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鉴赏(节妇吟)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0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酬赠诗鉴赏(节妇吟)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酬赠诗鉴赏(节妇吟)教学设计》。

第一篇:酬赠诗鉴赏(节妇吟)教学设计

杨霞原创课件、教案、教学设计(修改)

酬赠诗鉴赏——(节妇吟)

教学目标:

1、了解酬赠诗特点;

2、鉴赏酬赠诗比兴艺术手法;

3、引导学生委婉含蓄地传情达意,让生活更有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酬赠诗比兴艺术手法,感受委婉含蓄语言的魅力;

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委婉含蓄地传情达意。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读——思——联——仿”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酬赠诗,认识酬赠诗的概念和特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赠诗:诗人赠送酬答之作

特点: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

二、【高考链接】 2008年高考语文题(北京)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题中的诗歌鉴赏,除了送别诗(词、曲)、咏物诗、羁旅诗、咏史诗、写景诗、贬谪诗等我们熟悉的材料外,又新增了酬赠诗、节令诗和题画诗等。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酬赠诗的鉴赏应注意: 要知人论世,熟悉写作背景,考试时特别注意原诗后面的注释。

三、结合学过的酬赠诗,思考:什么是酬赠诗?

1、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

2、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概括酬赠诗的特点(学生写作)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枝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酬赠诗是-------------教师示例

1、酬赠诗是刘禹锡贬谪之后豁达的襟怀,巴山楚水,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永远积极争取、慷慨昂扬!

教师示例

2、酬赠诗是顾炎武国破家亡后对故国的赤胆忠心,浊酒、黄花,离怀、愁眼,肝胆、鬓华,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

四、鉴赏新课: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诗歌大意:你明知我有丈夫,而送我两粒珍珠。我感谢你的好意,而系在我红裙上,可是我家的高楼连着内苑,我的丈夫在明光宫作侍卫,我知道你的心思是光明正大,不过我和丈夫是誓同生死。我决定还你两粒珍珠,可是我眼泪流了下来,为什么在未嫁之前,没有遇着你呢?!

1、粗读——你觉得像什么诗?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叹息; 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2、知人论世——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而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

【背景】张籍(约766-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节妇吟,乐府诗题,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日渐壮大,而朝廷积弱日久,已难控制,割据之势日成。藩镇为增加实力,常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朝廷官员和文人。一些不得志的官员和文人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为此写过《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在此点上与韩愈心志相通,都是主张统一,反对分裂。此诗便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

3、比兴手法:请同学们结合背景指出表层与实质的对应关系 主人公:妾—— 第三者:君—— “我”丈夫:良人——

4、【质疑问难】

1、你觉得诗中女主人公的所思所想真的符合女性之“节”吗?从情感上讲,她对这位第三者的求爱到底持怎样一个态度?

5、对比阅读

陌上桑——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主旨不一样:张籍深知李师道有野心,朝野一片怨声载道,躲都躲不掉,还能跟随他硬往火坑里跳吗?这样的权臣势大心狠,得罪不起,也不能横眉怒目地回绝,张籍深深地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残酷的现实逼迫张籍必须做出明智的决择,达到“既不受聘、又不交恶”的目的。聪明的张籍终于以巧妙的构思,塑造了一位含情默默的年轻少妇形象,以感君盛情,心有爱慕,但又不能爱恋的绵绵深情,委婉自然地向李师道表白了不能应聘的态度,未露半点瑕疵,让权势遮天的李师道无懈可击,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维护其“节妇”之名了。一场政治危机就以这么一首《节妇吟》巧妙地化解了,留给各方一个相安无事的喜剧结局。此时此刻,读诗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张籍的安贫乐道、委婉机智而拍案叫绝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对这样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而赞叹不已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对诗中塑造的这位温情理性的节妇而心存敬意呢?

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她不畏权贵、义正辞严、抗恶拒诱、刚洁端正,斥责“使君”,使显赫的“使君”无言以对、无地自容。

五、酬赠诗的鉴赏应注意(补充):

1、要知人论世,熟悉写作背景,考试时特别注意原诗后面的注释。

2、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能研读出比兴之外的深意。

六、作业:

1、请用这两种方法鉴赏《近试上张籍水部》

2、【拓展延伸练习】结合这首诗,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学会说“不”。

教学后记

这节课因为结合高考实际,加上教师示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整体设计思路较宽,而且一环扣一环,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

第二篇:原创精品教案 酬赠诗四首

《酬赠诗四首》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简要地说出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基本情况。

2、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诗中的词语;了解酬赠诗的基本特点。

3、通过《节妇吟》《近试上张水部》进一步学习比兴手法;

4、理解比喻创新是诗意创造的主要路径,而新奇的比喻产生于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激情。【教学重点】学习诗中的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教学法】合作探究(“读-译-思-辩-仿”模式)【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在唐代,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比如,要感谢一个人,要拒绝一个人,要请求一个人给自己帮忙,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信手写就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交与对方。而这一类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酬赠诗”。

说起酬赠诗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等就属此类。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板书】酬赠诗:诗人赠送酬答之作 特点: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

二、方法指导

1、酬赠诗是从诗的功用角度命名的,而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是从诗的题材角度命名的,读时请加以注意。

2、酬赠诗通常是有赠就有酬、有来就有往的,而且常常和赠诗的韵,如《酬乐天频梦微之》。

3、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大致可以分三步走。一是熟读成诵,在诵读的过程中想象自己就是诗人,处在某种情境中,想要表达某种情感,尽量体会诗人的情感。二是反复揣摩诗的题目、重要的词语及结尾的诗句,以此帮助自己把握诗的主要内容。三是考虑诗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可通过对比的方法体会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与一般诗不同或高明的地方。其实这三步在实际运用中很难分开,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三、鉴赏《节妇吟》

(一)整体感知[读、译]

1、首先请大家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请科代表领读)

2、请预习小组展示预习成果——生字词的注音。

3、介绍作家张籍;解题(什么是“节妇”?)。

4、学生对照注释看原文,把不理解的地方指出来,教师点拨、答疑。[译] ※讲述张籍的“尴尬”:应运李师道,就不能与中央保持一致,而拒绝,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有了《节妇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全诗分两个层次。首四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为第一层次,写接珠。前二句从对方角度写授珠,后二句从自己角度写受珠。汉乐府“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可知赠珠是表示爱情。接珠似为对方用情之深所感,但细读下文,方知其中颇具讽意。后六句“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为第二层次,写还珠。前四句写还珠原因,后二句写还珠情态。“妾家”句写其富有;“良人”句写其贵重。《史记"淮阴侯列传》:“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这里指“良人”供职朝廷,位置显赫,宠信有加。这里表明自己不会因赠珠者富贵而动心。“知君”句上接“缠绵意”,“事夫”句上接“妾家”句,表明自己早已立誓与夫同生共死,从一而终。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故末二句才有相逢恨晚的说法。“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更比“良人”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

※意读,请学生根据原诗,以他三人称的口吻分两段讲述这个故事 1 接珠

一个已婚妇女遇到一个对自己有意的男子,两人先是以目传情,接着那个男子就送给这个妇女一对明珠,尽管坚持不收,但拗不过男子的真诚,感到却之不恭,最后还是收下了,并珍藏在内衣里。还珠

这个妇女自从珍藏这对明珠之后,总是感到心神不宁,她经受不了内心矛盾折磨的痛苦,最后决定把这对明珠还给那个男子,向他表明:“自己家门显赫,丈夫威猛,尽管也明白你的用心,但我早已决心与自己丈夫白头到老,现在把明珠送还给你,我内心也很痛苦,真恨为什么没在出嫁前认识你。”

教师最后展示故事梗要:

一个男子,热烈地恋爱着一个已结婚的女人.因而赠送她两颗明珠。这个女人对这个男子也有爱情,但她不能离弃她的丈夫。对这个矛盾,她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把明珠收下,“系在红罗襦”,是表示接受了他的爱情。终于又把明珠还给他,是表示自己既已结婚,就不应当背弃丈夫,改适他人。

※情读,并讨论如下:

1、诗中的节妇和那个“君”分别喻指谁? “珠”是又喻指什么?

(明确:分别指诗人张籍自己和对方李司空师道。“珠”喻指李司空对给张籍的招揽。)2、为什么要“接珠”然后又要“还珠”呢?

2(明确:“接珠”表示对李师道好意的领会,“还珠”表明对朝廷的忠心;先“接”后“还”既达到了最后拒绝的目的,又没有因此而得罪对方。)诗中给足对方面子的话有哪些?

(明确:“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知君用心如日月”“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二)合作探究[思]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深刻把握本诗的情感脉络,我们需要在诗句之间加上一些关联词。下面,我们来尝试一下。

A、、结合关联词,对照原文,分析句中所蕴涵的情感。进而分析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具体结合诗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为“良人”自豪——对“君”的感激——对“良人”的忠贞——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面对矛盾、痛苦,渴望别对方所理解。

B、这种写法的好处:(教师提示)

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

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C、那么,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呢?请你结合诗句回答。

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要守节。)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我的丈夫也很优秀。)

D、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它写的是一个守节的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可是,回头一看,作者张籍!张籍分明是位男性,为什么要在诗中把自己写成一个女子呢?而且,他的第三者又是谁呢?我们可以结合资料信息和课本注释来思考一下。

这不是一首情诗,而是作者借以拒绝藩镇首领李师道的明志之作。即,张籍婉言拒绝了李师道的邀请。

E、从刚才的结论可以看出,原来我们刚才所谓读懂的只是表现的东西,只是这首诗的一张皮!那么,下面我们结合这个认识重新来看这首诗,看看这表层内容与实质内容之间是怎样对应的?

主人公:妾——张籍 第三者:君——李师道

“我”丈夫:良人——皇帝(国家、国家的统一)<适当点拨> 理由:节妇之节——臣子之节 <适当点拨>(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深层内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谢绝。)F、这种委婉的写法从表现手法上看叫做什么啊? 比喻

G、好了,到这里,我们算是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这首诗,那么,谁来总结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用语巧妙,拒绝别人却让别人比较乐于接受。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而委婉。

(三)质疑问难[辩] 经历了读——译——思三个环节,下面我们可以来个反刍,重新阅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辩] Q1:你觉得诗中女主人公的所思所想真的符合女性之“节”吗?从情感上讲,她对这位第三者的求爱到底持怎样一个态度? 最初有些不节,比如把第三者送的明珠系在自己的衣服上。这说明她在情感上是喜欢这位第三者的。但是,最后,理智还是让她拒绝了这位第三者。可是还珠之际泪水滑落也说明她在情感上是喜欢这位第三者的。

Q2:进一步来说,张籍在拒绝藩镇首领李师道的时候,为什么要这么说?难道他内心深处也乐于去做李师道的幕僚吗? 明确: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对韩愈等所主张的国家统一思想是绝对赞同的,他对李师道的态度也是明确的——厌恶。但是,从课本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师道当时势力很强,可谓炙手可热。而且从历史上我们也知道中唐以后,国家积贫积弱,藩镇割据非常严重。因此,就算是再不情愿,为了不至于让李师道发火,他还是在诗中努力地去讨好李师道。所以在“资料信息”中,黄周星评论说“徒令千载之下,增才人无限悲感”。(简要解释资料信息)

(四)拓展延伸:[仿]

1、结合这首诗,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学会说“不”。(任选一个情境,写400字小作文。)

情境

一、假设,有一位异性多次向你表白他(她)的心迹,并且渴望你能够接受他(她)的超越一般友谊的请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你不能(无法)接受他(她)。那么你该怎么跟他(她)讲呢?

(前提是既不能亵渎对方的真挚情感,也不要给对方任何一点机会。)

情境

二、假如,有一天你爸妈都因为工作而不能给你做饭,你只能自己动手。而学校马上就要考试了,作业特别多。这天傍晚,你刚刚从家里赶回来,你的一个要好的朋友来了,他(她)兴致勃勃地拿来一本漫画,打算和你分享。这个时候,你该怎样和他(她)说不呢?

四、鉴赏《近试上张水部》

1、齐读,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对话,是一幅洞房春晓的闺意图。作者借此表达对张籍提拔或奖掖自己的希望。(主旨)

2、自由读,分析字词

3、《近试上张水部》赏析

首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停”,点放,让红烛点燃,通夜不灭。次句“待晓堂前拜舅姑”。一大早就起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以待天明。可见其对拜见公婆一事相当重视。

后两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娘对新郎问语:不知打扮是否合乎时尚,能否讨得公婆欢心?由于是新妇,羞涩难言,但又不得不说,只好“低声”问,对人物心理描绘相当精细而逼真。

※背景简介,展示基本解读文字 这首诗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对话,是一幅洞房春晓的闺意图。作者借此表达对张籍提拔或奖掖自己的希望。首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停”,点放,让红烛点燃,通夜不灭。次句“待晓堂前拜舅姑”。一大早就起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以待天明。可见其对拜见公婆一事相当重视。后两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娘对新郎问语:不知打扮是否合乎时尚,能否讨得公婆欢心?由于是新妇,羞涩难言,但又不得不说,只好“低声”问,对人物心理描绘相当精细而逼真。

※意读 讨论如下:、诗中的新娘、夫婿、舅姑分别代指谁?

(明确:分别指诗人朱庆余自己和对方张籍以及考官。)、考试、应试作文在诗中又是用什么来比喻的?

(明确:考试用“拜舅姑”来比喻,应试作文用“画眉”来比喻。)3 张籍是怎样回答朱庆余的?展示如下:

酬朱庆余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余是越州人,越州出美女,西施据说就出生在此地。于是张籍干脆就把他比作越州美女,安慰他:你应该就象美女一样,要对自己的美丽有充分的自信。你的文章犹如越女所唱的菱歌,一曲即价值万金,是珍贵的齐纨也无法买来的。其实也就是明白地告诉了朱庆余:放心吧,考官那边我已经搞定了,你就放心参加考试吧!

※根据原诗并参考《酬朱庆余》,另拟一首《酬朱庆余》 学生拟写7分钟; 2 小组代表板书展示; 3 师生共同欣赏评析。附参考作品:

新娘回眸笑春风,玉肌凝脂谁人懂?待到婷婷出阁时,满堂皆叹出芙蓉。新妇细点出厅堂,淡妆浓抹难决断。何忧不似西子美,荆钗亦敌绫罗昂。越女粉红颜,明艳夺众目。父见心欢喜,身登万里凤。

娘子娘子好漂亮,才貌双全无人比。堂前拜见家公婆,大方得体人人夸。一颦一笑懂礼仪,舅姑怜爱定欢喜,夫婿不掩倾慕意,信眉粗细正合时。小荷虽有尖尖角,未来蜻蜓立上头,今朝绽开尚嫌早,他日待放压金池。明艳独特人自知,汝眉深浅无多义,莫忧不得舅姑心,明早梳妆更用情。春风无力晓月残,风逝玉飘柳难杨,须知热到夏雷日,惊天动地撼骄阳。越女明艳人皆知,贤良淑德最实际。三更就起理红妆,不矫不作最合适。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鉴赏《酬乐天频梦微之》《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简要复述前两首首手法的新颖,巧妙地化解生活的尴尬,达难达之意;交代本节课学习的重心:鉴赏两首诗的艺术手法。

二、鉴赏《酬乐天频梦微之》和《梦微之》

1、齐读,整体感知

这首诗通过写不同寻常的梦境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主旨)

2、自由读,分析字词

3、赏析《酬乐天频梦微之》

前二句“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写两地迢迢千里,通信相当不易;收到老朋友的诗,诗说梦中见到了自己,心里非常欣慰。

后二句“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写自己疾病缠身,神情恍惚,虽颇多梦,梦中见到的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想在梦中见到你,却偏偏就没有梦见。元稹在通州因患严重疟疾,身体状况日下,记忆力也大不如前。而“病”除了身体疾患之外,更有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凄苦无比。

※意读,请学生翻译原诗,按照时间先后,以组为单位,把译文写到黑板上,然后师生讲评

附相关译文——

《梦微之》:清晨阵风吹醒,满心惆怅:通川的你与湓水的我在梦中相见的情景已经消失了。不知你因为什么事老惦记着我,要不,怎么我昨晚会一夜多次梦见你呢? 《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千万重书信几乎被隔绝,好容易看到你今天这封记梦的信,你问我为什么梦中常相见,我想这大概以为你恋念着我吧,所以就在梦中相见了。然而我没有你幸运,如今因为身心被疾病缠绕弄得神魂颠倒,结果梦中只见一些毫不相干的人,却不能梦见你!

※小结性讨论,联系练习二进行,展示如下:

古诗中常通过记梦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白居易《梦微之》即是如此。元稹酬赠诗《酬乐天频梦微之》写梦却别出心裁。请试加分析。

答:做梦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极深沉、极痛苦的感情。所以记梦常常是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但只有别出心裁才地记梦,才能创造新鲜的诗意。白居易记梦,不说自己如何梦见对方,而是追问对方多次闯入自己的梦乡究竟有什么事。这不但表明自己“有梦”更见思念,而且也因有如此“痴情问梦”而更见思念之深切。元稹的诗也是如此别出心裁,他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我本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过你;但此刻,因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惟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凄苦的心境写得入骨三分,内容也更为深广。

三、鉴赏《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齐读,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贬官异地的思乡之情。(主旨)

2、自由读,分析字词

3、赏析《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前二句“海畔尖山似剑链,秋来处处割愁肠”,从肠断这一思绪出发,将四周的高山峻岭比喻成了无数利剑的锋芒,而自己的愁肠正是被其割断。“海畔尖山”,柳州地处岭南海滨,远离故乡。时值秋季,悲秋之愁,思乡之情,令诗人愁肠百结,肝肠寸断。

后二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写诗人由“望故乡”而心生的幻想:如果能将身躯化作千百亿个,那么我这些身躯也会飘落到众多峰顶遥望故乡。古乐府《悲歌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诗人借佛教释迦牟尼“化身”无数的说法,幻想自己能“化身千亿”了。

※意读,请学生在课本上直接翻译原诗,然后请学生口头翻译。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译文:岭南海滨挺拔高峻的山峰象一把把锋利的剑刃,每到清秋时节,触目这些到处多少的尖山,就仿佛有千万把钢刀在割切充满乡情的愁肠。如果能像像佛祖那样化身无数,那就可以把这无数的身子散向那各座山峰,更我可以尽情的望见故乡。

※结合练习三,讨论如下: 1 首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把尖山喻成剑芒,用“割”,形成比拟,实现了触景伤情这种抽象行为的具象化。)第二联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深意?

(明确:佛祖化身的典故,还有一个深意就是,表明只要能够达到“望乡”的目的,即使粉身碎骨也心甘的心愿。)此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展示练习三:

思考·探究三 请说说《与浩初上任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用了哪些手法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此诗运用了比喻、比拟、夸张、化典等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的。首联把尖山比作剑芒,又配用“割”字,既把客观的山形特征展示得那样鲜明突出,又把主观的思乡愁痛这种无形的情绪表现得如此具体可感。第二联通过化用典故,又配以 “散”一字,不但将抽象的思乡的愁绪和热盼表现生动形象,而且把那种若能“望乡”即便粉身碎骨也浑然不怕的决心表达出来了。

※挑战自己,用最短的时间记住这首诗,可以请一个学生当堂背记。※小结归纳:创造诗意有哪些途径: 变换角度,不重说自己 “做梦”,而追问对方为何“闯梦”。诗意翻新,用对方“能梦见”的幸运,来对比自己“不能梦见”的不幸。3 喻拟奇特,把尖山喻剑且配以“割”,化身千亿,且有“散上锋头”,都创造了新意。

教学反思:

第三篇:赠友送别诗鉴赏.

赠友送别诗鉴赏 知识目标

⑴复习送别类诗歌鉴赏题,牢记送别诗中常见主题和意象;

⑵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能力目标 :

⑴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⑵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⑴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⑵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教学难点】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一.导课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这千古之“伤”„ „

二.概念

赠友送别诗,顾名思义是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较简单,是高考诗词鉴赏常涉及的题材。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别离” 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下面主要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做探究,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古代诗人送别的习俗 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

1、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2)、三四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2、饮酒饯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唱歌送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三、送别诗常见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具体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情况:

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①孤蓬:飞蓬,枯后根

易折,随风飞转,诗里借喻远行的朋友。②班马:离群之马。)

问题:(1第三联既有景又有情,其中的情景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2诗中流露出诗人什么样情感?

解析: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夕阳徐徐落下,似乎不忍与大地分离,隐喻诗人对朋友难舍之情。而在这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又特别另人感到难舍难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赏析:诗歌的首联点告别的地点,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过。景色廖廓秀丽。颔联、颈联切题,写别离的深情。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迹,以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尾联两句情意更切,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全诗最传神的动作是“看”字,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他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千种相思,万般离愁,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离人肝肠寸断。想看不忍看,明知伤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诗歌末句的“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劝慰, 让我们不难想象诗人如何强抑自己的感情,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经无以复加了。

⒉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 别 董 大(其一)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①高适写此诗应在得意的浪游时期,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其当时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②董大,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琴客,是一位音乐圣手。)

问题(1)前两句景物特点是__渲染离别的__。(2)(2)说说后两句诗中所蕴含情感。

解析:①苍凉,悲壮。②对友人的劝勉之情;对自己的希望和慰藉。赏析:唐人送别诗中,那些凄清缠绵、留恋低徊的作品固然感人,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豪放健美的色彩。

《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作。此诗一改送别诗的凄清缠绵,显得明朗乐观。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纯用白描手法,曛黄,指夕阳西沉时景色。日暮黄

昏,黄云千里且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出没寒云。此等景象,气象雄浑,意境悲凉。使人顿生沦落之感,游子何之之意。似有壮士啸响于耳侧。眼见别意凄酸,似将拘于俗套,景物描写仿佛在为抒情蓄势?是写恋恋不舍的离情还是写真挚的友谊?都不是,高适却把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因为是知音,说话才直率豪爽,不必含蓄委婉;又因其沦落,才化希望为慰藉,并在慰藉之又充满信心和力量。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如一轮灿阳喷薄而出,情感炽热,让人荡气回肠。恰如诗家所谓“为壮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赏析: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二句中“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又为迷蒙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颈联奇峰突起铸就千古名句:“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心心相印,就算远在天涯,相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交流也如同近邻一般。”诗句意境开阔,音调爽朗,一洗悲酸之态。尾联以劝慰作结。歧路,岔路也,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无为,不要的意思。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小儿女那样情意绵绵。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心灵鸡汤。

这类诗歌还包含以下情感: A、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B、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C、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D、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E、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3、借送别言志。这类诗以送别为题,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感。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正值众口交毁之际。几年后被贬到更为遥远的龙标。当时他的朋友辛渐从江宁到润州(今镇江)再到扬州,然后北上到洛阳(诗人的故乡)诗人和朋友在润州的芙蓉楼分别。

赏析: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入”字描摹出夜雨悄然而至的动态。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因离情满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自可想见。)清晨,天色已亮辛渐将登舟北归。使人遥望江北远山,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玉壶”象征高洁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的后两句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问题:⑴三、四句壮阔明朗的画面展示出诗人(),以“小谢”自比流露出诗人()⑵七、八句表现了诗人()。⑶“抽刀断水”这一细节显示出诗人()的要求。

解析①豪迈开阔的胸襟,自信。②对高洁理想境界和追求。③摆脱精神苦闷。小结:刚才同学们讲伤别、喜别,都是离人一时心情的起伏。而如果一首诗,既包含了心潮的起落,又展示出长久以来多舛命运的感情积淀,那么它所表达的离情别绪就必然更加震人心魄,这就是我们组讲解的送别诗,它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分析这样的诗歌,不能不把特定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来看,像李白,他豪迈的语言归结于他豪迈的性格,悲伤的格调则归结于长期不平的际遇。

⒋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

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这首送别诗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同。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出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船行甚急,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颈联上句写晚上明月倒映水中,皎洁如镜。下句写日间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诗人怎能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离不离,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这首诗题为送别,实则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以故乡水对自己万里送行的深情厚谊,反衬自己思乡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5、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赏析: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

6、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以唱叹起调,感慨去日苦多,今日愁闷。紧接着,由顺势转入登楼送别之事,点明题意:长风万里,秋雁北归,行人将去,此情此景,让人在百尺楼头欲一醉方休!这景象有送别的惋惜,但色调开始变得明朗,诗人虽为昨日、今日愁苦,却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浩然一饮,消愁逸兴。接下来,“蓬莱”二句,切题面的权位关系,说校书叔文章老成,得两汉蓬莱之风,切建安风骨;自己则如建此楼的谢眺,诗文清新秀发,由此,两人相俱有壮志逸兴,可共上青天搅取明月,至此,先前的烦忧在这想象中似已烟消云散。但是, 这逸兴来去皆匆匆, 诗人的愁思又猛然袭来,他以“抽刀断水水更流”作起兴,来抒写自己“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怀,说明“酣高楼”反而让心中的烦愁更加深重了,因而不禁发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慨。这个“不称意”又对应了起首句 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烦忧,由此诗人自自然然地发出了解冠泛舟,归隐江湖的宣叹。全诗虽跳荡不羁,却起伏有致,前后对应,抑扬协调,在大起大落中展示其豪放。

我们将送别诗按主题划分为五大类,并不是说要把所有送别诗歌的内容生硬分离归入其中,我们应该知道,许多送别诗歌中的情感是复杂的,其内容和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较复杂与多元性。在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外往往还会寄托诗人的个人身世遭遇之感,表现诗人的性情品质,或凸现时代风貌。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切勿挂一漏万。

情感特点

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哀伤凄婉。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一二句写景物“春江渺茫”“日暮”,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暮江”、“孤舟”。情: “客散”、“伤心”、“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情感2:宽慰

别董大(情深意长的勉励)

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感3: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感4:表诗人志节

芙蓉楼送辛渐(坦陈心志的告白)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5: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情感6:朋友间的友谊。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四、赠友送别诗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及常见意象

(一)常用表现手法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1、直接抒情

一般有两种情况:①描写离别时凄凉阴冷的景物,既交代离别的地点和季节天气特点,又暗示人物悲伤的心境,渲染悲凉的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②描写绚丽明快的景色,即所谓的乐景,反衬哀情。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直抒胸臆,“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如柳永《雨霖铃》

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

3、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那彻夜流溢的烛泪, 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 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4、以乐景衬哀情

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5、想象(虚拟):除情景交融的手法外,送别诗中还经常用到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是虚实结合的笔法,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这种手法是鉴赏中比较难把握的,需要我们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

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

6、比喻:为了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诗人在诗歌中还特别青睐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送别诗因为善于运用景物营造伤离别的气氛,所以比喻手法更为常见。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

宋代诗人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勿勿,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这首诗在表达感情时就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

7、细节描写:所谓细节主要指不易为人察觉却又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细微的行为。这种手法容易被人忽视。理解细节描写的关键是通过外在的行为

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如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一句话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

我们在鉴赏送别诗时, 除了掌握以上的知识和方法外,还应了解作者、作品风格及创作背景等。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

在对这类诗歌进行鉴赏时,可遵循这样的答题模式:什么景——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烘托什么情感。

(二)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

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色山色共苍茫。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

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劳劳亭歌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谢亭 李白

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

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

常见意象:

杨柳、杨花或柳絮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郑谷《柳》:“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若春风。”以柳絮表达离别之情。

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月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其他有阳关、古道、夕阳、寒蝉等。

春草

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如《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乐府《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前半写草,暗寓送别;后半写别,不离春草。使“春草”和“别情”相联系。开头实写,结尾转为虚拟。本诗以古原上离离的春草形象,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以碧草连天,表现离别羁旅之情。水

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写别情,但仍“不及”汪伦送我时的情谊。再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送别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连绵不断。

春色

王维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中对朋友相思的比喻更有意思。“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比作遮挡不住的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非常新鲜,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的意象。

春草、水、春色都是具体的意象,作者以此来表达具体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更形象地表达离别之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宋丹丹说:“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此道理。

送别之地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也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长亭 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叔同《送别》:“长亭

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地。

南浦 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而“南浦子曲”和《南浦》词牌多被用来写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除此,还有谢亭、西楼、劳劳亭等,都是著名的送别之地。

以上几种意象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见到这些意象,就有可能表达一种送别之情。寒蝉、船(舟)、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五、分类: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六.鉴赏方法

1.从主题入手,体会诗中所抒之情(情感本质)。

黄彻在《蛩溪诗话》中指出:“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立意问题非常复杂,只能就比较常见的加以简要分析。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为常见的,如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2.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领悟作者所抒何情。

因为赠别诗词是以抒情为主,而情景交融又是中华诗词独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如刘长卿《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可以这样问曰:“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题之前首先要看出前三联全是写景,其次要懂得每联各写何景。在此基础上对每联诗意作简要概括即可。首联总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3.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以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 立功的宏愿。开篇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和魏绛消除边患这两个典故起,很 自然地切合送魏大从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而魏绛和 魏大同姓,用这样的典故更显得有诗趣,古人写诗填词常用此法。接下以赵充国喻魏大,《汉书》称其为“六郡良家子”,他抗击匈奴,官至后将军。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 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透出,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以燕然勒石的窦宪喻 魏大,激励友人勇立战功,诗人在使用这四个历史上的抗敌英雄的典故时,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点出其名,或只说出其出生地,各不相犯,富有变化,表现出纯熟的 技艺。4.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 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如李白 《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可以算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无论是行人还是送别的 人,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别情中,尽管心中的有“不尽长江滚滚来”般的别情,但为如 刀似的别愁所割断,心知“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却只能“欲说还休”,欲哭无泪,把 千言万语都融在这一“挥手”之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境界,要不然的话,这一细节动作何以流传至今,千年不衰?还有,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你看,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 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一句话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与李白的 “挥手自兹去”比,有过之而无不及。(2007 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

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甲集,是中年时的作品。那时他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 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上阕之“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 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 关。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 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作词 送人而居然说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写出词的最后两句,包含了更多的伤心经历,展示了更广阔、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 界,情已淋漓,语仍含蓄。参考答案:⑴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 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⑵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 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间的**远比路途**险恶得多。5.谐音修辞手法在赠别诗词中的运用。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诗人将“相送情”和“散丝” “互藏其宅”,可谓“妙 合无垠”,且富有创新。李白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写别情,或取其,长,或取其深,言情深意长者,白也为最,余者皆不足称。而韦应物则以细密的雨丝为 比,且比中巧妙地蕴含谐音的手法可谓别开生面,独辟蹊径,虽不及李白,却也给人以 崭新的形象,使诗句情景交融,意韵悠长,堪称一绝。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等,如王维《渭 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李商 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中的“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如李益《喜见外弟又 11 言别》中的“明日巴山道,秋山又几重”,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秋尽江南草木 凋”等等。我们可以用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来出一道题来加深对谐

音修辞法的认识: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题曰:诗中‘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修 辞手法?有何深意? 解答之前只要理清谐音是谐何字,找到喻体和本体,即可迎刃而解: “诗中的折柳喻 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 ;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 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6.考察抒情方式,体味作者感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①直接抒情的,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 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 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 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 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再如下面毛泽东主席的两首词作,均为直接抒情: ②间接抒情 A、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 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才 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 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 一江春水吗? B、借酒抒情的,如王维构思精巧、语言新鲜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交待了送别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后,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 杯、殷切话别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宴会即将结束时对主人的劝酒辞。主客之间惜别之 情在这一刻都到了顶点,主人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 集中体现。这种安排,很好地写出了送别的深情。C、借景抒情的,如唐诗人刘长卿虚处藏

神、用笔神妙的五绝《送灵澈上人》 :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精美如画,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凭画外的诗人自 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 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也就是 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表露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 了一种闲淡的意境。此诗如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七、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选一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问题(1)诗中有几处透露离情的字眼,如第二句中“飞”字,既是时间推移,也暗 示伫立凝望时所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试从其他三句中再找两处进行分析。(4)(2)简 析这首诗情感的表达特点。(2)解析①首句“乱”字,既是形容烟雾弥漫,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迷乱。三句“寂寞” 二字,既是写亭的寂寞,也是写内心的寂寞。四句“寒”字,既可指肌肤感觉到夜的寒 冷,也写出了特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凄冷。②通首诗年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 12 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 作。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问题⑴结合诗句谈谈诗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分)(3 ⑵你所熟知的哪首抒写别离的诗或词也采用了这种写法?写明作者及作品名称,并 写下其中最能体现这种写法的句子。分)(3 解析①首二句,先写眼前饯别场面之温馨,然后写离别之景,是为实写。末二句虚 构了一个境界:想像别后友人夜泊潇湘,难以成眠之情景。是为虚写。由眼前写到将来,形成实与虚的结合。②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3

第四篇:教学设计《赠友送别诗》

教学设计—— 赠友送别诗的情感定位

刘春苗--河北涞水波峰中学

一、概述

· 高中语文: 高一(人教版必修4)· 课题来源:《雨霖铃》 课时 :第三课时

· 概述学习内容:《雨霖铃》课后拓展5首诗

· 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了解赠友送别诗的情感定位,会做此类高考诗歌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会赠友送别诗的情感定位

2.过程与方法:读--译--理解--做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赠别诗常见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有一些送别诗的情感认知:比如惜别,借送友人表达自己的壮志难酬等等。但认知不全面,以为只有悲伤的格调,其实还有劝慰鼓励,壮志豪情的一面。这些引导就需要老师的拓展诗歌去补充训练,在理解后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答题步骤。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理解诗歌---解词或讨论后找同学翻译

审题--明确考点和答题思路,规范答题步骤。(可找同学板书答案)

精讲--老师引领着组织答案术语。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课件展示诗歌和学案内容

六、教学过程

总:课件展示全部诗歌内容,板书答案。分:每首诗歌的过程如下: 1.读诗:排除疑难字词句 2.译诗:难的词讨论或找人翻译 3.答题:

审题定考点,思考答题步骤,在学案上写答案,1个学生板书。4.规范答案:

老师精讲,学生二次修改答案,强化认识并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目标评价方式

第一阶段 :

理解诗意

学生概括 第二阶段:

情感定位

学生口述

第三阶段:

规范答案

学生先说-在写--老师总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你理解诗句了吗?口头表述

你会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了吗?感情词+译句+分析情感 你的学案术语规范好了吗?自查自改后交学案

八、帮助和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会结合诗句准确定位情感,也会了答题步骤,不会再失分太多。此方法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具体操作有待日后的提高和总结。

第五篇:潘哲 赠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别诗教案

对青一中 潘哲

教材分析:赠友送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此类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分析、对情感的把握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的辨析与评价。学生不能很好的体会典型意象,理解上往往有偏差。

一、知识目标

⑴复习送别类诗歌鉴赏题,牢记送别诗中常见主题和意象;

⑵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

二、能力目标 :

⑴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⑵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⑴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⑵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

【教学难点】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一.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这千古之“伤”—— 二.探究研讨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㈠鉴赏角度探究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几首经典赠别诗,而后完成练习,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情感并思考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出示诗歌及习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题:临别依依,要说的很多,但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说说“一杯酒”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解析:依依惜别之情;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劝君”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延宕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赠别(其一)杜 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问题:(1)离别时明明多情,偏偏从“无情”着笔,且加一“总”字加强了语气,说说“无情”当怎样理解?(2分)(2)蜡烛本是有烛芯的,且燃烧时有烛泪,说说这些特点是怎样与本诗情感结合起来的。(4分)解析①因感情太深,使诗人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好像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②物之所以有情,是因为诗人情感的投射。蜡烛有芯,但在诗人眼里,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有泪,但在诗人眼中,那是为男女主人离别而流的伤心之泪。

谢 亭 送 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本指在劳劳亭(著名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问题:⑴“红叶青山”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谈你的理解。⑵根据末联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解析:①“红叶青山”景色艳丽,这是借美好的春色来反衬别离之悲,从而使离别愈见其悲。(点明反衬手法1分,阐述2分)②末联景色凄暗迷茫(1分),表达了作者萧瑟凄清的情怀(2分)。

赏析:诗借景抒情,手法上用反衬。“劳歌”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的代称。点明送别。“红叶青山水急流”,画面感强,色彩明丽,洒脱飞动。这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实际上是反衬。景色越美,越显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日暮……西楼”一来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谢亭暂憩,不觉已是黄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直接借酒写意,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独留谢亭,友人已去,天空暮色苍茫,满楼风雨凄迷,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小结】赠别诗的鉴赏方法:领会点睛之句,注意所托之物,体会景物特点 ㈡内容主题探究

师:再读下面几首赠别诗,先写出每首赠别诗所表达的情感,然后试总结咏物诗的常见主题:

⒈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或相思之情。如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①孤蓬:飞蓬,枯后根易折,随风飞转,诗里借喻远行的朋友。②班马:离群之马。)

问题:(1)第三联既有景又有情,其中的情景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2)诗中流露出诗人什么样情感?

解析: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夕阳徐徐落下,似乎不忍与大地分离,隐喻诗人对朋友难舍之情。而在这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又特别另人感到难舍难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⒉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

过渡:有一种感情“失去才知道珍贵”,这就是离别之情。如果说爱情是缠绵悱恻的悲歌,那么友情则是情牵意绕的古曲,而亲情更是感天动地的乐章。离情中有情人晶莹的泪水,有朋友的依依不舍,有母亲鬓边的白发,更有赤子拳拳的情怀。也许相见就意味着离别,离别就意味着伤感,但有谁能否认这离别是美的,这伤感也是美的。浓烈的感情化作语言的珠玑散落在历史的盘中。离别是一种痛,痛得令人肝肠寸断,我想问一句,难道离别只有涟涟的泪水和无尽的哀伤吗?不。通过我们课上的学习和课下的阅读积累,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诗人敢于跳出送别诗伤感的通套,他们的诗别开天地,或对美景加以赞扬或对友人寄以祝福,清新秀丽,为送别诗添上了明快积极的一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赏析: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二句中“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又为迷蒙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颈联奇峰突起铸就千古名句:“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心心相印,就算远在天涯,相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交流也如同近邻一般。”诗句意境开阔,音调爽朗,一洗悲酸之态。尾联以劝慰作结。歧路,岔路也,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无为,不要的意思。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小儿女那样情意绵绵。⒊借送别言志。这类诗以送别为题,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问题:⑴三、四句壮阔明朗的画面展示出诗人,以“小谢”自比流露出诗人。

⑵七、八句表现了诗人

。⑶“抽刀断水”这一细节显示出诗人的要求。

解析①豪迈开阔的胸襟,自信。②对高洁理想境界和追求。③摆脱精神苦闷。小结:刚才同学们讲伤别、喜别,都是离人一时心情的起伏。而如果一首诗,既包含了心潮的起落,又展示出长久以来多舛命运的感情积淀,那么它所表达的离情别绪就必然更加震人心魄,这就是我们组讲解的送别诗,它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分析这样的诗歌,不能不把特定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来看,像李白,他豪迈的语言归结于他豪迈的性格,悲伤的格调则归结于长期不平的际遇。

⒋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我们将送别诗按主题划分为四大类,并不是说要把所有送别诗歌的内容生硬分离归入其中,我们应该知道,许多送别诗歌中的情感是复杂的,其内容和情感的复杂与多元性为后世文学创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它,还需要欣赏者细细体会。

㈢表达技巧、答题模式探究

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

⒈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

⒉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⒊以乐景衬哀情 :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⒋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

⒌比喻: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手段之一,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

我们在鉴赏送别诗时,除了掌握以上的知识和方法外,还应了解作者、作品风格及创作背景等。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

在对这类诗歌进行鉴赏时,可遵循这样的答题模式:什么景——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烘托什么情感。

三.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选一)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问题(1)诗中有几处透露离情的字眼,如第二句中“飞”字,既是时间推移,也暗示伫立凝望时所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试从其他三句中再找两处进行分析。(4)(2)简析这首诗情感的表达特点。(2)

解析①首句“乱”字,既是形容烟雾弥漫,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迷乱。三句“寂寞”二字,既是写亭的寂寞,也是写内心的寂寞。四句“寒”字,既可指肌肤感觉到夜的寒冷,也写出了特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凄冷。②通首诗年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问题⑴结合诗句谈谈诗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3分)

⑵你所熟知的哪首抒写别离的诗或词也采用了这种写法?写明作者及作品名称,并写下其中最能体现这种写法的句子。(3分)

解析①首二句,先写眼前饯别场面之温馨,然后写离别之景,是为实写。末二句虚构了一个境界:想像别后友人夜泊潇湘,难以成眠之情景。是为虚写。由眼前写到将来,形成实与虚的结合。②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五.总结: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诗坛上涌现出千百为杰出的诗人和不计其数的优秀作品。可以说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中最珍贵的瑰宝,而送别诗则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生活中几乎处处可见送别诗的倩影,当我们随凄清哀婉的送别而辗转伤怀时,当我们为清新明朗的送别而欢欣鼓舞时,当我们为离伤中渗出的身世之感际遇之悲而扼腕叹息时,我们已经走进了送别诗。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细细观察和体味。

下载酬赠诗鉴赏(节妇吟)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酬赠诗鉴赏(节妇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诗赏析

    一、理解性填空:1、诗中运用典故抒发作者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暗示出自己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2......

    趣味鉴赏__朗读感悟—《化石吟》教学设计(含五篇)

    趣味鉴赏朗读感悟—《化石吟》教学设计 陕西省商洛市电化教育馆赵卓红 设计理念 《化石吟》这首诗歌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齐 勤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识记这首诗的出处,作者及所处的年代。 4......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20课的教学内容,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

    石灰吟教学设计

    《石灰吟》教学设计 兴华苑小学 黄 宁 教学目标: 1.学习于谦的《石灰吟》,学会诗中“谦、锤、凿、焚”四个生字,知道“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

    化石吟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