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中国诗》教学设计(cloudy0124)
谈中国诗
预习设计: 学生预习指导: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需要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既为课堂做准备又锻炼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学。】
1、自己画出生词并掌握,了解作者钱钟书。(结合基础训练)
2、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3、自学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二节修辞中的比喻部分及《语文基础知识手册》185页比喻修辞知识。【设计说明:比喻修辞是学生常见常用的修辞格,学生对它的了解比较多而且较为简单,完全可以由学生在课下自学解决,而把它的考查和应用作为课堂的重点。
教师准备: 【设计说明:备学生】
通过检查作业了解学生总结、掌握生词及作者的情况以便课上查漏补缺、重点强调。课堂教学设计: 探究内容:
了解中国诗的特点。【设计说明: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比喻的考查和应用。【设计说明:学以致用,锻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重点:
比喻的考查和应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简介:
一、补充、强调基础知识。【设计说明:积累基础知识;紧扣试题类型和高考考查点。】 注音: 樱桃核 轻鸢剪掠 组词:
萃 粹 瘁 淬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如果不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你的语言能力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判断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二、导入课文。从两个角度探究把握这篇文章。从内容方面:
在了解谈中国诗一般印象的写作立场的前提下,让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中国诗的特点。【设计说明:训练学生快速提取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答案:(1)中国诗是早熟的。先有抒情诗,再有戏剧史,没有史诗。(2)篇幅短小。(3)富于暗示性。
(4)笔力清淡,词气安和。
(5)内容上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了解钱先生是否赞成把是个分为中国诗和外国诗,依据。形式方面:
一篇优秀的文章仅有深刻的思想见解是不够的,要文质兼备。学生举例说明本文在形式上的特色。
总结学生答案:
语言生动、幽默风趣。
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妙喻迭出。
大量的引用,是文章显得丰厚,同时也显示出作者渊博的知识。
三、由形式引出比喻,强调关键,验收学生自学的成果。强调点:
(1)、比喻的本体、喻体要有相似点
(2)、要构成比喻,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3)、不能但看比喻词,有时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看比喻在不同题型中的考查和应用。【验收自学成果】 【考查学生对比喻基本知识的了解】
1、从文中找出比喻句,说一说他的本体和喻体及类型。(略)
2、下列各句是比喻并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董昆是什么样子呢?可像家乡的尚二叔。B他好像喝醉了。
C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D燕山雪花大如席。
【看比喻在语言文字中的考查应用。】
3、仿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例句: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温暖。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鉴定生存的信念。爱心是一幕悬挂在天际的晚霞,使信念黯淡的人看到希望。【看比喻在诗歌中的考查应用】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备受后人称道,为什么? 【看比喻在作文中的考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美丽无比,价值连城,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有个小小的黑点。渔夫心想,要是能把珍珠上的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渔夫不断剥下去,等到黑点没有了,珍珠也被削剔得荡然无存了。在对人或其他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常常有人犯了像渔夫一样的错误。
请以“珍珠上的小黑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八百字。
这是一种比喻型的话题作文,审题练习。(略)
四、布置作业:
就写作而言,比喻是一种重要的技巧。以下五则资料,是不同作家对“生命”的不同比喻,他们除了采用“生命像(是)。。”的表达方式之外,还对这种比喻作了进一步的描写。请以“朋友”为题,运用类似的比喻手法,写一段文字,字数以80字为限。
1、生命好比是一只箱子,这只箱子很小,装不下太多东西。(王鼎钧《旅行家》)
2、生命是那么瞬息而不留痕迹,像是淌下玻璃窗的一滴雨。(钟玲《竹厦——雪湖书简之一》)
3、生命像个钟摆,不得不开始,不得不在死亡与疲倦之间摆动,然后不得不停止。(简贞《阳光不到的国度》)
4、到如今我仍坚持:生命应该像鞭炮,噼里啪啦一阵就完了,有声势,有缤纷,有壮烈,也有凄美。(张拓芜《老!吾老矣》)
5、生命是一个古怪的盒子,打开或关上,仿佛不由自主。然而在里面,我们却可以任意搜集我们一些此起彼落无数的烟花。(喻丽清《盒子里的黄花》)
第二篇:《谈中国诗》 教学设计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谈中国诗》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中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诗歌鉴赏问题的讨论: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谈的是“文字和情感的密切”;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则是“文字和情感有密切关系”的典例;而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则是站在了中西方比较文学的高度,用幽默睿智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中西方诗的异同。
在学习了前两篇课文之后,《谈中国诗》作为一篇自读课文,生字生词、写作背景、文段划分放给学生课前自己处理,我把课堂的焦点集中在对中国诗特点的把握和精要语句的理解上。
二、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国诗歌的特点。
2、品味精要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三、学情体察
通过对《咬文嚼字》和《说“木叶”》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文艺评论和随笔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已经初步了解了,但是欧化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且思辨深刻的语句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我将这一课的难点放在了精要语句的理解上。
《谈中国诗》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国诗歌的特点。
2、品味精要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国诗歌的特点。【教学难点】
品味精要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位作家有“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的美誉吗?他就是著名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因为钟情于书,所以取名钟书。钱钟书学贯中西、博学多识,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卓越成绩。治学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师的《谈中国诗》。
二、自查
1、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1935年与杨绛(初中课文《老王》的作者)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
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那么,你读过钱钟书先生的哪些作品?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等。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阅读全文,再次勾画生字生词并识记,思考课文的行文思路,划分层次,概括文意。
2、识记字词
精髓(suǐ)轻鸢(yuān)剪掠 一蹴(cù)而至 数(shuò)见不鲜 眉眼颦蹙(pín)撩(liáo)人 门槛(kǎn)槛外(jiàn)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3、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文意。
三、辨一辨
中国诗具有哪些特点?请快速阅读文章第三部分,简要概括。
第一、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第二、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第三、“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
第四、中国诗的内容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请你列举几首你非常熟悉的诗歌,体会一下,它们是不是和钱钟书先生提到中国诗的特点相吻合,有没有这些特点。
四、品一品
品析文章中精要语句的妙用。作为一篇学术性较强的演讲稿,我们读起来却不觉得枯燥乏味,请分别找出你感兴趣的句子进行品读分析。例:
1、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
提示:“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用鞋子、脚作比,形象地说明了诗体(诗的形式)与诗心(诗的内容)的关系。换言之,形式决定了内容,内容反过来决定形式。
2、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怀孕的静默。
提示:结合上下文语境和手法来理解语句。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中国诗富于暗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怀孕”指有所包含,内蕴丰厚。方法生成: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如例句赏析中的“鞋子”、“脚”和“怀孕”。
2.从分析句子的手法入手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找出其所运用的手法,就可以把握住句子的基本意思,像例句中的比喻手法的运用。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这些句子一般来说常常会出现在文章的一些特殊位置,其实也就是结合文章相关语境来分析。这在我们的阅读练习中经常遇到。练习:
带着方法试着去分析本文中你所圈划出的精要语句,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五、议一议 小组讨论:
1、钱钟书先生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为我们概括了中国诗的特点,你认为中国诗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
2、钱穆先生说:“大师者,乃是通方之学,超乎各部专门之上而会通其全部之大义是也。”你认为钱钟书算得上是大师吗?你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有哪些大师呢?请举例说明。小组展示:
六、课堂小结
中国诗首先是诗,然后才是“中国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形式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而本质上却没有什么区别。钱钟书先生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一篇短短的演讲词,充分显示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的文化素养。
七、补充:钱钟书名言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写在人生边上·序》
习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写在人生边上》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围城》
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 《论教训》
八、课后作业:
完成市编学案第78页,阅读理解题《王维的境界》第20、22题。
第三篇: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谈中国诗
一、内容及解析
本课要学的内容《谈中国诗》是一篇学术性的演讲词,也是一篇学者论文,其核心是通过与外国诗的比较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理解它的关键是要理解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作者用风趣的语言从体裁发展、篇幅、语言、风格、内容五个方面与外国诗歌进行比较,既清楚地说明了中国诗形式上的特点,又形象地得出了“中国诗只是诗”的本质性结论。本课内容是在前两课如何鉴赏诗歌语言的基础上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中国诗歌和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尤为重要的还是首次让学生接触比较文学的概念以及比较的方法(对比与综合)。因此,本课在模块学习中有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作用,在本学科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掌握比较的方法,学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作文,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概括,自己体会语言的含义。
二、目标与解析
1、目标定位:①和外国诗歌相比,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
②掌握比较的方法,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③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目标解析: ①了解就是指对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②掌握就是指对比较文学常用的对比与综合的方法要能运用。③体会就是指对作者风趣语言的含义要准确把握。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本课教学中,学生将会遇到两大困难:一是难以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二是难以理解本文相似暗示性的风趣语言。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逐句理解,发挥想象。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课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中,要运用幻灯片,以节约时间,增加诗歌比较的课容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三)重点解析
问题一:作者的是以一条什么思路来写的?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问题二: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绝对不用翻译的通读以上几种语言的原文诗歌,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问题三: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提示: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至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
第二课时 问题四: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理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作者又以“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的幽默诙谐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国 诗发展的高度,又说“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又如“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课文中这种语言运用的典范例子还有很多,要仔细揣摩。
例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简析: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例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简析: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例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简析: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例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简析: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问题五: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 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
保山曙光学校
语文 必修5
教学设计
2010年10月14日
和力量。
③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六、总结
中国诗首先是诗,然后才是“中国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形式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而本质上却都一样。作品的语言充满了思想的睿智,并显得机智风趣、幽默活泼,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也能多有一些机趣盎然的句子。
七、目标检测 见《导学案》P52 T1-2
第四篇:《谈中国诗》教学设计(实用)
夏邑一高语文教案 姜娅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记牢钱钟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读准重点字词读音。
。依据:
1、2017年高考大纲分析:能识记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1、梳理文章脉络 依据:根据考纲要求,学生要能够筛选重要的信息。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牢钱钟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读准重点字词读音,正确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脉络。
二、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筛选、分析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能力:
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读准字音,能划分出文章的脉络。
理由:钱钟书的相关夏邑一高语文教案 姜娅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课前三分钟 检查《逍遥游》默写 检查默写情况 钱钟书的文学常识,钱钟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用PPT展示文学常识相关问题 ○
3、评价 ○
4、补充介绍钱钟书,介绍钱钟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5、回答PPT上的问题 ○
6、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钱钟书以及他的小说《围城》 ○
3朗读课文 校正字音
1、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语段的字音并要求学生在书中标记。○
3、用PPT展示重要的字词注音 ○提问朗读
1、其他小组给予纠正 ○
2、在书上补充重要字词读音 ○
3、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自主学习成果检测 ○
4理清脉络,夏邑一高语文教案 姜娅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提问:作者谈中国诗的立场是什么? ○
2、提问:从文中找出中西诗的异同点,完成表格 ○
3、展示表格 ○
4、提问:作者归纳了中国诗的那些特点? ○
1、自己独立思考
2、讨论并写出答案
2、小组展示。
3、书上记录相关答案。
5、同学间互相评价 训练学生整合分析文本的能力。
5课堂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本课知识。
1、补充学生总结内容
2、评价学生总结内容 回忆、文学常识,字音字形,文章脉络
6布置下节课 学习任务
1、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对于中西方诗歌的异同的观点 2、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主题 3、学生总结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议论方法 7板书
巩固本课所学,完成学习目标 夏邑一高语文教案 姜娅
设计 谈中国诗 钱钟书
钱钟书:《围城》 语言特点:风趣幽默 中国诗特点:早熟、简短、暗示、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篇:《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2、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3、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你喜欢读中国诗吗?它有怎样的特点呢?
‚诗‛(湿)其实是‚干‛的,即它首先是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京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特点?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需牢记的代表作:(学生记录)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三、整体初读
1、理清文章脉络也对理解此文大有帮助。因此,我们首先来理清文章思路:文章总共有8个自然段。
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各个段落大意:1、说起中国诗和外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2、抒情诗——戏剧诗,没有史诗。是早熟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规律。)
阐述中国诗的特点3、中国诗的特点之一:篇幅短小4、5、中国诗的特点之二:富于暗示性6、中国诗的特点之三:笔力轻淡,词气安和7、特点之四: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8、总说中国诗没有什么特别“中国”的地方
2、总体把握文章主题(教师阐述)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3、要求学生根据上述阐述,再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标志性语句,回答教师提问:(教师应注意多启发学生)
问题: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中国诗的特征。这篇演讲稿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所以,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
追问: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
(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导引:这篇文章作者开头就表明了是从比较文学的立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迅速筛选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教师进一步概括,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问题:钱先生认为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有。在文章第十一段,‚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问题:通过我们的梳理,我们发现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很清楚。那么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问题: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导引:请你根据我们的探究,归纳本文的主旨。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布置下节课思考题(预习)
想读懂这篇文章,仔细品味一些有丰富内涵的句子是关键。而这些句子要么是用了反语的修辞格,具有幽默的效果;要么是用比喻的手法,须细细领会方可。请大家先找一找这样的句子,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学生可能对下述句子感兴趣,教师可做出预案)
预设:
1、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很幽默很诙谐,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中国诗小而精美的特征了。
2、我印象最深刻的第9自然段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一语就道出了两种诗歌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前者高亢雄壮,后者低沉斯文。
3、第三自然段‚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导引: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我也发现了一段文字很有趣味,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咱们一起交流一下,这句话要说明什么呢?
【课件出示】“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
这段文字出现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应该是证明自己的结论的。但联系上下文我有一句话不明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点拨:你能感觉作者对“哈巴狗儿”的态度吗?(应该是嘲讽的。)
问题:这个“哈巴狗儿”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呢?
(比喻,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作者在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后,得出了反对中西方文化本位的结论,提倡中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
小结: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含蓄地告诉我们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
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二、深层探究
(一)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 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 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 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
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
③ 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 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 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 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三、布置作业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引发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原文资料)
(提示:《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但包容着深远的意味。《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
作用。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