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群文阅读——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群文阅读——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第四届群文阅读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2016级语文组
陈红 2014年11月27-29日在我校副校长赵贤菊的的带领下我有幸到重庆人民大礼堂参加了第四届儿童阅读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在这短短两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听取了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李斌先生、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推广人王林博士和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蒋军晶关于群文阅读的专题报告和来自全国十一个省市的群文阅读优秀课例。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听说一个全新的名词——群文阅读。包括研讨课在内的十四个老师从群文阅读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阅读形式,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阅读课堂。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比如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塘下镇中心小学的曹海棠老师执教的《一圈一圈往下绕》就是选取了《房子里有箱子》《需要什么》《我底下有什么》和《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这样五首诗歌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一圈一圈往下绕”这一议题,让学生在感受“环绕诗”的乐趣的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诗集,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在几位专家的专题讲座,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讲的《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我们人手有一份活动中所有专家的发言稿,蒋老师看似在讲自己之前准备的内容,实际上又增添了大量作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感受和遇到的困惑,他的语言幽默却发人深省,他连着问的数十个关于教学的问题是我们一线教师都有过的疑惑,当他讲到这里时在座三千多名教师不约而同的给予赞同的掌声。蒋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讲诉了群文阅读课的几种模式,即:一篇加多篇、课内多篇、课外群文和群文诗歌,具体阐述了群文月的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教会学生学策略,学方法等。紧接着他讲到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革,同样,他用大量的事实以及自己赴美听课的具体感受将抽象的理念具体化,让我们这些初次接触群文阅读的教师有了更为形象的概念,在此环节中他还讲到了做群文教学遇到的困惑,有人问群文阅读为什么没有朗读?有人答:你看药品说明书也要朗读吗?又有人问群文阅读为什么没有板书?有人答:板书就是灌输。这些新鲜的看似反传统的说法却又一语中的,同时也以另一种方 1 式告诉我们群文阅读需要的是训练学生默读、浏览的习惯。他指出“群文阅读只是弥补,而不是替换。”最后他还说到我们是否有能力做这样的改革,告诉我们要做好这样的改革教师必须改变自己,让我们先读起来,在他看来我们的姿态是孩子来说就是福音,对语文老师来说,阅读比“信息技术”“阅读方法”更重要。作为一名教学经验还很是欠缺的新老师来说,他的这些观点很快渗入我的大脑,或许还将影响我以后的教学。
在参加竞技的十一位优秀教师中有部分是学学校的领导,还有一部分是年轻的普通教师,这也让我看到群文阅读却是是青年教师走上成功之路的助推器。我们为何不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从零出发,赶超在前呢?十一位上课教师都在上课前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一是缓解压力,同时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让学生喜欢上自己,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自己的课堂就缺少这份灵动,这份兴趣。另外,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副校长李海容老师在群文研讨课《简单的快乐》中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猜读”的乐趣和了不起的作用,她在面对二年级的小朋友时表现出来的那种激情,童真也让我感受到教育来源内心最真挚的爱。广汉市宏华外国语学校的刘庆老师执教的《妙言妙语》更是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说话的妙趣,我们时常对学生说语言很有趣,但这干瘪的词汇有时连自己都怀疑自己说的话,又如何让学生信服呢?一堂《妙言妙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还让他们在无意识中就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这样的教学不正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味儿么?经常在课堂上说学生无法准确区分修辞手法,倘若我们也像福建省的施笑妹老师那样上一节《景物描写中的排比》,通过群文让孩子自己探索出排比的奥秘,这样的记忆岂不是比老师一味的灌输要牢得多!
十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境很多都历历在目,他们的课堂虽说是精心准备,但课堂上面对孩子们的童言童语,他们的应对自如却并非刻意雕琢,这样的课堂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群文阅读的课堂真的就能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这不是我们一直以来对学生的期望么?我们每一年都在搞读书节活动,但学生真正读了多少书我们都心知肚明,为什么学生不爱读书,为什么非得要用“读书节”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记起还要读书?说实在些就是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即使是逼不得已也很多应付了事,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之处。群文阅读是全民阅读的课堂实践,要让全民阅读成为现实,让中国人摆脱“不爱读书”的困境就必须从孩子抓起,让他们自觉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一点群文阅读教学确实做得很好。
回来之后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加入到群文阅读的行列中呢?正如 2 蒋军晶老师讲的一样,我们的课改要求教师少讲,但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群文阅读的课堂每一节课要给孩子读那么多文章,这就逼得教师少讲。这样看来,群文阅读确实也和我们的课改是相通的,群文阅读正是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第二篇: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悄悄的革命
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悄悄的革命
——开江中学实验学校校本教研实践
王成英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2015年4月23日—4月24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在成都七中举办的“四川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范式研讨及观摩活动”,这次活动中,一场场专题报告,一堂堂精彩的观摩课,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个阅读的秘密花园,我意识到语文课堂又在悄悄的革命了。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的背景
(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虽然现在中考语文、数学、外语都是120分,但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语文学科的分数上涨到180---200分,高考对语文学科的要求更高,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更高。国家加大了对母语教学的力度,尤其是对传统经典文化的重拾,就更加促使“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这一课题的诞生。
(二)与会专家指出,目前大多数学校语文阅读教学表现突出的问题有:注重教材阅读教学的研究,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研究;重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剥脱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自主阅读的习惯差,学生未来发展的路径和眼光比较窄小。“群文阅读”它以阅读教学为契机,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了阅读的量,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阅读数量,提升阅读质量,改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群文阅读概念及形式
(一)群文阅读概念
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所长、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博士对群文阅读进行了阐释,群文阅读是把一组文本,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倡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推理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它要求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
(二)群文阅读形式
1、单元带整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无缝连接。
2、单元重组——打破传统单篇教学观念,取舍得当
3、主题阅读——一带二,或一带多,由课外回归到课内的需要。
4、整本书阅读——与课外阅读无缝链接,促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三)课堂课件展示
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市的知名青年教师为大家带来一堂堂与众不同的阅读课。一堂课就讲了五六篇文章,与传统课堂中一篇文章讲几节课截然不同。如:成都七中 姚 钰《动 物 漫 记》————动物的拟人化描写(看屏幕、解析整个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围绕教师的问题细细地、静静地品读。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其实课堂并不热闹,但是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这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师阅读与儿童阅读的合作与对话,形成了师生学习合作共同体。孩子在课堂中的思考力和阅读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所给出的答案也往往让我们耳目一新。
三、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
群文阅读要在有限的单位时间里要读好几篇文章,客观上决定了“群文阅读”和单篇文章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群文阅读”的课堂里不强调字词,不做繁琐的分析,也不一味感情朗读,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不可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群文阅读有自己的教学取向: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就像人们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自行车中学会骑自行车的,阅读也是在阅读中学会的。尽管教师的讲授、示范有很大的作用,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个人的阅读策略一定是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而成的。我们的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读得太少”。单篇课文的教学老师也在强调“多读”啊,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并没有读的新鲜感和探究欲,没有多少人是愿意去重读一篇“一目了然”的短小的文章的,尽管这篇文章可能有其精微深刻的地方。“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会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的主动阅读会占取很大的比例。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前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在20世纪初就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教育观点:在学校里往往只发现记忆力:读课文,讲述、背诵。而一个记忆不好的儿童往往可能是很有能力、很有才华的人。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我们的“课文教学”不能否认还是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缺少质疑和发现。我们在课文教学的课堂里,即使有问题,问题大部分是老师的问题,即使有发现,发现大部分是老师的发现。有人也许会问,单篇文章的阅读难道就没有真问题、没有真发现了?师生间就没有思维的碰撞了吗?当然有,但我们仔细想想,那些疑问和发现往往是读者将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与自己曾经读过的其它文章、个人的生活经验或生活情境中的类似事件(文章的另一种形式)加以连结后产生的,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群文阅读”。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们的孩子阅读能力还在发展中,很多孩子在读一篇文章时还不具备连结其它文章的能力。而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例如一则报道说维生素C多吃大有好处,再一篇文章说多吃维生素C有害健康,这样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读完以后,疑惑自然来了学生会努力想做出判断,于是,就会自我发问、重读、辨析„„“群文阅读”的方向,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课堂里,能通过比较阅读,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
3.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大家都明白,课文教学比较强调逐字的阅读、朗读和美读。凡是阅读教学的研讨,都强调有感情朗读,就像“一好遮百丑”,课堂上的书声琅琅可以掩盖这堂阅读课的其它许多不足和“失误”。逐字的阅读、朗读以及美读当然重要,那么,除了朗读和美读,我们还可以怎么读呢?我们还可以默读,我们还可以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过去,信息交流缓慢、不够准确、有限并且昂贵;如今,交流变得快捷、相对准确、无限而且廉价,但同时也将我们淹没在信息之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要求每一位成熟的读者每天进行理性选择、分析和理解。因此,那些帮助我们获取信息、更适于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跳读等,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且让学生学习和实践。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的各种阅读技巧得到有序的训练。
四、选取“群文”的策略途径。
明确了群文的价值取向,“群文”从哪里来,选取“群文”的依据、标准是什么?这是“群文阅读”的基石。“群文阅读”的前提是选好文章。教师要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内容选择,进而才能进行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教学。“群文”的选文标准要严谨、要有针对性。它的“组文”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是可读。每个学段的选文标准,首先要依据孩子年龄段的特征和孩子的知识水平来选。低年级的孩子的文本的选取多选取故事性强的文本和适宜于诵读的文本,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初中生的文本选取要注重文本的文体特征,又要文本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高中生文本的选取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思辨力、审美力。
(二)是典范。所选文本文字精美,文学性强,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振奋和启迪,培养学生的开阔视野和千秋家国情怀及勇敢、正直、奉献等品德。
(三)是可操作。适合课堂上阅读,成篇、选段、选句都可以,篇目不长,对语文教学具有示范性。
(四)是体裁多样。说明文、学术文、议论文、科技小品、新闻通讯、杂感、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童话、电影文学、民间传说、对联、歌词、小品、广告„„凡有利益教学的,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皆可。
(五)是议题角度多元。从语文学科的知识这个版块来选择议题,文本的内容、文本的写作技法(设置悬念、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文本的风格、文本中描述的对象、文本的主题等。譬如,从体裁的角度来组文,有关春天的散文一组,有关春天的诗词一组,又如:以节气的角度来组文,有关端午文化的文章一组(包括端午的诗词、散文、对联、传说)还如从作者诸多作品的角度组文,李清照的前后期的词组文,可以了解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诗词风格。又如,从文体特征的角度组文,事理说明文一组,事物说明文一组,写景抒情散文一组,这里散文一组等。
但无论选择怎样的角度设置议题,群文阅读选文尺度紧扣课程标准。必须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从教材的知识体系出发,切合不同学段的语文知识体系,切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超前或之后的议题的设置,都是不利于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完成。
五、群文阅读教学的路上,我们且行且思。
群文阅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好处多多,拓宽视野,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能力。但是,群文阅读教学,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分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群文”只是达到阅读教学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阅读”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课文都上成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不能取代教科书,它是对教科书的补充,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阅读教学的颠覆。我们要做教材阅读教学的引路人,同时也让群文阅读教学为我们语文教学增光添彩。谢谢大家!
2015年10月29日
第三篇: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我们知道教育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事业。很少有人会把教育当作是一场革命斗争。面对学生的心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校并不快乐”“老师一点也不可爱”,我们往往会强行学生从属我们的权威。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教授的观点。
一、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不确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的正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会不自觉地舒一口气,或会心的微笑一下,而当学生回答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是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上来。对于这种现象,佐藤学教授分析到“在这些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这就提醒我们,确定或不确定的答案,我们都要重视,尤其是不确定的,包含有创造思维的过程,应该更为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现相互反响和激荡,课堂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了。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学生思考的威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个性思维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这些个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创造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不同的音响,奏出和谐的音乐。
二、教学中要学会倾听
佐藤学教授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教授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第四篇:参加“群文阅读—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培训汇报总结 - 广元市081中学
参加“群文阅读—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培训
汇报总结
彭
钊
4.27日—4.29日,我们一行三人到重庆参加了“群文阅读—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培训。这次培训由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办,学语文之友杂志社承办。本次活动由专家报告、名师展示课、专家团队评课组成,重在展、评课。现场有7位名师献课,有1000多位初中语文一线教师参加,活动突出了课堂改革实践活动的引领和探索。
培训活动的流程
4月28日上午8:30—9:30 举行了开幕式;9:10—10:10由北师大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漆永祥做报告:从古人读书作文之方看群文阅读与经典阅读;10:10—10:20 由重庆市三所示范初中之一的珊瑚中学进行才艺表演;10:20—11:50 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潘庆玉上展示课:月是故乡明——现代乡愁诗选读,重庆市语文特级教师李永红上展示课:科学小品文的“多面孔”;下午14:00—16:20 由树人教育研究院教研中心群文阅读研究与推广人上展示课:不一样的青春,河南省骨干教师三门峡市外国语中学高级教师王春波执教:人物的蜕变成长,成都市优秀教师关月执教:说话之道;16:30—17:10 由漆永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研究室主任王方鸣、东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孙立权、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赵亚平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评课。4.29日由重庆市语文特级教师李永红作报告:课文为基,澄清核心知识—我的群文阅读实践;9:20—10:50由吉林省骨干教师娄爽执教:别样的春天,贵州省遵义市“国培”教师张琴执教:发现语言描写的奥秘;11:00—11:30由湖北省教育科学院特级教师、中语会副主任史绍典、山东师大教授潘庆玉、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小娜、河南省特级教师国培专家丁亚宏以对谈形式评课;11:30—12:00由文学博士,人教版出版社编审、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作总结。整个活动有序而高效,让人获益匪浅。
群文阅读的浅认识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也就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构建达成共识的过程。阅读中学生主动探险,主动发现问题,学生身心得到解放,心灵得到张扬,激发了阅读兴趣。是近年来在我国语文教育界逐渐兴起的一种阅读理念,群文阅读突破了课本、课堂、甚至学校的限制,实现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群文阅读是探究性的阅读教学。它的基因里就潜藏着自主、合作、探究性因素,帮助教师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阅读教学理念。它是单篇精读课文的补充,是单篇课文的精致走向多篇课文的粗犷。群文阅读淡化文常、词汇、语言等方面知识,重点训练的是学生的高级阅读能力,特别是多文本的信息整合能力。
群文阅读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引领语文教育由思想封闭走向思想解放,由个体学习走向集体构建,由知识灌输走向寻求共识,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阅读兴趣。
群文阅读是带着生活的真实阅读。它建立了很好的阅读场和参照系,是未来走向专题阅读和专题研究的必由之路。将来学生写论文等去刚翻阅读资料,实际就是进行群文阅读,所以说它是实用的阅读。
初中群文阅读才起步,我作为语文教育战线上一名老兵,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顺应课堂改革的潮流,乘着课堂改革的春风,以切实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己任,健步走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路上。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群文阅读的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阅读积累时期,语文群文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群文阅读的意义,不断优化群文阅读的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1.抓关联点,以点带面
群文阅读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寻找群文之间的关联点,搭建起多篇文章之间的桥梁,做到以点带面。那么群文阅读过程中,多篇文章的关联点有哪些呢?同一主题阅读。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展开阅读,通过同一主题文章的阅读,掌握该类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同类体裁阅读。教师以同一体裁为关联点,将群文按照小说、散文、诗歌等进行组合,以某一篇文章为辐射点,展开同体裁阅读,把握该类体裁阅读的阅读特点与规律;语言风格阅读,就是将风格相似或者相同的多篇文章组合起来,通过群文阅读,把握该类文章的语言特点与艺术魅力,强化学生语言品味的意识;写作方法阅读,就是将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进行组合,如将运用对比的多篇文章组合起来,强化学生对对比写法认识与运用等。群文阅读的关联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语篇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地抓阅读关联点。2.求同存异,发展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群文阅读要着眼于小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不仅进行同文阅读,发展学生求同思维,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求异,提升文章阅读感悟能力。群文阅读中,求同存异将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阅读思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求同巧拓展。传统阅读视域下,阅读形式单一,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语文阅读思维不灵活。求同思维是基于多篇阅读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巧妙的拓展阅读,实现从单篇到多篇的拓展,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从单篇到单元比较等。求同巧拓展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强化相同文章阅读思维发展,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同一类型文章阅读,发展学生阅读思维。求异谋深入。文章阅读要深入,不仅要寻求文章之间相同点,更要善于寻求多篇文章之间的不同点,求异是对求同的深入,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做到点面俱到。教师在引导学生求异过程中,不仅要善于从面上求异,探求多篇文章在整体上的不同之处,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点上求异,通过点上求异,分析文章局部的不同,发展学生同中求异的阅读思维。3.读写结合,互为促进
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读、写、听、说等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这几者有机融合起来。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相长,互相促进。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对文章的主题、写作方法、文体等形成鲜明的认识,如何将阅读感受与体会及时转化为实际能力,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习惯,将阅读感受与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强化阅读成果。
4.丰富载体,激发兴趣
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积极开展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竟读意识;设置读书角,通过外在环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借助读书节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等。总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具有自身独特优势,教师要精心指导群文阅读,使之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