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敦《名人传》

时间:2019-05-12 03:4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岛敦《名人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岛敦《名人传》》。

第一篇:中岛敦《名人传》

中岛敦-名人传

赵国邯郸的都城里住着一位叫纪昌的人,他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弓箭手,所以不断的物色各地各师。在当今天下,堪称第一把交椅的高手就是一个叫飞卫的人;飞卫的射艺已经到了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境界了,于是纪昌就寻访飞卫,拜他为师。

首先,飞卫告诉他:「学射箭第一步要先学会使眼睛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不眨动。纪昌谨记在心,回到家里躺在太太的织布机下,眼睁睁地看着机蹑一上一下的向自己的双目刺来而不眨眼。他太太毫不知情,偶然发现先生此举,大吃一惊,搞不清楚自己的先生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奇怪的姿势来看机蹑;她感到不耐烦,对纪昌加以斥责,纪昌不予理会,她也只好继续织布的工作。日子一天天过去,他还是继续用这种奇怪的姿态来修炼不眨眼的工夫。过了二年之后,急遽上上下下的牵挺即使碰到他的睫毛。他都可以不眨动眼睛,这时他就从织布机爬出来了。纵然是拿着锥子尖端刺向眼睛,他都能够不眨眼;无意中有灰尘进入眼中,或是眼前飞灰四起,他的眼睛还是眨都不眨一下;现在到了晚上睡觉时,纪昌的眼睛都张得大大的,到最后,上下睫毛之间竟然任由蜘蛛在其上结网;这时,他相信自己已经做到了老师所纷赴的修炼,于是很兴奋地去告诉师父飞卫,想开始学射箭。

飞卫听了纪昌的情况,说:「还早呢!以前是练习不眨眼,接下来就要练习凝视的功夫。凝视时必须要能够把小的东西看成庞然大物,把细微不轻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才行。你回去勤加练习,练好之后再来找我。

纪昌回到家后,从内衣的缝间找出了一只虱子来,用自己的头发将它系住,然后把它吊在南面的窗子上,天天面对着它凝视,整天盯着那只虱子一动也不动。刚开始不用说,那只不过是一只虱,过了二、三天后依然是一只虱子吊在南面窗前;可是十几天之后,虱子好像越来越大了;三个月后,虱子很明显的大了很多。南面窗外的警务也逐渐在变化着,和煦春阳不知何时以变成炎炎夏日;似乎还是秋高气爽北雁南非的秋空,也在不知不觉中转换成灰色大雪纷飞的冬季了。纪昌还是很有耐心,他继续凝视着这只被头发系住的小节足动物,虱子已经有当初的十几倍大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快的又经过了三年岁月。有一天纪昌突然感觉到那只吊在窗口的虱子看起来竟然有一匹马那么大,于是他站起来走到外面并看看其它的东西:人如高塔,马像座山,猪像是一座小山丘,鸡也大如城楼;纪昌雀跃不已,回到家后,纪昌再度面向窗边的虱子,拿起以燕国兽角所造的良弓,朔方蓬草所制的劲箭,瞄准后射了过去,一箭就直接贯穿虱子的心脏,而系着虱子的头发依旧完好如初。

于是纪昌又很兴奋的去告诉老师飞卫,飞卫听了也高兴的跳起来,拍着胸膛说:「你已经完全体会出来了,可以开始学射术了。」然后毫不保留的倾囊传授纪昌射术的技巧和奥秘。五年的眼睛基础训练加上强大的腕力,于是纪昌以惊人的速度不断进步。

在学习射术的十天之后,纪昌尝试隔着百步射柳叶,已经是百发百中了。二十天后,把一杯装满水的碗放置在拉弓的右腕上,没有用任何东西固定,拉弓射箭时碗中的水丝毫没有波动。一个月后,开始试着设一百枝箭,第一箭射中红心之后,马上接着射出第二箭,又快又准的射进第一枝箭的箭括中,紧接着第三箭也一样射进第二箭的箭括中,矢矢相属、发发相及,后面那一箭的箭镞必定射进前面的箭括中,没有一枝箭掉到地面上,转瞬间一百枝箭已经相连成一条直线;在一旁的飞卫看了之后也不禁大声叫好:「妙哉!」

二个月之后纪昌回到家中,因事与太太发生争吵,纪昌想让太太领略一下自己的威风,顺手抓起一支打小鸟的弹弓,朝着妻子的眼睛射过去,把太太的睫毛射落了三根,太太气的大骂纪昌,虽然非常生气但是不得不佩服纪昌的射术已经到了精妙的地步。说真的,想达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纪昌已经拥有非凡的技艺了。

有一天纪昌突然想起,从老师那里已经再也没有东西可学了,也就是说,如今已把飞卫所有的技巧都学到手了。纪昌心里估计,现在全天下可以和自己相比的就只有师父一个人而已,如果能用计把师父杀掉,那自己就是天下无敌了。

一天,纪昌在郊野与飞卫不期而遇,纪昌计上心来,突然举箭拉弓想出其不意把飞卫解决掉;说时迟那时快,飞卫立刻取弓反射,只见二枝箭在空中交会,箭头相碰双双落地,连灰尘都没有激起,二个人的技艺都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了。

纪昌一不做二不休,连发数箭,结果都被飞卫一一射落在地上,最后飞卫的箭用完了,而纪昌还有一枝;机会不可失,纪昌狠狠的将箭射过去,飞卫不慌不忙拆下路旁的一根荆棘把箭拨开,没有丝毫差错,此时没有得手的纪昌突然涌起了道义上的惭愧感,而另一方的飞卫在脱离危险松了一口气之后,不免兴起了惺惺相惜的心情,忘记了对纪昌的气愤。二个人都激动的跑上前去,在路中央相拥而泣。(这件事以今日社会的道义观来看,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现代不尽相同;美食家齐桓公有一天想尝尝未曾吃过的美味,厨房的厨宰易牙便把自己的儿子杀了,放在蒸笼里蒸熟了之后给桓公进食;而十六岁的秦始皇二世,在他父皇驾崩时,当天晚上就三度向父皇的爱妾下手。

一边相拥而泣,飞卫心里一面想,最好能够给这个居心叵测的爱徒一个新的目标来转移他的注意,否则难保他不会再度向自己偷袭,于是他就向这个危险的弟子说:「我所能够传授给你的射术,已经全部都敎给你了,如果想学更高深的射术之道,你就向西方走,在峻峭的霍山顶住着我的老师甘蝇,他的射艺应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和老师甘蝇的射术一比较,我们的射术几乎可说是如同儿戏,现在除了甘蝇之外,也没有人配当我们的老师了。纪昌听完了飞卫的话,立刻就朝西方出发了。飞卫竟然说在那个人面前我们的技艺就如同儿戏,这简直是太伤害我的自尊心了!如果飞卫所讲的是事实,那么我距离天下第一这个目标可还有一段距离啊!就算我在他面前如同儿戏,无论如何也要找他较量一番。纪昌满怀忿忿不平,一心一意的急着赶路。一路攀山越岭,脚受伤了也不管,一山翻过一山,终于在一个月之后到达霍山顶。

迎接满心不服气的纪昌是一对柔和的眼光,这个老人走起路来步伐蹒跚,年纪看起来不只一百岁,弯腰走路时,雪白的胡子都已经曳到地面上了。

纪昌心想,或许老人已经聋了也说不定,于是放大声音告诉老人自己的来意,把自己想让他看看射术的来意说明之后,急燥的纪昌也不等对方的回答,就突然拔出背上的弓搭上石矢,朝着高空中飞过的群鸟射击,随着拉动弓弦,从碧空中掉下五只大鸟。

「还算不错!」老人微笑着说,「不过,这只是所谓的射之射,还没有到达不射之射的境界。

老人带着不服气的纪昌爬上离山巅二百步的绝壁,从这片有千万仞高的峭壁往下看,下面的河流看起来宛如一条细丝,脚底下的景物是那么渺小,不禁使人头昏目眩。老人站在一块突出于断崖的岩石上,回头向纪昌说:「你站到这里来,把刚才表演的那一套射术再做一遍给我看。

于是老人和纪昌交换位置,当纪昌站上那块危石时,赶到脚下的石头微微颤动;一吸气拉开弓时,从崖端落下了一块小石头,看到这种情况,技初步由得趴在石头上,手脚哆嗦,全身冷汗直流。

老人笑着回答说:「如果需要使用弓箭,那就是射之射;在不射之射里,弓和箭都是不需要的。」

这个时候高空处刚好有一只鸢自在优游得盘旋在他们头顶上,由于距离很远,看起来就像一粒芝麻那么小。甘蝇拉开无形之弓,双手张开犹如满月状,眼看着空中的鸢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便像一粒小石子般的掉落下来。

纪昌肃然起敬,今天才算开了眼界,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艺道。

纪昌留在老人身边有九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是如何进德修业,谁也不知道。

九年之后,纪昌从山上回来的时候,每个人见到他都大吃一惊,从前那副自负得有点令人讨厌的神气,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容貌宛如一具木偶。当纪昌过访许久不见的老师飞卫时,飞卫一见纪昌也不禁感叹:「现在的你已经是真正的天下名人,我也是望尘莫及、甘拜下风了。」

邯郸都城的居民,人人都高兴的迎接天下名人纪昌回来,并且期待着纪昌表演射艺,大家都相信这次一定可以大开眼界。

可是纪昌却令大家大失所望,连弓箭都没有再碰一下,九年前到山上时所携带的弓,也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他懒洋洋地回答说:「至为不为,至言不言,至射不射。」

果然,邯郸都城的人士对于他的说法马上有所反应,认为这正是恰如其分,他们已不执弓的名人自夸,也就是说以纪昌为傲,纪昌越是不去谈弓箭,大家越是称赞他是天下无敌手。各种传闻从人们的口中一个传过一个,每天晚上过了三更时,纪昌家的屋顶上就会站着一个人,手执弓箭并发出弓弦之音,大家都说这是射道之神在主人公睡着了之后离开体内,彻夜守护以抵挡妖魔鬼怪的侵犯;甚至还有更神奇的传说,由住在纪昌家附近的人家传了出来,他说有一天晚上,在空中看到纪昌驾着云,更稀奇的是,他手里拿着弓,和古时候的名人后羿与养由基二个人比射道,当时三个名手射出去的箭,在夜空中泛着三道青白色的光芒,朝着参宿和天狼星之间消失而去。还有一件事,是一个小偷传出来的!有天晚上,小偷潜入纪昌家,突然有一道白光闪出来,打在小偷的额头上,吓得他落荒而逃。所以,在纪昌的四周围,一些心存邪念的人全都逃之夭夭,歹徒走到那附近都怕得绕道而行,聪明的鸟也不敢从他家上空飞过去。

在一片盛名中,名人纪昌逐渐老去,他的心早就远离射之道,而进入一种恬淡虚静的领域里,他的神情更像木偶了,话也更少了,最后连到底有没有呼吸都令人怀疑。「无我无他之别,无是无非之分;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合而为一。」这就是名人晚年的写照。

离开甘蝇师父的四十年之后,纪昌静静的、诚如烟雾般,寂静的死去了。在这四十年之间,他绝口不谈射术之事,不但说都不曾说,连弓箭也没有再碰一下,有关于老人晚年的传闻不少,但是为了避免和古书上的记载有出入,因此在这里只提一件老人在无为无射之后所发生的一件奇怪的题外话。

这件事是这样的:大约在他去世前二年左右,有一天纪昌受一位老朋友的邀情时,在朋友家里看到一件东西,这东西看起来很眼熟,却想不起来叫什么,也想不出来究竟是什么用途,于是他就向主人询问:「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呢?」主人以为客人纪昌开玩笑,大笑几声也不予回答,老纪昌很认真的再问一次,即使是很诚意的询问,对方仍然摆出一副暧昧的笑容,当纪昌第三度以认真的态度重复这个问题时,主人的脸上开始出现了惊愕的神色,他一想到这些,几近狼狈的叫了出来:「夫子你.......你是古今无双的射手,果真把弓和箭都忘记了吗?啊!连弓的名称、用途都忘了吗?」

在这件事情传出来之后,在邯郸的都城里,画家都画笔收藏起来,乐师剪断琴弦,工匠也耻于使用规矩了。

全文完。

第二篇:中共党史人物:中岛健藏

中 岛 健 藏

(1903-1979)

日本东京人。评论家,法国文学研究家,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前会长。192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后进研究院。1934-1942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讲师。战时,应征入伍赴马来西亚任陆军报道员。战后,主要撰写社会评论和文艺评论,曾为日本文艺家协会和日本筹委会等数十个团体的会员。历任新日本文学会议长、日本著作权协议会议长、著作家工会书记和集邮协会会长,并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和名誉教授。一生中主要研究法国文学、日本现代文学、艺术社会学、新闻学和法学。1979年5月任中日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曾多次访问中国。1979年6月11日因患肺癌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第三篇:马英萍 边缘的声音“虎”的感召——中岛敦《山月记》的深层文本解读

马英萍

边缘的声音、“虎”的感召——中岛敦《山月记》的深层文本解读

[作者简介] 马英萍,女,厦门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一、引言

日本近代作家中岛敦(1909-1942)在他33年的生涯中留下了23部小说文本,其中约三分之一直接取材或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另有一些以日本殖民地附属国或地区为背景的系列短篇,和以公元前6-7世纪的西亚为背景的小说文本。可以说中岛敦是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抱有关心的作家。

中岛敦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但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有日本学者称之为“汉学传统的最后闪光点”[1]。遗憾的是我国学界对中岛敦文学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体现在论文篇数较少,尚无专著、译著。鉴于此,笔者认为深入挖掘中岛敦文学价值,以丰富我国视角下的中岛敦文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中岛敦(1909-1942)

二、《山月记》的中日两国研究现状 1942年2月,凭借《山月记》和《文字祸》的发表,中岛敦首次登上日本文坛。可以说战后被指定为日本高中国语教材的《山月记》是中岛敦最重要的代表作。又由于其素材取自我国唐代李景亮(生卒年不详,约804年前后在世)撰写的传奇小说《人虎传》,因此在我国的中岛敦文学研究文献中,《山月记》的研究成果较多。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山月记》与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的比较,与卡夫卡的《变形记》的比较研究上。例如日本学者德田进通过对比《山月记》和《人虎传》叙事重点的不同,指出《人虎传》主要侧重叙述“奇闻异事”,而《山月记》则主要反映“知识分子苦恼的内心世界”。[2]我国学者也通过对比《山月记》和《人虎传》在情节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指出《山月记》“表现了当时日本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感受,描写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威压下心理异变的现象”。[3]此外还有学者着重分析《山月记》中主人公强烈的自我意识,指出《山月记》发表在“日本军国主义横行、自我遭受阉割的苦痛时代”,它是作者“对摧残人性的战争的一种无声的抗议”。[4]另有学者通过《山月记》和《变形记》的比较研究,指出《山月记》的创作和当时日本军国主义镇压文学艺术界,摧残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而《山月记》中“恃才自傲、不肯媚俗,只想一心写诗”,最后化为一只猛虎的李徵恰恰与作者中岛敦个人的心绪和处境相吻合。[5] 相对来说日本学界对《山月记》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从教材研究到文本研究范围颇广,研究论文达百余篇之多。日本学者在对《人虎传》与《山月记》两个文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山月记》描写了近代人知识人自我分裂和自我意识过剩的悲剧[6];还有人指出《山月记》多处援用汉文训读句式、短句和逆态接续,通过这种独特的文体风格表现了一个“多层次二律背反的世界”[7];另外有观点认为《山月记》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怀疑及对消失幻灭的恐惧[8];此外有学者通过对《山月记》文本中李征对袁傪的告白、以及故事叙述者对读者的讲述两条脉络进行分析,揭示了文本主人公李征和故事叙述者的一体化,并指出李徵告白的自我辩护性和自我剖析的不彻底性。[9]近年来,《山月记》中李徵的诗文中“欠缺”的东西也成为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中日学界关于《山月记》的论述已经十分深入,但笔者认为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从两个文本的文化及历史编码入手进行考察,将会打开《山月记》研究的新局面。《山月记》(日)中岛敦 著,韩冰 孙志勇 译

三、《人虎传》与《山月记》的历史脉络考察

在《山月记》中,李征进士及第是在天宝末年(公元756年),与《人虎传》中所写的“天宝十五载春”是同一年。日本学者小森阳一指出,“天宝末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藏着巨大历史性的时代,这一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10]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山月记》和《人虎传》的时间跨度是不同的。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人虎传》的时间跨度。《人虎传》中的李征天宝十五载春登进士第,“后数年调补江南尉”。根据唐朝官制,“唐人刚中进士或明经,还不能马上做官,除非再考中制举,或博学宏词,或书判拔萃等,否则需’守选’等候好几年。”[11]也就是说,李征上任应该是及第几年后的事情。而后,李征任江南尉“及谢秩”,也就是一个任期满。“唐人每任一官,都有年限,一般为四年。任满后亦需‘守选’,即在家等候若干年后才能到吏部赴选求另一官。”[11]108因此可以说,尽管李征“性疏逸,恃才倨傲,不能屈迹卑僚”,但他还是为官至任期满。其后“退归闲适,不与人通者近岁余”,也就是至少一年以上没有和人来往。后来,因迫于衣食,求得“郡国长吏”的职位,“征在吴楚且岁余,所获馈遗甚多”,然后在归乡的途中发狂不知去向。“至明年,陈郡袁傪以监察御史奉诏使岭南”,并在途中遇到了变身为虎的好友李征。总结上述情节,可得出时间轴如下:

○1天宝十五年李征及第进士→○2守选(进士约三年)→○3任江南尉(四年或更短)→○4退归(一年有余)→○5任郡国长吏(一年有余)→○6归乡途中发狂变身为虎→○7第二年与友人袁傪相遇

从上述时间轴可以看出,《人虎传》的时间跨度至少有7~8年以上,也就是说时间结构已经超出了“安史之乱”的时间范畴。至少,从变身为虎的李征与袁傪再会时的寒暄可以推测,他们相遇是在“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征在得知昔日友人袁傪已升任监察御史时说:“吾子以文学立身,位登朝序,可谓盛矣,况宪台清峻,分纠百揆,圣明慎择,尤异于人。心喜故人居此地,甚可贺。”这里说的“宪台”亦称“御史台”,是唐代的监察机构,“宪台清峻”可以理解为政府行政廉洁;“圣明”指皇帝,“圣明慎择”指皇帝用人谨慎。可见此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社会状况相对稳定。从唐朝的历史来看,“安史之乱”后的确经历过“元和中兴”(公元805-820)、“会昌中兴”(公元840-846)这样的稳定期。《人虎传》的作者李景亮生卒年不详,一般被认为生活于公元804年前后。可是倘若李徵756年及第进士时20岁,则到元和中兴时已是古稀之年。由于《人虎传》是一部传奇小说,时间设定并不严密。但可以推断的是,李征委托好友袁傪传录诗文是在太平之世。与此不同,《山月记》的时间跨度大大缩短了。其时间轴大致可以整理如下:○1天宝末年李征名连虎榜→○2随后(注意原文中用了“ついで”这个时间副词)补江南尉→○3不久(“いくばくもなく”)辞官归乡→○4数年后为妻儿的生计再次任地方官→○5一年后发狂变身为虎→○6第二年与昔日好友袁傪相遇

从唐朝的历史来看,安史之乱(公元755-762)经过8年才被平定,之后政权更替频繁,到了唐德宗(公元779-805)时代又发生了藩镇叛乱,史称“奉天之难”(公元781-784)。其后藩镇权力大增,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山月记》将时间跨度缩短后的结果是,变身为虎的李征与友人袁傪再会的时点仍处于“安史之乱”时期,或“安史之乱”被平定后不久的社会不安定期。与《人虎传》中跨越乱世的李征不同,《山月记》中的李征始终处于乱世之中。

《山月记》(海王社文库,2014)

四、《山月记》中李征的“不完美”诗作

如上所述,《山月记》中的李征正是在乱世之中变身为虎,与昔日友人袁傪相遇,并委托袁傪为其传录诗作。“李征的声音在草丛中朗朗回响。长短共三十篇,格调高雅、意趣卓逸,一读便知作者文才非凡。然而,袁傪一面感慨一面茫然地想:不错,作者的素质实属一流,但这些诗作要成为一流作品似乎(在非常微妙之处)还有所欠缺”

关于李征诗中的“欠缺”之处,日本学者提出了很多见解。有的观点认为,所谓“欠缺”,是中岛敦对自己的文学尚不够完美的一种自我批评。[12]另外有观点认为,所谓“欠缺”说到底不过是袁傪的感想,袁傪以政界官僚的理论否定李征的诗作价值,这是可悲的。[13]笔者认为,在探讨李征诗作的“欠缺”时,中日两国学者都忽略了将《山月记》与原典《人虎传》做比照,忽略了《山月记》中设置的时间背景。

首先,《人虎传》中关于李征的旧作,评价是“文甚高、理甚远,阅而叹者,至于再三”。这里的“文甚高、理甚远”在《山月记》中被改写为“格调高雅、意趣卓逸”。显然,《山月记》中李征的诗作欠缺的正是“理”。“文辞”与“义理”是唐代评价文章的两个方面。在唐初秀才科的考试中有“方略策”一项,其评价标准为:“文理俱高者为上上,文高理平、理高文平者为上中,文理俱平者为上下,文理粗通者为中上,文劣理滞者为不第。”[14]另外,在唐代进士科的考试设有“杂文”(诗、赋、箴、铭、论、表)与“策问”两项,其评价标准为“文须洞识文律,策须义理惬当者为通”。[14]大和年间(公元827-835),科举考试进行了改革,以“议”和“论”取代了“杂文”,据《册府元龟》载:“大和三年八月礼部奏:进士举人,先试贴经,并略问大意,取经意精通者,次试议、论各一首。文理高者,便与及第。”[15]因此,如果依照唐代科举考试的评价基准,《人虎传》中李征的旧作“文甚高、理甚远”,堪称完美。而《山月记》中李征的诗作只是文辞高雅,却缺乏“义理”,最多只能算“上中”。

值得强调的是,《山月记》将李征请旧友袁傪传录诗作的时间设置在乱世。那么,在社会的动荡时期,作为监察御史出使岭南的袁傪在途中与李征相遇,他最渴望听到李征什么样的诗作呢?笔者认为从袁傪的角度来说,恐怕他最渴望听到一些关于治国平乱世的意见或见解。李征二十岁进士及第,而唐代的进士科考试中 “策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据《唐摭言》载:“进士科与隽、秀同源异派,所试皆策答而已……后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刘思元奏请加试贴经与杂文,文之高者放入策。”[16]也就是说,唐初的进士科考试只有“策”这一项,到了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才增加了“贴经”和“杂文”的考试,文章做得好的人才复试“策”。另外,据《全唐文》中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的《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致理兴化,必在得贤,强识博闻,可以从政。且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近日以来,殊乖本意。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安得为敦本复古,经明行修?以此登科,非选士取贤之道也……其进士宜停小经,准明经例,帖大经十帖,取通四以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策,考通与及第。”[17]可见,尽管科举考试一再改革,但“策问”一直是必考项目。

唐代进士科考试的“策问”多以五道“时务策”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考生在熟记经典史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对社会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杜甫的《乾元元年(公元759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道》的第一问为:“……欲使军旅足食,则赋税未能充备矣。欲将诛求不时,则黎元转罹於疾苦矣,子等以待问之实,知新之明,观志气之所存,於应对乎何有,伫渴救敝之通术,愿闻强学之所措,意盖在此矣,得游说乎?”[18]现实情况是百姓赋税不足以维持军备所需费用,如果要防备突发战争,百姓就要纳更多的税,生活就会困苦。该题目要求考生提出协调赋税和军费之间关系的办法。另外,韩愈的《进士策问十三首》中有这样的问题:“春秋之时,百有余国,皆有大夫士,详细於传者,无国无贤人焉,其余皆足以充其位,不闻有无其人而缺其官者。春秋之后,其书尤详,以至於吴蜀魏,下及晋氏之乱,国分如锱铢,读其书,亦皆有人焉。今天下九州四海,其为土地大矣。国家之举士,內有明经、进士,外有方维大臣之荐,其余以门地勋力进者,又有倍於是,其为门户多矣。而自御史台、尚书省,以至于中书门下省,咸不足其官,岂今之人不及於古之人邪?何求而不得也?夫子之言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诚得忠信如圣人者,而委之以大臣宰相之事,有不可乎?况於百执事之微者哉?古之十室必有任宰相大臣者,今之天下而不足士大夫於朝,其亦有说乎?”[19]该题阐述了唐代后期虽然土地辽阔、制度完善却人才不足的状况,要求考生分析原因。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唐代在科举考试中及第者绝不可能仅仅会做美文,还必须对治理国家有所见解。而《山月记》中的李征“与他人断绝交往,一心耽于诗作。”这样的诗作恐怕仅仅格调高雅而缺乏社会性,从朝廷命官袁傪看来当然是不完美的、有所欠缺的。

(图片引自网络)

五、“言志”之“诗”

关于《人虎传》和《山月记》中李征旧作的文体,几乎是中日学者都没有关注到的问题。《人虎传》中李征说:“我有旧文数十篇”,袁傪“即呼仆命笔,随其口书近二十章。”而《山月记》中的李征与友人相遇时表明:“自己本欲作为诗人扬名天下……曾作诗数百篇,未行于世。遗稿早已不知所在,然今日尚记诵者数十,请君代为传录。”显然,《人虎传》中李征的旧作——“文”在《山月记》里被改写成了“诗”。那么,“文”和“诗”究竟有什么不同,将“文”改写成“诗”和《山月记》的主题又有什么关联呢?

首先,“文”这一汉字据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错,当做逪。逪画者,交逪之画也。《考工记》曰:’青与赤谓之文。’逪画之一耑也……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为之文。”“像两纹交互也。”也就是说“文”最初的意思指有纹理和色采相杂的事物,后面引申为泛指一切言辞、书籍、诗歌、音乐、刺绣、雕刻等等。[20]即便诉诸文字表记的“文”也有各种体例,在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就论述了包括“诗”“乐府”“诠赋”“颂赞”“哀吊”“杂文”“史传”“论说”“诏策”“章表”“奏启”“书记”等在内的各种“文”的体例。

那么《人虎传》中的李征做的是哪一种“文”呢?有学者指出唐文“沿袭六朝余韵,讲究骈体四六文,甚至连表、奏、制、诰、判等公文,全都以骈文书写,或骈、散体交杂”,而“到了会昌年间,虽然韩愈等人早已在提倡写古文,但官场上庄重的诏令敕制、书奏表启和判案所用的判文等,还是以骈文为主……即使到了中晚唐古文比较盛行的时代,唐人一般在考科举和接下来的基层官场生活中,恐怕仍有许多时候需要读、写骈文。李商隐文集中的表状和祭文,几乎全都是骈文,连最普通的书启也喜用骈文。杜牧在大中年间任考功郎中、知制诰和中书舍人时所撰的制诰,也全是骈文。韩愈和柳宗元等人替亲朋故人撰写墓志时,好以古文为之,但这恐怕是当时的例外,因为现传世的六千多种唐墓志,几乎全以骈文书写。”[11]315可见,骈文这种体例在唐代应用范围极广。并且由此可以推断,《人虎传》中的李征所作之“文”也极有可能是所谓的“骈文”。

“诗”作为“文”一种体例,主要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尚书·尧典》将其概括为“诗言志”,据许慎《说文解字》:“诗,志也。’志发于言’。从‘言’,‘寺’声。”[20]34据《文心雕龙》卷二《明诗第六》:“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人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张立斋先生对此段加注说:“《毛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正义曰:‘诗者,人志意所之适也。虽有所适,未发于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包管万虑,其名为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言悦豫之志,则和乐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艺文志》:‘哀乐之情感,歌咏之声发。’此之谓也。”[21]可见,“诗”这种体例主要用于表达作者的胸怀情感,政论并不是诗的主要任务。因此可以说,《山月记》中的李征是受到了“诗”的体例限制,因而无法做出袁傪心目中的“完美”之作。(图片引自网络)

六、变“虎”的意义

《人虎传》的李征是“皇族子”,二十岁在州府考试中及第成为贡士,是当时的“名士”,而后又及第进士。因此,李征“恃才倨傲”,可以说是对自己的文才颇有自信的人。并且,任江南尉时每逢同舍会醉酒后,辱骂群官“生乃与君等为伍耶?”身为“皇族子”和“名士”的李征根本瞧不起身边的那些官吏。李征任江南尉期满后归乡。据《唐六典》等史料,唐县设有不同的等级,自高至低依次为:“赤县、次赤县、畿县、次畿县、望县、紧县、上县、中县、中下县及下县”,而“一般明经、进士出身者,以释褐紧县尉最常见,望县尉和上县尉次之”。他们初任“紧、望、上”县尉期满后,最理想的去向是累迁至“赤、畿”尉,或迁转至中央任“监察御史”。[11]105-137李征的好友袁傪走的就是比较理想的仕途。小说中没有交待李征任江南道的县尉期间留下什么政绩,但从任期满后没有迁升而是归乡这一点看,似乎没有特殊政绩。既无政绩,又“恃才倨傲”的李征能令“楚人闻其声固久”,并“皆开其馆以俟之”,“宴游极欢。将去,悉厚遗以实其囊橐”,恐怕唯一可以凭借的是他的文才。换句话说,李征是一个以文才自恃,可以不受仕途束缚而衣食无忧的人。李征过分自恃,不仅不受仕途束缚,甚至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李征自诉:“于南阳郊外尝私一孀妇,其家窃知之,常有害我心,孀妇由是不得再合,吾因乘风纵火,一家数人尽焚杀之而去”。正因为如此,《人虎传》中的李征最终被剥夺了人性,化为异兽,遭到了善恶报应。与《人虎传》不同,《山月记》只提到李征的出身地,而略去了他“皇族子”的身份。根据李征自省,其变身为虎的原因是由于“懦弱的自尊心”和“傲慢的羞耻心”。“一方面恐怕自己并非珠玑,而不愿刻苦磨练;另一方面,又有几分相信自己的资质,不愿与碌碌无为之辈为伍。”并因此“逐渐远离世事,与人疏远,愤懑和羞恼使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不断滋长。”按李征的说法,老虎正是外表强悍内心软弱的象征。而事实果真如此么?众所周知,“虎”是百兽之王。特别在中国古代,“龙”是帝王的象征,而“虎”是威武的象征。汉代的武将中即有“虎贲中郎将”的官职。唐代从武则天时代开始,四品武将的官服(绣袍)上装饰有虎的图案(文官官服图案为鸟形,武官官服图案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麒麟、狮子、豹、虎、熊)。[22]由此可见,变身为虎并非一件“有腼于人”的事。

如上所述,《山月记》中的李征处于乱世之中,他没有选择和袁傪一样的仕途去接近权力中心,而是纠结于诗歌创作,最终却没能扬名天下,而是变身为虎。从官吏到诗人,再到老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逐步自我边缘化的过程。作为山中野兽,老虎是不掌握文字的,它没有办法把自己做的诗记录为文字。而放弃文字就意味着放弃自己发言的正统性,无文字记载的虎的“嗥叫”只能随风而逝。但另一方面,对月咆哮的老虎形象又极其雄壮威猛。

值得一提的是,李征的“征”字在古汉语中写作“宫商角徵羽”的“徵”字。这个字从字形上看显然包含“彳”(行走之意)、“文”、“山”、“一王”的因素在内。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徵者,召也。召者,呼也。周礼司礼注、乡射礼注皆曰。徵,召也。按徵者,证也。验也。有证验,斯有感召。有感召,而事以成。故士昏礼注、礼运注又曰,徵,成也。依文各解。义则相通……壬微为徵……行於微而闻达者即徵也。闻各本做文。今依韵会订。又说壬微之意。言行於隐微而闻达挺之于外。是乃感召之意也。”笔者认为“言行隐微而闻达挺之于外”正是作者中岛敦作为一个文学者所持有的决心和姿态。

七、今后的课题

在《山月记》首次发表的1942年,在战时体制下的日本,作家中岛敦想要抒发他什么样的胸怀,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召,恐怕仅仅通过一篇《山月记》是难以下结论的。正如日本学者指出的,《山月记》是《古谭》系列短篇之一,我们在考察《山月记》这一文本时,应该将其作为《古谭》这一文学世界中的一元来考虑。[23]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必要将《古谭》重置于中岛敦的整个创作生涯,将中岛敦重置于战时体制下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只有在与同时代不同作家和文本的互文性比较中,我们才能给予中岛敦客观的评价,才能从更多视角对《山月记》这一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并使其文学价值在重读的过程中不断增殖。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将继续关注并另外撰文加以探讨。(完结)

参考文献[1]新保祐司.汉学传统的最后闪光点[C].见:胜又浩·山内洋.《山月记》作品论集.东京:クレス出版社,2001:341~355.[2]德田进著.《山月记》的比较文学新考察[J].孟庆枢译.日本学论坛: 1994,1:30~35.[3]高晓华.从《人虎传》到《山月记》[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2:43~45.[4]郭勇.自我解体的悲歌[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02~108.[5]赵敏.从变形体看《山月记》和《变形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7:317~319.[6]山敷和男.《人虎传》与《山月记》[C].见:胜又浩·山内洋.《山月记》作品论集.东京:クレス出版社,2001:40~48.[7]滨川胜彦.《山月记》论——二律背反和反论的世界[C].见:胜又浩·山内洋.《山月记》作品论集.东京:クレス出版社,2001:90~116.[8]木村一信《山月记》.论――对“幻灭”的恐惧――[C].见:胜又浩·山内洋《.山月记》作品论集.东京:クレス出版社,2001:117~141.[9]田中实.“自闭”的咆哮——中岛敦《山月记》[C].见:胜又浩·山内洋.《山月记》作品论集.东京:クレス出版社,2001:304~327.[10]小森阳一.“摇摆”的日本文学[M].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98:242.[11]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08:108.[12]木村一信.“某些(非常微妙之处)的欠缺”管見[M].见:《中島敦論》.东京:双文社,1986:198~202.[13]长谷川达哉.《山月記》言语分析的尝试[J].中央大学文学部纪要,2001,3:37~65.[14]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15]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三.[16]唐末五代·王保定.唐摭言.卷一·试杂文.[17]清·董诰等.全唐文.卷三十一·元宗十二.[18]清·董诰等.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九·杜甫.[19]唐·韩愈.韩昌黎文集.卷十四杂著四·书一.[20]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0.[21]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38~37.[22]韦霞,秦岁明,廖丰丰.浅谈唐朝服饰中传统图案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2007,4:143~145.[23]鹭只雄,滨川胜彦,木村一信,等.《山月记》研讨会记录[C].见:胜又浩·山内洋.《山月记》作品论集.东京:クレス出版社,2001:222.本文首发于长春理工大学中日比较文化文学研究所年刊《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孟庆枢主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第四篇:名人传

贝多芬传》

名人传 内容简介

《贝多芬传》: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3]

[4]《米开朗琪罗传》

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

(在《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翻译为《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1475-1564),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 Buonarroti Simoni。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

该传记分上下阕,上阕“搏斗”,下阕“放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蔽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3]《托尔斯泰传》

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小说家;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军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祖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中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于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终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次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他创作出了《少年》(1857)、《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

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深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坚定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体现了“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三位名人中,列夫·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和引路人与指引人。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 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 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3、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4、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5、“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6、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的外貌描写。

7、“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的外貌描写。

[3]

二、简答题。

1.《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2.《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 4.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 5.《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

6.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 7.《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8.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 9.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10.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海底两万里内容梗概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或译为“诺第留斯号”)的故事。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艇艇长对战俘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和开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层砸开,逃到大海;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在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这艘驱逐舰的国籍在原文中并未说明,在《神秘岛》中才说明是英国的)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

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海底两万里》阅读练习题

1、儒勒•凡尔纳是

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 ”。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第三部是。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 代 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 ,,还在于。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 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

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他们分别是。

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发电。

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8、《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 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10、你还知道作者的那些作品?写出其中两部:

二、选择

1、()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A 康塞尔 B 尼德 C 阿尤纳斯

2、尼摩船长在海底用()做的笔写字。A鲸鱼骨头 B 鹅毛 C 塑料

3、“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谁说的。A 阿尤纳斯 B 尼摩船长 C 尼德

4、鹦鹉螺号是用()作为动力源的。A电 B 太阳能 C 海水

5、鹦鹉螺号最快时速是()海里。A 50 B 500 C 5000

6、鹦鹉螺号总计费用是()美元。A 225 B 100万 C 337500

7、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他们打到了什么? A兔子

B 水獭 C 鲨鱼

8、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

A 鲨鱼 B 撞上一块暗礁,搁浅 C被炸弹轰炸

9、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 A 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 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三、简答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3、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第五篇:名人传

热心网友

。《名人传》这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和称。

本书中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以下则是《名人传》的相关资料: 内容概述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罗曼·罗兰将这样一个人的传记放在他立意要写的《名人传》的首位。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阅读指导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于罗曼·罗兰之手。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死”。托尔斯泰的故事既没有《贝多芬传》里的叛逆情绪,也没有《米开朗琪罗传》里的强烈的悲剧性,而整个故事比较平稳,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对社会的忧虑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创作的东西描写最详细的一篇。

《名人传》告诉人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免除痛苦的考验。然而通过跟从他们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样,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气和能力——它是我们在患难中保持的纯真,在患难中结出的果实,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所在。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一些船只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怪物,它身长数百米,偶尔浮出水面。在不少船只受到这怪物攻击而沉没之后,美国政府派出护卫舰“林肯号”前去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这个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授,曾经撰文探讨过这海洋怪物,认为是一头巨大的独角鲸。

“林肯号”在大海里游弋了三个星期,却一无所获。一天晚上,教授正在甲板上欣赏夜景,猛然发现漆黑的水面突然闪现红光,接着冒出一个庞然大物。教授奔回船舱报告了舰长,护卫舰随即向怪物驶去。临近时加拿大捕鲸叉手尼德·兰猛力投出锋利的鲸叉,只听得“当”的一声,仿佛撞击在钢板上,毫无作用。护卫舰便开炮射击,可是炸弹均被怪物的尾部弹出,溅起一片浪花。怪物似乎被激怒了,从头上喷出两股水柱,向护卫舰右舷猛力袭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教授、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鲸叉手三人被抛入水中。教授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教授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铁屋子里,身边坐着康塞尔和尼德·兰。他大惑不解。两位陌生人进来向他们致意,可是教授试用了几种语言,他们都听不懂。正在为难之时,他们的主人出现了。他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用法语作了自我介绍。他叫尼摩,自称与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他说虽然他们已成了他的俘虏,但仍享有自由。只是为了保密,他不会释放他们,而且要求他们唯命是从。教授虽然对失去自由感到难过,但是他还是被神秘的潜艇和海底的奥秘所吸引。在尼摩的邀请下,他们三人参观了他亲自设计建造的“鹦鹉螺号”。尽管它的部件是拼凑起来的,可船体坚固,结构合理,承受得起海水的冲击和高压。艇内有漂亮的客厅,舒适的卧舱,图书阅览室和娱乐场。潜艇的电力和氧气都是从海水里提取,能在海底停留很长时间。食物也是取自海洋,有些美味的鱼教授从未品尝过。布是由海洋纤维织成,烟叶来自海草。尼摩还让他们参观了猎取海洋动物的枪支和便于在海底行走的装备。

“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里潜行。教授透过玻璃窗,一路观赏着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途经克利斯波岛时,尼摩派人送来纸条,邀请他们三人到海底森林打猎。于是他们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手持特别猎枪,穿过换压舱,走在海底平原上。尼摩举枪射中一只大海獭,然后又杀了两条海豚似的动物,满载而归。

潜艇到达加里曼丹附近时,食品告缺。教授他们三人决定上岸寻找蔬菜和野味。起初,他们运气不错,打死了几头野猪,采摘了不少水果。正当他们在沙滩上架起篝火准备烤肉时,突然受到土著人的袭击。他们慌忙逃进小艇,驶向停泊在海中的潜艇。可是土著人乘上木筏,紧迫不舍。即使教授他们爬上潜艇,下了底舱,土著人仍然围着潜艇,不肯散去。第二天一早,潜艇开舱换气时,土著人果真纷纷爬上船来。可是他们的手一碰到栏杆,就惊叫着退缩了回去,原来金属栏杆全部通了电。

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尼摩邀请教授他们到海底参观采珠场。这里盛产珍珠,最大的价值可达二百万美元。教授兴趣盎然地观看印度人在海底采珠。突然,一条巨鲨张着血盆大口向印度人袭去,尼摩当即手执短刀,挺身上前与鲨鱼展开搏斗,尼德·兰举叉相助,正中鲨鱼心脏。尼摩随即把采珠人托出水面,还从自己口袋里取出几颗珍珠送他。教授从心底敬佩尼摩舍己救人的精神,并由此知道尼摩事实上没有断绝与人类的交往。

“鹦鹉螺号”从红海进入地中海花了不足20分钟。它是通过尼摩发现的海底通道潜行的,那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

一路上,教授发现了不少惊人的事情。船至康地岛时,尼摩从柜子里取出许多黄金,派人乘小艇送出去。后来当潜艇驶入大西洋,停泊在维多湾海底时,尼摩又派他的船员潜水从海底沉船里搬上来装满金银财宝的箱子。原来尼摩是利用打捞沉船里的财宝救济穷人和从事科学探险的。在大西洋海底,尼摩陪着教授参观沉没已久的大陆——大西洲。他们观赏了海底火山喷口吐出硫磺火浆的奇景,也察看了已成废墟的庞贝城。

潜艇又向南极进发,它在成群结队的鲸鱼中间穿行。当尖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尖头鲸。在此后的航行中,他们历尽艰险,一会儿是冰山封路,一会儿是章鱼围攻,一会儿又是敌舰偷袭。尼摩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一切。

历经海底两万里环球航行之后,潜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可怕的大漩涡。教授无法知道潜艇卷入大漩涡之后的遭遇,因为他和他的同伴被漩涡抛入水里后,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侥幸脱险,而潜艇已毫无踪影了。

评论(1)|5

按默认排序|按时

下载中岛敦《名人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岛敦《名人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名人传

    《名人传》复习提纲 一、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作家。1915年,罗曼〃罗兰花了20多年时间才完成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作品提要 《名......

    名人传

    《名人传》 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作家。 主要内容: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阅......

    名人传

    《名人传》读后感《名人传》的作者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罗曼·罗兰。书中写了文学艺术领域三位令人仰视的天才: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基罗、俄罗斯作家托......

    名人传范文大全

    《名人传》读后感 ——雷雯雯 《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

    名人传

    《名人传》读后感 外语组 于莉宁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

    名人传

    《〈名人传〉序》 教学目标 1、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

    名人传

    《名人传》读后感 ——贝多芬 扼住命运喉咙的贝多芬能够被罗曼·罗兰称之为英雄的,是一些心灵伟大的人。而他把首席的位置给予了坚强而纯洁的贝多芬。贝多芬出生于一个音乐世......

    名人传

    一、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