃。其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经验的长期积累之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甲骨文的田字有很多种写法,但都是方方正正的形态,其中的界画就是疆界和沟洫。
考古发掘的商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储藏粮食的窖穴,这些窖穴挖在地面以下,最深者可达8、9米,一些窖穴的底部及壁上还用草拌泥涂抹,修建得十分讲究。甲骨文中还有“廪”字,很像露天的谷堆形。卜辞中还有商王派人检查仓廪的内容,这一方面说明了粮食的储藏在商代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的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在揭露纣王暴行的同时,也反映出商代中晚期以后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显然应该归功于商代农业技术的普遍提高。
农作物的种类很多,后世所说的“五谷”在商代都已经出现。其中,黍(有粘性)、稷(小米,无粘性)是最常见的作物。此外,菽、麦、麻、稻的种植也比较普遍。
农业在商代的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体现在商王对农业收成极其重视,卜辞中贞问农业收成的条目很多。
2、畜牧与田猎
商人是有着悠久畜牧传统的民族,中原一带最早利用牛马为人类提供动力的就是商民族。当时饲养的牲畜,可谓是六畜俱全,包括牛、羊、马、犬、豕、鸡等,甚至还有象。卜辞中有“省象”的记载,就是前去检查所饲养的象群。显然,商代的中原地区要比现在温暖湿润的多。
从卜辞提供的相关数字来看,商代畜牧业的产出很大。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作祭祀的牺牲。用牲的数量,少则数头、数十头,多则四五百头,其中最多的一次是“千牛”。在殷墟的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了大量的牛、羊、豕的骸骨,这与卜辞的记载是十分吻合的。显然,没有畜牧业的巨大发展,如此规模的用牲是无法承受的。除了祭祀之外,更多的家畜是供给人们食用或者使用,就卜辞所反映的情况来看,马和象是商人平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两种大型家畜。马的用途主要是提供动力,主要是驾车。象的用途除了提供动力之外,一个重要的使用价值就是参与征伐。卜辞中有关于是否让象跟随军队前往征伐的记载。这与古代文献中所说的“商人服象,纣虐于东夷”的说法相当吻合。
渔猎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出土渔猎工具。商王经常外出围猎,一次就能捕获数百只鹿,一次猎获的禽鸟最高竟达348只。
田猎除了游乐的性质外,从每一次所捕获的动物数量来看,也具有补充王室收入的成分。更重要的是,田猎活动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军事训练方式。卜辞对于狩猎记载十分详细。商王在出发前,一般都要进行占问。占问的内容十分复杂,包括准备前往的地区,参加的人员、田猎的方式和手段、狩猎的对象等等。显然,田猎是由准备并且按计划进行的,如此精心的准备和安排,当然不是仅仅用“游乐”二字就能正确阐明其全部意义的。
3、手工业
生产部门种类很多,青铜制造、陶瓷烧制、玉器及骨器加工、纺织、酿酒、竹木漆器制作、车辆制造以及皮革加工等手工业生产,都获得了巨大发展。使人们日常生活展示出更加丰富
多彩的面貌。
青铜制造业最能代表商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水平。种类繁多,有礼器、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其中礼器所占比例最大,种类也最多。所谓礼器就是贵族在进行祭祀、燕享、朝会及盟誓等各种礼仪过程中所使用的器物,也可以称之为彝器。由于礼仪在商代社会生活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青铜被大量用于制作礼器。总计商代的青铜礼器,有用于烹煮的鼎、鬲、甗,有用于盛储的簋、豆、盘、盂,有用于行乐的铜铙,其中酒器最多,有爵、觚、觯、斝、角、尊、卣、盉、觥、罍、壶等,反映出饮酒在商代礼制生活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它青铜制品还有兵器如戈、矛、剑、戟、斧、钺、箭镞,工具有锛、锥、钻、凿、刀、削等等,以手工工具居多,农具较少。总之青铜制品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铜器的表面一般都铸有瑰丽多彩的花纹。前期是粗疏的动物纹、几何纹和无底纹,后期纹饰日渐繁缛,主要有饕餮纹、夔龙纹、蝉纹、云雷纹、蟠龙纹。其中云雷纹是最常见的底纹,底纹之上铸刻其它各种主题纹饰。还有一些青铜器在主题纹饰之上再加上一些修饰的花纹,这样,仅一件青铜期上就堆饰三层花纹,十分精美。
前期铜器基本看不到任何铭文,晚期康丁之前出现了字数很少的铭文和一些标明器主族氏的各类符号。铜器以方形为主。武乙以后,开始出现字数较多的铭文,最多有40余字者,形制也发生了变化,圆鼎较多,鼎足也由原先的圆柱形变为中间略细的蹄足形。
商代青铜铸造业的产业规模是空前的。郑州商城的一处铸铜遗址,面积就超过了1000平方米。晚商时期殷墟的一处铸铜作坊遗址,总面积更是达到了10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出土了三四千块铸铜用的陶范以及大量的铜炉残块、木炭及矿渣等。如果再加上殷墟发现的其他铸铜遗址,则商代晚期王都一带的铸造业,其规模之大是十分罕见的的。司母戊大方鼎据专家估计完成从制模、翻范、浇铸到后期修饰全过程,再加上运输、管理人员,总计需要300人以上。显然,没有青铜铸造业规模的巨大发展,是不可能制造出如此庞大的巨型青铜器的。
铸造工艺相当完备,每一件青铜器都要经过一系列工序。小的器物一次就可以浇铸成功,大的器物则要先行铸造各个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此外,青铜合金的比例也日趋合理。如司母戊大方鼎其合金比例是铜占84.77%,锡占11.64%,铅占2.79%,与我国文献《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青铜制品比例正相符合。“六分其金(铜),而锡居其一。”用这一比例铸造的青铜礼器或乐器,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制作工艺体现在丰富复杂的造型和纹饰上。有的庄重古朴,有的瑰丽奇特,有的能显示出厚重雄浑的王者气度,有的能反映出作器者所具有的机智敏锐的艺术才能,商代的青铜器精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出土于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前者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875公斤。后者在尊的方肩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羊身,羊角卷曲,生动逼真,器身四壁用蟠龙装饰,双角龙头正好点缀在两只羊头中间,布局新颖奇特。整个器身的雕镂精美绝伦,充分展示了当代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技艺。
从地域上看,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经十分普及。北起辽宁东部,南至长江流域,西起陕甘,东到江浙,考古工作者都发现了商代的青铜器,除极个别之外都是本地制造的。
制陶业在商代也获得了巨大发展。郑州早商遗址的一处制陶作坊,在总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的范围内,一共发现了14座陶窑。陶质以灰陶、黑陶、红陶为主。而最能代表商代制陶工艺的则是晚期生产的一种白陶。以高岭土为陶坯,经过10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洁白细腻,镂刻精美、造型秀丽,叩之有声,是非常罕见的陶器精品。其制作工艺要比一般陶器复杂的多。原始瓷器残片也被发现,都是用高岭土制作,表层涂有青釉,经过高温烧制,吸水性很低,成分已经和后世的瓷器比较接近。
玉器、骨角器的加工在商代的手工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妇好墓中发现随葬的玉器近600件,还有多达200余件的骨器、角器与牙器等。玉器大多是精美的工艺品,有用于佩戴的璜、璧、玦、圭、璋等;有用于仪仗的玉石兵器如斧、钺、刀、戈、矛等;有的则制作成礼乐器如簋、豆、盘、尊、磬。此外,商代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玉人、玉象、玉虎、玉兔、玉龟、玉蝉、玉铲等手工艺品,制作都十分精美。骨器除了使用动物骨骼之外,人骨也是重要的骨器原料。郑州商城北发现的骨器作坊中,一半的原料是人的肢骨和肋骨,再其附近还发现了上百个人的头盖骨,上面有很清晰的锯痕,显然是用来加工骨制器皿的。
商代的纺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丝织品不易保存所以实物尚未发现,但是在不少商代的遗迹中都发现了形态逼真的玉蚕。丝织品价格昂贵,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身上穿的还主要是麻纺织品。有实物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河北藁城台西村守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麻织品,经过鉴定,都是平纹组织,在1平方厘米的麻布上,经线14根到22根不等,纬线则从6根到10根不等。从技术上来看,已经和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大麻布非常接近。
酿酒业非常兴盛。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用于酿酒的酵母。大量酒器的出土说明当时酿酒业具有很大的规模。文献中记载商纣王好酒淫乐,以酒为池为长夜之饮;周初君臣总结商亡教训,以商人酗酒为戒等等,都具体反映商代酿酒业的发达。
商代的手工业生产全部具有官营的性质,所生产的产品都直接提供给商王、贵族及各级官僚和官府机构使用,国家对手工业工人实行集中管理。卜辞中的“多工”、“宗工”、“百宗工”等,都是负责管理手工业的官员。这样就形成了不少世代相传的掌握了某一门手工业技艺的手工业工人的世家。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就有不少手工业者世家被封赏给畿外诸侯。《左传·定公四年》记载的殷民六族和殷民七族,其中的索氏是纸绳世家,长勺氏、尾勺氏是制造酒器的世家,陶氏是制陶世家,施氏是制旗世家,繁氏是制做马缨的世家,锜氏是制作锉刀或制釜的世家,樊氏是制作篱笆的世家,终葵氏是制锥的世家。在商代,他们显然都是直接隶属于国家的手工业工人家族。这些身份受到严格控制的手工业工人,不能完全以奴隶视之。
4、商业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商代的商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商人很早就形成了从事贸易活动的传统。例如,商人的先公王亥就曾赶着牛羊到其他部族去从事贸易。商王朝灭亡后,上的一部分遗民仍然还是“肇牵车牛远服贾”,即驾着牛车,长途跋涉,从事贸易活动。显然,经商是这个民族的传统之一。有些学者认为,今人成货物交易为商业,称这些从事这些活动的人为商人,就是来源于这些善于从事贸易活动的商族。
关于商王朝统治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现在没有什么十分确实的资料可资说明。不过,在已经挖掘的商代遗址中,不论早期还是晚期都发现了大量的来自远方的物品,如产于东海、南海乃至印度洋的海贝、鲸鱼骨、海蚌、海龟,以及来自于新疆地区的玉石等等。这些宝物,可能绝大多数是通过进贡及掳掠的方式获得的,但是也不能排除通过贸易的手段交换而来的可能。
商代,贝成为一种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贝在我国最早是作为一种比较贵重的装饰品来使用的。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贝,在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贝。不过由于在这些遗址中贝的出土都很少,因此,还不能断定这些贝是否已经作为货币在使用了。商代考古中的贝的发掘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是贝的随葬十分普遍。从时间上看,无论是商代早期还是晚期,贝都是最为常见的殉葬物品。从人群上看,则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流行随葬贝。例如,殷墟的一座平民墓葬中,虽然只殉葬了五件陶器、两件小型的铜器和一枚玉饰,但却发现了350枚贝。甚至是在个别的奴隶乱葬坑中也发现了一两枚殉葬的贝。二是贝的随葬数量非常巨大。最早如郑州白家庄的一座墓葬中,就曾发现了随葬460多枚贝的现象。而在殷墟妇好墓中,则更是一共出土了6000多枚贝。三是出现了贝的仿制品,如石贝、铜贝、玉贝、骨贝等,显然,如果商代的贝仅仅只是贵重的装饰品的话,上述现象是很难解释得清楚的。
另外,商人死后殉葬贝,大多是放在死者的口中、手中、足旁和胸口。这与后代将铜钱放在死者口中及手中的现象也十分相似。
作为货币的贝,其单位是朋。一朋是十贝,共两系,每系五贝。由于贝已经成为了财富的一种象征,因此到了商代晚期,就出现了商王经常将贝赏赐给他人的现象。如《戍嗣子鼎》记载:“丙午,王赏戍嗣子贝廿朋。”
由于材料缺乏,关于商业、货币等经济现象在商人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地位,现在还很难确定。但是,根据前文所述,商代的手工业本来就是一种主要供给商王、贵族及官僚的官营手工业,它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数量很少。而一般的普通百姓,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下,剩余产品也不会很多。因此,通过商品流通获得生产、生活所需品,不可能成为商人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方式。另外从商代墓葬的情况看,青铜器、玉器等各种宝物重器,才是商代贵族显示自己地位及财富的主要对象。因此,虽然贝已经成为了衡量财富的一种标准——货币而存在,但它在商人的经济观念中,还不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例如商代晚期的商王赏赐给臣下的贝的数量都非常少,这显然是在说明贝不会是当时体现财富的主要方式。
二、文化生活
1、文字
商代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文字,并且出现了成形的文献记载。《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正反映了这种情况。商代的文字,有甲骨文、金文、陶文和刻在玉、石等材料上的铭文等多种形态。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当然还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及兽骨上的占卜文字,它的发展,对于古代历史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末在河南安阳一带,农民们经常在耕作土地的时候发现一些甲骨片。人们认为这是中药“龙
骨”,可以治疗刀伤而卖给了中药铺。后来一些带有文字的甲骨片被人认出是属于古代的东西,古董商开始收购。不过直到此时,甲骨文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发现,影响也不大。主要还是作为一般的古董在市面上流通。甲骨文被发现并在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与清朝的一个官僚王懿荣十分不开的。王懿荣是一个金石学家,能够鉴别古物的真伪,并能辩别古物上的文字。1899年,王懿荣见到“龙骨”上的刻画,认出是已经失传的古代文字,便按字论价,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开始收购甲骨片。这极大地扩大了甲骨文的收集和研究在社会上的影响,因此,学者们一般将这一年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年代。1903年王的好友刘鹗(字铁云)出版了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一共拓印了1000多片甲骨,并第一个提出这些刻画在甲骨片上的文字是“殷人的刀笔文字”,是占卦的“卦辞”。1904年,大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中所著录的甲骨文字,写成了《契文举例》一书,这是第一部甲骨文字的研究著作。
1928年以后,考古工作者对安阳殷墟先后进行了数十次科学发掘,到目前为止,商代甲骨出土总计约在15万片以上,共有单字5000字左右,其中已经被学者考释出来的单字在1000字以上,为我们今天研究商代文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从文字结构上看,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还是象形。不过,甲骨文的象形字已经摆脱了简单摹画的低级阶段。经过长期的概括,它的象形字已经简化并趋于定型,而且能通过突出事物自身的某些特征来达到表现它们的目的。例如对牛、羊等四足二角一尾的家畜,甲骨文的象形字就通过展示它们在犄角上的特征来予以区别。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则通过会意或指事的方式来表达。例如,甲骨文用一个“日”和一个“月”合在一起来表示“明”,这就是会意方法的使用;用上短下长的二横来表示“上”,用下短上长的二横来表示“下”,就是使用了指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一个形声字主要包括两个符号,一个是表示字义的形符,一个是用于表示字音的声符。例如,“盂”字的上半部“于”,表示这个字所发的音,下半部的“皿”,表示这个字所代表的义。又如“祀”,左半部的“示”表示义,右半部的“巳”表示音。形声字是汉字发展到高级阶段之后的产物。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甲骨文中形声字的发现说明了汉字在商代之前已经经过了一个很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金文和陶文。殷墟的遗址中曾发现墨书和朱书的文字,写在陶器和玉器之上,从文字所展现的锋芒看,这些文字的书写工具应该是毛笔,甲骨文中的“聿”字正像手握笔之形。显然,我国使用毛笔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的商代。
当然,商代的文字毕竟是属于汉字的早期发展形态,例如钩子方法主要是象形和会意,而作为汉字高级发展阶段的形声字还不到甲骨文字的五分之一,同成熟的汉字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历法
商人已经有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当完整的历法。商代的历法是一种用干支记日,太阴记月,太阳记年,用闰月来调整季节的阴阳合历。商代历法中一年的长度约在360——370年之间,由于当时还处在观象授时阶段,因此还不能准确地测算出一个太阳年的实际日数是365天,商代的年,早期主要称作“岁”,也有称作“年”的,但是比较少见。晚期主要称作“祀”。岁及年这两个时间概念都来源于庄稼的生长周期,而祀则来源
于商王对于先王和先妣轮番祭祀一周的时间于一个太阳年的日数相近。
从甲骨文来看,商人将一年只分为春秋两季。农业经济中,春种与秋收时最重要的两个生产活动,因此,人们对于这两个季节自然就会更加重视。
商代的历月是以月象为准的太阴历。商人的历法中,月已经分成了大月和小月两种,但大月和小月的具体天数并不确定。其中大月有30天的也有31天以上的;小月则有29天的,也有少于29天的,甚至有25天的。一年中的12个月,也不完全是大小月相间,卜辞中见到有3个大月相连或3个小月相连的现象。为了弥缝太阴历与太阳历之间的差异,商人采取了置闰的办法,在某一年内增加一个闰月,间或还有一年置两闰的现象。早期一般年终置闰,所闰的月叫13月或14月,晚期则在年中置闰。这种通过增加闰月来调和阴历与阳历之间差异的做法,在我国传统的历法中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着。
商代记日主要采用干支记日法。所谓干支记日就是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干支记日单位,循环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辞中,记有干支日的甲骨非常之多,还有一些甲骨上则刻着专门查检日期的“干支表”。
商代天文历法的进步,离不开当时数学的发展。从卜辞中可以看到,商人已经懂得十进位的计算方法,十、百、千、万在甲骨文中都各有专名,3、宗教
商代是一个十分迷信的时代,巫术、祈禳、占卜和祭祀是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内容。《礼记·表记》在评述商代的思想特点时就指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甚,先鬼而后礼。”这一点在卜辞中有充分的反映。其中,占卜和祭祀是商代最为常见的两种早期宗教行为。
商王无论事情大小都要进行占卜,向鬼神询问。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以至于生育等等。几乎是无事不卜,占卜行为可以说是商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代甲骨占卜的过程,可以分为整治甲骨、占卜、刻辞及存储四个阶段。
4、艺术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优秀教案
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三、古代中华文明曲折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
五、明清之际的中国: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强化专制皇权;清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清政府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上承古萌新出现新观念,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批判旧思想与专制制度,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出现四大小说名著。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清时期,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一方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以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严重的危机。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海禁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八、明清(前期)
总的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1368-1840年)
(一)强化君主专制
1.明朝:①1380年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对皇权不起制约作用。
2.清朝:①皇太极仿明制设内阁,负责奏章票拟;②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务,以制约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集权于皇帝;③雍正帝设军机处,由亲信充任军机大臣,军国大事由皇帝决策,军机处行文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这种不受约束和监督的绝对君主制度,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的随意性的特点,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康熙帝的政绩
1.强化皇权:①清除鳌拜,总揽朝政大权②设南书房,集权于皇帝。
2.巩固统一国家和维护国家主权:①平三藩之乱;②进军台湾,设台湾府;③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④册封喇嘛教**,分掌蒙藏地区事务;⑤在黑龙江流域实行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⑥组织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3.重视经济,尊崇儒学,开创“康乾盛世”
结论:康熙帝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抵制西方的殖民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其次他调整了生产关系,重视文治,缓和了民族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但康熙帝是中国封建阶级的政治代表,他强化了君主专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阻碍了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
1.明清的经济政策:①“重农抑商”政策。抑商的做法有:实行专卖制度,官府垄断盐、茶等的经营,加征商税;制定歧视商人的规定;设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影响:强化了封建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做法是:禁止沿海人民与海上敌对势力、倭寇、外国人交往;对外贸易在限定地点由官方主导进行。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原始资本的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农业的新发展:①多熟制的发展和多熟品种的培育;②引进和推广国外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③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形成专业生产的区域;④编撰《农政全书》,总结生产技术和经验。
3.手工业的成就:①瓷都景德镇在青花瓷基础上,烧制出彩瓷和珐琅瓷;②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中心,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使用花楼机织造精细丝织品。清中期开发出“金宝地”新品种;③造船业发达,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4.徽商和晋商的形成;由经营盐业起家,经营范围扩大到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还经营典当、票号等金融活动。晋商活动范围远至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5.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①明代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的丝织业中机户出资购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和机工形成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雇佣工人,两者已无人身依附关系;②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表现在:机房(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密,雇工数量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③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总趋势,但在明清时期,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始终处在萌芽状态,整体上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影响。
(四)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1.明朝中期,王X明发展了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程朱理学发展为“心学”,宣扬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进一步发挥儒家“仁”的思想。
2.明朝后期,李贽的“离经叛道”。表现在:他自称异端,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民主启蒙思想。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民生之本”。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到实践中求得真知。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评价:他们的思想主张是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这两大时代发展趋势在思想上的反映,他们的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成果:①明朝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对我国传统农学进行总结;②李时珍编《本草纲目》,总结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和成就,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文学艺术成就:①小说呈现空前繁荣局面,《三国演义》、《水浒转》、《西游记》、《红楼梦》问世;②传奇的演唱形成昆曲一统的局面,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传奇最出色的作品;③在徽剧与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的基础上形成京剧,涌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④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教学反思】
第五篇: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一.先秦时期: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木、石、骨、蚌);土地公有制;壁画、彩陶画。2.奴隶社会:
(1)商、西周时期: ①经济:
农业:石器锄耕、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绿肥、治虫等技术。耕作方式: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期,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国王代表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官府垄断,青铜制造;官营手工业为主:产生于西周时期。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资金、原料由官府供给,规模经营,产品不入市场,职业世袭,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工商食官”政策 ②政治:
夏朝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即王位世袭制。商朝内外服制度。周朝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其中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③文化:甲骨文、金文。
(2)春秋战国: ①经济:
农业,A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这是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B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土地向私有制。C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产生时间:春秋。瓦解: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简单概括为: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时,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出现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冶炼业,冶炼生铁和块炼钢。丝织业,有大量的锦、绢、罗、纱丝织品。
商业兴起,商品市场、大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队的主体。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营工商业兴起,与市场联系紧密,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早期的“机工、机户式”的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秦商鞅变法。③文化:
A诸子百家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B文学:《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多反映社会现实。《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浪漫主义杰作。采用楚国方言,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句式灵活。
C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
D天文:战国:甘德、石申,《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申,《石氏星表》,120多个恒星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E司南(指南针)F帛画《人物龙凤画》
二.封建社会时期 1.秦汉时期:(1)经济:
农业,土地私有制,自耕农经济,汉代《汜胜之书》、赵过推广耦犁、代田法、区田法,水利有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汉初“与民休息”。
手工业,东汉制瓷技术成熟;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冶炼,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汉代:“丝国”之称,丝绸之路商业,统一货币(秦朝使用圆形方孔铜钱作为统一货币。)、度量衡,驰道。(2)政治:中央,“皇权至上”为核心,三公九卿、刑法严酷、中央集权体制建立;地方,郡县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汉武帝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推恩王侯。(3)文化: A统一文字,“小篆”为统一的文字,后来“隶书”作为新字体流行。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李斯《泰山刻石》;汉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石门颂》;实用性文字。B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初的黄老之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C印宗秦汉,秦汉时代是篆刻艺术的一个标志性时期。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明中叶以后,文彭等的创作为代表,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夫妇宴饮图》。
D天文,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比欧洲早1700多年。E中医学,《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四诊疗法,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了五禽戏。中药学,《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专著。F造纸术。E数学,《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G汉赋。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经济:农业,黄河流域的精耕细作技术日臻成熟、轮作和推广绿肥。手工业,冶炼业,灌钢法。商业,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2)政治:天下纷争。
(3)文化:佛教传入、道教兴盛、儒教衰落。中国书法开始自觉阶段、书法艺术的定型时期。行书虚玄灵动,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士大夫画家活跃,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顾恺之《女史箴图》。刘微首创割圆术。祖冲之圆周率,早1000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提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我国现在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隋唐时期(1)经济:
农业,曲辕犁、南方经济逐渐赶超北方、筒车、大运河;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隋唐时制瓷业成熟,白瓷进入成熟阶段,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丝织业,唐出现缂丝技艺。
商业,商业都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农村集市(草市)、柜坊、飞钱,外贸(广州,设市舶使)。唐代以前的城市商业格局(政治中心),交易场所的限制,市坊分开的限制,交易时间的限制。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2)政治:中央,三省六部制、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3)文化:唐诗;绘画,敦煌壁画;代表画家:展子虔《游春图》、“吴带当风”的吴道子《天王送子图》、阎立本《步辇图》;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人物画占主要地位。书法,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笔画完备,结构严整;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书法艺术的高峰。火药;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雕板印刷的《金刚经》;唐代僧一行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实测子午线的长度,世界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制成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三教合一。
4.宋元时期(1)经济:
农业,精耕细作进入全面成熟时期,稻麦两熟;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手工业,冶炼业,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冶铁。纺织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成为元明时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制瓷业,宋代瓷窑遍布全国,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生产彩瓷。
商业,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朝时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时期;宋代城市的商业格局:坊市界限不复存在,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商品种类众多、出现专业性、时令性集市;边贸发达:榷场;外贸发达:元大都、杭州、泉州。
(2)政治:宋,中央,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参知政事;三司使。地方,文臣做地方官,通判,转运使。元,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行中书省。
(3)文化: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个多世纪。北宋时期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得到广泛应用,火器种类增多。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界推崇;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书;《农书》。宋书法,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的瘦金体;宫廷画;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冕《墨梅》。民间风情画出现,《清明上河图》;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宋词(豪放派与婉约派);元曲(散曲与杂剧,关汉卿、马致远)。宋代南戏。程朱理学的兴起,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朱熹。“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王阳明:“致良知”。)
5.明清时期(1)经济:
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一条鞭法;地丁银。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丝织业,鼎盛,官营和民营,丝织中心苏州和杭州,丝织技术高超“妆花锻”和“金宝地”;江苏松江在明代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棉布日益流行。陶瓷业,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商业,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A商业市镇兴起,B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C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劳动力成为商品, E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大商帮。明清时期,形成以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流通体制。明清时期的城市(经济功能为主)松江——棉纺织业;景德镇——陶瓷业;佛山——冶铁业;汉口——商品转运码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清:发展缓慢;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国力的强盛。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2)政治:中央,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康熙: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中央机构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地方,明废行省,设三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3)文化:阳明心学(“致良知”;“宇宙便是吾心”)。李贽,反对权威;男女平等;赞颂改革。三大进步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政治主张“人民为主”,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经济,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思想,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小说,“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京剧,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汉剧进京,相互融合;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成熟,“同光十三艳”;京剧的表演内容、表演艺术,影响至全国、全世界。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祝枝山、文徵明;印,明中叶以后,文彭等的创作为代表,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民间绘画兴盛。朱耷《松鹰图》、徐渭《黄甲图》、郑板桥《墨竹图》。士大夫文人写意画成就最为突出;晚明:朱载堉提出“理由数显,数自理出。” 明代:《农政全书》徐光启;《本草纲目》李时珍;明长城;郑和宝船,那时已使用牵星术导航,代表着当时利用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明北京城。
(注:关于中古重要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对照第一轮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