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评价大总结
感悟教育真谛,经历集体磨课,收获感悟欣喜
可以放下学校繁琐的教学工作,潜心地去学习提高是我一直期待的事情。我们第四教学实践小组的7名学员于2011年10月24日到26日赴於潜一中开始为期3天的教学实践锻炼。从上周专家讲座的聆听到本周名师课堂的观摩,从上周理论书籍的阅读到本周课堂实践的钻研,我与我的组员们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蜕变。痛并快乐中有深夜写心得的疲惫,有围坐磨课的煎熬,更有许多收获与感悟的欣喜。
一、感悟教育真谛
我们有幸欣赏了阮丽老师和廖峰群老师的名师课堂教学的风采。我们的学员佩服她们那种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他敢于兼容各种教学观点的宽广胸怀。同时也感受到他们的辛劳。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爱岗敬业、全心投入的教师群体。没有强硬的约束,而是出自每位教师的自觉意识,每位教师似乎都在这片共同的家园里耕耘出自己的人生意义。每日的早出晚归不说,每天中午也都是在办公室渡过,大多数老师没有午休,有午休也只能在办公桌上靠一下。他们经常为如何上好一堂课精心准备,甚至于不知疲倦地多次“磨课”,相互听课。对于教育在他们眼里绝无小事,不管是改作业、备课、还是与学生谈话,与家长交流,他们都会用心去做。
我想,制度只是一种规范,一所学校想要正常有序的发展,更多的是靠教师的努力和自觉。
二、经历集体磨课
集体备课、磨课,是我们这次教学实践活动难忘的经历。10月25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两天所有学员上的课中确定了两位上课老师的课进行磨课。组内成员围绕相关课题内容多向寻找各类教学资源,追求“众人拾柴”的效益。在形成初步方案的基础上,全组老师有针对性地“说辩”,共同探讨,权衡优劣,形成优化方案。我们小组要上的课都是《背影》。由于时间的紧迫,我们经常围坐一起研讨几个小时。在集体的智慧下为这节课做了精心设计。
10月26日我们进行了再磨课活动。亲身经历一堂课,往往能带来更多的思考,给人更多的启发,在深刻反思后,执教者综合同伴和导师的意见,修改原方案,然后将调整后的方案在课堂上再实践,形成对比,再度反思。
如果说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导师引领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三个要素的话,“磨课”则是能将这三者很好融合在一起的教师研修模式。
三天的教学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心中竟有些涩涩的感觉,原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苦乐酸甜的教学实践生活。这次的教学实践锻炼留给我们太多的情感,给予我们太多的财富。我们留恋恩师的悉心指导、谆谆教导;我们留恋学员间的友情;我们留恋奋发向上、忙碌认真的氛围。
第四小组於潜一中教学实践点赵林峰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小结3
教,然后知不足
赵林峰
初中语文培训班学员
今天,理论导师俞萍蓉和阮长海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把握教学机智和有效教学,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然后知不足。”任何一堂课无论教案设计得多么完美,课前的准备多么充分,一旦付诸实施,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甚至失误。即使是被认为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其中包括备课中的疏忽、准备工作的不足、教学设计上的纰漏,课堂调控的失败,个别问题的处理失当,学法指导上的乏力,对学生评价的失度等等。同时,任何一堂课总会有那么一些成功的亮点。包括精心设计的某个教学环节的实现,讲课中突然闪现的灵感,媒体的巧妙设置,教具的成功使用,精彩到位的讲解;学生独特的见解,有创意的提问,一道习题的巧解;师生之间的巧妙配合,妙语连珠般的问答,等等。而且课堂上由于种种不可确定的变数的影响,经常出现一些事前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例如,教师对学生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感情伤害,学生因为对某个问题的意见分歧而产生的尖锐争吵,学生提出过于敏感或者太过尖锐的问题而造成了尴尬,教师答问出现知识性错误或者暂时无法回答的窘迫,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灵活巧妙地处理,就会造成冷场或吵闹等僵局,伤害学生的情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损害教育的威信,妨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为了避免教学工作不必要的挫折和失误,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教学机智和有效教学方式。
俞老师通过一个教学实录片段的具体指正,告诉了我们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的偶发事件,如何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而阮老师则通过多个教学设计具体分析了哪些做法可取,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
我相信,通过两位导师传授的那些经过矫正和内化后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独特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以及恰到好处的经典案例等,必将使我们迅速成长。
10月19日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作业同伴诊断
王俊老师上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际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善于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断,小中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作品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独具匠心。这篇小说讲述了菲利普夫妇得知因乱花钱而被他们赶走的弟弟于勒在国外发了大财后,开始热切地盼望他归来,可当他们在游船上邂逅了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后却视他为灾难,由盼转为害怕而急于躲避,以至改乘另一条船回家的故事。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批判了势利、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丑恶灵魂,也揭露了金钱至上、人情如纸的不良社会现象。
他的课教学环节如下:
(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前不久刚学过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吗?文中的沙俄警官奥楚篾洛夫因狗主人的不同而前后数次变色,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沙俄时代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小官员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看看文中是否也有如此善变的人呢?
分析:用《变色龙》引入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关注课文中主要人物“善变”的这一特点,抓住本文的纲,可以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文字都有全方位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课文。
(二)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文中哪些人物也很善变?怎么变?为什么变? 分析:
本环节的作用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善变的特点来来复述课文,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又明确了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善变的菲利普夫妇而非于勒叔叔。
(三)重点阅读人物语言。
1.散读文中菲利普夫妇的语言,比较其前后内容、语气的不同。2.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
3.通过前后截然不同的语言的对比,作者刻画出了菲利普夫妇怎样的性格特征? 4.小结:作者通过把菲利普夫妇前后截然不同的语言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突出地反映了他们的自私、冷酷、势利、爱慕虚荣、金钱至上的性格特征。可见,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于刻画人物是十分有效的。除了语言对比,还有行为对比、肖像对比等等,也可以是人物与人物间的对比。分析: 首先,本环节通过采用个人朗读为主、分角色朗读为辅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引领学生体会课文通过菲利普夫妇前后截然不同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塑造出一对自私、冷酷、势利、爱慕虚荣、金钱至上的形象人物。体悟语言对比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效作用。
(四)再读课文,找出其他运用对比之处,谈谈其作用。
再次默读课文,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分析: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来自行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地方,并体会其作用。是上一环节的再现,但难度有所提高。在本文中除了运用了人物的语言对比之外,还有人物的行为的对比,也有惜墨如今的环境对比。特别是文中的“我”处处显露出对叔叔的同情,“我”的善良与富含亲情与菲利普夫妇巧妙对比,使善者更善、恶者更恶,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
(五)小说主题的探讨。分析:
人物形象的塑造的背后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技巧的运用都离不开作者的写作目的。所以,必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后感知课文主题。
(六)总结: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在文学作品中很普遍。无论是同一人物的言行对比,还是不同人物的间的对比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法,它的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突出。同学们如果在阅读中能注意到这一点将有利于我们把握人物形象,如果在平时作文中也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技巧,将会使文章增色不少。分析:
再次强调对比手法的作用,并明确教学目的。
(七)作业:
课外阅读契诃夫的《胖子与瘦子》,选择完成一项作业。
A、通过列表简略说明瘦子对胖子的称呼、态度发生了那些变化,并分析其好处。B、从对比手法的运用方面写读书感受。分析:
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两位昔日同窗的偶遇后,瘦子得知对方身份前后的不同表现的对比,成功塑造了瘦子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丑恶形象。这一阅读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极好再现,也是能力的迁移。A作业的设置仅要求学生能找出文中的对比之处,并思考其作用。能再次体悟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突出作用。而B作业的设置是文章赏析的尝试,难度更高一些。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小结4
在感悟中收获 在收获中成长
初中语文培训班学员
赵林峰
平凡的一天,外面还有些冷,室内很安静,语文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的讲座正在进行。这是一场关于备课与听课的探讨,临安初中语文培训班37名学员与赵老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一如她走进来时的灵逸清新,赵老师的讲话很像是在与一群早已相识的朋友交谈,亲切而自然,又像一朵盛开的茉莉,持续地施展魅力,散发芬芳。
她的讲座在如何对顾城的短诗《远与近》进行备课中开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一语道尽了庐山面目的神秘多姿,看似朴素的诗句却蕴藏了极其深刻的辩证主义哲理。其实,这一哲理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庐山神秘多姿,从每个角度与侧面看都不一样,对一篇文本来说,也是“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赵老师提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为学生思维的放飞提供必要的平台。但是,如果教师备课时对文本解读存在欠缺,那么教师就很难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很难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更加自由、广袤的空间,所有美好的愿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重视文本解读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提供必要的依据。
赵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优秀教师郭初阳执教《远与近》的实录,后来又具体阐述了备课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当她说下课时,我仍然意犹未尽,多想她再说一些啊。在一天的讲座中,学员们感受着赵老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魅力,她和我们一起讲故事,讲她的学生,讲她的教学,讲她带领下的老师们,讲她的生活,讲她的家人,真切地让学员们感受到她那种快乐生活,热爱教学,敢于尝试和实践的品质。
真的很感谢赵老师!
10月20日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作业专业成长规划
一、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已6年,但只能说在教学上有了一点经验。由于平时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加上自身思想不重视,用于平时的学习时间太少,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也不多。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钻研不够深入,对教科研工作还要更上一层楼。
二、个人专业成长总体目标:
教师入职到成熟,一般要经历起步、发展、成熟、创造四个阶段。我目前仅处于第二个阶段——发展阶段。我力争在三年内逐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学者型、科研型的学生敬佩、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
三、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规划:
通过三年的时间,力争达到对教育理想有执着追求;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在学科教学方面有不错的成绩。具体从三方面进行落实:
(一)教学方面的目标:
在教学方面尽快实现思想上的转变,以新课标的理念指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并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具体而言,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乐学、会学,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并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使自己的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养成随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想和学生的创新片段的习惯,学会积累,学会研究。
(二)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学习他人尤其是名师的教学特色,使自己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做一个积极主动的行动研究者。同时及时积累、提炼教学经验,力争每学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专业学科教学论文。
(三)学习目标:
每两个月至少研读一本理论专著或经常阅读如《中学语文》、《教学月刊》等这样的教育教学期刊,并做好学习笔记。
四、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策略:
(一)保证天天阅读。
智慧来源于学识。丰富的学识底蕴,是智慧的基本源泉,是成功的基础。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学习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就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坚持钻研教材,阅读参考书,读专业报刊杂志、学习各种文件,让学习成为一种内需。
(二)勇于课堂实践。成长靠实践去探索总结,课堂是老师实践的最好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和每学期一节的教研公开课。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
(三)坚持经常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可以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可以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愈教愈新。坚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逐步养成撰写教学日记的习惯。
(四)勤于动笔。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勤于动笔还可以使人变得深刻,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可能是感性的、浅层的,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要坚持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争取一年内至少有一篇专业文章获奖或发表。
总之,在今后的专业发展中,我要不断地反思和合理的规划,使自己专业发展道路更顺畅,为自己的成功赢得更多的机会。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我自身的努力下,我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不管这个过程是苦是甜,我都将为之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