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治预案(本站推荐)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治预案
为了使交通事故急诊抢救病人能得到及时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遵循抢救病人的生命第一原则,使抢救过程快速、高效,便捷,并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交通事故伤员医疗救治应急救治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突发交通事故伤员救治指挥领导小组。突发交通事故伤亡事 件一旦发生,即自动生成我院处置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指挥部。指挥部视应急情况,启动对应的应急方案,负责对本院交通事故伤亡事件行紧急救援和指挥协调。
(一)设立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救治指挥系统,统一指挥和调度全院的救治工作 总指挥:
院长
副总指挥: 党支部书记 成员:
---------
(二)设立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急救专家组,具体负责对交通事故伤员进行救治。组长:病房主任、门诊主任 成员:-------------------
二、工作职责
(一)、发生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后,依当时我院最高行政职务人员或医院总值班为现场指挥,而后按照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启动相应指挥系统。
(二)、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具体安排组织医院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救援预案的组织和实施,组织有关科室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同时通知相关急救专家组的成员迅速进场并开展抢救工作,力争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三)、在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当和事件现场的主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通报事件现场的态势。
(四)、在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处置过程中,应立即向市卫生局报告。
(五)、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事件发生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六)、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救治结束后,应对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做必要的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七)、加强对我院突发交通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三、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报告制度
发生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当班人员应立即报告相关职能科室,职能科室接到报告后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重大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或部分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发生后应在1—3天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医院办公室,经院领导批准后由医院办公室转报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件的时间、事件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抢救处理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需要上级部门协助的有关事宜等。
四、突发交通事故伤亡事件院前急救控制规范
当我院接到报告发生交通事故伤亡事件需要救助时,即启动本规范;
(一)、接到事件报告时,应向对方了解事件性质和伤亡情况,并迅速通知我院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救治指挥部,医护人员及救护车队出车,同时根据伤亡情况逐级报告主管领导直至市卫计局。
(二)、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尽快了解情况,并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同时把现场情况迅速通报医院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应急指挥部。
(三)、医疗急救小组或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已知灾情和反馈信息,决定是否组织与增派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如灾害事故较大,指派专人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指挥者应时刻与医院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指挥部保持联系。
(四)、如系特大交通事故伤亡事件,医院在现场设置医疗急救所,担负检伤、分流和就地急救任务。
(五)、现场检伤。伤员多,尤其是救护车不足无法立即运送时,应进行检伤,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检伤应具有急救经验的医师担任,按伤情一般分为四类,可用红、黄、绿、黑不同颜色标志,挂在伤员的胸前或手腕上。四类伤员分为:轻度损伤,血压、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正常,可步行者,用绿色伤标;中度损伤,介于轻伤和重伤之间,用黄色伤标;重度损伤,收缩压小于8KPa,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脉搏超过120次/分或有其他严重外伤者,用红色伤标;死亡,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的伤员,用黑色伤标。
(六)、现场急救。急救原则为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救命后处理创伤。对下列伤员都应先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待病情许可时再转送,否则易引起转送途中病情加重或死亡:心跳呼吸骤停者、大出血者、脊柱骨折者、重度休克者等。现场急救方式有自救、互救、群众性救护、专业救护等。
(七)、伤员分流,突发交通事故伤亡事件中的伤员经检伤后,除一些伤员必须进行现场急救外,其余伤员尽快送至医院抢救治疗。
(八)、医院急救小组是突发交通事故伤亡事件救治的常设机构。除做好应急处理外,还应加强平时的专业培训、应急训练、药械准备、通信通畅和车况良好。
五、重大伤亡事件处理规范
重大伤亡事件是指死亡3人或伤、亡超过6人或中重度受伤10人以上的事件。
(一)、急诊科接诊后,在进行紧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电话告知医务科(办公室、总值班)。
(二)、医务科(办公室、总值班)接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抢救组成员人员进行救治,同时通知主管领导并向市卫计局报告,根据事件性质和级别,决定是否启动医院突发交通事件指挥系统。
(三)、主管领导(或医院突发事件指挥部人员)以及医院急救专家组成员接通知后,应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
(四)、遇重大伤亡事件,急诊科在报告医务科(办公室、总值班)的同时,当班外科及骨科医师应先对伤员进行伤情判断、分类,对危及生命的症状给予紧急救治,如止血、固定骨折部位、止痛、抗休克等措施,坚持到医院急救专家组人员到场后,再由抢救组组长统一组织抢救。
(五)、需增加护理人员时,应通知护理抢救队参加抢救。
(六)、需批量(10人以上)接收病人住院时,可通知住院部转移现住病人,作为抢救病房。
第二篇: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奥依牙依拉克镇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迅速处置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1、目的: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道路交通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处置突发交通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重特大交通事故突发时实施有效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有利促进经济发展。
2、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
3、适用范围: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重伤11人以上的;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的;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的;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
4、现状:我镇现有公路及镇村道路280公里。一是公路及镇村道路的交通事故救护力量比较薄弱,未建立交通事故急救系统。人员自救和救护意识及相关知识较低,缺少车载急救设备和救护知识培训。二是公路和镇村道路建设等级和质量普遍较低,各条道路都是混合交通状态,交通安全配套设施不完善。三是农村人口和各种车辆及其驾驶员的数量都在呈上升形势,但交通民警的数量没有,失管、失控面较 1 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工作非常薄弱。四是公路与镇村道路沿途群众道路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很淡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期滞后。
二、组织领导
1、组 长:买买提江.买买提力
副组长:李华明
成 员:各村、站所负责人。
主要任务是负责统一组织、监督和检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研究解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交安办 办公室主任:李华明
主要任务是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落实领导组的各项决策、命令;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
三、各种保障
1、抢险组:组织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人员赶赴现场,及时了解、控制现场情况,搞好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及时抢救、转移受伤人员,随时与领导小组保持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2、救护组: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车辆赶赴现场,设立现场抢救中心,及时抢救、转移受伤人员,调动医疗人员、器械、药品参加伤员抢救工作。
3、事故调查组:组织搞好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疏导现场周围交通,勘察现场,调查取证,并会同有关部门 2 清理事故现场,积极参加救护和理赔等工作。
4、善后处理组:转移、安置因道路交通事故受损失的群众,接待和安置参加事故锤炼的遇难者家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和遇难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事故报告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向县政府和县交通局汇报。汇报内容:事故的简要经过和基本情况;事故发生原因及责任初步判断;事故救援、处置情况和采取措施,需要协助的有关事项;事故报告人、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五、附则
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我镇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补充,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法律法规为准。
第三篇: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坚持事故处理工作为辖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综合效能,抢救伤员,将死伤人员降到最低限度。
二、预案适用范围
1、客运车辆发生群伤道路交通事故;
2、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3、辖区周边肇事逃逸交通事故;
4、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道路交通堵塞。
三、处置原则
1、接到事故报警后,交警队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抢救伤者,勘察现场,掌握案情,按照上报范围及时将情况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2、有通行条件的应及时疏导群众和车辆,恢复交通,确保安全。
3、事故调查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交通事故处理人员自身安全防护的规定,公开、便民、高效地处理交通事故。
四、指挥系统和工作职责
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必须在辖区统一领导下,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职责任务:组织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统一部署迅速开展处置、抢救工作,力争将事故车、物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予以调整、修订和补充;紧急调用各类所需物资、设备、人员等;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安抚工作;适时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事故受伤人员救治情况公布于众;办理指挥部日常事务及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救援程序
1.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辖区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况报人民政府应急办,再由辖区应急办视情况报告辖区安监局、公安局、交警大队。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单位、型号、车号;肇事驾驶员基本情况;死、伤人员情况;车辆受损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3)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4)事故救援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2.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应急办),并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情况。
3.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应急办)接到报告,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根据事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协调事故处置和医疗救援等事宜。
4.应急预案启动后,处置救援总指挥部应立即投入工作,总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
5.各相关部门按照处置总指挥部指令开展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
六、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群众、事故当事人必须立即报警,并严格保护现场,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救护伤员。因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任何单位和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事故抢险救护的义务。
3.事发地公安机关应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应采取监控措施,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和肇事逃逸。
4.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紧急调用车辆、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
七、交通事故现场救援步骤
1.勘查现场情况
:开始进行救援工作之前,救援人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实地堪查,以避免意外发生,若现场四周有诸如损坏的电线或致命的气体或液体等危险情况,应先将其排除后再进行救援工作。
2.固定事故车辆位置
:尽快将事故车辆固定下来。先在汽车车轮前后放上木条或砖石,使汽车不能前后滚动,然后将车轮放气以保证车辆在救援过程中不能摇摆,以免加重伤者伤势。
3.检查和保护受伤人员
:救援人员要检查受伤人员的情况以确定救援工作的速度和方法。在未处理汽车之前,先用毛毯等物将受伤者盖起来,可起保暖和防止受惊的作用,另外还可防止玻璃碎片和其它物件的伤害。在救援时间内,应有人员陪伴伤者,及时观察受伤者的情况和满足伤者的要求。
4.救出被困人员
:如果汽车被撞变形,受伤人员无法移动,应使用专门救援工具把有关的汽车部件移动或去除,将车中被困人员救出。
5.现场诊断急救 :如果医疗救护人员未到现场,救援人员应先将伤者送至路旁的安全地带,立即作必要的检查和救护。
6.清理现场 :当交通警察勘查完现场后,救援人员应立即拖走事故车辆并清扫路面,协助警察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
八、注意事项及要求
1.事故处置要坚持统一指挥,科学决断,有效处置,确保安全的原则。
2.事故处置、救援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努力增强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
3.各相关部门要落实事故处置所需的设施、物资、器材的配备,确保应急使用。
4.事故处置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任务。
九、责任追究制度
对在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工作中,工作滞后,反应迟钝和不听从指挥,工作不负责,违反事故处置工作纪律,影响事故处置工作的有关责任人,依照相关规定从严查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十、其它事项
1.本预案是辖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发生在道路上的较大交通事故组织实施的处置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2.各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预防较大交通事故的意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明确职责任务和要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处置、救援工作。
第四篇: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XXXX有限公司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强化项目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杜绝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项目部职工人员和车辆财产不受损失,确保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能迅速、果断、有序地进行善后处理,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1、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等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配备急救车
各队队长为该段内的应急小组负责人,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值班电话:
2、急救医院:(120)
报警:(110)
消防:(119)
二、职责及分工:
1、救援行动组
组 长:XXX 组 员:XXX
2、医疗救护组
组 长:XXX 组 员:XX
3、疏散引导组
组 长:XX 组 员:XX XX 各组长职责:
1.准确掌握事故动态,正确制定抢修方案,执行有效处理措施。
2.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3.保护事故现场。救援行动组职责:
1.迅速赶往出事现场,救助伤员,控制事故蔓延,保护现场。2.配合交警或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医疗救护组职责:
1、制定公众紧急伤亡情况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并做好救护准备。
2、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护理、治疗和护送。疏散引导组职责:
1、疏散引导组接到项目部事故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做好疏散引导工作。
2、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三、应急预防措施
1、加强对车辆驾驶员及广大职工的交通法规、行车安全的教育。
2、选择经验丰富、驾驶技术熟练、驾龄较长、自觉守法的同志担任车辆驾驶员。
3、做好车辆例行保养工作,出车前要对车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
4、不准违法超载、超速、违反交通规则。
四、应急救援的具体办法
1、当发生车辆交通事故时立即停车、保护现场,保护事故现场的要点:(1)保护好车辆制动时的拖拉痕迹;(2)受伤害方行进、终止位置;(3)双方车辆的位置;(4)车上的散落物;(5)标明和保护好伤(亡)人员的倒位、血迹。
2、及时抢救伤者,采取急救措施。并拦截过路车辆、尽快将伤员送到就近医院抢救,急救电话120;提醒:听从交通民警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交通警察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
3、救护车辆,消除危险,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当发生车辆事故后,除了要注意人员伤亡外,还要注意因事故造成的危险因素,如汽油外泄等,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现场勘察完毕后,当事人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按照要求及时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并清理现场。
4、发生事故后,向就近的交通警察部门报案,或者拨打122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或110报警电话(及时报告保险公司)。
5、记录下事故目击证人的联系方法,因为证人和证据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留下证人的联系方法、防止与目击证人失去联系。
6、落实好应急备用车辆,合同交警、保险公司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五、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
2、应急车辆:(24小时待命)
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对该预案进行修改和补充。
XXXXXX
第五篇: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强化项目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杜绝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项目部职工人员和车辆财产不受损失,确保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能迅速、果断、有序地进行善后处理,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1、领导小组 组 长:黄强 副组长:刘瑞勇、李强
成 员:杨海军、尚春华、白利勇、刘学军、张香来、林放、张立伟、陆春辉、陈建军、刘冬、李亚光、刘斌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王宜明
配备急救车:冀C18258、冀CFW322、冀C16448 各现场负责人为该段内的应急小组负责人,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值班电话:***
2、急救医院:(120)
报 警:(110)
消 防:(119)
二、职责及分工:
1、救援行动组
组 长:黄强
组 员:李强、尚春华、白利勇、刘学军
2、医疗救护组
组 长:杨海军
组 员:陈建军、刘冬、李亚光、刘斌
3、疏散引导组
组 长:王宜明
组 员:张香来、林放、张立伟、陆春辉
各组长职责:
1.准确掌握事故动态,正确制定抢修方案,执行有效处理措施。2.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3.保护事故现场。救援行动组职责:
1.迅速赶往出事现场,救助伤员,控制事故蔓延,保护现场。2.配合交警或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医疗救护组职责:
1、制定公众紧急伤亡情况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并做好救护准备。
2、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护理、治疗和护送。疏散引导组职责:
1、疏散引导组接到项目部事故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做好疏散引导工作。
2、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三、应急预防措施
1、加强对车辆驾驶员及广大职工的交通法规、行车安全的教育。
2、选择经验丰富、驾驶技术熟练、驾龄较长、自觉守法的同志担任车辆驾驶员。
3、做好车辆例行保养工作,出车前要对车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
4、不准违法超载、超速、违反交通规则。
四、应急救援的具体办法
1、当发生车辆交通事故时立即停车、保护现场,保护事故现场的要点:(1)保护好车辆制动时的拖拉痕迹;(2)受伤害方行进、终止位置;(3)双方车辆的位置;(4)车上的散落物;(5)标明和保护好伤(亡)人员的倒位、血迹。
2、及时抢救伤者,采取急救措施。并拦截过路车辆、尽快将伤员送到就近医院抢救,急救电话120;提醒:听从交通民警指挥、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交通警察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
3、救护车辆,消除危险,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当发生车辆事故后,除了要注意人员伤亡外,还要注意因事故造成的危险因素,如汽油外泄等,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现场勘察完毕后,当事人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按照要求及时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并清理现场。
4、发生事故后,向就近的交通警察部门报案,或者拨打122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或110报警电话(及时报告保险公司)。
5、记录下事故目击证人的联系方法,因为证人和证据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留下证人的联系方法、防止与目击证人失去联系。
6、落实好应急备用车辆,合同交警、保险公司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五、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
2、应急车辆:(24小时待命)
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对该预案进行修改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