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三
教学时间:2010.10-13
教师:王家润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四、教学准备:
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
2.师引导:
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
三、同桌互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
一、学生自改、互评
1.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并用--勾出好词好句。
2.请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词句。
3.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指出写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写评价语
三、师总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请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日积月累
一、读一读,说说谚语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体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气象谚语
展示台
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
第二篇: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境揭题
公益广告“洗脚”的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吧。师揭题:感谢和安慰。
二、学会感谢
1、刚才这个画面能播放出来,还得感谢谁呀?我们已经用掌声表示了感谢。想想,还能说些什么来表示我们的感谢?我们感谢他的态度应该怎样?
板书:真心实意
2、谁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表示感谢?
3、师小结。
三、学会安慰
1、老师也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前几天,咱班设立了这个“小烦恼”信箱,(课件出示:“小烦恼”信箱)里面收到了很多来信。你们愿意帮忙解除同学的烦恼吗?
2、从“小烦恼”信箱里抽出信,生生互动,根据学生“安慰”该生的话语,师相机板书:鼓励、同情
四、整合升华
1、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感谢和安慰。最近,我们班的同学去了市特殊学校参观,老师这里有一组参观的镜头。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这些同学对残疾人们说了些什么?残疾人们有什么反应?
2、师总结 板书设计:
感谢和安慰 真心实意 鼓励、同情 话语得体
第二课时(习作教学)
一、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人》。(齐读)
3、理解“胜似亲人”
4、明确习作要求。
二、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1、指导看图。
2、生交流看到内容。
3、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4、理解图意,用几句话写写图上的情景
5、学生试写片段讲评。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指导图前想象。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导图后想象。
师:在这之后,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
四、提示写法、动笔习作
1、再读习作要求
2、介绍看图作文的一般写作方法
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导入:(直接课题揭示)
学习“我的发现”请两个学生,一个扮小林,一个扮小东,读“我的发现”,听了对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的发现: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再次默读我的发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先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补充。
3、资料袋交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自由读诗句。请生读,把诗歌读准确、流利。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3、教师点拨提示:《过故人庄》,诗的大意。诗中写道,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座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4、练习背诵诗句。
三、展示台
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
4、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教学反思: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三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明确同义词表达的侧重点。
3.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4.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重点
1.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
2.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难点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长期观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赏读具体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将文章写得准确;不仅要细致地观察,还要长期地观察,最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才能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2.词句段运用
词语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是同义词。在“词句段运用”中,通过“连一连”的方式,找到同义词,并明确这些意思相同的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区别。如“鸟巢”属于书面语,而“鸟窝”则多用于口语。辨析这些区别,对我们认识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在句子中,一些词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语的重要性,从而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日积月累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楚列出的每一则谚语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当堂记忆、积累。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查找书籍等方式搜集更多有关气候的谚语,以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1.预习提纲
(1)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2)通过查字典,解决在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的生字问题。
(3)运用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中的片段。通过这三个片段的展示,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准确?在观察中,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到哪些感官?
课件出示:
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学生认真读片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个片段:从“钳子、较大的土块、强有力的后足、两排锯、倾斜地铺开”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得多么准确。只有观察细致了,描写起来才会更准确。
第二个片段:从“要是、萎了、痕迹也没有了、逐渐变成灰色”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而且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第三个片段:“仔细耙扫、收拾、弹琴”等词语、短语表明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心想。可见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最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
认真阅读三个片段,从重点词语中感受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表达的准确以及观察的多方面、多角度。教会学生观察,对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二、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狗
鼠
鸟
猪
马
鱼
牛
虎
窝
洞
巢
圈
塘
厩
穴
棚
(1)认真观察上下两行字,大家发现这两行字有什么特点?
(2)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字连起来,组成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
(3)上面同一个字可以连下面两个字,各组成的词语在意思上、用法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完成练习,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的字都是动物名称,和第二行相应的字连起来,可以组成词语,这些词语表示这种动物的“家”。同时,第一行的字与第二行可连的两个字分别组成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同义词,一个常用于口语,一个常用于书面语。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组词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三、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遣词造句的时候会发现一些词语在句子中起到特殊的作用。有了它们,句子表达的意思会更加准确。
直接表明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开门见山,非常简洁,同时引发学生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四、深入探讨
1.课件出示,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4.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读一读,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2)深入思考,句子加上了加点词语后,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读句子,讨论,并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一下子变成灰色的。这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最多”一词表明隧道最深有九寸。这个词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的这句话,思考:哪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课件出示:
这座桥长约12米,宽约8米。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句子。并选出代表发言。
预设:“约”点明了桥的大概长度、宽度,因为测量是有误差的。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一定要严谨,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
设计意图:
理解加点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引导学生严谨地表达。
五、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谚语。
课件出示:
1.立了秋,把扇丢。
2.二八月,乱穿衣。
3.夏雨少,秋霜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谚语。
(1)大声朗读。
(2)指名读。
(3)分组读,并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指名出示在预习中搜集到的谚语的意思,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谚语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在弄懂谚语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同时展示收集到的谚语,加深印象,扩大知识积累。
一、举一反三。
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弄懂书中呈现的几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外,我还列举了别的例子,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理解表程度或表限定的词语在增强句子表达准确性上的作用。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始终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同义词的用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读中积累谚语知识。
在“日积月累”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把握谚语的意思,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我还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工具查找类似的谚语,并朗读、背诵,达到扩展知识面的目的。
第四篇: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作文[定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小麻雀
昨天傍晚,我看见一群麻雀正在院子的草坪上跳来跳去。我走过去,它们一下子飞走了。只有那只最小的麻雀,它努力地飞呀,可是力量毕竟有限,飞不高,被我捉住了。
我把小麻雀放进一个竹笼里,它不吃也不喝,不时地把头从竹篓的空隙伸出来使劲儿往外钻,把一头茸毛弄得乱蓬蓬的。它不愿意被人关在竹笼里。
今天清早,一只老麻雀在窗口边飞来飞去,唧唧喳喳地呼唤,竹篓里的小麻雀也“啾啾”地回答。
下午,我午睡醒来一看。呀!窗台上摊着几堆鸟粪。这肯定是趁我睡着时,小麻雀的妈妈和爸爸来看它们的小宝宝了。它们无能为力,只好拉了些屎,表示抗议。
小麻雀别生气了。我一定好好喂养你,等你翅膀长硬了,会飞了,我就放了你。现在,我还想在你身上得到些生物知识哩。
小狗
去年夏天,我从别人家里捉了一只小狗。它长着一对发亮的眼睛,两只小小的耳朵,特别是那一身灰褐色的绒毛,非常引人注目。它胖胖的,跳起来,小尾巴向上曲卷着,浑身绒毛颤动,活像一头小狮子,多么可爱啊!
我们一家都喜欢这只小狗,我更喜欢它。小狗也喜欢我,因为我总是喂它。吃饭时,它就趴在我身边,伸着脖子望着我。我常常把自己正在吃的东西分给它一点,它边吃边摇着那可爱的小尾巴。
这只可爱的小狗从小就知道看家了,只要一有生人到我家,它就“汪汪”地叫。白天,它除了到外边玩一会儿,一般总是卧在门口;晚上,它就“埋伏”在门旁。这样,无论白天黑夜,外人谁也别想随便进入我的家门。
狗那两只耳朵特别灵敏。醒着的时候就别说了,就是睡着了也是,特别是晚上,周围稍有一点响动,它就竖起小耳朵仔细地听听。然后低着头,这边闻闻,那边嗅嗅。如果有“情况”,就呼叫着扑了过去。
狗虽凶猛,但对主人却忠诚温顺。我常常骑它、逗它,它也温驯如绵羊,任我摆布,从不反咬。有天晚上,我从外面看电影回来,当我走到离家门还有很长一段路时,它就“汪汪汪”地叫起来。我继续向前走,它便一边吼叫,一边向我扑来。但是,它很快认出了我,立刻停止吼叫和猛扑,同时低着头走到跟前,用脖子蹭我的腿,用舌头舔我的脚,那尾巴不停地摆动,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似的。
我爱我的小狗,它是我忠实的“小伙伴”。
黄狗
我家养着一条黄狗。
它全身长着黄毛,乌黑的眼睛锐利、明亮,尾巴蓬松跷起。我家的黄狗很懂事、很机警。它白天总爱蜷着身子睡在家门口。每当我从外面回来,它总是摇着尾巴来迎接我,在说:“小主人,欢迎你。”
有一天,我背着小弟弟去玩,傍晚回家,弟弟的一只小凉鞋丢失了。妈妈骂我不中用,我连忙到处去找,找来找去找不着,只好空着手回家。当我束手无策、垂头丧气的时候,黄狗缓缓从门外进来了、嘴里叼着那只小凉鞋。它走近我,把凉鞋放在我面前,又摇身子又摇尾巴,伸出舌头舔我的手,好像说:“小主人,不用愁,我给你我回来了。”我真高兴啊!抱上黄狗亲了亲,几乎哭出声来。
黄狗不但懂事,还很勇敢。有一次,我去河边山上打柴,途中要过河,我座渡船过了河,正要向山上走去,猛地听见河水哗哗响。我转身一看,原来是我的黄狗游过来。它把头伸出水面,喘着粗气,不时发出汪汪地叫声,破浪而来。不一会儿,它上岸了,像个落汤鸡。它把身子抖动几下,甩去身上的水滴,地向我跑来,我又惊又喜,赞叹它说:“你真勇敢啊!简直成了游泳能手了!”
我喜爱我家的黄狗,它是我的好伙伴。
公鸡
隔壁奶奶家的公鸡有一张小巧玲珑的嘴巴,小嘴巴上有两个小窟窿,那就是它的鼻子。它身穿金灿灿的衬衫,特别光滑,加上小小的尾巴,看上去别提有多可爱了!小鸡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的确是呀,有时候站在一个角落,一动不动,一声不出,真是呆若木鸡。就算有几只鸡在旁边叫,它依然呆呆地站着,好像得了痴呆症。说它贪玩吧,也对呀,它一走出家门,就会不见了踪影,好像会隐身术呢!但它又是很尽职的,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总能听到它清脆的叫声,一遍一遍催大家早起。真是应了这句话:平生不敢多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它要是高兴,就会和别的鸡一起,说说笑笑,嘻嘻哈哈的。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这可全凭它的心情。它要是不高兴,就老是不停地叫,见了人还要非啄上几口不可。它有点儿胆小,看见有人走来,就想拼命逃跑,可它又是那么勇敢,只要有人进入它的地盘,就甭想逃出它的“魔掌”——向你发出的猛烈的攻击。公鸡进食的样子,也很可爱!开饭了,鸡群集中在一块,吵吵闹闹地叫着,好像在抱怨:“怎么还不上菜呀?”这时,我便抛出许多米,鸡看见有食物,马上跑去吃米,它们争先恐后,毫不相让。过了一会儿,地上原来密密麻麻的米粒就变得零零星星的了,贪吃的家伙顿时肚子鼓鼓的,像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看到这一情景,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公鸡真是有趣极了!
小花猫
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小花猫长得真让人喜欢。圆圆的小脑袋上,一对黄色的耳朵竖在上面,时时刻刻地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发光的眼睛,真像两颗小宝石。一张小嘴是那么小巧玲珑,嘴边的胡须一颤一颤,显得既聪明又可爱。小花猫的毛是黄色的,上面还有一圈圈黑色的斑纹。它那条长长的尾巴上,一圈黑,一圈黄,我给它起了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黄黄”。
黄黄吃东西的时候,它总是先闻一闻,看一看,然后就张开嘴吃了起来。每当我把鱼放到手心上,小花猫就跑过来很快地吃掉了。
黄黄还最喜欢趴在我的棉鞋上睡觉呢。一天晚上,小花猫睡到半夜三更,突然尖声叫了起来,大概在喊妈妈了。我从梦中惊醒,赶紧把它抱进窝,它又爬出来了。我给它吃了一点东西,它就乖乖地睡着了。原来它饿了呀!小花猫还好围着线团玩,把线团弄得乱七八糟,气得我打了它一下,它“喵”地叫了一声,又跑去玩去了。
黄黄捉老鼠可有趣了,一天晚上,一阵“嚓嚓”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鼠在啃桌腿儿。这时,我的黄黄蹿了出来,在距离老鼠一尺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猫着腰,弓着背,瞪大眼睛盯着老鼠。突然,黄黄猛地一蹿,一下子就把老鼠压在了爪子底下。过了一会儿,它松开爪子,老鼠刚想跑,就被它叼起来往上一摔。这样反复了几次,老鼠就被摔得半死不活。黄黄叼起老鼠,像打了胜仗的将军,神气十足地走了。
我看黄黄这番精彩的“表演”,心里赞叹道:黄黄的本领可
真大啊!我的黄黄太棒了。
第五篇:人教部编四年级上册完整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
重点
1.积累节气谚语。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
难点
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有句俗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
《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如:扒、搬、踏、推、铺。作者进行了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出示课件2)
《爬山虎的脚》中表示时间的词:不过几天、后来,说明作者不但细致观察,还
观察了一段时间,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详细。(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了解观察的作用的大概方法。】
“那倾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
到的,“安静”是作者用
到的,“弹琴”是作者用
到的。(出示课件4)
(板书设计:细致
连续
眼睛看
耳朵听
心想)
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转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
片段二:街上出现了一些大苍蝇,他们身上蓝里透绿、闪着金光.它们跟秋天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它们还不会飞,只能勉勉强强用它们的细腿在墙壁上爬摇摇晃晃的。
片段三:叩头虫在表演它那晕头转向的把戏——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就把头吧嗒一点,蹦个高儿,在空中翻个跟头,一直落在地上,站的好好的。
以上片段均选自法布尔的《森林报》。
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认真观察;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2.词句段运用
(1)把下面的字组词,体会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出示课件5)
A.大声朗词语。
狗窝
鸟窝
鸟巢
猪圈
猪棚
马厩
马棚鱼塘
B.思考并说一说它们的用法相同吗。
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如:“马圈”“马棚”。一个词还有另一种说法。我们写作时要注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意思会更具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6)
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B.理解加上“逐渐”“最多”的不同含义。
师: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词含义含义也不相同。
逐渐:在第二句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使句子更加具体。
最多:表示程度,在第二句中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
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一些句子加上某些限定的词语更加准确表达意思。
(板书: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
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
(1)朗读谚语。
(2)解释谚语的含义。
(3)学生读读背背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谚语。
(板书设计:表示节气的谚语)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学习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
内容
完成填空
语文园地
细致
连续
眼睛看
耳朵听
心想
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
表示节气的谚语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在“交流平台”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完成填空,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2.美中不足的是,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谚语很陌生,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气象谚语
1.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到。
2.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3.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4.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5.泥鳅跳,风雨到。
6.东虹日头,西虹雨。
7.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8.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9.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10.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