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征文:《大学》——觅心灵一处净土,寻人生准确定位
《大学》——觅心灵一处净土,寻人生准确定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题记 所谓大学之道,细微观之,乃庸者成才之学问;纵局而究,乃大业者发展之方法。细品大学之道,精髓显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者。今将从细微处,细抒己浅薄之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发扬灵明与德性。
我认为,人之初,性本“无”。何谓“性本无”?就是人刚出生,明净得犹如一杯水。清如纯水,不染一点尘埃,不牵半丝红尘。从先天来看,我们所有人都一样,心灵与思想都是一片空白,而这种空白往往是最原始的灵明与纯净。但是,人的成长,总是受着后天各种各样的熏染,欲望使原本清明的心灵日渐浑浊,那单纯的思想也因利益趋变势利化。
欲望与利益,湮灭了我们最原始的灵明与德行,使我们遗忘了善良的本质,道德的属性。在纷扰的社会,利欲熏心,尔虞我诈,不断为了物质而疲于奔命,因此我们心力交瘁。灵明与德性的失落,让我们失去归属感,让我们失落,让我们空虚,在忙忙碌碌中喟叹生命为何存在?
当我们厌倦生活和迷失自我时,不管身处何处,细品圣哲的智慧,求得心灵安然,寻回原来自我。当我们知道,生来灵明,与人无差,则无谓嫉妒人长,怨恨己短;当我们领会,人本德性,则无谓是非纷争,勾心斗角。我们生无牵挂,死无障碍,在漫漫人生中,又岂能倾此一生苦苦追寻那过眼云烟的利益呢?在明明德,首先得换种淡然的心态,唤醒我们与生俱来的良知。我们要想摆脱物质的纠缠扰心,则先理会生为何牵,死为何挂?人要被救,必先自救。人不自救,人亦无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发扬灵明与德性,为心灵觅一席净土,寻真实自我,照亮人生道路。
大学之道,在亲民,即不断完善与发展。
谓之“亲民”,实为“新民”,就是使人更新。纷繁复杂,瞬间则变化万千的社会,总让我们恐惧、畏怯地怀疑明天。我们焦虑能否在社会中有一个立足点,我们担忧能否取悦未来,我们烦恼能否活得精彩······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才可满足膨胀的欲望,才能适应社会的挑战。在亲民,从德行上进行规范完善,迫使自己进步,要求不断超越,不断发展。
新民,通过教育使人民的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汲取知识与智慧,传递文明,进化精神,提高素质。“新民”让社会在时间的滚轮下,开满芬芳、绚丽的花朵,妆点一路的风景。新民使每个个体进步,完善和发展整个民族的思想,能使整个民族进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很美好,使我们的生活氛围很安详。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为一个人,革故鼎新,温故知新,牵涉到人个体本身的内涵提升。人本固有德性的本质,完善自己是没有极限的。大学之道,在亲民,不断完善和发展。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因此更需要“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的去净化德性,洗涤被凡世尘染的心灵,在复杂变化中寻求自我定位。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即以最完善的境界为目标。
人是贪婪的,人总是揣着一颗不满足的心。追求无极限,完美的境界是我们彼此向往的,并宁为此碌碌而为的。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所谓最完善的境界莫过于幸福实现,愿望达成,那种最大的快乐和满足。然而,从更深一层次想想,最完善境界的边线还是取决于心灵的态度。
最完善的境界,不是单靠我们怎么努力耕耘,奋力拼搏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从外在的掠夺和斗争就能完成的。所谓“知足者常乐”,要实现最完善的境界,最关键的,还是要克服自己的浮躁和洗涤盲目追求的心。不是说没目标,没追求就有最完善的境界,最大的满足,但我们必须否认自己的各种非分欲望,放弃各种不正当利益,使心灵清透安宁,使自己的人生有个准确的导向。
其实止于至善,以最完善的境界为目标,通俗的说就是定位,把自己定在什么地方,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什么地方。“止于至善”是我们生存的追求,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在止于至善,需要人的德性本质去端正心灵,诚实意志;需要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让智慧真正掌握到手,实现目标,而不是无所作为,空想目标。大学之道,不外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此三者环环相扣,共同诉说着人生之道。
捧一本《大学》,细听里面智慧的声音,让我在彷徨时冷静,在迷茫时坚定,在挫折中打拼,在逆境中依然前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读《大学》,让我心态安静了,拾起遗忘的善良本质和道德属性,没有了杂念与牵挂;读《大学》,让我更加上进,拥有了一颗不断完善自己的心;读《大学》,让我对追求的目标更加坚定,激发超越的热情。用《大学》的文化精粹,为被世俗熏染的心灵觅一处净土,让我能在纷扰的成长路上,找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定位。
作者:周锦珠
院系:法学院2008级(3)班 联系方式:***(6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