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十一五”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总结(20110326印发稿)
四川省“十一五”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个加快”,认真贯彻《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和《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按照“紧贴中心、扩大影响、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和“53322”工作谋划,坚持一手抓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推进自主创新,一手抓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加强环境建设,克服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大力实施“1143工程”,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日益健全,工作机制日趋完善,企事业单位、园区、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深入推进,宣传培训、执法保护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全省申请专利129886件,是“十五”期间申请总量的3.6倍,年均增长30.9%;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5035件,同比增长234.33%,年均增长30.49%。获得专利授权82786件,是“十五”期间授权总量的4.2倍,年均增长47.8%。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中西部第一位。
一、制定实施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服务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十一五”期间,全省认真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从全省实际和产业实际出发,以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全面、协
-1- 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创新为本,突出重点;立足省情,统筹兼顾;把握系统性,衔接配套;科学研究,与时俱进等原则,深入研究全省知识产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认真做好全省知识产权战略的调研、起草、修改和征求意见等工作。2009年5月,《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经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明确了全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专项任务和战略措施,从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特定领域等方面推动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全面发展。
《纲要》颁布后,全省大力推进纲要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一是编制实施《纲要》年度推进计划。通过编制实施《纲要》年度推进计划,2009年明确了27个部门的109项重点工作任务,2010年明确了25个部门的118项重点任务,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面推进《纲要》贯彻实施。二是认真学习宣传纲要。印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编发了纲要《宣传读本》,举办了全省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战略专题培训班,知识产权、工商、版权、法院、农业等6部门联合召开了全省《纲要》学习宣贯会,开设了专家学者解读《纲要》专栏,组织了知识产权战略巡讲和专题学习研讨。三是开展了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产品等配套专题战略的制定。四是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全面推动全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2- 推动成都市、德阳市、攀枝花市、乐山市、成都高新区、双流县等重点区域制定实施本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组织开展了《四川省中药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四川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专利战略研究》、《宜宾市农业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南充市丝绸行业专利战略研究与实施》、《甘孜州康定县南派藏药传统知识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等行业(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指导长虹、东汽、二重、光明光电、迈普等部分重点企业制定实施企业或主导产品知识产权战略,东汽完成《风电专利战略研究》、攀钢完成《钢轨专利技术分析及战略研究》并通过国知局验收,长虹制定《数字电视专利战略》。通过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有力促进了全省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
二、紧贴中心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知识产权法规政策配套,为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一五”期间,紧贴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热点、难点,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一是开展了《全省多晶硅产业知识产权状况调查研究》、《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研究》等专项调研。二是开展了《四川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证研究》、《四川省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研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研究》、《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研究》、《专利行政执法程序及实体研究》、《地方知识产权局接受复审委委托行使部分调查权可性行研究》、《推动专利技术运用与产业化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等知识产权软科
-3- 学研究。“十一五”期间,全省列入国家有关部门软科学课题和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15项,列入省级有关部门软科学项目11项,有4项研究成果在国知局软科学研究课题评选中获奖,其中《四川省中药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荣获第六届全国知识产权(专利)优秀调查研究报告暨优秀软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理清思路,为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专利)法规政策建设。一是着力加强专利地方法规建设。根据第三次修订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规定, 积极开展《四川省专利保护条例》的修订立法调研工作,制定实施了《四川省局行政复议办案规程》、《四川省知识产权(专利)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四川省专利行政案件管辖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修订了省级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级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全省“7+3”产业、“1525”产业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培育企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和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全省发明专利申请、企业专利申请和申请国外专利的资助力度。三是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适时制定《四川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关于做好知识产权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促进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应对金融危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全省进出口企业、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以及促进全省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创新型企业、-4- 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建设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制度保证。
三、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努力获取一批关键技术的核心专利。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质量兴川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我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强科技重大专项、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创新产品认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中的知识产权导向,把知识产权管理融入科技评价、科研项目、人才建设、科研计划、科技成果和奖励等技术创新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三推三促”行动,推动企事业单位认真落实《专利法》规定的“一奖两酬”;建立市(州)专利申请年度目标考核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获取专利权。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专利申请。“十一五”期间,省局会同省财政厅修订实施了《四川省专利申请资助办法(试行)》,明确资助重点向发明专利申请、企业专利申请和国外专利申请倾斜,进一步规范省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拨付,加大专利申请资助力度,向全省14842项专利申请提供资助
-5- 654.85万元,资助比例占同期专利申请总量的11.43%。全省16个市(州)、26个县(市、区)相继建立了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对专利申请,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和PCT国际专利申请给予资助或奖励。
截止2010年底,全省专利申请量累计202439件,专利授权量累计124358件,有效专利累计66644件,累计专利申请、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九位、中西部第一位。全省专利申请量由2006年的13109件,增加到2010年的40230件,增长206.88%,年均增长30.95%。全省获得授权专利由2006年的7138件,增加到2010年的32212件,增长351.27%,年均增长47.87%;荣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20项。
四、深入开展“三进”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十一五”期间,全省坚持把宣传培训和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常抓不懈,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进党校、进企业、进社会的“三进”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创造人才队伍和专利执法、管理、服务队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推进知识产权“进党校”,大力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知识产权培训,促进领导干部熟悉知识产权。省局和省委组织部先后联合举办了一期地(厅)级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培训班、三期县(市、区)级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培训班,对全省181个县(市、区)领导干部进行了知识产权轮训。特别是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
-6- 中心的支持下,省局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在北京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举办了“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专题培训班”,对全省21个市(州)、59个扩权试点县和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人民政府分管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进行专题培训。五年间,全省共举办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培训班111期,培训地(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9000人(次)。
二是推进知识产权“进企业”,大力开展面向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培训,促进企业精通知识产权。围绕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先后举办了“企业PCT专利申请专题培训班”、“专利信息检索和预警分析研讨班”、“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质押融资培训班”、“企业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培训班”、“全省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班”、“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实务培训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培训班”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采取建立培训目标管理制度,实行培训项目计划管理,争取国家局在川举办培训班,抓好省本级重点培训,开展省市联合培训等方式,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和人才培养,建设知识产权创造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全省共举办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班1854期,培训企事业单位人员20.7万人(次),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4985人(次)。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进社会”,大力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普及宣传,促进社会公众了解知识产权。每年在全省组织开展“专利宣传月”、“知识产权宣传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多种形式的集中宣传活动;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全国科普日、大型会展等重
-7- 大活动;举办“四川专利二十年成就展”,召开“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研讨会,开展“四川当代十大专利发明人”评选活动,组织参加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的远程教育等专项活动,广泛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结合典型案例、重点事例进行知识产权普及培训,不断掀起面向全社会的知识产权宣传热潮。五年来,全省共开展知识产权集中宣传活动941次,发送宣传资料91.6万份;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发表宣传文章(节目)15677篇次,制作专题节目(专版)346个,其中,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刊登、播放知识产权(专利)新闻962篇(次),制作专题、专版10个,努力营造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产权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构建“三位一体”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省认真开展“雷雨”、“天网”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企业维权 “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营造知识产权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市场执法检查,查处假冒专利行为。坚持“紧贴热点、主动出击、联合行动、大造声势”,加强部门横向协作和省市纵向联动。积极开展商品集散地、大型商场的执法检查,加大对食品、医药、建材、农药、农产品、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十一五”期间,全省出动专利行政执法人员11329人(次),-8- 开展执法检查2631次,开展联合执法384次,检查商业场所7720个,检查商品891689件,查处假冒专利行为134件。
二是加快专利纠纷调处,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坚持“强化责任、规范程序、缩短周期、提高质量”,认真受理调处专利纠纷案件。制定实施了《专利行政执法办案规范》、《专利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加强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专利案件调处厅建设,争取国家局在川设立了“专利复审委第三巡回审理庭”,通过上门受理,现场审理,加大调解力度,不断缩短办案周期,提高案件调处质量。“十一五”期间,全省受理专利纠纷案件177件,结案173件,结案率达97.7%,其中,有13个市(州)调处专利纠纷案件75件,占全省受理案件量的42.3%。
三是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十一五”期间,省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通知》,大力开展展会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促进展会经济发展。各级知识产权局联合工商、版权、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省市联动,在全国春季糖酒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全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成都国际照明博览会、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等大型展会,开展驻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十一五”期间,累计开展展会执法保护51次,受理投诉举报78起,处理专利侵权纠纷43起。
四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按照“依申请援助、公正援助、合理援助”的原则,积极推进全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
-9- 的开展,建立中国(四川)、中国(成都)、中国(德阳)、中国(宜宾)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电话,明确维权援助单位和专家队伍,指导成都市家具商会、成都汽摩协会、软件协会、井研农机协会等行业组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十一五”期间,指导企业应对国外知识产权壁垒和美国337调查,如指导长虹主导建立中国家电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构建专利池,积极参与美国市场碱性电池知识产权“337条款调查”,赢得了相关诉讼,增强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指导企业开展省内外专利维权,如指导丝丽雅依托跨省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积极开展“一锭双丝”系列专利行业维权行动,累计从同行业的10家企业侵权企业,获得1591万元的侵权赔偿或专利许可费。指导企业在专利无效、侵权纠纷、公司上市等活动中通过确权分析、技术对比、应对无效审理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指导解决四川升达林产公司在美国与荷兰尤尼林公司的“地板锁扣”专利纠纷、四川金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新气体公司的“压缩天然气分配系统”专利纠纷,康弘药业公司与多家外国制药公司的“抑制血管新生的融合蛋白质及其用途”专利纠纷和遂宁天齐锂业上市过程中的专利纠纷等,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协作,整合执法资源。积极开展跨省市知识产权执法协作,认真履行十六省市专利行政执法协作协议,与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市建立了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强川渝执法协作,做好专利案件移送,提高办案效率,维护专利权人和社
-10- 会公众合法权益。“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向兄弟省市移送专利案件13件,接收专利案件11件。加强省内跨市(州)执法协作,全省川南7市、川北8市先后建立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通过案件移送,联合办案,信息交流,促进全省专利行政执法办案能力的提高。通过加强维权保护,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在川落地,促进招商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大力推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十一五”期间,全省通过政策资金引导、搭建供需平台、推进信息运用、组织参展办展、推进质押融资等措施,大力推动专利实施与产业化。
一是加强政策和资金引导,促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鼓励职务发明创造推动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实施意见》,修订《四川省省级专利实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专利实施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省级专利实施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560万元,支持385个专利项目产业化;部分市(州)和县(区、市)每年共投入近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有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实施转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累计新实施专利项目14387项,同比增长212.96%,年均增长16.51%;新增产值2315.99亿元,同比增长
-11- 241.41%,年均增长26.52%;创利税303.74亿元,同比增长212.68%,年均增长19.23%。
二是积极组织展示交易活动,促进专利项目与企业对接。自2007年以来,全省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一部署,每年举办中国专利周四川地区活动,组织开展技术展示交易活动,召开专利项目与中小企业对接洽谈,编发《四川省专利项目集》,举办专利评估、质押、融资和许可、转让等操作实务讲座,以及专利质押融资现场签约仪式等特色服务活动,促进专利供需对接和许可转让。“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了2800余项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60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6000多人,参加中国专利周四川分会场专利展示交易和对接洽谈会活动,现场推荐优秀项目151项,直接成交专利项目4个,交易额580多万,签订意向协议73项,意向金额7500余万元。
三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大型展会,推动全省专利技术和产品展示交易。组织全省优秀专利技术和产品积极参加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专利技术及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中国无锡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大型新技术和新产品展示交易活动,促进专利实施转化。“十一五”期间,全省共组织313家企业企事业单位和100多位非职务发明人的2626个专利项目参加39场全国性专利展会,签订意向性协议109份,涉及标的17300余万元。
-12- 四是搭建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依托国家专利技术(四川)展示交易中心,建立网络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专利产品展示厅,及时发布专利项目信息和投资需求信息,制作发放专利项目资料,推介抗震救灾和民生技术重点专利项目,开展专利实施许可咨询服务,推动专利技术项目的转化实施。“十一五”期间,促成全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183件专利转让,涉及金额3000多万元;累计备案专利技术许可合同485份,涉及专利978件,金额8428万元。
五是推动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工作,促进专利权质押融资。积极承担国家局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开展知识产权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活动,积极探索推进全省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质押融资的有效办法。省局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四川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签署了《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协议》。成都、绵阳、内江、宜宾、成都高新区、双流县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十一五”期间,成都市60个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1.62亿,带动风险投资4.76亿,实际到位资金1.13亿元;绵阳市6户企业签订专利权质质押融资贷款合同,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1490万元;全省累计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5项,为93家中小企业融资1.77亿元。
七、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三推三促”行动,促进灾后重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十一五”期间,省局把推进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知
-13- 识产权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三推三促”行动,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加快灾后重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快速增长。
一是深入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三推三促”行动(进出口企业、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行动和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创新型企业、工业园区知识产权促进行动)。从试点、优势培育和示范“三个层面”推动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50家国家级、384家省级、298家市(州)级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一本工作指南、一套工作规范、一份工作动态、一张统计报表、一个工作例会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开发应用“四川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管理软件”,大力推进试点企业实现知识产权工作“五有五会”(有领导、有机构、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和会检索、会申请、会管理、会保护、会运用),优势培育企业实现“六有五会”(在“五有五会”基础上建立运用专利文献信息数据库),示范企业实现“七有五会”(在“六有五会”基础上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高全省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和水平。“十一五”期间,全省15家一至三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全部通过考核验收,试点示范期间专利申请年均增长超过30%;全省172家第一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培育企业中,12家示范企业有11家实现知识产权工作“七有五会”,60户优势培育企业87%实现“六有五会”,100家试点
-14- 企业90%实现“五有五会”,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为41944件,是“十五”期间的4.98倍,年均增长46.41%,比全省专利申请年均增幅高出15.45个百分点;我省企业专利授权量为24831件,是“十五”期间的5.06倍,年均增长60.49%,比全省专利授权年均增幅高出12.62个百分点。
二是运用知识产权,帮助企业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5.12”汶川特大震灾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制发了《关于做好抗震救灾期间专利申请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知识产权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开展了食品药品领域知识产权执法检查工作,严防假冒和冒充专利的不合格产品流向灾区;制作了包含国内外涉及抗震防震、地震监测、卫生防疫、水质净化、医疗救护等五个领域总计388825项专利技术的《抗震救灾专利数据库》,支持有关部门和企业运用专利技术,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积极联系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有关省市知识产权局开展对口援助。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印发了《关于做好灾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恢复重建的通知》,把运用知识产权促进产业重建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加强对灾区企业,特别是处在重灾区的86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获权、用权和维权工作的支持力度,促进恢复重建。省局开通灾区企业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加快办理灾区企业的专利申请,协助办理专利申请费用减免手续;指导企业建立适合灾后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注重恢复重建过程中的建设项目、新产品开发、-15- 技术引进、承接产业转移等工作中的知识产权跟踪管理,促进重建项目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省级专利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灾企业核心、关键技术申请专利,重大专利项目实施与产业化;帮助灾区企业、园区新建和更新专利专题数据库,推动灾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恢复和发展,助力灾后重建特别是产业重建。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0年,全省成都、德阳、绵阳、雅安、广元和阿坝六个重灾市(州)企业新实施专利7590项,新增产值876.9亿元,创利税102.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5%、43.2%、33.0%,知识产权工作为灾后重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运用知识产权,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转发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促进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应对金融危机的若干意见》,开展应对金融危机专项调研,采取深入开展国家、省、市(州)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三级联动”,全面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支持企业开展专利文献利用工作,提升研发水平,降低研发成本,切实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组织企业参加金融危机下知识产权预警与诉讼培训班,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应急工作,提高有效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能力;支持企业,特别是有国际市场份额的进出口企业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进一步做好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工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大对产业振兴具有较大拉动作用的重点产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重大技术装备等专利技术项目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灵通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总结推广
-16- 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产权工作经验等六项具体措施,指导和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据不完全推荐,2008-2009年全省第一批172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培育企业,新实施专利技术4032件,实现专利产品销售收入1717亿元,占同期172家企业销售总收入的33.6%,专利产品助推全省企业市场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为克服“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作出了积极贡献。
八、开展园区知识产权促进行动,提高产业园区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促进产业园区加快发展。
一是开展园区知识产权促进行动。认真贯彻《四川省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指导意见》(川府发„2007‟37号),省局联合省经信委出台了《四川省工业园区知识产权促进行动方案》(川知发„2007‟83号),制定了推动园区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帮助园区内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支持园区内企业专利申请与实施转化、推动园区内企业加强专利文献信息的运用、支持园区内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园区成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推动园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推动中介服务机构面向园区企业开展服务等八项工作措施。通过促进行动的开展,探索知识产权工作与园区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形成知识产权服务于工业园区的新机制,构建园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
二是开展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2007年,省局推动成
-17- 都高新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于2009年成功通过试点验收后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工作。试点示范期间,成都高新区通过制定实施《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专利信息中心和保护知识产权投诉举报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园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提升。截止2010年,成都高新区专利申请量累计19264件,其中2010年申请专利6807件,同比增长12.81%,发明专利申请和企业专利申请占比也逐年提高。知识产权已成为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成都高新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第4位,形成了数字媒体、信息安全、新能源装备等17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
2008-2009年,省局联合省经信委在全省“1525”重点产业园区中遴选了两批共22个园区开展省级知识产权园区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园区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园区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园区成为本地自主创新活跃、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强、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汇聚、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优良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德阳经开区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服装及轻工业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把入驻企业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作为必要条件,有效提高园区的招商引资质量,截止2010年底,该园区已进驻各类企业1000余家,其中销售过亿的企业22家,专利实施效益占园区经济指标的30%以上。攀枝花钒
-18- 钛产业园区通过制发《关于提高钒钛园区创新能力开展知识产权促进行动的意见》和《专利促进资金管理办法》,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园区管委会日常工作议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建立对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入园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支持奖励等政策,促进园区知识产权的获取和产业化。自贡国家新材料基地、泸州酒业集中区、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武侯工业园、新津工业园、广汉经开区、资阳机车产业园区、青神县工业集中区、阆中市工业集中区等产业园区相继出台了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政策,推动园区专利申请、实施和产业化。目前,22个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共设立了2170万元/年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对园区内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实施和产业化给予扶持。2010年,22个省级试点园区申请专利6911件,同比增长39.18%;新实施专利1087项,新增产值233.05亿元,创利税29.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2%、31.67%、32.71%。
九、开展城市和强县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推动重点城市、县(市、区)知识产权工作加快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是推动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深入发展。实施成德绵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从2005年起,全省依托国家局开展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在推动市(州)知识产权工作整体快速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2007年11月,成都市成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2009年9月,攀枝花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09年9月,绵阳市完成第二轮城市知识产权试点;2010年10月,德阳市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创
-19- 建验收;2010年11月,宜宾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十一五”期间,成德绵攀4市把促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贯穿于提升城市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全过程,建立机制、营造环境、抓点带面,努力完成试点示范工作任务,提高城市知识产权创造、实施、保护和管理能力,推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初步建成了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活力强劲、转化实施顺畅、知识产权保护有力的中国西部知识产权强市,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0年,成都、绵阳、德阳、攀枝花等4城市的专利申请量为35016件,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87.04%,同比增长21.01%;专利授权量为28375件,占全省授权总量的88.09%,同比增长59.43%;新实施专利项目3327项,新增产值433.2亿元,创利税5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6%、71.1%、67.7%,分别占全省的80.5%、58.9%、59.4%。
二是大力推进县域知识产权工作。“十一五”期间,制定了《关于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县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方案》,把扩权县纳入省局直接工作范围,县域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推荐双流、绵竹、崇州、射洪、富顺、青神、康定以及郫县、广汉、宜宾等10县(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和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按照“以机制促产出、以转化带发展、以保护谋优势”的方针,不断提高县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省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工作的通知》和
-20- 《关于加强全省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工作的通知》,采取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积极获取知识产权、大力推进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六项措施,推动全省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的实施。2010年,全省8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共申请专利4831件,同比增长32.26%,增幅比同期全省平均水平21.74%高10.52个百分点。青神竹编、郫县蜀绣、绵竹年画、南派藏药等传统知识保护进一步加强,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实施强县工程为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专利代理行业加快发展,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
一是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加快“四川省知识产权信息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成都代办处”、“四川〃中国IT专利信息中心”、“国家专利技术(四川)展示交易中心”、“中国(四川)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中心”等服务平台的建设,构建起全省集知识产权政务信息、专利受理、专利文献信息、专利展示交易、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十一五”期间,省局成都专利代办处受理专利申请94945件,比“十五”期间增长69.5%,年均受理专利申请近18000件,受理业务覆盖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广西等西部省(市、区)。收缴专利费用267150笔、金额11113万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76%、36%;受理电子申请13545件,办理专利登记薄副本105件,办理专利审查加快手续300件,出具费用减缓证明
-21- 40994件。四川知识产权信息港发布政务信息5322条,访问量86万人(次),局长信箱共收到群众来信104件;“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电话接受知识产权法律咨询414人次、接受举报投诉138人次;专利申请资助服务电话共收到来电咨询3600人次。
二是大力推进专利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推进全省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专利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完成了包括全省“7+3”优势特色产业在内的11个行业专利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并投入运行。围绕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和主打产品,累计为全省57家重点企业建立了专利专题数据库。通过举办专利文献检索培训,深入企业指导在科研立项、新产品开发、技术设备引进和中外合资、合作及技术、产品出口等环节,开展专利文献检索分析,不断提高企业专利信息运用能力和水平。“十一五”期间,加强七国两组织专利文献库建设和利用,收存国内外专利5150万条,接受访问72112人(次),提供专利文献下载49428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题服务2335次。
三是推动专利代理行业加快发展。省局一直高度重视全省专利代理工作的健康发展,认真执行《专利代理条例》、《设立专利代理机构审批办法(试行)》、《专利代理管理办法》、《专利代理惩戒规则(试行)》、《专利代理惩戒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专利代理人执业培训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成立四川省专利代理机构审批委员会,制定《关于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办事机构和业务联络处的管理办法》,开展四川省专利代理惩戒委员会换
-22- 届工作,2007年组织开展四川省先进专利代理机构和优秀专利代理人的评选工作;认真做好每年的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审核和年检工作、专利代理人的执业培训和年检工作、专利代理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工作。对设立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攀枝花办事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绵阳办事处、北京律城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成都办事处和停业撤销绵阳蜀北专利事务所等进行了审批。“十一五”期间,全省专利代理服务机构由19个发展到33个,其中专利代理机构21个,国防专利代理机构3个,代理机构办事处9个(包括引进省外代理机构设立办事处4个)。代理队伍不断壮大,全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专职从业人员500余人,其中执业专利代理人147人;组建了“四川省知识产权专家人才库”,入库专家103名。代理业务不断拓展,从单一的代理专利申请向办理复审、无效业务,开展法律援助、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等综合服务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专利申请代理量增长迅速,2006-2010年全省专利代理量从6779件增长到16239件,共代理专利申请61005件,是“十五”期间的4倍多,占同期全省专利申请量的46.97%,较好的发挥了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促进了全省专利申请快速增长。
四是推动市(州)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有条件的市(州)着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提高城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成都市建立了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在部分产业园区建立了知识产权特派员工作室,探
-23- 索开展“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建设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行业专利数据库和18个专题专利数据库;聚集了100多家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德阳市建立了专利信息中心,绵阳市建立了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攀枝花市建立了钒钛产业多国专利文献数据库,市(州)通过引进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发挥大型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辐射作用,建设知识产权工作站,努力实现知识产权服务的全覆盖。
十一、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树立四川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十一五”期间,全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一是从2005年起,全省每年坚持召开四川省保护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邀请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外国驻蓉机构和在蓉新闻媒体参加,发布年度《四川省保护知识产权状况》白皮书和《四川省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展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绩,表明全省保护知识产权的态度和决心。二是承办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外国政府部门及国际组织主办的“中法专利混委会第23次会议”、“中美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民间文艺保护研讨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成都)巡回研讨会”、“中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讨会”等一系列涉外知识产权专题研讨交流活动。三是接待了美、英、法、欧盟知识产权官员等多批来川考察访问团组,交流学习国外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四是选派13批、27人(次)赴欧美等国家、香港
-24- 澳门等地区进行学习考察、培训交流或挂职锻炼,学习借鉴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五是签署“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川渝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积极开展专利执法、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加强对外宣传、交流和合作,树立了四川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有力的促进了全省的招商引资和充分开放合作。
十二、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为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十一五”期间,全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省政府建立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全省21个市(州)和部分县(市、区)建立了知识产权统筹领导机构,不断加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协调。二是进一步加强省、市(州)、县(区、市)三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省局和大部分市(州)局人员得到充实加强;59个扩权试点县都明确了专利管理部门;全省181个县市区65%明确了专利管理部门。三是进一步加强专利工作目标管理,把专利申请和专利实施纳入市(州)党委政府“一把手”抓科技、抓人才工作目标管理;省局每年对全省21个市(州)局开展专利申请、专利实施、宣传培训、行政执法、政务信息工作目标考评;市(州)局通过分解和细化,落实工作任务,推动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强专利执法和管理队伍建设。坚持把专利执法和管理队伍建设作为专利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强对知识产权局系统干部的培养,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目前,全省
-25- 各级知识产权局拥有专职从事管理、执法、服务人员近500人,其中,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四川省法制办颁发专利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分别为188人、226人,为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十二五”期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认真贯彻国家和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统筹兼顾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巩固成果,开拓进取,着力提高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大力推进全省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努力在全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取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精特新的重点产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26-
第二篇:十一五知识产权工作总结及规划
2010年暨“十一五”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总结
及2011年工作计划
一、2010年暨“十一五”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情况近年来,各地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科技厅党组的领导下,全省各级科技局(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省“十一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纲要,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的主要成效 1.专利创造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十一五”以来,全省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省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省知识产权局编制了《浙江省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出台了《关于在科技工作中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意见》、《知识产权、标准化、品牌战略实施计划》、《浙江省区域知识产权创建与示范工作实施意见》等一批促进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对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2009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万件。2010年专
园区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是《纲要》的一项重点。经相关城市党委、政府的重视与努力,目前,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已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台州、嘉兴、湖州、义乌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绍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杭州市西湖区、平湖市等11个县级市(区)入选全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龙泉市、东阳市成为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杭州市西湖区等7个县(市、区)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区),慈溪市等28个县(市、区)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创建县(市、区)/园区。嘉兴、金华等市认定了一批以工业强镇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工作示范镇。杭州、宁波两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各有重点与特色的城市、园区知识产权发展示范工作体系正在形成。
(3)知识产权(专利)创新工程稳步推进。积极强化科技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在科技立项、验收、评审、奖励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加强专利保护。积极实施专利战略推进工程,近年来分别支持了环保装备、视音频监控、水果种植业等一批行业专利战略推进工程的实施,提高了行业专利战略的综合运用水平。2010年,重点推荐上报国家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专项资金项目,176件国外发明专利申请优先获得1063万元的中央财政资助,获得资助的额度列全国第三位。认
业代理人267人。温州、杭州、宁波、嘉兴等地创办了一批以知识产权服务园、信息服务中心、托管中心、维权中心为代表的服务机构,开展了专利技术交易与公共服务活动。各地围绕本地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目标,已建设一批企业、行业专利信息数据库,为企业、行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专利信息服务。
3.专利行政执法与保护进一步强化
(1)开展“雷雨”、“天网”专项行动、世博会知识产权保专项行动和浙江省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按照国家局统一部署,连续4年开展了“雷雨”、“天网”专项执法行动,打击了假冒专利与专利诈骗行为。2010年2月,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部委关于加强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了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制定了《浙江省专利执法专项行动检查计划》、《浙江省2010年世博会专利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结合我省专利执法工作实际,在全省11个地区和义乌市组织开展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雷雨”、“天网”和“上海世博会”知识产权执法与保护专项行动。省局领导亲自带队赴嘉兴、台州等五个城市进行执法督察。各市根据工作部署,也积极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公安、工商、版权、海关、质检等部门,对流通领域进行集中检查。据统计,在专项行动中,各地共检查各类专业市场55个,出动执法人员533人(次),检查
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开展了首批试点单位的组织、申报和认定工作,确定杭州大厦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为我省第一批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3)认真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浙江巡回口审活动。为协助国家局加快专利纠纷案件的审理,方便我省专利诉讼当事人,2010年我局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5 批次36位审查员来我省,进行了34件专利无效案件的口审,涉及近30家企业。根据案件情况,先后将口审安排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慈溪等地进行,受到地方科技(知识产权)局、企业和专利代理人的欢迎。
(4)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特点,引导支持行业协会和市场业主制定行业公约,实施知识产权自律与维权,规范企业竞争行为。一批行业、企业积极应对知识产权涉外纠纷,面对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敢于应诉,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宁波打火机行业积极应对欧盟技术贸易壁垒,以技术创新破解我方企业出口欧盟市场的法律障碍;通领集团分别胜诉500强美国之一的企业和“337调查”行政裁决,陈伍胜董事长获2010CCTV中国经济人物奖;正泰集团胜诉法国施耐德公司专利侵权案,成为我国民营企业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功范例。一批行业开始关
专利管理工程师的考核认定工作,促进了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制度化。
(2)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工作逐步展开。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培养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一批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相继开展了结合浙江实际的知识产权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支知识产权研究队伍。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法律为背景的各类知识产权研究会、协会等社团组织,活跃于知识产权研究领域。
(3)知识产权文化宣传进一步重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2010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期间,省市知识产权局与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巡回演讲,在全省11个地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知识产权保护巡回演讲”活动,共组织27场讲座,1600人(次)参加,重点宣讲企业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专利申请及运用、知识产权维权等内容。演讲会既宣传和普及了知识产权知识,又为企业培训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受到各地普遍欢迎。据统计,全年各地用于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经费约910万元。“十一五”以来,每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期间,省知识产权领导小组都编制发布我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联合上海、江苏已举办两届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和保
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5.市县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各具特色
“十一五”以来,市县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杭州市强化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制定实施了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政策,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精心组织“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作用日益彰显。宁波市注重提高企业运用专利知识产权的能力。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把专利示范企业的培育作为企业专利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培育专利示范企业。每年举办的中国专利周(宁波)活动周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得到了参会企业、专家和领导的好评。温州市积极扶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园创办以来,通过与国家局出版社、深圳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等单位的合作,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便捷服务。嘉兴市持续强化专利行政执法保护,在所辖五县(市)二区开展专利行政委托执法,认真调处侵权纠纷,提高专利行政执法工作效率。湖州市积极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安吉、长兴、德清三县先后出台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全市全年共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6920万元。绍兴市围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不断提高
进一步加强。专利行政保护的执法能力、执法队伍、执法力度显得不足,难以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行政执法服务。四是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仍有较大差距。企业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严重不足,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人才短缺,研究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偏少,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匮乏。五是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专利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人员偏少,机构设置不全,难以有效提高服务水平。面对这些困难与问题,全省各级科技局(知识产权局)要紧紧依靠本级党委政府,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开创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的新局面。
二、“十二五”期间工作思路及2011年工作任务
(一)“十二五”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发展方针,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为核心,积极服务创新主体,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的创造,着力提升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运用水平,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专利)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十二五”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的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实
层次人才,培育1000名具有较高知识产权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培训10000名以上企业知识产权实用人才,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二)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2011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知识产权(专利)的创造与运用
2011年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争取分别增长1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15%以上。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审议制度,让知识产权审议融入重大经济项目的决策咨询中,提高经济活动质量。继续强化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把获取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目标。创新方式与载体,着力培育知识产权(专利)运用的市场化机制。会同金融机构不断推进专利权的质押融资,全年质押融资额比2010年有更大增长。会同省产权交易机构首先在专利示范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交易,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的流转。积极发展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要挂牌运作,各地也要扶持一批服务中心、托管中心、维权中心等服务机构。
2.继续做好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和日常执法工作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
期左右培训班,各市县也要抓好企业培训工作。
4.深入推进区域知识产权工作
指导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四地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方案的贯彻实施,提高工作示范的显示度。指导嘉兴、湖州、台州、绍兴、义乌等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与试点工作,高质量地完成示范创建与试点任务。根据各地特色,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和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程。深化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市、区)/园区的创建工作,鼓励创先,把握质量,注重培育,分别认定一批工作示范和示范创建县(市、区)/园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在工业强镇开展示范创建工作。
5.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认真落实《浙江省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充分发挥各级知识产权部门的主导作用,做好“4.26”、中国专利周的宣传组织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社会力量,大力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辨别力。强化对省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的培训力度,指导市县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全年全省知识产权培训达2万人次。做好第三批赴美知识产权人员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6.做好省部会商筹备等项工作
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为我省的创新型省份建设
第三篇:2017年公司知识产权专利工作总结
2017年**公司 知识产权工作总结
一、2017年总体情况
(一)主要工作情况
2017年**公司根据**下达的《关于印发**的通知》(**93号)文件,开展相关工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围绕公司的科研和生产任务,认真部署了知识产权工作,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设专人管理知识产权工作。
专利指标完成情况。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开展相关工作。截至2017年12月底,公司2017年共新申请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获得授权的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其他专利转化*、专利奖励申报指标任务均按期完成。
专利培训。2017年4月和10月,公司两次分别邀请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来公司进行专利培训,以提高公司工艺技术人员的专利点挖掘及技术交底书撰写能力,并拓宽知识产权业务知识。同时,公司积极参加**举办的专利培训,并安排知识产权主管参加了**市组织的知识产权培训。
专利奖励和资助申请。公司实时关注国家、省、市、区的知识产权政策动态,积极申报各科技口的专利奖励和补助。2017年,公司的发明专利《**》专利号**获2017**省专利三等奖;今年共计申请到省、市、区的专利补助及奖励共计**万元。知识产权贯标。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使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更进一步,公司于2017年**月正式启动了知识产权贯标工作,预计于2018年完成知识产权贯标外审。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知识产权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保障,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由技术副总直接负责公司的专利工作,每年划拨专门的经费,用于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投入。
公司把企业发展规划与知识产权工作紧密结合,制定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对专利的申请、管理等进行规范,同时对有积极贡献的专利及发明人进行奖励。
(三)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工作进展较缓。尽管公司专利的申请数量呈递增趋势,但同时应该看到,真正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专利技术还不多,且目前公司的专利转化渠道仅限于本单位及湖南航天下属单位,转化渠道相对较窄。这就使得公司的一些专利技术走向产业化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
因此,公司应更加注重实用型和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专利的申请和保护,不断完善专利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机制,使得公司的智力成果向经济化目标迈进。
二、面临的形势
中国作为**生产和应用大国,大多数厂家的产品牌号仍停留在中低挡,高端产品的专利权大部分被日本及欧美国家占据。
要改变这种现状,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同时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加强专利部署,尽快摆脱追赶者、模仿者的地位,加强自主研发,增加**材料开发投入和知识产权投入。
同时公司应尽快落实知识产权贯标工作,通过推进专利制度的规范化,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的技术保护和产业推动作用。
三、2018年工作计划
继续发挥“**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完成**专利计划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加强专利布局。
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推动作用,加强工艺技术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资金投入,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严格履行相关程序,通过全员参与,树立全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形成良好的企业知识产权文化。
第四篇:宁波市“十一五”农业与农村科技专项规划(全市农业科技大会印发稿)
宁波市“十一五”农业与农村 科 技 发 展 专 项 规 划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
目 录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1
(一)现实基础......................................1
(二)存在问题......................................4
(三)机遇和挑战....................................5
二、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7
(一)基本思路......................................7
(二)基本原则......................................7
(三)主要目标......................................8
(四)战略部署.....................................10
三、战略重点与任务....................................10
(一)重点研究领域及优先主题........................10
(二)重大农业科技专项.............................14
四、重点实施五大工程..................................20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20
(二)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科技示范工程............21
(三)新农村先行区科技示范工程......................22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24
(五)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25
五、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26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6
(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8
(三)科技投入体系建设.............................29
(四)科技管理体系建设.............................30
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正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和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村稳定繁荣,成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作为支撑。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我市农业科技进步,满足科技对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现实基础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科技工作,把“科技兴农”列入“科教强市”和“城乡联动”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07.4亿元,农业增加值12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1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农村经济基本形成了以创汇蔬菜、水产品、特色畜牧、蔺草等九大农产品为主导的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主要农产品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导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明显提高,11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85只通过绿色认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明显加快,基本形成了水产品、果蔬、竹材等主要特产资源的加工技术体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交易额)239亿元,出口创汇7亿美元。农业农村科技进步明显加快,整体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宁波市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设立龙头企业技改贴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专项资金,以及每年安排三分之一的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五年来共安排农业科技发展经费6亿多元,比“九五”增加将近3倍。同时,还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科技创新环境,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大大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实现重大转变
通过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调整科技政策,农业科研方向与重点基本实现了从主要追求农产品产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传统种养业技术开发为主向效益农业转变,从产前、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技术相结合转变,从引进模仿型技术路线向技术创新路线转变,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从研究开发为主向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服务、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相结合转变。
3、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相继建成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生命科学院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业科研机构;并依托涉农科研机构及骨干龙头企业,建成了海洋生物工程实 验室等14家农业类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启动建设了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11个国家和省市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园区面积12.3万亩,示范区面积48.7万亩。依托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等建成了40余家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民营农技机构。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基本适应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4、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储备能力明显提高
围绕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需求,以八大农业科技专项行动为载体,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450余项,其中列入国家86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星火计划125项,获省、部科技进步奖35项,市科技进步奖62个,申请国家专利130余项。通过各类科技计划组织与实施,先后自主培育出 “甬优6号”超级杂交稻、“慈抗”转基因杂交棉、“鄞蔺2号”蔺草、宁海土鸡、“岱衢簇”大黄鱼等30余个优质特色动植物新品种,其中“甬优6号”等11个品种还通过国家和省级的品种审定,实现了我市国家品种审定零的破突;开发出“对虾标准化高效养殖”、“乌贼全人工繁育和养殖”、“蔬菜真空冷冻干燥”、“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等50余项核心技术和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科技成果,使我市在杂交稻、杂交棉选育、果蔬加工、虾贝养殖、农业农村信息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近20个领域的产业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加快了我市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 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常规技术升级,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龙头企业技改贴息、农科教结合等专项科技计划为抓手,先后组织龙头企业和各类科技机构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规模化生产等领域实施了近200余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项目。依托项目带动,培育发展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27家,市级龙头企业192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4家,直接引导企业投入科技资金50多亿元,改造企业加工设备150多套,使黄鱼脱脂加工、毛竹高频固化、杨梅果汁饮料加工等近100余项高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累计实现农业和工业增加值84亿元。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农业学科结构与科技资源配臵不够合理、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
1、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强
我市虽已建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一批农业类科研机构,但至今尚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研究机构。而且,现有的科研院所(校)数量少、科研机构学科优势不明显,规模小,科技人员数量不足;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导致我市农业科技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2、农业学科结构与农业科技资源配臵不够合理
我市农业科研院所(校)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战 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相适应。农业科技资源配臵不够合理,创汇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技术力量薄弱。农业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难以承担高水平高层次的重大科技项目。
3、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不畅
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处在新旧交接的过程中,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力量不足,农业龙头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等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仍处在发展初期,力量薄弱,还没有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的主体力量。科研和生产仍存在脱节现象,使得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不能得到快速、高效的推广应用。
(三)机遇和挑战
1、新的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使我市农业科技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加速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以此为标志,一场新的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表明,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渗透、技术的高度集成以及科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愈来愈广泛应用于农业,将引领着21世纪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兴产业的拓展,并将深刻地改变农业的面貌,推动农业科技的全面升级。这使我市的农业科技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我市农业、农村科技的发展 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我市人均资源量少,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近海天然渔业资源衰退,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和环境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进一步加剧,也使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目前,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还存在许多重大技术问题,现有的科技成果尚不能满足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业生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3、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给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在农副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我市农业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世贸组织已将农业纳入多边贸易规则的范围,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难以逆转,今后我市农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WTO框架下,为规避和突破绿色壁垒,应对市场准入制,必须以科技为抓手,加强对我市出口农产品的“绿色技术”研究开发,依托科技进步,迎接入世新的挑战。
面对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历史赋予我市农业科技 的重要历史使命,必须增强紧迫感,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城乡联动”和“自主创新”战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臵,激活科技要素,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围绕重点领域,组织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一批重大工程,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各个领域的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二)基本原则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农业农村科技规划应遵循以下5项原则:
1、政府主导与市场配臵相结合
既要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农业科技的协调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臵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实现农业和农村科技资源优化配臵。
2、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既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提高农业农村科技整体发展水平,又 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瓶颈技术。
3、坚持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
既要注重对高新技术领域的超前部署,实现局部技术跨越,部分优势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又要立足市情,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常规技术升级。
4、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
既要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头创新,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又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增强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5、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
既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农业和农村科技能力的中心环节;又要注重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要求,加快科技体制创新步伐,建立起人力资本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优化配臵的模式,完善激励创新的机制。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体制完善、机制灵活、支撑有力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使产学研合作、农科教结合更加紧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果转化和推广步伐明显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和推广一批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主要优势特色产业的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全国先进;农业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空间进一步拓展;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显著改善,动植物良种及种(养)殖技术的覆盖 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60%;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死亡率下降到15%以下,农产品产后损失率下降到10%以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农村恩格尔系数降至0.35以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具体目标:
1、自主创新取得较大进展。突破80-100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20-30个,转化推广100项高新技术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创建2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知名品牌,使种植业、养殖业(畜禽、水产)、林特业等五大传统产业常规技术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显著改善;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工程农业、农业信息技术、水土等紧缺资源替代等五大农业高新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规模进一步拓展。
2、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三大科技创新平台20-30家,其中5家涉农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进入国家级行列;培育发展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0家。
3、农业产业基地布局进一步完善。建成100以上规模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0个都市休闲型农业科技园区。使5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立技术核心区(星火示范基地)。
4、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30个在全省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先行区(科技示范村),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示范,使农村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四)战略部署
未来5年,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我市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总体部署是:一是立足市情和农村科技需求,确定了未来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的6个重点领域30个优先主题。二是根据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技术问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突出重点,确定近期可以取得突破的10个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科技支撑能力。三是按照“创新、产业化”的方针,重点组织实施5大科技示范工程,加速农业农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步伐,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四是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构建4大扶持体系,提出12项政策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市农业农村科技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三、战略重点与任务
(一)重点研究领域及优先主题
1、种植业 发展思路:
树立“大农业”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种植结构为目标,加快建立精品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具有多重复合功能的高效种植业。重点开展粮食、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及品种引进推广应用,力争在新技术育种、优良新品种选育引进、重大 病虫害防治,农作制度及农艺技术集成创新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和发明专利;加快新品种、新组合、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农作物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高效种植业提供科技支撑。
优先主题:
①优质高效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 ②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③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综合配套技术
2、畜牧业 发展思路:
以优质、安全、高效、生态为发展方向,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奶牛、兔、浙东白鹅、宁海土鸡、余姚番鸭、青壳蛋鸭、生猪等宁波特色优势畜禽品种,重点开展优质畜禽种质改良与高效利用研究,优质饲料和新型安全性饲料添加剂开发,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研究,畜禽生态养殖新模式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攻关,力争在畜禽良种选育、饲料资源开发、新型安全饲料添加剂研发,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畜禽环境综合治理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明显突破,转化一批有产业化开发前景且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优先主题:
①畜禽种质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 ②优质饲料和新型安全性饲料添加剂开发技术 ③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④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⑤畜禽生态养殖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⑥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3、海洋渔业 发展思路: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我市海洋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我市海洋渔业产业层次为目标,重点开展海水水产苗种培育、养殖技术与养殖装备研究,海水水产品病害生物防治、健康养殖技术和优质饵料技术研究,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及增殖技术研究,以及海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突破一批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全面提高我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渔业整体科技水平。
优先主题:
①海水养殖生物良种培育技术
②海水养殖生物病害防治与健康养殖技术 ③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集成 ④海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 ⑤海洋食品安全生产技术
4、林特业 发展思路:
以提高林特产业市场竞争力、科技贡献率,维护林业生态安全,实现林特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点开展茶叶、柑桔、杨梅、蜜梨、水蜜桃、花卉、竹笋、林木等特色产品的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实用技术升级,以及沿海防护林与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农村新社区景观设计与绿色住宅建设、重大森林火灾及病虫害防控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全面提升林特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
优先主题:
①林特资源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技术 ②优势林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 ③沿海防护林及城市生态林工程技术 ④重大森林火灾及病虫害防控技术 ⑤林特产品深加工技术
5、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 发展思路: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提高农业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开展农业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固体物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推进,进而促进全市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优先主题:
①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关键技术 ②海洋环境生物技术 ③水土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技术
④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技术 ⑤农、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⑥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技术
6、精准农业与农村信息化 发展思路:
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为目标,立足自主创新,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和数字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示范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重点研究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精准农业配套与集成综合技术,土壤信息快速获取及诊断技术,农作物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无损伤检测技术与信息快速获取技术,林业资源评价、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海洋资源和水产养殖环境动态监测,农业自然灾害监测体系,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等,推广应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为宁波市农业信息化和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优先主题:
①3S技术与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②农作物生长及其环境信息的快速获取技术 ③农业与农村资源信息综合数据库 ④农业自然灾害预警和预报系统 ⑤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
(二)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1、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
加强以优质、高产品种培育为核心的水稻、蔬菜综合科技研究,建立和完善新型育种技术体系,提高我市水稻、蔬菜品种选育的持续创新能力。重点围绕粳杂水稻、功能性水稻、转基因杂交棉花、设施栽培蔬菜、特色露地蔬菜、加工出口蔬菜等进行新品种选育,加强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和蔬菜、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建立规模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加快育成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通过攻关,形成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和发明专利;培育8-10个优质、安全、营养、高效新品种(组合),其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品种(组合)5个,获得保护权的品种3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全面提升我市水稻蔬菜产业的生产水平。
2、林特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
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生态安全、提升优势林特产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优势特色果树、药材良种选育与产业化配套技术、竹类安全优质高效栽培与加工利用技术、茶良种选育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林木花卉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与效能评价技术、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重大森林灾害的预警及防控关键技术等若干个重大项目的研究与攻关,培育和引进5-6个林特优良新品种,建成5个高标准的林特良种示范园,突破10-15项制约我市林业生态安全与林特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推广集约化高效林特生产技术,建成50万亩的高效林特生产示范基地;初步建成富有宁波 特色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和城市森林,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3、优质畜禽品种培育及产业化
以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安全畜产品,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围绕构建生猪、禽、奶牛、兔等四条特色畜牧科技产业链,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优良畜禽品种的选育和开发、饲料饲草资源的研制与开发、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新型畜牧业规模养殖技术体系、畜牧业环境综合治理、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等10项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培育优良畜禽品种3-5个,开发关键技术8-10项,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建立5-10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使全市80%的养殖场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初步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体系,有效监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人畜共患疫病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居民安全。
4、海洋渔业资源持续开发与综合利用
以保护近海渔业资源、促进海域生态平衡,实现渔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环境管理,搞好海洋渔业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体系。通过水产苗种、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区等海洋渔业科技设施与条件建设,重点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及增殖、海产品精深加工与保鲜、海水养殖生物病害防治与健康养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海洋食品安全生产技术等科技领域的研究。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突破20余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2-3项新型水产疾病快 速诊断技术,开发1-2个实用疫苗产品,初步建立水生生物疫病;推广清洁生产健康养殖模式,建立2-3个可控、环保工厂化海水养殖示范基地和3-5个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和生态收复,建立海洋生态预警体系,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提高海产品加工及其加工废弃物的科学利用水平,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加工产品,建立2-3个海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提高海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市渔业产业层次,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全国先进。
5、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源头创新、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为依托,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发基地和技术平台,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能力。重点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农产品标准体系研究,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农药减量化防治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等10余项重大技术攻关,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检测技术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信息化服务体系,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通过5年努力,初步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信息网络共享体系,使我市主要农产品达到国家质量安全标准,主要出口农产品达到相应进口国质量安全标准的基本技术要求。
6、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 按照创新跨越、引领未来、竞争合作、增值循环的新的农业科技发展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构筑符合市场机制的产业化通道和技术平台,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市生物高科技产品研发的创新能力。紧紧围绕生物种业、生物食品、微生物产业等3大农业生物支柱产业,重点开展动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一批商业化应用生物技术成果,培育5-10家农业生物技术类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力争使我市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在整体上达到省内领先先进水平,成为我省重要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生物种业、生物肥料、动物饲料、海产品加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利用等8-10个产业走在全国的前列。
7、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及产业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产品加工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和专业生产合作社为载体,优势特色农副产品的保鲜和深加工技术为重点,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为突破口,重点开展水产品、畜产品、果蔬产品的保鲜与加工技术及林特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的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通过重点攻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开发50项关键技术和80个省市级新产品,培育和扶持20家科技型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企业,建立与港口城市及其都市农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使全市农产品产后损失率下降到10%以下,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
8、现代工程农业技术及产业化
围绕设施类型、农业新材料、机械装备和配套管理技术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和示范应用,积极培植与之相关的设施设备、种子种苗、设施农业、设施渔业、农业机械等行业及相关配套产业。重点加强农用新材料的研制与产业化,新型农业机械和装备的研制及产业化,工厂化渔业设施研制与开发,人工鱼礁设计、建造与投放,新型高效食品加工机械与装备,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与配套设备研究,设施园艺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通过组织实施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建立5-10个安全、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培育和扶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农业新装备。
9、农业信息化和数字农业平台建设
以科技项目带动农业信息技术和数字农业学科及产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集聚人才、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联合攻关,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和数字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示范和推广应用。力争在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系统集成与平台构建、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区的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在农田(林地)植物生长与环境信息的快速获取及产品开发、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3S技术与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技术平台、林业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畜牧生产和动物疫病监控系统、海洋资源和水产养殖平台、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基于多媒体的农业远程教育和技术咨询平台等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逐步推出具有应用前景的数字农业系列技术、成果、产品,构筑宁波市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建成5-10个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示范基地,使我市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研究和应用水平整体上达到省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成为我省重要的农业信息化和数字农业技术成果和应用基地。
10、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组装配套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重点开展农业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农村环境整治、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民饮用水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环境保护与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村新社区景观设计与绿色住宅建设技术的集成配套和示范推广,进一步推进绿色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的产业化进程。通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组装配套技术和具有较大应用推广前景的科技成果,为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四、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推广应用步伐,推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充分利用市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农业龙头企业技改贴息、种子种苗等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农业良种产业化、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化、绿色环保型农业投入品产业化等四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农业高 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重点组织实施80-100个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培育发展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创建2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知名品牌。
农业良种产业化:加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新品种的培育;运用组织培养、人工授精等快速扩繁技术,加快良种的繁育和产业化开发,提高全市农业良种覆盖率。重点推广和转化优质、高产农业新品种15-20个。
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加强农业工厂化栽培与养殖、自动化控制节水灌溉、精准农业技术、设施渔业等项目的组织实施,逐步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现代化水平。重点扶持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项目20-30项。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加强生物技术、营养功能强化技术、仿真工程食品技术、微波加工、真空冷冻干燥、辐射杀菌、膜分离、超滤技术等技术成果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与推广,提高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重点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化项目40-50项。
绿色环保型农业投入品产业化: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新型高效安全的肥料、农药、饲料、疫苗和生物调节剂等生物技术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项目。规划期内,扶持绿色环保型农业投入品产业化项目15-20个。
(二)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科技示范工程
以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先进农业适用 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全市特色农业产业与主导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围绕粮食、蔬菜瓜果、林特、畜禽、水产等五大特色产业带的建设,开展新一轮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建成100个以上的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20个以上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特色产业基地:在建设100个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上,选择5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产业基地予以重点扶持,重点支持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核心区建设,通过技术核心区的建设,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产业基地内的转化、组装与示范,进而带动产业基地的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基地的技术层次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科技园区:在加快建设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11个国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上,新建余姚市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等9个农业园区,并选择若干个给予重点支持,争取建成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继续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组装、创新和转化,发挥园区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实验田、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孵化园和农业高新技术的辐射源。
(三)新农村先行区科技示范工程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进宁波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行区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依靠科技改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 民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十一五”期间,从村镇整治、住宅设计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再生能源利用等4个领域开展技术示范与推广,重点建设30个新农村先行区科技示范点,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示范。
村镇整治与建设技术示范: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编制村镇规划,统筹安排村镇发展空间,集约利用村镇建设用地,合理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加强村镇绿化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臵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紧密结合科技部实施的“农村小城镇建设重大星火专项”和“百千工程”试点工作,整合集成一批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建成5-10家村容优美整洁的科技示范村镇。
住宅设计与建设技术示范:实施新农村住宅科技示范工程,提高村镇建设水平。开发推广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急需的农村住宅建设关键技术及设备、优良部件产品,提高住宅科技含量。加强村镇建设新型材料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质量。重点建成5-10家农村住宅示范小区及技术示范基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示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示范工作,提高促进农村新社区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科学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河道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村交通道路、供水供电、广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重点建成5-10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示范村。
环境保护与再生能源技术示范:实施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科技示 范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适合农村要求的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推广应用太阳能,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在适宜地区推广利用沼气等清洁能源。重点建成10-15家生态家园科技示范村。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
继续加快实现农业农村信息网络系统、网站和信息资源集成和整合,把各部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推进信息资源兼容和共享,重点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信息的传递、以及农民的教育与培训,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农村经济信息网和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平台等3大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基础网络,建立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快以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继续扶持农村远程教育的终端站点和中心平台建设,提高全市远程教育网络的覆盖面和运行水平,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重点加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的技术攻关,开发制作农业科技信息、农业成果转化、实用技术进户和科技知识普及等方面的教学课件。
农村经济信息网:完善和扩大全市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和以“农技110”为重点的农业技术信息网络,逐步向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延伸,构建新型的 农业信息系统平台,为政府决策、市场开发、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培训等提供有效服务。
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水土、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提高我市农业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
(五)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以支撑科技发展,改善创新环境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合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高效共享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重点建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三大创新平台20-30家,其中3-5家涉农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进入国家级行列。
重点实验室:重点加强对已建的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健康食品和海洋药物、分子设计和营养工程等5个涉农类的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科技项目支持,改善实验室科研条件,调整学科研究方向,提高实验室创新和服务能力,使之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
专业技术创新平台:根据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围绕十个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加快直接面向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建成海通食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等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及优质高产水稻育种、海洋水产良种选育繁育、动物疫病诊疗和防控等10-15个农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
科技服务平台:以服务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 科研院所,重点建成5-10个具有我市特色的农业种质资源中心;2个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中心,和2-3个国家和市级的农业(森林、海洋)生态环境野外观测试验研究站。
五、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
继续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开放、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增强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科研院所的学科调整和机构重组,加强海洋渔业、高效畜牧业、创汇蔬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专业、学科建设,重点加强对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一批农业类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创新能力,争取成为我市农业科技的重要创新源头。
2、深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
顺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原则,整合专业技术力量,打破现有的按乡镇行政区划设臵、纯公益性和单一所有制的农技推广格局,加快建设按特色农业发展区域设臵与农业产业化布局和经营相适应的、跨行政区域的专业性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在整治现有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同时,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院所及农民技术员以农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开展 农技推广和有偿服务。对于社会效益显著的公益性推广服务项目,政府继续给予支持,并建立和完善项目责任制、项目完成评审制;凡是能够面向市场的各类农技推广项目,按市场化运作原则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大力促进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
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科技服务机构,鼓励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和龙头企业积极创建民营农业科技机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与农业生产贴近、机制灵活、服务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机构认定,对经认定后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每二年开展考核与评估,对考核优良的农村服务机构,以科研项目的形式给予支持,并继续予以三分之一的仪器设备经费补助。通过择优支持,提高农村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能力,使之成为我市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的重要力量。
4、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成为新的创新主体
大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农业技术开发型龙头企业,作为科技兴农技术开发的新主体。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使农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研发投入的主体。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市级农业研究开发任务,对经认定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优先给予倾斜支持。同时,在人才队伍建设、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将其孵育成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5、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合作互动机制
发挥宁波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加快利用国内外农业科技资源,重点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国内涉农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建成良性互动的科技合作机制,合作开展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以及共建研发机构,通过合作引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网上技术市场为企业的科研课题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对接和保障功能,对网上技术市场成功对接的课题合作项目择优予以支持。
(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
调整科研方向和学科结构,按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和专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来调整原有科技队伍布局结构,选拔和培养拔尖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建立一支由科研骨干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骨干技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支持高层次农业科研人员出国培训、进修、合作研究。进一步加大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力度,以项目为牵引,面向国际,选拔、支持一批领军人物进入农业技术创新领域;发挥宁波机制灵活的优势,采用柔性流动方式,引进更多的“候鸟型”农业科技人才。
2、创建良性农业技术培训机制 大力发展农民学历教育和实用新技术培训、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以及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健全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业科技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和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支持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在甬高校办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管理人才;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和农业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教育与培训;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加强对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开展的农民培训项目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以“双证制”教育、“绿色证书”教育、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培训为重点的“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养大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三)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1、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绿箱”政策,在保证已有农业科技专项经费落实的基础上,逐年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保护农业的新机制。今后五年,市财政每年继续安排农业科技专项行动、龙头企业技术改造贴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种子种苗工程、农科教结合等家业科技专项资金。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继续安排三分之一用于农业科技创新。除老三区外,各县(市)、区科技三项经费中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逐年提高比例,在2010年前逐步达到三分之一。
2、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体系 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引导支持力度,促进企业、风险资本、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与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农业、农村科技投入,使之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融资、担保和保险服务。
(四)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规划组织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农业科技工作放到“三农”工作的首位,把组织领导实施本规划,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摆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研究,提供必要的政策保证和资金支持,并列入新农村建设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的作用,完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合力推进农业与农村科技进步。
2、改革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项目招投标和评估制度
继续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强化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力度,推行科技项目的招投标制与课题管理制,实行“公开招标、统一受理、专家评审(评标)、择优委托、跟踪管理和服务”的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加强对科技兴农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的综合管理。加强科技 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推行重大项目监理制,强化中期评估和验收考评,建立评审专家和项目负责人信用制度,努力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绩效。
3、强化科技成果管理,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改革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制度,调整奖励方向,把奖励重点转移到开创性、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以及较好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研课题上来,对于在农林牧渔良种选育、重大适用技术研究中作出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要给予重奖;加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农业与科技人才申报专利和品种保护权,经授权的发明专利,给予市级专利专项资金的补助。对科研单位、企业或个人投资开发的社会效益显著而知识产权不易保护的农业科技成果,要积极探索政府后收购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