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届国展部分获奖作者创作感言
十届国展部分获奖作者创作感言
黄济阁
近年来我在书法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总体还是向二王脉络上的古今大家汲取营养,并努力寻求变化、彰显个性。获奖作品是在距截稿时间尚早心情放松的状态下写成的。字体较大,姿态多变;线条沉着,收放有度;用墨上借用了“一笔书”和水破墨的方法,墨色丰富;章法上在不平衡中达到了和谐自然。
余国联
我的书法初学小楷、篆刻,加入中国书协后,主攻篆书。在石鼓文、袁安碑和清篆基础上,取法秦汉铜铭、魏晋砖文,体势化圆为方,又广泛汲取古今篆刻和古隶之营养,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渐成自家面目。“书印合一,诸体兼融”是我的书法艺术追求。
九届国展获奖后,我尝试探索隶书与篆书风格统一,篆刻与篆书风格一致,行楷与篆书风格协调。作品以篆书为主体,行楷、隶书和篆刻有机融合,形式上力求富有新意——十届国展获奖作品《百家姓》就是这样的一件尝试之作。
感谢各位评委对我的厚爱和肯定,感谢历年来各位师长对我的指导和鼓励,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亲友和读者。
叶华洲
书,刚柔相济,阴阳互生。欲识阴阳之变幻,当察阴阳之极地。所以,我笔下常常追求两种不同的书写体系,一种是以魏碑为基调的楷书,求其方峻峭拔、雄强劲健;一种是以晋唐为主线的行草书,求其清逸萧散、奇趣俊朗。二十余年来,我游走在碑与帖的两极。“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碑与帖的相与摩荡、互为生发,使手底略得朴厚质实兼之肆意灵动之风。阴阳之极地皆注笔端,极难互溶一体,好在我亦常常痴迷于褚遂良。其笔力雄赡、气势古淡、笔触纤毫毕现,深合魏晋遗法,成为了我两个书写体系间的极好纽带。这幅行书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成的。简而言之:晋韵为宗、宋意为养、褚法为“眼”,写心为本。李建水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会通过和谐统一的章法、浓淡谐调的墨色、匀称俊美的结构、遒劲生动的笔力来焕发起高雅的情趣,彰显美学意味的艺术渲染力。对此,我向往不已。然而,每每陈纸抚案,多有笔尽意未及之惑。继而旁试他法,或雅或俗,或正或野,唯利实现书法作品的视觉冲击和意境渲染,我皆受为所用。这也许应了法无定法,艺无止境的真谛。十届国展自己幸运获奖,唯有感恩所有在书法艺术这条道路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给过自己关爱、支持和帮助的人们。书法艺术是我的梦想,为臻艺术之佳境,我常常以书画启蒙老师南海岩先生在我毕业留念册上的留言激励自己——“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最终目标是否达到,而在于为达到目标的奋斗之中。”
蔡兴洲 书坛国展,盛世空前,善书者众矣,皆做佳篇以试之。可谓群贤毕至,万人空巷。帷幕始降,有朋告之曰,余有小成,忝列前位。初闻此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然静思之,实乃物竞天择,幸甚之至耳,敢自满乎?吾尚未不惑,岂敢轻言“通会”之词。况吾习书,肇乎心性,非为功名。浸于此,数载如一。若言艺事之所得,盖久居边陲,无喧嚣之扰,任诲人笔墨之职。且雅士常聚门庭,得益于此;逸少虔礼更为座上之宾,信以为师,间或得其笔法之一二,便欣然忘食,其乐融融,技艺遂长。吾尝属故友镌“我不负墨,墨将许我”以自勉,嗟乎!人之在世,屈指匆匆。我自不负墨,然墨将许我者何?无他,饱吾之学,此生无憾矣。
周少剑
我一直向往古时文人的书斋生活,闲淡,自适。一茶,一帖,一砚,一纸,当然有时还有酒,便足可消磨许多光景。因而,我学书侧重于文人楷范的经典之作,譬如魏晋诸贤,譬如苏轼。他们作品中的那种雅逸冲和,那点儿说不明道不清的味儿让我深深迷醉。我的书法创作亦往往因为这一点取向而完成。
其实,我对创作一词是颇不以为然的,总觉得创作这个词还包含有设计或者刻意的意思在里面。我固执的坚持自然随性的书写。十届国展作品的完成比较充分的反映了我的这种坚持。
我日常书写主要是大量的临帖。临帖之余,若手感尚可,便会顺势抄上三两张小品。时间一长,倒也积攒了不少。从中挑出十来张,连缀起来,便成了国展中的这件作品。当然,挑拣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个大致的标准:1,所选择内容皆为金农题画。这种内容颇与我的心性相合,且字数多少不定,可随文意而让行列长短断续,留白自然。2,章法上,注意十来块小品之间的和而不同。每一个小品既是独立的整体,也是十件小品中的一个局部。3,纸张尽量素雅,力避花哨。我不喜欢用那些色彩太过强烈的纸张,而素雅的极致就是白纸黑字,这理所当然成为我最终的选择。4,印章在整件作品中起提神醒目的作用,宜精忌滥,钤盖的位置要恰到好处。
当然,为了合于展览。作品连缀时,还是参考了当下展览中一些比较好的作法:连缀的局条所用宣纸的色彩搭配;在正中间一条用黑色印泥盖上几方老宋体印章。不知这算不算得对于展览的一种屈从。
杜占存 回想起书法的学习,转眼已过去了二十几载,从当初的工作需要(美术毛笔字)到真正的钟情于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又经过了几年时间,在这之前还学了几年音乐和近十年的绘画,当初对这两门艺术的学习我也是很痴迷的,也正是由于这两门艺术的铺垫才给我今后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必要的养分。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有形的图画,我是深有体会的。初学书法时,只想把毛笔字写得端正些、漂亮些,每天对着《柳公权玄秘塔碑》进行临习,后又在王启田老先生的指导下学习《北魏张猛龙碑.》,然后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我曾经搞了多年美工和矿山宣传,大量的书写和绘画工作让我不得不努力的去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帖,才感觉到实用毛笔字和经典书法所给人们的视觉感受竟有如此大的差别,隐约的感到王羲之书法的艺术魅力是那么的令我神往。从此,临习《圣教序》便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日课。这一临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我又陆续临习了二王一脉的其它法帖。我始终坚信要想真正学好书法就必须打好笔墨技巧这一关,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如此。技法是理性的,是走向艺术的根基,而艺术是作者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发挥,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升华为艺术。当十届国展征稿启事发出后,我就开始大量的读帖并重新审视过去曾经临习过的碑帖,以期待有更多的发现,将新的感受从大脑思维中进行整合、提取。查看一些相关的理论文章,聆听了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以此来寻找创作灵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截稿的前几天才开始动笔打草稿创作。当时对书写内容和形式也没有做更多的考虑。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在章法结字和线条的处理上溶入音乐的旋律,我试图把每一句诗词、每一个汉字甚至每一个点画都看成一个不断变化的音符、一个节拍,使整体作品在古朴沉实中不失灵动和鲜活。再结体和用笔上运用虚实、向背、提按顿挫、聚散离合等对比手法,以此来调节通篇气氛,使之具有音乐般的美感和旋律。元书纸加之翰墨的芳香,夜深人静,没有任何干扰,完全进入了一种无人的境地。一气呵成写了十几幅小斗方,把这些小斗方放在地上,慢慢地审视了几遍,觉得还挺有一些感觉和味道:古黄色的元书纸又以二王一脉为主体风格的行书,配上先贤的传世诗词,三者的有机结合,使作品整体气息和视觉的效果达到了和谐统一。经过一番细致的推敲和筛选,最后选定八幅比较满意的作品进行了通篇调整和布局,盖好印章......。我的书法作品一向是草稿比正式创作的要得其自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抒发心性。所以每次参展的投稿作品都是最终选定草稿,这次也不例外。其实,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自然气息和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是书者在笔墨技巧纯熟和扎实的基础上用情感去书写心性、书写智慧,把握良好的创作心态,力求以经典为根基,以时代审美为主要表现特征,走雅俗共赏之路。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才能调动国人对书法艺术的认知,有效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王兆会
这次展览我投了四幅,大字行书用来问路,小行书和草书是主打,结果是草书先在上海赛区入展,大字行书又在广西赛区获了奖。投石问路,歪打正着,还不是幸运吗?不过分析起来,我的“歪打”也有些道理:一是创作要坚持“以古变古”的原则(刘文华老师提出的),我是用赵之谦、何绍基去变二王。二要处理好“写”与“做”的矛盾,大家都已经认识书法要“写”不要“做”,但一幅作品的精益求精还是要“做”的,就是反复起草,实验,气息怎样,章法如何,哪些字平庸了„„但推敲后的“蓝图”需要“写”出来,需要有无意於佳的感觉三是我认为书法更是一种修养,而不只是艺术,临古的目的,是把自己平庸的手眼心改变成为古人精妙的手眼心,这个过程是一辈子的事,“人”不改变而妄求“字”之改变,岂可得乎?有个感想,参加这么多年展览,我看得比较明白了:获奖并不代表水平真高,落选中其实高手更多。因此胜固可喜,败亦应欣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审美理想,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不能总是跟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免俗,但总要对得起自己吧!
胡宗江
对于获奖感言,我不知该说什么。在每次入展或获奖后,我内心深处似乎有了更大的压力,获奖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一种承认与鼓励,在带来动力的同时也让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我想“省”不单单是指德行方面的反省,在艺术修为的过程中“省”也是至为关键的,它能让人更理智、更深入地思考艺术的问题,对于从艺的人来说,应该要把它养成一种如刷牙洗脸般的习惯,经常反省自己在做人和治艺上的得失,不断总结,不断研修才能终成正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书法艺术要达到“文”“质”兼备,必然要求从事书法创作的人,首要注重品格修养、知识积累,然后才是书之“技”,这样才能由“技”而至“道”,从而实现书法创作的真正目的。所以,我一直敬仰那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们就是我努力的榜样和目标。同时,在此我衷心感谢所有帮助过我和关心过我的人,你们的关注与支持将是我不懈努力的动力。
龙友 书作若登国展荣榜,凡雅好书法者皆不免惊喜。然余于欣然之外,多有惶恐!虽亦忘食废寝、挑灯中宵,遍尝个中甘苦;然年资尚浅,如此殊荣,弗敢轻受也!余学书十余载,遍访诸师,兼采众长。临池之余,常自思忖,偶有所得,辄欣喜若狂,心慕手追,终日不辍。余学书,取径法帖,青灯黄卷,潜心研摹;百通圣教,千遍兰亭;寒来暑往,痴心不改。日久,自成一些手法。然而,每临古帖,又知难窥堂奥,经年习得,终不过古人十之一二。此恐当世学书者所共有之烦恼。今世之展览,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学书者亦于“传统”与“创新”间举步维艰,无不为展览、书写、生活、学术所困,如之奈何!倘踵武前人,无自家面目,难免“书奴”之讥,况乎为“书奴”亦一难耳;若立异标新,凌逾百代,必自断根砥。故守望经典,融会今意,机杼己出,自铸笔墨,或可为创新之通衢。余尝以闲读书论为日课;近来尤喜山谷书论,当读论东坡书时,不由兴感,遂研青墨,一挥而就,检出笔墨佳者而成此作。窃喜得东坡所言之意:仆醉后,乘兴辄作书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正合余崇尚流畅自然之书写,亦可脱谨束之习。
罗龙
十届国展,我的作品获得了优秀奖,这是我没想到的。这要感谢中国书协给我们刻字作者这么好的一次机会。现代刻字创作,我是2003年开始参与的,入展过多次全国性的刻字展览,也获得过奖。对于创作,其实我与大都数作者一样,创作是盲目的,只是在形式上做文章。去年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志安书法刻字艺术工作室首届高研班的学习,才使我真正懂得了现代刻字这一艺术形式,掌握了现代刻字的创作原理和方法,尤其是王志安导师所提出的“义形创作”理论和学院派规范的教学模式,使我茅塞顿开,在创作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次的获奖作品《山清水秀》,即是以“义形创作”的理论为指导,以文学之义为内容,书法为素材,用形式去深化、全释中国传统美学。通过“义”和“形”去表现“意”、“象”、“情”、“景”、“境”,使作品着力于思想性,主题性,哲理性和时代性的诠释。如作品以单向骨骼、重复构成、平铲肌理、具象色彩等形式语言,营造了山峦叠翠,水波粼涟的规模与境深埸景,从而使形式与内容得到了统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何勇
从少年时开始学习书法,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这一路走来,书法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次十届国展能获奖,无疑让我感到惊喜和兴奋。这是对自己多年来认真学书的一份最给力的褒扬。我非常感谢各位评委对我的厚爱,也感谢这么多年来诸多师友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我深信,“笔墨当随时代”,一件好的作品不光要渊源有自,还要能体现作者的想法,契合时代的特质。要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彰显个性。我深信,“书者,舒也”,每一件作品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能打动观者,引起共鸣。我也深信,“功到自然成”,着力在历代碑帖中取舍、融合,努力提高审美修养,不断思考、调整自己的书风,坚持不懈,定会有所成就。这三点是我一直坚持的,也是以后必须坚持的。
获奖固然可喜,但只是一个节点,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不断探索和提高。我将更加努力!
罗邦国
学书多年,感慨颇多,中国文化之传承,首先靠的是老师,没有老师的导,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悟。因为书法中许多东西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是需要老师身教的。因此借此机会,我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
同时学习传统文化要精而不贪多,书法更是如此,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书体,痛下苦功。百折而不挠,达到和古人相通的境界。正所谓大道至简,道生一而一生万物,则百理融于其中。就象拥有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的锁。当然学习者还应该逐步建立一种理念,正如书法老师张爱国先生说:“学习书法首先要明理得法。”太极拳老师李志荣先生说:“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建立太极拳的概念。”有了这种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随时用这种理念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有没有偏离其中,达到不偏不离,万变不离其中。
王茁
对于很多获奖作者来说,我真的是个新手。虽然自幼从父习字,但真正发奋苦练是三年前母亲病逝对我的深切触动!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望,我甚至在住院保胎至生下宝贝女儿之前,都不忘将小桌子搁在病床上,左手打吊针,右手握毛笔,苦练我钟爱的“中山王”篆字,直至护士在我的左手上再找不到适合扎针的静脉血管。获奖,正好在女儿一周岁生日之时,我用心声告诉她,未来的路都是靠自己走的,努力才会有回报。
彭双龙
三届兰亭奖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二王行草书在当代的出路,如何最大限度的去接近并解读二王?如何正确对待当代二王行草的同质化现象?在今年的“深圳论坛”上,许多专家也撰文并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多次深入的探讨。“二王”并不是某种具象,而更应该是一种精神和气度。因为无法到达而心存敬畏,因为无法具象而心怀信仰,正如《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因此,唯有心存敬畏从源头寻找,方能觅得“清泉”,这也恰巧应了“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此次十届国展获奖作品是平日临池之余的一种积累,内容为自作笔记,记录读书临帖之点滴感悟。日积月累,竟成一摞,选其数则,秃笔老墨优游书之,尚可一观,然资质愚钝,作品尚有诸多不满意之处,诸如气息的古雅,节奏的控制,收放的对比,线条的松动等方面,还有待我一一去研究和解决。忝列获奖,于我等青年作者来说更是一种压力和动力。转而一想,也正可借此机会呈诸各位师友方家教正,变压力为动力,不正是一种难得的机缘?(彭双龙/辛卯十月于深圳)
冯宝麟
“法古求变,创新能典”是我的艺术追求。法古者易泥古而不化,创新者易猎奇而忘典,故艺术家颐养出正确的艺术观,是选择正确艺术道路的基础。
如今,很多人痴迷于跟风逐潮、炫奇弄巧,我则选择了“古典小篆”这条幽静的小路踽踽而行,这条路上略嫌孤寂,但恰好可以静下心来深入传统、坦呈本性。而强调篆书特有的古典气息和文化意蕴,赋予它以新的生命活力则是我的创作理想。徐明春我喜欢刻印,喜欢刀石耕耘的历久弥长。字在印中,袭古抒情,置身于此我能得到一种自修,一种聒噪世界里的片刻安宁。感谢评委老师,感谢和黔南师友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感谢生活在家乡柳州父母的辛勤养育。
李文宝
2011年是中国刻字艺术发展的重要一年,本年度正值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成立20周年,刻字艺术被书法界最具影响力的全国展所接纳,这将是中国刻字史上的重要之年。而我有幸在本次国展中获奖。我
在创作上,旨在打破只在一块木板上创作的单一形式。而这次是我借鉴了书法的四条屏形式,在废旧的四条木方上创作,本着低碳环保的理念,赋予废旧房梁木板以新的生机,让废旧木板会说话,变成广大群众的精神食粮。而我成绩的取得要感谢多年来曾经支持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感谢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的领导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刻字艺术纳入了国展的行列,也感谢本次大展评委会给了我这次获奖的机会,我将继续努力为中国刻字艺术添砖加瓦。
黄
平
黛有松风书洛伊,笔腴千成自情真。能够在全国十届国展(上海展区)以隶书作品入展和广西展区以行书获奖,作为河南省书协隶书创作委员的我,真是欣喜叠至。止观二十年来中书协会员的创作历程和职业注册会计师特有的治事态度,惟有坚守“品鉴人生书途,沉著矜持大道”。对于此次获奖入展的心得和多年感悟,展转良多,拙言如下,盼对参展竞技的书友有些许帮助:
1.根基传统,确定主线。结合自己的性情,揣摩古人情致,如汲水探井,目无他转,钻之弥深,甘泉乃出。近年来,虽书风多变,而我紧扣苏体行书,做为主攻方向,研精做细。这次获奖也证明了“惟精惟一”是入展获奖的不二法门。2.全面构思,把握当下。国展是现代书法审美情趣的方向标,必须把握好两个方面,一头继承传统,一头抓牢当下。展览作品必须考虑时代精神气息,在书写内容,形制,章法,颜色等方面要全面构思。这样的作品才会在“尚式”的国展中突出出来。3.自然书写,流露真情。不计工拙,率尔操笔,技法上或许有不够完美之处,但其中透露出的天真烂漫的趣味,以及无意于佳乃佳的书写状况反而最感人,也最能打动评委。
蔡礼礼 伴着园林里笛韵悠扬,歌声婉转之伶俐,法度者,在此情境下以素笺简牍为书,妙趣层生。而近似“女红”的小楷,细密工致又逸气萧散,与江南之清虚优美性情相融。开卷收卷间,阅尽舒卷烟云,胜却人间无数。文以载道,书可养性,能在秀雅的江南,“爱女红”,“写小楷”,与此惺惺相惜,何尝不是一种缘分?故,放缓脚步,立晋人之风姿、唐人之法度为懿德,让传统在情趣中愈久弥新。然后默默低头赶路,带着精卫填海的信仰,让心行随高调的墨韵入耳聆听。再以一种高瞻远瞩、雄视古今的审美姿态,追求字外修养取意,字内修养取法的人文理想,默默谱写进今人清逸雅趣的“小楷女红”中。坚持不计功利地走下去,像几千年前那些粗粝身影行走后留下的大地,天宽地宽。
感谢十届国展,感谢中国书协评委对我的厚爱。这场书法盛会使我受益颇多,感慨颇许。获此殊荣,是对我努力付出的肯定,这势必会成为我书法生涯新征程的开始,鼓励、督促我继续在书法的道路上执着下去。衷心感谢你们!
陈国鸿
十届国展,可谓书坛盛事,世人瞩目。对于结果可谓几多欢喜几多愁。我作为一个五十而知天命酷爱书法之人,仍然战斗在全国展的“竞技场”上,和许多作者一样也经历过多次的喜悦和失落。算算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种展览也入展过数十次之多,许多人说,可以了,好多人一次也入不上,你入了那么多次成绩已经很不错了,该歇歇啦。但我没有歇着,我觉得获奖入展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想通过全国展这一“竞技场”,让我始终保持一种竞技状态,了解书坛的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获奖入展名单公布后,我被列入获奖名单中,消息传来,祝贺之声、祝贺短信收到了不少,也着实让我兴奋了一下,但我很快就平静下来,该干嘛照干嘛。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水平,也知道搞书法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并不多,套用邱振中先生的话:“书法是基础训练周期最长,成才率极低的领域”。因此,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我还有多东西要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说一定要谈获奖感言,我简单总结三点:一是参加国展心态要平和,任何人的成功决不是一蹴而就,要想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我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是对传统要做深入的研究学习,要挖掘精髓。古人云:“入之愈深,其境愈奇”我认为对传统挖掘的深度,直接决定了你作品的高度。三是要升华好提炼传统,发现其中的某种光芒,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并为我所用,这也就是我们讲的书法创作。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极也”。书法写规矩容易,写活难。这就好比人生,太简单、太顺了,没故事可写,苦涩点、坎坷点反而令人关注。命运的坎坷是一本启迪人生的好书,书法也是这个道理,这就需要我们在创作中用最大热情去投入,用最有效手段去表现,从而让观众用心去欣赏真正的书法之美。
刘银鹏
在第十届国展中,得评委老师抬爱,获得“篆刻最高奖”殊荣,实为不易。几多兴奋,几多沉静,几多自省:余习书治印二十余载,立足传统,熔古铸今,精心锤炼,孜孜以求。崇尚“字为心画”、“印从书出”之旨,追求精工典雅、风神流美之致。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当不断探索创新,完善自我,追求儒家的“中正平和”之风与道家的“超逸旷远”之韵,以“工”为艺术表现形式,以“雅”为最高审美目的,实现自己的创作理想„„
江寿男 一般来说,对于行书,驾驭案头尺牍、信札、手卷类较为称心,经营六尺条幅则不易。因六尺大开张既要顾盼行笔之清劲,又要阐发整体之精神;既要规避轻薄、浮滑之流弊和故作姿态之嫌,又要给人以或古淡平和或昂扬郁拔之感,掣肘因素当比前者多一些。宋人尚意所表现出来的韵致以及明清诸家作品的磅礴都是我思考与借鉴的“因子”。窃以为,欲以强调悟性,不计较所谓“法”的束缚,而以率真浪漫,直抒胸臆为旨趣,除传统笔墨功夫外,诸如“虚无”“空灵”“中和”等禅宗元素,也许可以作为书家体验玄妙佳境的旁引内容。故于创作,贵在有无相顾,虚实牵联,进而便是关乎道与技之间的融通和顿悟。
我常以坚静孤寂为舟,空远情性为楫,而渊源古法则为承载之湖水,苦于此道,空于此道,乐于此道。
荆德杰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了,高兴之余也为自己多年来的努力被肯定认可而感到欣慰,从小受父辈的影响,喜欢上了这黑白艺术,把书法作为自己一辈子的追求,大学选择了书法专业,诸教授对书法的见解和对书法的诠释影响了我,在他们的引导下我的书法之路可谓走的顺利。此次国展作品,也是在很自然的状态中完成的。平时的案头多摆放孙过庭的书谱,于书谱中求其韵致灵动,又上追二王手札,苏、米、黄诸家也多有涉猎。因工作之需,平时多给学生临写颜真卿,后又在此中加入了颜的厚重与沉稳,找到了一些切入点,便以此为基调书写了多张信札式风格的小品,组建成篇,内容参以董其昌先生的论书句,于是一幅充满魏晋书卷气息的作品完成了。吾心惬也。
高昂
被称为“书坛奥林匹克”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四年一届,至今已经举办十届,令书坛瞩目。得知自己在这次展览中获得最高奖,实属幸运,真的不敢相信,我能在几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走到最后......获奖对于我来说,是一生的奢望。获奖后,深感真是有种“范进中举”的感觉,几天过后的平静,给了我更多的思考:以后的路该如何走?该怎样再提高自己,达到更高更深的境界?如何借鉴、吸收与摒弃......我很清醒,获奖并不能说明自己的水平高人一筹,仅仅只是这次的作品有可人之处、可取之处罢了。获奖只是能给自己积累些点滴经验,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学书方向而已。不知不觉,我已迈进“而立之年”。回顾自己的学书道路,也有十来年的光景。“十年磨剑”,不论寒来暑往,每天坚持临习、笔耕不辍,总有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毅力,其中的经历有苦有甜,有喜有忧。“书法要有所成,必先精通一家,然后融合百家之长,为己所用。”我深谙此理。我学书初涉唐楷、魏碑,为后来的创作打下基础。前些年我一直把行草书作为我创作的重点,虽然当时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划来划去,弄了几年,总是感觉进步缓慢,线条单
一、不耐看,只是学到了一些表皮的东西,因为深知那些东西毕竟走不远。后来在我老师的指引下,这两年把创作方向转向了篆书。清傅山曾言:“若不习篆隶,楷行书纵写到妙处,终是俗格。”篆书是“五体之宗”,学篆书可以锤炼线条,能使作品线条更厚重、更耐看、更有分量。我学篆书从清人邓石如入手,兼习吴大澂,继而向上追索研习石鼓文、金文。近几年我在篆书上下了很多苦功夫,强迫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在故纸堆里左翻右找、东捡西查,把古人最经典的篆法和笔法烂熟于心。在创作每一幅作品时,先定形式、打草稿,反复推敲字法和篆法,尽量使作品中的每一行、每一块都做到协调、统一。在书写当中重在表现“笔意”和“书写性”,无论是大字还是小字,笔画粗细变化尽管不大,也尽力去表现凝重苍茫、朴茂浑厚之美,兼容铸刻之“金石气”、书写之“儒雅气”,使作品中既保留古典韵致,又得充满现代旋律。因为深知自己还很年轻,还很不成熟,尽管做的不好,不全面,但是也要往这个方向上去努力。这次十届国展获奖的作品即是一幅用朱砂颜色所作的篆书条幅。让我永不止步,去跋涉、去探索、去思考、去追寻......感恩书法!感谢老师!
第二篇:寓言创作大奖赛第七名获奖感言
当我获知自己获得“京华杯”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寓言创作大奖赛第七名时,心中欣喜不已,我真的很感谢评委会的各位老师。特别是推荐点评我的寓言的张鹤鸣、洪善新老师,是老师的指点,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创作中有所长进。
这篇寓言写在暑假数学建模集训的时候,那时,我们组有一位同学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追逐名利,踏踏实实地每天完成自己制定的数学学习的计划,两年自学了大学本科要求的所有数学课程,并自学相关的数学体系。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踏实与坚毅。学校里许多人都在为了成绩、名利而学习,但是,他依然踏踏实实地专心于基础学科的学习。我很欣赏他能潜心学习数学这门如此基础的学科,却怡然自得。他还跟我们说他有时为数学而烦恼时,就会去钱塘江边散步,宽阔的江面让他能收获一种豁达。于是,我就写了这么一篇寓言,我希望我们都能静下心来学些自己喜欢的知识,不仅仅是告诉自己,也希望能与君共勉。
这段时间,我也关注过中国寓言网的大众评委投票及点评活动,我留意了一位老师(大概是贺维芳老师吧)给我的点评,认为如果能故事性再强一些就更好了!我觉得这个建议很中肯。的确,寓言是以故事为载体的,而我写的这篇故事性相对较弱,更像是在叙述一件事。虽然,这次比赛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依旧会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时间把它们写成小故事,或许,这就是以前老师们常说的,创作来源于生活。
最后,我还是要向老师们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的肯定与建议,以后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篇:第四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 2018年1月部分获奖作者感言
第四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 2018年1月部分获
奖作者感言
一等奖:《从娱乐到革命:论中央苏区时期乡村戏剧的“政治化”实践》
郑紫苑(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
我们都知道一篇论文的创作与发表,每一位作者都不容易,选择一个与贴近自己的专业又富有意义的题目需要独具慧眼,一次踏踏实实的调研需要耗费心血,一篇论文的反复修改打磨更需要付出大量的辛苦努力。因此本人论文《从娱乐到革命:论中央苏区时期乡村戏剧的“政治化”实践》能够成功写出,如期发表在《戏剧之家》2018年第1期,并承蒙厚爱被评为优秀论文,感到非常高兴与荣幸,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人的论文以中央苏区时期民间戏剧的“政治化”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民间戏剧的“政治化”对于中央苏区地域乡村生活空间改变与中共领导权实现的推动意义。而《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其坚持以戏为主,综艺兼及,以人为本,雅俗共赏的办刊路子,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正是《戏剧之家》这种广纳英才的胸怀与振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宏愿,为我们每一位作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在获得这份荣誉的同时,感谢《戏剧之家》每一位辛苦努力的工作者,祝愿《戏剧之家》能够产生更好的影响力,也祝福每一位作者追逐梦想的脚步永不会停歇,能够取得更大的辉煌。
二等奖:《嵩明花灯初探》
卜文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能够获得此次大赛的二等奖,我感到既荣幸又高兴。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此次大赛的各位评审老师,感谢你们对我以及我的论文的认可与肯定。同时,也要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为我提供了这?右桓鋈绱烁叨硕?宽阔的平台。因为,对于读者来说,这或许只是一篇平凡的论文或者一堆文字。但于我而言,却意义重大。它不仅使我将自己研究生期间的所学所感呈现于读者面前,也使得我能够将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现了自己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小小愿望。更重要的是,这个荣誉将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当然,我也要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对我的培养,以及导师在学术道路上对我的谆谆教诲。最后,也想借此机会祝《戏剧之家》杂志越办越好。
三等奖:《赣剧高腔武场伴奏研究》
董桓(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从《戏剧之家》编辑处悉闻,本人的论文《赣剧高腔武场伴奏研究》在“华师科技园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三等奖,深感荣幸。作为民族音乐研究专业的硕士,这篇文章的诞生,首先必须感谢那些奋斗在江西各市、县、村的戏曲工作者们,如果没有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本心,赣剧的传承可能就会出现断流。我还要感谢那些坚持赣剧研究的诸位学者老师,如果没有万叶、邹丽丽、陈汝涛、程烈清、苏子裕等赣剧专家们持续不断地进行研究与保护,赣剧的高腔可能就无法像现在这样发展得越来越好。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导师、刘雯教授,本文正是在她的殷切指导下才得以诞生。
最后,我还要对《戏剧之家》杂志及编辑部的诸位工作人员致以我最诚挚的感谢,衷心希望贵刊能日新月异,更上层楼。
三等奖:《论表演中“一人饰三角”的角色性格化处理――观》
刘娜(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表演艺术学院)
首先,我很荣幸、也很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能够提供这样一个评比平台,并对我的文章予以肯定。这份鼓励让深陷期末各种总结、考试、计划中的我为之精神一震,深受鼓舞。与《戏剧之家》结缘始于2013年,那时第一次在期刊上发表文章,转眼已4年有余。戏剧是一个古老、成熟的艺术门类,可是专门的戏剧类期刊却是不多。《戏剧之家》提供了一个戏剧爱好者们交流的平台,正如期刊的名字,是戏剧爱好者们的“家”。
我是学戏剧表演专业出身,对舞台剧有一种特殊的爱恋,这份感情高于电影。都说舞台剧是演员充电的过程,而影视剧是演员放电的过程。戏剧的魅力,是互动的,你看到的舞台是你视觉里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是平行的,每个演员是和你在一起的人。《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巡演到重庆,我特意跑去看。全场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有的是会心一笑。但是演员的表现特别精彩,那种人物的活力渗透在举手投足中,深深感染着我,让坐在观众席的我蠢蠢欲动。我特别喜欢谢幕时的感觉,生活和舞台的界限瞬间消失了,他们的激情好像依然延续在生活中。那一刻我很羡慕舞台上的演员,曾经我也像他们那样在舞台上“生活着”。
希望以后的我能够写出更多的好文章,会经常回到“戏剧之家”来看看。再次感谢!
三等奖:《面向东盟的广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潘颂汉(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非常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的编辑老师,特别是罗思远老师对我的论文《面向东盟的广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肯定。虽然是第一次投稿,但是却深刻地感受到了杂志社对论文作者的尊重,对杂志学术水平的孜孜以求,以及对办刊思路的准确定位。“华师科技园杯”论文评比活动创设了一个较为有利及有益的平台,给每一位论文写作者提供了较为难得的交流机会,使杂志社的编辑和论文作者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至此,杂志社和论文作者之间的互动方式更为多元,杂志社办刊思路更容易传播至每一位读者的心中。期待《戏剧之家》的评奖活动能够获得更高、更广的认同,祝愿《戏剧之家》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四篇:优秀获奖感言
优秀获奖感言范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受到启发,对某些事或人产生新的感悟,这时就可以将其写成一篇感言,让自己铭记于心。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感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获奖感言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获奖感言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地在赢得了“最快进步奖”这个荣誉,并在这里发表我的获奖感言。
我很感谢,这些日子以来,同学和老师给与我的莫大的帮助,也感谢在我身后默默的帮助我的父母亲。获奖最重要的本质是给我一种莫大的肯定、鞭策和希望,这些都是金钱难买的。
当我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别人肯定的时候,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它也会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动力的继续努力下去。因此获得这次荣获“最快进步奖”的这种肯定而产生的动力将会使我的高中生活更加有滋有味有意义。
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应以快乐的心态去对待学习,求知和进取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因为我相信态度是一切。我们要勇于面对,不要轻言放弃,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后,才会对书上的知识有更透彻的了解,并且不断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拿破仑说过胜利属于永远坚持不懈者。雏鸟要飞翔于苍天,需要振翅的勇敢;幼马要奔驰于旷野,需要跌倒又爬起的毅力;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生来具有这样优秀的品质,但我们可以学习养成这种品质。
我要把这次获奖化作今后不竭的动力,完成新的征程。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转眼间大一的生活已成往事。再回首,大一生活的一幕幕呈现在脑海里:既有哭,又有笑;既有挫折,也有成功。但不管怎样,它也是我人生当中一段珍贵的经历,我会把它当作一笔丰富的人生积蓄将它收藏在记忆的相册里。
大一学期末,我很荣幸的获得了学习进步奖。虽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奖项,但它对我精神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同时它也是对我大一生活当中努力和付出的认可和见证。高兴的是这也算是我给爸妈的一份礼物和报答吧,希望能够给他们带去惊喜和欣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成果进步的取得离不开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朋友们和自己付出的`努力。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清楚的懂得,进步则代表着希望,只有不断的进步,我们才可能离成功越来越近。我们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我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并且把它作为我今后学习的动力和支持。
当然,欣慰的同时,我不会飘飘然。成果固然重要,但若要想取得更大进步,还必须从成果背后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因此,在肯定成果的同时,我会认真总结大一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过失和缺点得以改正。大一的时候由于自己粗心大意的毛病以及没有针对自己的弱点去有目的学习,有时候也会导致事半功倍的结果。所以这学期,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我主要的努力方向。我会保持强项科目不落下的前提下,把更多的时间用到自己的弱势科目上,让自己得到综合发展和全面提高。希望自己在大二学期能够给自己、家人和老师带来更多的惊喜。
总之,奖项只是对我们某一阶段成果的认可,但它终究会成为过去和历史。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确现在打算怎么做以及将来想要的是什么。诚然,大学给予我们的不是成功,而是平台,是机会,是选择。在碌碌众生间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为探索将来更崎岖的道路而打造手杖、定位灯塔。所以今后我仍会探索新的思路,力争排除这个影响我未来学习和研究工作的绊脚石。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优秀获奖感言2尊敬的领导,业界的同仁,各位朋友:
大家好!
在这个孕育生机的春天,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在这个魅力无限,极具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杭州,在这个中国汽车行业瞩目、世界汽车人聚焦的时刻,作为和吉利汽车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了十余载的聊城鲁翔人,站在这个领奖的舞台,当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与我颁奖瞬间,我内心非常激动,也感慨万分。
回顾聊城鲁翔十余年的路,我们深深地知道是吉利汽车这个平台铸就了今天的聊城鲁翔,是吉利汽车销售公司领导正确决策布局,是事业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是吉利汽车各个相关部门领导们的精心指导,是吉利汽车山东大区领导、区域经理等众多吉利人的共同努力铸就了今天的聊城鲁翔。有众多吉利汽车人的鼎力相助,也有200多鲁翔人的诚信、务实、开拓、创新的辛勤工作。一线的销售员工风里来、雨里去,顶寒风、冒酷暑,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售后员工精耕细作,一身油、一身汗的精心和耐心;财务、企划、销贷等相关部门的人性化服务,这一切的一切是聊城鲁翔汽贸的原动力,是支撑鲁翔基石,是鲁翔汽贸的成功的必然因素。今天我站在这个五彩缤纷的领奖台上,我认为这是踩在了200多名员工的肩膀上,是鲁翔人挺起的脊梁托起了我,是鲁翔人辛勤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荣誉。
今天的荣誉将会渐行渐远,今天的奖牌将会化成鲁翔人前行中的一个逗号,20xx这个布满生机与挑战的年份,我们聊城鲁翔人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布局,我们相信有吉利汽车厂家的这个优质平台,有众多吉利人的鼎力支持,有鲁翔200多名员工的充满活力、不怕困难、携手并进的工作作风,我们一定能、肯定会从今天的成功走向新的辉煌!
最后,祝愿吉利汽车明天更好!祝愿聊城鲁翔明天更好!
优秀获奖感言3秋风送爽,一阵阵微风迎面吹来,秋姑娘扇动着它那金色的舞裙,长扬在这非同一般的秋天,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今天,能评上进步之星,是我莫大的荣幸与自豪,能站在这里发言,我心里真的非常激动。
回想过去,小时候我什么都不懂,是爸爸妈妈把我送进了小学,自从那时侯起,我就一直和“读书”、“学习”打交道,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是父母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给我鼓励,给我照顾,给我无处不在的关心与爱护,而正是这这种力量,促成了我走向成功的风帆。
上了六年级以后,不知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我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我想是老师精彩而又风趣的语言吸引着我,把我带进了课文的故事中,让我在故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让我大胆地去想象、去思考,这是一种无穷的快乐。在这种境界里,谁不会陶醉在其中呢?
我认为,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靠灵活运用,必须掌握各种技巧和方法,多读课外书籍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法。当然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前要预习,多做一些练习题和多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这个信念,我的成绩也逐渐在进步着,希望你们也要象我这样,相信你的收获会更大。虽然我的每科成绩在年级中并不是顶尖的,但我会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奋斗。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拼搏,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
优秀获奖感言4这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一年一度的评奖评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过去的一年是奋斗的一年,这个金秋即是我们收获累累硕果的季节。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在特殊的日子里回味春日的辛勤,体味秋日的甘甜。最近,笔者将部分采访三好生的心路历程的资料作了一下整理。我们可以来领略一番他们奋斗的足迹及获奖感言。谈起他们初进校园时的感受他们竟如出一辙:“当我背负行囊迈进西南交通大学这所高等学府校门的那一刻,我激动万分。
自己终于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这是一片新天地,也将是我人生的又一段旅程。在感受浓烈的大学氛围的同时,我也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我渐渐地发现自己是何等渺小。俗语说: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自己的成功已经属于昨日,明日的成功还需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社会是一个竞技场,大学亦是如此。强者站立在奔涌的潮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独树一帜,各领风骚,而弱者则似流星闪过,转瞬即逝。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惟有自信、拼搏才能扬起远航的风帆。
优秀获奖感言5学习好似播种,你下了多少功夫,你也就收获多少。千锤百炼,历经磨砺的锋刀,即使不能驰骋沙场,也能在阳光下有自己的锋芒。
只有付出,才可能有收获;但如果不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
这次进步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小成功,背后还有更大的困难在等着我,我还要继续努力。
每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勤奋,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我也如此。希望所有同学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
理想、勤奋、毅力和虚心是我进步的钥匙。
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我很荣幸成为进步之星,这都是我努力的结果。我一定会在下次考试中再接再厉。
成为进步之星不是偶然,而是开学到现在,这一个月以来努力的成果。我只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进步并不是来自巧合,而是来自点点滴滴的努力。
成功代表你付出了汗水,这并不代表永久的荣誉,而是一番新的奋斗。只要你付出了努力,成功就不再遥远。
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不管收获多少,都在为未来打基础。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基础更加牢固,获得成功。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我们付出100%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努力就会有回报,就会有进步。但是一次进步了,不代表以后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要继续努力。
第五篇:展志天华木门获奖感言
获奖感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能站在这里获得这个荣誉使我感到很荣幸!
首先我很感谢木门协会能给我这个机会站在这个领奖台上,其次我也要感谢我所在的公司展志天华木门,是公司给我缔造了这个平台,使我能有机会站在这里接受这个荣誉。
这个奖项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肯定,更是对我工作的一种激励和鼓舞,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此时此刻手中捧着这个荣誉,心里感慨万千,我不想说我累、我也不想说我苦,更不想说自己付出了多少,能换来今天的成就正是我所愿,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付出总是有回报。今天我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已经得到了公司同仁的认可,即使是付出再多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虽然得到了这个荣誉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停滞不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获得这个荣誉只是一个助推器,是我前进的一个动力,我会正确的看待这个荣誉,为公司搭建的这个平台继续添砖加瓦。
为了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门对我的信任,为了感回报公司对我的培养和认可,我将把这份感谢和感激化作行动,将自己全部的智慧与力量奉献给公司,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做的更好!谢谢大家!展志天华木门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