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研究性学习总结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研究性学习时都感到很困惑,也到底是什么方式的学习?我们能研究什么呢?一系列的疑惑扑面而来。殷老师及时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我们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能起什么作用。一开始我就以为就是学生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但后来的一些变化让我感到震惊。
当第一次张磊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习题课时,大家不再像平时那样耍手机或者睡大觉,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这种学习气氛的改变让我对研究性学习另眼相看。第二节课的老师是邓刚。很难想象在我印象中的那个邓刚居然可以站到讲台为大家讲解英语,还是专业英语。他的那堂课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在英语成绩上的后进生,也可以是英语学习上的先进生!那堂充满激情的课让我记忆尤甚!每个站在讲台上的小老师,都让我们眼前一亮,每位老师都在展示他/她被大家所忽略的精彩!平时我就觉得我们班的女生都比较低调,很少在大家面前讲话。而这次七仙女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平时上课很少说话的女生把课讲的生动!让大家都沉浸在学习的气氛中。毕竟女生的吸引力还是在那的嘛。在一次总结会上。李红霞同学向我们透露的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胡艺凡同学讲课的那天是她的生日,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用那次近乎完美的讲课给自己的20岁生日献上最好的礼物:自我的改变!在那节课的评论时,她悄悄的哭了。在泪水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美好人生的开始!祝福她像凤凰一样涅磐重生!女生中的强人则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风采:李红霞老师的棒棒糖和超棒的课堂控制能力!如同胡萝卜和核大棒一样。高万琳老师的严师风范和那不可多见的笑容让男生都很沉迷。这就是魅力啊!筒子们!还有李祖颖老师很好听的声音和极大的耐心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幼儿园时代。赵楠老师的专业的语法和句子结构讲解,以及标准的发音。很有老师的风范。同样是过四级的我却连语法都不会,汗颜啊!还有黄红老师讲的很有耐心给人很轻松的感觉。说明我们208的小詹同志眼光是很好的!作为电气二班的主体的男生表现同样很给力!就像我们的亲爱的兼职哥李会故!一共讲了三次课。每次课都有所进步!平时这个沉默的小男生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爆发啦!不仅超出预想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辅导别的同学的备课。最让我们吃惊的是由于那位同学因事不能讲课,他依然决然的扛起了那次讲课的任务,而时间仅仅只有一个下午!当殷老师和我们都担心他能否讲好这次课时,他用课堂上的表现打碎了我们的疑问!99分的表现让那堂课成为了经典。陪练的把老师练下去了、临危受命等等。这些典故只有可能同时出现在我们的兼职哥身上!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震惊、鼓舞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英语研究性学习中,但受字符限制,就先写到这。下面说下我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的体会。
每次上课时殷老师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身后,提醒我们坐直流、站好了|、把胸挺起来、把腰挺起来、把头抬起来!面向你的大多数听众!有时还用手矫正我们的站姿。我想这不仅是上课纪律的事,而且是在提醒我们做人就要坐得正、站得直!体现出我们的气势。以前的老师可能只是因为有人趴在桌子上睡觉提醒我们,但殷老师是为了提醒我们进入社会之后不管职位高低、收入多少都要把自己站直了!通过研究性学习的亲身经历,让我们自己感悟到很多道理。比如:多干才能能干、遇到事情不要说让谁谁来干,要说我来!........也许这没有哲理书上讲的那么生动,但这些到到道理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我们会铭记在心.。
有位同学在课堂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研究性学习就像火苗一样点燃的内心无限的能量。在研究性学习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自己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根据语言的习得规律,acquisition 比 learning更重要;practice 比teaching更有效。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生成性和自主性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真理。
自主学习和问题意识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两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决策者,课堂的统治者。只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地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并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在英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书本知识只是一种必要并非绝对充分的知识,教材只是一种参考而非唯一的样本。一个包含各种英语媒体的大课堂,大平台才是根本。正是这样一个平台给了大家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
第二篇:英语研究性学习
英语研究性学习
马克·吐温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组 长:叶佳炜
成 员:孙烨 陈颖柯 张荧颖 徐梦霞 徐莹 朱佳薇
目 录
一、研究方案
1、研究方式
2、研究过程
二、开题报告
三、研究课题:马克·吐温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1.马克·吐温生平介绍
2.《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简介 3.《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简介
四、结题报告
五、课题评价
1、组长自评
2、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
§马克·吐温名言
Mark.vomit to say:Late come of true facts, be like suddenly horseshoe, ah of shooting the head, pain!
马克.吐温说:迟来的真相,就像突然击中头部的马蹄铁,哎,痛啊!
Don't give up your imagination.When the imagination had no after, you can also exist, butalthough you living dead still.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一、研究方案
1、研究方式
上网搜索资料,书店查询,与同学讨论
2、研究过程
2009年9月:选题,确定研究方向
2009年10、11月: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
2009年12月:形成子课题(每个成员各自研究方向)2010年1、2月:暂停(因期末复习和考试)2010年3月:汇总、交流 2010年4月:形成报告、评价 2010年5月:上缴
3、成员组成: 组
长:叶佳炜
成 员:孙烨 陈颖柯 张荧颖 徐梦霞 徐莹 朱佳薇
二、开题报告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21世纪的新少年,我们需要面向国际,面向世界;我们肩负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通过英语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明确学习和规范运用英语重要性,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才能,发展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生参与课程开发与课题的研究,形成课程与学生发展的互动机制,使学生深入理解新课程理论,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三.研究课题
马克·吐温生平简介
作家。塞缪尔·朗赫思·克莱门斯的笔名。1835年11月31日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城汉尼拔。父亲是个不得意的乡村律师和店主,在他12岁时去世。他曾学习排字。1851年在他的哥哥欧莱思开办的报馆中充当排字工人,并开始学习写作幽默小品。1853年后在中西部和东部作排字工人。1856年去新奥尔良,想转道去巴西,在乘船沿密西西比河南下时遇见老舵手贺拉斯·毕克斯比,拜他为师,18个月出师后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直至内战爆发,水路交通断绝。在战争中曾一度参加南军。1861年欧莱思被林肯总统派去西部内华达领地政府任秘书,他随同前往,试图在经营木材业与矿业中发财致富,均未成功,便转而以写文章为生。1862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一家报馆工作。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的笔名。1864年,在旧金山结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得到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提高了写作的本领。1865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使他全国闻名。此后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1866年去夏威夷岛采访,1867年作为记者乘“桂格城”号轮船随一批旅游者去欧洲和巴勒斯坦旅行。他写的报道后来辑成《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
1870年马克·吐温与纽约州一个资本家的女儿奥莉薇娅·兰登结婚。婚后居住在布法罗,自己编辑发行《快报》,一年后因、赔钱过多而出让。1872年出版《艰苦岁月》一书,反映了他在西部新开发地区的生活经历,其中记载了一些奇闻轶事,特别是富有美国西部特色的幽默故事。1873年他同查·沃纳合写的《镀金时代》,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
1871年马克·吐温举家移居东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这时他已成为有名的作家和幽默演说家。此后的幼年是他创作的丰收年代。1875年马克·吐温应豪威尔斯之约,为《大西洋月刊》撰文。他以早年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的生活为题材,写了7篇文章,后汇集成书,名为《密西西比河的往事》。8年后,他回到家乡,把这本书扩充成为《密西西比河上》(1883)。
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出版。它虽然是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的少年读物,但为任何年龄的读者所喜爱。书中写淘气的汤姆和他的伙伴哈克贝里·费恩以及汤姆的女友贝姬·撒切尔的许多故事,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许多合乎孩子心理的有趣情节。马克·吐温的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于1876年开始执笔,1884年出版。这部小说得到批评家的高度评价,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同时也不断遭到查禁。
马克·吐温于1889年出版《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它和《王子与贫儿》(1881)都是以英国为背景讽刺封建制度和宗教的长篇小说。1894年,马克·吐温写了《傻瓜威尔逊》,塑造了一个富有斗争性的女黑奴罗克西的形象。在这前后,他的家庭遭到不幸:两个女儿一病一死,妻子的健康也恶化;他投资制造自动排字机失败而破产。为了偿还债务,他外出旅行演讲,访问了夏威夷、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和南美等地。1897年写成《赤道旅行记》,其中讽刺并谴责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他此后创作的中心思想。1896年出版《贞德传》,它描写15世纪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一生。
1904年,妻子在意大利逝世。马克。吐温进入了事业的最后阶段。他早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如《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已有表现的对“人类”(实为对有产阶级)的悲观情绪,此时成了他一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主调。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散文《人是怎么回事?》(1906),故事《神秘的来客》(1916)等都有反映。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他口授、由他的秘书笔录的《自传》。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以少年人的口吻和少年人的思想写成,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从始至终妙趣横生。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姐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的原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杰出经典名著.它描写了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穷人和富人,教堂和学校,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作者马克·吐温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小伙伴.汤姆·索亚是个成长中的孩子,他调皮,喜欢恶作剧,却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他讨厌教堂里老师干巴巴的说教,他不喜欢整天在学校里干燥无味的生活,他希望加入海盗,过新鲜刺激的生活。他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做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体面的“优秀生”无法做出的正义行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哈克贝利·费恩,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另一个“调皮鬼”。他不上学,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拥有一颗正义的心,勇敢的心。
书中充满着童真,童趣,可能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作者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正因为这样才会把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写得如此淋漓尽致.马克·吐温以一个孩子的经历,细致地描写,处处透着童趣.成年人看着,也能重新体验一下童年的生活.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村里人发现他们,他们讲述了在洞中的经历,之后,村人用石块堵住了山洞口。汤姆和蓓姬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乔埃,当村人在洞中找到乔埃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
汤姆是个聪明机智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的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主人公汤姆,关于他,梗概中有简单的概括──“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我们看看汤姆在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可见他的淘气和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人们把他们回来看作奇迹,他和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聪明勇敢机智!
《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简介
汤姆·索亚:原名托马斯·索亚,一个聪明活泼,富有正义感,而对家庭、学校和教堂却充满了反感的小男孩;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梦想当“海盗”,一心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哈克贝利·芬:圣比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不受约束,但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锡德:汤姆的异母兄弟,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成绩好。经常和汤姆作对,喜欢向波莉姨妈告汤姆的状。
玛丽:波莉姨妈的女儿,汤姆的表姐,也是一个善良纯朴,天真,富有同情心,公道的女孩。
贝琪·萨切尔:萨切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爱”上了她。
乔埃·哈波: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芬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莫夫·波特:一个“酒鬼”,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乔陷害,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后由于汤姆的勇敢作证才得以洗脱罪名。
印第安乔: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逊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稼祸给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四.结题报告
他是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
他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
他是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他曾说:“幽默故事可以拉得很长很长,只要它喜欢,愿绕多么远就绕多么远,并不要达到什么特定的目的。幽默故事一路讲,一路轻轻松松地冒泡。”
就是这样一个马克吐温,在一个到处都扩展的时代,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愿望,什么算实况的陈述,什么算虚无的祈求,什么属于现在,什么属于未来,已经不能用老一套的界线来划分了的高谈阔论的时代,他的语言不再高调,而是趋向民主,诙谐、简明、精练••
请记住这位“美国文学中的林肯”------马克吐温!
五、课题评价
1.组长自评
本组每个同学查阅资料较广泛,对作品本身的了解较深入,也较多参考了专家评论家的意见,并且发表了自己的评论与见解,虽然比较稚嫩,但都能尽心尽力将其完成,非常难能可贵。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锻炼,加深了对马克·吐温和其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认识,为更好地学习外国人物和文学作品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今后,我们会加强对外国文化的学习,了解文化名人,提升文学素养,在生活更好的运用英语,让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学生自评
本次研究性学习,我组以了解马克·吐温生平及其作品为题。各成员认真搜集马克·吐温的资料,很好地完成了此次任务。通过此次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马克·吐温的一生,并且,被他的精神感动,把他当作我们学习与生活的榜样。
以前,我们对马克·吐温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他的作品上,对他的经历并不熟悉。这次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知道了马克·吐温的多部作品,他的名字由来,他的曲折童年,他的语言风格等等。马克·吐温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值得我们细心体会。
As long as had ignorance and self-confidence, you can succeed by all means.(只要具备了无知和自信,你就必然能成功。)这是马克·吐温的名言,也是我们人生的名言。让我们发扬马克·吐温的精神,铸造成功人生!
第三篇:英语研究性学习
English
English is also a kind of language.Chinese is also a kind of language.We can speak Chinese well, but we can’t speak English well.Why? You know, that’s because we use Chinese more than English very much.So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 I think everyone can speak it like Chinese if he or she use it anywhere, anytime.
第四篇: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和反思
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和反思
背景: 英语学习要为学生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好基础,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实际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收集信息,实践体验,构建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学习经历.内容: 1.趣味英语小故事
2.有关颜色的英语谚语、俗语 3.有关动物的英语谚语、俗语
4.有关数字、五官的英语谚语、俗语 5.励志名言等 …
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所学语言浏览因特网网站,收集,处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等多媒体演示技能进行交流,以达到知识的共享.2.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反思和启示:
在一学年左右的时间里,学生们上网搜索了许多相关资料.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非常投入,学习富有热情。初三(4、5)班学生对于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度之高,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通过上网、剪报、翻阅杂志等方式搜集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也设计问卷并进行了抽样的调查。学生的组内分工也非常明确,汇总后的资料交由精通电脑的学生一一录入电脑制成精美的幻灯片,并且选派了口语流利的学生上台作最后的成果展示。作为代表上台陈述的学生的叙述也显得相当有条理。在这整个流程当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所有的资料搜集、录入、制作和展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主导完成的,这也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诠释和实践探索,应该说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成功的。从中我也意识到,平时我们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是大大地低估了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思维定势,不敢放手也不愿放手让学生一试,认为给学生的太多自主空间,就是对他们的放任,其最终结果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然而当我真的放开手,才发现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只不过这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未被我们发掘出来罢了。由此,我联想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多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来讲,似乎会有更大的好处。这些能力是亟待着我们教师去开发和培养的,通过总结和反思,我觉得这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尽量把英语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体验英语,运用英语,创造自己的成果.2.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程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构建方式.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世界,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3.倡导全体参与,主动体验: 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4.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不足之处: 1.由于是初三学生,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基础对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有些课题与其语言能力不相符,就有可能把研究性学习变成其他知识的英语翻译作业。难度大,就会对英语产生敬畏。因此,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必须注意分层次,有梯度。2.由于经验不足和精力有限,教师没有完全及时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课题研究自我感觉不够深。
3.研究方式可以更具多样性:上网搜查资料,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做的较好,较多,也可设计问卷调查,走访或结合其他社会实际活动。
第五篇: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和反思
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和反思
背景: 英语学习要为学生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好基础,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实际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收集信息,实践体验,构建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学习经历.内容: 1.生活中的英语 2.中西方节日
3.中西方文化差异探究 4.经典语言和汉译英 5.Hip-Hop文化 6.NBA文化
…
目标: 1.学会课题的提纲,撰写,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鼓励学生有所创新.2.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所学语言浏览因特网网站,收集,处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等多媒体演示技能进行交流,以达到知识的共享.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过程:
1.11.28 研究性学习通识培训,分组。
2.12.5 确定课题题目,研究目的和实施步骤 3.12.12 资料收集
4.12.19初步研究成果展示(1)5.12.26初步研究成果展示(2)6.1.9 结题报告及论证
反思和启示:
在6周左右的时间里,学生们上网搜索了许多相关资料.他们阅读,分析,比较信息,而后撰写课题研究的文章,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课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非常投入,学习富有热情。高一(2)班学生对于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度之高,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通过上网、剪报、翻阅杂志等方式搜集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也设计问卷并进行了抽样的调查。学生的组内分工也非常明确,汇总后的资料交由精通电脑的学生一一录入电脑制成精美的幻灯片,并且选派了口语流利的学生上台作最后的成果展示。作为代表上台陈述的学生的叙述也显得相当有条理。在这整个流程当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所有的资料搜集、录入、制作和展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主导完成的,这也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诠释和实践探索,应该说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成功的。从中我也意识到,平时我们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是大大地低估了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思维定势,不敢放手也不愿放手让学生一试,认为给学生的太多自主空间,就是对他们的放任,其最终结果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然而当我真的放开手,才发现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只不过这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未被我们发掘出来罢了。由此,我联想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多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来讲,似乎会有更大的好处。这些能力是亟待着我们教师去开发和培养的,通过总结和反思,我觉得这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尽量把英语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体验英语,运用英语,创造自己的成果.2.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程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构建方式.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世界,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3.倡导全体参与,主动体验: 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4.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不足之处: 1.由于是高一学生,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基础对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有些课题与其语言能力不相符,就有可能把研究性学习变成其他知识的英语翻译作业。难度大,就会对英语产生敬畏。因此,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必须注意分层次,有梯度。根据高中各年级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的不同,确立相应的研究性课题。一般来说:高一侧重探讨语言的表层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阅读方法与学习效果;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高二侧重根据社会生活实际,研究英语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如中美英人之间的交际习惯;广告英语的特点。高三侧重研究英语语言的修辞,欣赏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如:英语诗词赏析;修辞手法在英文写作中的运用等。
2.由于经验不足和精力有限,教师没有完全及时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课题研究自我感觉不够深。
3.研究方式可以更具多样性:上网搜查资料,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做的较好,较多,也可设计问卷调查,走访或结合其他社会实际活动。
3.写作时要融入自己的观点,引用的观点要注明出处,要列出参考网址和文章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