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匠精神与中国创造全
17届高考政治备考:工匠精神与中国创造
二、【考点链接】
1、《经济生活》分析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质量。因此,要大力弘扬质量文化,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
(2)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实行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群众关切,着力改善质量供给,深入开展制造业、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努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3)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4)企业要树立服务意识,履行社会责任。要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质量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争先创优,大力提升质量总体水平,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为建设质量强国贡献力量。
(5)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做到以质取胜。第一届质量奖颁奖大会得奖后,华为高层提出“以质取胜”的目标,企业想要拿到世界的通行证,在高端品牌市场站住脚,必须跟国际标准接轨。在未来,企业在竞争力上唯有走高端品牌,走高质量道路。
2、《政治生活》分析
(1)政府职能。组织经济建设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创新,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2)政府的宗旨和原则。世界已经进入质量时代。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加快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加快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这是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3)国际竞争的实质的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尤其要重视以质量提升来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充分运用了质量基础标准的引领作用,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文化生活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文化对人的影响。
(5)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匠精神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生活与哲学》分析
(1)意识具有能动作作用,要树立正确意识。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引领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因此要树立质量意识,改变不良习惯。
(2)实践出真知。中国海洋石油981平台投产以来,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以质量管理为主线、覆盖生产运营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体系,创造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质量领域的优秀标杆。这是重视实践作用的结果。(3)辩证否定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评比中国质量奖,旨在表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质量领先、技术创新、品牌优秀、效益突出的组织和对促进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这启示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树立创新意识。
(4)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5)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评选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实施,下设质量奖和提名奖,旨在表彰国内质量领先、技术创新、品牌优秀、效益突出的组织和对促进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这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跟踪试题】
1.“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必需有“工匠精神”作为支持。这对企业经营者的启示是()A.采用新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根本
B.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最重要 C.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产品质量才是企业长久之道 D.扩大融资渠道,提升品牌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2.与“工匠精神”体现的价值观相同的中国典故是()
A.曾子杀猪 B.庖丁解牛 C.苏武牧羊 D.孔融让梨
3.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之所以要提倡工匠精神是因为它()①关系到技术的深度革新和行业发展的水平②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基础 ③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经济劳动的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为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栏目。该节目制片人岳群说:“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种“共识”()A.体现了价值观决定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B.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5.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文物专家用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修复文物。工匠精神是我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①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物质载体 ③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 ④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从辩证法角度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②应适当放松对量的关注,提高对质的追求 ③强调企业创新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找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大会强调,全面加强质量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全社会质量创新活力,助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始终严格质量监管,健全法规制度,创新监管手段,推动质量共治,严守质量安全底线。根据材料,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竞争优势,需要()
①靠树立品牌形象 ②靠企业科技进步 ③靠翻新产品花样 ④ 靠产品适销对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质量文化,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重视商品质量的经济依据是()A.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密不可分
C.重视使用价值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 D.重视商品质量就能提高经济效益
10.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群众关切,着力改善质量供给,深入开展制造业、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努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上述材料对企业的启示,最重要的是()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C.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D.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11.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材料警示市场主体要()A.承担社会责任,不以营利为目的 B.以市场为导向,努力调整经济结构 C.坚持诚信经营,遵守法律和道德 D.转变发展方式,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12.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质量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争先创优,大力提升质量总体水平,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为建设质量强国贡献力量。建设质量强国需要()①国家加大对造假、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②企业经营者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③消费者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第一届中国质量颁奖大会得奖后,华为企业高层提出“以质取胜”的目标,认为企业想要拿到世界的通行证,在高端品牌市场站住脚,必须跟国际标准接轨。在未来,企业在竞争力上唯有走高端品牌,走高质量道路。企业跟国际标准接轨应()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②扩大投资规模,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④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争取更多的企业利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4.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加快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加快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从政府角度来看,这表明()①我国政府是公民的政府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各级行政机关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尤其要重视以质量提升来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充分运用好质量基础标准的引领作用,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我国政府行使()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加强社会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16.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引领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因此要树立质量意识,改变不良习惯。这说明()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17.中国海洋石油981平台投产以来,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以质量管理为主线、覆盖生产运营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体系,创造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质量领域的优秀标杆。这表明()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评比中国质量奖,旨在表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质量领先、技术创新、品牌优秀、效益突出的组织和对促进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这启示我们()A.创造性思维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逆向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C.要树立创新意识,革故鼎新 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9.会议强调,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从哲学上材料说明()①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意识对物质起促进作用 ④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20.中国质量评选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实施,下设质量奖和提名奖,旨在表彰国内质量领先、技术创新、品牌优秀、效益突出的组织和对促进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指导作用
C.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1.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22.近年来,青睐海外网上购物的“海淘族”越来越多。扩大内需,既要开掘潜在消费力,也要留住现实消费力。从文化历史中不断探寻品牌价值,并结合精细的做工,是欧美国家奢侈品遵循的创新之道,也是中国奢侈品牌的软肋所在。乔布斯的经营哲学是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员工像时待艺术品一样对待每一款产品,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融入其中。
(1)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留住现实消费力。(10分)(2)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解读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10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材料一:截止2015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其中日本为全球最多,多达3146家,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这些国家的长寿企业普遍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热衷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这种特质被称之为“工匠精神”。而据我国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内资企业相对“短命”,近半数的企业年龄在五年以下。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一味追求“短、平、快”的即时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企业和产品的品质灵魂,从而造成我国企业“死亡率高发”。
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呼吁工匠精神回归的总动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探讨我国企业该如何发扬“工匠精神”,摆脱“短命”的命运。(1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党和政府该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有所作为。(12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现如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普通工人李世峰,凭着一把得心应手的榔头和对技术的执着,成为我国飞机制造领域知名的钣金工大师。榔头在他的手里是那样的听话和灵活,在加工零件时想敲哪儿就敲哪儿,想敲成什么样就敲成什么样。当然,这样的高超技术不是天生的,用李世峰自己的话说,他的技术是用数十年如一日平凡的坚持、磨炼,敲榔头敲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经过一次又一次难活、苦活的磨炼,李世峰的钣金工技术才日益精湛,零件一次交验合格率多年来一直是100%,人们称为出神入化的榔头大师。平凡岗位上的李世峰,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平凡。(1)有人认为:“在平凡的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李世峰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是用数十年如一日平凡的坚持、磨练,敲榔头敲出来的。从事物发展的状态角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给你带来的启迪。(12分)
(3)加快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离不开匠精神。请就企业如何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建议。(4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10分)
(2)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从个人的层面,说明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12分)
(3)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4分,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
26.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互联网时代,创意为王不假,但创意之王,不是出位低俗、投机取巧,而是做到极致的产品。在创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不断钻研的工匠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还会被真正有责任、有远见的企业请上头等舱。走捷径会取得暂时成功,但只有秉承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才能获得长久而更巨大的成功。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点,分析如何利用工匠精神促进互联网创意的发展。(12分)(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在社会发展中,增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法。(4分)
2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10分)
(2)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从个人的层面,说明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12分)
(3)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4分,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
28.(26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在效率速度和创新时代则有些过时了,其实工匠虽已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但他们代表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在当下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其内涵十分丰富: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保质保量、不投机取巧,耐心专注、不断完善,专业敬业、力争第一。
要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尤其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坚守这种精神能让我们自省和自信,在产品的个性化、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追求质量,而非粗制滥造,重视质量、打造品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每一个环节,打造一流产品,带动中国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站稳脚跟。
(1)有人认为,应当把“工匠精神”塑造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对此你的看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10分)
(2)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解析其合理性。(10分)
(3)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当下,如何使“工匠精神”落到实处?(6分)
29.(26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的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o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特的造园艺术被西方国家所推崇。目前,已有40多 座苏州园林先后落户30个国家及地区,漂洋过海传播中国魅力。
“异地落户”的苏州园林,水榭、亭台、拱桥、长廊、漏窗等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元素应有尽有,布局精巧韵味独特,亭台楼榭绿树掩映,处处透出大自然的情趣。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元素,采用全钢结构,引入纳米、碳纤维等多种技术提升中国园林的技术含量。中国工匠秉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者相得益彰,打造了一个个园林精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异地落户”的苏州园林何以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国工匠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秉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正确性。(12分)
(3)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离不开工匠的精湛技艺。请就我国如何造就更多的优秀工匠提出两条建议。(4分)
30.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材料二 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方面,《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包括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解决一批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机制,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如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知识说明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方面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1-5CBBBBD 6-10BABCA 11-15CBCBB 16-20DACDD 21.参考答案: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性力量,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互相影响,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科技、文化生产力等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④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弘扬工匠精神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将工匠精神与现代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更好的满足群众的需要。
22.(1)参考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国奢侈品软肋表明了我们奢侈品市场竞争力弱,科技文化创新能力不强。在奢侈品生产的实践中,应根据我国人民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实现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4分)②文化创新既要传承传统,从文化历史中探寻品牌的价值,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不断融入现代科技的元素。留住现实消费力需要宏扬我国的民族品牌。(3分)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欧美国家奢侈品的经营之道,强化“艺术思维”和“工匠精神”,是提升我国奢侈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3分)
(2)参考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员工把生产的每一款产品都看作是艺术品,而不是普通的产品,这样的生产势必计划周密,过程专注,工艺精益求精。(4分)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员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动创造而不是机械复制的过程,就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而使每一款产品具有艺术特性。(4分)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工匠精神”造就了瑞士钟表业的经久辉煌。(2分)
23.(1)参考答案:意义:①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②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③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保障和增加企业效益;④有利于我国尽快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注:每点2分,共6分,考生答到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本问最高分不能超过6分)
企业措施:①着眼长期发展,坚持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避免追求短期经济利益;②建立长效创新机制,注重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③保障企业员工权益,创建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④致力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每点2分,共8分)
(2)参考答案:共产党:科学执政,提高领导能力,领导制定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工匠精神”的制度;(3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党员在各行各业带头践行“工匠精神”。(3分)政府:制定和完善经济政策,简政放权,引导和鼓励企业培养“工匠精神”;(2分)加强“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宣传和教育,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2分)严厉打击违背“工匠精神”,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获取暴利的违法行为。(2分)
(考生若答到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文化建设职能”、“依法行政”等,可酌情给分)
24(1)参考答案:①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3分)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与基本遵循。(3分)③弘扬工匠精神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重要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平凡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相契合。可见,题中观点是正确的。(4分)
(2)参考答案:①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我们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中推动发展,在永无止境中不断砥砺自我、超越自我。(4分)②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在点滴小事中促进自己的成长与成熟。(4分)③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培养匠人品质,善于把握人生中的每一次机会,赢得成功。(2分)④反对形而上学的“渐变论”,不投机取巧,忌急于求成,在每一天的专注和坚守中 铸就成才之路。(2分)
(3)答案示例:号召员工向技术能手学习,境况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制定相关鼓励制度,激励员工提高职业技能;创造有利条件,组织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建议要围绕企业、员工、工匠精神等关键词,每条建议给2分)
25.(1)参考答案: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3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3分)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4分)
(2)参考答案: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3分)②要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分)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自觉投身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当中。(3分)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分)(3)参考答案:例:用一生创品牌、传万代好手艺。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每句2分,符合题意即可)
26.(1)参考答案:①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发扬工匠精神,能够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用于生产中,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每点4分)
(2)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匠精神是依据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发挥工匠精神的作用就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②意识能够能动认识世界。我们要利用工匠精神深入研究产品,把握生产规律,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③意识能够能动改造世界。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通过工匠精神使其转为为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每点4分)(3)参考答案:通过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从小培育人们精益求精的品格;营造精益求精的社会氛围,发挥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立足于实践,尽职尽责;国家做好相关的规划和引导。(回答其中2点即可得4分)
27.(1)参考答案: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3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 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3分)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4分)
(2)参考答案: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3分)②要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分)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自觉投身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当中。(3分)④要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分)(3)参考答案:例:用一生创品牌、传万代好手艺。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每句2 分,符合题意即可。)
28.(1)参考答案:①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2分)而工匠精神也有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要求,(2分)他们在本质具有共通性。(2分)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2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精神的支撑,需要信仰的力量。(2分)
(2)参考答案:①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在现代化建设中,要重视精神的作用。(1分)工匠精神能够对人们开展的实践活动起到指导的作用。(2分)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2分)坚守工匠精神,有助于实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2分)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坚持群众的观点,走群众路线,(1分)倡导工匠精神,发挥群众智彗,能够带动中国品牌更好的走向世界。(2分)
(3)参考答案:坚持劳动光荣,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与道德素养,倡导诚实守信,坚持创新精神,塑造创新意识。(6分)
29.(1)参考答案:苏州园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其建筑风格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海外人士感受和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5分)“异地落户”的苏州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艺,符合海外人士的审美情趣,使其成功走向海外。(5分)
(2)参考答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o(4分)传统与现代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又可以互为配合,相得益彰i中国与外国在建筑理念、设计布局等方面各有特色,但又可以相互借鉴,和谐共处,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既相互对立,又可以相生相融。(4分)中国工匠在二者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工艺的同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迸,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了一个个园林精品。(4分)
(3)参考答案:答案示例:挖掘整理、宣传古今优秀工匠的精神及其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推崇“工匠精神”的氛围;重视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培养爱岗敬业的人才。(每条建议2分)注:考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0.(1)参考答案: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②企业要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制定能全面反映产品的质量特性,又不违背国家政策,同时企业自身也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标准。③实施正确的经营战略,加大技改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④坚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⑤加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建立健全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
(2)参考答案:①微观上要加强市场监管。要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十分完善,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上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要组织开展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活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②宏观上要搞好公共服务。品牌建设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要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政府以人为本,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重要措施。
第二篇: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1、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几年前到巴西,一位华侨朋友告诉我,这里的许多商店都在卖中国货,很便宜,不过„„“不过什么?”在我连连追问下,朋友有点窘迫地回答:“就是质量,似乎差一点„„”“举例、举例”“譬如,圆珠笔,买一大把,不是不出水,就是漏,结果把孩子们的书包、课本、衣服都弄脏了。当地人直摇头。”朋友的话,让我脸上觉得有点发烫。
真没想到,在2016年1月4日召开的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也发出了同样的诘问。他说:“我们的钢铁产能已经过剩(库存积压到了极限),可为什么却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
这是真的吗?我泱泱大国,军舰火箭卫星都造得出来,小小圆珠又算个啥?
诸位看官,您还真别不信,这小东西目前还真得全靠进口!人们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等荒唐?怎么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咄咄怪事呢?
其实,对这些问题,李克强总理不但在问,而且也在努力予以回答。我们在他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问题的症结不是别的,就是在今日中国之国民身上非常缺少一种叫做“工匠精神”的东西。工匠精神并不神秘。说穿了,就是精、益、求、精4个字。只要我们能把这4个字融会贯通,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生产环节和每个管理监督层面上的每个人的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把违背精益求精的一切行为模式视为工作乃至生活上的底线和警戒线——这世界上还有13亿中国人办不到的事情吗?完全可以这样设想,目前中国在经济“换挡期”所遭遇到的种种供给侧方面的难题,都可以在“工匠精神”的孵化中得到相应的破解;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在产业转型产品转型工艺转型中所渴望的那种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质的飞跃”也不会可望而不可即。同样,有了“工匠精神”,中国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国外产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还会迟迟得不到满足吗?
话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让“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却绝非易事。笔者所说的“扎根”是指使“精益求精”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素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推进,恐难奏效。其根本原因,或者说与之抗衡的力量恰恰来自我们的历史传统,来自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劳作方式,在数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形成与固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豆架瓜棚式、桑麻耕读式的松弛怡然随意,早己嵌入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老舍先生曾将这种散漫随便不认真的性格形容为“汤泡饭”。而要改变、打乱或更新这样的散漫随便,呜呼!非一日之功。
如果我们把在自然经济中形成的农业社会的生活理念视为“工匠精神”的潜在阻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对金钱赤裸裸的膜拜与渴望的社会氛围,那种毫不掩饰不顾一切地试图迅速发财的急切心态,则会彻底瓦解“工匠精神”。浮躁的确是工匠精神的大敌,而由贪婪的欲火作背景,以投机取巧为时尚的浮躁则是一切精益求精价值观和生活原则的死敌!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要想在一切生产领域树立“工匠精神”,就必须首先以强力手段制止那些毫无道德约束和信用底线的非法牟利行为;强力制止目前依然大量存在的,手法不断翻新的制假造假活动。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让“工匠精神”得以健康生长的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事实上克服浮躁,并在各行各业形成严谨、认真、好学、钻研的社会风气是培育和滋养工匠精神的最佳土壤和最好的孵化器。
万物同理,如果我们把“工匠精神”再扩展开来,将其宽泛地归结为一种认真细致严谨精准的工作态度,那在今天的中国又有哪个地方、哪个行业、哪个岗位、哪个人不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呢?习近平主席在谈到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时,曾提出要“精准发力”。他在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也曾反反复复强调要“精淮扶贫”。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而广之地联想到,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协调的精准精细同样也是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的一部分。可见,不仅是在普通经济领域,即便是在国家的决策部门的决策领域,也同样需要有“工匠精神”,它的认真和一丝不苟。写到这里,想到了毛泽东的一句老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第三篇:工匠精神与制度
“工匠精神与制度”
现如今,时兴提倡“工匠精神”,然而很多人只知道“工匠精神”的美好愿景、了解它的浪漫潮流趋势,却并不知道我们不仅仅缺乏“工匠精神”,我们甚至在“工匠制度”方面都有缺失。主题模糊,造成了我们坚持和精神的缺乏。
很多生产一线的朋友也不一定懂得“工匠精神”为什么不叫“工人精神”?个人认为:因为工匠是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功,所以重视细节;而工人对领导负责,不关心实际,只揣测圣意,自然会浮躁、短视、投机,这是制度的必然,无关人品。当然这仅仅是从表象来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其差别还在于本质。“工匠精神”非常不容易实现,倒不是说技术层面上不能赶超,而是从艺德方面无法轻易超越。
“工匠精神”之所以不容易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是个抽象的词语,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要求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有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具体点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这个简单的概念之所以在当下的中国会这么火,原因更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咱们缺乏这个东西。
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并不是做不到拥有这种精神,而是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面临着三个非常独特的现实状况。首先是中国跑得实在太快了,其次是中国的机会太多了,第三是中国的企业家普遍没有安全感。
改革开放前,家里有台黑白电视机,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看,这是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来,中国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短短三十年中,我们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我们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我们眼看着自己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速度和规模,难以想象。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怎么可能苛刻他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就像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在我们的“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维持优势的必须,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忽略其他细节因素,先通过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因为组织规模过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
也正是由于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那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我们这一代人是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新旧时代交换的地平线上,既能看到新时代的朝阳,也能感受旧时代的黄昏。就如同辛亥革命后,既有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装革履梳着分头的新青年,这两种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文化,享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对不起,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
80年代你刚卖两天小商品发了财,90年代股票就起来了,你刚玩上股票,00年代房地产又暴涨了,你房子还没捂热乎,10年互联网又来了,电风扇、钢铁、汽车、飞机、电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人工智能„„这样一个三十年就从工业1.0飞奔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机会也太多,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社会的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后心血来潮,非要跟自己较劲,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绝世好刀,宝刀出鞘准备纵横江湖时,发现大家早跑到乐视网看《太子妃升职记》去了,逗比卖萌成为了社会主流,谁还跟你舞刀弄剑啊。
这就是过去的中国,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你固执的守在自己那个世界里精益求精,这不是精神,这是愚蠢。
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市场和价格充分竞争,另一部分市场和价格还处于垄断,这个巨大的断层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而中国的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工匠精神,“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的,如果你连自己的明天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研究这些东西。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不是没有工匠精神,而是当时根本就不能有工匠精神。
至于很多人说的,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个人认为不能苟同。因为众所周知,价格从来不是理由。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中却非常普遍。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键每一个位置都要经过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迭代,甚至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于他们。但是你注意,这些互联网产品可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这件事本身,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用脚投票,你体验不好就没人用。而封闭的制造业里,评标专家们靠关系投票,你体验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既然价格因素都不是什么理由了,个人认为产业链的位置就更不是理由。曾经看到一份报道,采访一个给人代工生产童车的老板。记者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啊。记者问:为什么牛哄哄的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啊。记者问:为什么只有你能解决?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啊,因为我努力理解消费者啊。“比如那张床,我知道消费者舍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婴儿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个摇马,我知道消费者不愿意婴儿车推出去是个物件,搁家里是个累赘;比如那个变形金刚般的童车,我知道消费者有时候怀里抱着宝宝,只腾得出一只手。”
现在是不是清晰了些许?其实微笑曲线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你因为自己是代工就从来不动脑子。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那个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你价值链上的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工匠精神这个东西,是有背景的,在不同的时期你的需要也不同。比如说在企业早期的时候,你要快速地去了解用户、了解市场,这时候你如果不了解你的方向,你拼命地去弄工匠精神,可能铁杵磨成针,然后发现这个针根本没人用。而当企业大到一定的时候,如果你继续疯狂地生长,缺乏工匠精神,可能最后变成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了。
现如今,中国的规模已经足够大了,发展速度也日趋平稳,大势所趋是该开始追求工匠精神了。德国和日本这种工匠国家,我们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这个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工匠制度”在过去的很多基层创业者手里被认为是铁规,是要求。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想法不能影响主流而忽视它,因为这会破坏将来创业人的思想,代代传承之下呈几何增长。上世纪末的这些创业者们继承了数千年商界前辈吃苦耐劳的精神,攒下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然而,面对新老时代的交替,没有经验可循,平等、自由、民主这三个词在新中国推翻了“封建”、“帝国”等三座大山后,像一颗不甘退出的毒瘤附身在这些身处新老世代交替的商界初级创业者们。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创业者们的地盘既没有垮,也没有壮大,半死不活的刷着存在感。这个现象到目前也有很多人弄不清楚原因。其实很简单,“工匠制度”没理解透就踏上了追求“工匠精神”的路途,肯定会渐行渐远。
当然,很多老板们针对公司、各部门、建立了或完善、或正在完善的制度。这些制度历经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理论上来说经过了实践和检验,具备合理性。但是,这些都仅仅是自己的评估,有其合理性,也欠缺那种科学性。这时很多创业者们就说了,谁说我的制度不行,我的方法不科学,我能坚持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甚至更多年发展到现在,尽管没壮大但是也没有破产,这就证明是科学的,合理的。对此,个人不愿意争执这个问题,就举个例子吧:剑客踏上征程,出剑者有可能生、有可能死;抱剑者未必生、未必死;横剑者多半生、或能死。这个例子讲述了三种创业者:勇往直前事业日渐红火的人、守成求稳事业不温不火的人、疲于应对事业日渐式微的人。
勇往直前事业日渐红火的人,身边有一个团队,在“工匠制度”下衍生出了“工匠精神”,做到了制度下的大公无私,升华成了将士用命般的精神。这些人现下都生活在镁光灯下,是创业的神话、财富的神话、是成功的典范。
现如今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能靠儒家,必须要靠法家。国内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请正视自己的不足。
阚宝超
第四篇:教师与工匠精神
教师与工匠精神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可谓是对教师的最美赞誉。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将教师职业神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师不过是三百六十行其中之一行,教师不过是亿万普通劳动者之一员。因为社会需要以及分工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每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牲和不可替代性。教师的工作有别于其它工作,确实很重要。“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社会拒绝次品、废品和危险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要把这些懵懂的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成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离不开教师的精雕细琢,耐心打磨。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经济改革中需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从事的培养人的工作,可谓是精细中之精细,在教师的工作中何尝不需要倡导工匠精神?“教书匠”是社会对教师的戏称,在笔者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工匠。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效果,这正是我们积极推崇的时代“工匠精神”。
我国的教育专家吕型伟有一个教育名言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既然是事业、科学和艺术,只有不懈的努力用毕生的精力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达到科学和艺术的高峰,教师的“工匠精神”不可以或缺。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在笔者看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这一桶水还要常换常新,最好是长流水。其实,不仅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更主要的是怎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这并非易事。教师要依据教育规律,根据教育实际摸索出最适合的方法,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效果。众所周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教学中并不排斥做必要的强化训练。教师也有必要采用师付带徒弟的方法,手把手地教学生。人们总结出,教育是一门慢艺术,需要小火慢炖,急不得,需要不厌其烦,诲人不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可能会出现“反复”现象,教育不容浅尝辄止。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工匠,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的教育固然需要教育家,但更需要大量的一线教师。既然做不了教育家那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将“工匠精神”带到工作之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五篇: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一个企业屹立不倒的源源动力。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义务,更是我们企业的责任,面对着生产成本以及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公司势必将受到冲击,面对国内外对核心科技的垄断,为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已经是迫在眉睫。
公司在高举创新大旗的时候,作为员工的我们应该有什么样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呢?其中培育“工匠精神”才是我们不可忽缺的必练内功。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可见工匠精神已经超越繁复的产品和服务标准,成为一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精神追求,成为工匠职业自豪感的支撑与源泉,同时也成为产品可信可靠的终极保障。
一、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处于深度危机之中,这种环境给我们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增加了难度,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短期内难以回升,制造业面临新一轮洗牌,这都迫切需要依靠创新来推进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能充满活力,企业才会持续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中国应急产业的引领者及上市公司,公司一直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逐年增加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创新投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公司由应急交通工程装备向应急装备拓展,就必须站在创造和引领市场需求的前沿,按照装备智能化、精准化、无人化、网络化的新要求,围绕应急交通工程装备、应急救援处置装备进行预研、科研。只有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引领新产业,才能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二、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立足之本
不可否认,“工匠”的作用和价值,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被轻视,认为“工匠”从事的是简单与重复的劳作,是低价值的可以被随时替代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没有工匠精神的踏实,就没有创新精神的飞扬。因为灵感更会光顾踏踏实实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只有孜孜不倦探索的人,才会比别人更早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突破难题的钥匙。依靠空想的所谓创新,往往就是实质上的避实就虚,经不起硬碰硬的考验。我们崇尚的科学精神,本质也是一种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不断地试验、总结、验证、归纳,直至发现事物的规律。
目前科技研发部全体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开发中,科技人员如何做好科技开发?那不仅仅要熟知公司各类产品,并涉猎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更多的是需要把客户的心理需求和不同人的性格特点研究得非常透彻,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轻松自如的面对更多不同客户的需求。而在研究怎样跟别人交谈、研究要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在实践这种工匠精神了。
三、工匠精神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其实无论什么在条件下,我们都深深地知道:几乎每一次变革性的创新与创造,其实都是对基础层面的突破,都离不开匠人精神。无论是爱迪发明电灯,还是乔布斯创造苹果,都是匠人一样的对工艺、技术与科技的陶醉、痴迷与精益求精。无论是日本科技的腾飞还是美国技术的领先,都是匠人一样对基础和基本层面经年累月的关注执着,拓下了丰腴的沃土开出的绚烂之花。没有匠人精神,买来的东西一样还是人家的;没有匠人精神,现有的技术研究保不准会落在谁的手里;没有匠人精神,新科技新技术也终究不会是我们的。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才有了如此完美的产品,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
四、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密不可分
创新和工匠精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吧,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这两者的紧密结合而相互的作用。工匠精神离不开创新精神,但假如所谓的“创新”离开了工匠精神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气?如果心里面天马行空,但是又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的话,那人就会时刻充满着浮躁以及焦虑,那种希望通过付出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多的成就的价值观就容易不知不觉地左右着人们的价值体系,就会让人产生脱离现实去追寻一些自己也不确定的目标,远离那种对工作对事业专注、执着、坚持和投入的人生态度。
工匠精神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实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的。长久以来,正是由于公司每一个人对产品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每个人成长之路平坦,公司的发展之途充满希望。这种坚持也让持久创新变得熠熠生辉,更让基业常青成为一种常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工匠精神在背后孜孜不倦的建设和坚守,但是真正推动企业持续进步的却是创新精神。所以说工匠的精神离开了创造的精神。工匠的精神就像一具壮硕的躯干,而创新的精神就像一副生机灵魂,两者的配合才能发挥公司每个人的真正潜力,当我们每个人能秉承工匠精神,充分调动个人潜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让公司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