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涛沙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21:0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浪涛沙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浪涛沙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第一篇:《浪涛沙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请问: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谁?(苏洵、苏轼、苏辙)“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 再请问:这首诗中的“苏长公”又是谁?(苏轼)

不错,是苏轼。我们今天就学苏东坡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正是苏东坡在“投荒的岁月”里写的,词人苏东坡因为被贬湖北黄岗,当时叫黄州的地方。一般说来,被贬职总归有点不太舒服,但是我们现在反过来审视这件事情,我们倒还觉得苏东坡的贬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正是由于贬职,使他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开始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和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初读《浪涛沙赤壁怀古》:

古诗词学习的第一目标就是“熟读成诵”。下面同学们齐读这首词。(学生读词)

读的应该说很不错,但是有些地方感情把握还不够。请听读录音,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畅所欲言,及时试读,老师予以肯定)

分别找一个男生、女生读词的上阕、下阕,进行比赛。

三、品读《浪涛沙赤壁怀古》:

1、你们读的都很好,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多读,这样的词一定要把它们背出来。关于这首词,或者说关于苏东坡还有个小故事。当年苏东坡在翰林院工作,有一次大家在一块儿聊天,苏东坡向一个幕僚问起关于词的一些看法,幕僚就说,您的词和柳永的词不一样,柳永的词应该是十七八岁的小女孩,拿着红木牙板敲起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之类的,您的词应该是一位关西大汉,拿着铜琵琶、铁敲板高亢而歌。当时苏东坡也非常高兴,为之绝倒。现在我就来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当那位幕僚在说起一位关西大汉拿着铜琵琶、铁敲板唱起来的时候,如果他唱的是《念效娇•赤壁怀古》,那么应该是哪一句最适合这样唱呢? 明确:当然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齐读词的第一句)

老师提问:读得很有气势。怎么会读得这么有气势的?这里面我们要注意到这一句,它起首就是一个“江”,大家注意到它前后的这些词语,这条江是怎样的一条江?一个字? 学生答:大。

老师提问:大。江的前面有个“大”宇。气势如何?它不说“流”、不说“淌”等,说什么?说“淘”。淘的程度怎么样? 学生答:尽。

老师追问:淘了多少时间? 学生答:千古。

老师继续追问:都淘些什么人物? 学生答:风流人物。

老师总结:可想而知,这种江的伟力,它的时空效应,它的整体感,以及流动的一种意象,所以把它定位于豪放毫无愧色。(是周瑜)

首先请一位同学描写周瑜的几句读一读。

老师问:下面我们考虑一个问题,他是从哪些角度来形容周瑜的? 板书小结:

年龄——小乔初嫁了——(初24岁,实际34岁)——美女衬英雄,潇洒的英姿。姿态——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装束——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文绉绉的——文将?东吴的大都督——武将?——能文能武)

气魄——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曹操80万大军,周瑜谈笑间就把他们消灭了)

3、请问:现在我们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称呼才配得上周瑜呢? 明确:风流人物。

齐读“乱石穿空”一句,讨论。板书小结: “乱”“穿”——石壁陡峭 “惊”“拍”“卷”“千堆雪”——气势磅礴

“景语皆情语”——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它的雄伟壮丽,会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追怀周瑜渲染环境氛围。

4、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一个问题了,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里面的人物千千万万、英雄辈出,为什么苏东坡单单怀周瑜呢?

讨论一下。多角度思考,想得越多越好。要求各抒己见。

明确:好的,请坐。这个是要大家讨论的,没有标准答案,大家可以百花齐放。关于他为什么会怀周瑜呢?的确是有多种原因的,我现在谈谈我的想法,决不强加于大家,好吗?我想这里面有几个意思。第一个,功绩。周瑜对于苏东坡说来应该算小小的年纪就非常的得志,从二十四岁开始被重用,一直到三十四岁建立功勋,而苏东坡刚才好多同学都注意到,头发都白了还一事无成,搞个“团练副使”还是个虚职,这我想是一点。第二个,建功的年龄。跟第一点差不多的。第三点,谁都知道,当时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应该属于主要的角色,是主将,所以苏东坡不可能去怀念别的人,而是以周瑜为主的。第四点,好多同学当时也注意到了,这是一种机遇,在当时来说,应该说他们分别碰到了不同的机遇,或者说不同的君主。周瑜当时就碰到了一位明君--孙权。孙权识人才,重用了周瑜,而苏东坡很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所以他更加有感慨。

还有一点,两者在性情上面可以说是惺惺惜惺惺,两者是比较接近的,对吗?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一种误解,不对啊,周瑜心胸狭隘。搞错了,那是罗贯中给他加上去的。其实周瑜这个人,你想像一下这里面的描写还是比较真切的。我也感觉到苏东坡和周瑜在这点上有共同之处。苏东坡怎么可能去怀念六十多岁的曹操或五十多岁的诸葛亮呢!(众生笑)至于吕布、关羽更不是苏东坡所瞧得起的了,所以非周瑜莫属,连他自己也说过,“知音如周郎”,说得很清楚嘛,他把周郎视作他的知音。

4、接下来我们就紧接着刚才的问题往下说,他怀念周瑜的最终目的是抒发感情,他想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齐读“故国神游”两句

老师问:读的很好!他抒的是什么情? 学生讨论

明确:关于这个问题呢,正如前面参考上面也说的,是见仁见智。

但有一点,我觉得我们纵观苏东坡的全部经历以及他所有的创作或者他的内心来说,我刚才也说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面的话,就不是苏东坡了,所以最后他很迅速地从这种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了苏东坡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感情。这真叫是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只有大自然才是他寄托自己感情的最好最终的归宿,所以他的感情就在这个地方把它来一个转折,也使他表达的感情更加丰富而有层次,最终完成了他作为豪放派代表作的整个的一首词。我想正如苏东坡他自己写给他朋友的信里面所说,苏东坡一生虽然是坎坷的,但是他始终笑面人生。所以惆怅失意未必全部属于他,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认为基本上捕捉到了它的脉搏。(附:观点

一、谪居黄州,惆怅失意。观点

二、谪居黄州的自慰之词。观点

三、向“江月”倾吐壮志难酬的苦闷。观点

四、反应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苦闷,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四、总结全词:

全词作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这么一种心情,我认为这就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同时大家也可以知道,在苏东坡之前的词作都是以写艳词为主的,而苏东坡能一反前人创作的萎靡之气,在词的创作中渗透进了这种豪放的风格。要知道在他之前像周瑜这样的英雄进入词里面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是没有的。苏东坡在这一点上相当具有创新意识。所以我们从某个意义上说真应该感谢他的黄州被贬,没有黄州被贬,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所以正是黄州被贬导致了这样一首旷世杰作的产生。好,这首词在内容上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在新的理解下面再把这首词完整地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词。

第二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语文组 潘莉芳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通过诵读,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宋代文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以此来感受东坡居士豪放的词风。(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解:“念奴娇”为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生读上片。(生评、师评)诗词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可体悟里面的感情。请一生读上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语速、语调、情感、节奏感的把握。另一学生评(字音、语速、语调、情感、节奏感)并朗读。

2.生齐读全篇

3.名家范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经典名篇,是名家必诵读的篇目,我们来聆听名家是怎么诵读的。

经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所感受到的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豪迈)

(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词中的豪放)

(三)词的上片赏析

1.齐读文章的写景片段(上片),上片描写了赤壁古战场什么景色?(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2.这些景物的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板书:豪放——景(雄浑壮阔)

3.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来,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你觉得上片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味道,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2分钟)

明确:大、淘、惊、穿、卷

(1)大:有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由此想到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读到这样诗句,让我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三国演义》中的那首卷帘词。(一起背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3)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4)惊:繁体字“驚”,就是说如惊马一样奔腾汹涌的波涛,从波涛的形状来写。

(5)拍:水势之大,声势之大,从声音来写。

(6)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可谓有声有色。

这些词让我们体会到了雄浑壮阔的赤壁景观。

(四)合作探究:赤壁古战场到如今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了,根据作者的介绍,如果让你为之拍一个宣传片,你们会怎样安排镜头呢?(3分钟)(引导:如果我们想拍我们的同学专心致志的学习,我们应该先拍整个教室里的同学都在认真写作业,然后镜头聚焦到***的身上,他的动作、神态都可以一览无余。)

先来大处的景,大江汹涌奔腾,然后镜头往前移,目标慢慢缩小,看到了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整张图景明了,你们看江水奔腾轰雷,十分惊心动魄,有着非凡的气势。(有形有声有色,有大镜头小镜头,有宏观的景象也有微观的景象)而我们为之配上台词的话,就可以用上“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的江山透着的是如此非凡的气势,有种“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五)词的下片赏析

好了,舞台布置完毕,序幕拉开,背景就是如画的江山。追光灯亮起来了,照在了哪里?(豪杰,打在了周瑜身上,主人公出场了)

1.这个周瑜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有关周瑜的片段。明确:“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重点指导“灰飞烟灭”的读法)

2.讨论几个问题:①苏轼对周瑜的称呼;②周瑜的婚姻生活;③周瑜的长相;④周瑜的作战能力。

1、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郎”显出周瑜的年轻潇洒)

2、婚姻:小乔初嫁了(“初嫁”能不能改为“出嫁”?)

“初嫁”——刚刚出嫁,小乔和周瑜新婚燕尔,正在度蜜月,显出小乔和周瑜的年轻,如果改为出嫁,那已是老乔了。但据史料记载,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小乔真的变成老乔了。但苏轼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把赤壁之战和小乔嫁给周瑜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显周瑜的年轻有为、意气风发。

3、长相——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文臣的打扮。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4、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樯橹”点出了水战,“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精确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利场面。)

在这里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放的地方。苏轼心里不禁和周瑜进行了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

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呢?

苏轼是很有才华的,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做官曾多次被贬,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前,在狱中几乎差点丢了性命。他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着惆怅与失意。不禁发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

(六)体悟情感,拓展升华

苏轼有没有被这种惆怅和失意困住呢?结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和同时期的作品《定**》说说苏轼的人生态度。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 “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

《定**》讲得是途中遇雨却未带雨具的生活小事,从“莫听”、“何妨”“谁怕”“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看出苏轼不随物悲喜的超脱境界。

由此可见,苏轼的人生态度是超脱、旷达的。

板书:豪放——情(超脱、旷达)

总结:这节课我们品味了苏轼笔下豪放的景观,感悟了苏轼豪放的情感,也领略了同学们的风采。【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景(雄浑壮阔)、情(超脱、旷达)

第三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教学方法】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提问同学们关于苏轼描写西湖的诗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在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每游览名川大山必会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湖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他们因触景而生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东坡居士的人生情怀。

二.介绍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文学艺术上被公认为是千古奇才,但在政治上却是一生坎坷。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史。黄州对于苏轼来说可谓是人生的低谷,但在诗词创作上却是人生的巅峰。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时期所作。三.朗读

我们都知道,欣赏诗歌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法,朗读又分为诵读,赏读,品读。首先我们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词,初步感受这首词的感情并且咬准字音。自由朗读后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这首词,朗读后找同学单独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四.分析文本

首先再一次齐声朗读全词,分析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这首词的词牌 提问:赤壁怀古,在哪里怀古?因什么怀古?一般古人借怀古做什么? 明确:在赤壁怀古,因赤壁之战旧址触景而生情,古人借怀古讽今。提问:全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上阙部分都描写了哪些景色? 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浪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首先给全词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怎样的气势?

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豪迈的气势。

3.“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示“人道是”?

苏轼所在赤壁并非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的战场旧址,只不过苏轼借景抒情罢了。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哪几个字运用得好?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明确:“穿”“拍”“卷”这三个动词,很有力度的三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惊涛骇浪的景象,从环境的角度渲染了一幅赤壁之战之景色。5.面对如此盛景,苏轼是如何感慨的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6.既然上阙内容写景,下阙抒情,那么上下阙内容是如何过渡的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教师带领同学总结上阙内容,确定上阙的感情基调,齐读上阙。(要求学生了解上阙写景的主要意象,理解上阙的感情,理解“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的”中所运用到的动词且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

7.明确下阙部分都写了什么? 抒情,借怀古而抒情

8.为什么在描写周瑜的时候之前先介绍了小乔?他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周瑜是属于英雄人物,自古以来,美人衬英雄,使英雄形象多姿多彩。其次,小乔初嫁了,说明此时周瑜很年轻,年少有为。

9.“三国周郎赤壁”可不可以改成“三国周瑜赤壁”?赤壁之战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作者为何只选择了周瑜而不是他人? 不可以,周瑜24岁任孙策中郎将,人称周郎。而且,只有年少有为的英雄才可以被称为郎。作者选择了周瑜而不选择其他人,必然是因为两人有很多联系。

周瑜24岁任命为中郎将,年轻时又指挥了赤壁大战,苏轼21岁中北宋科举。两人都是年少得志。

周瑜与苏轼不同之处:

周瑜的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苏轼的形象,早生华发。官职,东吴都督官职,黄州团练副史 功业,一生丰功伟绩功业,一生贬谪 所以,用周瑜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来衬托苏轼的宦海沉浮,又用苏轼的报国无门来衬托周瑜的丰功伟绩,这种互相衬托的方式被称为映衬。10.理解什么是映衬手法

提问:在描绘了周瑜的形象之后,作者做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多情应笑我

提问:两者对比之后,作者最终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感情由豪迈走向沉郁。

总结下阙,借怀古,怀念周瑜的英雄形象,达到借古抒情的目的。

总结:全词将写景,怀古,抒情融为一体,运用映衬手法来抒发感情。苏轼还给我们留下了人生启示,每一个人可能遭遇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处理呢?希望从东坡的作品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板书:

周瑜苏轼

24岁任中郎将

21岁中举两人都是年少得志(相同之处)形象:英姿勃发早生华发 官职:东吴都督黄州团练副史 功业:一生丰功伟绩贬谪的一生

第四篇: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教学设想: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感悟的模式,本设计旨在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以解带读,以读带解,通过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更接近文本,还语文一些“文”味,因为经典的多文章是需要多读的,有时美的文章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字的空白,不确定性更显文章的魅力。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所以本课的教学思路:初读——整体感知,品读——析诗情,悟读——悟人生。

二、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千古绝唱,各套高中语文教材均有选用,我用的是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古代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课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是苏轼被贬谪黄州当团练副使时所写,词中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追念与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同时抒发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这首词将写景、抒情、咏史融为一炉,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思想内涵复杂而深刻,艺术手法精湛,创作风格独特,堪称优秀的文学鉴赏教材。

三、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幼教班,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富有朝气并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但是他们的文学知识储备相对较少,诗歌鉴赏的水平相对较低,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不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停留在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上,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在学习交往上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四、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绘画与表演的才能,让文化课与其专业相结合,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增强他们求知的信心。

1、知识与技能: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过程与方法:体会和品赏词中豪放的意境美,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词人复杂的思想情感,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能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笑对人生。

五、教学重点: 学会赏析诗词的方法:初读、品读、悟读。

六、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词是写景抒情、借古咏怀的名篇,根据文中所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配以生动的语言(录音范读)形象的图片,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此,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词。

九、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播放音乐。我播放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首曲,展示了“赤壁之战”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提问,作者生平、思想、写作背景等内容,检查预习情况,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小结:从苏轼的生平简介中看出苏轼有旷世之才,济世之心却人生坎坷,但苦则苦,却风流、潇洒。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苏轼,再次感受苏轼的情感世界。

二、展现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

1、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

2、品味词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三、文本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自主感悟 要求:

1、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结合学生朗读实际点评。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3、细读课文,分别找出词中绘景、写人、抒怀的句子。

(二)品读——品诗情(赏景色——赞豪杰——品情怀)提问:<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作者是在什么境况下写的?(贬官失意)那么贬官的滋味如何?与一般人的感觉相同吗?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一遍,体会词人的情感。(打出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师:读得非常流畅,要是开头一句读出气势更好。整体感知后,我们一起细细品赏,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词题目“赤壁怀古”交代了什么?(苏东坡在赤壁游览时,触景生情,缅怀古人。)给我们描绘了赤壁怎样的景色?怀念了怎样的人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件提示:

1、词中描绘一幅什么样的景致?(赏景色)

2、词中怀念怎样的人物?(赞豪杰)

3、词中抒发什么样的情感?(抒情怀)同学们快速阅读,画出写景、写人、写情的句子。(学生阅读找出句子)赏 美 景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你最欣赏哪句?并简要分析。学生活动: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理由。(教师指导:注意修辞,注意关键动词、形容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历来被称赞为写长江最出色的一句,好在哪? 抓住动词“穿”、“拍”、“卷”: 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拍:写出惊天动地的拍岸水声。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展示了一副阔大的雪浪图,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鼓角争鸣,烽烟四起的赤壁古战场。这一句是历来被称为写长江最出色的句子,从势(形)、声、色三方面写,写得极有声势,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势,写出作者对山河的热爱,这句最体现出苏轼豪放派的词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有如此壮美的祖国山河,有如画的江山,才能孕育出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这壮丽的山河有多少英雄为之奋斗啊!词的上阕,苏轼为我们描绘了赤壁壮丽的风景和古今众多的英雄人物,而作者独爱的英雄人物是谁呢? 赞 豪 杰 同学们一起读有关周瑜的片段。

1、提问:词中从哪几方面塑造周瑜形象的? 学生活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提问:作者从哪方面刻画周瑜的? 学生活动:(教师可提示:刻画人物可从外貌、语言、神情等方面)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外貌(风度)——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才能(功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就把曹操的军队烧得落荒而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若定的将领风范。明明写周瑜,为何强调“小乔初嫁了”?而且用“出”嫁?(打出小乔画面)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赤壁之战时,距小乔和周瑜结婚已经十年了。他们在建安三年结婚,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按实际情况选择了“出嫁”这个词语的话,小乔已为老乔,那么便不够美了,而周瑜同样的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打出字)

2、作者怀周瑜的目的? 课件展示:苏轼与周瑜的简介 学生活动:对比后,自主发言 教师小结:到这边我们可以看到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立赫赫战功的形象。赤壁成就了周瑜的美名却是作者落寞之处。品 情 怀 教师提示:找出直抒胸臆的句子,并品味词中蕴含的情感? 思考:景、人、情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找出句子并赏析)苏轼写周瑜一世豪杰,风流潇洒,就表现出他对周瑜的羡慕。一个人羡慕英雄,热爱英雄,他的骨子里就一定有着英雄基因。苏轼羡慕英雄,他本身就有建功立业的渴望。所以后面苏轼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个“神”字,让作者浮想联翩,此景、此情让作者神游。应该笑话我多情啊,我能成为周瑜那样的人吗?比不了啊!周郎和我就形成了对比。一对比心中就会涌起惆怅和失意,作者也是人,不是神。面对如此落差,心境也会悲凉,消极之情是难免的。于是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三)悟人生

1、如何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是消极还是积极?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课堂表演,促进理解。[教师评点]:(先评点学生的分析结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然后表达教师的个人观点,但不强加教师的观点给学生,而应提倡多元解读)小结: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 ——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说: 其实“人间如梦”本身并不消极,意识到“人间如梦”时,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才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有人觉得“人间如梦”,就是及时行乐;另一种态度是,既然人生苦短,就要及时地建立功业。我们觉得,苏轼在这里没有沉沦,还有上进心。为什么呢?如果他真正地死心、真正地绝望,他就不会羡慕周瑜了,也许想都不会想周瑜了。既然他那么羡慕周瑜,骨子里是希望能像周瑜那样,去实现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四)诵读结课 结语:人生失意,身处逆境,不仅需要直面人生的勇气,更需要笑谈人生的豁达。这将是我们今

天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一大收获。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诵全词结束今天的这堂课,要求读出气势、读出豪情。

(五)、布置作业: 将描写赤壁景色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扩写成150 字左右的一段文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语文版第三册,这首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能力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教学准备:录音机 诵读带 关于苏轼的资料 教学方法:诵读学习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关于苏轼:

1、苏轼简介:(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一生宦海浮沉,但就个人创作而言,硕果累累。

2、豪放风格: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水调歌头》等。

3、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三、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四、诵读词作:

1、诵读:学生听示范朗读带(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2、自由读,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情感的把握。

3、提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4、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独自读。

五、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由此可见周瑜是个风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 惊涛 浪花

4、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 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5、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①建功年龄: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②机遇: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 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笑什么——多情(多愁善感)愁什么——被排挤 不得志 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惆怅失意)8、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六、总结归纳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七、拓展练习

1、当代社会谁堪称英雄?谁堪称风流人物?

学生讨论:联系现在社会事件,寻找思考讨论,最后总结。

2、诵读、背诵本词。

八、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乱石穿空 绘景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

羽扇纶巾 写人 谈笑间

墙橹灰飞烟灭 ↓

感慨 人生如梦(壮志难酬)

下载《浪涛沙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浪涛沙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赤壁怀古-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感受《赤壁怀古》的豪放风格,苏轼的旷达 2.过程方法: A、通过从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分析《赤壁怀古》其中层......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新课标版)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_教案_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课型:多媒体 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 2.分析词中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3.体会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体现了苏词的豪放风格。学习中通过配乐朗诵,视频展示、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感受豪放的情调。在学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情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牛 芳 教学设想: 本词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鉴赏诗词的能力,也熟悉了古诗词鉴赏的学习重......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的不同特点 通过解读文句,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掌握烘托和映衬的手法 2、过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