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贵州教师的回信心得体会1
学习总书记给贵州教师的回信
心得体会
2014年9月9日,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走进“国培”课堂,看望正在参加培训的贵州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并同他们座谈。
今年教师节前夕,参加过座谈的教师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9月9日,习近平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习总书记在信中指出,扶贫必扶智。我们贵州的经济和教育还比较滞后,广大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贵阳市花溪区溪北小学的陈燕老师说,“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生,为贵州教育腾飞添砖加瓦。”
2010年,国家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到2014年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多万人次,基本实现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全覆盖。
回想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培训,毕节市金沙县第二小学黄琴老师说,随着“国培计划”的实施,许多大山里的老师也相继有了走出山门,迈出家门的学习机会。正如总书记在信中说的,党和政府真的是为西部省份的教育想了很多办法,国家培训是雪中送炭,给我们西部教师带来福音。学习前沿的教学方法,老师们的教育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我将牢记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殷切嘱托,兢兢业业投入工作,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插上知识的翅膀,享受到人生出彩的幸福。”黄琴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郑国民认为,教师是立教之本,总书记重视、关心、关怀基层教育工作者,这对提高广大教师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综合课程的师资培养,增强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师培训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据介绍,北京师范大学与中西部受援地区建立点对点的联动机制,通过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等平台,开展教师培训、科技扶贫、公益义诊、社会考察等活动,积极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服务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贫岛”地区建设。
“总书记回信中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贫困地区要想改变现有的生活状况,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甘肃省会宁县杨崖集乡罐峡村小校长刘凯军说,乡村教育的发展确实面临很多困难,但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信心倍增,在这里工作会有前途。
“激动、激动、太激动了。”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孟家山小学校长陈爱邦在看到回信后不停地重复着,“这封信鼓舞着我们每一位教师”。
已经在这里工作将近10年的他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牢记责任使命,扎根西部、不忘初衷。
习近平在回信中勉励广大教师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让很多有志于成为教师的青年学生深受启发。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13级本科免费师范生董久谊谈到:“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因为我遇到了许多好老师,才能从黑龙江边境小镇考入北师大。总书记的教诲让我更加明晰好老师的标准,作为免费师范生,我们要坚定信念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学习打牢专业基础,勤学苦练提升教师技能,早日成为一名好老师,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贵州教师的回信心得体会
学习总书记给贵州教师的回信
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学校组织了学习习总书记给贵州国培教师的回信,我深受教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日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一年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培”课堂上,我同大家座谈,你们对教育的执着、对知识的渴望、对学生的关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来,你们取得了新的进步,我感到很高兴。习近平强调,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习近平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习总书记的回信,是对贵州教育及教育工作者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深刻认识作为人民教师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牢记总书记重托,坚持扶贫必先扶智的要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奋进者”、“先行者”、“引导者”。
总书记在信中希望我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我保证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工作。
第三篇:学习《习总书记给贵州教师回信》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国培计划”贵州研修班老师的回信》
心得体会
在老师节前夕,看到习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贵州研修班的回信中肯定了贵州老师的说法:“从事贫困地区的教育大有可为,要让每个孩子充分享受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个 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
是啊!扶贫必扶智,多么发人深省,溃耳欲聋。以往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的,我们要改变贫困落后的状态,不是直接给钱就可以的,我们教给他们的生活与生存的技能,可是没有先进的文化知识,没有与时俱进的理念,没有先进的管井经验,我们的生产依然停在小农生产的意识当中,与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形成鲜明的对比,总是跟在时代的后面,何以谈建成小康社会,如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只有当人们的智慧等到启迪,文化得到优先发展各种先进经验等到普及,各种经济才得以提高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
扶贫必扶智!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师必须立足于为贵州的建设与发展培育人才的基石,只有我们牢记秘书的使命,不忘自己选择本项工作的初心努力做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祖国的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是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与期望。
“从事贫困地区的教育大有可为,要让每个孩子充分享受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要把这几句看似简单却不是那么简单的话作为我们贵州教师行动指南,真正让贵州的孩子们也同样可以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更多的贵州孩子走出大山,给贵州的后发赶超提供人才基础。
我们不能让孩子对我们的工作失望,我们不能让人民对我们的工作失望,不能让党与国家对我们的工作失望,不能让总书记对我们失望,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去专研自己的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与能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以一个合格党员与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标准要求自己,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化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修文县六桶镇中心小学:罗永芳
2015年9月15日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心得体会
“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学习“总书记复信精神”的心得体会
万金山乡金山村 吴小红
2014年2月16日
学习总书记复信精神的心得体会
近日,曾患白血病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心怀感恩,致信总书记后,竟意外收到习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回信,这不仅让张广秀激动不已,更让当地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也让全国30万名大学生村官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的信念。而习总书记复信一名村官所释放的民本理念和至爱情怀,也在继续鼓舞、感染着更多的人。
小小一名村官,扎根在不起眼的农村,却引来总书记的亲笔回信,信的内容仅仅有303个字,但暖暖的情意却涌入了全国大学生村官的心中。这张信纸很轻,但信的内容却“很重”,不仅带来了关心,更为30万村官带来了“底气”!
一是扎根基层的“底气”。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并不风光,从“象牙塔”到“黄土地”产生的落差,让无数的我们倒过“苦水”,打过“退堂鼓”,扎根农村不是简单的“口号”,更需要坚定的信念。习总书记的回信,其实是给所有的大学生村官,“农村发展需要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懈努力”,这就是总书记对大学生村官的“重托”,也是我们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的意义。
二是克服困难的“底气”。每一个来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都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所遇到的“阻力”着实不少,资金、技术、人脉等样样都缺乏,作为一个无亲无故的“外乡人”,谁会“买账”?总书记的这封回信就是一颗“定心丸”,表明党中央关心我们大学生村官的身体、工作和事迹;“为你们的进步和成绩感到高兴”,这样的鼓励能振奋他们的精神,帮助我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三是青春无悔的“底气”。一句“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代表了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一种认可。30万颗默默无闻的“石子”铺在广阔的农村,任劳任怨服务农民,绝不是做“无用功”,而是潜移默化地带动农村进步和发展。总书记的这封回信能让我们感受青春的价值!
总书记提出的“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十二字真言,语言直白、浅显易懂、简练实用、情真意切,既是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谆谆教导,也是对我们的殷切期待,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十二字真言”,环环相扣,相得益彰。下得去是前提,待得住是基础,干得好是关键,流得动是活力。
下得去。农村条件艰苦、信息闭塞,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一线就来,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首先要确保大学生村官真正要“下”到农村一线,而不是被中途“截留”乡镇,严防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成了到乡(镇)任职,真正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线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
留得住。有的大学生村官初到农村任职有种新鲜感,有一股干事创业的选大抱负。但是,农村工作任务繁重、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很可能使一些大学生村官感到“水土不服”,甚至遭遇挫折,创业激情慢慢被磨灭,便想方设法逃离农村。大学生村官要克服浮躁情绪,去掉“镀金”思想,堵住退缩后路,真正把心留在农村一线,把才华展示在农村一线,把青春奉献在农村一线,长期扎根在农村一线。
干得好。大学生村官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路超前,具备在农村一线干一翻事业的潜力。但是,也要看到大学生村官缺乏农村一线工作经验。大学生村官要在与农村群众摸爬滚打中吸取营养,在与农村干部合作共事中积累经验,在农村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提高能力、丰富阅历,不断在带领群众致富中显现身手、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力量。
流得动。不仅要让大学生村官干得好,还要让大学生村官流得动。要积极拓宽大学村官“升迁”渠道,对于肯实干、有本事、守信念、讲奉献的大学生村官,大力选拔其到乡镇、县直等单位部门工作,真让大学生村官流动起来,让大学生村官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积极性。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村官,牵动著总书记的心。一封亲笔签名的回信,拉近了最高层领导与最基层干部之间的距离。品读总书记的“一封回信”,不仅是对张广秀个人的关心和肯定,而且体现了对30万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激励和期盼。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群众生活、接受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素质的大课堂,创造了一个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作为刚刚走进社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虽有知识、有文化、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经历复杂矛盾的考验。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让他们接地气、增才气、聚人气,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在暴雨中洗去稚嫩,在走村串户中增强群众观念,在拜群众为师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基层社会有深刻理解,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真正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出成绩,在摸爬滚打中成熟、成长、成才。
不可否认,由於农村的经济还比较落后,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还比较多,在农村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回信,就是传递出一个信号,激励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扎根群众、立志基层、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自觉地把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抱负、人生价值同本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在基层工作中展示出改革创新的时代风貌,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使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有所作为,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接受锻炼、提高境界、增强本领。
一个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既要靠个人的努力,也要靠组织的培养。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回信,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就是各级党组织要一如既往地关心、重视和支持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要把大学生村官当成后备干部来培养,当成优秀人才来服务,当成自家孩子来关爱,健全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谈心谈话、综合考评、畅通出路等制度,及时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和实事,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为我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青春无价,报国有路。我要把总书记的“一封回信”作为干事创业的“励志书”,从中读出关爱和期盼、读出信心和动力,勇於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真抓实干,争当文明的带头人、致富的领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谱写人生华美篇章。
万金山乡金山村村官 吴小红
2014年2月16日
第五篇:读习近平总书记给贵州在北师大研修班教师的回信心得
读习主席2015年9月9日“给‘国培计划(2014)’ 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的心得
竹林中学教师: 刘其镜
作为贵州贫困山区的一名中学教师,今天,再次拜读总书记在2015年9月9日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仍旧可以感受到来自习主席的那分温和和富有远见、意味深长的言词中渗透出来的沉甸甸的力量。
总书记的回信,虽然篇幅简短,语言朴实,但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亲和、真切地为贵州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指明了道路,明确了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为贵州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为贵州贫困地区脱贫指明了道路,明确了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在信中,总书记说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要解决这一艰巨任务,必须“扶智”。而对于智能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首要职责在于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习总书记说“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明确的告诉我们“扶贫”到“脱贫”,搞好教育、智能开发,不仅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途径。同时也意味深长的告诫了我们,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贫困地区不光要把握好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措施的外在力量,更要把握时机,抓住机遇,自主进行“开发”,才能让我们贫困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第二、为贵州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习总书记说“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在信中,总书记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育人观”,明确指出,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并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习主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而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必须承担其光荣而重大责任和使命。纵观古今中外,在任何时期、任何年代,教育都是为社会建设服务的,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新时期,要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他告诫广大教师 “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只有“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才能真正“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第三,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最后,习主席特别强调,教育事业的发展,重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在改革实践中教师要改变思想、转变角色,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要改变思想、敢于打破陈规、更新理念,勇于创新,“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
其次,教师要“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不被物利所趋,淡泊名利,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用新的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学生,做改革创新的带头人,即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再次,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育人。在信中,总书记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教师必须摒弃那种“高分为优”的衡量标准,应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标准来服务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总之,总书记在信中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为贵州贫困地区的脱贫指明了道路,为贵州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广大教师在新的时期里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要求广大教师在改革实践中要不断学习、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思想、新理念、新育人观、新技能的“三者”“四有”的好教师。
2017 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