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科学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
科学化建设的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掀起向文建明同志学习活动热潮,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科学化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建强基层组织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有效抓好“文建明工作法”学习试点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效,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干部管理、服务群众、全员教育和公共服务五大机制,加强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支“文建明式”的优秀基层干部队伍,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和谐稳定、干部深入基层、基层组织加强”的目标任务,达到“基层设施好、领导班子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社会管理好”五好要求,为实现双河追赶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工作重点
深入学习文建明同志的工作理念和工作精神,推广文建明同志 工作方法,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运行程序,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科学化建设。
(一)深入学习文建明同志的工作精神。学习文建明,首先要学习他的工作精神。文建明同志扎根基层30年,患癌症5年,先后21次上手术台,每次治疗后,他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创造了生命和工作的双重奇迹。作为我省涌现出的全国重大典型,是旗帜、是标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早抓主动,深入学习他对党忠诚、忠于职守的政治品格,深入学习他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深入学习他真情为名、敢于碰硬的优良作风,深入学习他自强不息、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一流业绩。
(二)准确把握文建明同志的工作理念。学习文建明,关键是要准确把握他的工作理念。文建明同志长期扎根基层,创造用生命诠释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是他时刻“以百姓为天”,始终坚守一心为民工作理念的深刻注解。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准确把握、深入学习他真情为民的理念,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常树爱民之心、常思安民之策、常兴富民之举、常办惠民之事,做到之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办民之所急、帮民之所需,努力取得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工作实效。
(三)全面推广文建明同志的工作方法。学习文建明,核 心是要学习推广他的工作方法。“文建明工作法”简称乡党委“三二”工作法(“三”即“三制”、“三定”、“三教育”、“二”即“两下”、“两集中”),是文建明同志在基层一线工作中探索总结的一套科学工作方法,对于创新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学习推广,真正从创新为民出发,围绕便民利民安民尊民这一核心,积极探索尝试、科学总结提炼,拓展思维模式、完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信息、技术、资金支持,为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工作安排
按照试点工作要求,我乡22个基层党组织将全面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要建设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示范级村至少2个。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精心准备。主要任务:一是深入思想发动。乡党委组织各支部书记开展专题业务培训,认真学习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工作理念、崇高精神,深刻领会“文建明工作法”的重要意义、基本方法和内容程序,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24个学时,重点抓好“四会一课”,即事迹报告会、专题辅导会、学习讨论会、心得交流会、专题党课;做到“五个一”,即读懂一套“文建 明工作法”学习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开展一次集中走访、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改进创新一项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各党支部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研,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发展实际、矛盾问题,按照乡党委安排及时制定切合本单位实际、符合群众意愿、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三是及早启动推进。各党支部要及早谋划,以乡党委和各支部分别召开动员会,全面启动推进。
(二)全面实施。主要任务:各党支部要按照乡党委统一安排,认真细化方案、制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时限,倒排工期、有序推进。特别要做好重点难点问题排查、工作制度规范上墙、服务设施合理完善、产业布局科学规划、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党员群众教育管理等工作,重点在彰显物化效果上着力、在人民群满意上见效。一是创新乡运行机制。建立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探索重大事项决策、执行、监督分离的制度和办法,提高议事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二是创新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统筹人、财、物,加机构和人员整合力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和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转变职能、激发活力,着力构建基层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激励“四位一体”的机制,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轮岗交流、辞职辞退等制度。三是创新全员教育机制。建立党员干部群众经常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深化党员党性教育(即:每月一次党日活动、季度一次 集中培训、半年一次分析检查)年底一次民主评议);深化干部爱民教育(即:每月一次开门纳谏、季度一次下访问计、半年一次民主评议、年底一次述职述廉);对群众进行形势、法制、感恩和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即:每月一次技术培训,季度一次感恩教育、半年一次法制政策宣传、年底一次评议表彰),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服务意识,群众的法制观念、致富能力。四是创新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实施以“服务零距离、问计零距离、诉求零距离,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推进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科学化建设水平,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的“三零两提升一加快”工程,通过“三走进三问计”(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工作一线,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化解民忧。坚持每周一次大接访活动,每半月一次进村入户活动,每月一次民情分析会,各党支部书籍要亲自接访、带头入户,搭建群众诉求平台,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五是创新公共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乡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代办点,规范办事流程,实行“一站式”、“窗口式”、“待办式”服务,推行“村财村用乡管”,全面实行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
(三)检查验收。主要任务:各党支部对照工作目标任务逐项开展自查,特别要注重将成功做法提炼为典型经验,将典型经验固化为长效机制,形成全面详实的自查报告。在自查的基础上,乡党委派出指导组深入各党支部,采取走访群众、查 阅资料、实地观摩、民意测验等方式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对“文建明工作法”是否熟练掌握、乡科学化建设机制是否健全、富民惠民效果是否明显、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据实考查、确定等次,并通报结果。
四、工作要求
学习文建明,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是中央要求、省委决策、市、县委部署,全乡各基层党组织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指导、扎实推动,真正把文建明工作法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真正学到手、推广开,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科学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乡党委成立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是:组长由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梁晓东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乡长邓小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通顺同志担任,成员有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张开明、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乡长胡林、党委委员谭先强、副乡长唐清萍、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陈义林、党政办主任刘平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彭通顺同志兼任,谭先强、刘平平、李帆、王小凤等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工作的组织、统筹、指导、督导及考核协调、资料收集等。各村及各单位要同步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安排专门人员,提供必要办公设施和经费保障。村、单位的支部书记是学习推广活动的直接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带头推进。乡级各部门是学习推广活动的参与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牵头负责,专职人员要主动推进,积极为党支部工作提供支持,帮助理顺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动“文建明工作法”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分类指导,联动推挤。实行乡干部对口联系指导制度,22个党支部分别明确1名乡干部定向联系指导。要针对各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分类抓示范,分层抓推进,全面抓提升,确保流程规范、制度上墙、标牌醒目,硬件布局合理、软件规范统一。各党支部既要充分借鉴成功经验,更要注重探索创新具有本地特点、切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做法,要紧扣文建明工作法的具体内容,在“工作运行机制、干部管理机制、服务群众机制、全员教育机制、公共服务机制”五个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增强活动实效。要将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与深入实施“作风建设年”,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结合起来,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乡党委学习推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辟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的重要意义;定期组织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围绕推广“文建明工作法”,谈思路、谈体会、谈打算、谈举措。同时,要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大力培育示范典型,深入总结、宣传和推广 好的做法,带动面上推广,真正使“文建明工作法”成为推动科学发展、惠及人民群众、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上的长效机制。各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标语、展板、专栏、简报等形式,深入宣传文建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全面介绍文建明工作方法,及时反映学习活动的动态信息,创新做法,着力营造学习推广活动的浓郁氛围。
(四)加强督导,务求实效。乡党委把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作为年度目标考核和个人评先创优的重要指标,实行动态督查、定期推进、每周统计、每月通报,对措施不实、工作不力、问题突出、成效不大、群众不满的,全乡通报,严格问责,并限期整改。年底检查验收不过关的,单位主要领导向乡党委述职,分管领导向乡党委书记述职,单位及个人一律取消评先资格。
附件1:双河场乡党委“
三、二”工作法相关制度
2:双河场乡“两办两所四中心”及主要职责 附件1:
双河场乡党委“
三、二”工作法相关制度
乡党委“三二”工作法即“文建明工作法”,“三”即“三制”、“三定”、“三教育”,“二”即“两下”、“两集中”。结合文建明“三二”工作法,制定我乡相关工作制度。
一、“三制”: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 中制
1.业务工作常抓制。乡业务工作主要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组织建设、文教宣传、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安全创卫等日常性工作。对乡业务工作,根据乡干部各自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推进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确保乡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中心工作分组制。乡中心工作主要指县委、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乡党委、政府确定的涉及乡全局综合性重大工作。对乡中心工作,根据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组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建立推进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实行分组联村包片,确保乡中心工作领导抓、重点抓。
3.应急工作集中制。乡应急工作主要指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故灾难等需要应急处置的重大工作。对乡应急工作,年初制定工作预案,组建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队伍,建立应急工作预警机制和全员动员机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乡应急工作快捷、高效。
二、“三定”:定岗、定员、定酬
1.定岗。乡机构设置,打破行政、事业干部身份界限,统筹乡人、财、物,整合乡所有人员和机构,组建“两办两所四中心”。即党政综合办、综治安全办、财政所、劳动保障所、经济发展中心、计生服务中心、民政事务中心、城乡建设管理 中心。根据“两办两所四中心”设置,确定相应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具体职责。
2.定员。每年初,根据各部门职责确定全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对乡党委书记、乡长以外的所有乡干部,按照“双向选聘、择优选任、人岗相适”原则,采取“个人申报、竞岗演讲、双向选择、党委审定”的程序,公开竞争1个或多个工作岗位。对上岗人员,实行一岗多责、统一调配、动人不动编,签订岗位责任书,实施岗位管理。对落岗人员,保留原有编制,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津补贴,鼓励到村(社区)任职或自主创业,可参加第二年初乡新一轮竞岗。
3.定酬。乡党委书记、乡长和上岗人员的报酬,一律采取“工资+工作绩效补助”模式计发,其中,工作绩效补助包含业务工作、中心工作、应急工作三部分计发的绩效补助,对业务工作实行定补制,严格定时定点签到考勤,按出勤情况计发补助;对中心工作实行积分制,按完成进度和实际效果考核计分,按个人得分计发绩效补助;对应急工作实行奖励制,根据任务轻重、工作态度、完成情况给予奖励。乡党委书记、乡长的绩效补助,按上岗人员平均工作绩效补助计发。乡事业上岗人员的报酬,比照同类上岗公务员报酬标准进行核算。
三、“三教育”: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
1.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采取集中授课与流动授 课相结合,每月对乡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乡党委书记为乡机关党员上党课,乡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联系村上党课。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分析,根据年初公开承诺,党员就兑现承诺、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自我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每年底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采取自己找、组织提、大家议等方式,认真查找党员个人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根据党员平时表现和民主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党员。
2.对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爱民教育。通过召开干群恳谈会等方式,对乡、村、组干部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点评会”,对乡、村、组干部围绕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工作成效以及工作失误、不足等,开展领导点评和干部互评;对“点评”出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每年底开展一次群众评议,乡、村干部分别向乡党委、服务对象进行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根据干部平时表现和满意度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爱民干部。
3.对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十好”教育。邀请老党员、先进典型人物代表、领导干部等深入村社,对群众开展形势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团结友善、卫生美化、文明新风、热心公益、安全稳定、双带致富等十个方面,制定 城乡居民“十好标准”,按照个人申报、群众评选、评委审查、党委政府表彰的程序,每年公开评选表彰一批“十好家庭”、“十好文明户”、“十好文明店铺”。对表彰为“十好”的,进行公开授牌;对后进的,落实专人重点帮扶教育。
四、“两下”: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1.下访寻问题。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领导接待日、逢场天开门接访、约访恳谈等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知民情、访民忧、解民难。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寻找产业培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和谐稳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村党支部分别召集全体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各村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乡党委,由乡党委召集相关人员专题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发出《督办通知》交乡、村及村民代表联动解决。
2.下村解难题。建立干部联片驻村制度,每名乡领导干部包片,每个村配备12名驻村干部,每周集中2-3天时间,各驻村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建立民事代办制度,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站,公开代办事项内容、范围、服务流程,按照“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村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负责收集和转接农民群众需上级审批或终结办理的各项事项。
五、“两集中”: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1.集中服务。政务服务推行集中办公,在乡设立便民服务 中心和村便民服务代办点,乡干部集中在乡便民服务中心代民办事,村干部在村代办点上代办民事。同时,规范服务标准,公示办事流程和范围,公开办事人员、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围绕推行百姓经济,组织乡、村、组干部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指导、群众主导的原则,引导群众自主择业、自主经营、致富增收,大力实施“户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活动。
2.集中理财。在乡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履行会计、出纳职责,实行收支分线、村财乡管、财务统管。取消村会计,只设报账员,农户“一事一议”资金、水费、畜禽防疫费、农业植保费、电视收视费等涉农收费一律由乡上代收。对乡各部门、各村组的所有账目实行分类管理,运用电算化软件取代手工做帐,财务直接核算到村组、到项目、到农户,资金支配使用权仍归属各村、各部门。
附件2:
双河场乡“两办两所四中心”及主要职责
党政综合办:负责处理乡党委、政府日常工作、党务(组织、宣传、纪检、监察、统战)工作;信访保密、文书档案、人事和群团组织的日常工作;做好人大、人民武装等工作;文体事业工作;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收集信息、反映动态、调查研究、督促检查。
综治安全办: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水陆交通安全等工作。
财政所:负责贯彻国家财政法律、法规,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编制和执行乡预算,乡财政性资金、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收取和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村组集体财务、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代理村级会计核算;管理乡、村级债权债务;负责农民负担、乡工业负担的监督管理,发放各项政策性补贴,监督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
劳动保障所: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保险、小额保险、劳务、就业等工作。
经济发展中心:负责制定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林牧渔业产业发展、乡工业、商贸流通业发展、经济统计等工作;负责农业综合规划、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负责农业防灾救灾工作;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水利水产公益性服务:农业机械公益性服务等工作。
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并落实目标任务和各项奖励政策,检查评估和实施人口计划,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调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开展,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开展查环、查孕、查病“三查”服务;开展孕前指导、孕后咨询、术后咨询;落实生育对象长 效节育措施;按《常用计划生育手术常规》开展节育手术、孕情监测、避孕药具管理和发放;开展生殖保健、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措施等知识的普及工作。
民政事务中心:负责村民自治、社区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日常工作;做好优抚、扶贫、救灾、救济、低保、五保、医疗救助和殡葬、婚姻、区划地名及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城乡建设管理中心:负责村乡建设规划和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组织环境治理并规划乡以下道路建设、国土、村建环卫公益性服务等工作。
第二篇: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
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
乡镇强则农村稳,农村稳则天下安。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同志在农村基层摸爬滚打30年,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实践中,探索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乡镇工作方法。这个工作法,是新时期乡镇工作的集成创新,是密切党群关系、夯实执政基础的生动实例,值得大力学习推广。
文建明工作法,是统筹全局、科学发展的工作法。“上面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做好乡镇工作,必须增强全局意识,善用统筹方法。文建明工作法,统筹农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基层党建三件大事,通过立“三制”、推“三定”、开展“三教育”,使得职责清晰、运转有序,人事匹配、人岗相宜,促进了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将一个发展缓慢、上访不断的落后镇变成了富裕和谐的示范镇。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更好地理顺工作头绪,凝聚工作力量,提升工作效能。
文建明工作法,是真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工作法。乡镇工作,只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忧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文建明工作法,核心在服务、本质在为民。通过实行“两下”、“两集中”,进院入户找问题、主动花钱买批评、督办问责抓落实、集中服务理民事,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让老百姓打心眼里说共产党好、跟共产党走。这种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工作法,把党和政府要求与群众愿望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基层政权的执政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文建明工作法,是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工作法。乡镇工作具体实在、重在落实,不抓干部事情没人干,抓不好干部工作难开展。文建明工作法,坚持干事与管人相结合,大胆改革、自我加压,精简机构人员、实行竞争择优、强化绩效考核,牵住了乡镇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牛鼻子”。这些举措,改变了干部“做事凭情绪、上班看心态、出工难出力”的状况,打造了一支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队伍,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广大干部也在拼搏奉献中迸发了工作激情,实现了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
各地要把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作为开展创先争优的动力,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当前,全国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已基本完成,换届后的领导班子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学习运用文建明工作法,提高乡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学习文建明工作法,必须学习文建明精神。广大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都要以文建明同志为榜样,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一心为党、苦干实干、奋发进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附:
新时期乡镇工作的创新典范
——“文建明工作法”的实践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乡镇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履行乡镇职能、提高乡镇运行效率,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了丰富经验。“文建明工作法”就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典范。
“文建明工作法”是基于农村分户经营需要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实行村民自治需要改进乡镇对村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需要全面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农村税费改革引起乡镇和村工作内容的重大调整、农村人口大量流动和转移使农村社会管理任务明显加重等背景,由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在多年农村工作实践基础上创立的一套全新的乡镇工作法。它以其创新思路、务实精神、为民情怀和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普遍赞誉,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集成创新的套路
“文建明工作法”主要内容是“三制”、“三定”、“三教育”和“两下”、“两集中”。
“三制”,就是常规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对农技推广、招商引资、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治安维护、财务管理、组织人事等经常性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按月考核评比,经常检查督促。对镇党委、政府每年确定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和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阶段性重点工作,由镇领导牵头,组建工作小组分头抓、重点抓。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明确应急责任,配备摩托车、对讲机等应急设备,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以便危急时刻能迅速行动、高效处臵。
“三定”,就是定岗、定员、定酬。将镇党政机构统一整合为包括综合办公室、督查考核办公室、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在内的“两办四中心”,确定相应工作岗位和具体职责。镇干部除镇党委书记、镇长外,每年初按照个人申报、竞岗演讲、双向选择、党委审定的程序,公开竞争一个或多个岗位。对上岗人员特别是一人多岗人员,统一调配,动人不动编。对落岗人员,保留编制,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补贴,鼓励到村(社区)任职、创业,并允许参加下一年竞岗。上岗人员的工资待遇,按照“基本工资+生活补贴+绩效补助”的模式计发,其中绩效补助资金来源于镇干部的工作津贴和上级对全镇各项工作的目标考核奖励,具体量化到每位上岗人员,按照出勤情况和完成任务数量、质量的考评积分确定,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和以质计酬。镇党委书记、镇长的绩效补助按上岗人员绩效补助平均数计发。
“三教育”,就是经常性的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镇党委书记每月给镇机关党员上一次党课,镇党员领导干部每月到联系村(社区)给党员上一次党课,全镇党员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分析。对干部的爱民教育,主要通过每月一次干群恳谈会、半年一次作风点评会和年底述职测评来进行。干群恳谈会由村(居)民自愿参加,由干部汇报交流践行党的宗旨、开展为民服务的情况,并现场解答群众提问;作风点评会采取干部相互点评和领导点评方式,对点评出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干部述职既面向组织,又面向服务对象,测评等次综合两方面测评结果确定。对群众的“十好”教育,主要是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团结友爱、环境美化、文明新风、热心公益、安全稳定、勤劳致富等10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融入镇干部、老党员、先进代表深入各村(社区)开展的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同时,分类制定“十好标准”,定期开展群众评议和组织评选。党性教育、爱民教育和“十好”教育,都最终落到评选先进、鞭策后进上。特别是在“十好”教育方面,镇党委、政府每年对评出的“十好文明户”、“十好文明店铺”、“十好文明企业”,不仅授牌表彰,还通过广播和自办电视节目反复宣传,使之家喻户晓。
“两下”,就是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每月1-5日,镇、村(社区)干部带着《寻问题解决表》集中进院入户,寻访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每月6-10日,村(社区)党支部对寻访到的涉及本村(社区)的问题,召集支部委员、村委会成员和村(居)民代表研究解决办法,自行解决不了的问题报镇党委、政府研究解决。凡是经镇上研究方案的,一律发出督办通知书,对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完成进度和质量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解决情况要有群众评价和反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镇领导包片联系,带着驻村干部逐一解决到位,做到群众不满意台账不销号。镇党委每半年开展一次“花钱买批评”活动,由各村(社区)推选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批评代表队”,对镇、村(社区)干部下访解决问题情况进行评议,每年拿出数千元现场奖励批评有质量者和提出合理建议者。
“两集中”,就是集中服务、集中理财。在镇上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公开办事项目和程序,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确保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在镇上设立村务集中办事点,实行一村一张办公桌、一个文件柜,逢场天村干部轮流到办事点办理村务。在各社区和各村院落密集地,开通民事服务热线电话,将联村包片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印发每家每户,做到电话一打干部很快到家。围绕集中理财,在镇上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实行收支分线、村账镇做、财务统管。全镇所有账目按月分类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持续显现的成效
“文建明工作法”2003年开始创立,2005年基本定型,几年来对城南镇各项工作的影响和促进是巨大的,也是持续的。
任务明确、职责清晰,组织运转有序。城南镇的干部认为,过去乡镇机构设臵较细、力量分散,有的任务“一条线”担不起,其他部门又不便帮,很多时候靠主要领导临时“点卯”派活,“胡子眉毛一把抓”,既忙于应付又效率低下。实行“文建明工作法”后,机构有效整合,任务合理分解,职责明晰定位,无论常规工作还是中心工作、应急工作,都有相应机构和人员对接,解决了权责错位、工作扯皮的问题,确保了全镇工作有条不紊、高效运转。近几年,城南镇应对火灾、甲流、交通事故等多类突发事件50余起,全部做到准备充分、到场及时、处臵平稳,没留下任何后遗症。2011年,“南大梁”高速公路营山段建设征地拆迁,涉及城南镇4个村,镇党委、政府将其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明确6名干部主抓,3个月就全面完成任务。这期间,不仅没有一社、一户对落实拆迁补偿政策不满意,还经常出现拆迁户给干部送茶水、递毛巾的情景。一些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抓工作总觉得头绪繁杂、人手不够,现在任务再重也能有序推进、很快完成,这主要得益于有一个好的组织运行机制。
人事匹配、人岗相宜,干部激情高涨。城南镇是1997年乡镇机构改革中设臵的大镇,全镇有11个村、5个社区、8.9万人。2003年前,镇干部73人,村社干部192人。谈到当时的干部队伍状况,镇上一些老同志概括了三句话:做事凭情绪,上班看心态,出工难出力。实行“文建明工作法”当年,镇机关上岗人员减至40人,另有10人到村(社区)兼职,12人领办或创办经济实体,11人外出学习培训。同时,村社干部也减至42人。这些年,镇村干部尽管有进有出,但上岗人员大体保持这一规模。由于坚持以事设岗、以岗定责、以责选人、以效计酬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干部面对公开平台的竞争和公正尺子的衡量,学习提高有了内在动力,事业心、责任感普遍增强,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大家感到,在城南镇工作,虽然节奏快、要求高、比较辛苦,但很充实、很快乐、很有成就感。这几年,城南镇先后有36名干部102次获得上级奖励,9名干部得到县委提拔重用。
教育到位、正气弘扬,乡风民风改善。城南镇地处城郊,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文明新风、整治城乡环境的任务相对较重。解决这些问题,过去总感到实招少、见效难。实行“文建明工作法”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规范了、严格了,对群众的教育系统了、经常了。通过灌输与引导相结合、说理与讲情相结合、教育与帮助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用活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杠杆。农民群众从面对面、心贴心的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更新了思想观念,提高了道德水平,加深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增加了对干部的理解和对集体目标的认同。这些年来,群众中创业实干的多了,安于现状的少了;相信科学的多了,迷信神灵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攀比排场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吵嘴骂架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行为不端的少了。1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和吸毒人员经过反复帮教,思想明显进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镇已连续两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
中心突出、力量凝聚,事业快速发展。城南镇抓发展虽有地理优势,但过去由于镇村干部事务缠身,协调处理矛盾用去大部分时间,难以在中心任务上集中精力,因而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实行“文建明工作法”后,全镇下访寻问题解决率达99%,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有一批干部专门抓投资环境、项目规划和招商引资,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也从大量行政事务和村社矛盾中解脱出来,能够把主要精力用于谋发展、抓管理。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和典型示范,逐步形成户户创家业、能人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氛围。几年来,全镇建成农资供销、餐饮服务、建材加工、农机器具4条特色产业街和1个失地农民创业就业示范园,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多个,引进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120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大大增强。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80元,分别是2003年的5倍和3.3倍。与此同时,镇村2100多万元债务全部偿清归零,存款上5万元的家庭达到80%以上。
上下皆好的评价
“文建明工作法”创立实施以来,以其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明显成效,赢得口碑,赢得荣誉。
群众交口称赞。城南镇方圆10多里,几乎没有人不认识文建明。每当上级去人,群众都自发涌来,争相介绍他们感受到的镇村服务和公仆作风,言语中洋溢着幸福和自豪。他们说,过去是群众求干部办事,有时一连好多天找不到人,现在是干部集中办事、上门服务,看到一个个干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传授实用技术、解决产销难题忙上忙下,感到党和政府离自己近了、干部形象高大了,自己没有理由不听党的话,不跟党委、政府走,不照干部说的做。谈到文建明,很多人话匣一打开就难以收住。大家对文建明如何搞调查定思路、如何抓改革破难题、如何爱百姓帮下属,甚至连文建明哪次为三峡移民户搞养殖用自己的工资卡帮助抵押贷款、哪次半夜起床捂着肝痛到现场解决群众纠纷、哪次为农民看病亲自寻医问药、哪次为刑满释放人员安排工作和介绍对象,都如数家珍。在他们心里,文建明是为百姓掏心窝的书记,是焦裕禄、牛玉儒式的好干部,是为群众造福的恩人。很多人说,文建明心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他把群众当亲人,做的好事数不清。
同行学习借鉴。“文建明工作法”在城南镇的实施,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产生示范效应。从2004年起,每年都有一些乡镇自发前往学习取经。2010年,营山县委对“文建明工作法”进行系统总结,在全县各乡镇普遍推行。营山县有关统计显示: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乡镇综合目标考评中,城南镇连续6年名列第一。全县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以来,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加快,农村矛盾纠纷村级调解率比过去提高85%以上,农村信访量比过去减少60%以上,有的乡镇实现半年以上零上访。
上级充分肯定。营山县委对“文建明工作法”的宣传推广,引起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高度重视,先后派出调查组了解实情、总结经验。各级调查材料有几条共同的结论:“文建明工作法”思维系统、涵盖广泛,是对新时期乡镇工作的全面创新;“文建明工作法”根本在制度、重点在管理、核心在服务、本质在为民、关键在落实,遵循了新时期乡镇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建明工作法”具体实在、易学易会,对于基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值得大力推广。2010年11月,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团进京宣讲,受到各方好评。2011年3月和5月,南充市委、四川省委分别召开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现场会。2011年7月1日,文建明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隆重表彰。
深刻有益的启示
“文建明工作法”来自实践,鲜活生动,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新时期乡镇工作的改革创新,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科学认识与正确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乡镇处于党和国家工作前沿,是我国政治和政权体系中重要的基层基础。我国拥有3万多个乡镇,一些乡镇发展条件差、管理任务重、面对矛盾多、调控手段少。不断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行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创新,是提高乡镇工作水平的重要法宝。“文建明工作法”所包含的改革创新,以实践为据,以富民为本,坚持群众急什么就办什么,群众盼什么就抓什么,群众烦什么就改什么,一经谋定思路、建立机制,就一鼓作气抓落实,不断总结求完善,体现了科学认识与正确实践的统一,因而得到干部群众拥护,取得持续明显成效。这样的改革创新,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强化基层基础,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抓基层、打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矛盾,需要有干劲,也需要有经验;需要抓突破,更需要讲方法。“文建明工作法”的实践说明,做好新时期乡镇工作,根本靠一支有活力、能战斗、讲奉献的干部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形成,需要管理,需要历练,需要示范引导,其中乡镇党委书记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形象至为关键。文建明18岁中专毕业参加工作30年来,26年在乡镇,当过17年乡镇长和乡镇党委书记,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公而忘私、不懈奋斗,勤于探索、善于总结。特别是担任城南镇党委书记后,他面对较差的工作基础,团结带领一班人广纳群言、大胆创新,遇到矛盾不绕道,碰着难题不回避,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光明磊落的胸襟、亲民爱民的情怀和深入理性的思考,创立“文建明工作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树立了个人和班子的良好形象,带动镇、村干部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近几年,他忍受肝癌折磨,经历20多次手术,仍然不减斗志、忘我工作,用信念、执着和真情树立起一座丰碑,鼓舞和激励着全镇干部群众奋发进取、争创一流。这是城南镇近年来发展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当前,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着力点在哪里,“文建明工作法”给予了明确回答。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是根本手段,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也是重要手段。党群干群关系,说到底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问题,是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问题。在乡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职责主要在党委、政府。“文建明工作法”的实践说明,要让群众真心拥护党和政府,真正把党员、干部当主心骨,就必须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同时,围绕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农民教育,也能帮助党委、政府建立威信,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民改善生产经营越来越依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群众是欢迎基层组织和干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关键要使教育成为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成为教育的“主人”。当前,有的地方农村思想政治建设薄弱,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最终影响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这一问题,“文建明工作法”开出了一剂良方。
第三篇: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
东安乡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
近日,东安乡党委认真学习推广文建明乡镇党委“3+2”
工作法,用心谋事,用心想事,用心干事,乡党委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强组织、增活力和乡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发展思路”为主题,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主线,以提升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强党建、夯基础、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努力构建全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一)坚持“三制”,确保工作落实
1.业务工作常抓制。针对全乡日常性业务工作,乡党委根据乡干部各自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具体工作目标,并对照工作目标实行“四个一”考核机制,确保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中心工作分组制。对县委、县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以及乡党委政府确定重大工作,根据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针对每项中心工作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具体抓落实,确保中心工作有领导抓、重点抓,抓出成效。
3.应急工作集中制。对突发性事件,乡党委政府年初制定工作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建立应急工作预警机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应急工作快捷、高效。
(二)落实“三定”,明确目标责任
1.定岗。按照中心工作分组制,对每个工作组设定岗位,整合全体机关干部,确定相应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具体职责。
2.定员。工作组确定的岗位,根据干部本职工作、自身特长等要素,分别确定每个工作岗位成员,针对每项中心工作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具体抓落实。
3.定酬。每个工作组确定工作经费,全体岗位人员的报酬,由每个工作组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评级、工作绩效考评结果,一律采取“工资+下乡补助”模式计发。
(三)加强“三教育”,增强素质修养
1.组建机关学习型讲坛,对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爱民教育。
2.建立党员学习制度,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
3.组建市民素质学校,对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十好”教育,开展农户评优、评典型活动。
(四)突出“两下”,切实为民服务
1、下访寻问题。通过“三定四议五落实”群众工作法的“三定”(定人、定期、定点),强化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群众“忧什么、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牢牢把握维稳工作的主动权,落实收集信息常态化。
2、下村解难题。依托“三定四议五落实”工作法,通过“四议”,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实现问政于民常态化,通过“五落实”,建立健全问题查访与解决相结合机制,做到问题整改常态化。
(五)实行“两集中”,提高办事效率
1.集中服务。在各村建立集中办理业务制度,每月确定5号、15号、25号三天为业务集中办理日。
2.集中理财。建立健全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月通报制、政府财务党委会通报制。
(通讯员:胡自鹏)
第四篇: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范文]
黄市镇“四到位”深入学习推广
文建明工作法
一是认识到位。镇党委将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和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专题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镇村干部大会,认真传达学习了省、市、区关于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相关文件精神,精心安排部署了学习推广活动,研究制定了《中共黄市镇委员会关于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余党政领导、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学习推广活动齐抓共管,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二是宣传到位。为迅速掀起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活动热潮,镇党委、政府广泛通过宣传拦、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简报、政务公开栏、远程教育播放文建明先进事迹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文建明工作法”,积极营造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浓厚氛围。集中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参加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培训大会,大力宣讲“文建明工作法”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使广大基层干部对“文建明工作法”有了的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三是管理到位。在学习借鉴文建明“三二”工作法时,镇党委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为确保机关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率先推行了“7+1”目标考核制度(7个单项目标考核+1个综合目标考核),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机关干部管理制度》、《学习会议制度》、《值班制度》等,实行党建工作“双重负责制”(党委领导亲自抓、驻村党员干部具体抓),督促指导各村(社区)党建工作的落实,帮助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是落实到位。镇党委把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与当前正在开展的“窗口部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示范岗+服务队”为载体,引领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做示范、努力抓服务、人人争优秀。积极投身于四大产业发展、“增减挂钩”项目建设、中心村开发等工作中,争做文建明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实现运用“文建明工作法”解决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
第五篇: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
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是中央决策、省委部署的一项基层党建中心工作任务。四川省长宁县始终坚持把学习推广工作作为当前基层党建第一任务来部署,把全面覆盖作为第一目标来定位,把“形神”兼备作为第一要求来落实,推动文建明工作法迅速在长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实现了四个第一:全市第一个在全省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座谈会上发言的区县,全市第一个从营山县省级“三二”工作法示范乡镇引入学习推广专业人才的区县,全国第一个邀请文建明到县级作事迹报告并实地指导的区县,全国第一个拥有与营山县城南镇缔结为友好乡镇的区县。
主要做法
强化领导真抓,抓就抓好。一是抓组织保障。县委明确将学习推广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和乡镇党委书记党建述职,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职能部门抓指导、专题培训强业务、目标进度兑奖惩“五位一体”工作举措,启动问责机制,对推进不力的乡镇,年终基层党建考核降1-2个档次,党委书记、副书记、组宣委员等相关责任人当年不参与评优晋级。二是抓经费保障。县委先期划拨100万元作为学习推广专项经费,明确学习推广所需费用,第一时间保障,对工作有力、特色明显、效果良好的乡镇予以奖励。三是抓人才保障。经多方对接,从省级“三二”工作法示范乡镇营山县丰产乡引进1名党务副书记任推广办副主任,负责全县工作推进和乡镇业务培训,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学习推广队伍。
拓宽渠道真学,学就入心。一是广泛学。编印工作手册、《长宁组工报》专刊10000余份,做到党员干部人手1份,制作长宁县学习推广工作专题片700余张,保证基层党组织每个1套,在县城、江长路、景区公路等主要街道和主干道等地制作大型户外广告标语,做到了乡镇党员干部培训率、知晓率、参与率达到三个100%。二是实地学。2011年10月省市座谈会后,县委派出由组织部分管领导及6个重点示范乡镇党委书记组成的工作组专赴营山县城南镇实地学习“三二工作法”,回来后迅速召开常委会、全委会,再次专题学习会议精神和城南经验,研究细化具体工作。三是当面学。2011年11月,组织部领导三赴营山县城南镇,以真情成功邀请文建明同志于12月2日亲赴长宁县作专场事迹报告,详细讲解“三二”工作法,文建明同志还到长宁镇、开佛乡等实地指导学习推广工作,现场传授提升乡镇党委建设科学化水平经验,促成长宁镇与营山县城南镇缔结为友好乡镇。《四川日报》、《宜宾日报》、《宜宾电视台》对此分别作了详细报道。
健全机制真推,推就推深。一是建立“五个一”领导联系机制。即一个乡镇一名县领导挂帅、一个班子落实、一个标准推进、一个办法考核、一张表格倒逼,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落实到人。二是建立“1+4”团队帮扶机制。即一个乡镇由四个团队进行帮扶指导。分别是:“指导团队”具体帮助解决学习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宣讲团队”进行巡回宣讲文建明同志的政治品格、为民情怀和创新精神;“督导团队”负责一周一抽查、一月一巡查、一季一通报;“群众评议团队”由每个乡镇确定4-6名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或普通群众为义务观察员,定期开展评估评议,检查效果。三是建立“1+n”联动联创机制。推行“文建明工作法示范乡镇”与“春风工程示范村”同步争创、示范乡镇与后进乡镇结对联创模式,引导先进乡镇整体创先争优,后进乡镇加快上档升级。2011年10月24日,长宁县应邀参加全省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眉山片区座谈会,并作为全市唯
一、全省仅有的三个区县之一就长宁经验作主题发言。
创新载体真用,用就用活。一是开展“五讲五比五看”主题实践活动。对照文建明同志的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开展以讲政治、比党性,看决策部署贯彻执行畅不畅;讲团结、比和谐,看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强不强;讲实干、比执行,看科学发展办法措施力不力;讲业绩、比效率,看目标任务推进完成好不好;讲纪律、比作风,看政风民风转变效果实不实为主要内容的“五讲五比五看”活动,乡镇党委和党员干部制定整改措施200多条次,公开实事承诺事项400余项。二是开展“围绕„六大‟、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比文建明差什么、向文建明学什么、在乡镇怎么干”大讨论,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2000多篇,集中攻坚制约经济发展、影响惠民政策落实、组织管理效率、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纪律大整顿、作风大转变、责任大落实、效能大提升、发展大跨越,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三是开展社会管理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联建、联管、联调”制度,畅通民情民意信息收集渠道;深入推行“三官三员”(警官、法官、检察官,综治特派员、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包村模式,切实抓好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开展“四千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进千家门、听千家言、解千家忧、暖千家心,争做体民恤、察民情、解民忧、除民困的表率”活动,下访寻问题7000多人次,与基层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300多个,解难题2400余个。
主要成效
全覆盖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特别是邀请文建明同志亲赴长宁县作专题报告,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迅速掀起了对照先进找不足、俯下身子真为民、团结一致谋发展的热潮。
一是乡镇班子战斗力更强,运行进一步顺畅。班子结构更合理,结合乡镇换届,一批文建明式的优秀干部被选拔充实到了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后的乡镇领导班子均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年龄结构以35-45岁为主体,大学学历占70%以上。服务环境更规范,对照“三二”工作法,全面完善更新党务政务公开栏、乡镇党委运转流程图、办公示意图、标识标牌等,并改造升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制度更健全,对乡镇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充实完善了乡镇党委议事决策、干部绩效考核、学习教育等制度,并按工作运行、干部管理、公共服务、全员教育、服务群众五个类别上墙公开,确保制度规范健全、运转协调有序。
二是党员干部扎根意识更强,工作活力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更强,依托远程教育视频系统同步培训县、乡、村党员干部10000多人次,乡镇设立思想诊疗室为党员群众排优解难,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季度开展岗位大练兵,强化党性教育。用人导向更明,县委出台了关于基层一线干部待遇的激励政策,明确在乡镇任职或工作一定年限,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津补贴待遇,乡镇换届提拔和重用的干部中,乡镇干部占70%。工作更主动,各乡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新一轮人员竞争上岗,出台了干部自评、量化考评、群众评议、领导点评、党委会评定、季度兑现等绩效考核办法,一位乡镇党委书记感慨地说:通过思想上的触动、制度上的约束、待遇上的激励,党员干部等待观望的少了、主动请战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团结协作的多了。
三是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更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文建明同志的工作感悟彻底警醒了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纷纷结合实际推出了便民联系卡、“流动服务站”、“组团服务”、“三上三下”等服务举措,坚持掌握实情上门、真情服务下村,解决困难上门、便民措施下村,预警提示上门、宣传教育下村,不坐办公室混时光、主动服务群众,不当官老爷、摆官架子,主动送温暖、献爱心,切实解决了许多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特别是在去年特大旱情期间,各级党组织组建130多支科技抗旱、义务送水等志愿队伍,帮助基层打井100多口、修复渠道34.5公里、提灌站8座,送水1000多吨、饮用水2000多件、桶装水500余桶,有效缓解农村饮水难问题。
四是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更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文建明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发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情和干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全县出现的持续时间最长、旱情程度最重的一次灾害性高温酷暑极端天气的严峻挑战,抢抓难得机遇、主抓重大项目、狠抓发展突破,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6亿元,同比增长15.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3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同比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96亿元,同比增长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