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但愿人长久》最新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1:1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但愿人长久》最新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但愿人长久》最新教学设计》。

第一篇:2、《但愿人长久》最新教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教法:启发式

读悟结合 学法:自主

合作

探究

欣赏 教具准备:

1、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

2、课件

3、相关资料图片

4、要求学生查找苏轼的资料,了解我国中秋节的习俗

5、搜集思念家乡的诗歌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①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②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

2、小结: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出示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

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

5、尝试听写。

6、组织反馈。

7、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

8、齐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速度适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

4、组织交流。

四、小结

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①听写生字词。②熟读课文。

③思考: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 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④搜集抄录《水调歌头》全文。⑤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听写词语,并且反馈。

2、提问:(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3、检查读书情况:出示《水调歌头》,指名读。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庆祝团圆,苏轼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3、提问:①“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这儿指什么?

②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

4、默读第三小节,思考:苏轼为什么这么思念他的弟弟?把关键词标注出来。

5、相机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 形影不离” “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并指导读出感情.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苏轼在想什么呢?自由读第4、5自然段,思考:苏轼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想法?

7、相机指导理解:

(1)出示句子:“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提问:①“无情”是什么意思?这儿苏轼为什么说月亮无情呢? ②“偏偏”表达了什么情感?

③看到月亮,苏轼可能想到了一些什么往事?这儿的省略号表达了什么?

指导朗读。试着背诵这段话。(2)出示语段: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提问:①“转念”是什么意思? ②苏轼的这段话中有哪几个意思? ③这段话照应了诗句中的哪几句话?

④现在,呢知道诗句中的“婵娟”是指什么了吗?

8、提问:①你们还搜集了哪些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②这些诗同这首《水调歌头》相比,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③这同苏轼这个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9、齐诵《水调歌头》。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

1、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顺序,弄清苏轼的情感变化,体会其中的感情。

2、朗读全文

3、教师引背:“月亮渐渐„„它透过窗子„„苏轼„„他转念又想„„想到这„„”

二、拓展背诵

1、插放《水调歌头· 乐曲》、投影全词,朗读、背诵、感悟、体会全古诗词的美。

2、分组交流读背自己搜集的“思念家乡亲人”的诗词。

三、课堂练习

(一)听写课后词语。

(二)默写《水调歌头》

(三)辨析,组词:

官()念()隐()吟(宫()令()稳()今((四)选字填空:

委()

冤()()折

()膝求饶

()好

()并

()适

()手

(五)多音字组词:

埋 mán()

禁jīn()

mái()

jìn()

(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密州做官

远离家乡))

中秋思亲

天各一方

手足情深

望月怀人

思绪万千

第二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2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学会用生字组词,理解文中的词语“心绪不宁”、“形影不离”、“西沉”、“悲欢离合”、“婵娟”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自然段。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2、增进学生的人文修养,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自学生字,读通文章。

2、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苏轼的生平资料。

3、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4、制作相关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相配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词[水调歌头],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熏陶 课前播放洞箫演奏[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听着音乐进入课堂。

(一)创设背景 导入新课

1、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中秋节我们赏月、吃月饼、举家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我们一家人过中秋的时候,我们伟大的诗人苏轼在干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揭示课题,简介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和父亲苏询、弟弟苏辙考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优秀诗篇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抒写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他的词,词风豪放,笔力雄健、清新自然。其作品有《东坡乐府》,主要代表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2)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3)朗读过程中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出示词语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苏辙(2)指名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每小组读一段,第一段老师读,最后一段一起读

回答问题:

1、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中秋之夜,苏轼在密州,思念他的弟弟苏辙,写下了一首新词。)

2、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心绪不宁? 为什么会埋怨? 为什么会宽慰?

划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3、苏轼在感到宽慰之后吟诵了一首新词,你能来读一读吗?看谁能读出苏轼的情感。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在课文中找到表示它意思的句子吗?读一读。

(四)小结

1、总结全文:本课叙述了苏轼中秋之夜望月怀人,对月沉思,借月传情,介绍了苏轼的著名词作的创作缘由。传达了诗人对月沉思的丰富的感情世界,描述了词作的优美意境,展示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矿大胸襟。

2、出示《水调歌头》全篇,跟老师读一读,体会作者感情。

3、播放《水调歌头》动画

(五)作业布置

1、抄写重点词语并描红。

2、复述课文。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于兄弟的手足之情,体会苏轼的广阔胸襟。

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并能活学活用这句诗词。

(一)复习旧课 巩固深化

1、课文中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是哪些?

2、齐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体会领悟

1、观察图画,学习1、2、3小节

(1)为什么“思念”?通过“皓月当空”、“欢欢喜喜”、“观赏”,引发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思念亲人的心绪,思念弟弟实际上就是思念家乡的亲人。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体会别人的团聚和苏轼与弟弟的分离,抓住关键词“手足情深”、“形影不离”、“七个年头”。

板书:心绪不宁

2、带着疑问学习4、5小节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当他看到圆圆的月亮时,产生了埋怨之情,在第四小节的最后有一串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呢?

(表示还有许多埋怨的话,这里只要一笔带过)板书:埋怨

(2)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a)“想到这儿”是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b)“宽慰”是什么意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这里作者为什么会宽慰,哪个同学来帮大家回忆一下?(c)宽慰了许多说明作者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

(豁达开朗,积极乐观,苏轼的可贵之处就是能够从怅恨中解脱出来)板书:宽慰

3、学习第6小节

(1)再读第五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再用直线划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

(2)“此事”是指什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你认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可以用在什么人之间,如果是你,你想代表谁把这句话送给谁?

(如:代表边防战士送给家乡亲人,代表海外赤子送给祖国人民)

(三)总结全文

(1)理清课文作者感情变化,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指导学生练习复述课文。(2)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感情?

(3)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的时候变得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牙儿()一样,他祝愿()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也能共同拥有()!

(四)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4-6自然段。

第三篇:2、《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2、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题

1、指名读诗句,找出诗句中藏着一些月亮别名的词语。(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中秋夜借月书法相思之苦而创作《水调歌头》的过程。

3、谁来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作者的心情为什么非常不宁静呢?大声读第一部分,找出相关语句,并在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指导理解相关句子

三、学习4-6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课文中用什么句子来描述月夜美景的?

2、过渡:这么美好的夜晚,苏轼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想起了弟弟,可怎么却埋怨起来了呢?大声读第四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汇报:感悟思念之深

4、过渡:中秋月圆之夜,苏轼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分别已有多年,眼睁睁地望着明亮的月亮,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的不好受啊!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一小节。

5、理解省略号:续写:望着明月,心里又增添了几分思念:

四、学习5、6小节

1、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又为什么宽慰了呢?自由读5、6两小节,组内说说。

2、指名说

3、找出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对应的诗句。

4、过渡:苏轼想到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也有悲欢离合,只要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分离又算得了什么?这样想,诗人不仅安慰了自己,还向天下人发出了美好的祝愿,将这几句诗的意思轻声读一读,能背诵出来就更好了。

5、拓展其他送别的诗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五、欣赏《但愿人长久》

过渡:古代的词配以一定的调子就是一首非常动听、优美的歌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词,把这首脍炙人口的词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

第四篇:2、《但愿人长久》(精读课)教学设计

2、但愿人长久》(精读课)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2.通过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进行美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观赏品尝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屈指但愿十全十美悲欢离合

2、听写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感悟意境。

1、了解词作者。读题,“但愿人长久”是苏轼的千古名词《水调歌头》中的一句。你了解苏轼吗?结合预习,介绍苏轼。

师简介:苏轼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课文第一自然段称苏轼为----《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介绍了他如何创作这首词的。首先请同学们看自读要求:(1)同桌两人一起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思考:找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三个词语。指名读。交流。(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2、学习1、2、3自然段

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请同学们细读1、2、3段。学生交流。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已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4、引说: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2、指名朗读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

出示图片,指导看图。

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4、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交流讨论

A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B“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C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联系上文说说

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指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读,提示:低声吟诵

五、总结: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吧。

六、拓展阅读

1、出示整首《水调歌头》,同学们轻声读读,课后你们自己去了解它的全部意思,好吗?

2、阅读《丛书》中***

七、板书: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弟弟 埋怨:月圆人不圆

宽慰:真情留人间

第五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苏轼的《水调歌头》。

2、高出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美图,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

2、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在这月圆之夜,因思念自己的弟弟而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首词作,以及它的创作过程。(板书:但愿人长久)

3、交流关于苏轼的情况。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

3、课件出示生字词。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准、读好。

4、学生默读课文,组织讨论每自然段主要内容。

(1)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并在讨论中了解这段内容。(板书: 思念)

(3)中秋之夜,苏轼为何会如此思念弟弟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并讨论本节的主要内容。

(4)真是手足情深,苏轼后来是怎样度过这个夜晚的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并通过讨论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板书:埋怨)

(5)苏轼转念又想„„指名读第5自然段,并通过讨论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板书:宽慰)

(6)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7)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板书,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度感悟

1、指导读2、3自然段,感悟“思念”。

(1)理解“皓月当空”。

(2)家家户户热闹非凡,触景生情。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过中秋节的情景。并引入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手足情探,分别已久。

2、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埋怨”。

(1)过渡:面对明月,苏轼思念弟弟的情感日益强烈。月亮渐渐西沉,在深深的思念之中,抬头看着这明月,作者又滋生出另一种情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文章内涵。

(2)组织交流:理解“眼睁睁”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看着这轮皎洁的圊月,自己却没有办法和弟弟相聚,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观察文中插图,在这样的月夜,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明白省略号的意思,想想他还会说些什么?

如:想当初,我和弟弟形影不离,手足情深,可如今,却天各一方,无法相聚。

虽然面对同一轮圆月,可我们却天各一方,彼此分离。7年了,我多么想在这团聚的时刻和我的弟弟举杯同饮呀!

(3)指导朗读

3、小组合作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感悟“宽慰”。

(1)作者后来却改变了想法,读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作者的想法,说说你对苏轼的想法是怎么理解的?

(2)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找找文中的几组反义词,体会“十全十美”的意思。

(3)自由读读苏轼写下的词,联系第5自然段,理解词的意思。

(在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尝试配乐朗读)

(四)课堂总结

1、分享自己的收获。

2、这首词中,有两句被人们千古传诵,并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你知道是哪两句吗?

3、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对他们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圆之际,还有许多人因为工作等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时。

(五)拓展延伸

搜集“咏月”的诗词名句,下次课举办一次以“咏月”为主题的诗词交流会。

四、板书设计

下载2、《但愿人长久》最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2、《但愿人长久》最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第一课,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苏轼的《水......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123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

    2《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文章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镇安县铁厂镇中心小学沈世平 【教材简析】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第一课,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