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乐三途——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03:1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乐三途——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乐三途——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

第一篇:为乐三途——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

为乐三途——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

作者: 陆庆祥 发布时间: 2008-04-01 点击数: 9683 来源: 浙大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

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这种文化是“审美型”的,而非以原罪为根源的宗教文化。古代中国文化,无论儒、道还是墨,无不重生而乐生。由对生命的肯定到对生生不息的赞美讴歌,这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层的生命哲学的体现。古人视天地宇宙为有生之宇宙,“天地之大德曰生”,而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和谐。这种生命的和谐表现在情感之上即为“乐”。人人皆追求乐,自然万物也追求乐。乐就是生命的昂扬奋发。由此意义上,李泽厚才提出,“乐在中国哲学中实际上具有本体的意义”。其实,求乐避苦当为人之常情,非中国人所独有。中国人所追求的乐,是此生之乐,此世之乐,这却是与西方宗教文化相异之处。从孔子的“暮春舞雩”之乐,到孟子的“人生三乐”,再到程子门前草不除,以观其活泼生意;朱熹提出“玩物适情”之说,再到王阳明明确指出“乐是心之本体”,至此,乐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的地位已不言而喻。

乐,本质上是一种感性境界。儒家最追求乐,但以伦理纲常面孔出现的儒家思想也最易使人无乐。传统儒士那种道貌岸然的样子很难让人将其与乐联系在一起。至阳明心性之学以乐为心之本体,倡宇宙人生无非至乐之地;阳明以后明清纵乐适情风气大开,于此不无关系。

明清是古代闲适文学极为发达的时代,有大量小说、小品文为证。与此相应的是社会风气的转变,游玩娱乐之风最为盛观。其原因盖有三:一是心性之学流行,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二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社会的膨胀,游玩纵乐需求旺盛;三是当时社会政治险恶,很多文人士大夫索性纵乐于游园珍玩之中,一则避祸,二来可以怡情养性。

李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他的代表作《闲情偶寄》可以说是明清社会闲适文化的一个缩影。书中对生活起居的事无巨细的描写,皆显露了当时以李 渔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那种闲情逸致,也可以说是一种乐趣。在李渔的笔下,下至吃喝拉撒,上至园林辞章,无不乐趣横生,妙趣盎然。正如其所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其又曰:“若是则身非身也,蝶也,飞眠宿食尽在花间;人非人也,仙也,行起坐卧无非乐境”,李渔的生活不愧为一艺术的生活、审美的生活。这种生活所追求的,也是最终体现出来的无非是一“乐境”。乐境之所乐,其实正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于“乐”的理解。

伤哉!造物生人一场,为时不满百岁……况此百年以内,有无数困苦、疾病颠连、名缰利索、惊涛骇浪,阻人燕游,使徒有百岁之虚名,并无一岁二岁享生人应有之福之实际乎!

李渔看到,此不足百年之人生,充满了困顿艰险;但其并不以此为真正的人生。他认为真正的人生是“追欢取乐”,是“享生人应有之福之实际”。然而,人生到底是苦多乐少,苦之极致无过于死亡。李渔并没有回避这一点,而是去直面惨淡的人生。他认为死亡正可以使人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理。不知道“行乐”则不可以养生:

兹论养生之法,而以行乐先之;劝人行乐,而以死亡怵之。欲体天地至仁之心,不能不蹈造物不仁之迹。

何为“天地至仁之心”?李渔常称自己为儒生,儒家认为天地之心为仁,又曰心之体为乐。可见,乐在李渔这里也具有了人生本体意义的层面。

然而在现实社会,人生苦短,而又常常身为形役,人们往往越是想追求乐境越是深觉人生苦难,烦恼丛生。李渔则认为,人人可以行乐,无论贵贱凡圣。他在《闲情偶寄》中具体分析了贵人、富人、贫贱行乐的方法,也分析了家庭、道途行乐之法。其实不止这些,关于行乐的个中三昧可以说体现在这本书的始终。我们从中概括出李渔的行乐三途,即:为乐由心;顺情遂意;标异立新。

首先看“为乐由心”。李渔认为“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也就是说生活是苦还是乐,完全由心来决定。这显然是受了王阳明心性之学的影响。人之所以感到苦,是因为“万几在念,百务萦心”。在叔本华看来,人的各种欲望(即意志)是一种强烈的冲动,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生命本质上是一种痛苦。而这种痛苦的原因则“大半不是实际的现在,而是抽象的思虑。这思虑才是常使我们难于忍受的东西,才是给我们制造麻烦的东西。” 所谓“抽象的思虑”在李渔这里无疑是指“万几”和“百念”,而“实际的现在”则可当指李渔所说的“此事”、“此得为之地”:

凡我分所当行,推诿不去者,即当摒弃一切,悉视为苦,而专以此事为乐。

又曰:

为公卿将相、群辅百僚者,居心亦复如是,则不必于视朝听政、放衙理事、反躬行已之外,别寻乐境,即此得为之地,便是行乐之场。

在自己职责、能力范围之内,做应当做而且能够量力而行的事,李渔认为这就是处于“乐境 ”了。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用“退一步法”,即“以不如己者视己,则日见可乐”,“应行之外,不多一事”。由此则“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不辱不殆,至乐在其中矣”。

卢梭认为分内之事即自己的欲望与力量相符合。由此可见,李渔虽极力劝人行乐,但也并非让人纵欲,而是要让人知足常乐。所谓知足即控制欲望;而且要明智,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量力而行;通达此理,则事事皆乐为之,以此则无境不乐。

贵之人用退步之法,可以控制膨胀的欲望,由以取乐;穷困之人用退步之法,可有精神胜利法之功效,聊以自慰:

穷人行乐之方,无他秘巧,亦只有“退一步法”……所谓退步者,无地不有,无人不有,想至退步,乐境自生……凡行乐者,不必远引他人为退步,即此一身,谁无过来之逆境?……其裨益有三:孽由己作,则可……视作前车;祸自天来,则可止怨释尤,以弭后患;至于忆苦追烦,引出无穷乐境。

再来看顺情遂性。朱子认为心统性情,性体情用,情性一也。传统儒家并不抑制情性的抒发,只是情性的抒发要在理、道的规范下才行。至朱子提出“玩物适情”之说,也被笼罩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阴影之下。有明一代性情之维得到充分的张扬。先是阳明心学开其导,阳明后学尤其是泰州学派更是对程朱理学以“理”抑“情”的理论进行了激烈抨击。这对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影响很大,从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对情的讴歌,冯梦龙的《情史》以情立教等即可见一斑。而李渔的《闲情偶寄》更是把“情性”作为解脱人生苦难、困病的良药:

因思诸疾之萌蘖,无不始于七情,我有治情理性之药,彼乌能祟我哉!

李渔认为人之一生,必有“偏好偏嗜”之物、急需之物、契慕之人。这些人、物都是情之所钟,一往情深;得之则喜,不得则忧。要想人生至乐,并不是要绝情弃欲,而是要顺导。正所谓“人为情死,而不以情药之,岂人为饥死,而仍令戒勿食”。

天下之人,莫不有乐为之一事,或耽诗癖酒,或慕乐嗜棋,听其欲为,莫加禁止,亦是调理病人之一法。

正如冯梦龙所言“生在而情在焉。固人而无情,虽曰生人,吾直谓之死矣。” 人皆有情,情之所发必求满足。压抑情性必为人生至苦,至恼。顺情自然,满足之,导遂之,才能达到乐而不忧。

但是顺情不是穷奢极欲,也定要量力而行,否则过犹不及,反令情性折损枯竭,欲乐不得: 昔未睹而今始睹,一钱所购,足抵千金。如必俟希世之珍,是索此辈于枯鱼之肆矣。

最后再看为乐之法第三,标异立新。

李渔自称性不喜雷同,“好为矫异”,这当是其个性独立、自由的体现。然而追新求异,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他无时不在追求生活的乐趣。所居、所见皆为雷同、守旧,则生活便没有活泼之生机,遑论快乐可有呢?

幽斋陈设,妙在日异月新。若使古董生根,终年匏系一处,则因物多腐象,遂使人少生机。

李渔认为平日所见所触,都能陶冶心境。要想使心境活泼快乐,所见所触也要呈露活泼快乐生机。

标异立新其实就是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感觉:

锦绣绮罗,谁不知贵,亦谁不见之?缟衣互裳,其制略新,则为众目所射,以其未尝睹也。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标异立新呢? 从《闲情偶寄》当中我们也试图总结出三点来,即挪移而新、活变而新、离合而新。

挪移而新是从位置上讲变异。“同一房也,以彼处门窗挪入此处,便觉耳目一新,有如房舍皆迁者……房舍皆然,况器物乎?”

活变而新。李渔认为礼乐制度、“堂联斋匾,非有成规”,虽然不能尽变前贤之制,但贵在稍“损益于其间”。千篇一律未免太煞风景,也太呆板无趣。因此他希望“同调者各出新裁”,小到家居什物歌词曲调,大到行为起居、礼乐制度,无不在《闲情偶寄》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此不多举例。所谓离合而新,指自己离别一物很久,或平时常有,但忽视了;一朝突现眼前,便觉眼前一亮,觉其较前更加可爱。此盖历久弥新之道:

或一物别之既久,而使一旦相亲,或数物混处多时,而使忽然隔绝,是无情之物变为有情,若有悲欢离合于其间者。

不但物是这样,对人也是如此。李渔讲过一个例子,说是一人厌烦家人而乐与远人相处,遂离家数年而复返,人问其故,他说:

非予不爱其亲,习久而生厌也。兹复厌所习见,而以久不睹者为可爱矣。

李渔又以兰花之香为例。认为“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因为“知入不知出也,出而再入,则后来之香,倍乎前矣。”离开一段时间再入芝兰之室,香又会复得,这里也是一种以离合而得新鲜之法。

其实,人没有不喜新而厌旧的。处新则妙趣横生,处旧则苦闷无聊。如果我们能够从李渔的常新之道、取新之法里面得到一些启示,那么生活中肯定会有更多的乐趣。

由此我们看来,自称“以孔子为师”的李渔,也一样将乐看作是人生之本体,其追求生活的艺术,并期以闲情逸致,最终意义上也是为了在生活中获得乐趣。,我们可以认为,为乐之趣与闲适生活不相分离,相得益彰。现实生活中的碌碌众生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闲暇时,如果皆能寻到乐趣之所在,就能如梁启超所言“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而对于如何获得乐趣,李渔也在《闲情偶寄》当中给我们很丰富的答案,要之则乃:为乐由心、顺情遂性、标异立新。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时繁忙劳苦,空闲时间又常心烦意乱、无聊空虚,如果我们能在古人的思想中寻得一些生活的智慧,学得一些生活的艺术,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篇:读《三寄小读者》有感

读《三寄小读者》有感

胡泽姣

闲暇时,整理书橱,看到她的作品——《寄小读者》时,不禁又读了起来。

冰心原名谢婉莹,出生于一个爱国的海军军官家庭,1999年去世,享年99岁,人称百岁“世纪老人”。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母爱、童真、亲情,是冰心奶奶小说的主打;清新婉丽、以情感人,是冰心散文的主要特点。这些作品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寄小读者》共有63篇文章组成,分成三个版块,分别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冰心以书信的方式把她的旅途经历,外国的湖光山色,风俗习惯,所见所闻,所感所忆,以一篇篇通讯的形式串成的完整情节。冰心描写她儿时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泪水,尽情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

我在读了这本书以后,对我最大的启迪是母爱的伟大,我一定要更爱自己的妈妈,妈妈每天为我们做可口的饭菜,洗脏衣服,365天从不间断,而我们有时还觉得很烦,现在,我读了这首诗,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一点也不体谅妈妈,一点也不懂得感恩。我们要学会爱,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了感恩的心,才拥有最高尚的品质。

给我感受最深的《纸船》这首诗,诗人格外思念母亲,思念母亲的感情,说自己在海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纸船,从舟上运到海里,纸船去向不明,但诗人仍然不灰心地每一天都叠着,当然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怀抱,但她仍然祈求着自己含着泪叠成的纸船,能够载着她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进入母亲梦境。

冰心以童心未泯的孩子口气写的,通过叠纸船,寄托对母亲的思念。用儿童单纯地心灵,单一希望包容了孩子对母亲最深厚的情感。我们与母亲感情应是很好的,母亲为我们付出,我们也应该回报。腾讯有一条消息,一个植物人妈妈生下孩子,孩子两岁后用嘴嚼碎食物喂妈妈,多么感人,我热泪盈眶。

童年是美好的,是纯真的。他们像白纸一样,那么无暇,所以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让我的学生们都充满爱,充满感恩的心。让他们在生活中理解父母的爱,让他们对每一个对自己好的人怀有一个感恩的心。因为爱,可以让一个软弱的人变得坚强;爱,也可以让一个蛮横无理的人变得善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的母亲,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第三篇:读《三寄小读者》有感

读《三寄小读者》有感

读《三寄小读者》有感1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好看的书——《三寄小读者》。

这本书,作者冰心老奶奶都是在过完春节、临近六一或是刚开学时写的,而且每篇通讯都会提到关于革命或是学习的话题(当然,也有专门写学习的时候)。这不,作者在儿童刚开学时的的通讯四就写的是完全关于学习的话题了,这个话题就是——作文。

通讯四,详细地教会了我们如何写好作文。这篇通讯我读完后,感悟到:平时有空的时候,多拿出书来借鉴借鉴,让它变成自己素材,这样,看的书越多,作文词汇就会更丰富;我还发现作者儿时的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儿童读物,儿童只能在大人的书架上翻一些大人看的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书。冰心老奶奶在书中写:你多看书,词汇就丰富了,如写《我的第一位老师》,就写你第一次看到他时,他微笑着站在你面前,你就可以用书上借鉴过来的词汇形容他的容貌、声音、语言、动作等等;如果你写记事作文时,比如《在XXX的一天》,就可以用新词汇来描写“今天”一天所看到的。

我们马上也要开学了,作文上会有更高的要求。想起暑假里,我看了《有故事的汉字》这本书,它使我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也认为,不仅在书本中可以学到知识,在生活里也能学到不少常识,如果把生活里的常识和书本里的知识结合起来,比如:生活中,鸭子游水到底是用翅膀还是脚、萤火虫儿什么节气出来得多……这就是我在乡村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所以我觉得暑假除了在书海中遨游,也要在生活中去探索,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今天,丰富的儿童读物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知识。我们应该多读多记,用冰心老奶奶教给我们的写作方法,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学习中。

读《三寄小读者》有感2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不停地在纯洁的孩子面前忏悔,许多事情是她的灵魂受了隐痛。在《通讯二》中,冰心会想起自己因“杀死”小生灵而悲痛。而现在的我们,不正像那时的冰心,又何尝不会为了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们也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们也许也做过不仁爱的事,但毕竟我们的心灵是纯洁,是善良的。

长大后,我们也会远离自己的父母,亲人,去独立生活,只不过提前在冰心的笔中感受到了些辛酸泪。冰心在描写与父母,姐弟分离时的悲伤,并为有用华丽的词句,但朴实的语言也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冰心的作品不少是给青少年看的,而我在一次又一次读了她的作品后也有不同的体会。就把下面的“冰心语丝”送给大家吧:

这如火如荼的爱力,使这疲缓的人生,一步一步地移向光明!

读《三寄小读者》有感3

合上《三寄小读者》的最后一页,夜已深,眼已倦,我始终沉浸在冰心奶奶浓浓的爱意中。

《三寄小读者》是冰心在三个时期所写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的合集。她以书信的形式,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内心。岁月如歌,时空如梭,我们却永远能感受到:枕靠在冰心奶奶爱的臂弯里,听她诉说,听她讲述。

冰心奶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是一种母爱,一种母亲特有的感情,让人感到温暖,好像心底的火焰被点燃。她就好像是我们的生母,用非常婉约的方式向我们倾诉。有时一开头就用“亲爱的小朋友”、“我的小朋友”、“仁慈的小朋友”、“最亲爱的小读者”称呼,最能表现出那种亲切的感情,也最能塑造出一个和蔼可亲的女性。她是把自己当作母亲来写信的,和我们谈生活谈学习,和我们讲道理讲知识;给我们丰富的人生经验,给我们正确的人生目标。我们就是躺在她爱意中熟睡的孩子,连我的血液中也流淌着母爱的温情。

她精于那种“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她的语言不是纯粹的散文,也不是纯粹的诗歌,而是诗歌、散文甚至文言文相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文字。这种语言含蓄细腻,蕴含着温情,是一种女性特有的风格。曾经有人说过,冰心的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算是中国最好的作家了。在文中我们时时能感觉得到:“这信该收束了,我心中莫可名状,我觉得非常的荣幸”,“我不能偏爱,又不肯偏憎”、“别了,别了,最后一句话,愿大家努力做个好孩子”,“窗外灿烂的阳光穿过杨柳的浓荫,射来一层层淡烟般的光雾!多么好的天气呵!我怀着无限欢悦和爽朗的'心情,来给我的久违的小朋友们写这一封信”……就是她的那种率直、优美、细腻的语言,让这部作品成了“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也让她成为我们心中一位心底无私、仁慈宽厚的母亲!

光阴流逝,她依旧保持着一颗童心。她说过,使她最自傲的,就是她也曾是一个小孩,现在仍是一个小孩。她的那颗童心把千千万万个读者吸引着。她没有老,在她那活泼的语言中我发现了,在她那天真的童趣里我发现了,她是我们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她不是用笔在写,而是用那炽热的心在和我们交流。在她的世界里,我们没有长幼的限制;在她的文字里,我们寻到了她仍然天真纯洁的心,正如她说的:“在这两次通讯中间,我又以活跃的童心,走了一大段充满色、光、热的生命的旅程”。

读《三寄小读者》有感4

今天,我读了《三寄小读者》这本书。这本书是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写的,此书记录下了冰心奶奶写给她的家人和我们这些小朋友们的信,也记录下了一点点冰心奶奶的家人写给冰心的信。信中的冰心,有时是一个胆小、害怕生人的宝宝;有时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有时是一个勇敢又有自信的大姐姐;有时是一名严厉的人民教师。

每每读到冰心生病却还要读书,还给我们写信时,我都会想:“她是多么热爱学习呀!”此时,我就会生自己的气,因为我不喜欢看课本,却喜欢课外书,不认真学习。看了《三寄小读者》之后,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连病人都比不过了呢!”

在冰心奶奶的书中,冰心奶奶和我好像两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冰心奶奶的信中,我觉得冰心奶奶好像是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小女孩。其实她只不过用小孩子的口吻把话给说出来了,让人们都可以在冰心奶奶的文章中看到自己的童年。

读《三寄小读者》有感5

冰心是少年儿童文学作家,今年暑假,我也阅读了一本她写的书。这本书与别的书不太一样,它是由散文,诗歌,小说等聚集在一块儿组成的。因为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长,所以我很爱读。也因此,渐渐地我发现了冰心奶奶写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爱。她爱蓝天大海,爱河流山川,爱花草树木……更爱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因为在她的眼里除了宇宙,孩子就是最美好的。在她的文章中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自然,在她的世界中处处都有爱的身影。

“母亲啊,你的头发披在你的肩上,这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这首小诗虽不长但却歌颂了母爱。父母生下了我们,培育我们,照顾我们,教导我们,我们每一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爱我们,关心我们。在我们顺利时,给我们忠告;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我们帮助;在我们失败时,给我们鼓励;就在我们快乐的时候,他们比我们还开心;我们哭泣时,他们比我们还要伤心;我们生病时,他们比我们着急,会放下一切来照顾我们。

读《三寄小读者》有感6

在散文《寄小读者》中,冰心通过描写她儿时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泪水,尽情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

《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因而最能表现出冰心率真的个性,塑造出冰心纯真的自我形象。《寄小读者》体现出冰心的性格、气质、才情和思想风貌。通讯中无论是描写母亲的慈爱,姐弟的情谊,或是大自然的每秒,无不映射出冰心的鲜明的自我形象。

第四篇:为学与做人之楷模——读《治史三书》有感

为学与做人之楷模

——读严耕望《治史三书》有感

闵行中学 范江

张耕华教授曾说这本书值得放在床头,时常翻阅。我有点好奇,它究竟讲了什么,值得如此细细体味?暑假读过之后,我才发现,该书的确有味。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一位具有传统德性的现代学人风范。严耕望先生学问之深,方法之精,文字之美,对学术之诚,对师长之情,对私德之严,都令人产生深深的敬意。

严先生是伟大的历史学家。这本著作讲的也是如何治史,是个人的经验之谈。张耕华教授说该书较好的总结了中国治史的传统方法。老实说,我对历史研究尚未入门,对严先生的观点缺乏评价的能力。读过此书,第一印象便是严先生的学问精深。余英时先生赞扬严先生集“四大家”的优点于一身:规模宏大如钱穆,辨析入微如陈寅恪,平实稳健如陈垣,有计划和恒心如吕思勉。这是极高的评价,当然也符合事实,绝非同门的吹嘘之词。严先生计划逐次撰写《唐代交通图考》、《唐代人文地理》和《国史人文地理》三部著作,都是规模宏大之作。他的《唐代交通图考》,属于断代专史,也是为通贯的国史人文地理研究打基础。严先生精细的辨析在书中比比皆是,治史经验中举出的例证基本都属于此类。严先生治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律,如“慎作概括性的结论”、“少说否定话”、“不要忽视反面证据”、“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等等,体现了他平实稳健的为学之风。严先生将计划作为治史的经验之一,恒心作为工作要诀之一,都是出自亲身体验。他的《唐代交通图考》从收集资料到成书,前后耗费五十余年,无计划、无恒心焉能成功?

严先生的治史方法精炼而富有启发性。以工作要诀为例,他提出“勤”“谨”“和”“缓”“恒”“定”“勇”“毅”八字诀,言简意赅。严先生对“恒”、“定”的解释给我很大启发。读书治学“勤”字为首,严先生也说学术研究需勤读、勤思、勤抄、勤写、勤听、勤讲。然而,他认为“恒”比“勤”更重要,让我颇感意外。“不怕不太勤,只怕没有恒。”一时之勤,不是真勤。一时之勤,人人都可以做到,而要持之以恒就难了。严先生认为自己并不是顶勤,不熬夜,不加班,每天按时就寝,生活极有规律。进入老年,每日真正工作时间不超过五小时。但能集中精力于学术,每天坚持,日积月累,故能有所成就。读到此处,我想到民国史学家张荫麟。张先生极有才气,然生活无规律,常熬夜苦读,在病中依然书不离手,以致英年早逝,甚为可惜。若张先生能悟到“恒”之价值,稍抑其“勤”,当可延寿,其中国通史不至于写到东汉就戛然而止!严先生对“定”的解释是“坚定力,戒浮躁”,一心向学,如老僧入定,不为名利权位所诱。近年,我动了读书之念,然常感到事务繁多,时间不足。曾屡次拿起书本,然终不能坚持。现在想来,时间不足,每天挤不出两小时吗?事务繁多,不可以舍弃一些吗?归根到底,还是恒心与定力不足!惭愧!惭愧!

严先生的文字简练而优美。读此书时,常感觉文字不一般,作者必定是精心修饰。严先生谈到学术研究要“缓”,著作写好后,先放一放,待反复修改后再去出版。他还对某部作品的仓促发表而遗憾。相比之下,这部书应是不断打磨的产物吧?严先生对文句的结构、韵律似乎都有讲究。谈到自己的治史方法,他说:“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此句与古文的句式类似。全句由七个短句构成,前五个都是四字词语,后两句也尽力对得整齐。这是美丽的汉语,未受欧化语言污染之汉语。全书中类似的文句比比皆是。即便单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此书也值得反复咀嚼。

严先生诚心向学,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余英时先生的评价“以学问的追求为人生的最后目的”是中肯之语。为学术研究,他“淡漠自甘,寂寞自守”。他选择了史语所,因为这里可以埋头专心读书。他说只要“内心能把持得住,不怕坐冷板凳,不为外物所牵,不为权位名利所役”,在史语所的环境中,能有相当成就是可以预期的。他专心做学问,一切都不计较,“不想多赚一分钱,不想增加一分知名度,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不兼课,不出席会议”。成名后,也避免讲学,极少出席会议。为学术,他减少娱乐。每天只看一种报纸,至多一节电视。为学术,他选择清贫。即便每餐只吃青菜,他也坚持不到香港新亚书院,因学术基础尚未巩固,不想为事务所扰。为学术,他避让权位。他坚辞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之席,只为减少事务,能专注于学术。生活可以随遇而安,工作必须随时努力!为研究唐代历史,他读尽了能找到的所有史料,留下了逾二十万张摘录卡片。他的著作都是规模宏大,考证细密,耗时耗力。他撰写《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耗时二十年,撰写《唐仆尚丞郎表》耗时九年,撰写《唐代交通图考》耗费一生的精力。他以一人完成了在欧美、日本需要集体努力才能完成的伟业。严先生的生命为学术研究而存在。

严先生重情谊、知感恩。他写的回忆文字,感情真挚,充满了对师长们的感激。钱穆先生是他的老师,与其有长达五十多年的交往。严先生的研究方法、治史方向、处世原则都受钱先生影响极大,故他对钱先生感情最深,感激之情最浓。大学毕业,初到齐鲁研究所,钱先生一天之内到其房间看望五六次之多,“诚恳关切,宛如一位老人照顾自家子弟一般”。事过五十年,依然记忆犹新。写到此处时想必当日的情景一幕幕如在眼前,然先生已逝,“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抑”。分别数年后,1949年在台湾见到钱先生,未能深谈,见“先生健康良好,私心欣慰”。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最令人动容的是严先生对老师晚年的陪伴。钱先生虽名满天下,晚年亦不免枯居寂寞,尤其缺乏可以畅谈学术之人,甚是苦恼。从香港回到中研院工作后,两年间严先生每月拜谒,座谈甚久,给予老人巨大的安慰。1989年钱先生已精力大衰,常见浑噩。严先生虽不喜社会活动,为随侍老师左右,毅然赴东吴大学讲学三月。期间,每周谒候,“无论先生神智如何”,“都侍坐颇久”。做学生者能如此,难得!不只对钱先生,对其他师长严先生也抱有不尽的感激之情。王星拱的推荐之恩,他“铭肌刻骨”;傅斯年秉公录用之德,他感念不已;王世杰的关心照顾之情,他牢记在心。严先生自述生活甚有规律,何以仅享年80?原来为纪念傅斯年先生,他打破生活习惯,常熬夜赶写论文,遂致疾病。其后,又频繁参与新亚对钱先生的纪念活动,以致难以复原。严先生岂能不知这样做之害处?但为纪念有恩于己的先辈,甘愿付出,其重情如此!因严先生的离世,他宏伟的研究计划未能实现,给史学界留下无尽的遗憾。

严先生的个人道德堪为世之楷模。除去前文中提及的重情谊、知感恩,在本书中还有不少表现。严先生自谓以道家自处,以儒家待人。以道家自处,意在不与人争,清心寡欲。其座右铭的上半句“生活随遇而安”也是体现了此意。知易行难,严先生则知行合一。他自述青年时期有过极困苦之时,依旧怡然自得。初到台湾,两家同处一室,每日只能以一盘青菜佐餐,他也不觉凄苦。在史语所工作19年,成绩卓著,他却从不为自己争取利益。1969年严先生休假回中研院工作一年,领导欲为叙薪,为其婉谢,只利用少量研究经费维持生活。退休后,放弃高薪的特约职位,选择了新亚研究所的微薄待遇。严先生一生“淡名利,避权位”,生活简朴而单纯。以儒家待人,意在忠恕。忠者,尽心为人;恕者,推己及人。在书中,严先生记录了钱先生的一段教诲:“不仅在读书,为人更重要,应该„„留意人事。为人总要热情,勇于助人,不可专为自己着想!” 严先生的确是这样做的。他待人真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对他人的嫉妒,佯装不知,毫不挂怀。凡对人有批判之语,他皆隐去其姓名。严先生的待人处事之法,给了他安宁的心境,平静的环境,对其学术研究应该有不少帮助吧。

最后,读到余英时先生的悼文,心中若有所失。前文中严先生还在畅谈治史之法,还在追忆先辈,为其离去而悲痛。翻过一页,别人又在悼念他!我才又忆起严先生已然逝去,心中不免伤感。严先生虽已驾鹤西去,其文字依然展现了他的卓越的品德与精深的学问。读其书,如当面聆教,倍感亲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下载为乐三途——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乐三途——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