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慈母之爱与严父之爱的和谐乐章(杨茜、谢朝春)

时间:2019-05-12 03:4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奏响慈母之爱与严父之爱的和谐乐章(杨茜、谢朝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奏响慈母之爱与严父之爱的和谐乐章(杨茜、谢朝春)》。

第一篇:奏响慈母之爱与严父之爱的和谐乐章(杨茜、谢朝春)

奏响慈母之爱与严父之爱的和谐乐章

――浅谈教师应该如何爱学生

湖南师大附中 杨茜 谢朝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极其深刻地阐释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即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自己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并将一辈子奉献于教育事业,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工作者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很可惜,有些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或者说,虽然对此有所认识,但尚不清楚如何爱学生。那么,今天的教师究竟应该如何爱学生呢?

需要明确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崇高而无私的大爱。师爱包含了社会的信任和家长的寄托,是教师崇高的职业信念和高尚的伦理责任心的体现。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成长的灯塔,是教育的根本和前提。

法国著名思想家罗素也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遗憾的是,某些教师可能将师爱变成了一种工具和手段,这实际上是对师爱的亵渎。严格来说,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教育策略,甚至也不是教育艺术,而应该是从心底里自然散发出的一种芳香。

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仅仅懂得爱学生仍是不够的。他还得懂得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区别。“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自有它不可替换的独特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名著《爱的艺术》中准确地区分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弗洛姆认为,母爱是我们所来之处。她是大地,是过去,是我们的根系深扎的地方。但只有母爱的人生或者耽于母爱的人生,将导致精神成长的停滞,而发展出一个过于依赖、软弱无力的人。父爱引我们走上该去之处。他是天空和阳光,是未来,是我们的枝叶伸展的方向。但只在父性之爱笼罩下成长起来的人,他会刚硬而冷漠,忠于严格的秩序而无法面对丰富性。

那么,教师要拥有怎样的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这二者之间如何调和与相互渗透,学生才能以最佳的顺序成长?这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我认为,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中既要有真诚宽容的慈母之爱,也要有严格公正的严父之爱。既要温暖滋润每一个学生,也要引领教育每一个学生。

一、像慈母一样真诚宽容地关爱学生

弗洛姆认为,母性之爱是无条件的爱。这就要求教师像阳光雨露般无条件地、真诚无私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并要有像大海一样广阔的心胸去宽容学生。先谈谈真诚。真诚即真实诚恳。它是一种不加掩饰不加遮盖的透明,是一种没有面具没有虚伪的坦露。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真心实意,坦率诚恳地爱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真诚在内心就是纯净无染,表现于外就是真实不虚、率真自然。真诚的教师是优雅宁静的,是圣洁美好的。

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表面上对学生很好,与学生交流时甚至是笑靥如花,但学生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并不是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他的爱是有条件的,是表面的。其实,人际交往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律:你如果不是真心地喜欢对方,对方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虚假的爱几乎是无法真正掩饰的。因此,与其费尽心机地掩饰和做作,还不如真诚地对待。

再谈谈宽容。对于师爱中的母爱,除了要对学生身体需要的关怀,更多的是要对学生精神需求的关怀。宽容的前提应是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

宽容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应该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和意愿。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尊重独立,尊重人性,尊重人格。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个性的原则。

尊重不能把关怀、责任变成支配和占有。在我们平时教育过程中,“恨铁不成钢”就不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之一。当我们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当老师因为急功近利而践踏了学生的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宽容学生还得理解学生。理解学生首先了解、认识学生。只有你了解、认识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才能谈得上尊重他、宽容他,并最终关爱他。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在所难免的。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错误,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西方有句名言: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既然连上帝都会原谅年轻人犯错误,作为教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可对学生更理解、更宽容些呢?

二、像严父一样严格负责地教育学生

与母爱相反的是父爱。根据弗洛姆的理论,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如果你不符合这一条件,你将得不到父爱,甚至还将接受某种惩罚。父性之爱给予学生以责任感,教育学生学会担当。

首先,父性之爱应该是严峻的,它与母性爱刚柔相济。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包含父性之爱,它不像母爱一样是无条件的爱,而是爱中有要求,爱中有希望,爱中有原则。父性之爱要求教师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古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热爱与严格是一致的,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要做到“爱心启迪,严慈相济。”爱生不是放纵宽容,不是袒护溺爱。教师爱学生是严肃的爱,严格要求的爱,富有教育意义的爱。尤其是对那些“优秀生”的教育,更需要严格。当优秀生犯了错误时,要一视同仁,不能纵容包庇,得过且过,应该进行严肃处理,使优秀生受到教育,认识错误;当优秀生取得成绩时,要适当地向他们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不断向新的目标奋斗,要让那些优秀生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教育他们谦虚谨慎,克服缺点,勇攀高峰,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

其次,父性之爱应该是负责的。如果说母爱是让学生有一方遮风挡雨的温馨港湾,那么父爱就是引领学生大胆走出温馨的港湾,勇敢地迎接外面风雨的挑战,并最终能在人生的大海上搏击风浪,迎风远航。

身为人师的我们,要像父亲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富有责任感。我们要爱生如子,甚至爱生胜子,能为人之师,作人之表,成为学生的楷模,让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同时,还要掌握好科学的教育方法,遵循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并且,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要让学生敢于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作为教师,我们还要能随时随地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潜能,并不断地鼓励,在教育过程中为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总之,母爱是细腻的,父爱是粗犷的;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眼于未来;母爱以感情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为来教育孩子。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像慈母一样真诚宽容地关爱学生,也要像严父一样严格负责地教育学生,让教育生活充满爱的阳光,让慈母之爱与严父之爱的和谐乐章伴随着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联:湖南师大附中语文组 杨茜 谢朝春

Email:xcctiger@163.com Tel:*** ***

下载奏响慈母之爱与严父之爱的和谐乐章(杨茜、谢朝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奏响慈母之爱与严父之爱的和谐乐章(杨茜、谢朝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