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第一届“新生杯”足球赛工作总结
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第一届“新生杯”足球比赛工作总结
数计学院首届“新生杯”足球赛在2013年10月12日至10月20日在花津校区南侧足球场如期举行,比赛进行十分顺利,没有出现球员严重受伤等事件,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十分感谢院团委和院学生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助。
下面简单说一下,筹备足球赛的前后期工作。
一、赛前准备,通知落实
赛前,我们部门为了这次足球比赛写好了第一届足球赛请式报告和比赛规程,并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各系足球队领队及队长于10月10日中午1点在召开比赛前的领队会议。会上,我们部门负责人对比赛队伍进行了分组抽签,并把比赛的规程及注意事项宣布下去。对每个队的领队都清楚的说明了运动员必须为本院在籍学生,身体健康。学生必须办理人身保险,个单位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否则不得参加比赛的中心思想,保证了运动员的比赛的安全,比赛中也同样进行的比较顺利,学生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受伤情况。
二、比赛过程,团结合作
本次比赛没有进行传统的开幕式,是直接进行比赛。共一块比赛场地,比赛时间为每天中午12点30分。每场比赛裁判员及工作人员都提前30分钟到场,安排好比赛的器材及各项工作,保证比赛能准时顺利进行。本次比赛采用分组抽签淘汰赛。比赛时间为九天,共十场比赛,全部比赛黄牌9张,未出现1张红牌,充分说明学生在比赛中拼抢激烈,但故意伤人及严重犯规动作较少,充分发扬个人足球技术水平及团队配合的精神,比赛中共进球21个。比赛充分说明了我院学生足球竞技水平在逐渐提高,过程更加紧张激烈,学生对冠军的渴望更高。最终在决赛中数学二班点球大战中2比1战胜统计学取得第一届 “新生杯”足球赛冠军,统计学获得亚军,体育部部长汪涛为获奖队进行颁奖。
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第一届“新生杯”足球比赛成绩:
第一名: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
第二名:统计学
第三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体育道德风尚奖:物联网工程
三、赛后总结、积累经验
本次第一届“新生杯”足球比赛能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我还是认为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为了下届足球赛更加完善,我们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善:
1、赛前准备时,应加大力度宣传,使有更多的学生及老师关注足球比赛的进行。为球员加油助威。
2、医疗设备不完善,本次比赛,场边没有配备医疗人员,以致不能及时给球员疗伤。以后我们会吸取教训,在场边配备医护人员,已被不时之需。万一学生出现受伤的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3、卫生情况不能彻底解决。以后我们会在比赛结束时,督促学生清理身边的丢下的垃圾,为大家呈现一个洁净的比赛场地。
综述以上的优点,我们会继续保持,面对缺点在以后的比赛中加以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把明年的第二届“新生杯”足球赛中办出更高水平的比赛,促使我院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体育部:李晨光
2013年10月25日
第二篇:2010数计学院第一届“新生杯”辩论赛完美落幕
2010数计学院第一届“新生杯”辩论赛完美落幕
11月1日晚19:00,2010数计学院第一届“新生杯”辩论赛最后一场复赛在数计学院院201举行,10届软件工程作为正方和10届数学一班代表的反方上演了一场激烈精彩的辩论赛,为2010数计学院第一届“新生杯”辩论赛的唯美落寞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距离辩论赛开始一刻钟时,数计学院何肖老师,数计学院10软件工程班班主任陈兰萍老师、数计学院学通社前任社长田冰清和外国语学院前辩论队队长扬琪作为本次辩论赛评委陆续到达复赛现场,随之而来的还有10届数计学院各班的拉拉队们。
19:00整,本次辩论赛主席0 9届历史学院辩论队辩手蓝晚瑜就席,在宣布辩论赛比赛相关的注意事项之后,“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的辩论赛也正式开始了。
首先进行的是由正反两方队员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本次辩题的限时三分钟的开篇立论,双方一辨都是妙语连珠,娓娓道来。150秒的辩驳……盘问………小结……来到辩论赛最为激烈精彩的自由辩论环节,正反方共八位队友轮流辩论,唇枪舌战,都毫不退让……210秒的总结陈词里,各方的四辩沉着冷静,却振振有词,竭尽全力佐证自己的观点。
接近40分钟的辩论过程经过了七个环节后终于在19:40时结束了,反方以十分的优势赢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反方三辩10届数学一班的王亚欢同时获得了本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辩论结束了,场下观众评委们激烈的掌声也响了起来……
比赛尾声陈兰萍老师点评时候说到:“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担任评委,我深受感触,10届的每个同学表现都非常好。其次,就我个人而言,顺境逆境可以互为因果,是互相转换的,更多的是主观客体人的个人态度决定的,所以在辩论时候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升华,使交锋点更加激烈……最后,祝愿10届辩论队的同学们在辩论队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据了解,本次的辩论赛是数计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举行由数计学院辩论队承办的,主题为“让激情里跳跃着理性的光辉”,旨在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学生的个人风采,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比赛分初赛和复赛,三场初赛由数计学院10届的六个班级随机进行,初赛胜出的三个班级继续复赛,采取循环赛决出一二三等奖,10软件工程班取得了最终的冠军。
第三篇:安徽中医学院“新生杯”足球赛策划书
安徽中医学院
“新生杯”足球赛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校团委、校学生团体联合会
承办单位:大学生足球协会
策划单位:大学生足球协会
2011年“新生杯”足球赛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新生杯”足球赛
二.活动背景:
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上,体现在团结进取的精神中。为了给新同学提供更快认识彼此、融入集体,增进友谊的机会,促进学校的发展,特举办本次足球赛。
三.活动目的:
大学是一个吸纳知识的殿堂,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塑造身心的天堂。我们每个人都在天堂中生活,享受着象牙塔内涌动着的知识的空气,拥有着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段美好的人生中,我们需要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展现自己的风采!同时,为提高我院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系部学生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积极调动同学们的运动兴趣,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能力,提高我院学生的足球竞争水平,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共同构建和谐校园,开展本次“新生杯”足球赛。
四.活动宗旨: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秉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
五.参赛队伍:
中西结合临床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中医临床学院,药学院,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
六.比赛地点:东区足球场。
七.比赛时间:10月24号——11月初。
八.组队形式:
由各学院院足球队队长负责自己学院的选拔组队工作,每学院出一支代表队,人数不得少于15人,不得多于18人。
九.比赛方法:
(一)比赛为11人制,整场比赛规定为80分钟,上、下半场各4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
(二)比赛队伍在比赛前15分钟到场,填写有关比赛资料,如果在比赛开始5分钟后,未到比赛场地或运动员不足11人,则以该队弃权论,判对方3:0胜。
(三)每场比赛可替换3名球员,但一经替出,该场次不得复入。
(四)比赛结束后裁判及双方队长需在比赛记录上签字,检查无误后方可退场。如对比赛有异议,队长需当场向比赛组委员提出,并由组委会做出最后处理。
(五)比赛中所有球员统一穿着帆布球鞋,不能穿皮质球鞋。
(六)为公平和安全起见,各队均不得外请专业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恶意犯规。
十.比赛形式:
(一)各队队长抽签,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之间进行循环赛,每两支队伍之间进行一场比赛,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积分多着排前列。
(二)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同,则按下列顺序决定名次:
1、积分相等队净胜球多者,名次列前;
2、积分相等两队相互之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3、以上全部相同的则两队之间举行附加赛。
(三)各选出A、B两组的前两名:A1、A2和B1、B2进行决赛制。
(四)由A1对阵B2,A2对阵B1,。双方胜者进行冠亚军竞争,败者争夺季军。决赛中,如80分钟内比赛成平局,则直接进入点球大战决出胜负。
十一.比赛奖励:
比赛设冠军、亚军、季军各一个。冠军颁发奖杯、奖状、足球和
荣誉证书;亚军颁发奖状、足球和荣誉证书;季军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比赛另设最佳射手一个,颁发荣誉证书。
十二.比赛流程:
(一)由足协负责人在9月23日新生军训结束之时通知各学院院队队长进行迅速组队,并选出各新生队队长。
(二)9月26日,通知各新生队队长到足协领取报名表,登记本队成员相关信息。
(三)10月9日下午5点,各队队长到东区足球场门口集合,上交报名表备案,并进行抽签随机分组。
(四)各学院积极做好比赛宣传工作。
(五)比赛于10月24日正式开始,比赛期间,如遇雨天,顺期延迟。
(六)比赛中,由足协代表团在现场维持场内秩序,监督比赛进行。
(七)比赛结束后,由足协负责清理现场。
(八)赛事完成后,进行此次活动总结。
十三.其他规定:
(一)本次比赛执行中国足协制定的《全国足球比赛纪律规定》,对违反规章规定,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罢赛、弃权、围攻、辱骂裁判员及工作人员,使用暴力行为者,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二)比赛期间各学院自行组织啦啦队文明观赛,不得干扰比赛正常进行。如有扰乱行为,将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校团委、校学生团体联合会
大学生足球协会
2011年9月22日
经费预算:单位:元
1、奖杯:1*80=802、证书:(18*3+1)*3=1653、奖状:3*25=754、笔:5*1=55、比赛用球:1206、奖品球两个:160(冠亚军各奖励一个)
7、复印文件:208、横幅:5*10=50,9、比赛用水:16*7=112
合计:787
第四篇: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联系函
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联系函(单位):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按照我校有关部门的部署,我院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进程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切身感受我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激发他们努力进取、勇于开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效果,全面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
现介绍我院专业班同学到贵单位参加实践活动,敬请贵单位妥善安排,配合我院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实施,以便向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建设性人才。谢谢合作!
此致
敬礼!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团委
二○一三年六月(有效期两个月)
-0-
第五篇:数计学院2012年学生工作总结
2012年学生工作总结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12年,在校党委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学生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新起点,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育人目标,倡导“以生为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求实创新”的学生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原则,以思想建设为基石,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完善学生工作机制和育人体系,进一步彰显学院学生工作特色。一年来,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一、以党建为核心,以党建带团建、促院风、学风建设
1、以人为本,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在90后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针对他们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上既要注重灌输,又要注意引导,努力做到思想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认真贯彻落实《武汉纺织大学阳光素质学分制度规定》,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中把握住“德”的核心与灵魂,更多地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教育。一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并把院风、班风建设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以“阳光素质学分”为平台,围绕“学生工作特色品牌”工程,积极开展青年道德示范、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了五场人文讲座,着重引导全院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基础文明。
2、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开展不同层次的理论学习。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理论学习。在内容上,除了引导、教育学生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注意加强时事政治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会思考,以理论学习推动思想发展;获得“2012年十佳基层团组织”荣誉称号。
3、举办党员业务骨干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党员的业务能力。每学期,学院定期举办党员骨干培训班,对如何在学生中开展好入党启蒙教育,如何确定和培养积极分子的、怎样整理发展材料、发展程序等问题进行培训,使党员骨干系统地学习,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使支部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4、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做好校级特色党支部活动。学院以学生工作调研为契机,经过自查和总结,进一步完善了《数计学院党支部管理条例》、《数计学院党员教育与考察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健全组织建设。“行动见证党性,服务彰显专业”校级特色党支部活动顺利结项。下半年申请校级特色党支部活动“党性引领学生思想,校企合作彰显特色”正在审批中。
5、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形式、内容丰富多样。2012年学院致力于以“党性闪光辉、行动争优先、发展促和谐”为主题,以建设学习服务型示范党支部为目标,开展四项实践主题、“六个一”行动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师生党员“一帮一”活动、党员宿舍示范岗建设、“红色家园”学习网站建设等活动,深入开展支部建设活动,丰富党员教育形式。4月召开教工、学生党支部联谊活动,5月学生党支部举办“读党章、知党性、跟党走”党员再教育动员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12月,学生党支部敬老院之行.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10月开办团校,370人顺利结业;11月,开办党校,培养入党积极份子356人。同时,按照“宽培养严发展”的工作原则,全年发展党员147人,现有学生党员283人,占学生总数的17.6%。辅导员李静宇被评为党务工作先进个人。
二、以学风建设为龙头,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1、严格日常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学期初召各年级学生大会及班主任工作会议,总结上学期工作,明确本学期工作任务。依托院学生会自律会严格晚检查和早锻炼,定期通报情况,监督控制力不强、约束力较差的学生。学期末召开工作总结会,对本学期学生工作做全面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的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
2、开展学风建设月,建设求真尚学型学院。活动紧紧围绕针对低年级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教育活动、高年级学习目标和动力的强化引导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设定学风建设量化指标;结合专业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微博品书”网络读书活动;开展英语四六级专题讲座、考研经验交流会、学习预警座谈、学业规划讲座、诚信考风签名等系列活动,大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3、大力表彰先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4月和11月,学院分别召开两次学习表彰大会,表彰学习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优良学风班、文明寝室,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受表彰同学的先进事迹,做到用学生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推选学院优秀毕业生32人。
4、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我院不断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向纵深发展。学院坚持“以学科竞赛为着力点,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观念,定期举办“创新思维”系列讲座,组织选拔出一大批学习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5月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电脑走迷宫”等专业赛事,荣获4项国家级竞赛奖,63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九篇。
三、以服务学生为宗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认真疏导,做好大类招生专业分选工作。5月,组织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专业273名学生和2011级数学(大类)专业58名学生专业分选工作由各年级辅导员负责完成。通过对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科研资源、各类成果等方面的介绍,做到让学生避免盲目选择专业,做好调剂专业学生的思想工作,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专业。
2、创新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学院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着眼于“精细化培养,高位化就业”的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以实习、实训为平台,将学习不仅定位于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今年分两批共有186名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训。在实训中让学生体验到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为毕业与就业接轨,上岗工作奠定基础,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狠抓团学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成功举办“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喜迎党的十八大暨M&C文化季颁奖典礼” 晚会。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为积极响应校党委“两访两创”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大力弘扬武汉纺织大学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积极推进阳光素质学分的实施,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我院分党委结合实际,丰富发展学院特色品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继续以“拓视野、练本领、展才华,创品牌、重质量、显特色”为目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文明素养和创作热情,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启发培育学生多项兴趣,激发广大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意识,大力弘扬和表彰先进典型,特精心创建了“M&C科技文化节”系列品牌文化活动。“M&C科技文化节”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包括迎新晚会、专业技能竞赛、义务维修、PPT大赛、趣味运动会、寝室文化节等活动版块,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文化活动,同时面向本院学生的系列特色活动则贯穿全年;旨在积极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启发培育学生多项兴趣,培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动最大层面的学生参与,充实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发扬理性和科技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2、以学术研究为制高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学生创新实验室是数计学院的特色工作室,由8名专业教师指导,31名本科生组成。以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灌输、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研究与探索中学到了新知识。一旦遇到了较难的课题,老师还可以与学生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3、以文体活动为平台,锻造学生健康体魄和心灵。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并在春季运动会、“五一”红歌大赛、啦啦操比赛等各项赛事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同时在学院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M&C文化节暨迎新晚会、学生支部红歌汇、篮球、足球联赛、趣味运动会、学风建设交流会、礼仪讲座、户外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又让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
4、“E时代志愿者在行动”成功申报武汉纺织大学校园特色文化活动。近几年,我院志愿者活动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如“E时代我与你同在”电脑义务维修,学院成立了电脑义务维修站,开通了维修热线,并提供24小时内上门服务,两年来为学校师生义务维修电脑千余次,志愿者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农村先后为近百名乡村小学老师普及电脑知识,受到众多媒体如凤凰网、人民网、荆楚网等多次报道。活动还包括“E时代认领阳光责任田”、义务慰问老人、绿色校园行、义务卖报资助留守儿童等志愿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友爱互助的精神,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4、认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在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院同学的热心参与下,开展以“聚焦幸福湖北,关注城市英雄”为主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将视线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主要的县市。地域广范,主题深刻是此次活动的最大特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将走访各地用全天跟踪记录、拜访民工、发放问卷、体验工作等方式关注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深入了解这群城市英雄背后的故事。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经济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团省委、校团委充分肯定,金城老师和陈子元同学分别被评选为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和先进个人。
五、以确保安全稳定为主线,关注特殊阶段、关心特殊群体、关爱特殊个体
1、细致入微,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为了使新生同学尽快适应环境,顺利度过适应期。9月份在2011级新生中开展了安全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纪安全教育、适应性教育、国防教育和《学生手册》宣讲学习与考试工作。随后,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两次,并能利用板报、橱窗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坚持每周晚点名必须强调安全工作。同时,为大一新生印发了大学生安全常识和签定了个人安全责任承诺书,不断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
2、真抓实干,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工作是学院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学院非常重视,院长、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了院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举办就业指导讲座10余次,邀请多个单位举办校园招聘,并与易思博、深圳ITjob等公司实现校企合作。今年我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其中,考取国家公务员4名,考取研究生35人(考取率达8.9%),总签约率达到86.9%,就业率96.82%,为历年最高水平。
3、注重人文关怀,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我院农村生源较多,普遍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贫困生占43.6%以上,其中特困生近26%。学院认真落实助学贷款、特困补助、勤工助学,建立了详实的贫困生档案,配合学工部,设立15个勤工助学岗位,帮扶资助特困生13人次。看望慰问贫困生、生病住院学生28次。开展“感恩〃励志”及“心理健康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对重点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充分运用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管理联动机制在经济上帮扶的同时,我们坚持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在逆境中奋起。在思想上,引导他们积极追求进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2012年,我院被为“武汉纺织大学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辅导员徐喆被评为“武汉纺织大学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4、细致入微,抓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学院建立了由分党委、辅导员、学生会、班委会及小组安全员为网络的五级安全体系,坚持每月研究分析一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形势,不断完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利用板报、橱窗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坚持每周晚点名必须强调安全工作,不断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分别举办法纪安全知识讲座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各2次,成功干预2起心理危机问题,对存在心理问题、身体患病、烈士孤儿及单亲家庭子女,采取定期谈心、交心等措施。针对重点时段、重大变故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预防,认真落实专人联系、定期走访、加强谈心、随时汇报的动态工作机制;多次深入学生寝室开展安全卫生大检查,并与全体学生签订了个人安全责任承诺书,将安全稳定工作做到勤思考、勤过问、勤检查,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六、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动力,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的载体和途径
1、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政工干部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分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定期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今年分别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和户外素质拓展各两次,不断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使其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学院要求每一位政工干部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在学生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同时注重自己组织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分党委副书记黄建华代表学校参加了2012年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年会,辅导员徐喆参加了湖北省第四期辅导员高级研修班学习,拓宽了视野,收获了经验。
2、建设新媒体学生工作特色基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新媒体深受“90后”大学生的追捧,它既是现代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又是他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因此,新媒体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学生工作特色基地运作半年以来初显成效,通过新媒体如QQ、人人网、微博等积极了解并研究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真诚沟通加以引导,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