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巨龙教学设计
中华巨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所介绍的关于长城的内容。难点:理解长城是伟大民族象征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五、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国庆假期刚过不久,我看着我的朋友们发着到处玩的照片,非常的羡慕。我也有两个非常想去的地方。一个是人民大会堂,因为它悬挂着一幅凝聚了许多人心血的传世之作,是什么?《江山如此多娇》。另一个地方是长城,你们去过长城吗?没关系,请大家把书翻到第8页,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三课《中华巨龙》,感受长城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学生读)垛 御 匈 奴 瞭
(三)深入探究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巨龙档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图片说明)
关卡二:巨龙档案姓名外形特点成长经历万里长城长度13400华里出生日期战国时期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战国时期(筑起城堡,用围墙连接)秦始皇(上百万劳力、休整和扩建,耗时10年)历代王朝(维修和新修)明朝(规模最大、土筑石垒的城墙改为大条石和大砖、耗时200多年)城墙:并排走五匹马,10人并行垛口、瞭望洞、射眼:防御工事烽火台:传递消息关卡:兵家必争之地本领 ——外形雄伟、历史悠久,作用巨大
2、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的进步,长城虽然已经功成身退,但游览现在的长城时,也不得不让人赞叹国人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不得不使人回想起古今战场上的激荡岁月,许多人因此写下赞美长城的诗句。有哪些呢?(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不到长城非好汉;甚至我们的国歌当中也出现了长城,足以见长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3、于是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感叹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为什么说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
(因为长城外形雄伟、历史悠久、作用巨大。千百年来,这条巨龙与中华民族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它集民族之精华,凝九州之国魂;挟昆仑之神威,扬黄河之浩气。他虽历尽坎坷,饱受风霜,但雄姿焕发,斗志昂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由长城引发的联想
4、教师读、学生读。
四、总结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写了长城雄伟的外形,悠久的历史,巨大的作用以及人们对长城的赞叹,是为了表达他什么样的感情?(学生举手回答)——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美、喜爱之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五、拓展延伸
课文那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六、作业布置: 完成基础训练
七、板书设计
3、中华巨龙 外形雄伟
历史悠久
民族自豪感、热爱、赞美 作用巨大
由长城引发的联想
八、教学反思
1、字词:应该噢诶养血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将字词的拼音、组词、解释等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
2、教学重点应更加突出,尤其是领会作者情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这一方面。
3、注意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的把握。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可以适当的短一点,并留给学生足够的表达时间。
4、注重“读”课文。可通过示范读、自由读、齐读、赛读的方式,使学生感受课文索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篇:中华巨龙巳腾飞
中华巨龙巳腾飞,13亿华夏儿女尽英豪。
航母下水美国震,钓岛巡航日本降。
横店影视出英雄,手撕鬼子为抗战
中俄军演在海参,威震八方竖国威
保家为国气如虹,定叫欧美1月亡。
牛鬼蛇神全部杀,定要解放全人类。
环境优良百姓喜,经济年年创新高。
富民政策人心稳,全国人民奔小康。
科技发展日新异,中国制造震四方。
出国消费是常事,福利社保年年高。
房价下降人人夸,物价稳定百姓赞。
官员清廉迎盛世,J20出鞘西方惊。
常蛾探月划天际,奥运圣火旺神洲。
政府一心为百姓,东方崛起看今朝。
天宫对接全球拜,食品安全暖人心。
治安良好外国赞,劳动人民地位高。
神八升空天下喜,国际地位就是高。
红星下凡,万民翻身..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
上天下地,百无禁忌。刀山火海,铜皮铁骨,刀枪不入,鬼神让路
嗨!四十九重翻天变,神兵神将唯我用,骨如天柱皮盖地,熊熊烈火化尘烟!天风地火一齐来,杀绝洋人正气在,今有红星来救世,驱尽邪魔传万代。
作为一个曾经的军人..现在的工商局干部.地产公司股东.时刻响应祖国号召..打美国..我捐一条命
我气象武器系统..终于成功了..美帝灭亡不远了
2010年9月..中美在南海空中有次短暂交火..美方有4架F22被击落.中方3架J10战机零伤亡.这就是美方停飞F22的真正原因..中华巨龙巳腾飞...13亿华夏儿女尽英豪..保家为国气如虹...定叫欧美1月亡...
第三篇: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桐城实验小学
甘亚玲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通过读后交流和有感情朗读,体会诗歌中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情。
3、体会歌词反复咏叹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歌词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爱我中华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品读课题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在各大晚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一首歌。仔细听一听,会唱的同学请随着电脑一起唱。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简介歌词作者、演唱者。(出示课题)
4、品读课题:读课题时,你想突出哪个词语?按照你的理解读一读。(预设:可能突出“爱”或“中华”,从不同的情感角度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二、初读课文,交流摘录笔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同桌、小组等)读课文。
(要求: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全班汇报读,个别句子指导。
3、交流摘录笔记,出示新词,开火车带读。
4、交流自学生字时发现的难写字,当当小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重点突出“姿”“健”“伐”的写法。
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1、出示“阅读金钥匙”:自读时,在重点词语下面画上“.”
2、学生自由读歌词的第一部分,做好标记。
3、全班交流:你画的重点词语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重点交流:“五十六”(1)说话:
“五十六个星座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是多么。”.“五十六枝花聚在一起是多么。”.“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结合多多媒体进行说话训练,并理解这个比喻句的意思。)
(2)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什么?作者反复使用了“五十六”这个数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祖国是个泱泱大国,我们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团结的大家庭。)(3)你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民族吗?(4)在歌声中认识这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多媒体展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5)有感情朗读。(我们中华民族是多么庞大啊,拥有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他们都是祖国的一枝花,让我们带着赞叹的语气朗读,突出“是一家”。)
◇重点交流:“五十六”和“一”的对比
五十六个民族,是那么多,五十六种语言,是那么丰富多彩,可是,他们说出来的却是同一句话,那就是——爱我中华。“56”和“1”的数字对比表明了这是他们统统的心声,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理想。学生朗读,突出数字的对比。
4、品读第二节,做好标记:自读十,想一想,各民族儿女爱我中华,都表现在哪些实际行动上。把重点的句子画下来。
5、全班交流:你画了哪个句子?从这么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交流: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读到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体育健儿为了祖国的荣誉,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
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姚明、马龙、吴敏霞、中国女排等各民族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情景。
观赏后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交流: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你想到了谁?有哪些人在建设我们的国家?(课件补充展示: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等)我们呢?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祖国做什么呢?
◇重点交流: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想想,谁的姿态威武雄壮?作者把中华写成一个“雄姿英发”的人,是什么意思?(播放国庆阅兵仪式视频、中国军队风姿、中华民族在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强大,就像一个雄姿英发的运动健儿奔跑在时代的跑道上。)
反复出现“爱我中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6、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全文朗读、总结全文:
1、朴实的语言,欢快的节奏,写出了我国56个民族儿女团结一心、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歌词也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写出了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的喜人情景。
2、有感情朗读全文。
3、今年是建国60周年,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4、提出期望。
5、再一次唱响歌曲。
五、布置作业: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喜欢的话也可以全文抄写。板书设计:
爱我中华
团结 爱国
第四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中华少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祖国的坚强决心。这是一首诗,适合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引起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目标。课后,结合综合性学习,让学自主查阅爱国主义方面的歌曲、诗歌、故事、散文等,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汇报,谈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深化情感,从而积淀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分析:
这是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各个方面都累积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字词学习的能力,可以放手自学,在课堂上不必集中学习字词,可以在配套作业的完成中落实这一环节。在朗读方面,大部分同学都不怎么乐意来读了,读只不过是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而已,所以需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和作者产生共鸣,让他们进入诗歌情境,为了抒发内心某种感受而读书,这一点应是本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采取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3、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进入诗歌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为情感的宣泄而朗读。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文中出现的事物或事件的相关资料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发感情
1、播放《我的中国心》,学生欣赏。
2、作为一个中华的少年,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这颗中国心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生自由谈感受)
江山如此多娇,作为他的儿女,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到自豪,就让我们自豪地说:——(读课题)“中华少年”
(二)通读课文
1、自由朗读文中的几个章节
(课前已让学生预习了课文,相信他们已能把课文读通顺了,文中的生字词也已基本过关,选择性地朗读几个章节,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是自己不甚理解的段落,还可以是自己读着感觉最好的段落,充分肯定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三)解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第1、2、3、4小节 四人小组交流资料,并完成助学作业。练习朗读指定的小节。学生汇报展示。
(全班4个大组,每一大组各准备一小节的朗读,3分钟时间准备。各抽查一学习小组汇报展示,指出优缺点,以便学习和改进。)
2、学习第5节 全班一起学习交流
(对于祖国苦难的历程,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大屠杀,诗中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较陌生,选择全班交流形式。)
(1)解读句子:
句一: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躯体,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展示所搜集的相关资料
句二: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师从噩梦中奋起。
“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代表了哪一个历史事件? 句三:“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春天的故事”又代表了哪个重要历史事件?为何要加双引号?(2)朗读训练
3、学习第6、7节
这是中华少年的誓言,让我们把我们的决心融入到朗读中去。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轮读,学生齐读,(直接让学生朗读,作为一种“誓言”,相信学生定能将它读得铿锵有力,信心百倍。多朗读几遍,他们的这种决心也会一次比一次坚定。)
4、学习第8节,总结全诗 来一场师生PK
(安排了过多的朗读,还真怕学生读得腻烦了,来一场师生间的比赛:全班一起上,老师一个人。应该会提升朗读兴趣,胜也好,败也好,双赢。)
(四)激情朗读课文
1、欣赏视频朗诵《中华少年》
2、配乐朗诵《中华少年》
(五)课后延伸
1、上网再去听一听看一看《中华少年》朗诵视频。
2、学唱《春天的故事》,感受歌曲的内容。
3、自由组合,准备这首诗的班级朗诵比赛。教学媒体的运用说明:
这是一首诗歌,重在朗读。常规的教学中,只能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学生以老师为基准,他们读的也许只是在尽量向老师靠拢而已。而一些抽象性的东西,更是无法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这些都不是问题。在导入阶段,我运用幻灯片展示了一系列祖国的风光图片,这些图片大多与文章的内容有关,在学生欣赏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展示图片的同时,我配上《长江之歌》的背景音乐,我相信殷秀梅一定会让孩子们激情澎湃,顿生无限自豪之感。在这样的感觉基调上,课文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分段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老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性地利用幻灯提示,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和点拨。在课堂的结尾部分,给学生展示一段朗读视频,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朗读训练,但朗读效果总有些放不开。在此,我给了他们一个范本,让他们有了一个自己与他人的对比的平台,看了这段视频朗读之后,再进行一次配乐朗诵,学生应该会将自己全部的感情倾泻而出。我觉得这节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解决的最大最有效的问题就是学生感情的激发,朗读训练最可怕的就是无感而发,感情不真实,读出来只会让人觉得做作,夸张。只要有了真情实感,朗读时才能进入到那个情境中去,读出来的效果才能似行云流水,真情流露。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六年级的水平,这个重点的落实没有难度,刚开始的一段富有激情的歌曲,已能激起孩子们的爱国情感,之后的视频朗诵更是把这种感情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在小组的相互交流之中,以及老师有针对性的点拨之中,同学们了解到了我们祖国的过去,它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艰难的民族历程。教学难点是进入诗歌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为情感的宣泄而朗读。这一难点的突破,因为有了一段激情澎湃的视频朗诵,变得轻而易举。所以,感谢这段视频,感谢发布这段视频的有心人。
自评反思:
因为这是一首诗歌,我得注意把握诗歌教学的特点。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于是,在设计此课时,我主要采用以诵读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而不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语言更富有活力,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教学中采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声轮读的方法,读出诗的气韵。
我自己最满意的就是那段视频朗诵,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看了这段视频后,的确,我能从他们脸上看到庄重严肃的神情。在接下来的配乐朗诵中,学生读出诗味,品出诗情,在读诗中产生共鸣,从而发现其中内含的美。我想这就够了。我还有个设想,课后的朗诵比赛,也要把他们拍摄下来,我要把它上传到QQ空间里,让我的朋友,我的学生共享。现在,我QQ好友里有一大半是我的学生呢!我想我们的交流不光在课堂中进行,还能延续到课外去,那感觉特棒。
第五篇:李中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例尺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2、能运用所学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回球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距离确定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校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10米,宽是70米,你能在纸上画出这个长方形操场的平面图吗?
2、一条线段长是1毫米,你能在图纸上画出来吗?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想到了把实际的长和宽缩小或扩大了来画平面图,很好,扩大和缩小之前都需要先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给这个比起个新的名字,叫比例尺。揭示课题:比例尺的认识
二、新课探究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根据刚才的活动情况,想想什么叫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2、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
(1)示中国地图,比例尺1:600000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60000000厘米
(2)示北京地图:观察这幅图的比例尺,和上幅图有什么区别?
师:这是两种类型的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可操作性强,便于估计。
(3)师:你会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40千米=4000000厘米
1:4000000
思考: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应该注意什么?
(4)学习放大的比例尺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也需要用到这种放大的比例尺。比如手表零件、手机零件、电脑芯片要把它花在图纸上,就要用到放大比例尺。比如:2:1表示什么?
生:比例尺2:1表示图上距离2厘米等于实际1厘米。
(5)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观察:1:60000000?? 1:4000000 2:
1思考:比例尺书写形式有什么特征?
总结: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三、新知应用
下面我们来试着计算比例尺。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四、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
(1)一幅图的()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是实际距离()。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2、完成例1后做一做
五、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