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法制教育总结
洛阳市第四十七中学
普法教育及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教师的法律素质,我校在全校干部、教师中开展学法活动。使广大教师具备了相应的法律知识与素质,能够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全面提高了依法治教、依法施教、依法教书育人,加快了学校教育法制的建设步伐,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本学期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及教育中心工作,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工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与教育工作相关的、与本职工作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校),依法教书育人。继续深入学习了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宣传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江泽民同志有关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由提高中小学教师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深入开展了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了《宪法》及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基本法律的教育,注重培养教师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增强了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遵守国家法律的自觉性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意识。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通过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执法与监督力度,完善教育执法与监督的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使学校教育工作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本学期学法形式是领导干部结合年级组学习,带头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真正地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坚持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形式,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学习和培训,干部自学时间每年不少于40学时,教师自学时间每年不少于20学时,做到持之以恒,注重实效;建立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促使干部、教师学法走上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校务会研究依法治校工作。依法治校,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学校,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并承担违法办学和滥用办学权所导致的法律责任。为提高广大教职工依法执教水平,我们为教职工配发了法制教育系列学习资料,如《普法必读》、《教师法讲座》、《教育行政干部、职工法律知识考试资料汇编》《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资料, 并组织进行了教师普法考试。
同时动员和组织热心学校法律援助的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培训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向全校师生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素质,为需要法律援助的职工提供无偿法律帮助。通过志愿者法律援助活动调解劳资纠纷、校内外意外伤害事件、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暴力事件多起,获得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不断地变化。如今,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在日益增强,那种对学生管理只有义务规范而缺少权利规范、片面强调学校权利而漠视学生权益、认为受教育者就应该以服从为主以及习惯于用道德评价代替对学生的法律评价的做法已越来越不适用。学校应该依据法律的规定来管理学校,不断提升学校的品质。
第二篇:初中法制教育教案
法制教育
——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中学生
阳春市实验中学 初二(20)班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制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利用校园法制宣传环境,不断充实个人法律知识。
3、通过法制知识有奖竟答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知法、守法,更要懂得用法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讨论法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课题导入
播放课件:法制观念淡薄,在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触犯刑律。
某校学生王某等人乘周围无人,走进学校的一间教室。王某对着教室门先踹了几脚,另外两个同学亦接着踹,将教室门板踢下一块。三人接着又钻进其它教室,毁坏了课桌等其他东西,后扬长而去。
问题1:王同学等三人行为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请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青少年在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的情况下,有可能触犯刑律,因为破坏公物也可导致犯罪。)
老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2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王某等人破坏校舍及其他财产行为,应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二)讲授新课
1.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侵害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时却不会保护,吃哑巴亏。
案例 :收到匿名信、匿名电话怎么办?
学生收到匿名信、。匿名电话的事时有发生。所谓匿名信、匿名电话是指 1 来信者来电话者未署未讲真实姓名,或根本不署不讲姓名。其内容多是辱骂、恐吓、挑拔、攻击、骚扰或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匿名信、匿名电话会扰乱收信人、接电话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注意力分散,精神紧张,身心受到损害。
问题2:遇到这种情况,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请同学们讨论。
(得出结论:为避免处理不当,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老师总结:
①保持镇静:既然来信来电话是匿名,说明对方做贼心虚。所以收信(电)者,完全没有恐慌害怕的必要。否则,恰恰是上了对方的当。同时,对来信来电中提出的无理要求,坚决加以拒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让步。
②分析可能:你应该静下来思考,来信来电者可能是谁?原因究竟是什么?从多全方面去考虑:最近和谁有什么矛盾,或自己有意无意地触犯过谁。经过分析,至少可以将来信来电者,判定在一个比较窄小的圈子里,心里稍微有点数。当自己分析这些事有困难时,应该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同学,大家共同来分析。千万不要一个人冥思苦想,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
③设法弄清:当确认又是某匿名人来电话时,你不要急于撂下电话,而是用对话方式稳住对方。同时,示意身旁的人,用就近的电话向电话局服务台查询,可以得到匿名电话的号码。在得知对方电话号码后,就会知道他(她)所在的地区、单位或住所,进一步追踪调查,一般就可以真相大白。
④及时报告:报告老师和家长,也可通过学校报告派出所民警,司法部门会对那些经常地情节严重的匿名来信、电话事件加以追查和处理的。
请同学们记住,即使查不出匿名人究竟是谁,你仍然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不要心烦意乱。俗话说得好:“狗在狂吠,骆驼队照旧在前进。”只要你行为端正,就不怕歪门邪道。
2.遇到什么情况需拨打 110电话?如何拨打 110?
问题3:遇到什么情况拨打 110电话?
(提示:歹徒拦劫、抢劫、交通意外、被绑架、流氓强暴、行凶杀人等情况,需拨打110电话。)
老师总结:
①110系报警电话号码,通过它可迅速寻求并得到警方的救援。110电话台,有公安干警昼夜值班。接电话后,会立即通知警察及时赶赴案发地点,采取必要的行动。“110”报警台,被誉为人民群众的“保护神”。但是,如视拨打110电话 2 为儿戏,随意拨打,必然扰乱公安部门的正常工作,亦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据报载:某市的李某就因拨“110”报假案,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警方拘留15天。
②拨打 110报警电话三项注意事项:
A)、一定要在就近的地方,抓紧时间报警,越快越好。任何有电话的单位、个人及公用电话都应为报警人提供方便。
B)、报警时要要冷静不要慌乱,最好用普通话,按民警的提示讲清报警求助的基本情况;现场的原始状态如何;有无采取措施;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员的人数、特点、携带物品和逃跑方向等。打110还要提供报警人的所在位置、姓名和联系方式。
C)、无特殊情况,报警后应在报警地等候,并与民警和110及时取得联系。有案发现场的,要注意保护,不要随意翻动。除了营救伤员,不要让任何人进入。
问题4:怎么样拨打110报警电话呢?手机没有信号怎么办? 请同学们讨论。
(得出结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电话均可拨打110报警电话,不需加拨区号。)
老师总结:
A)、万一自己遇到歹徒袭击,无法报警时,可委托他人帮忙报警。
B)、手机没有信号的情况下,照样可以直接用手机拨打110电话。
案例 :不懂得使用没有信号的手机拨打110,延误救援良机。
有三位自驾游的朋友不慎连人带车跌落一百五十公尺深的山谷,受困四日三夜后,才获救。其间,他们曾多次想以手机向外求救。无奈一只被摔坏,一只没电了,一只收讯不良。他们还多次移动位置以寻找较佳的收发信号地,但都不成功。如果这三位人士平常就知道110专线,紧急时刻也能知道如何用那只收讯不良的手机拨出110专线,相信他们可以很快获救。
3.(问题5)我们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守法,更要学会用法。那么在校学生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更多法律知识呢?
老师讲解:1.法制副校长和政治课等,他们通过开展 “共建法制校园”、“法制教育宣传月”等活动,使校广播电台、黑板报成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达到法制宣传教育目的。
2.学生可参与校内外的“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辩论会等多种形式 3 的法律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个人法律知识。
(三)集体讨论(分组讨论、抢答)
法制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抢答形式,答对奖一支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什么时候开始实施?(1999年11月1日)
2、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社会危害性)
3、犯罪的三大特征是什么?(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
4、已满多少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16周岁)
5、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学校教育的三个面向是什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7、未成年人旷课、夜不归宿是不是违法行为?(是)
8、请列举出至少四种常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迷幻剂LSD)
9、醉酒的人犯罪,是否应该负刑事责任?(是)
10请列举出四种传统的赌博形式。(扑克、麻将、牌
九、骰子、抽彩、象棋、斗鸡、斗蟋蟀
„„
老师小结: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在此,老师希望通过这次法制安全教育,同学们知道法律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学以致用,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中学生。
(四)总结
老师打开事先准备好法制安全警句,与同学们一起朗读:
1)“常思安全警语,不做违章之事”
2)“要想幸福长,事事要遵章”
3)“安全是幸福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4)事故处于麻痹,安全来于警惕。
5)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6)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7)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
8)骄傲自满是事故的导火索,谦虚谨慎是安全的铺路石。
9)安全编织幸福的花环,违章酿成悔恨的苦酒。
10)安全不离口,违章不离手。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11)安全法规血写成,违章害己害亲人。12)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无情于违章惩处,友情于幸福家庭。
13)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14)记住山河不迷路,记住违章防事故。
15)熟水性,好划船,学本领,保安全。
16)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
(五)布置作业
联系青少年成长的特点,结合本次法制安全教育的内容,写一篇会后感。
第三篇:初中法制教育讲稿
依法治校共建和谐校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根据乐山市教育局下发的依法治校宣传月“十个一”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要集中开展一次以“学法、守法、敬法、用法”为主题的依法治校宣传教育活动。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我们敬畏法律,同时也要用好法律。只有每一个公民都做到遵纪守法,国家才会稳定,社会才会安宁,历史才能进步。也只有每一个公民遵纪守法,家庭才会和睦,生活才会幸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经济才能平稳发展。
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作违法的事。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年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比如:有的同学勾结校外社会青年欺负同学,以借钱的名义对同学进行敲诈勒索,不假离校离家出走夜不归宿,吸烟、喝酒、赌博、偷盗、暴粗口、早恋、接触黄色小说音像、携带管制刀具、吸毒等等。小小的年纪,就粘上了许多劣迹,走出校园,或早或晚,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的九种不良行为,只要你有了这几种不良行为,就很容易滑向犯罪的边缘: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请大家务必自查自纠,随时警醒自己,并及时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真正做到懂法、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借此机会,还有几条建议一并告知大家,希望大家能作为纪律来遵守:
1、不带通讯工具(手机)进入校园,不沉迷于网络。要充分地认识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弊,认识中学生热衷于交往和娱乐、沉湎于虚幻世界给身心健康成长、给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要做到自觉地不将通讯工具带进校园,及时纠正因网络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长钱财和影响学习的行为。
2、不在教学区吃零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不乱抛乱扔,不准损坏公物。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能体现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反映集体中的个体的文明素养水平。洁净的环境不能仅依靠打扫,完好的设施不能仅依靠装备,而要靠同学们的爱护。
4、穿着上不追求时髦,打扮上不标新立异。着装和发型要做到整齐、大方、得体,符合中学生的主流文化和大众趋势,在校穿校服。男生不留长发、鬓发,女生不烫发。学生时代与别人比吃、比穿、比戴没有什么品位,所谓“富贵不能淫”,即使家里的条件好,也不能“骄奢淫逸”,因为这一切非你个人所创造。求学阶段,要比品德好、比表现好,比心灵美,比学习优,比活动积极,比特长显著,这样比才比出今后自己的实力,才能比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5、要胸怀宽阔,如果因小事激化同学矛盾,双方都要退让一步,积极化解矛盾,冷静地处理,不能说一些刺激性的话语、做一些挑逗性的动作而激化矛盾,更不应该大打出手,造成严重的违纪现象。如果盲目冲动约请校外人员,性质会发生更严重的变化,将会受到学校的严肃处理,直至法律的严惩。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我们都应坚决制止,决不含糊。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一起学法、知法、守法、敬法、用法。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去净化身边的丑恶,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共建人类的文明,共创和谐校园。
2014.4.25
第四篇:初中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2016—2017学九年级法治教学计划
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以下是九年级法治教学计划,欢迎阅览!
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加强对我校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推进学生法治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2016---2017学法治课教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三、主要内容
1、充分利用思品课主渠道作用,抓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汇,把《受教育的权利》、《生命和健康的权利》等法律法规和思想品德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2、加强学科渗透。社会课中有关法律的内容,教师要渗透并拓展;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涉及到有关法制的教育,教师要讲透。
(二)课时安排
1、在课时安排上,每学期法治教育课时间各1节课。2016——2017年第一学期《受教育的权利》,第二学期《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受教育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权利是有条件的,即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有义务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并由此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偏远山区的放羊娃很简单地安排他的人生——放羊。为什么放羊,放羊娶媳妇呗,娶媳妇干啥呢,娶媳妇生娃呗,生娃干啥呢,生娃放羊呗。
设疑: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读出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我们不去考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课本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二、讲授新课
1、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58页)
※想一想: 这个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愚昧的人就像驴一样,只是一种劳动工具;而教育可以使人获得知识,脱离愚昧,变成有智慧的、掌握劳动工具、制造劳动工具的人。所以,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那么什么是教育呢?
(1)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德,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的作用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58—59页)讨论、交流:
※结合笛福德信和“阿韦龙野人”的故事,设想一下部受教育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教师讲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59页)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 ※学习语文,能使我们 ※学习数学,能使我们 ※学习物理,能使我们 ※学习地理,能使我们 ※学习思想品德,能使我们 想一想:
※你对“知识改变的命运”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谈谈自己身边学有所成的例子,分析教育对他们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情境活动四:“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的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改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
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提问: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张胜利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促进了他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教师讲述: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②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能成就我们的未来。
正因为如此,国家赋予公民受教育权,并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让公民切实像有这项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几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往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说明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2、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60页)(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讨论、交流)①你能体会小余当时的心情吗?
②王老师倾其全力维护了小余的什么权利?(1)受教育权的含义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相关链接:(见教材P60页)情境活动六:(见教材P61页)
议一议:①孩子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 ? 谈谈你的看法?
②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小丽的情况还有吗?
现实生活中类似于小丽的事例还很多,比如:因为贫困而中途辍学的、当童工的;因为学习不好而中途辍学的、或被勒令退学的;因父母只顾眼前利益而让孩子中途辍学打工的等。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因此,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日起施行。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2)义务教育的含义
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教师讲授:从义务教育的含义中可看出义务教育包含两方面: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等都有责任,而《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保障作用也正体现在这两方面。由此可见,在义务教育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义务。
(3)义务教育的特征 义务教育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①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②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③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以上就是义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
其中,义务教育的免费性的内涵同以往相比,有些变化。过去只是对学生免收学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从今年开始,义务教育对农村的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免收学杂费,义务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将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逐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情景活动七:(见教材P61页材料)议一议:①处罚小淘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
②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对他本人及家庭、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③这个案例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什么特征?(强制性的特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我们要珍惜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兴旺,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内涵和特性;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不容侵犯,受法律保护;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体会人格权利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尊重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加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人格权的涵义及特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教学方法:采用活动式教学、可运用:情景创设、案例分析、主题探究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见教材第三课引言部分)
二、讲授新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我们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知道什么是人格权吗? 人格权中的“人格”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某人“人格高尚”,“某人有伟大的人格”中的“人格”含义一样吗?
教师讲述: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是指人的“精神品格”,而人格权中的“人格”,是指作为法律所承认的“人”的“资格”。所以,人格权也就是做人的权利,是自然人对自身享有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标题)
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24页材料)
想一想: 以上行为,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人格权或生命健康权)什么是人格权呢?(1)人格权及享有人格权的重要性
人格权,是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自然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隐私等,是作为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格利益”。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对自己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所享有的权利,称为人格权。人格权,是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因人的出生而当然享有,因人的死亡而当然消灭。
(2)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分为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权是公民作为人的存在,作为权利主体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权的享有是每个人最高的人身利益。因此保全生命不受非法侵害是第一位重要的人身权利。健康权又称身体健康权,它包括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法律的共同保护,故意或过失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要根据清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承担民事责任,严重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一般都要受到刑事制裁,并附带民事赔偿,对于轻微的伤害行为或者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任的伤害行为,一般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相关链接:(见教材P25页链接材料)
(3)人格权的内容
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包括哪些内容呢?
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人格权的内容
精神性人格权
(4)人格权的特性
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人身分离。
(5)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26页材料)
议一议:上述行为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学生讨论回答后,阅读教材正文)想一想: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教师讲述:(略,详见教材P26页)
2、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26页材料)
议一议:法律禁止使用童工,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P27页)(1)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议一议: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我国法律作了哪些特规定的?(2)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如下问题)议一议:
①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主要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②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你会怎么做?
(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
三、课堂小结: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健康是连金钱也买不到的。生命健康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更应该懂得保护和珍爱。
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第五篇:法制教育总结
2018年春高丘初中法制教育讲座
总结
政教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受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格外关心和爱护。4月18日下午,高丘初中全体学生接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讲座,心灵得到了洗礼,灵魂受到了涤荡,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我镇司法所的周所长和王所长。周所长表示,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家长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整个社会的责无旁贷的要务。当前很多不健康的腐朽思想,借助网络、影视以及身边人的言行,逐渐侵蚀了青少年的心灵,深刻的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年华,如果思想和行为不能被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断送自己的前途,辜负自己的父母亲人,也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达15万人之多。不守法,不懂法,铤而走险,谋财害命,锒铛入狱,一个个花季雨季的青春就这样过早的凋零了。这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剧。
接着,一名被法院判处缓刑的少年向全体学生“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教训给同龄人以告诫。讲述中他说,小学时几乎年年都是三好学生,还梦想着以后能考上大学……可是上中学时,渐渐染上网瘾,厌恶起学习,并结交了社会上“混”的哥们儿。近墨者黑,终于,在一次帮“哥们儿”的打架斗殴中,断送了自己的美好青春。他说,因为自己法律意识淡薄,一时冲动给自己的人生添上一个永远也洗刷不掉的污点,也伤害了疼爱自己的父母。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珍惜青春,好好学习,并且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周所长为学生们总结了这些和他们年龄差不多的少年为什么会误入歧途,他列举了青少年容易犯的不良行为,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忠告。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知法懂法,严于律己,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最后,李校长做了精彩的总结,对周所长、王所长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讲座表示感谢,希望全校师生以本次教育讲座为契机,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听后感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唤起每位同学的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
经过本次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了了学生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学生们的法律意识,用生动的案例给学生们敲响了警钟。学生们纷纷表示很受教育,今后一定要加强自控能力,慎重交友,避免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