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心得
“读、说、写” 一体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 课外阅读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推行, 然而
常见的很多做法是把课外阅读孤立推行, 只是在布置 作业时, 多了一项作业— — —课外阅读, 之后便没了下 文。要知道 “只有确认书上字句的构成模式, 我们 才能 ‘读’ 之有物。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 字面意义, 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1] ” 因此, 课外阅读要形成一个由接受、内化到输出再到输出、接受、内化的良性循环。“读、说、写” 为一体的课 外阅读教学便应运而生。
一、“读、说、写” 一体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向 课外阅读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 “阅读是 唯一的办法, 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 培养写作风 格, 建立足够词汇, 增进文法能力, 以及正确拼字的 方法” [2]。在 《阅读的力量》 一书中, 作者(美)克拉生通过大量研究资料, 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 — — 直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功效。也就是 说, 大部分老师花了大量时间, 在课堂上教字词句、语法、阅读方法、写作知识等, 远不如让孩子自由阅 读成绩更突出。笔者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为了让学生 主动学习、提高效率, 语文教师的工作指向更为明确 了— —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使之有效。秉着这个理 念, 笔者以为 “读、说、写” 为一体的课外阅读教 学便能很好地落实让学生有效阅读— — —使之 “读之 有物、有感而发、集思广益、活跃思维”。
二、“读、说、写” 一体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 1. 读— — —同孩子一起读书吧, 滋养心灵 挪威儿童文学作家乔斯顿·伽德尔的话耐人寻
味:“在幻想文学中充满镜子的小屋里, 我们受到感 召擦去现实中的灰尘, 这样我们就可以再次体验像儿
时一样纯净的世界— — —那是我们变得 ‘世故’ 之前 的世界。我们所有人都还有希望。” 也因此 “渐觉尘 嚣远遁, 杂念皆消, 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 [3]12 „„在我看来, 这些都是对我们疲惫心灵最好的滋 养, 也因此能常常回想起湮没已久的童心。
我们提倡老师、家长要经常与孩子共同阅读。与 孩子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共同阅读后, 我们还提倡高声 诵读。实施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分为三步走:(1)我读你听。“我读你听” 这一环节比较适合 年龄小的孩子, 抑或初学阅读的孩子, 抑或不爱阅读 的孩子。在孩子们的识字量还未充裕或不喜欢阅读 时, 老师或家长用读书给他们听的方式, 让他们渐渐 爱上阅读。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常常创设条件为孩子 们朗读, 朗读一些童谣、童话等, “这些故事都是用 很简单的话语讲述的, 让我们在会阅读文学作品前先 通过声音来认识它们。这些童谣、童话让我们习惯于 语言的自然音调, 并给予我们无限的想像空间。它们 就像一个个装着蓝图的小盒子, 储存在我们的心里, 帮助我们了解故事的结构, 并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为孩子读故事正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位真正读者的 必经过程。因此, 读故事这个活动, 对于所有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们而言, 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必要。(2)你我轮读。当孩子的识字量到一定程度时, 我们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行阅读, 但 “放手” 绝不 是 “放羊”, 而是由孩子们之间轮读或家长、教师与 孩子轮读(这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开 始, 他们只会读认识的字, 其他的字就由我们老师或 家长或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协助朗读, 或许刚开始时大 部分的字词都是我们老师、家长读, 但坚持一段时间 后, 你会发现我们要读的部分越来越少, 慢慢地, 词 汇累积越来越多之后, 他们就能自己阅读这个故事 了。孩子们在 “你我轮读” 中, 找到相依相伴的心 里保障, 而逐渐有了勇气、有了激情, 有了希望„„ 当逐渐养成了阅读习惯后, 便可开始实施第三步— — — 你读我听, 并可慢慢调整加长他们的自行阅读时间。(3)你读我听。当孩子已可完全独立阅读时, 教师或家长轻松不少, 但偶尔的倾听, 还是非常有必 要的。记得孩子已能独立阅读了, 一回到家, 孩子的 第一件事便是阅读, 时而无声无息, 时而高声朗读。但时常会兴致盎然地站在厨房门外抑或跟在你的屁股 后面, 你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 不辞辛苦地读一些 她认为最精彩、最令她感动的片段。每每此时, 我都 会认真倾听, 听后必给予充分的肯定, 而每每此刻, 你会看到孩子一脸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这些 感受, 悄然无声地流进了孩子的血液中, 已成为他们 自行阅读强有力的推动剂, 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生活的 一部分, 也不再是一句空话。因此在课堂上, 教师应 该创设多个时间、机会, 让孩子读他们想读、感兴趣 的东西, 达成共享。
此外, 我们引导孩子重读书籍, 仍然能从中获得
许多感悟, 许多乐趣— — — “或是重温第一次阅读时 的心灵悸动;或是发现新大陆似的注意到之前没有注 意到的一些细节, 因而对同一本书有了新的领略与观 点。” [4]62 另外, 如果想让孩子更主动地去重读一本 书, 那么就让孩子交流、讨论、分享不同的人对作品 不同看法, 他们便会有重读书籍的冲动。因此, 除了 指导孩子们读书, 还要与他们多交流读书体会。2. 说— — —与孩子多交流, 重拾记忆 西方心理研究学者苏珊对我们说“我们所讲的故事和我们所听到的故事:, 会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
人。每个人都是在听别人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故事中 再现、重整和建构自我的。” 因此, 阅读后与孩子多 谈论交流, 交流书中的所见、所思、所感, 也可交流 与生活中类似的内容, “有时思想孕育于沉默, 而靠 谈话催产„„” [3]222。(1)说来听听
在孩子们阅读一段时间后, 教师适时组织孩子们
交流、讨论阅读心得, 是很有必要的。针对同读一本 书进行讨论、交流, 让孩子们自由畅谈自己的读书体 会, 可以是小组式, 也可以是全班式的交流。在畅谈 中, 学生往往会豁然开朗, 这是因为当以 “减缩形 式” 存在的内部语言转化为 “开展的” 具有逻辑结 构的外部言语时, 原来不很清晰的思路会逐渐明朗起 来, 从而提高了思维、表达能力。
在交流过程中, 教师预设的交流问题也是非常重 要的, 它不仅提供了讨论的方向, 让阅读更加深入, 阅读感受更加立体、多元化, 而且能指导孩子们如何 去读一本书。艾登·钱伯斯便提出了问题设置的层次 性、方向性。以交流 《灰姑娘》 阅读为例, 在讨论 中, 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如 “你们喜欢 故事里面的哪一个? 不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如果 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 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 王子的舞会? 你们一定要诚实哟!”“你会怎么跟朋友 谈论这本书”“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 这位教师从基本问题、概括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等方 面进行了设置并引导讨论。在教师有的放矢地精心设 计下, 学生也会衍生出各式的问题, 以此为契机, 继 续对文本进行探索。
同时, 我们应提倡由孩子自己做主, 别人不予评
价, 旨在于通过让学生真实、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 受与体会并与他人分享, 在不断的回忆、整理、总结 过程中, 促使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获得提升。如此, 使得讨论结果更开放, 同时也让孩子得以探索更宽广 的领域, 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
当然, 对孩子帮助最大的谈话模式应该是一对一
式的交谈。因此, 我们还应利用家长这一资源, 指导 家长与孩子一对一的搭配, 讨论共同阅读的书籍中不 同的感受与理解。“当大人与小孩儿共同参与某项活 动时, 他们极为可能为某些事物所吸引, 对当时情境 的认知不至于南辕北辙, 而且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彼此理解。”(2)分享故事
在课堂上, 教师创设条件, 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故 事, 讲自己正在阅读或以前读过的或听来的故事。证 据显示, 让不再愿意阅读的青少年和五六岁的孩子们 一样听故事, 很容易让他们有重拾书本阅读的欲望。在分享故事中, 教师可让孩子们自编故事。有时 给几个关键词, 有时给一个话题, 有时自定主题。总 之, 给孩子一个广阔的遐想空间, 孩子们彼此交换着
看来、听来的童谣、童话、传说、神话、笑话, 以及 幻想故事、自编故事, 这一切都驱使着他们日后成为 一位读者, 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一个广阔任其浮想联 翩的空间, 让其充满想象、梦想与激情。
3. 写— — —与孩子共修笔记, 充盈 “仓库” 是否做 “读书笔记” 这一话题, 出现了许多不 同的声音, 有的说做 “读书笔记” 益处多多;有的 说无需做 “读书笔记”, 这样只会增加学生负担;有 的说有空就做, 没空就不必做„„。就笔者实践而 言, 做 “读书笔记” 有它的必要性, 但要防止流于 形式, 而且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 否则 是会有阻碍学生阅读兴趣之嫌。比如: 我们布置学生 做读书笔记, 要求他们阅读后, 写几个好词好句。其 实这样的作业并不复杂, 但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却五 花八门: 有的学生过于 “认真”, 他们认为在他目前 所读的书中, 并没有好词好句, 于是花大量的时间到 其他书籍中去寻找, 得不偿失;有的学生敷衍了事, 草草写几个所谓的好词好句„„。这样的结果都不是 我们愿意看到的: 前者须花很多无谓的时间, 而且为 了找好词好句, 妨碍了看书的投入;后者的读书笔记 形同虚设。因此, 做读书笔记需要不断研究。
首先, 记录自己已阅读的书目及作者, 是要坚持的, 这样可以让自己及老师、读书状
况, 有利于提供读物的老师或家长适时提供新读物。其次, 摘录好句好段或写只言片语的读书体会或 些许感悟等, 可让学生自由选择, 选择他们自己喜欢 的方式来做读书笔记。当然, 这其中老师或家长在必 要时还需提供帮助, 协助完成。这样的简单记录会对 书中精彩的情节有更深刻的记忆, 更能让学生养成读 书思考的习惯, 也更能增添阅读的乐趣, 而这种过程 也是积累的过程。如“每日一句” 摘录: 每天记下一 句或一段自己认为好的句子, 或是使自己感动的事
例。“每日简评” 记录: 每天简要记录一个故事、一 种心情、一个观点。撰写 “读书心得”: 提出自己的 疑问和观点, 有了感触及时记录下来。梳理过程也是 积累过程。
罗兰·巴特说过:“阅读(聆听)一段故事, 不
仅仅只是逐字看过, 它更是从一个层次进入另一个层
家长及时了解 次的过程。” 所以, 穿梭在文字运用的不同层次, 泅 泳于意义的多种可能, 这是一个熟练的读者的阅读态 度, 这也是教师应该教会孩子们的事情。只要很好地 研究和实践以 “读、说、写” 为一体的课外阅读教 学, 孩子们就能做到罗兰·巴特对阅读的期待。
第二篇:高效课堂心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坐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分享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其实一开始谈到“高效课堂”,我们都是怀着战战栗栗、如履薄冰般虔诚的态度,因为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永远存在课堂时间不够用,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有的题我们讲了三遍、五遍学生还不会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就成了我们每位老师梦寐以求的。那么,如何才能尽量避免刚才所说的种种现象的发生,让我们的课堂“高效”起来?方法很多,我是从下面几点做起的:
首先,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不管这种参与一开始是主动地,还是被动的。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种参与可以是课前的准备、课堂中的生成亦或是课后的延伸。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在课堂上会自觉不自觉的提高兴趣。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再比如课后的复习,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像上学期到最后的总复习,我让我们班每个同学准备一个复习本,这个本子上面什么都可以写,但每天的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重点,第二部分是课本上的基础复习,(比如今天复习哪一页到哪一页),第三部分则自己补充,可以是不会的,可以是自己认为重点的知识,第二天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这样一来,他自己就想着怎样让自己补充的内容全面,有亮点,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而费尽脑汁,当然如果再加上老师的顺势利导,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很快就忘记;看过了,可能只是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
其次,在我的课堂上注重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学生经历了摒弃一个个错误的猜测的过程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他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火花,并且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还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我想这也就是现在几乎每节课后,老师都要问学生“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不仅仅是课堂总结,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学生的说,来锻炼他的思维能力。
当然,“高效课堂”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老师要吃透教参,领会教材意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等等可以用来提高课堂效果的途径。但“高效课堂”绝不仅仅是这节课写会了多少个字,做会了多少道题,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
总之,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的因素很复杂,需要探讨的内容也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学生已有知识为生长点、以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以学生独立尝试为启发点、以学生回顾小结为反思点、以学生学会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并在这些有效教学的“着力点”上做足文章,就能抓住高效教学的灵魂,进而更好的构建和驾驭新课程的高效课堂。
第三篇:高效课堂心得
“高效课堂”心得
课堂是目前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我校时下开展的“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建设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笔者想就“何谓高效课堂?”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高效课堂”的提出显然与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有关,或者说与对高效课堂较为普遍的片面认识有关。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有不同的教学理想,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最终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可能是高考承载着太多的社会压力,可能是教育部门或教育者自身的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时下我们的课堂愈来愈偏离其教育本质,具体表现在:
(1)功利化和片面化:过分强调考试分数,使课堂教学活动演变成只为考试服务。只要能提高考试成绩,为人之道、成事之道、民族国家之道可以不传,学生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的培育可以放弃,不作考试要求的知识即使学生再需要也可不教(有时课堂上知识面的拓展甚至被批为把握不住重点)。借“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不关心学生成人,只关注学生成事(仅指考大学),教师为教书而教书,课堂的育人功能严重缺失。
(2)简单化和形式化:由于指导思想不端正,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往往简单粗暴,以考代教,以分促学,有时为使学生听话,哄吓欺诈骗压无所不为,课堂教学毫无文化性、艺术性、人文性可言,培养学生论变为大规模“机器生产考生”。“看考点——讲考点——问考点——练考点——考考点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八股”。有时为应付赛课、检查、观摩之需要,教师临时抱佛脚,挖空心思,投听课老师、领导、专家所好,为“探究”就让学生分组讨论,为“现代”就一定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反馈就一味提问、做题,上课像演戏,华而不实。
(3)低效性:尽管课堂教学目标单一,但效率低、效益差,突出地反映在高考学科大量占用学生的非文化课时间、课余时间、休息时间(较为普遍的是高中三年,高考学科所占用时间是国家规定学时的2-3倍),但很多学生的高考成绩仍不理想,甚至很差。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受到伤害,近视眼、肥胖症十分普遍。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身心疲惫,不想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现在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最不想上的是文化课,最累的是做作业,最怕的是考试,最想的是睡觉。另外,功利化教育下的学生处处表现出社会责任心弱、功利心强的特点。
(二)显而易见,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愈好,鉴于此,我的理解是:
首先“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课,使学生能从中学得到更多的东西,至于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永远没有最高,课堂教学虽然有“法”,但永无定“法”,这正是教师的发展之道,是教学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即要求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高质量、高标准地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该以教师教得如何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取决于学生学到什么,学得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从其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来体现、评估。效率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课外学业负担方面;效益就是学生所受教育教学影响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因此,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三)鉴于对“高效课堂”的上述理解,我认为“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理念上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基本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在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各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书,课堂的功能也不仅仅是传爱知识,更主要的应该是教师要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通过学科教学来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需要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简而言之,高效课堂要处处体现在“努力使学生想学、会学、肯学、学会和立志学”这一指导思想。
(2)手段和方法上的灵活性:因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任务、教学时机、学生构成等不是一成不变的,故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应因时因事因人而异。我们常说,最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现在将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变成学生的自我期望和自觉要求,这其中也隐含着手段和方法的无穷变化。课堂上一味地讲,一味地作(题目)、一味地看(幻灯片),或者是像开会(杂)、像演戏(乱)、像比赛一样一味地追求新、奇、异,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更难以持续,只有适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规律,顺应学科知识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会使学生满意和接受,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呈现方式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把教育看作是塑造
人的灵魂的工作,这说明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同样45分钟,同样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由于是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和策略,其教学效果往往是天壤之别,有的课堂可能单调乏味、令人生厌,而有的课堂则可能使学生如浴春风、心存期盼,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状态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课堂教学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使我们的课堂具有动感、情感、美感,才会使课堂产生感染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入其门,达其成。
第四篇:高效课堂心得[推荐]
学习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12年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内容,也在学校内开展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活动,从本项活动中,我领悟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应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做优化,教学 效果是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在学习、摸索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使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形式、模式及其开展高效课堂势在必行的紧迫性,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还应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深挖教材,搭建学生的“舞台”。
课堂是全体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在课余要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在理论上充实自己,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在音乐课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素材,如:创设情景对话、欣赏中外名曲、编排歌谣、舞蹈等,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使人人能在一节课中展露风采,让课堂真正成为汇萃学生闪光点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发挥潜能,轻松愉快的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在教学方法上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法和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我们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活动的思维品质,创设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做到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在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本来就喜欢音乐的他们更加的喜欢上音乐课。还要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多了解音乐,让他们在积极、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和谐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转变观念,确定与学生的关系。在学习中,就是朋友、伙伴、合作关系,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相互合作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打造一个学生能够进步的一个平台。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的心理修改千差万别,需要教师用心观察,根据不同的情感心理,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多与学生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和谐、充满人情味的课堂。
四、加强教研组的团队合作精神,资源共享。
高效课堂不是一种形式上的文章,更不是花架子,它是教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逃避的借口,在平日教学中,应加强教师的教研研究与讨论,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努力创建和实施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的实践中,建立合作关系,努力的学习、实践,打造民主、开放、快乐的课堂,真正实现“双赢”、“双发展”。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将自己所学都无私的传授给学生,并努力创新,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更新自己的工作。
第五篇:高效课堂心得
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心得体会
上西梁学校史艳平
听了襄汾一小史茂祥老师的创建高质量课堂讲座,我受益匪浅。
高质量课堂要体现以学为主,“教”服务于“学”的教育思想。高效率,从学生角度来讲,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三是语言表达是否通顺。从教师角度来讲,高效率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三是教学活动中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做到适时分层检测。
通过本次学习,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目前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在备课中把备学生作为一个重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学习方法,心理特点。全面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方式,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在教学中要把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应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新的学习方式,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采用男女生竞赛的方式,小组间竞赛的方式,计分的方式,等。又如,合作学习时间,各类学生任务是否明确,以怎样的顺序来展示,以怎样的形式来展示;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要集中精力里聆听,当展示不到位时,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或不同的观点谈出来,哪些内容有那些学生来展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人参与,个个发展。为了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大力提倡学生点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