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沧桑巨变 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定稿]

时间:2019-05-12 03:2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受沧桑巨变 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受沧桑巨变 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定稿]》。

第一篇:感受沧桑巨变 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定稿]

感受沧桑巨变 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

(中国报道记者 王静甫):贵州省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乌蒙山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等8个县(市),总面积2.68万平方公里,山地占了93.3%,全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土地贫瘠,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喀斯特地貌占总面积的73%。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主要由碳酸盐组成,保水性差,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由于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毕节地区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前,这里一直是我国西南贫困带的核心区域,曾被联合国确定为不适应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28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元;人均产粮不到200公斤,每年需国家调进粮食1.5亿公斤,在当时558.86万人口中没有解决温饱的有315万;有147万人和12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水土流失面积达60%以上,森林覆盖率仅8.53%;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文盲半文盲占青壮年人口的50%以上。

然而,今天的毕节,与试验区建立之前的1987年相比,全市生产总值从4.53亿元增长到73.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0.08亿元增长到23.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0.16亿元增长到35.92亿元,财政总收入从0.28亿元增长到4.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74亿元增长到11.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741元增长到101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元增长到2484元。

总投资12.4亿元的煤电化热电厂项目、总投资7.7亿元的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等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城区面积从不足5平方公里扩展到16.7平方公里;先后建成低压耐硫甲烷化煤气厂、日产10万吨水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爱民广场等工程项目;基本完成旧城区主要街道的改造和主要地段的拆迁及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城市提质扩容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从不足500公里增加到2748公里;城乡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安装固定电话10余万门,移动电话用户超过20万户;实施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26.3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惠及10万余人。

通过积极稳妥地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强化粮食的基础地位。与1987年相比,2007年粮食总产达44.05万吨,增加23.25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2.28公斤,增加143.28公斤,粮食供给实现了由依靠进口到自给有余。近年来大力扶持基地建设,成功打造了马铃薯、蚕桑、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一批产业基地;积极支持地方龙头企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注册龙头企业27家、协会44个,规模以上种植业基地7个、养殖基地5个,养殖大户1230户。

紧紧抓住“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关键环节,全力做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增强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与1987年相比,贫困人口从34.56万人下降到19.12万人,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1012万户2.9372万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纳入农村低保人数达44564户10.7398万人,社会救助范围由过去以“三无对象”为主逐步覆盖到在职、下岗、失业、退休人员等困难群众。从2006年全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参合人数达到94.7493万人,受益人数达51.9759万人次。20年来,全市已累计投入城市医疗救助资金360余万元,救济灾民近500万余人次,投入救灾救济款上亿元,以抚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框架基本形成。2004年以来,先后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制度,共修建经济适用房4.5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0.52万平方米、在建2万平方米,计划2008年再建1.5万平方米,预计解决1199户住房问题。

依靠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有19个,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2个,吸纳城镇下岗职工5.8万人。

通过实施“长防”、“长治”、“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项目,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07年,全市人工造林46.95万亩,封山育林34.31万亩,退耕还林28.09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623.3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2.67%提高到2007年的32.13%。规划建设的果、蔬种植基地,为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紧紧抓住“人口控制”这一主题,不断深化对人口再生产规律的认识,下大力气、花苦功夫,基本控制住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与1987年相比,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降至13.52‰,下降了15.9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降至6.5‰,下降了16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到94.34%,提高了38.34个百分点。20年来,全市累计少生了近25万人。同时,以提高人口质量为核心的教育事业长足发展。2007年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87年的81.7%提高到99.19%,初中毛入学率从1987年的40.5%提高到100%,高中毛入学率从1987年的4.6%提高到33.29%,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当年红军长征路经此地,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寒山区,当地歌谣“纳(雍)威(宁)赫(章),去不得”,说的就是毕节所辖县区。“人穷、地乏、环境恶”,这是毕节过去真实的写照。过去很长时间都是“只见大山不见树,只有石头没有地”。然而今天的毕节令人刮目相看,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增长10倍以上。更令人欣慰的是,这里的山绿了,水清了。2009年8月由国家旅游局组织的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

今天,毕节试验区被理论界冠以“科学发展观摇篮”的称誉,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岩溶贫困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的试验区,比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还要早四年。

设立毕节试验区,脱离越垦越穷的生存怪圈

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与推广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在别的地方,农民因承包而脱贫,但在毕节却不同,人多地少。与其他西部贫困地区人烟稀少相比,乌蒙山区气候温和,清朝初年大量的移民开始从东部涌入,不断生存繁衍,到1987年,每平方公里已达218人,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人多地少,为吃饭生存,当地群众放倒树林除了草皮到处开荒种庄稼,开荒开到山顶上,最初还收获几顿饱饭,但随着植被破环,水土流失,良田被毁,越垦越穷,毕节很多区域变成了只见石头不见森林的地方。最后连饭都吃不饱了。

以毕节赫章县海雀村为例,1985年4月,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子富来到赫章县海雀村时,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察看了311户农家,家家断炊,有的已经断粮5天了。海雀村的情景,只是当时毕节广大区域生态恶化、群众贫困的一个缩影。

生态环境加剧恶化,不仅因为过度垦伐,还与当地普遍采取的落后的工业加工模式有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上世纪90年代初,土法炼锌、土法炼铁、土法炼焦盛极一时,很多区域几乎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少地方被土法炼硫的烟熏火燎中土地焦黄,草木不生,石头被酸雨洗成刺眼的白色。时至今日,毕节市一些仍能看到一个个废弃的烟囱直指天空,受过毒烟侵害的不毛区域显而易见。这种“杀鸡取卵”式的资源开发模式,无疑导致自然灾害的加剧,洪水或山洪频发,从而使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更为艰难。

毕节地区虽然有着矿产资源、水资源、各种特色经济作物的优势,但由于大山重重,交通制约,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毕节人只能“守着金山挨饿”,难以突破贫穷困苦的生活局面。

毕节发展关键词,凿开山门 走“志气路”

毕节地区海拔高,立体气候明显,孕育了毕节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境内盛产玉米、油菜、马铃薯、大豆、烤烟等粮食和经济作物。水能资源上,乌江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使毕节成为乌江流域梯级电站开发的重量级地区。矿产资源上,有煤、铁、磷、硫磺、铅、锌、钼矿等。然而,在闭塞的时代,由于交通的制约,毕节的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山货变不成票子。

“连峰际天兮鸟飞不通,游子怀乡兮不知西东。”500年前,理学大师王阳明沿着石头铺筑的古驿道来到贵州修文,曾这样感慨。到毕节试验区成立之初,毕节仅有一条三级油路盘山下河,连接省城贵阳。很多乡村不通公路,靠人背马驮。

“要致富,先修路。” 如今,贵毕高等级公路穿洞越桥直达贵阳;火车经过了威宁;黄(桶)织(金)铁路预计明年完工;厦蓉高速公路织金段正在动工;杭瑞高速公路动工在即;飞机场已经立项,毕节的交通瓶颈在开放带动战略中正被打破。1993年前,贵毕高等级公路一直没有列入国家计划,为了争取这一项目,毕节地委、行署从牙缝里挤出8000万元,经过3年的奋战,建成毕节到贵阳出口段17.5公里的高等级公路。此举感动了交通部,交通部同意建设贵毕公路,与已经建成的大方到四川纳溪公路相接,作为大西南出海干线的辅助通道。

“志气路”不仅仅定格在毕节城郊,也“延伸”到县乡村。纳雍县锅圈岩乡钟山村的郑家寨,一个地处河谷坎上的小村子,由于山险水恶,运输靠人背马驮穿越悬崖峭壁,10多年间落河而死10多人,马匹不知多少。为修一条安全的驮煤路,1998年冬天,到外面修路的2名民工用工钱换成炸药,带领寨子里人咬破手指按手印,从悬崖上凿出了一条“志气路”。

开发扶贫 强区扶民

开发扶贫,即将区域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试验区将区域开发与解决群众温饱、强区与富民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首先集中投入,优先安排投入见效快、覆盖面广、能直接解决群众温饱的扶贫项目,优先将扶贫资金投放到贫困人口集中的乡镇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优先投入到技术物资配套、能带动种养业发展的项目,让贫困群众直接得到实惠。

太来乡是贵州省重点一类贫困乡,芭蕉村又是乡里的重点贫困村。两年前,县畜牧局资助老人何荣华2500元钱、17头猪崽,与何荣华签订协议,猪繁殖后给畜牧局8头猪崽,其余全归何荣华。何荣华一年后卖了11头肥猪赚了上万元。畜牧局把这8头猪崽给了别的贫困户用于滚动发展。两年里,畜牧局用这个办法帮助村里50多个贫困户饲养生猪,最多一户发展到饲养生猪20多头。芭蕉村现在全村人均收入由20年前的不到200元增加到2800多元。

其次加强区域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注重从根本上夯实摆脱贫困的基础。各县根据实际,建立不同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试验小区。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目标,在一个流域、一个灌区、一个坝子设定项目试验区,集中人、财、物连续投入数年,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项目区内共改造中低产田土11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5.6万亩,粮食亩产提高80公斤以上。

在区域治理时不断创新资金投入模式,以前毕节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只有国家投资建设一种模式,现在初步形成了国家、个人、企业多元化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如引资实行合股经营、引进能人投资经营、干部职工领办、部门扶持、引种栽培、项目整合示范种植等多种模式。

其三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建立了互助储金会,推广财政扶贫资金贴息、信用社贷款,财政扶贫资金有偿滚动发展,捆绑资金集中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建立“四三二一”帮扶、党建“1+1帮扶”、“百企帮百村”、“万人帮万户”等活动机制,帮扶到户、责任到人。

其四优先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国家扶贫开发项目和农业工程项目,积极发展水果、蔬菜、茶叶等商品基地,大力增加农民收入。例如赫章县的核桃、樱桃为主的“两桃”产业,纳雍县的茶叶产业、威宁自治县的中药材产业等,以规模发展的态势,实现了群众的“摇钱树”梦想。

与此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贵州省实施“西电东送”工程重点地区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加快建立煤电化一体化循环工业基地。“一业兴,百业旺。”毕节地区电煤经济产生的巨大磁力,让口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从粮农转型为菜农、牧民、产业工人和个体经营户等角色,这成了很多区域的普遍现象。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生产关系的调整,让农民们过上了依靠金山奔小康的好日子。生态建设 铺致富砖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对于毕节这样一个生态脆弱、人口密集的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来说,经济建设更应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事实表明,以经济开发促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的“生态经济”,是毕节试验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毕节试验区的生态经济,从两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一是靠山吃山,吃山养山。通过种植经果林、中药材、种草养畜等措施,让荒山和耕地直接变成“摇钱树”、“聚宝盆”。二是治山上保山下,以山下促山上,依靠科技兴农、发展特色产业,少种多收、“点土成金”,逐步实现山上生态的修复,实现山绿人富,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通过“长防工程”、“长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坡改梯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中国“3356工程”,实现对山、水、林、田、路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大力推进林权林地制度改革和营林组织创新,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进行生态建设的。试验区开展长达10余年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使全区每年新增造林近3万公顷、封山育林万余公顷。到1998年底,8个县市全部消灭了宜林荒山。2000年以来,28.2万农户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62.4万亩。

积极探索“土地--粮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途径,创造了“五子登科”的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的新模式--“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退耕还林还草种树'拴带子',坡地种植牧草和绿肥'铺毯子',山下建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发展多种经营'抓票子'”,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五子登科”现成为毕节试验区综合治理、科学开发的主要方向。

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以林下种草、林草配套的方式,推进退耕还林,把发展种养业与农村沼气池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循环农业经济。普安村位于在赤水河畔的深山中,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吃饭靠救济,用钱靠上山(砍树),吃水下河沟,照明煤油灯。”1998年修通公路后,村里利用河谷地带的气候优势发展蔬菜产业,走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沼气-果蔬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子,既获得了经济的富足,又实现了环境的清洁。

针对石漠化的现实吃山养山,将生态与吃饭问题结合起来。大方县羊场镇农民蒋云明,包产到户时为了多分点土地,主动要了一片石旮旯地,别人为种粮“汗滴禾下土”时,他却利用自己的中医知识,到山上寻找药苗,把土地种上了金银花、野百合、当归等中药。现在蒋云明靠种中药材,10多亩石旮旯年收入四五万元,成了当地石漠化治理的典型。

20年前,金沙县湖水乡原党委书记杨明生,面对石头越长越高的家乡,主动辞去乡党委书记的职务,带领家乡的苗族群众,组建高原营林生产合作社,承包了家乡严重石漠化的荒山6000多亩。如今所承包的山头郁郁葱葱,还带动周围农户造林5万多亩,创造了石漠化区域快速恢复生态的奇迹。杨明生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目前教科书上无法找到的石漠化地区的“种树经”--点穴种树、浅坑植苗、就地取苗、同向移栽苗木、借泥成肥(借石块等改变雨水的方向,让雨水携带的泥沙尽可能沉淀在树苗根部),这为在石漠化地区快速成林积累了宝贵的技术。

世纪之交,伴随着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毕节试验区的生态建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退耕还林中,由于国家每亩补助150公斤粮食的政策到位,给农民吃上“定心丸”,避免了退而复耕的现象。统计数字显示:毕节地区目前退耕还林面积超过百万亩。山上的坡耕地退下来了,农民也腾出更多时间对山下的土地精耕细作,或在退耕地里套种牧草,发展畜牧业,或外出务工抓票子。

毕节地区生态建设的另一方面,是修复土法炼锌、土法炼铁、土法炼焦和土法炼硫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创伤。要取缔这些“环境杀手”,各级政府和部门毫不犹豫地“壮士断腕”。赫章县1996年开始取缔“两土”。然而,受利益驱使,两土经常“死灰复燃”。2007年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将2007年列为“矿业秩序整治年”。县委、县政府制定责任追究制“凡完不成目标任务的部门和乡镇,对党政一把手就地免职”。“两土”取缔给贫困的赫章带来巨大的“短痛”,仅2007年的直接税收损失达1.45亿元。然而“壮士断腕”之后,赫章县走上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生态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赖以依存的生活环境,而且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如今的海雀村已是另一翻景象。清清的流水,绿绿的山峦,欢快的雀叫,装扮了乌蒙大山深处的赫章县海雀村。夏日的海雀村,绿树连村,鸟鸣山幽。高大的漆树,护卫在土坎上,年年为农民带来财源;从坡地延伸到山顶的杉木和华山松,碗口粗,成为村民们舍不得取的“绿色存款”。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毕节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近70%,森林覆盖率从15%提高到36%,经济总量增长近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1倍,贫困人口从总人口的60%减少到5%。人口控制 蓄致富水

“杨八郎”在毕节家喻户晓,杨八郎,本名杨德才,是毕节市观音桥塘房村农民。1986年5月,胡锦涛走访时,询问他家有几个孩子。“除去姑娘外,有八个儿子。”“嗬,你是杨八郎哩!” 从此得名“杨八郎”。“杨八郎”也当时毕节人口超生、人口膨胀的一个缩影。

人口控制是毕节试验区的一大主题。

科学推行计划生育。试验区建立起一套“生不增、死不减、娶不增、嫁不减”的“人地挂钩”制度,激励少生优生,约束超生,20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1.29%。下降到7.8%。初步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环境压力。积极进行计划生育“村为主”试验,建立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机制。

将财政政策与计划生育和人口素质提高结合起来。如从财政投入和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中拿出一定经费,建立了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养老保障金。完善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养老保障机制。在扶贫和乡镇集体企业安排子女就业等方面,实行计划生育户和计划外生育户不均等的倾斜政策,优先考虑计划生育户,鼓励农户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当然人口控制还必须与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还有人们的生活质量结合起来。鼓励农户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切实提高人的能力。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必将带来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的变化。

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幅。首先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的子女,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

2006年,全区均实现了“普九”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适龄儿童包括女童入学率均在99%以上,高中入学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应对市场需要的各类职业学校蓬勃发展,24所职业学校中有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6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近100%,同时学校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多人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400多万人次。

其三努力统筹城乡就业,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和跨地区转移,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

控制人口的增长,为过剩的人口寻找生路。将人口包袱“变”人力资源“,往发达地区和城市输送农民工,为可持续发展腾出了空间。在毕节地区,由于120多万青壮年外出,大量闲置的土地交给弟兄或亲戚耕种,促进了土地的流转,陡坡地也自动退耕,生态不断转好。同时,外出打工者通过寄钱回家,改善了家庭生产生活条件。打工返乡者通过回乡创业,富裕了自己,并带动了一方农民。

当打工经济成为主流,当电视、电话打破大山的闭塞,开了眼界的年轻人一反老一辈的”多子多福“观念,生育观念从人的数量转变到质量上来。同时,以解决民生为主的计生优质服务、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医疗卫生保障的迅速推广,解除了农村人的后顾之忧。毕节地区计划生育工作逐步从突击型、强制型方式转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村为主方式,试验区的人口因而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在毕节农村,不少农民的教育观念已经从让孩子识几个字转变到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上来。毕节地区的教育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腾飞正发生着立竿见影的作用。知识是生活的通行证。”嫁郎不嫁文盲郎,娶妻不娶文盲女。“这些写在乡镇民房上的永久性标语,是各级政府苦口婆心劝学的标记。当大量农民工外出,体验了文化的作用后,同时也给教育的发展扫清了观念障碍,反过来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最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毕节试验区发展启示录

毕节试验区20年的改革试验,实质上是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的重大探索。回顾20年来的探索实践,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把中央精神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决克服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自然经济观念,坚决克服”怕吃亏“、”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小生产狭隘观念,注意在完善、配套、用足、用好政策上下功夫,确保改革试验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其次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贫困山区的实际,决定了毕节必须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题。但发展决不能以掠夺自然、破坏生态为代价。毕节试验区选择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利用资源,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成果。

其三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使全区的各族人民群众尽快摆脱贫穷、增收致富。试验区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变”救济型“、”输血式“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扶贫,。紧紧依靠群众,创造了”五子登科“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拦洪于山、蓄水于窖、保肥于土"等许多符合当地实际、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经验。

责任编辑: 柴晶晶

第二篇:毕节试验区人,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主题教育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总结

黔西县重新镇

开展“做毕节试验区人、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的总结

重新镇自全面开展“做毕节试验区,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以来,重新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地委行署、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认真筹划,精心组织,把此项活动的开展作为改变全镇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发展思路、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活动全面启动以来,我镇结合镇情,认真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讨论方向和主题,明确主要责任人和发言人,通过中心学习组学习讨论、座谈会、党政联席会等形式,定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众多讨论主题中关于我镇今后发展方向、主要突破点、主要做法;论干部工作要干、要实、要学、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切提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管理创新工作的能力等方面的讨论学习取得较好的成果,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巨大方向和普遍的共鸣。现将我镇开展“做毕节试验区人、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主要做法、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汇报如下:

主 要 做 法

一、领导干部思想上重视是基础,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讨论氛围。“做毕节试验区人、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开 1 展是地委行署在毕节试验区即将跨步迈向“十二五”征程上的一次思想大统一宣传教育活动,期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总结试验区建立以来我区紧扣“三大主题”,推动发展的积极经验以及发展历史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展示试验区建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激发全区领导干部作为试验区建设者的荣誉感,进一步调动领导干部在新的征程道路上要树立干大事、大干事的信心和决心。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围绕“农业稳镇、烟草强镇、集镇兴镇、项目立镇”战略的实施,把此次活动的开展作为全镇跨步迈向“十二五”,谋取更好更快发展,取得更好更大成果的思想总动员;一次领导干部谋发展、盼发展的思想大阅兵。力求通过活动全面而深入的开展,把领导干部的思想、精力、心思统一到推动试验区、推动重新镇的跨越发展中来。为此,我镇专门召开“做毕节试验区人、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主题宣教大会,在会上重点强调,会后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认真学习领会,讨论活动中相互交流,逐渐形成自上而下的呈金字塔型的学习贯彻格局。全镇领导干部的学习讨论氛围日趋浓厚,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二、完整的实施方案、组织机构和主要责任人是保证,有助于活动顺利开展。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并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组建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做毕节试验区人、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确保了工作有人干、有人负责,并且干得有序、干得有章可循、干得出彩。

三、讨论主题和内容要结合当前实际,可以适度超前,但应该避免假、大、空是活动的中心,唯有如此方才有助于讨论结果有一定的 2 实践指导意义。思路决定出路。讨论活动要想取得实效,并且要得到领导干部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讨论的主题和内容是关键。为此,我镇“做毕节试验区人、为毕节试验区添光彩”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学习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在讨论主题的选取上下功夫、花心思,既要准确掌握上级的意图,又能兼顾我镇当前的工作大局,并使讨论结果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取 得 的 成 果

一、关于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讨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今后五年的发展制定了最高纲领,确定了主要的奋斗方向,描绘了“十二五”伟大征程的盛世蓝图,也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号角;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十二五”是由“国强”向“民富”转变的“十二五”,是国民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十二五”,是各项社会事业发生深刻变革,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和改善的“十二五”。全镇领导干部一致认为,我镇正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迎接新跨越的历史节点之上,我们应该牢牢把握这难得的发展机遇,紧扣“科学发展”、“民富”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三大主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发展的信心,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树立“等不得、慢不得、要不得”责任感和荣辱感,做好抓实各项工作,在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烤烟生产、集镇开发等工作上励精图治,谋求更大成绩。

二、关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为试验区的跨越式发展再立新 3 功的讨论:试验区建立20多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了几何级的翻翻,人民群众的生活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发生明显改善,人口总量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试验区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东部县市相比,同省内一些兄弟县市相比,我们的经济总量、群众人均收入、人口素质等环节还存在不足,我们的任务依旧艰巨。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发展思路和决策,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扩大内需、民生保障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便利。我们试验区应该整合我们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集中核心竞争力,加大向外推广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和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力度;要利用好毕节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特别是“414”会议召开以来,中央相关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对毕节试验区的关注空前高涨的历史机遇,我们已经成为全国的“焦点”,但更应该利用好、珍惜好这难得的机遇,把试验区真正的建设为全国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区、示范区。同时,要利用好省委省政府把毕节试验区同遵义、贵阳一道打造为贵州省三大城市群和核心经济增长极的大好机会,大干快干。当前,正是各级领导干部干实事、干大事、干成事,为试验区的发展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在这宽广的舞台上,我们应该人不论老幼、位不论高低,皆应尽情发挥我们的才智和力量,努力成为试验区发展变革的排头兵和急先锋。

三、关于重新镇今后发展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重新镇作为典型的农业乡镇,农业是我镇的根基。我们没有大力发展和引进现代工业底子、条件和基础,我们不能盲目的去招商或者是为了招商而招商。4 但如何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如何破解农业乡镇发展的难题,找出发展的“点金之处”。参加讨论活动的成员认为我镇应该在农业产业化,特别是烤烟产业的壮大方面做足功夫,夯实基础,达到“固基”的目的;同时,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城镇化带动战略,我们重新镇有这样的基础和先天条件,进行集镇开发建设。大家认为在集镇新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中应该采取超常规思维、超常规手段来破解集镇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转变发展思路,用创新的思维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忌与群众争利,扎实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等工作,获得更多群众的支持。

四、关于干部工作的讨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全省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要切实改变干部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干部的服务效能,切实查找出和解决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以更好的举措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更好的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干部在工作中不仅要干得出彩,更要实实在在,同时也要干中有学。关于“干”。何为干部?简单点点说就是干工作的人,特别是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大好时机,发展的机遇转瞬即逝,大家都强调抢抓机遇,你不干,其他地区争着干、抢着干,错失了机遇我们要到何时才能实现赶超进位的目标?目前有些领导干部成天吹嘘拍马,某官进爵,或者贪图享乐,沉迷酒色,他们不比为国家社会贡献之大小,而比你们单位今天喝的是不是茅台,抽的是不是九五至尊等物质享受,这样的人就不配称之为“干部”,是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毒瘤,这样的干部是坚决不能重用的,这种风气是坚决要打压和扭转的。关于“实”。干是基础,实是核心。从中央到地方不止一 5 次强调工作要落到实处,何为实处?实也,百姓之所望也、民心之所归也。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工作的过程中要坚决避免蜻蜓点水、或是浮在空中、做在纸上等工作态度。有些同志甚至处于大事干不了,小事不相干的局面之中,整天浑浑噩噩,不知所谓,他们已经忘记曾经在党旗下的誓言。何为“学”。简而言之,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一学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政策、方针、决策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跟党的步伐,才能确实领会党的意图,才能确保工作取得预期效果。二学社会知识。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作为管理者,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了解社会发展变革的方向、群众思想的最新动态,才能知晓最新的管理方法,才能做出最切合实际的政策方针。这就是“干”“实”“学”的要义之所在。

存 在 的 问 题

一是我镇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接收新知识、新理念的准备不足,此次讨论活动形成的结果创造性稍显不足;

二是我镇本各项工作任务较重,时间紧迫,又正逢领导班子换届,干部的精力和心思并没有全部集中于次,导致讨论学习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讨论会召开的频率不高。

中共重新镇委员会 二0一一年七月七日

下载感受沧桑巨变 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受沧桑巨变 解读贵州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