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访谈总结(五)
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访谈总结
(五)访谈总结
一、百名教师谈育人
访谈对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学的高级教师――代胜霞.她曾多次获得省级、市级的荣誉称号.也是同学们爱戴的好老师.
访谈时间:2008年2月1日 访谈内容:
问:代主任您好!很荣幸能采访您!您的育人之道、育人原则是什么?
答:我觉得三个词可以概括吧!爱心、理解、平等.育人工作要以“爱”为前提,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将全部爱心献给每一个所教授的学生。作为教师,应当爱每一名学生。"理解"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凡事都要以理解为基点,我发现这样的话,很多问题都很好处理,而且学生们也能反过来理解我.至于"平等"嘛,我不崇尚"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观点.老师和同学应该站在平等的地位上. 问:您可以具体的说说"爱心"吗? 答:爱学生就是要对“优生”与“差生”的一视同仁;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倾注所有的心血和汗水;爱学生就是要肯定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宽容的对待孩子调皮的延伸;爱学生是新石器、新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应该用我们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之成为国家栋梁。有时“爱”其实很简单,也许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关注就能在学生身上产生很大的心理效应,就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高尚纯洁的师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心智的钥匙,使用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只要有了爱心,学生对教师就又有了信赖,师生之间就能建立起一座无形的感情桥梁。知识便可以从这座桥上顺利地输送到学生的脑海。是我们是爱心为学生搭起了学习的平台,是我们用爱浇灌着祖国的这些花蕾们。这是我写的论文里的一段话!
问:您还写论文呢?太棒了!您能再说说"理解"吗?
答:其实也不算论文,就是写的文章吧.其实理解就是宽容,我记得我看过一篇文章,我的论文里也借用过.就是在一堂数学课上,一个叫刘伟的同学不认真听讲,在下面画漫画.老师在刘伟不注意的时候来到他的面前,老师发现刘伟画的不是别人,正是数学老师,而且是搞笑版的.老师当时没有生气,知识和蔼的说:"你画的真挺好,但是你没发现,老师还有两颗小虎牙呢"说着,微笑着露出了那两颗小虎牙.从那以后,刘伟在也没有溜号过.最后刘伟考上了美术学院.其实以刘伟的成绩是不能考上大学的,当有人问他原因时,他说是因为当时数学老师对他的宽容和理解.
问:可是老师的宽容和美术有什么关系呢? 答:你别忘了,艺术学校也有文化课的要求的. 问:恩.看样子,老师的宽容真的很重要啊.
答:当然了,老师的一分宽容理解可以给学生打造另一片天地!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把爱献给每一个学生,才会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学相长嘛!老师能做的就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
问:的确,我也是学生,老师要是能理解我们,我们真是很有动力.
答:但是,我要补充的是:原则性的错误是不能放任姑息的.但是也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改正错误. 问:老师您说的太好了!那"平等"呢?
答:我用我看到的一句话给你解释吧."站着的是老师,坐着的是学生.但是学生们的灵魂是战战兢兢的站着的.老师虽然是站着的,但是他们的灵魂是高高在上的坐着的."这是以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在也有,但不多.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有这种高高在上的想法,要和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这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
问:您说的太有道理了!您能谈谈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吗?
答:作用很大的.尤其是高中老师,一个人的高中阶段正是同学们确定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这也要求老师有很高的修养和政治觉悟,虽然我有点象唱高调,但这都是事实。问:恩。我能明白!谢谢您今天和我说了这么多,我也终于理解了素质教育,虽然你没多说,但我都体会到了。
答:其实素质教育简单说来就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特长。现在社会上弄的那么乱七八糟的,把素质教育说的那么严重,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老师能改变观点,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问:的确,真的很精辟!!
答:我还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成长、成材不是老师一个人能做到的,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其实老师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限的!
问:您说的对,谢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和我谈了这么多,真让我获益匪浅啊. 答:没有,其实在和你谈的过程中我也有收获.咱们是互利吧!哈哈哈…… 问:再次感谢您,我不打扰了,再见!答:再见!
我采访的是我高中时的一位任课老师,她给我讲述了她的育人之道,非常的精辟、独到。她让我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老师这一个职业。让我对这个群体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对老师的敬意之情也从心底油然而生!老师的确是个神圣的职业。她肩负了太多的责任,也付出了太多的辛苦。
二、百名留守妇女谈生活
访谈对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镇复兴村――郑凤琴。她已经50多岁了。丈夫在外打工10多年了。她要抚养3个儿女,还要侍弄家里的田地以及家务活!
访谈时间:2008年2月14日 访谈内容:
问:郑阿姨您好!很荣幸能采访您!您家里的地多吗? 答:一个五口之家有多少亩地。我家是46亩地。问:哇!这么多啊!那您一个人能忙的过来吗?
答:还行我的儿子女儿放假的时候多少可以帮我分担一些。问:你有几个孩子? 答: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问:据我了解您那时已经有计划生育了吧? 答:有!但是也没有办法,想要儿子.呵呵。
问:据了我了解,您已经把两个女儿供到了大学,那一定很困难吧!在农村供一个大学生已经很困难了,您还供两个!
答:是挺难的!要不然孩子的爹也不会出去打工了,只靠那点地出的钱,根本无法供女儿上学。
问:您可以给我详细的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答:当时是大女儿马上上大学,二女儿上高中,小儿子上初中,而且他们学习都不错,当大女儿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全家都很高兴,可是我和她爸也就很担心了,这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人在外面打工挣钱了,她爸就决定出去挣点学费!本来大女儿不想去上学了,知道家里困难,可是我和她爸就劝她,最后她终于肯去上学了。问:您的大女儿上的是什么大学?
答:北京的什么大学,女儿说过几次,可是我也记不住。呵呵呵…… 问:那大女儿上学时也给家里造成很大的负担吧?
答:还行,大女儿也很懂事,她学习很刻苦,能得奖学金,她还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也给家里减轻了些负担。
问:但是那段时间家里还是很困难吧?尤其是您,要照顾孩子,侍弄地,还要做家务。答:是,每天只能睡4个多小时,二女儿和小儿子很懂事,总想帮我,可是我知道只有学习好才能有出息,所以我不耽误他们学习。
问:是啊,知识改变命运嘛!您这样做是明智的,可你吃的消吗?
答:有的时候也受不了,我还养了点牲口(家禽)卖点钱,贴补家用。最让我愁的是家里的46亩地。人家用两天能干完的活,我的四天,有时候更多。人家都能歇几天,我没有歇的时间。可是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我的孩子们都很争气,看他们学习那么好,我也就觉得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问:您的二女儿和小儿子学习怎么样啊?
答:现在二女儿已经考上大学了,小儿子也在重点高中上学呢!问:那您现在还是很累啊!
答:没有,二女儿由大女儿供了,大女儿现在在北京上班呢!她已经说了她妹妹的学费她包了。至于小儿子,上高中花消家里还是承受得起的。问: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啊? 答:大病没有,小病缠身呐!问:那您怎么不去医院看看呢?
答:都是些不要紧的病,没什么事。再说了,哪有时间管这个呀。而且村里的卫生所差不多得啥病都打一种针,点一种滴,还挺贵的。问:那您不怕挺大劲儿了?(把病挺严重了)
题:这个倒没想过,也没什么要紧的病,能多厉害呀!问:阿姨问您个比较隐私的问题,您想我叔不? 答:想,能不想吗?哈哈哈…… 问:我叔多久能回来一趟(一次)? 答:这个没准,一年也回不来一趟啊!问:那平时的粗活、重活都得您干呗? 答:恩。都是我干,小儿子放假能帮帮我。
问:您困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找有关部门,比如说妇联啊,民政部门帮帮忙什么的? 答:没有,从来没有过。找他们帮什么忙啊? 问:行,谢谢您啊,能接受我的采访!答:没事!
问:那我再次谢谢您吧!我走了!再见!答:有时间来家里玩!
通过与留守妇女的简单谈话,我得知她们生活的多么艰苦。她们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生活压力,也是从小养尊处优的我无法想象的。她们永远都是那么的朴实、憨厚。社会应该多关注留守妇女的问题,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让她们生活的更好一些。
三、百名村支书谈改革开放三十年 采访对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镇复兴村的村支书――杨玉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已经基本摆脱了贫困,过上温饱生活,有些人家已经步入小康.
访谈时间:2008年2月17日 访谈内容:
问:杨村长您好!很高兴能采访您!您担任本村支书多少年了? 答:8年多了!
问:这么长时间了?您连任3届了吧? 答:是啊,今年马上就要换届选举了.
问:那您一定是位好村长!那请您谈谈农村在改革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83年第一轮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是农村的第一次土地改革.这次改革,充分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增收,逐渐摆脱贫困的局面.现在我村已经达到温饱水平开始想小康生活迈进.98年是第二轮土地改革,它延续了第一轮改革的内容,确定30年土地承包政策不变,使农民心里更加塌实,这更进一步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03年国家决定免征农业税,并且还发放粮食补贴.同年,国家对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两免"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逐步补助生活费.07年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国家又给农民以猪肉补贴. 问:哇,这么多的政策啊!而且都是非常有利于农民的.我对改革了解的很少,您能给我讲讲吗?
答:先和你说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吧!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的,而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60年代,中国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曾经出现过几次“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每次都被否定于萌芽之际。1958年建立起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由于高度集权,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长期处于徘徊局面。在这关键时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指出: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指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没有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也允许和鼓励进行这种试验。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全国各地的干部和农民,使农业生产责任制迅速发展起来。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进一步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这种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要求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改革才真正在全国开始实行的。
问:党的领导政策就是哈哇!那现在农村有哪些变化啊?
答:变化很大呀!以前农民住的是土房,现在60%的农民都盖上了砖房。以前农民种地靠人,还有马,现在都实行机械化,几乎家家都有四轮车了,个别人家还有大型农机具。既提高了产量也提高了效率。也省下了很多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或者外出打工。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
问:变化还真不小啊!
答:是的。现在农村的交通也很方便了,修了很多的路,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道路实行了“村村通”硬化路面,都是用水泥路面,走起来很方便。问:复兴村的森林覆盖率怎么样?
答:还是不错的,能达到15%左右吧!特别是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后,调动了很多农民的造林积极性,既对生态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你来复兴村的路上看到的那些树,都是我们栽的!问:哇!那么多啊。答:是啊!现在农民也改变了观念,也有了生态保护的意识。
问:听说现在农民也有最低生活保障了,也有医疗保险了,您能和我谈谈吗?
答:是,个别困难户达不到最低生活标准,国家给予适当的补贴。农户自愿参加医疗保险,参保费每人10元,上级给补贴40元。困难户有了生活保障,有病的农民也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问: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答:是啊!今年的粮食也取得了大丰收,价格也比较可观。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收入3-5万元。这都是党的惠农政策好!特别是十七大召开以来,又实行了很多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政策。这说明党对我们农民很关心、很照顾!
问:据我所知,党又提出建立农村合作社的新政策,您是怎么看的? 答:农村合作社实际上是一种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以后的一种新提法。它是农村的一种新改革,由少数种地能对土地手进行经营,这更加解放了劳动力,这样一来又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民生活。
问:谢谢您,杨村长!感谢您和我谈了这么多!使我对农村改革有了深刻的了解。答:不客气。我们村有了新变化也希望有人来看看呀!问:再次感谢您!答:不客气。
通过杨村长对改革的讲解以及现在农村发生的变化,让我对农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改革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在去复兴村的路上以及在复兴村的所见所闻都让我感叹党的一系列改革对农民、农村、农业的促进作用。现在农村真的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不得不感叹党的政策好啊!
在与不同的人物进行访谈的时候,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去了解这个社会。也让我更好的给自己一个合适的人生定位!在社会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为社会做着自己的贡献。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干一行爱一行!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套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诠释!就像代老师和杨村长。而同时也要努力的生活,即使生活给我们制造了很多困难就像留守妇女郑凤琴。
无论是谁,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足以描绘我的体会!
第二篇: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访谈总结(七)
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访谈总结(七)访谈总结
这次实践的访谈,我选择的三项分别是“百名校长谈教改”、“百名运动员谈奥运”以及“百名市长谈十七大精神”。
“百名校长谈教改”
访谈对象就是我高中母校的校长吴晓茅。他不仅是一名语文特级教师,更是百年一中的校长。他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于一中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临近开学,作为南京教育带头人的吴校长很是繁忙。真的很谢谢校长对于我实践的支持,才能够有幸采访到他。整个采访很是顺利。校长很亲切,使得访谈的气氛显得轻松了很多。从一中的教育谈到南京的教育又谈到一中的教育,真的是受益匪浅,感动于他的职业良知,震撼于他的教育理念。
“百名校长谈教改”主要内容记录
访谈对象:吴晓茅(以下简称吴)
访谈者:范雯(以下简称范)
访谈地点:南京一中校长办公室
范:校长好。很谢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招待我。
吴:什么话呢。都是本校的学生,自己的学生。很高兴你们能回来看看母校。
范:在此先坦白一下,因为在北京上学,时间上不太允许,所以10月28日百年校庆的时候没能回来。希望能从宽一下。呵呵。
吴:没事。能理解的。心中有母校就行。范:一中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100年来南京一中培养了数以万记的人才,校友遍及神州,驰誉海外。能和我讲讲一中的历史吗?
吴:我们是在当时的江宁府衙所在地办的一个学堂。是为了帮助城南的孩子所办的。现代教育蓬勃发展的时候,主要由这样几类,一类是由传教士办的学校,还有一种是清政府办的,那一种是职业教育,因为是要搞洋运动,需要职业人才。这两种学校的门槛比较高,对于市民来讲比较难,所以当时就办了我们这个学堂。到了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南京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我们学校就被国民政府在这儿设了一个首都中心实验学校(音),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师范这样几个。在办学的过程当中,幼儿园没了,小学分出去了,师范并到初中,就成了后来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抗战爆发之后就内迁到四川,和他们合并办了一所学校,就是当时的国立二中,等到抗战结束以后,这种联合的学校由于各自回到原来的所在地又回到南京来,解放以后,我们第一任的校长是从延安来的。接管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在解放后获得了更大更快的发展,一直发展到今天,100年风雨沧桑也取得了很多业绩。范:我知道南京一中是我们南京市第一所的公办学校,也是江苏省的重点中学之一。那么现在的规模和师资怎样呢?给我介绍一下一中的现状吧。
吴:目前我们一中可以说,自己有一个主体就是我们的校本部,高中部、初中部。校本部总共高中36个班,初中24个班左右。总共的教师是260多名,学生是2600多个。我们在城南还有一个分校,就是实验学校,是个民办校,城北中央门一带也有一个分校,求真中学,民办初中。把这两块加起来,我们的学生的总量就很大了,接近5千人。
范:我知道“导师制”是我们南京一中一大办学特色,可以具体解释一下什么是“导师制”吗?“多元的导师组织,共进的发展目标,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育模式”。当初这一“导师制”是怎样诞生的?
吴:不愧是一中的学生,一下就抓住了这个办学特色。这个“导师制”,很多人以为这个“导师制”是和大学的“导师制”一样。其实和大学不完全一样。从某种意义来讲,今天的大学包括研究生,也很难像过去的“导师制”一样运作,因为大学扩招了,研究生也扩招了,一个导师带几个研究生比较难得了。我们的“导师制”不一样。我们的“导师制”就是着眼于教师的角色的变化。过去是“传导授业解惑也”,我们觉得在一个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必须是要有自己的创新的、独立的、动手的、合作的诸种因素结合起来的人才。如果说教师不转变自己的角色,就不适合于现代的学生。所以我们希望老师成长为帮助、引导、引领着学生发展。这样的引导式的教师。
我们提出来的理念就是教师是引导知识而不是教授知识。看起来只是一个讲法的变化,其实是一种教授知识的变化。我们把学生的学生比喻为交响乐的演出的话,老师也是这个交响乐的一个部分。他必须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扮演着一个辅助他成长,引领他成长,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抱着他成长的这种角色。所以这是我们“导师制”的灵魂所在。
最后一个就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我们从办学者来看,是为了一切人。学生的发展的前提是什么?教师的前进。所以我们为了一切人,学生、老师。为了人的一切。就是学生、老师应该发展的一切都应该发展。老师应该师德高尚,学生应该发展全面。我们是在上世纪的1998年提出来的。范:哇,都已经十年时间了。
吴:恩。到今年已经10年了。教育部提出的新的改革在南京开始改革是2002年,我们拿到了南京的课程改革方案和我们一中的很多基本理念是不谋而合。所以反映了南京一中在办学和人才培养的思考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远见在里面。
范:可以说“导师制”走在了全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前面。实施了10年了,有哪些显著的成效呢?
吴:我们所有的目标是共进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能够获得一种完整的发展。对教师的发展我们提出目标,就是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导师制”实施到现在10年,我们从教师成长来讲,特级教师就产生了5个。还有10几个学科带头人,几十个南京青年教师。这个实际上和我们“导师制”的目标意识和围绕这个目标所采取的具体的做法是直接相关的。
如果说从学生的成长来讲,也是很值得我们自豪的,南京一中培养学生应该说,名生很多,院士培养了17个。这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角度,除此之外,你比方说,艺术界的,早期的拍白毛女的导演、拍东方红的那个导演,水华(音)、张平(音)这些都是一中的。现在的比如很有名的梅婷也是我们一中的校友。比如说击剑的王海滨也是一中的。还有中国女子举重队的金牌教练,李春珠(音)。包括你像现在中国国际象棋女队领军的人物阮路斐、沈阳,都是是一中的毕业生。这些应该说是我们谈到的成绩。
其实我们可能更关注是一个面上的发展。从面上的发展来讲,我们评价一个学校、评价一个学生也好,离不开高考成绩,这是社会最看中的,从高考来讲,我们最近几年的高考成绩很辉煌,虽然进来的学生在南京的分数线是排第三,但是出线的本科上线率都是可以的。高考第一名都是出自于一中。连续两年。这些你应该也是知道的。
范:恩。作为一中的学生,这个我还是知道的。可以请您谈谈我校是怎样推进素质教育的呢? 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是更看重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在“导师制”的引领下,形成了一个特色,我们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学生的学习架构。它的塔基部分是全员课程、强制性的。比如说学校开办的课程、还有科技节、运动会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这都是全员参与的、强制性的。在这种活动当中我们力图使我们的学生有基础的素质,与人交往独立思考、耐挫等。
金字塔的中间部分是各种各样的学科讲座、社团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把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提升到正确的面上引导。
在金字塔尖子部分一个是排球,还有一个是艺术的,就是交响乐团。我们的排球队在全国也是顶尖级的,我们的交响乐团在世界也是很有名的。以业余的角度来讲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我觉得这种金字塔的架构为我们的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特色,无论你是哪一种学生都能够在南京一中找到你的空间、平台。范:说来惭愧,我好象还没达到金字塔尖子阶段。呵呵。
吴:虽然没到塔尖,但你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空间和平台。发展的也不错。一中要提供给学生的就是最适合他们的空间和平台。
范:据我所知,前不久,南京市的教育局的徐传德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教师的队伍,核心的环节是我们的课程和课程改革。您怎么看?
吴:他这个观点十分正确。一个学生成长成什么样。学习内容国家会调,学习方式会由教师来影响。你在这个学习方式上所能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就是从教师开始。素质教育受制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水平。你有怎样的教师,你就是怎样的教学方式。你怎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学生的怎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怎样的学习方式,就是他以后能否成才,怎样成才,都在他的学习方式当中形成。应该说,从教育局到我们学校的校长,这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热点。范:当前教育面临很多两难的问题,比如说全面育人和考试升学,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等现象,您认为在这个两难上怎样能够把握好协调好? 吴:的确,有一些东西是理想的,和现实有差距的。有一些是作为我们职业教育者所追从的,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也和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不完全吻合,比如说这个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他的明天的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去支撑他,如果仅仅是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就会做题目、做练习、考试,这样的人分数很高,但是最终能不能支撑起我们这个民族的明年,他能不能成为一个脊梁来支撑,这是我们的思考。
同时,我们又面临一个巨大的困惑,比如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我们的一个共识,大家都愿意去做,但是都面临着一个(困难),在这个素质教育上缺少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评价标准。比如说我说你学习不好,你有一个考试成绩在那儿,但是我要说你在素质上有哪点不足,我没有一个定量的东西,一旦谈到素质,都是定性的东西,但是定性的东西都是不能够确定的东西。而这个东西的欠缺使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上往往是抓硬的,能够看的见的,软的、模糊的、无法考察的,用描述性的东西来描述它的,我就无法抓住。
这是我们在教育上所面临的困惑。我们可能目前教育界尤其是从全国教育主管部门来讲,更应该多一点关注在素质教育推进当中,怎样由传统的定性的评价,变成一种定量的评价。你只有定量评价了,才使得我们所有的社会包括我们教育工作者实实在在的做下去。否则社会看上去只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
范:现在全社会推行素质教育是共识,大家也都是接受的,但是在很多学校素质教育也是形式化,包括象我认识的身边很多的家长,他们更愿意孩子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多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到了初中、高中,特别是面临考大学的面前,他们觉得还是应该注重考试分数,在课程学习上面专攻一些,等到上了大学之后,再去学习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吴:实际上你讲的,我补充一点,幼儿园、小学培养兴趣爱好,我觉得这种兴趣爱好还是带着高考的功利色彩。因为有一些大学在招生的时候你有艺术特长可以加分录取。从这一点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这些兴趣。并不是很单纯的就是为了培养一个孩子的素质。所以这种功利色彩很强。
范:很多家长认为高考它就是看分数,我们国家的现状也是这样。我把学功课的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考不上大学还是不行的。
吴:所以这是整个社会,在素质和应试摇来摆去的一种根本因素。
范:那么我们一中是如何来协调这两者的关系的?
吴:我们首先一个认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对他的学科学习只有利没有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在学习上牺牲一点时间,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发展,可能看起来似乎有影响,因为南京一中今天一直很坚持的,我们在课表的设计上,我们为了确保我们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不受这种冲击,就是在课本的设计上都留出时间。否则你所有的都是认识,而不是实践,你必须给他有时间、空间的保证。他才能够在这种条件保障之下发展自己。
回过头来讲,你把时间移到这儿来了,对你的学习有没有影响?我觉得没有影响,因为在活动当中学到的活动素质,对他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比方说压力的宣泄,比方说他和别人的合作、互动,在活动当中就形成了。很多学生学习很自私的,好的练习我不让你看。甚至很多学生跟你天天早上跟你谈,这个电视怎么怎么看,实际上他没有看,他只是看见这个电视的报纸介绍。他是很自私、很狭隘。但是这种活动和互动的东西必须要通过活动的载体才能够形成。还有耐挫能力的培养。这些所有素质的培养都会使他的学习得到改善。一中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的培养下的很大的力气,做了很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回过头来讲,高考成绩依然辉煌,这说明了不矛盾。
第二个,我们在安排上,在非毕业年级,我们的活动安排很丰富,到了毕业年级,我们的大活动少一点,活动的时间的周期稍短一点,为的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移到应对考试上去。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压力所必须这么去做。
范:就我所了解的,我们南京市也是在迈向全国的教育名城的路上,南京一中的“导师制”也是为了江苏的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那么在未来您还有什么打算和理想?
吴:这是我这一年多思考的问题。我这任校长很幸运,赶上了百年庆典,同时也给了我一个巨大的压力,100年的历史在你手上结束,新的100年的一页在你手上揭开,未来往哪儿走,确实我思考好多。好在我们有一个在实际办学当中被验证成功的就是我们的“导师制”。下一步我们还是按照这个“导师制”的办学理念,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育形态,多元的导师组织,共同的发展目标。
这是得到业内的首肯。也是走在前面的,所以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还是坚持我们的“导师制”。但是在进行当中,不断的丰富它,不断的完善它,使得我们在培养新世纪和未来需要的人才上做的更扎实。所以我们在校庆画册上,展示了各个时期不同的老校门的照片。我提了一句话,走进这扇门时,我们是追梦少年,走出这扇门时,我们是祖国的栋梁。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应该从这扇门出发,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办学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范:恩。我相信我们一中的素质教育一定能够结出更加丰厚的果实,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名牌中学。在此,非常感谢吴校长接受我的访谈。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此引用一下吴校长的话——“以前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而现在,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读好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苏教育的发展水平已基本小康了。而且江苏还推出了素质教育,实施的状况也挺不错。可是一碰到中考高考,素质教育就显得相当脆弱了。那些辛勤的教育工作者,从他们的职业良知出发,从长远的人生角度出发,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囚禁在应试教育中。可是社会上的竞争压力,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又使得素质教育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我想,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该为教育而彻底地改改革呢?
“百名运动员谈奥运”
采访了两名国家级运动员:王茹是跳高运动员,国家二级,现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郑宝山是篮球运动员,也是国家二级,现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因为一个是我高中同学,一个是我大学同学;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北京。所以就分别采访了他们。由于大家都熟识,所以谈起来特别轻松,情绪很高。又因为谈的是他们很感兴趣的奥运话题,所以话匣子一打开,就有点收不住了。大家谈了很多,聊得很开心。
因为葛菲和肖爱华都比较繁忙,所以就简短的用电话采访了她们。葛菲是退役的国羽运动员,她与顾俊的女双配对号称“天下第一双”。自1996年3月至今,她们在国际比赛中未输一场,连胜的场数达到100场左右。这些比赛囊括了亚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大奖赛等各类正规赛事。葛菲在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捧得双打冠军奖杯。而肖爱华被喻为“女花第一剑”,她打破了中国“女花”无团体奖牌的历史。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女子花剑第七名。她们都很期待08年的奥运,期待我们的健儿们能够创出佳绩。同时也希望他们可以顶住人们的关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时希望奥运能给我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百名运动员谈奥运”访谈内容主要记录
访谈对象姓名:郑宝山(以下简称郑)
访谈者:范雯(以下简称范)
访谈地点:学校万秀园
范:我知道你的专长是篮球,而且已经是国家级运动员了。那你对运动肯定很热衷。今年北京将迎来第29届奥运会。可以谈谈你对奥运的理解和认识吗?
郑:其实对于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我是很兴奋的。特别开心可以在北京亲身感受这一盛事。其实在我看来,奥运会是世界上最为宏大的体育盛会和文化盛典,是检阅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它蕴含了公平,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的,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重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是很神圣的。特别景仰!呵呵。
范:从古代奥运会到今天,奥运已经走过了好几个世纪。可是不管世事如何的变迁,奥林匹克的精神却始终没有改变。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么,你心中理想的奥运会具有哪些特点?
郑:“更快、更高、更强”永远是每个参赛选手乃至全人类的信念。我也一样。我觉得,奥运会就是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不断激励人们去挑战极限、突破渴望的。我心中理想的奥运会就要具有这种奋进性。而且代表着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奥运五环旗的飘扬,也意味着奥运会是建立和发展更好的国际友谊关系的桥梁。我心目中理想的奥运会还要具有这样的友好性、和平性。
范:那我觉得我们所了解的奥运会基本上能达到了你心中的理想水平了吧?
郑:恩。差不多。如果我能以运动员身份参加那就更完美了。呵呵。
范: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仍需继续努力呀!那么我们再来关心一下奥运会后吧。你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将对我国体育事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郑:首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为我国体育对外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提升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与机会。再者,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学习国际体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先进制度,推动我国体育法制的不断完善和体育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接着呢,北京奥运将使一些联赛的运作更为合理有效,象是我参加的一些篮球比赛啦。这一点我倒是挺期待的。而且,奥运会思想体系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的色彩,这为中国体育系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从而能够为体育产业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最重要的是,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以体育运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强调重在参与,强调通过体育运动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观念的普及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对体育的认识。我觉得这是对于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方面。可以说,奥运会的举办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而非仅仅局限在体育事业方面。
范:不愧是专业的运动员,问题回答的好专业呀!
郑:那是因为你和我约过之后,我有大致的准备了一下。用来防止出丑的。范:噢,说到准备,你有为08奥运做过什么特别的准备么?
郑:准备了一颗热忱的心,够不够特别呀?呵呵。因为自己能力还有限,不能参加奥运会。不过,我还是会为奥运尽些微薄之力的。期待着08奥运的成功。
范:我想大概正是因为有很多象你这样的人,所以志愿者的报名数才会那么高。呵呵。没能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奥运会的确有些可惜,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以大学生的身份投入到其中。在此,如果给你个机会与参加奥运会的健儿们说话,你最想对他们说的是什么? 郑:“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这句话你听过没?是泰戈尔诗中的一句话。我想说的是——也许有人到达不了彼岸,但我们共同拥有大海。也许你们没有显赫的成绩,但运动场上留下了你们的足迹。也许你们没有奖牌,但我们心中留下了你们拼搏的身影。范:我相信如果那些健儿们知道有这么理解和支持他们的人们在,他们一定会很欣慰的,同时也会更努力的。我们就期待他们就好了。要是有机会去看奥运,别忘了通知我哟!呵呵。谢谢!
访谈对象姓名:王茹(以下简称王)访谈者:范雯(以下简称范)访谈地点:汉中门肯德基
范:最近还在训练吗?
王:没有。因为受了伤,停止了一段时间。不过,过两天要开始训练了,因为接着有个大型比赛。
范:哦。恩。先预祝你成功。说到大型比赛,我就会想到北京即将迎来的第29届奥运会。作为一名国家级的跳高运动员,虽然未能参加奥运会,可以讲讲你对奥运的理解吗?
王:其实在我看来,奥运会与其他比赛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公平公正的竞技,不断拼搏,不断挑战。只不过奥运会更加的国际化,它的内涵更加丰富一些,影响力更加大一些,竞技水平更加高一些。可以说是属于世界各族人民的体育盛会。它提供了一个世界人民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在宣传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很积极的引导作用。恩。大概是这样。
范:那你心中理想的奥运会是什么样的呢?和你所接触的奥运会有距离吗?
王:其实就我所知道和接触的奥运会来说,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我心中的理想状态。公平公正的竞技,传播奥运精神,催人上进,并且给人很积极很阳光很灿烂的感觉。希望08的北京奥运会能够办的更好。争取办有中国特色的奥运会,将奥运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呵呵。
范:很有建设性呀!有机会向中国奥组委反映一下。呵呵。问一下,你有想过奥运会后将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吗?
王:其实作为运动员,这个问题倒没怎么想过,更多的是在思考怎样提升自己。呵呵。我想啊,奥运会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通过对外交流,我们可以吸取一些经验,避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走上弯路,当然也能很好的提升自己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其实奥运精神讲究一个拼搏,这对于人们生活的引导是很积极的。而且我觉得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会激励很多小一辈的有潜力的运动员,有了他们的发奋努力,我相信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的。当然了,奥运会还是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了相当充足的经费,体育事业发展起来也会很顺利的。而且,奥运会的举办很有可能会引发全民健身的热潮,好好把握的话,可以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使得体育不在是少数人的竞技,这应该算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吧。正好迎合了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
范:恩。分析的很透彻,很有道理。感觉上你是相当的关注奥运呀!有为08奥运会做过什么特别的准备吗?
王:特别的准备倒没有。首先不能参加奥运会,挺遗憾的,再者,又不在北京上学,奥运志愿者也当不起来。所以我就打算好好训练,与那些奥运健儿们一起努力,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呵呵。有机会的话,打算去看看奥运会,亲身体验以下那种氛围。
范:恩。这算是一种准备啦,虽然不太特别。我相信有很多和你境况差不多的运动员都是这样打算的。来北京的话,记得联系我,我会带你去游历一番的。对了,你最想看什么奥运项目的比赛呢?
王:跳水。因为我想看看,少了田亮,胡佳是否能顶的住。还有就是郭晶晶入水的时候真的很美妙。当然也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后起之秀。呵呵。
范:我本来还以为你会想看跳高,为自己找找差距呢。好了,先不闲扯这个。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最想对奥运健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王:你们是最棒的!
范:很有力量呀!相信那些在集训的奥运健儿们一定会感受的到。好。谢谢你接受我的访问。来北京记得联系我哟!呵呵。
随着08奥运的临近,人们对奥运的关注日益增加。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几十亿的人心中就有几十亿个奥运会。所以我们需要很理性的看待08奥运,特别是对于在赛场上拼搏的健儿们。过高的期望值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虽然顶住压力是他们训练的一部份,但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为那些健儿们减减压,创建一个轻松的环境吧。
“百名市长谈十七大精神”
本来的采访对象是建邺区区长的,结果因为有很多会议,手头上的事务很多,实在抽不开身。于是乎,我采访了助理冯宪荣。冯宪荣助理很亲切,对于我的采访很配合,所以采访的挺顺利,比较有成就感。
“百名市长谈十七大精神”访谈主要内容纪录
访谈对象:冯宪荣(以下简称冯)
访谈者:范雯(以下简称范)访谈地点:会议室
范:您好,在您这么忙的时候还打扰您,真的感到很抱歉。您的配合,让我很感动。
冯:没关系。正好有这个空挡。觉得这个实践挺好的。不错不错。不过区长最近一直很忙,会议很多,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就我来接受采访了。
范:一样一样。其实我家就在建邺区,所以对这里也算了解。可以请您再简单的谈谈建邺的基本情况吗?
冯:好的。就南京市而言,南京市现辖鼓楼、玄武、白下、建邺、秦淮、雨花台、江宁、六合、浦口、栖霞、下关十一区和高淳、溧水两县。建邺在这十一个区中,虽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人口最多的(没记错应该是十九万五千多名,将近二十万的样子),但是算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个区。不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文化呀、政治呀,都发展的很不错,并且在不断的完善中。虽然建邺属于城区,但近几年一直响应南京市的战略号召,积极的向外拓展,发展外城区。就象你知道的,河西地区原来只是低洼荒芜的河漫滩,但你现在看看,完全就不一样了。十运会的场馆就建在建邺区的河西地区,不免就会吸引全国人们的目光。可以说,建邺是抓住了十运会这个契机,正努力将河西新城打造成南京的一个新亮点。CBD中心,科技产业园,人文居住群等等,这一系列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当然了,南京市政府也给与了高度重视。换句较流行的话就是“建邺在和谐地发展着”。呵呵。
范:建邺的这些改变我们都感受到了,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我相信建邺在时政的关注和贯彻上应该也是与时俱进的。请问建邺在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冯:首先,我们统一组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对十七大精神的系统学习。而且在建邺的各个社区也进行了十七大精神的宣传。让十七大精神更加普及。
范:那效果如何呢?
冯:还不错。工作人员都很配合,学习起来也很投入。当然了,我们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也联系了一些建邺实际发展方面的内容,努力将理论实际化。至于在社区,我没有亲自调研过,但反馈上来的信息表示我们宣传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居民们在散步的时候啊,或者平时路过的时候,稍微看看,留心一下,我们的工作就有效果了。注重平时,这算是一种潜在宣传。范:潜移默化。
冯:对,就是这样。渐渐的,十七大精神就能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生活中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策略。呵呵。
范:起码给我的感觉是这个方法很聪明。呵呵。既然这样,可以请您谈谈您对于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吗?
冯:其实十七大精神让我,可以说是最为震撼的吧,是十七大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了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范:那您有没有将这个融入到工作中,或者地区发展中呢?
冯:有啊。我们在着手完善居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尤其是关于来宁务工人员的生活保障,不仅仅是建邺所关注的,整个南京市政府都很关注。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做到实处,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的改善。这算是我们工作的重头戏。
范: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会很好的演绎好这部重头戏的。我觉得南京市民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还是很信任的。之前是您对于市区建设发展的一些想法,那么,作为国家的未来,您认为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参与国家建设呢?
冯:其实对于你们来说,你们最欠缺的是社会经验。因为毕竟你们和真正社会的接触并不算多。所以你们要多多接触社会。象你这次的实践就很好啊。很不错。当然了,国家需要的是专业人才。你们的功课也不能捺下。知识就是力量嘛!要把握一切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周总理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有这种信念和抱负。这算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吧。
范:其实您的想法很实在的。我先象您说的那样试试,不成功再找您啊。呵呵。谢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
十七大于去年刚刚闭幕,十七大精神也得到了最广泛的宣传。虽然不同人的领悟能力不同,但大家都普遍了解了政府的工作重心。像“三农问题”这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如今放在了异常突出的位置,更加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相信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会发展得更迅速,社会会变得更和谐。
第三篇:社会实践访谈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访谈活动总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安阳师范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我就我国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而作了三篇采访,由此而为我的访谈录作总结。
我访谈了学生和工人。第一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说和谐。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其心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主要谈论了和谐的意义及重要性。谈及古文化中的和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夜不闭户,拾金不昧的天下大同”。而在讲述和谐的重要性,从身边出发,“交通和谐,这个大家都遵守交通条例,这样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能有效抵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学生要学习努力,这样才能成绩看起来和谐点,不然就要被家长和谐;家庭关系要和谐,小孩敬老,长辈爱幼,父母和顺,家和万事兴,每个家庭和谐,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就会和谐,以社会为主题的国家就会和谐。影视要和谐,中国要拍出来很多电视剧我就不提了,简直雷的人没法看嘛,我都一年没看电视剧了。这是学生严重的和谐。第二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三面谈价值观,讲述自己三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方面来说,富强就是国富民强,这是所有公民的愿望,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建造文明社会,和谐就是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的建设好一个国家的制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方面来讲,对我们社会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爱国是热爱祖国,维护祖国,敬业是认真工作,兢兢业业,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就是大家抱着友好善意相处,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三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说。受访人是位工人叔叔,谈及敬业“第一,敬业就是踏本分的干好自己的工作,让上头满意,不惫懒懈怠,让同事满意,自己的工作有成就,拿工资才能让自己满意。第二,敬业吧就是跟同事搞好关系,人际和谐,才能把工作干的轻松。第三,敬业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创造更好的工作价值。”让我感慨颇深,将来我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因此而受益匪浅。这次访谈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不仅是一种道德理念,更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痕迹与延续。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践行这一点。
第四篇:校友访谈社会实践总结
校友访谈社会实践总结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况且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我校在培养学生假期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做的很好,我校为学生的社会实践专门制定了社会实践任务,并且完成它会有相应的学分,有助于督促我校学生的实践工作,而作为大一的学生,我们这次的任务是采访学长,这有助于我们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星期二的下午,我们小组邀请学长刘奇来家做客,学长刘奇,2010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后,被北京金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聘用,现在是一般管理人员,但是我们相信,刘奇学长一定会有更好地发展,因为他的执着和坚强。
刘奇学长是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但是他本身的家境并不是很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我们惊叹的学长强大的同时,学长谈到我们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浮躁、不愿从低层做起现象。学长表示:人逢其时,生逢其处。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站在关键的位置,从基层做起。比如,在学长同学的包装材料公司,你想出人头地,你必须站在生长线的关键位置。与此同时,自己也不要好高骜远,每个人对自己的价值应有一个理性的定位。学长对我们说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敢于尝试、敢于负责。他回想八九年时,他的一位同学公司引进德国的生产线,当时没有懂安装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外国技术顾问,而且手上的技术资料是英文版的,当时公司没有一个人敢做这个。那时候,学长就挺身而出,敢于尝试、敢于承担责任,拿着厚厚的英文资料查对单词,一整天也只能搞懂一页,可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学长弄懂了所有原理,成功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线,赢得了公司人员的一致赞同。现在,公司塑料年产量为一万多吨,而且香烟薄膜和收缩膜的产量分别占了全国的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从学长给我们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人需要不停地向上看,蜗牛也能走向最高峰。
学长还告诉我们一些人生哲理:1·永远不要忘记,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尽管大学有许多诱惑,尽管有人不上大学成功了,尽管有人上了大学也白上,尽管大学一些课程和将来工作可能对不上,但是你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如果四年中你对不起大学生这个称谓,你已经对不起自己的整个人生。2·挂科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所以不能忽视成绩。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至少说明你的努力、增强你的自信。成绩不是你唯一的财富,但是你必不可少的财富,因为她标志着你在青春年华时代,能够完成任务,能对自己负责。可以不追求高分和一流,但不可以被动挂科成绩很烂。3·自主学习,平坦不平坦都是正路,否则就掉进沟里。大学学习的路两边都有沟,一边的沟是像中小学一样只能被灌输着学习;另一边的沟是:给了我主动的自由我就自由地不学习。这两种人都是人进了大学门,心还在大学外。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学什么?跟谁学?怎么学?三个问题自己明白。一个学期过度一下挺正常,“徘徊的长廊”长达一两学年决不正常。不管让老师牵着走,还是让分数牵着走,全是走丢自己的错路。自主学习即使学的东西以后很多用不上,你自主领会、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也让你受益终生。4·检查一下,武侠、言情、网络游戏,还是你兴趣的中心吗?或者还在你的兴趣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吗?如果回答:yes,那么,你需要改变。没意识到是幼稚;意识到了还这样就是堕落。“女生的电脑是影碟机,男生的电脑是游戏机”,这样的男生女生既浪费电脑,也暴殄青春。学长告诉我们的四条建议,我们要谨记于心,陪伴我们的一生,终生受用。
学长还告诉了我们一些他在大学里遇到的一些瓶颈,很多人都说大学关键不是你学会了什么,而是你会学什么,以后用人单位考量你的素质其中有点就是大学的学习能力,我觉得自己虽然是努力了,但是仍然没有取到很好的成绩,而有的平时感觉吊儿郎当的同学在考试周的时候稍微看一下书还是怎么的就能和你考得差不多,甚至比我好!这是我都会隐隐地感觉有点不公,不服!我很讨厌这样的心理,反正每到知道成绩的时候,很想知道别人的成绩但又也有些担忧知道别人的成绩比我高时心情的不悦!我有点怀疑我的学习能力是不是比别人差呢?如果不差,为什么我只拿过一次三等奖学金,为什么不是二等,为什么只是一次?这样的心理是不是很不好?回家了心情还好多了,但一旦在学校面对同班同学的竞争或者是炫耀啊什么的,我心里就会很乱!很多时候心情都不好,虽然不表现在脸上,实际上心里很累的!我很不想在学校呆着,周末的时候我经常跑到我同学的学校去玩,过夜,感觉这样我才会远离那样的令我窒息的环境,让我放松一下下!
在大学生活了两年了我还有一个问题让我想逃,就是我们班就十一名女生,两年下来陆陆续续很多同学都谈恋爱了,男生也不例外!即使是我刚开始觉得能像我一样单身到毕业的同学都谈了,上学期一对一对地冒出来我真的觉得很落寞!我本来和男生的交际圈就小,不知道怎么和男生交往,在恋爱方面也不想随便,本来想自己应该能撑到毕业,只要专心读书就好了,但是随着单身的人越来越少我越来越觉得心里像被刺了很多下!同学在一起时都会拿那些一对一对的开玩笑,这是我就会感觉自己是没人喜欢的一样!没相貌,没身材,拿什么资本去谈恋爱?看到被人都是一对一对的很开心,而且在社交圈中也没有落后感,平时有人嘘寒问暖,偶尔打情骂俏,生活多么滋润。而我想到自己仍然是形单影只,感觉很可怜!感觉在家外的地方没有人注意你,没有人疼你,有苦不知道去找谁诉,有问题了不知找谁去解决,反正我觉得一个寝室里的室友或者同班同学到触及到个人利益时都会表现成那样,我看到都有点心寒,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就是这样的。反正是心情很糟的的时候想到没有人可以依靠的那种感觉我现在即使在家里写这些话的时候也能再次感受到!想到要开学了,要再次走入那种环境,我有点害怕再次感受到那种感受,我希望我有点不一样,能够长大一些,面对问题淡定一些!我很不想回到那里,上学期我很多时候都想逃了,想到别人幸福的生活着,学习感情两不误,而我一个在家感受惯了独生女那般的关注和疼爱后在异地独自一个人面对那样的环境,我在自习时都感觉很心痛,但仍然逼着自己把书看下去,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悄悄地落泪,经常失眠,但仍然逼着自己睡觉!我逼着自己不在乎,但是仍然很在乎!我每次以为我做好准备去面对时每次仍然被现实击垮,临近崩溃,我那时真的很想走了,逃了,不像看到他们,不像和他们有什么联系,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对比,那么多的失落!但我能逃去哪呢?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要靠刘奇学长一个人去抗,是啊,一个离家在外的大学生,他的一切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他对我们说:.大学里没有恋爱就很失败吗?别人恋爱了自己就“落伍”了吗?没有人追我我就没面子吗?……回答:否!这些所谓的“标准”很世俗,用这些“标准”来对待恋爱,首先就没有尊重自己的感情。爱情,在相爱双方的心灵里,不在别人的目光里。出于面子、出于从众、出于“流行”而对待爱情,是失重,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他就是这样,拼命三郎的精神,击破了一切的困难,让我们祝福,刘奇学长这样一位努力的人,今后的路更加好走,一路顺风。
在这次访谈中,我们学到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做不一定会成功,不做一定会失败,让恋爱离开大学生,做最充实的自己。
第五篇:寒假社会实践访谈提纲-外来务工人员
姓名学号:班级:
寒假社会时间--对春节留沪来沪务工人员访谈提纲
1、您的性别:
2、您的年龄:
3、是否婚配?您的亲人和孩子是否在您的身边?:
4、您来上海打工几年了?您在家乡原来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5、当初来上海的原因是什么?:
6、您现在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7、您比较适应城市中的工作生活方式还是老家的工作生活方式?
8、您目前的居住状况:
9、这几年在上海的生活,上海有哪些吸引您的地方?上海又有哪些让你难以适应的地方?
10、您是否多年没有回过家过年?您以前有在上海过过年吗?
11、您在家乡有哪些亲人?想他们吗?
12、您是主动留在上海过年还是被动的?您对于选择不回家过年有什么感受?
13、家乡的过年习俗与上海有哪些区别?
14、比起家乡,您觉得上海好还是家乡好?您是否为能够在上海过年感到自豪?
15、您觉得在上海能过一个好年么?为什么呢?您今年准备如何在上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