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名著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七中化学组
刘文萍
假期中品读了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也为今天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提供了参考价值,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
一、教育的分类
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分为三类,一是经院式的教育,它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师是连接学生和知识的中介;二是师徒式教育,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和权威的象征,学生是毫无个性的被动接受者;三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是教育的参与者与互动者,在对话交流中,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掘,从而逐步获得知识、认识真理、提升精神。这三种教育,前两种是雅斯贝尔斯所不赞成的教育方式,它们不利于真正的人的培养,而第三种则是雅斯贝尔斯所极力推崇的和倡导的,他认为只有这样,人的精神才会得到成长,人才会成为“全人”“真人”。
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教育问题也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难题,今天我们学校的教育某种程度上仍然带着浓重的经院教育与师徒式教育的味道。教育只是灌输,它给予学生的,是“白纸黑字的书本”,是“既定的结论和答案”,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和解题的机器。它忽略了思考的过程,泯灭了对成长的渴望。尤其是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生,他们有一套“标准”的参考模式,甚至不得有半点自己的发挥,“八股”的重新兴风作浪,使得人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而今天所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不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追求者,成为课堂的主人,倡导对话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师应该是苏格拉底式的教师,他们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是与学生的人格平等的朋友。学生则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体,不再被动接受知识。任何改革都是对现实的不满或者看到了现实的弊病,第八次新课改也一样,对传统课程和学习的不满,对学习方式的不满,对教学评价的不满,对考试制度的不满,等等。这也是人们对“教育是什么”的长期反思的不断探索的结果,到底什么是教育?早在19世纪,雅斯贝尔斯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见解,看到了教育的本质问题。
二、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成”。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在教育理论界,素有“造人”和“成人”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教育本质观。雅斯贝尔斯基于其存在主义哲学也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人是主体的人,人的自由与超越是人存在的根本,人的存在是通过自我反思而呈现的一种敞放的状态,是通过人的生存交往在历史中生成的。由此,雅斯贝尔斯秉持的是“成人说”。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使受教育者“顿悟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觉“生成”的一种方式,“教育即生成”。而所谓生成,就是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天赋的潜力,使其“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得到充分地发展。“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由此可以看出,雅斯贝尔斯更为重视的是“人”,是主体性的人。他抨击现实教育中忽视人(指学生)、压抑人的现象,呼吁教育改革,并声称“仅凭金钱人们还是无法达到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我们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由于对象的特殊性,教育表现出其特殊性质,它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人文性应该是其主要特性之一,按照教育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应该是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进行的特殊活动,杨晓萍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医者治器官,而教育者治灵魂。也表达了教育对成人的意义。然而纵观今天的教育,我们似乎已经迷失了方向,不知道教育的真谛和根本,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堆积,认人惟分的大量事实,使得人们的道德缺失越来越严重,这样严峻的事实使得人们不得不得不质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什么是教育》不是一本很好的让人警醒的著作吗?考量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怎样达到教育治人的灵魂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纵观各国的教育,无一不强调教育培养人的作用,教育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除此以外的都是外在的目的。我国历来重视教育成人的目的,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本真的目的被掩盖甚至扭曲。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众所周知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因为教师是“治人灵魂”直接实施者,为此,我们不得不考虑现实中教师的问题,这绝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新课改的某些地方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甚至滥用主体性,而很多老师对新课改的目的和宗旨的理解偏差造成了现在的课堂就是学生完全的“放权”,有的教师站在教室的角落,任由学生在讲台上自由“发挥”自己讲课,甚至连点评都是作秀,这样的课堂能提升教育质量,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吗?教育,是“教”和“育”为一体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教师毕竟是经验比较成熟的个体,是先“得道”人,怎么能被代替呢?
三、教育目的
培养“全人”: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全”,人具有开放性和敞亮性,能通过自身的自由意识,沟通自我和大全,并在这一过程中达成自我和大全的统一,获得真正的生存意识。雅斯贝尔斯所讲的“大全”是人对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的最完满追求,是在历史形成中的最高总体性。真正的人是一个“大全”是实体、一般意识、精神和生存形式的组合,是所有方面完满发展的“全人”。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某一方面或只具备某种技能、能力、意识的人,而是培养“整体”的人或“全人”。他称之为“有教养的人”。“所谓有教养的人,即按一定时代的理想所陶冶的人,在他那里,观念形态、活动、价值、说话方式和能力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并成为他的第二天性。”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全人”是一个追求的目标,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这一有限性的认识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经过自觉的努力而不是外部的强迫来实现向无限的超越,逐步接近“全人”。“全人”教育目的的达到,归根到底,是个人“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过程。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是和雅斯贝尔斯的所讲的全人有区别的,我们所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但是我们倡导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达成,而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是个人“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过程。自我是全面实现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内在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灵魂的生成的过程。所以,认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必须放在时代大背景下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别中。
四、教育过程 “精神性交往”:“交往”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主要范畴。他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你与我)的对话和敞亮,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和必需的文化环境,“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因而没有交往精神的教育,将会沦为人为的训练和控制,阻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自由的生成。从交往理论出发,雅斯贝尔斯将教育过程归纳为三点:
1.教育是师生主体间自由交往的过程。他认为,人都是自由的,但个体人的自由只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在与他人的自由联系中才能实现。有了这种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由此可见,作为交往过程的教育,没有权威和中心存在,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而现在的教育似乎是教师与学生的分离,尤其是高等教育中,教师只在上课时出现,学生也只能在课堂上见到老师,如果学生的主动性不强,跟教师交流的机会就非常之少,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互动,自然教师不知道学生,学生不了解教师。
2.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这种“精神是知性的思维、活动和情感的整体”,雅斯贝尔斯称其为“整体精神”。他认为,现实的教育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当作容器而机械地灌输,不利于学生整体精神的成长,只是训练他人意志的工具、社会的机器,而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教育既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也是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雅斯贝尔斯强调精神成长的意义,也就是说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和获得者,应该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个体,这和我们倡导的课堂三位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教育方式
而以反讽的形式,也即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反讽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唤醒其内部潜在的自动力量,使他们“在探索中寻求自我永无止境的过程”,这种教育不是传递真理性的知识,而是探索、发现真理,“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对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是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认识真理、探索道德,他们所受的教育就不是单单地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整体精神得到成长。当然,我们对他这种教育方式应该合理借鉴和运用,而不是全盘吸收。毕竟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知识结构不同、经验各异、认知方式的差异等,一种教育方式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六、关于大学
《什么是教育》中对大学的论述占领很大篇幅,作者对大学的哲学思考和大学意义作用的认识是深刻的,其中很多观点也是值得当今的大学所借鉴和深思的。
1.大学是追求真理之所
大学是象牙塔还是服务站?是真理之所还是工之地?雅斯贝尔斯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追求真理的社团。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所有的研究机构都要为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因此,大学给它带来了勃勃生机,是大学进步的条件。
2.大学教师
大学教师首先是研究者。他们面临的是已经成熟、独立和精神已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指导学生,让他们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应该允许那些有潜力、至少可以达到自己成就的学生进入博士班,而且注意发现比较优秀、能超越自己的学生,即使不是自己的学生,也该去帮助他。雅斯贝尔斯对大学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仅有渊博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要有博大的情怀,是“德高望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实实践者,在学术上要有自己的建树,在为人方面,更要有超凡脱俗的气概,他们应该是谦虚,他们爱护学生,他们是真正的大师。
3.大学生
大学应始终贯穿这一思想:即大学生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后面又说他们已经成熟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因为他们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虽然说得绝对,值得商榷,但认为大学生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则是有价值的。大学生必须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的精神从事学习,因而他们必须具有学习的自由。这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的大学生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是否为成熟的个体,能否自主学习,除学习知识外,还有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带着批判性从事学习。
总之,《什么是教育》对于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所谓“洋为中用”,我们应该批判的学习和借鉴其思想,在全面认识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西方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我所用,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
第二篇:教育名著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苔丝》这部小说,使我受益匪浅,教育名著读后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艰苦黯淡的乡村生活,蕴藏着苔丝的梦想和希望。十六岁的苔丝,在家人虚幻的期望下,攀附豪门贵亲。她跃身成为了幸福的贵妇人,接着从此堕入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
感人的就是苔丝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拿起了刀,将她多年以来所受到的屈辱与艰辛都发泄在刀头,刺向了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男人。一切平静了,苔丝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终于和她爱的人体验了真正的蜜月,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站,是她终于解脱的日子,读后感《教育名著读后感》。苔丝在对的时间遇到不对的人,或许她的命运本该这样,在所谓贵族家庭后代光环的后面,她那不思进取的爸爸和她那一心想要女儿嫁进豪门的妈妈,注定纯洁的苔丝要遭受捉弄。我同情苔丝,但我加懂得了人要学会保护自己,世界不是天堂,多一个处处留心的心眼,会让你的人生更加顺利。懂得爱护自己的人才会去创造财富,美化生 活。
第三篇:教育名著读后感
小故事大启示
-----读《学生第一》有感
王飞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的《学生第一》,真是获益匪浅。
读李校长的书,让我惊叹不已。书中除了有饱含教育智慧的文字外,还有一幅幅温馨和谐、风清日丽、鸟语花香的教育图画,让读者耳目一新。生活在临沂二小这一片沃土上,每一位学生都像路边的野花一样自由地成长,任其发展,教师随时都可以嗅到一种清新的花香,漫步其中,作为教育者肯定感到无比荣幸、无比自豪,也绝对能领悟到每一个生命成长的快乐与艰辛。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的每个故事中都体现出为学生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如书中提到的学生出版社,学校让学生自己负责征集、编辑、出版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甚至连经营出版物的环节也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于是,一件本来局限于语文学科的事情,变成了既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同时又能开发学生经营能力和组织能力的综合工程。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版但他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体现了学校所说的学生第一。注重学生个性,教育者为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展示自己的宽广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是学生,这是我感受最深的。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老师要因人而异,给他们搭建不同的展示舞台,如名师大讲堂、名生讲堂模拟国际新组织、世界文化艺术节、学校奥林匹克运动会等等在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帮助下让学生拓宽领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真真正正成为学
生自主成长和发展的沃土,真正的实现“学生第一”。
学校还从各个方面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工作让学生更有主人公意识。如让学生设计开学典礼、设立学校纪念日、参与班级命名评选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和活动等,这让平凡学校生活有了亮色、有了意义、有了值得让学生长久记忆的教育事件。建立学科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们把课堂设在社会上来弥补一般课程无法实现的课程目标。学生们利用空闲时间或节假日自主锻炼也是该校的特色。
该学校也注重文化建设,因此他们有月度人物的评选。每当新一期月度人物的海报出现的时候,大家口儿相传,主流文化因此得到尊重和弘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便渐渐化为大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尊则,学校文化的塑造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我们也可以从书中收到启发: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让我们树立起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塑造自身高尚素质,力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第四篇: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写的名著,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书中的第11条“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条实际是说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才能把知识理解透,掌握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了每一位教师都到过的现象:昨天上课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规则(定义、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还举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课时,你瞧,班上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把教材全忘了。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天上课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困难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怎样进行思考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什么呢?这里指的是要思考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的因果关系,新旧知识的联系等。这里是说不管教材是怎样的纯理论性材料,都要布置一些实际作业。我对“实际作业”的理解是实践性的作业,操作性的作业,知识运用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中、运用中思考知识,掌握知识。
这条建议就是说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白”,学生可以用这些空白来思考自己不理解的知识。这样看来一堂塞得满满的课,也许不是好课,要张弛有度。
还有读到《给教师的建议》的29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我深有启发。把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内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
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给”。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在第四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拢聚他们的注意力,有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综观全书,关于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可把作者的建议归纳成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第二,一个学校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第三,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个别施教。第四,必须保证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积极运用。第五,必须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
好书不厌百回读,今后的工作中,我应把《给教师的建议》作为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常读常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第五篇:教育名著读后感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去看的,在我通读朱永新先生的这部著作之后发现,对于像我这样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这本书通篇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读了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中的“理想的智育”一章,使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希望,因为这样的“理想智育”是我们广大师生心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希望教育”。身为教师,和许多同行一样,我们都在自己心中播撒下了无数的梦想,再把这些梦想交付给我们的学生。无数次苦口婆心,兴师动众,我们把理想播在了学生的心中,满以为学生胸怀大志后会斗志昂扬,可我们想错了,学生仍是一脸茫然,谈理想在他们那里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理想仅是我们教师的理想,是家长的理想。他们自己的理想一点一点埋没在了一次次不理想的考试中,埋没在了稍有些反常规举动就招来批评的做错事中,埋没在了家长无数次向老师探听“我家的孩子乖不乖”诸如此类的问话中。学生一个个鲜活、有血有肉的个体就抽象成了一个个分数,抽象成聪明、愚笨、听话、不懂事等词语解释。我们漫不经心的三言两语就为这学生一生的发展下了定义。在这样的成人监控下,我们的学生还有自己的梦想可以保持吗?如果有一天真的是梦想成真,那个梦也仅是一个虚幻的水泡而已。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每学期结束时,不向家长送成绩分数单,而是送一只纸袋。在这个纸袋里面,装有学生智力劳动的作品,学生写的书法,学生编的故事,精选出来的学生完成的各科作业,学生的绘画,学生的资料剪贴,学生的作文。”这一只纸袋才真正全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以及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水平。为什么?因为“数字本身说明不了儿童的具体学业成绩。”因为“儿童不需要分数,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他们在学校快乐和愉快的生活。可是,我们的真实做法呢?我们的家长在分数上钻了牛角尖,有时被家长牵着鼻子走的我们,迫不得已也会加入到其中队伍,拿分数不自主的评价起学生。结果当然就是,学生成了悲剧的主角。搞了一学期的素质教育,也就在此功亏一篑了。
梦开始的地方,是孕育希望的地方,也是奔向光明、理想的起始地点。梦,之所以为梦,是她有绚烂诱人的前景,是那遥不可及的距离,是那心灵一隅中一直在不断呼唤你的声音。只要心中有梦,理想也就插上了翅膀,指日可飞。《新教育之梦》让我看到了那里才是梦开始的地方,如果说今后我还将有梦,那么我将永远记住这本书——《新教育之梦》,是它让我懂得“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梦”,是它告诉像我这样的新教师应该做怎样的梦,也将是它激励我为梦的实现而奋然前行。
《我的教育心》读后感
随着教学的时间越来越久,当初的那份对教育的热情也日渐减退。还记得初为人师时的那份激动、那份爱心、那份热情,都随着这颗心的老去而渐行渐远。徘徊在书架前,一席话映入我眼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愿意守住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那朴素而真实的心,不正是自己一直想要坚守的么!带着怦然的心动我翻开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迫不及待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教育心。
一、思想上的转变
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字里行间是李老师30年如一日的“教育心”,也就是一颗“童心”。正如李老师在书中讲到:“童心”意味着理想、纯真、热情、好奇、良知„„一个平庸教师和一个优秀教师的区别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平庸教师的童心会很快随着时间的退役而泯灭,而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讲台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客观的认识。教师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能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事教师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正如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尽可能的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失败。
二、做一个不断进取专业性的教育者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像李老师那样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做一个不断进取专业性的教育者,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三、做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教育者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如果没有思想,我们有些教师就会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一线教师。这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高贵的生命。
龙符无弹窗 龙符小说 http://www.xiexiebang.com/book/6108/ frgbeee0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