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模型建立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

时间:2019-05-12 03:5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表模型建立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表模型建立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

第一篇:图表模型建立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

图表模型建立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

高一(Ⅱ)部

陈喜生

从高三到高一,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之前就有过思想上的准备,但还是有很多方面始料未及的,特别是学生们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应用这个方面,几乎是空白的。为此,我也常常思考这么几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的产生?有什么合适办法解决?具体应该如何去操作和实施?等等,下面我就对图表模型建立方面一些问题与各位共同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高一新生的地理学科学情分析

我没有涉及过初中教学,对初中教学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刻,不太清楚初中地理教学的具体过程,但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有几个问题还是很突出的。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能力不够,很多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而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很难很快地解决好,一旦有一些变化或者存在一些隐藏的信息,学生很难有效地去获取,第二是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多,脑子里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些有效的方法去处理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对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欠缺的很厉害。但地理图表被称之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可见其在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所以说,高一新生的地理教学工作,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我觉得对学生图表阅读和绘制的能力培养和训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教学过程中对图表模型建立的一些做法

1、对学生做地理学习的学法指导,指出图表阅读和应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首先要做的工作。从本学期第一节学法指导课开始,我就非常明确地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要做好笔记,重点是记下老师上课重点讲的一些图表及其图表的分析方法。逐渐地要求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上做一个改变,慢慢地建立起一套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将一些知识点或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图表化、模型化,少讲些枯燥难懂的理论,多用一些直观、易懂的图表。这样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突出图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图表的重视程度。二是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识记的层面多,那么就不给或者少给学生们具体的文字,多给学生们图表,就算要背也是去背典型的图表,加强了图表阅读和掌握。三是图表中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本身就是一些知识或者知识应用方法的载体,既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加强知识应用方面能力,一举多得。下面我就说几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例,与各位探讨。

实例一:在讲解昼夜长短中关于日出、日落时间,昼长计算的过程中,过去的教学常常会引导学生推导出一个具体的公式,既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在通过他们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彼此的关系,今年我在这里引入了数学中数轴的概念,将一天的时间利用数轴的方式展现出来(见下图)

A表示0点到日出时刻的一段时间(下半夜),B表示日出时刻到12点的一段时间(上午)C表示12点到日落时刻的一段时间(下午),D表示日落时刻到24点的一段时间(上半夜)而且学生也很容易通过图表发现A=D、B=C,昼长=B+C等规律。

实例二: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这个知识点过程中,这个知识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要求很高,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尝试过课件等方式来处理,但效果也不是非常好,今年我尝试也将数轴的理念引入到这个知识点的讲解中,将正午经线建立起数轴的模型,(见下图)

模型图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放在一个图中学习,这样就可以将问题直观化,比如我们研究以A点为代表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可以直观地观察太阳直射点不同地点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可以很快地总结出其规律。

实例三:在学习三圈环流中的环流模型图中,也遇到过了一些问题,因为三圈环流模型图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模型图表,而且对学生前阶段的学习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讲解低纬度环流高空偏转成西风,近地面偏转成为东北风(北半球)的过程中,如果单个知识点理解,很多同学已经没问题了,但一旦结合在一起,问题就出现了。我就想,为何不将各个知识点通过图表具体的体现出来,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呢,为此,我借助了网络上课件中的一个图表,将上升运动、高空偏转、下沉运动与近地面偏转放在了一起,但又分开具体讲解。(见下图)

这样通过图表,学生对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中的各个知识点理解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且还能将各个知识点构成一个知识体系。

3、平常的课堂上的训练,除了基本题目之外,增加了一些绘图的训练。实事求是地说,学生动手能力确实不高,其实地理图表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多讲、学生的多看,更加重要的是学生要自己多动手画。当然,高一学生课程多,课后的练习也多,课后时间是几乎没有时间放在地理上的,这也就要求老师必须将学生绘图能力的训练放在课堂上,学生没办法主动些,也只有我们老师在合理的前提下主动些,我是认为,哪怕课程进度上稍微慢些,也希望能将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得到提高。

以上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都是一些具体的小细节,我个人觉得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我还是把它写了下来,我还记得周庆隆主任在一次讲座中介绍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谈到了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或者经过思考记下的一些闪光点形成文字,鼓励我们年轻老师多思考,多写。我想这个也应该算是我思考过后得到的一些心得吧,虽然上不了台面,但也算是对我思考过后对自己的一个奖励。

第二篇:《高一地理图表有效教学探索》

高一地理图表有效教学探索

高一地理组

李雅萍

高一地理图表有效教学探索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生命”,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知识、能力、过程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纵观每年的高考地理试卷,可以说每一道题都离不开地图。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能运用这一载体进行教学,而且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化,图表教学已成为一种常规教学方式,但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就会发现,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即是,在选图、用图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学生连最基本的读图、析图能力都没有。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该如何有效利用图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地理教学工作者来讲尤显重要。

【关键词】地图教学 地理课堂 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载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以及绘制图表是地理教学中的基本。有效利用图表教学,一是可以培养学生从图表中理解问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措施;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地理图表来反映地理问题、表达地理思想。三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地理图表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要加强对地理图表读图方法的有效指导。

1、让学生明确读图步骤:先看图名,二看图例;三找出规律,然后进行分析。

2、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图的一般解题思路

如:读地理分布图关键是先要熟记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等值线图要明白并记住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凸高(指数值高)则低(如山谷,低压槽,寒流)”,“凸低(指数值低)则高(如山脊,高压脊,暖流)”;读地理统计图时:先看图名,反映的是哪方面的规律,二看图例坐标,找出要分析哪些因素,三根据坐标找出最大,最小或最高、最低以及变化规律,然后进行分析。

3、重视图文转化,图形结合。将课本的文字系统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二、要精选地理图表

在选择图表时一要充分实际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领悟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理解地理学科的实用性。二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兴趣点,不能随意拿来,也不能只从个人喜好出发。可以选择所显现的“事实”与学生既有认识之间有一定反差的地理图表:“原来是这样的!”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图表的制作过程。例如:在进行“城市化”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小组活动“画城市”——“画一幅能反映城市所具备的特征或要素的景观图”引入教学。学生在构思作画的过程中自然融入对“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思考,以“作画”方式呈现特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领悟地理图表形象性、直观性背后所蕴含的“本质”。

三、要围绕教学重点统整图表教学

依据课堂教学的重点,选择并整合各类地理图表,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如在引入新课环节,选取地理图表的出发点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环节,可以是地理景观图的对比分析,可以是地理统计图表的综合分析,也可以是师生共同演绎地理原理示意图,其出发点侧重于帮助学生以地理图表的表象信息为基础,以问题为抓手,挖掘“隐性信息”,认识地理事物的时空发展规律,生成地理思维等;在教学的反馈环节,可以制作地理表格归纳总结教学重点,可以配以“地理漫画”引发学生的多维思考,鼓励学生形成自主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倾向,也可以是以学生自制地理过程示意图等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检测,梳理知识点,分析相关性等。

例如:在“城市地域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实景图”、“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模式图”、“花园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图”等进行统一的协调整合。这样在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差异的成因”这一问题时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渗透综合分析的地理思维方法。

四、要进行有效的地理图表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一般只对直观性较强的地理图表容易激发兴趣,对思维容量较大的示意图等缺乏关注度的事实。教师应以问题引领为主导,进行有梯度的问题设计。改变学生在地理图表阅读过程中容易停留在表层信息的获取,对于信息的处理和综合分析缺乏一定的能力支撑的现象。

例如,在进行“河流地貌”的教学时教师紧紧围绕一张“河流从上游直至下游入海的整体景观图”由浅入深,层层展开:

问题(1)我们能否在河流的同一河段看到这些河流景观?

问题(2)河流上、中、下游的不同特征比较?

问题(3)河流的上、中、下游对于人类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在这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地理图表,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清晰地形成分析“河流地貌”的主线: 流水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在各河段的不同地貌特征及 成因——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也初步习得了分析地貌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什么地方?(上、中、下游)——看到了什么?(地貌特征)——有什么区别?(地貌特征的比较)——为什么?(地貌差异的成因)——怎么样?(地貌差异对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有效信息的提取——有效信息的综合归纳并提炼生成地理特征——比较地理特征的差异——分析地理特征差异的成因——地理特征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的思维过程。学生既习得了基本的地理图表阅读能力,也内化了“综合性”“地域性”的地理思维方式,甚至是“因地制宜”的地理观点。

五、要注重以图表方式设计课堂检测反馈

地理图表既然是表达地理事物的第二语言,那么在地理课堂的检测反馈中也应设计相应的作图题,用“地理图表”方式来回答问题,加强学生图文转化的能力。

地理表格可以帮助检测学生对于地理事物差异性的把握度;地理示意图可以帮助检测学生对于地理事物的特征、变化规律、内在成因的把握度;知识联系图可以帮助检测学生对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综合分析的把握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选择。

例如:岩石圈的教学中,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撰写小故事“岩石物语”:从沙滩上的沙粒开始,描写沙粒有可能发生的岩石循环过程。提示:沙粒前身可能是不同种类的岩石;沙粒最终结局也可能不同„„,并要求结合故事,画出岩石循环的路线图。以图表方式来检测教学效果,既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很好的反馈出学生对岩石循环这一地理过程的把握程度。

地理图表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师生共同努力,赋予地理图表以鲜活而深刻的地理内涵的过程中。有实效的图表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图表的基本解读方法,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图表的实质和意义——以地理信息为载体;以地理思维为主旨;以地理观点为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加强对地理图表的有效教学。

第三篇:高一地理教学心得王泉灵

高一地理教学心得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理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地理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开创思维、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切实有效的运用课堂时间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则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深入去研究的内容。

一、认真的课前准备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备课就显的尤为重要,备课也是每个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花费时间最多的一部分,是必须去下功夫去做的一项工作。刚进入教学岗位,最先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就是如何去备好一节课。

准备一节课,除过熟知教材内容,还需要去深入剖析教材结构以及每一节课之间的联系,地理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尤为密切,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去抓住这一个特色,多联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地域下手,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下手,让学生达到认知上的共鸣,这也就很大程度上完成了教学的一部分内容。

在备课过程当中难度最大的就是重难点的把握,这也是刚进入教学岗位的我最难克服的一项困难,我认为,重难点不仅仅是在课堂当中占的比重大,而且,在实际教授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去多加练习的一部分,因此,在备课当中,就需要教师去注重经典例题的讲解,从讲解当中凸显重点,凸显难点,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对重难点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地理学科涉及到很多地理现象的运动演变过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地壳运动、大气运动、洋流、生物循环、城市区位变迁等,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这些过程,掌握运动演变规律。学生现有的地理教科书,在呈现这些内容时,仅仅以图片形式。这种呈现方式是静态的,并且图片数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运动的过程,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篇幅限制,地理教材和地图册能够提供的地图数量非常有限。教师把网络资源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丰富而且典型的地图,有助于学生清晰、准确、全面地掌握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培养地理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例如,讲授“自然带”内容时,在用好教材地图的同时,还可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每个自然带的景观图片、反映各个自然带内植物结构特征的图片、自然带内动物的图片、自然带内土壤的结构图片等,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形成丰富的自然带概念。还可以收集经过适当加工,能更直观展示地理规律的图片,如山地景观变化图片,更能清晰地表明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与传统的口授式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声音、活动图像、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种刺激作用于学生,充分激发

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用于地理教学,能将遥远的、古代的、典型的地理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将立体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充分展示给学生,能让学生及时感知地理之美,激发其对地理的喜爱之隋,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三、关注教学过程

引人入胜的课堂导语。不论初中还是高中的地理课通常被安排在上午最后两节或下午,此时的学生一般比较疲劳,或者课间激情未消,往往每堂课最开始的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时段里,学生的注意力还不够集中,如何从一开始就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呢?一节课的导语尤其关键,可以充分利用音像、多媒体、语言的魅力、学生好奇的事情,以讲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

诙谐趣味的教学语言。语言是传授相关知识,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要精练、通俗、准确。快乐使人轻松,快乐更能增添魅力,适当运用一些诙谐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让紧张的学生们得以放松,让昏昏欲睡的学生得以清醒,可以使地理课堂满堂生辉。

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的教学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师主导课堂,有效的教学需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些课堂学生看似个个参与其中,但思维活动停留在低层次上,纯粹参与活动而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以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遇到的每个问题,一旦有其思维参与教学,学生就会有所收获,这样的教学却是有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一堂课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有效精练的课堂练习。练习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环节有益的补充。课堂练习不在多,贵在精。有效精练的练习能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练习时,除了题目的多层次和形式多样,同样训练的形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猜一猜、赛一赛等形式,以保持学生的兴奋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耐人寻味的课堂结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结语对于一堂课也同样重要,好的结语能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概括深化,能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也会给学生以很好的启迪,能为下一课设置“伏笔”。把课堂总结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结尾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因此,要想取得教学的成功,切不可轻视课堂结束语这个环节。

第四篇:案例——《地理图表的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地理图表的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青龙县木头凳高级中学 丁成功

[背景描述]

近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以能力立意,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因此我选择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又与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关系密切的《地理图表的阅读》作为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题。

利用多媒体教学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自我反思等对话教学的实现,从而实现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历年高考试题作为材料背景,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掌握地理图表的分类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分析,分析归纳,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及时指导,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

(一):

导入:电脑屏幕中打出课题名称:《地理图表的阅读》。老师设问:为什么要专题复习地理图表的阅读呢?多媒体课件展示高考考试说明。近几年图表阅读分值占高考地理分值比例情况如何呢?列表统计展示,2002年占58.2%,2003年占95%,2004年占88%。

学生:看到这个表格数据非常惊讶。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内容的重难点突破作好心理准备。

近年高考已经考过哪些图表呢?用课件展示2001年--2004年不同类型的高考已经考过的部分图表试题。

课件展示解题方法:

第一步审题:①审设问②审标题③审内容④审附注⑤审联系 第二步作答:①直接从图例或表格中寻找答案。②对提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计算而得出。

③答题时一定要针对图中提供信息,不能受思维定势影响。这样归纳出学生答题的一般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准确获取图表相关信息的一般步骤,从而更有效地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和解读,同时完成正确解答。

教学片段

(二):

师:刚才大家看过各种各样的近年高考考过的地理图表,可以说出有哪几类吗?

生:等值线图、柱状图、景观图等„„ 师归纳并课件展示:

等值线图的阅读地理统计图表的阅读地理图表的综合阅读 地理景图的阅读地理示意图的阅:大家知道,地球自己不能发光。看地球仪的演示,如果地球是透明的,还有昼夜之分吗?

生:没有,整个地球都是白昼。

师:很好。可实际上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地球的不透明就使地球上有了昼和夜的分别。如果地球是静止的,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一面是白昼和一面是黑夜。

师:非常正确。如果地球是静止的,会形成昼夜现象。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天,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另一个半球是黑夜,即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也就是中间的大圆圈,叫晨昏线,或者叫它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线和昏线有什么区别呢?

(合作探究)

生:(讨论)

师:由夜变为昼的半圆弧叫做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昼半球,即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白昼时段;由昼变为夜的半圆弧叫做昏线,昏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夜半球,进入黑夜时段。

(演示地球仪——自转)

师:晨昏线的位置是不是静止的?

生:不是,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

师:很好。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晨昏线的位置也在不断地移动,地球自西向东转,晨昏线则自东向西移动。再看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有什么关系呢?

生:垂直。

师:答得好。晨昏线一定垂直于太阳光线,并过平面图中的中心。再给大家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太阳高度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即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即 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读等。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对等值线图作了专题复习,下面哪位来分析一下(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等盐度线图题目,作为对等值线图阅读的复习。

课件展示题目:学生站起来很快答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老师做出肯定的评价后,学生马上坐下。

师:慢,你的回答完全正确,你可以分析一下是怎么判断的吗?(其他学生笑了)

生:分析(略)

师:欧雯雯同学不但回答完全正确,分析得也非常到位。看来等值线的判读方法掌握的不错啊。今天我们继续重点复习,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地理图表的综合阅读。

这样引导学生自己论证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对话,理清思路,进行表述,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训练。

教学片段

(三):

叠加图的判读,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分析等高线与潜水位线的叠加图,思考不同地点打水井深浅问题。然后再课件展示:让学生分析2001年广东高考一道地理试题,天山的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让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后回答。

学生精彩回答后,老师用课件动态演示,如何对叠加图采取“分而治之”进行解答。学生感觉学得比较轻松。

前后采用难度不同试题进行分析,符合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运用课件展示分解,可以起到降低难度、突破难点的效果。

[教后反思]

1、专题复习课板块化:用高考题引入,然后分析高考题,再用高考题检测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以高考题来说明观点,指导学生获取有 效信息,解读信息。课中运用例题绝大多数引用高考题,比较典型,更有说服力。

2、注重引导学生论证:如学生回答2002年高考题等值线图问题后,及时追问学生如何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做有利于展示学生自我对话,发展思维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

3、将多媒体教学与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课堂容量大,有利于增加课堂知识密度,如引用大量高考图表。学生讨论中,下课铃声响了,原先备的课没有完成。但是下课后我却觉得特别激动,因为在课堂中学生全然没有了以往被动学习的“痛苦感”,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活跃,语言是那样的美妙,讨论是那样的激烈。如果没有采用多媒体课件根本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始终关注“学生”(心里始终有学生),关注“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的发展),关注“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并对学生的分析做出评析。始终把学生作为主角的地位,这样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

4、我们究竟应怎样看待一节课,是不是教师备的教案都完成了,学生都懂了,提不出问题了才算是一节好课呢?通过这节公开课使我真正懂得了学生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的对象,还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如果说书本知识是“静态资源”的话,那么师生互动中产生的资源则是“活性的资源”,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活性资源”的意识,并能重视它、挖掘它,那么对我们老师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我们不能把心思仅仅放在教材、教案上,而更多的应是放在学生身上,更多的去研究学生、发现学生,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意义,更加生动,真正的从“备教案”转为“备学生”,真正的体现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本课教学实践中,以下几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如何做到增多学生之间的对话,如何让学生自我反思还需进一步加强。

评析高考试题时,致错原因分析比较少,这样引发学生思考的空间可能不够广。

如能对高考题进行变式练习进行举一反二,举一反三也许效果更好。

第五篇:案例——《地理图表的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读图析图绘图突破地理教学重难点》教学案例

图像教学实现地理135高效课堂

青龙县木头凳高级中学 周云侠

新课程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个很大的冲击,为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有效地实施新课程,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和激励学生想学,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为此要求教师改变教的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高效课。近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以能力立意,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在这一点上与135课堂模式中强调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对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谋而合的。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和绘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中加强绘图训练,是突破地理教学难点的有效措施。在地理的135课堂教学过程中,地图的教学是教学环节中的核心也是重中之重。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地图中往往包藏了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采用绘图训练教学法,从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与绘图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在读图时挖掘地图中所包含的知识点,1 通过绘图练习来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同时也真正实现了135高效课堂教学。

读图析图绘图训练教学基本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四步法”,充分利用地图,把地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引导学生尽量挖掘图中的信息,掌握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把繁杂的地理事物化为直观的地理图像,进而感知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我们的做法是:

1、引导读图。多采用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读出图中所隐含的地理知识点;

2、质疑提问。学生对有疑惑的内容质疑,然后师生解答。若仍有关键知识点遗漏,教师点拨;

3、学生总结。根据以上讨论环节学生总结图中所表达的地理现象或地理规律;

4、动手绘图。学生绘制重要图表,小组内批改,小组间交流讨论,推举出三到五篇范本供班内学习使用。

教学片段

(一):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利用导学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结果。

问题一地球产生昼夜的原因是什么,昼夜为什么会交替。生: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地球的不透明就使地球上有了昼和夜的分别。地球又处在不断的自转,所以昼夜就会不断交替。

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关于昼夜交替的原因的分析,加深 2 学生印象

问题二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什么是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

生:地球是不透明的。任何时刻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天,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另一个半球是黑夜,即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也就是中间的大圆圈,叫晨昏线,或者叫它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师:晨线和昏线有什么区别呢?

(合作探究)

生:(讨论)

师:由夜变为昼的半圆弧叫做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昼半球,即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白昼时段;由昼变为夜的半圆弧叫做昏线,昏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夜半球,进入黑夜时段。

(多媒体演示)晨昏线还有哪些特点呢 生看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生:晨昏线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晨昏线的位置也在不断地移动,地球自西向东转,晨昏线则自东向西移动。

生:晨昏线一定垂直于太阳光线,并过平面图中的中心。

巩固提升:学生完成导学案中晨昏线光照图地绘制,通过动手加深对晨昏线特点的理解。

最后学生展示自己的晨昏线光照图,再由学生自己纠错打分。这一环节学生非常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片段(二):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结果

问题一,讨论探究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综合性较强对于学生难度较大)展示《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分布图》和《地球表面降水量分布图》给学生以提示。

生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生:与太阳辐射有关。纬度低,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师:非常好,温度与纬度有关,那降水又主要受什么影响呢? 生: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决定它控制地区的水热状况。

师:分析的太好了,那我们哪组同学派个代表给大家绘制一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呢,并标注出它们的性质?

(居然一下子踊上好几个同学,最后留下了三个同学绘图)绘图后学生点评。

生:周友画的最准确也美观,张雅丽画的没有知识性错误,就是不够规范,风向倾斜角度太大了,李鑫的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偏转的方向画错了。

师,林媛媛就是位专业的老师啊,评的太到位了。我们黑板的空间有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图要画,所以只能留下一幅图。那接下来我们要画什么图呢?

问题二(见导学案)气候的形成分布示意图。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导学案中示意图,推举代表在黑板上完成示意图,再由学生评价,归纳出画图要领。

生:要注意每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位置,要考虑影响大陆东西两岸的大气环流不同的...生:还要注意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问题三,对比实际气候分布图,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

生:有很多地方和我们画的示意图不一样啊!

师:(故作惊讶的)是吗,哪不一样啊?

生:赤道不都是热带雨林气候啊,还有高山气候我们这个图上也没有(大家纷纷发表意见)

这时候我趁热打铁,究根刨底再加一幅世界地形图的展示就解决了问题。

生得出结论:下垫面不同使气候类型分布更加复杂化。[教后反思]

1、注重引导学生论证:在得出一个新结论后,都会及时追问学生一个问什么,如何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做有利于展示学生自我对话,发展思维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也是135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

2、将学生自己绘图和多媒体图像教学与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课堂容量大,有利于增加课堂知识密度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如在气候一节的教学中大量引入了相关的地理图像,真正是学生温故而知新。这节课在学生的讨论中就结束了,原先备的课没有完成。但是下课后我却觉得特别激动,因为在课堂中学生全然没有了以往被动学习的“痛苦感”,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活跃,语言是那样的美妙,讨论是那样的激烈。如果没有采用学生绘图和多媒体课件根本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利用大量的学生绘制的示意图,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始终关注“学生”(心里始终有学生),关注“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的发展),关注“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并对学生的分析做出评析。始终把学生作为主角的地位,这样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通过这节课我对135高效课堂更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所说的高效不仅仅是完成了多少“量”,更要看我们完成的“质”,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会用了多少。

3、怎么看待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学生绘图教学的尝试使我真正懂得了学生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的对象,还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如果说书本知识是“静态资源”的话,那么师生互动中产生的资源则是“活性的资源”,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活性资源”的意识,并能重视它、挖掘它,那么对我们老师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我们不能把心思仅仅放在教材、教案上,而更多的应是放在学生身上,更多的去研究学生、发现学生,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意义,更加生动,学生才成了课堂中的主人,才是真正的把课堂换给了学生。

在读图析图绘图的教学实践中,以下几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1、如何做到让学生多质疑多提问,增加学生之间的对话,如何让学生自我反思还需进一步加强。

2、在绘图环节中,给优秀生展示的机会多,后进生参与少,应设置有梯度的绘图训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我们的互动课堂中收获成就感。

3、在巩固提升环节应注意与高考题目的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下载图表模型建立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表模型建立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5篇)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 不同的工作经验让四位老师在工作过程中能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激发更大的潜力;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使高一......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范文大全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 姜涛 我国古代的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

    高一地理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教学反思高一地理教学反思 篇1经过了前半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开始渐入门道,已经渐渐地能在课堂上配合教学,知道了一些地理基础知识,也学会了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所以课堂教......

    高一地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高一地理2014-2015上学年教学心得 杨转锦 时间过得很快,本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而所有工作也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作为一名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新人,这个学期对我的意义自然也是......

    高一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高一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康刚伟 上一学期教一年级两个班的地理,在这期间我们高一地理教师以务实的态度、紧跟课改的步伐,积极投身新课改,认真参与每天的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发言,提......

    最新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最新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8篇)在我们无暇顾及时间时,时间早已匆匆流逝,相信各位教学工作者这段时间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不如来个总结以对过去教学工作做个分析和借鉴。......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魏 丽 萍2012年7月2日光阴似箭,时间如梭。不知不觉又度过了一个紧张而有序的学期,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和与同事们的共同合作,圆满......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