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月教案最新
一、大学语文绪论
1、何为大学语文?新浪网7000多人参与调查显示,92%的人支持语文课列入大学必修课。
2、重庆大学理科类毕业生马建智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后到单位实习时,却因不会写公文而最终未能如愿留下。
3、为何要学大学语文?
弥补阅历的不足,注意生活的体验与思考
二、国学经典综述
(一)、涵义解读
1、何谓国学?这个词的涵义有不同的解读,社会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国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属于国学;亦有学者认为国学是专对治国理政而言的,国学特指“治国理政”之学。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2、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二)、你能想到哪些经典篇目?
(三)、学习国学的好处: 1能增强记忆力;
2、能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能扩大知识面;
4、能培养学习兴趣;
5、能提高审美能力;
6、能增强自信心等
《诗经豳风七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2、细读《七月》,了解其内容与背景;
3、体会诗歌内涵,感受其中蕴含的乡土气息。
4、让学生触摸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树立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内涵,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乡土气息
2、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诵读、讨论分析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七月》也正是出自《诗经》。
二、文学常识介绍
(一)《诗经》简介
1、名称:《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305首诗歌,所以也称《诗三百》或者《诗》。汉代奉为为儒家经典,才被称为《诗经》。
2、作者无法考证,传说是由孔子编写的。
3、分类:诗经中的诗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三类,“风”、“雅”、“颂”。“风”包括“十五国风”,指的是15个国家的民歌;“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是贵族们在宴会上作的诗;“颂”是周王朝祭祀宗庙时用的诗,也是贵族们创作的。
4、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直陈其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就是比喻。“兴”——“兴者,(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兴这种表现手法,一是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周南•关睢》。二是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三是起协调音律的作用,如《秦风•黄鸟》。《诗经》中常常是比兴结合运用的,因此,比兴连称。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5、形式: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亦富于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显得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
(二)《七月》简介
《七月》是《豳风》中的杰作。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豳风》就是这一带地方的诗,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豳诗大多有务农的地方色彩。这首诗历来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体现了《豳诗》的特点,而在于它以连续性的画面,具体全面描绘了三千年前我国农奴的生活和劳动,真实反映了商周之际农业社会的方方面面。《七月》是一幅形象的历史图景,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
(三)学过哪些诗经作品?
三、诗歌学习
(一)正字音,学生自由朗读并理解诗歌大意
全诗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
(二)请学生朗读思考:
1、全诗写了哪些农事活动?
耕地、采桑、养蚕、纺织、收割、染布、打猎、饮食、盖房、酿酒、藏冰、祭神、祝寿
2、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周早期我国西北地区的农村社会面貌:农奴们一年四季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大部分都得归“公”,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任何自由,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诗歌分析、第一章 ①释义 ②内容讲解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
公子,原意指诸侯之子,也可以指诸侯之女。后人遂将世家门阀子弟称作公子。“公子”不一定是男的,称呼诸侯的女儿和别人的女儿都可以叫“女公子”,“先生这个词也不一定是男的”)
首章,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
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思考:提问:第一节中如何理解“田畯至喜”? 第二课时
一、诗歌分析 第二、三章
1、释义:春日遲遲:在春天白天變得長了。后来就用“迟日”称代春日,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風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鴛鴦
《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
2、内容讲解
诗的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色调逐渐鲜明。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这里似乎让我们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这又使我们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思考:第二节中如何理解“女心伤悲”?
二、第四、五节 ①释义 ②内容讲解 四、五两章虽从“衣之始”一条线发展而来,但亦有发展变化。“秀葽”、“鸣蜩”,带有起兴之意,下文重点写狩猎。他们打下的狐狸,要为公子裘;他们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这里再一次描写了当时的阶级关系。五章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咏物之作,如此细腻,令人惊叹。“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写农家打扫室内,准备过冬,在结构上“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思考:
1、第四、五节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当时农奴的生活处境?
2、诗歌主要是写农奴的生活,却写了很多动物的活动,有何作用?
三、第六、七、八章 ①释义 ②内容讲解 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条线而来,好像一组连续的电影镜头,表现了农家朴素而安详的生活:
六、七月里他们“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
七、八月里,他们打枣子,割葫芦。十月里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又得给老爷们营造公房,与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烂简陋适成鲜明对比。“筑场圃”、“纳禾稼”,写一年农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诗集传》引吕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
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诗人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村落宴饮称觞的盛况。一般论者以为农夫既这么辛苦,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到了年终,怎么有条件有资格“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实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农民年终时也相互邀饮,如宋代秦观《田居四首》所写:“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陆游《游山西村》诗也说:“莫笑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七月》所写上古社会的西周村落生活,农闲之时,举酒庆贺,也是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敷陈其事”、“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我们仔细吟诵其中任何一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四、比较(5分钟)
将我们现代的农事活动与中国古代的农事活动进行对比,并从中体会先民创业的艰难和诗中浓厚的乡土气息。
五、《诗经》经典语言欣赏(5分钟)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斯干》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 提问: 板书设计
七月---------古代劳动者的生活-------受剥削受压迫
六、总结写作特点:全诗展示了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画面。
1、语言朴实无华,用铺叙手法。诠释为绕一个“苦”字,从年初写到年终,描写了一年四季多侧面高强度的劳动。
2、描写阶级压迫采用了对比手法:苦与乐的对比,冷与暖的对比(衣住),小与大的对比(猎物)
3、善于抓住物候特征,表现节令演变,充满自然风光和乡土气息。(第五章)
4、采用赋体,铺陈其事。作业布置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诗经》中的《硕鼠》一诗进行赏读
七、教学反思(课后)这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民歌。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诗中有很多生僻字词,在意思的理解上也与现代有所出入,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让学生能认准字词,准确理解文意。学习中也应注重对于作品的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在阅读中更深入的体会诗意。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操练打猎功。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麦全入仓。叹我农夫真辛苦,庄稼刚好收拾完,又为官家筑宫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第二篇:教案 《七月上天山》
《七月上天山》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了解七月天山雪峰高耸,水美、林幽、花艳的特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能用旁批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师:音乐磁带一盒,曲调柔和舒缓,用于配乐朗诵。
2.学生:搜集天山风光图片。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读后令人有一种唇齿留香的感觉。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绘了七月天山与众不同的美。进入天山时,欣赏到神奇的雪山;往里走,领略森林的幽深;再往里走,满眼烂漫的鲜花。
在引导学生学习描写雪山、森林、花海部分时,要注意品味优美的词句,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感悟和体会七月天山不同寻常的美。
在教学时,除了引导学生注重品读词句,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和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要借助课后练习的提示,启发学生运用以前在批读文中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批在旁边。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第1段:简要交待了骑马上天山的时间及原因。
炎暑逼人:形容酷热难耐。
* 第2段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雪峰高大而又色彩淡雅,雪水晶莹而又充满动态美。第二句着重描写了雪峰的“高矗”“巨大”,并着力渲染了色泽之美:以蓝天为背景,白缎似的雪峰耸立着,白云投下的云影如几朵银灰的暗花。第3~7句着重描写了雪水之美。在描写时,作者抓住雪水“飞泻下来”到“汇成湍急的溪流”,再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到“清澈的水底”这一由动到静的变化,用了“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千万朵盛开的白莲”等比喻,写出了雪水形色兼美的特点。
* 第3段描写雪峰下翠绿的原始森林。注意抓住“密密的”“重重叠叠”“斑斑点点”等叠词和“像撑天的巨伞”这个比喻,体会原始森林的茂密。抓住能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和“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体会从侧面衬托出的森林的“寂静”;从林外“阳光灿烂”和密林中“难见天日”这种对比描写中体会森林的“幽静”。教学时,引导学生分别找出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这两种不同手法在文中的运用,边品读边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中蕴含的美妙意境,并把体会批在旁批栏里。
* 可以引导学生从画中欣赏天山的美。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 第4段主要描写了天山的花海。教学时,可抓住“名副其实的春天”这一说法提问:从这段的什么描写中表现出七月的天山是“名副其实的春天”?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最能体现“春天”这一特点的描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特别要注意体会“像不断的织锦„„像天边的彩霞„„像高空的长虹„„”这一连串的比喻,想象花海的广阔无边、高大茂密、五彩缤纷。正因为花海有这些特点,所以作者说人是“浮”在花海上的。一个“浮”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人徜徉在鲜花丛中的潇洒与悠闲。* 第5段用反问句结尾,进一步突出了七月的天山繁花无边,不是春天,胜似春天。可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通过朗读对比体会作者对天山的赞美之情。
* “矫”字注意和“娇”“骄”等形近字作比较。
“涧”的意思是山间流水的沟。
* 课后第1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 课后第2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这些景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一问,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倡自读自悟,把体会批在旁边,以交流的方式分享。
* 课后第3题重在让学生体会描写手法和角度的多样性。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有关描写体会意境,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课文第3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冰山上的来客》,优美的旋律激起对天山神奇景色的向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
二、自主读书,自主体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尝试边读边批。
3.交流阅读感受。
三、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方法,领悟美境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七月天山的美景的?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借鉴?
四、拓展延伸,练习写作
1.思考:假如让你记叙一次游览经过,你会写什么?怎样写?
2.试着拟一提纲,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天山简介
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这两大盆地虽是一对孪生“兄弟”,但自然特征却大不一样。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团团围住,气候特别干燥,大多是沙漠地带,只有在边缘地区的绿洲上才能种粮、棉和瓜果。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地不是很高,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能够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有一些绿洲可以种春小麦、棉花、瓜果等外,这里的草场优良,畜牧业发达。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也在这块盆地上。
第三篇: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临洮街一校 王 娟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掌握文中的描写手法,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幻灯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看,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著名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今天我们就随作家一同走进天山去看一看、游一游《七月的天山》吧!板书课题。
2、请学生根据课外所了解到的谈谈对天山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七月的天山又是怎样的呢。
2、字词检查。
3、说说七月的天山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自主学习”理念。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1)看文章结构
(2)找写作顺序
(3)抓重点景物
(4)想景物特点
(5)思表达方法
2、读课文,完成(2)。
(1)自读课文,画出游览顺序词。
(2)相互交流,理清顺序。(师及时板书;进入天山 在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3)小结: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天山的美景的。其实这既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用简练而形象的笔触描绘了天山景物,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2、3、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2、3、4自然段,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段。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再读课文,动动笔,为研读课文、品读天山美景预做“热身”。
3、品读第2自然段。((1)思考:在这一段话中,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
(2)同桌交流: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预设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师随机板书:雪峰 雪水)师:从修辞的角度,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正是因为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天山的美景更真实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板书:比喻)通过朗读来体现天山的美。
预设B:在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师随机板书:溪流)
请用一个词语说出溪水的特点?(清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清澈?
设计意图:把第2自然段作为学生阅读的重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既从内容、写法、用词等方面深入地阅读课文,又以读悟情,品味了天山美景。
四、自学第3、4自然段。
1、出示:(1)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每段重点写了哪种景物?(2)合作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
2、交流。
预设A: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写森林,从密密的、重重叠叠、日影,写出了树的茂密,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师板书:森林)指导朗读。
预设B: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从水声写出了密林幽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师板书:水声)
3、第3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天山的什么来描写?(师随机板书:树)
预设C: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师:作者抓住野花来描写,采取比喻和排比综合运用,写出了野花的特点。随机板书:野花
采用不同方式来读读,体现花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互相交流想法和看法,给每个学生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五、总结:读悟第5自然段,理清文章结构。师: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作者会慨叹(齐读第5自然段)。师:这一段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那么本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生回答)。
六、拓展训练。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写一写校园的早晨,要求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
设计意图:积累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有了积累和学习方法,再学以致用,这是阅读教学由吸收到表达的具体体现。
板书设计
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
第四篇: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写法。[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前两课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领略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奇妙无比的浙江双龙洞。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的介绍,去美丽的北国——新疆的天山尽情地游览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天山景色?(夏天)
简介天山:(可相机出示地图。)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研探展评一
(一)出示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二)自研共探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学情展示
3.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简单写下作者的游览线路。
(进入天山→天山脚下→原始森林→天山深处)
4.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研探展评二
(一)出示学习指导二
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自由阅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作者主要描写的景物,用曲线画出他们的主要特点。
(二)自研共探
1、组内阅读交流,说出感受。
2、师引导理解。
(三)学情展示
A:写“雪水”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雪水的清澈与灵动。B:写“森林”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树的翠绿、繁密与幽静。C:写“野花”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野花的多和美。
四、研探展评三
(一)出示学习指导三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找出最美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想一想没在哪里?在书旁写下感受,试着读出感受。
(二)自研共探
1.生自学,师训视学情。
2.小组内交流。
(三)学情展示
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B: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C: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D: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水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五、归纳总结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因。
六、巩固提升
同学们,你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七月的天山
景物
印象
修辞
雪水
凉爽
比喻
密林
幽静
衬托
野花
绚烂
排比
第五篇:《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饮、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
3、领悟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描绘得具体而形象,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描绘得具体而形象,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问:在我国新疆有一条著名的山脉,连绵几千里,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炎暑逼人,而一进入这里,便凉爽宜人,同学们想看看这个奇特的地方吗?
2、课件播放天山美景,指名说说欣赏天山美景之后的感受。
3、教师导学:刚才我们欣赏了天山的旖旎风光,感受了天山的美,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碧野的脚步,细细地感受七月的天山的独特风韵吧。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3、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4、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自读情况。
5、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有哪些感受,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6、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引问:天山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景物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直线把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画出来。
7、指名交流:作者先游览了天山脚下,然后来到了原始森林,最后来到了天山深处。
8、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天山的美景的。其实这既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今后同学们写游记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展开描写,这样会使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
三、研读美景,感悟写法
1、教师导学: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细细地品读,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把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写在旁边。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景物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学习提示:(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3、分小组汇报学习体会,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根据学习提示,先说说自己喜欢的那部分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你画了哪些喜欢的语句,结合批注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和感受。
句一: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1)指名读。
(2)在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雪峰比作白缎,云影比作银灰色的花。)
(3)体会比喻的妙处。引问:这样的比喻突出了雪峰的什么特点?(高耸入云、洁白无瑕)
句二: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1)引问:从“飞泻”“千百条闪耀的银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雪水流下来时气势磅礴的景象。)
(2)引导学生夸夸雪峰、雪水。导学:看到这样的峰、这样的水,人们不禁要说——
(3)练笔:一位老人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青年人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小朋友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讨论写法:作者是如何把这美景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呢?(作者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天山雪峰、雪水、溪流的美景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5)文章除了这两处比喻,还有其他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吗?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句三: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1)这句话美在哪儿?(写出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枝繁叶茂的特点。)(2)“密密”“重重叠叠”可以换个词吗?(茂密、挨挨挤挤。)(3)引导学生想象“巨伞”遮天蔽日的景象。
(4)“漏”能不能换成“照”?为什么?(原始森林枝叶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
(5)小结:作者的用词多么精确呀!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6)你能把想象到的画面,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吗?
句四: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1)想一想,这样枝繁叶茂的密林为何如此幽静?
(2)这样幽静的地方,我们该怎样读?谁能试一试?注意:语气要轻柔,突出密林的静。
句五: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绚烂”是什么意思?(灿烂。)通过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花数量多、颜色鲜艳。)
(2)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3)说说你的感受。
(4)教师引读:难怪作者会说——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像„„像„„。马走在花海中,显得„„;人浮在花海上,显得„„。
句六: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只是因为天山的花,作者才会这样说吗?还因为什么?请你说一说。(3)教师小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峰,天山才会如此凉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林,天山才会如此幽静;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花,天山才会如此迷人。这一切的一切合在一起,才会让作者由衷地感到——学生接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四、拓展训练,课堂练笔
1、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是怎样把天山的美表现出来的?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呢?(丰富的想象、恰当的修辞方法、精确的用词、移步换景的顺序,条理清晰。)
2、小练笔:尝试运用本课中学到的方法,写一写校园的早晨或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求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