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津》、《观书有感》教案

时间:2019-05-12 21:0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津》、《观书有感》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津》、《观书有感》教案》。

第一篇: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津》、《观书有感》教案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说明 〔题解〕

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是一个简缩的陈述句,意思是:在冬天的夜晚,我用读书生发的感悟教育儿子子聿。“示”,指示、训示,把一种事物或道理指出来或讲出来,让人知道。“子聿”,陆游共生6子,子聿是他最小的儿子,即陆子聿,字怀祖,官居溧阳令、知严州。庆元五年(1199),陆游住在山阴。一个冬日的夜晚,陆游在书房入迷地啃读诗书,受书的启迪,写下了《冬夜读书示子聿》诗。诗共8首,本课选的是第3首。现再介绍两首如下:

“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传旧典刑。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

“世间万事有乘除,自笑羸然七十余。布被藜羹缘未尽,闭门更读数年书。”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生于“淮水之湄”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风气的士宦家庭。此时,正值金兵南侵,他随家逃难。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下,他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决心抗金,收复中原。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共9年。以后做过几任地方小官。他一生屡遭“主和派”打击。从1189年底被罢官到去世,大都在山阴三山故居度过。这一段虽闲居家中,但他报国信念不衰。宁宗嘉定三年(1210)春,86岁的老诗人与世长辞。陆游写作勤奋,一生写下1万多首诗,现存9000多首,是我国古代诗人写诗最多的一个。诗存入《陆放翁集》。其诗激昂悲壮,语言明朗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结构分析〕

这是一首蕴涵深刻哲理的诗,诗人总结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做学问一方面应该终生不遗余力地刻苦努力,另一方面要亲身实践,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本诗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句),谈做学问应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第二部分(第3、4句),谈做学问应该深刻理解,亲身实践。〔语意理解〕

“古人学问无遗力,”

诗句的大意是:古人认真读书,努力做好学问,都是竭尽全力从不懈怠的。这句以古人为例,说明读书学习必须尽心竭力。这是对古人善学者刻苦学习精神的赞扬。显然诗人在写这句诗的时候,想到了许多古代大学问家勤奋刻苦读书的生动事例,然后采用分析和归纳法,提取出他们所以成功的精髓。这是有针对性的。年轻人大都贪玩,比较懒惰,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长者、老者,有责任教导孩子养成刻苦做学问的品格。“遗”,即保留。“无遗力”,没有保留,竭尽全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诗句的大意是: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下工夫钻研,直到年纪大了才会有所成就。这句承接上句,也是以古人为例,说明读书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不但要下工夫潜心钻研,而且要坚持不懈。年轻人另一个弱点就是急功近利,没有耐性和韧性。做学问,不免枯燥、艰苦,长期学习年轻人会生厌学之心,便不再认真努力了。诗人在这里语重心长地告诫孩子,“少壮工夫”很重要,一定要“励志”,趁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切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少壮不努力”,终会“老大徒伤悲”。“少壮”,年轻力壮。“工夫”,本意指时间,在这里指下工夫努力学习。“始”,在这里作副词“才”用。“始成”,才有所成就。

“纸上得来终觉浅,” 诗句的大意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还是肤浅的,也就是不要满足字面上的明白。这是从反面谈做学问的要则,是诗人总结历代文人读书学习教训而得到的理性认识。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只知道在读书中冥思苦想,只迷信书本,认为书上的知识都是真理,这是很糟糕的。年轻人要向前辈学习,一定要克服前人做学问的弊端,从故纸堆里钻出来。“纸上得来”,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诗人用借代法,借“纸”代“书本”。“终”,到底,毕竟。“浅”,肤浅,浅薄,没有深刻体验所致。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句的大意是:要更深地学得知识,懂得道理,必须亲身实践。第3句是否定,这句是肯定,两句联系在一起,点化了做学问的诀窍。诗人认为,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书本知识是前人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符合实际,须到实践中去检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算得真正有学问。诗人从“知”和“行”的关系着笔,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确是真知灼见。“要躬行”,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习过程要“躬行”,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学到知识后还要“躬行”,用亲身实践,将知识夯实和升华并化为己有。“绝知”,彻底而深刻地理解。“躬行”,亲身实践。〔写作特点〕 1.说理令人信服。2.语言平易流畅。

观书有感

教材说明 〔题解〕

这是宋代大诗人朱熹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朱文公文集》。“观书”,就是看书,读书。“有感”,产生了感想,有了感悟。诗题表明,本诗表达诗人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朱熹还有一首《观书有感》七言绝句,讲的是读书过程中积累与贯通的关系。全诗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他是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大诗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薄,以后在中央和地方做过不少年官。绍兴四年(1193)入朝为官,仅40天便因冒犯权贵而被罢免。以后的40年,过着讲学著书的生活。朱熹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反对议和。他是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思想家,对文学艺术也有极高的修养,对经学、史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朱熹一生写了许多诗歌,流传下来的约1200首。他的诗题材广泛,涉及社会民主,写景咏物等方面。著有《四书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结构分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即一个人要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的知识,才能进步不已。本诗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句),写方塘澄碧荡漾的喜人景象,喻写读书学习之美妙。

第二部分(第3、4句),议论塘水长久清澈的缘由,喻写持续学习,汲取新知。〔语意理解〕

“半亩方塘一鉴开,”

诗句的大意是: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塘水明澄清澈犹如一面明镜打开。起笔就使用一个比喻,把池水盈盈的方塘比喻成刚打开的镜子,这恬静而幽雅的景致让人立刻展开想象的翅膀。“亩”,地积单位,1市亩等于60平方丈,合666.7平方米。“鉴”,镜子。古时候的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再打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方塘”一说在南溪书院内,是朱熹幼年读书处,在今福建三明东邻的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另说,今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府前村有朱熹的旧居紫阳楼,这里也有“半亩方塘”。就全诗看,这句诗是以镜喻塘,以塘喻书,“鉴开”,即开书,开书即读书。

“天光云影共徘徊。”

诗句的大意是:这如镜的池水里荡漾着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彩。这句承接前句描绘池水中的自然风光和画卷。因为池水如镜,才可能映照天光云影。这一映照,水中的景象就美起来了,有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灿烂的阳光,而且闪耀浮动,真是情态毕现。“天光”,天空中明亮的光辉。“云影”,云的影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本处指来回闪动。就全诗看,本句诗以方塘映照之美,喻写读书学习之妙。读书的妙处在于:书中有浩瀚的知识可供学习;读书学习能让人领略到美好的境界,进而滋润心灵,焕发神采,浑身充满生机和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

诗句的大意是:我忍不住地问,池塘啊,你怎么会这样清澈见底?这是设问,下句做了回答。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灵感顿生,思想进入到新的层次,要探寻池塘美景的根源,于是提出了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观美景,人们大多陶醉其中,而诗人的思维却独辟蹊径,去探源求本。发别人所未发,想别人所未想,这就是创新。诗人这一句设问,引出了下文,引起读者对诗的关注。“渠”,古汉语中的代词,相当于“它”或“他”,本诗代指“半亩方塘”。“那”,就是“哪”。“那得”,怎么会。“如许”,如此,这样。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句的意思是:因为上游源头不断有活水补充灌注进来。这句诗直白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问题。显然诗人的视点和思维点,已不在这“半亩方塘”,已飞到遥远的水的源头,在那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这个方塘并非无源之水,而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是那里给它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清水。诗人在这里借池水永远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喻写要心灵澄明,学问厚重,就得不断地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本句诗因其哲理性而为人们所喜爱,流传久远,并被概括成一句成语“源头活水”。“为”,因为。“活水”,流动不息的水。〔写作特点〕

1.诗题为《观书有感》,而全诗却无一个“书”字,也无一处写观书,就是写景和由景引发的问答。2.说理富有情趣。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古诗,从中懂得求知的道理。

3.认识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含着的求知的道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陆游和朱熹的生平材料,互相交流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阅读建议〕

1.指导中要注意的问题。

这里选编的两首古诗都是与单元专题有关的,每首诗的后两句都是富有哲理的话语,广为流传。理解诗中蕴涵的道理,是阅读两首诗的重点。教学时,一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为学生自主理解古诗打好基础;二要让学生课前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这对于理解诗意有重要意义;三要本着课上学一首,由一首带多首,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说理诗”,沟通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联系;四是对于诗中蕴涵哲理的句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引导学生运用诗句,体现了学用结合。

2.指导过程。

(1)激趣导入(以背古诗开课,激发学生兴趣),板书课题。

(2)复习阅读古诗的方法:①解诗题,知作者;②抓字眼,明诗意;③多诵读,悟诗情。

(3)自主合作,学习古诗,看能否读出诗中蕴涵的哲理。

(4)组织交流自学情况。如《观书有感》的交流:

①第一个要求,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

②交流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③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④引导学生质疑,引入对哲理的理解。

教师可以启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让学生明白: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⑤小结: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⑥体会诗句的运用。

可以启发:朱熹先生说理非常地巧妙,所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我们都知道学习古诗除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

请学生举一举生活中运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的例子,讨论交流。

(5)阅读总结。

3.积累内化。

(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分别写一段话,用上两首诗中含有哲理的句子。

4.拓展延伸。

请学生收集其他“哲理古诗”,阅读并背诵。

资料

〔陆游(1125—1210)〕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战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婉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于福建南平龙溪。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巨星。

朱熹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等。他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又建紫阳鹅湖书院,从事教育50余年。

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朱熹的学说,在他晚年被斥为“伪学”。庆元四年(1198),宋宁宗下诏要求伪学之徒改视回听,并订立《伪学逆党籍》。列入党籍者从宰相到士人共五十九名。致使朱熹的门人故交都不敢再与他交往。朱熹处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但他仍坚持讲学,直到1200年死时,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1209年,朱熹才被恢复名誉。宝庆三年(227),宋理宗下诏,特赠朱熹太师称号,追封信国公,并提倡学者习读朱熹著作。从此,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成为中国的正宗思想体系。

第二篇:《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模版)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武进区芙蓉小学

刘亚华

徐君

[课题]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小练笔,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做法,“用教材”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教学行为。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我试图恰当运用老教材,努力落实新理念:

1、赋材料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指教者的创造性加工,赋予材料人文性,使之走向学习者。教学伊始,让学生背诵古诗,引出陆游及本学期学过的《示儿》这首诗,在学生已有的对陆游的感知基础上教师继续介绍:陆游不但爱国,而且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此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不只是纸上的几行黑字,而是幻化成了一幅幅活的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愿意与文本进行对话。

2、还课堂给学生,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基于这一理念,我的设计有一条清晰的思路,但同时也富有弹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拓展课堂,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这首诗的蕴含就是要让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在课堂解诗过程中,我让学生拓展成语拓展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4、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课内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设计思路]

从课题入手,了解诗人,整体感知古诗,解词析句了解整首古诗之内蕴,最后拓展 练笔及搜集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2、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什么?

3、谈话揭题:

陆游不但爱国,而且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1)师生一起读题目。

(2)讨论交流: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相机理解“示”、“子聿”。)(3)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歌题目。

(4)教师导思: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这《冬夜读书示子聿》之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

(5)学生猜测、交流。

过渡:刚才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好像让我们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读熟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3)教师激励:会读诗的人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觉舒服,你再读读。(4)再次听读检查。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只有掌握了关键词语的意思,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主旨(出示全诗,点击关键词)。

三、深入理解,感悟领会。

(一)学习第一、第二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这两句诗中,你理解了哪几个关键词?(1)“遗”: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追问: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继续追问: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 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孜孜不倦)

(2)“始”:才;(3)“工夫”:时间、精力。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板书:持之以恒)

2、连起来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提问小结:陆游训示子聿什么?(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读书)

(二)学习第三、第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过渡:陆游除了告诉子聿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读书,他还想训示子聿什么呢?出示第三第四句学习。

2、引导学生理解:(1)“纸上”代指书本知识。(2)“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3)“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

3、再读3﹑4两句,从中我们知道了陆游到底还想训示子聿什么——“亲自实践”。

4、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意。

5、追问: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

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6、教师启发: 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

7、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三)综合理解,熟读成诵

1、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

2、巩固练习(填空):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__________的精神,一个既有_________,又有_________的人,才是真正________的人。(相机板书:学问)

3、全诗熟读成诵。

师: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如果你就是子聿,你会怎么读?

四、读写结合,深化诗意。

1、师:诗歌我们读熟了,背得出了,诗歌的意思我们刚才也进行了讨论学习,但不知大家到底掌握了多少,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你有信心吗?

2、下发作业纸,让学生对照插图,结合诗句意思,尝试完善剧本。

3、学生交流完善的剧本,师生评价。

五、作业超市:

1、抄写并背诵古诗。

2、搜集背诵陆游的其它几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3、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4、从课前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中确定一句你最喜欢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第三篇: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冬夜读书示子聿》导学案

樊大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遗”“少壮”“老”“功夫”“始”“纸上”“终”“浅”“绝知”“躬行”。并能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能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难点:能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约8分钟,朗读古诗,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自由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试读全诗,把全诗读通读顺。

合作探究:(约11分钟,和同学交流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我能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学问()无遗力()始()少壮()功夫()纸上()终()浅()绝知()躬行()

2、我会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

3、从第一行我体会到学习要做到(),从第二行我体会到学习还要做到(),这样才能有所成;从第三行我体会到刚有()还不行,从第四行我体会到学习还得注重(),这样才能真正有学问。

4、想象作为一位年长的父亲,陆游的心里可能想到了什么才对子聿说这番话?用什么语气? 我的疑惑:

我还有以下疑惑,想在课堂上交流: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背诵古诗。

2、通过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遗”“少壮”“老”“功夫”“始”“纸上”“终”“浅”“绝知”“躬行”等词语,培养自学理解能力。通过连词义成诗义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3、通过朗读理解古诗,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感悟语言特有的魅力,体会人格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20分钟)

预习导入:诵读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陆游写给儿子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约8分钟,朗读古诗,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自由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试读全诗,把全诗读通读顺。

合作探究:(约11分钟,和同学交流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我能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学问()无遗力()始()少壮()功夫()纸上()终()浅()绝知()躬行()

2、我会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

3、从第一行我体会到学习要做到(),从第二行我体会到学习还要做到(),这样才能有所成;从第三行我体会到刚有()还不行,从第四行我体会到学习还得注重(),这样才能真正有学问。

4、想象作为一位年长的父亲,陆游的心里可能想到了什么才对子聿说这番话?用什么语气? 我的疑惑:

我还有以下疑惑,想在课堂上交流:

(二)上课(40分钟)

3、展示交流

(1)背古诗《示儿》板书课题。

(2)出示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简介作者。(3)点名朗读古诗,点评,指导朗读。

(4)指名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学问、无遗力、始、少壮、功夫、纸上、终、浅、绝知、躬行,互相补充。

(5)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点评,补充。(6)学生展示:从第一行我体会到学习要做到(),从第二行我体会到学习还要做到(),这样才能有所成;从第三行我体会到刚有()还不行,从第四行我体会到学习还得注重(),这样才能真正有学问。

(7)想象说话。

4、积累拓展:

(1)想象: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牛角挂书的画面。(2)讨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做学问要花“功夫”。(3)积累关于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丝不苟

5、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古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古诗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吗?说一说。

6、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通过查资料,请教等方法,写出3条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篇:特级教师执教《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堂实录

古诗词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堂观察

文章作者:王树华 陈 刚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0•11C 2011-1-26 15:01:27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上课,首先请同学们看一句诗。(投影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要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就必须再向 上登一层楼。

师:诗句背后隐含着什么意思?

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很经典!还有什么意思?

生:也指追求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努力。

师:再请看一句。(投影出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虽然,有一只船沉了,还有很多船浩浩荡荡!一棵树病了,还有很多树木长得很茂盛!

师:再清楚一点。

生:在一艘沉船的旁边有千万条船驶过。

生:这里的树枯了,还有很多的树长得十分茂盛。

师:隐藏的含义是——

生:看人不能看外表,要看内心。

师:也可以这样去理解,不是太准确。

生:不要看到别人失败了,就失去做事的信心。

生:不能遇到挫折就灰心。

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生:不要只看事情的一面,永远要朝前看。

师:说得都有道理,再看一句。(投影出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怎么理解?

生: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

生:告诉我们观察要全面。

师:说具体点。

生:不管对待什么事下结论时,一定要走出事外,全面观察,客观分析。

生:用一句俗语说,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说得好!像这样的诗很多,表面讲的是一件事、一处风景,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这样的诗通常叫哲理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二、尝试自读

师:读一读这两首诗,看能读懂多少?(生默读静思)

师:感觉朦朦胧胧有点懂的请举手。(有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请讲一讲,有哪些不懂?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半亩方塘一鉴开。

生: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啊,全不懂,(生笑)不过还好,你懂前面,他懂后面。不懂的怎么办呢?

生:反复读。

生:问问周围同学,互相帮助。

师:都是好方法,实在还不懂的可以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金钥匙”(注:“金钥匙”指这两首诗部分字词的注释和作者简要介绍),想尽办法把诗读懂。

(生自主学习——读,思,问,查。)

三、交流讨论

1.“无遗力”。

师:现在你懂得了什么?先说说《冬夜读书示子聿》吧。

生:“少壮工夫老始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学知识,青少年下了工夫,到老了的时候才见功夫。

师:这话像绕口令,不知道你说的两个“gōngfu”是否分清?前面的“gōngfu”这两个都可以,(板书:工夫功夫),后面一个是这个“功夫”。

生:年轻的时候下了苦工,到老了才见成效。

师:这样说清楚多了!

生:青少年时多读书,老的时候才会出成绩。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的意思是古人在求知的过程中是不遗余力的,尽全力的,毫无保留的。

师:好,连用三个词说明古人做学问十分刻苦,由‘无遗力’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生:竭尽全力。

生:争分夺秒。

生:废寝忘食。

生:不遗余力。

师:这个成语与这句诗有关联,还想到哪些成语故事呢?

生:囊萤映雪。

师:车胤与孙康的故事。

生:凿壁借光。

师:匡衡借光苦读的确不遗余力。

生:头悬梁,锥刺股。

师:对,也可以说“悬梁刺股”,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古人学习的刻苦勤勉。

师:还能想到哪些诗句?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这些都在讲“古人学问无遗力”,现在我们再读这句时,就变得丰富多了。一起再读这句诗。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2.“纸上”与“躬行”。

师:继续交流。

生:“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说要想深入彻底地了解,一定要动手实践。

师:“躬行”的“躬”什么意思?

生:亲自。

师:躬行就是——

生:亲自实践。

师:(板书“纸上”)“纸上”什么意思?

生:书本上。

生:就是我们在书上看到的。

生:通过书本知道的。

师:现在我们看电视,上网、听广播或者听别人说算不算“纸上”?

生:算。

生:不算。

师:到底算不算?陆游写这首诗时可没有广播、电视、网络哟。

生: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看书,得来的都是肤浅的,都可以算是“纸上”。

生:“纸上”与“躬行”相对,只要不是亲自实践的都是“纸上”。

师:对,上网、看电视、听别人说也是“纸上”,这些可能都很肤浅。

(板书“纸上 浅”)

师:与“浅”相对的是什么?

生:深。

师:与“肤浅”相对呢?

生:深刻。

师:诗中哪个词表示这个意思?

生:绝知。

师:(再板书“绝知”“躬行”)我在这两个词之间加个箭头,箭头朝那边?

生:向右,哦,不对,向左。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个人亲自实践了之后,才会彻底地知道。

形成板书:纸上→浅

绝知←躬行

3.编故事。

师: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幕,(出示:冬天的一个夜晚,外面是,书房内,陆游和子聿正在灯下读书„„)想一想,下面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冬天的一个夜晚,外面是寒风呼啸,书房内,陆游和子聿正在灯下读书,子聿大概是困了,张大嘴巴,伸了个懒腰。陆游说:“做学问是要竭尽全力的,少年时候下了苦功,到老了才会有成就。”子聿点了点头,又接着看起书来。陆游又语重心长地说:“子聿啊,从书本上读到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要想彻底地弄懂,自己还得亲自去实践。”子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师:没了?

生:没了!(生笑)

师:这个“似懂非懂”用得好!你们懂不懂?

生:懂。

师:还有谁来讲,要有点变化。

生:冬天的一个夜晚,外面是滴水成冰,(师:呵,这么冷!)书房内,陆游和子聿正在灯下读书。夜已深了,子聿伸伸懒腰说:“爹,我们休息吧!”陆游看了看儿子,没有说什么,拿起笔来“刷,刷,刷”写了几句,递给子聿,子聿一看,上面写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子聿读了读,陷入了沉思。

4.“观书”还是“观塘”?

师:好,我们再来说《观书有感》,谁讲给大家听。

生:前两句的意思是: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倒映在池塘里的影子,来回晃动。

师:对,“鉴”就是?

生:镜子。

师:“徘徊”意思是?

生:来回晃动。

师:我徘徊在十字路口,这里的“徘徊”怎么理解?

生:在十字路口走来走去,拿不定主意。

师:对,不同的语境里,意思会不一样。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呢?

生: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水不断的流进来。

师:什么样的水流进来?

生: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流进来。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同学们,诗句你们都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可是我有不理解的,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生读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首诗的内容好像和书没有关系。

师: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诗写的和什么有关呢?

生:诗写的是源头活水。

生:写的是天光云影。

生:我认为写的是方塘。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方塘之“塘”。可是题目为什么写的是“观书有感”呢?是作者弄错了吗?(相机把“书”

和“塘”用红色标明。)

生:我想应该是作者看着书,心灵就像这方塘内的水一样清澈、明亮。

生:读书像照镜子一样,可以反省自己,就像水可以倒映天光云影一样。

师:说得好,读书像照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生:我觉得朱熹是借方塘之水来表达看书的心境。

生:读书跟方塘引进活水一样,活水注入多,池塘的水就更清澈,一个人书读得多,那么它拥有的智慧和学问就多。

师:了不起,这样说就很清楚,把学习新知比作这方塘活水。谁用“要问,是因为。”来说说读书学习。

生:要问怎样才能聪明,那就多多读书吧!

生:要问我的心灵为什么如此纯洁,是因为我在不断向书本学习,向优秀的人学习呀!

师:好的。结合“活水”的“活”再想想。

生:要问我们为什么充满智慧,是因为经常读书学习,源源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

师:好的,现在我们再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不仅仅想到那方塘,还会想到很多很多。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我们来看这几句话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分别是什么意思?

(出示片段1:“王梓鉴的文章写得好,小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诀窍,他笑了笑,指了指身后的书柜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意思就是我的作文写得好,是因我的书看得多。

生:我在书上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文章,看多了,我也会写了。

生:要问我的作文为什么写得这么好,是因为我平时喜欢和书交朋友。

(出示片段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夏洛蒂满怀激情创作《简•爱》,一气呵成,《简•爱》故事动人,描写细腻,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轰动了整个文学界。)

师:在这句话里又怎么理解?

生:要问《简•爱》为什么如此动人,那是因为夏洛蒂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生:要问《简•爱》为什么这样受欢迎,那是因为故事动人,描写细腻。

师:也可以这样说?再读读,这句诗放在开头,联系刚学过的课文,联系她的生活经历想想。

生:要问夏洛蒂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精彩的《简•爱》,那是因为她自己经历了这样的生活。

生:要问《简•爱》的故事为什么如此动人,是因为那就是夏洛蒂生活的反映。

师:是啊,《简•爱》就是夏洛蒂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因为有经历,有不放弃的精神,才会有杰作的问世。再请看一句,有一位老师听完我们今天这课后,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出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听王老师教学《古诗两首》有感”)想一想,这位老师会写些什么呢?

生:王老师为什么上课这样好,是因为他经常思考。

生:王老师上课很好,是因为交给了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

生:要问王老师为什么能上好《古诗两首》,是因为他经常读书,有很多年的教学经验。

师:谢谢你们夸我,如果这位老师想夸我们六(2)班,那这句诗又有什么意思?

生:要问我们为什么能够上好这一课,是因为我们都喜欢语文课。

生:要问我们为什么表现这么棒,是因为我们平时读书多,积累多。

师:哇,一点也不谦虚。(笑)

生:要问我们语文水平为什么高,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师:现在,有很多人写文章喜欢引用这句话,在不同的文章里可能意思有所不一样,但也都有一个基本的意思,那就是——

生:要多读书。

生:要多学习,多积累。

师:是的,都对,成功来自积累,来自创新。

对 话

陈 刚(以下简称陈):听了这堂课,感觉很精致,又很轻松。一节课学习两首古诗,应该说是有难度的,而你似乎轻巧地就化解了。你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树华(以下简称王):谢谢!一节课学习两首古诗,是对古诗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学生并没有感到困难,为什么?首先,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哲理诗,本册教材前面的单元练习中也提到一些,学生是有基础的。其次,教学设计中摒弃了可有可无的“非语文”的环节,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更多时间研读古诗,有足够对话的空间,质疑、讨论、发现、交流,步步落实,循序渐进,学生的学习仿佛拾级而上,水到渠成。第三,充分预设,期待生成。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做了充分的思考,预想多种应对策略。有了高屋建瓴的审视,才能有驾轻就熟的从容。

陈:学生对古诗的初读理解,你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提供了一份材料,让学生去自学。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

王:不同年级段在学习上显然是不一样的,六年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讲解。先让学生自

读,提出懂与不懂的,激发求知欲;再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读、思、问、查去解决问题。一些关键的字词,教师提前准备一下,整理一些学习资料,告诉学生网上都有,只不过现在上课不能大家都去查,让学生各取所需,这样远比一问一答或教师讲要好得多,网络时代,要更多的教会孩子好好利用资源。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自我探究,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这样既省时又高效。

陈:哲理诗作为古诗中的一种题材,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非常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精神人格的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哲理诗,这类古诗的教学相对比较困难,能谈谈你的思考和实践吗?

王:我认为这类诗的教学要注意这样几点: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管怎么说,古诗距离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远。教学中,首先就得清楚所学的诗到底距离学生的生活有多远,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有利于融入他们的生活;其次,就要考虑学习过程中,我们该铺哪些“路”,该架什么“桥”,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创造“最近发展区”;最后,得考虑所学哲理在学生生活中以什么形式体现,怎样来指导儿童的学习生活,提升生活认识和品质。而这一切的设计必须是以适当言语实践活动为依托的。2.理解诗意与感悟哲理要能水乳交融,切不可生生地将二者切割开来。从教学环节上讲,理解诗意与感悟哲理绝对不是两个板块,而应该是浑然一体的。要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领悟其中的哲理,哲理的领悟又加深诗意的理解。要处理好语言习得与感悟哲理的关系,在古诗精准的字词揣摩中感悟哲理,悟理说理的过程中丰盈言语表达的智慧。3.形象与抽象自然融合。哲理诗所蕴含的哲理是与景、物、事密切相连,同时呈现的。小学生学习它,必须形象地感受到此景、此情、此事,在鲜活情境和意象的感受、观照、体验中自然意会哲理,并逐渐走向深刻。学生口中所说心中所悟的哲理绝不是机械的、冰冷的、晦涩的,而应该是个性的、温暖的、明晰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尽量要能还原诗人当时创作的情景,使学生设身处地用诗人的视角去看去想去思考,同时,也要跳出诗外,结合自己的生活来理解和评价。

陈:教学就是对话,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对话不仅要追求民主、平等、和谐,更应彰显个性与灵性,追求智慧生成与价值建构。还是想请你谈谈本课具体操作中,是怎么落实的。

王:在课堂具体操作层面上讲,学生、教师、文本是对话的三个主体,对话应该始终是三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共进,一般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教师引导下学生与文本的潜心对话;依托文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教师、文本互动对话中共同超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文本、同伴、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情感通过自我建构、合理转化,内化为自身素养。

第一,教师引导下学生与文本的潜心对话。教学中,在出示两首哲理诗后,就让学生尝试自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思,问,查,教师恰当的组织与引导(质疑、提供资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每个学生潜心阅读、独立思考,形成独特理解与感受,与文本进行着各具个性的对话。这是这场高质量对话的源头和基点。

第二,依托文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这种对话是以文本为依托,营造一个特定的情境,构建一个共同探讨的平台。在对话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加深体验,丰富认识,发展能力。在本课中,交流讨论环节就是这样的,围绕诗意的理解、蕴含哲理的感悟,每一个学生一边讲述独特的认识、感受,一边倾听学习同伴的见解,进行着兼容和批判,教师既是组织者、辅导者,也是对话的主体,参与对话,引领对话走向深处。“无遗力”的扩展,“纸上”“躬行”的讨论,都是愉快而平等的对话,而且渐行渐深,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理解由肤浅走向了深刻。

第三,学生、教师、文本互动对话中共同超越。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加强,身心潜能得以挖掘,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创新的火苗在碰撞中点燃。此时学生和教师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共同创造着文化,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文本也不再是简单地重现,而是溶进了现代的审美情趣,唤发出新的活力。

观察者语

在这堂课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王老师在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之间的智慧的闪现和思想的留痕。一直以来,他钟情于“对话•内化”教学的钻研与探索,着力追求平等、灵动、和谐的课堂教学对话。就这堂课来说,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基于言语积累展开对话

学生在阅读之前,头脑并非一片空白,一种对所学内容的“前理解”已经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阅读期待视野。教学这两首哲理性的古诗,王老师抓住哲理诗的特点,从旧知入手,注重迁移和整合,将有关哲理诗诗句串在一起,引出新学的两首古诗。这样的导入,跳出了传统的框框,营造了哲理诗的学习场境,暗示了学习哲理诗的方法,直奔学习的重难点——感悟诗句蕴含的哲理,起到了导引的作用。这个教学环节,教者在充分调动了学生言语积累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激发探究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性基础,打通了情感通道。

二、催生言语意象丰富对话

古诗言简义丰,是浓缩的经典。对古诗词句的理解是感悟古诗、领

略内在意蕴的重要前提。但是,学生的认知发展不能单靠概念的纯语义解释和记忆,而必须借助意象进行立体化的建构。王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初读体会、理解诗句的意思时,通过言语意象的催生丰富了对话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对“躬行”的理解,引导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再比如,创设情境续写故事,既是古诗意思的灵活理解,更是有效的语言表达练习。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有情有趣的练习丰富了学生的言语想象能力。此时,《冬夜读书示子聿》就不只是纸上的几行字,而是鲜活的故事和情境。

三、激起言语冲突活跃对话

“到底是观书还是观塘?”一石激起千层浪。王老师巧妙地借助言语冲突,撩拨起了孩子们的思维触角,激活了对话。此时,原有的认知平衡就被打破,文本的抽象符号就被重新审视。孩子们借助对诗句的研析,并展开合理想象,思辨推敲,大胆猜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每一个观点又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这时,学生的对话就不是停留在对语表浅层意思的直感上,而是从审美的角度去领悟语言深层次的含义,诗句所蕴含的哲理就在这样的对话中渐渐明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就如同一颗颗珍珠一般,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就是那根线,将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四、创设言语语境提升对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这句极富哲理的诗句的教学,王老师也是独具匠心的。所谓哲理本身就是适合于不同语境的一种意义的存在,所有以理析理的阐释都是徒劳的。在这个片段中,王老师创设三组不同的语境,借此展开对话,如层层剥笋一般,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理解到运用,由“诗内”到“诗外”,既让学生“够得着”,又要学生“跳一跳”,对话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升。这样的反复锤炼下,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对诗句意义的深刻理解,更有学习方法的习得,思维品质的煅铸,诗句的哲理意蕴也就自然而然地内化在他们的言语生成与精神成长中。

(作者单位: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3首,共七首。

朝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示:教导、告诫;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极,最。

浅:少。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诗意】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

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

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解说】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

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

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

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

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作家背景】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

,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

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

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

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

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

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

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

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

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

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绝句:《示儿》。

【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学习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毫无保留,竭尽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要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古人做学问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陆游介绍: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朝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市)。父亲陆宰不仅曾有文学创作传世,且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即被金人所灭,陆游跟父亲经过了一段流亡岁月,才回到山阴老家。陆宰不仅是一介文人,更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与志士往来,谈论家国局势,受父亲影响,年少的陆游早已埋下文学与爱国的种子。

二十九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因名次在秦桧孙(秦埙)之前,又因喜论恢复,屡受排挤,至桧死才得以被起用。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将近三十年间(三十三岁至六十五岁),因陆游始终坚持抗金的主张,与当权不合,屡被起用也旋即被罢黜,在仕途上受到许多无情的打击和排挤。在陆游沉浮的仕途中,对他一生有极大影响的一次,是受川陕宣抚使王炎之邀,在其幕府中任事,这是他一生中最意兴风发的时期。此处距宋、金分界不远,山水壮阔,气象雄伟;军旅生活也扩大了他生活的视野,使他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诗篇。此后将近十年,陆游的生活背离不了四川。在四川期间,是他诗歌创作最活跃的时期,为纪念这一段生活,便将诗作取名为《剑南诗稿》。

淳熙二年(公元一一七五年),范成大调任四川制置使,邀陆游作参议官。二人因曾共事又是诗文之交,彼此不拘礼数,兼以陆游喜饮酒销愁,于是引起同僚的不满及讪谤,朝廷遂以「恃酒颓放」为由,罢去他的官职,于是他索性自号「放翁」。现实生活中虽被罢去了官职,但诗人「放翁」之名,却由此远传。

离开川陕,时年五十四,其间十年,陆游的任官生涯载浮载沉,至六十五岁最后一次任史官之职,仍因不肯坐食俸禄,一再对帝上书,痛陈时局沉疴,又激怒当局,竟以「吟咏专嘲风月」的罪名,再次被免去官职。(这是由于他始终坚持抗金,并把这些思想写进诗中,受到主和派的忌恨所致。)回到山阴,陆游干脆以「风月」二字,作为小轩的名称。此次归隐至去世,约二十年时间,绝大部分是在农村中度过的,放翁实际参与了农事,因此对农村生活有深切的体会。

家居的二十年生活中,写了将近七千多首诗,其中绝大部份是描写农村景色和反映农民生活的篇章。宁宗嘉定二年,诗人怀恢复中原的未竟之志以终。死前仍不忘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大志,「示儿」一诗,是他对儿子的临终嘱笔,更是诗人抱负、人格和强烈的爱国激情的缩影,「孤忠悲壮,可泣鬼神。」 「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引放翁<醉中到白崖而归>一诗全诗抄录如下:

醉眼朦胧万事空,今年痛饮让西东。呼传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御晚风。

行路八千是常客,丈夫五十未称翁。乱山缺处如横线,摇指孤城翠霭中。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传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示:教导、告诫;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极,最。

浅:少。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诗意】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从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

才取得成功的。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

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去体验。

节令已过小雪,窗外黄叶满地,寒风袭人,北方漫长的冬天悄然来临。昼短夜长,正是读书的大好时机。

闲时求知,古已有之。三国时的董遇在谈到读书时,曾有“三余”之说,学生问其读书“苦无时日”,董遇回答“当以三余”,并解释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在农耕时代,人们靠天吃饭,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隆冬之际,天寒地冻,万木凋零,忙活了一年,有了更多的悠闲时间,是谓“年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辛苦了一天,到了夜晚,终于可以舒展一下劳累的筋骨,是谓“日闲”;晴天农活繁忙,只有在雨天,才可以不出工,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是谓“时闲”,董遇正是抓住了“三余,”充分利用冬天的农闲时间、晚上的业余时间和雨天的闲暇时机,手不释卷,孜孜以求,终成一代有名学者。

冬夜读书,有两种情景,让我十分向往。其一是“红袖添香夜读书”,此境尤为古代读书人向往。青灯黄卷,美人作伴,书香体香,销骨蚀髓,焉有不醉之理?其二是“雪夜闭门读禁书”,窗外大雪纷飞,溯风凛冽,置一杯香茗,挑一本好不容易“淘”来的“禁书”,拥被而卧,醉心阅读,读到赏心处,击节而叹,不觉鸡鸣三遍,曙光初露,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如饮千年佳酿,只可意会,无法言说。尤为清晰地记得一个冬夜,我捧着川端康成的《雪国》,流连忘返,不觉已是后半夜,起身小解,推开门,鹅毛大的雪片,飘飘洒洒,仿佛走进了川端笔下的雪国世界。

如此痴迷于冬夜读书,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勘探队工作,每年春天出队,在野外工作半年,十月份收队,转入室内工作,直至第二年春天,大约有四五个月的空闲时间。闲得无聊,除了喝酒、打牌,就靠看书打发时光。我们住的是集体宿舍,五六个人一个大房间,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大冬天,我挂起蚊帐,从蚊帐顶上垂下一条床单,遮住8瓦日光灯的光亮,下午五点半,吃过晚饭后,就钻进“巢”里,盖上厚厚的棉被,戴上手套,与书亲密接触。有一个周末,宿舍里的同事都回去了,晚上突然停电,我点上两只蜡烛,放在枕边,秉烛夜读,一不小心,碰翻了蜡烛,“哧”地一声,蚊帐被烧了一个大窟窿,险些出事。

那几年的冬夜,我读了大量的书。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文化开禁,西方各种思潮蜂拥而入,我迷上了外国的“舶来品”,存在主义哲学、荒诞派文学、精神分析学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卡夫卡的小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卡西尔的《人论》,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逮住什么读什么,囫囵吞枣一番。由于经常熬夜,眼睛的近视度数从100度一下飙升到了500度,先后换了三副镜片。

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中,有一首讽刺不爱读书的歌谣,“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小时候,父亲也给我背过类似的歌谣,前两句一样,后两句略微不同,“秋有蚊虫冬有雪,若要读书待明年。”据2006年8月30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中国人的读书率逐年呈下降趋势,1999年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为历年最低。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人们一方面喊忙啊累啊,一方面把大量时间消耗在喝酒、打牌、侃聊、游玩上,真正留给读书的时间,又有多少?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冬夜读书时。冬夜漫漫,有书作伴,岂不快哉?

下载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津》、《观书有感》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津》、《观书有感》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简介]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

    冬夜读书示子聿(范文模版)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河北学校 史雨平【教材简析】:《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设计者:彭柱仙 一、看图引入,理解诗题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话。 2、理解课题。 二、读通古诗 陆游他是用哪些读书感想来教育子聿的呢?自由地读读诗,注......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揭示课题 1、诵读古诗。 师:中国古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今天上......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绝】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 示:教导;子聿(yù ): 陆游的小儿子; 遗:保......

    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内容: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借助工具书,自主合作,大体领悟诗句的意思。3、充分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学生的经验世界,懂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