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1: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第一篇: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顺通文意,积累本文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3.分析荆轲等人物形象并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正确评价荆轲

4.背诵易水送别一段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2.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 教学难点: 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 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结合课下注解了解全文大意,圈出难理解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吟咏荆轲的诗句。读此诗,我们仿佛看到“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告别场面,耳边仿佛回响着当年易水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吧!

二、介绍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学生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2、相关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想派刺客去劫持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虏赵王(lǔ)

樊於期(wū)

拊心(fǔ)戮没(lù mò)

骨髓(suǐ)

自刎(wěn)揕其胸(zhân)

变徵(zhǐ)

血濡缕(rú)偏袒扼腕(tǎn â

wàn)

惶急(huáng)被八创(bâi chuāng)

箕踞(jī)

2、自主思考,理清文章结构

问题:由本文题目可知,全文的中心事件是“荆轲刺秦王”,文章主要围绕题目中那个字进行的?请大家按照事情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为本文划分其大致的段落。

明确:

第一部分——开端(1-2段):行刺的缘起(大军压境、计议行刺)

第二部分——发展(3-9段):行刺的准备(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斥太子、易水诀别)

第三部分——高潮(10-17段):廷刺秦王(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

第四部分——结局(18段):荆轲被斩(遇难身亡)

3、研习第一部分(1、2段)

(1)重点词句解释: A、实词: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金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凭信之物)秦王购之金千斤(重金征求)B、虚词: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连词,表转折)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介词,因为)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副词,于是、就)之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代词,这次行动)

秦王购之金千斤

(代词,樊於期的首级)C、通假字

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D、古今异义词

今行而无信

无信:(古)没有信物;(今)不讲信用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古)德高望重的人;(今)年长的人 E、词类活用

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名作状 向北)

F、文言特殊句式:

(介词短语后置)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省略句)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G、固定句式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4、探究分析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⑵ 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第二课时

1、研习第二部分

重点词句解释(解释加黑的字并翻译全句)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狠毒了。(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都被杀戮和没收为奴。

(2)顾计不知所出耳全

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4)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这正是我日夜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的事啊,只恨如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收装了樊於期 的头,用匣子封装起来。(6)使工以药淬之

并让工匠用药水浸过。

(7)人不敢与忤视。

人们不敢正眼看他一下。

(8)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荆轲还要等待另一个人,打算跟(他)一起(去)。

(9)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过了些时候,荆轲还没有动身,太子感到他迟缓。

(10)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去了而不能回来好好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人!

(1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为他送行。重点实词:深、陵、揕、顾、拊 重点虚词: 岂、为、而、以、乃、之 通假字: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古今异义:深、涕、可以、有意、偏袒、于是、所以、宾客、不顾

词类活用:① 樊於期乃前曰 / 又前而为歌曰(名作动,走上前)

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作状,用匣子)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⑥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名作状,向上)

省略句:吾每念(之),常通于骨髓

太子闻之,驰往,伏(于)尸而哭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以(之)试扔,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欲与(之)俱(往),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耻除矣

固定句式:为之奈何

为„„何:对„„怎么办

荆轲有所待

(“所”后跟动词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岂”表揣度,意为“是否„„呢”)仆所以留者(“所以”,表原因、手段等,译为“„„的原因”)

探究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 抓住特点:“白衣冠”;

② 突出重点:“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

③ 顾及全面:“士皆垂泪涕泣”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部分使用了场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音乐描写不仅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也塑造了荆轲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精神。

此处的音乐描写表现了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看悲壮心情。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 “为变徵之声”转为慷慨激昂(慷慨羽声),气氛也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一个不顾生死、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课时

一、继续研读课文:落实文言知识,深入理解文本

(一)重点词句解释 1.持千金之资币物

拿出价值千金的钱财礼物

2.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叫全国上下都当秦国的臣民,和别的诸侯并列在一起,想秦国的郡县 那样贡纳赋税,而求能守护祖先的宗庙。

3.使使以闻大王。

派了使者来向大王报告

4.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秦武阳脸色忽热变了,害怕起来,秦国的大臣们对此感到奇怪。

5.北蛮夷之鄙人

北方边缘地区的粗俗之人。

6.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荆轲)趁机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胸口刺去。7.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8.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不能携带一件武器。

9.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因此荆轲追刺秦王,殿上的大臣们一时惶恐万分,又没用武器来抗击荆轲,于是只好一拥而上赤手空拳和他搏斗。10.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秦王又刺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1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订立一个条约来报答燕国的太子啊。

(二)重点实词:遗、比、发、被

虚词:为、而、以、乃

通假字: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古今异义:币(古:礼品;今:货币)

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中医 走:跑;今:行走

提:古:掷击、投击;今:拿着

左右:古:皇帝身边的侍卫;今:左右两个方向、大约、控制 股:古:大腿;今:屁股

假借:古:宽容、原谅;今: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词类活用:

前为谢曰:(名作动,走上前)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名作状,用匣子)使使以闻大王(使动用法,使„„知道)乃朝服,设九宾(名作动,穿上朝服)群臣怪之(使动用法,认为„„奇怪)

箕踞以骂(名作状,像簸箕一拥)介词短语后置:

①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②燕王拜送于庭

③使毕使于前 省略句:

①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②愿举国为内臣,比(于)诸侯之列。③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④使(之)毕使于前 ⑤而(按)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判断句: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定语后置句: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固定句式:

①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用用来„„的办法)② 事所以不成者。(所以:表原因、手段等。译为:„„的原因)

第四课时

一、复习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二、探究分析:

(1)此部分是故事的高潮,结局,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四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①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荆轲:①荆轲的“智”:

a)私见樊於期 b)顾笑秦武阳 c)为自己解围 d)荆轲有所待 e)厚遗秦蒙嘉

②荆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3、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三、拓展探究: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四、文言知识梳理(小组互助合作)

(1)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第五课时

一、背诵易水送别一段

二、复习“之”和“而”的用法

三、总结“以”“为”“其”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四、完成课后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3、文言固定结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第二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师准备 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2课时)

明确教学要点

1.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

《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①富于文采。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②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③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

三、背景简介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

亢(kàng)

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

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

狼烟四起

开端

义士请缨

发展

求取信物

易水诀别

高潮

廷刺秦王

结局

壮士殒命

尾声

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求取信物

易水送别

廷刺秦王

2.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分角色朗读)易水送别(全体朗诵)廷刺秦王(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

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

或写作技巧

或其他

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抓住特点

白衣冠

突出重点

荆轲

顾及全面

其他人物

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白衣冠

世皆垂泪涕泣

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

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

(动作描写

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

(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反面观点仅作参考,本节课只就文本讨论。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

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

机智沉着、视死如归

动作、表情

《荆轲刺秦王》学案

一、课前自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皆白衣冠以送之。

(2)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6)使使以闻大王。

(7)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8)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10)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1)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2)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13)拔剑,剑长,操其室。

(14)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5)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16)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17)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8)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19)荆轲废,……秦王复击轲,被八创。(20)(轲)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指出句中的文言现象(句式)并翻译。(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见燕使者咸阳宫(3)给贡职如郡县(4)燕王拜送于庭

(5)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6)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理出故事梗概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引子(从“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开端(从“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发展(从“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高潮(从“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结局(从“ ”到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研习课文第一、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2.找出描写荆轲的相关语言并分析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3.文中写到了太子的“不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研习文章三、四、五部分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2.思考:文中是怎样描写“秦廷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试着用散文语言把这一情节描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的可感画面。提示:送行者的穿着、表情、动作、心理

荆轲的高歌:表情、动作、精神

荆轲的离去:动作、心理

易水边的环境………

提示: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

3、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

荆轲:

太子丹:

秦王:

樊於期:

秦武阳:

四、课堂提升

赏析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1.诗中借古讽今,“壮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此地”指的是_________ 2.“今日水犹寒”一句中“寒”为什么说用的好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南宋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西晋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东晋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请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第三篇:《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suǐ)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

亢(kàng)

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蛮夷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 狼烟四起 开端 义士请缨

发展 求取信物 易水诀别 高潮 廷刺秦王 结局 壮士殒命 尾声 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 求取信物 易水送别 廷刺秦王

2、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 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 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 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 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 或写作技巧 或其他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

1)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2)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抓住特点

白衣冠

突出重点

荆轲

顾及全面

其他人物

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如:白衣冠 世皆垂泪涕泣 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风萧萧兮易水寒 3)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动作描写 短句)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 机智沉着、视死如归 动作、表情

七、【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八、【作业布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九、【板书设计】 荆 轲 刺 秦 王

精彩情节 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 深谋远虑、胸有城府 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 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场面烘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拓展探究 】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这是本文的主旨,同学们已经领会了。

五、【作业布置】

1、背诵 “易水诀别” 一段.

2、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3、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荆轲的“智”:

1、私见樊於期

2、厚遗秦蒙嘉

3、顾笑秦武阳

第四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脉络;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2、过程和方法:朗读精彩章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自主探究、合作解决等方式理解词句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荆轲行刺秦王事件中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荆轲 其人其事进行多角度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尤其要注意部分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2、多角度评价荆轲其人其事。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春秋之时,以勇力著称的曹沫执匕首动齐桓公,桓公许归侵地,曹沫三战所失之地尽复予鲁。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凭一把匕首居然复得。但历史很多时候是不能重演的,当时间来到战国,当秦国的军队直逼燕的时候,荆轲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但却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战国策》中对这一故事的记载。

后文附一:《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曹沫的文段

2.初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

(1)要求学生将荆柯刺秦整个故事按照行刺前后发生的事件以四字短语概括出来。参考答案:

行刺原因:大军压境、危如累卵

行刺准备: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 廷刺秦王:厚遗蒙嘉、顾笑舞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

(2)疏通文意(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将背景做简单介绍)行刺原因(1-2):大军压境、危如累卵

背景介绍: 太子丹与秦王之郤(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

荆轲刺秦之前种种(太子丹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心里十分忧虑。樊於期(fánwūjī)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太子收留了他。太傅鞫(jū)武劝谏,打发樊将军到匈奴去,以防泄露风声。西边联合三晋,到南边去联合齐楚,到北边去和匈奴讲和,以此对付秦国。太子丹认为太傅的计划旷日持久,又不忍因为秦国的威胁而将樊将军打发到北边匈奴去,鞫武推荐田光,田光推荐荆轲。太子丹的目的是‚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这些厚礼,我们就一定能如愿以偿了。如果能劫持秦王,让他归还侵占的全部诸侯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那就更好了;如果秦王不答应,那就杀死他。秦国的大将在国外征战,而国内又大乱起来,那么君臣必定会相互猜疑。趁这个机会诸侯就可以联合起来,势必击破秦国。‛)

原文见附二:《战国策•燕策三》(课文之前的部分)

行刺准备(3-9):

1、准备信物(3-4):

(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疏通文意。)

(背景:秦王嬴政十四年,樊於期作为秦国将领率军攻打赵国,被赵国大将李牧击败后不敢回秦国,后逃往燕国。秦王大怒,将其父母宗族全部杀害。)

2、准备利刃、配备助手(5-7)

(4-7四段分组解决翻译和字词问题。)

3、怒斥太子(8)

(分角色朗读,老师翻译)

(背景介绍:荆轲感恩太子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上等的馆舍,太子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时进献车马和美女。‚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4、易水送别(9)

(老师疏通文意)

‚易水诀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再加以萧萧易水,变徵之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凉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高渐离与荆轲:如果有时间则讲,没有则略过,附文三:《史记·刺客列传》)

廷刺秦王(10-17):

(学生分组解决字词问题,老师翻译。)

1、厚遗蒙嘉(10-11)

(币:礼品、遗:赠送、诚:确实、振怖:真通震,惧怕、举:全、比:并列、使使:派遣使者)

2、顾笑舞阳(12-13)

(朝服:穿上朝服、奉:两手捧着、陛:殿前台阶、怪:认为……怪,形做动,意动、顾:回头看、谢:道歉谢罪、假借:宽容原谅、)

3、图穷匕见(14-15)

(奉:献上、发:打开、见:通现、因:趁机、引:身子向上起、操:握住、室:剑鞘、剑坚:剑插的紧、还:环绕、走:跑、卒:通猝,突然、尺兵:各种兵器、郎中:宫廷中的侍卫、)

4、倚柱笑骂(16-18)

(提:掷击、废:倒下、引:举起、被:受、创:伤、就:成功、劫:强迫威逼、左右:周围侍从)

三 研读课文:人物形象

1、荆轲

荆轲人物分析从思想和精神、性格和才能两方面展开。思想和性格:易水送别、廷刺秦王 性格和才能:说服樊於期、顾笑武阳

参考内容:

(1)荆轲说服樊於期:

动之以情:‚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激起樊於期对秦不共戴天之仇

晓之以理:‚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 告之以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结果:‚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樊於期自杀(实现目的)

(1)荆轲是一个豪爽任侠、深谋远虑、沉着勇敢、不畏强暴、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侠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荆轲的性格在准备信物、易水送别、秦廷行刺这三个场合表现得最为充分。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白衣冠以送之‛的悲壮气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让一个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卓立于读者面前。咸阳宫中,‚顾笑武阳‛,显示出荆轲的镇定自若、机智沉着;惶急奔跑的秦王、束手无策的群臣,反衬出荆轲搏击秦廷的气势:‚倚柱而笑‛的神态,‚箕踞以骂‛的动作,反映出荆轲宁死不屈的精神。作者扣住这些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出一个侠士的形象。

(2)作为一个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冷酷刺客,荆轲具备此类人物必备的多种素质。冷酷无情是其本质特征,冷静、沉稳、视死如归是其主要个性。荆轲的性格,司马光《资治通鉴》早已作过分析:‚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一个冷面杀手,一个暴力狂徒,一个恐怖分子,即以封建道德观念评判,亦难称‚恭、信、惠、勇‛。荆轲的玩命绝不是为了某种理想,仅仅是为了报答太子丹的所谓知遇之恩。因此,荆轲性格不应肯定。(3)怎么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他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2、秦王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3、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

4、樊於期

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5、高渐离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也是一个刺客和侠士。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的五年后,公元前222年,燕国为秦所灭。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佣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忍不住在旁批评,这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给自己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

6、秦舞阳

‚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年少,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他的出现是为衬托荆轲服务的。

四 语法总结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2、一词多意

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双手捧着 轲既取图奉之。献上 兵 诸郎中执兵。兵器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士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

顾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回头看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但

3、词类活用(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5)又前而为歌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7)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9)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形容词作动词。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10)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11)乃朝服

朝,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12)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13)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4、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持千金之货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5)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7)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5、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3)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4)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或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5)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8)事所以不成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6、特殊句型(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2)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嘉为先言于秦王

(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见燕使者咸阳宫(状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附一:《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曹沫的文段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附二:《战国策•燕策三》(课文之前的部分)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蓬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太傅更虑之。‛鞫武曰: ‚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纅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附三:《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高渐离的文段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第五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并能正确翻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语句,解释其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

(一)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二)时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长侍(shì)足下

樊於期(wūjī)

骨髓(suǐ)

燕(yōn)国

切齿拊(fǔ)心

匕(bǐ)首

忤(wǔ)视

厚遗(wèi)蒙嘉

鄙(bǐ)人

夏无且(jū)以药囊提(dǐ)轲

被八创(chuāng)

倚(yǐ)柱

箕(jī)踞以骂

目眩(xuàn)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读出一些味道。

3.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1)古今异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古:处境困难。今:贫穷)来归丹

④樊於期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扼腕而进

⑤诸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执兵

⑥乃引其匕首提(古:投击。今:拿着)秦王

⑦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一词多义

A.今有一言,可以解(解除)燕国之围

B.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

①解

C.少年大骇,急解(分开)令休止

D.后经婉解(解释),虽不谓吾言为是

E.悉埋于地,解(解开)其综缚

A.秦王还(环绕)柱而走

B.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

①解

C.予羁縻不得还(回来)

D.扁鹊望桓侯而还(旋转)走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

A.振(举起)长策而御宇内

B.燕王诚振(震慑)怖大王之威

①解

C.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救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震慑)四海

E.且迁我如振(摇动)落叶耳

A.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B.同舍生皆被(穿着)绮绣

①解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遭受)之矣

D.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表被动)逮

E.屈原至于江滨,被(披散着)发行吟泽畔

总结、扩展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切忌望文生义。古今词义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范围扩大。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般江河。

2.词义范围缩小。例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则缩小仅指夫妻中男的一方。

3.词义的转移。例如“是”古代的意思是跑,而现在转为行走。

4.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谤讥”是中性词,而现在则为贬义词。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在是一个双音合成词。例如“地方”“至于”。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

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问】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下载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荆轲刺秦王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一、导入:(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前往秦营,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火。)同是强秦压境,有人选择了游说,而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结果如......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荊軻刺秦王》教學設計 一、導入:(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臨危受命,只身前往秦營,說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火。)同是強秦壓境,有人選擇了遊說,而荊軻毅然選擇了提劍行刺,結果如......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2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积累 • 整合: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2、感受 • 鉴赏: 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3、思考......

    完整版《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3、 理解分析......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分析鉴赏荆轲形象。 【教学重点】 1、积累“顾”、“就”、“发”等文言词语用法。 2、学习本文在矛盾......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及反思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及反思 焦作一中 赵欣欣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荆轲刺秦王》文章前两段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用析读法分析人物性......

    《荆轲刺秦王》互动教学设计

    ★谭文淼互动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