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不同载体的音乐作品 对激发幼儿音乐体验的探索
由不同载体的音乐作品
对激发儿童音乐体验的探索
摘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出于对歌词中的个别字读音的好奇,便也想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没想到孩子们除了好奇、兴奋,还特别感兴趣,学得非常快,并不由自主地边唱边表演,一遍又一遍地没完没了„„。这时,我也有个想法:何不让孩子们多接触些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从多方面给孩子们以音乐的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首乐的兴趣昵。于是,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关键词:兴趣、表演欲、感知、辨别力、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纲要》中将儿童教育的领域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与此同时还明确地指出“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即不同教育领域之间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从出生的一刻起,每一个儿童都已经表现出以音调和韵律的形式进行思维的直觉倾向。到了大约9岁左右,儿童的乐感已经基本稳定。因此,在儿童早期,发展他们理解和创造音乐的潜力就显得十分重要。音乐教育可以使儿童体验快乐,培荞兴趣。可以说,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婴儿童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音乐在时间中流动,运动的状态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变化,其音响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让儿童体验快乐,应该是音乐带给儿童的第一份珍贵礼物。而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情感、美感,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及终生的艺术学习培植动力、奠定基础。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使儿童兴奋,也可以使儿童镇静,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儿童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与艺术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它是一种人类都能理解、不需翻译便可直接交流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的“世界语”,它是人的发展的固有组成。同样,当儿童充满着好奇和探究来到这个世界,展现在他们眼前的不仅有色彩斑澜、鲜艳夺目的图案和景物,还有不绝于耳的丰富多变而美妙的音响。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在游戏、玩耍的时候本能地哼着歌;也常会看到刚蹒跚学步的婴儿听到音乐就会扭动身体、手舞足蹈;还不会讲完整句子的孩子却能哼唱完整的乐句……可见,音乐与儿童的发展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毫不夸张地说,常态的儿童没有一个是不喜欢音乐的,声音和动作是儿童生活中两个最有趣的因素。儿童天生就带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音乐是儿童最早的社会体验之一,它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同时,音乐作为以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听觉艺术,其本身也是一门极富个性的艺术。每一个作曲家对作品内容的表述,每一个表演者对作品内容的诠释,每一个欣赏者对作品内容的感受和理解都是独特的。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用作内容的东西乃是主体的内心生活本身”,音乐正是“主体内心生活的显现”。无论是音乐的欣赏活动、表演活动还是创作活动,往往都需要借助个人的生活经验、音乐经验、艺术修养、认识能力等等,需要通过联想再造形象。由此,这种音乐形象往往体现出个人的、个性化的水平和特点,表现出人的听觉感受能力的明显差异性。对于儿童而言,音乐是一套有联系、相互依赖和个体化的活动,也是其个体发展的一种表现。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是不相同的,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方式也是各有差异的,这就是儿童独特个性的表现。而音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正能反映出儿童的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的状况以及个体差异:即使上百个儿童在一起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每个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听觉感受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儿童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来进行音乐的感知、想象、再现、创作等活动,由此,以音乐内在的特性和感染力来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就显示了其特殊的教育价值。
三、不同载体的音乐作品与活动对儿童的影响
活动一:在一次名为“海底世界”的主题活动中,因是生成主题,故一些相关的活动内容需由我们自己寻找确定,很偶然地找到了一首四川民同歌曲<螃蟹歌》。由于对歌词中个别字读音的好奇:哥(ge)——(guo)、脚(jiao)——(jue)„„便也想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本以为孩子们学起来一定不会很感兴趣,但大大出我所料,儿童很快便学会了这首有三段歌词的歌曲。歌词形象、生动,不仅将螃蟹描述得惟妙惟肖,还带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又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孩子们都不由自主地边唱边表演,并有都有不同的动作与表情,一遍又一遍地没完没了„„
活动二: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萋}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在主题“中国娃娃”活动中,让孩子们欣赏了几段有名的曲目,并通过绘画等形式对京剧脸谱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但从中也发现,虽然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使许多人非常喜爱,可孩子们并不能了解其真正的含义。为了使孩子们有进一步的感知,通过体验加深对京剧的了解,找了两首符合儿童年龄、带有些京剧韵味的歌曲《北京,我们的首都》、《龟兔赛跑>。《北京,我们的首都》中的念白部分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节奏也不同:
乙台乙台乙台匡乙台乙台匡、仓仓才才仓才才才才仓、仓仓七仓乙台仓才才才才仓。
可孩子们却非常轻松地“拿下”了,表现得有滋有味。《龟兔赛跑》开头与结束部分都带有京剧韵味,并有升降音:
l 6 2 1 3 2 l 6 2 l 0 l 6 2
l 3 4 3 2·l 7 2 l-龙里格龙咚龙格里格龙,龙里格龙格里格里格龙格龙 孩子们都能准确地演唱。七段歌词因为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所以不但没有使孩子们退却,反而表演的欲望更加明显。
活动三:一次,在为孩子们讲《猴子学样》的故事时,发现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扮演着故事中的角色,于是又有了一个念头:在了解故事的基础。让孩子们区分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并学习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表现着急、生气、高嫩等不同的情绪,随音乐形象合拍地表演。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小帽、扁担以及有表现故事情景的音乐,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就连平时调皮捣蛋的小寿也非常地投入。音乐不到最后结束时他的表演也不会结束,孩子们之同的配合也很默契。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平时很难发现的现象:一些平时在我看来不太有表现欲的孩子,居然也大胆地尽倩发挥,真使我刮目相看,从中使我对自己也有了更明确的要求。
活动四:中国人爱舞龙灯,至少已经有700年历史了。为什么老百姓喜欢舞龙灯呢?每年正月十五灯节那天,舞龙灯是多么好玩呀!龙灯的种类也真不少,用稻草扎的是草龙,竹子扎的是篾龙,布缝的是布龙,还有用长板凳接起来的叫板凳龙。从颜色上看:有黄龙、赤龙、青龙等。舞龙的动作就更多了:双龙戏珠、大龙卷小龙、小龙穿大龙、双龙盘旋,又分又合,始终不打结。舞龙灯的人们在舞灯时随着龙头的动作。扭、挥、仰、俯、跑和跳,热热闹闹生气勃勃,看灯的人个个都兴高采烈。舞龙灯有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在开展主题活动“正月里”时,让孩子们欣赏了“舞龙灯”(通过图片、课件、电视等),从孩子们的眼神与兴奋的程度中,发现他们对只是欣赏的并不过瘾,怎么办?难道让他们动一动?对,说千就干。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用旧报纸卷的卷,粘的粘,有的剪龙身上的鳞片,大家动手做了一条长龙。龙是做好了,可不能就干巴巴地光“舞龙”呀。为了让孩子们更尽兴,我找了相应的乐曲《金蛇狂舞》。乐曲有AB两段,A段光是乐曲.B段还配有相同节奏的独白。孩子们连带有附点音符的节奏也朗诵得很到位。在前期较好的铺垫下,我们开始了“舞龙灯”。因班里的孩子较多,不能同时参加。当观众的孩子激动与兴奋的程度不亚于舞龙的,就连配班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当起了耍“龙头”的角色。虽然我们做的“龙”没有欣赏到的那么精致、漂亮.可那是孩子们自己的杰作呀,都很有成就感。
四、结果与分析
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证实,接受音乐训练儿童的智商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儿童;日本幼儿开发协会的母亲们证明,给宝宝听莫扎特小夜曲能使他们的孩子更加活泼聪颖;美国国会议员及五百强企业的高级主管中,有近九成的人在幼年受过音乐教育……
现代科研结果证明,音乐的神奇力量确实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育,并对其一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对于音乐与人类智慧的关系,法国文豪雨果指出,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是数学,一是语言,一是音符,数学使人学会思维,语言使人获得知识,音符则使人富于幻想;而当代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表明,从小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还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儿童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家长、老师、专家的普遍关注。
儿童阶段是各种感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体验音乐的要素。通过体验形成经验。
儿童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对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力,对于音乐结构形式的不仅是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还会引起全身功能的反应。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儿童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儿童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的特征,但音乐中最重要的乐音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高低与时值的长短、音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等等,对于培养儿童的直觉、分析、想像、创造等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活动中儿童的参与、探索、表演、动手实践,使他们有机会独创、试验自己的艺术想像。儿童哼唱或是拍击出一个旋律或节奏的片断,或者表演了什么动作,可能很幼稚,甚至不可能再重复,但这是可贵的创造性活动,是儿童尝试对已经感知了的东西进行变化与重新组合。这些创造牲活动没有对、错之分,也不会给儿童造成挫折感;这个尝试的过程能够使他们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表现自己的独创性和个性。丰富自身经验,是教育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音乐教育应该重视的是创造过程对儿童的影响,以及审美经验带给儿童的感受、体验。而不追求成品。强调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应该是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匹配鲜明的音乐形象。为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创编动作进行表演,把用单通道的活动转换为多通道参与的表演故事,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更为吻合。将儿童熟悉又喜爱的文学作品改编成韵律活动,打破了原有儿童韵律活动的框架,将儿童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的学习,提供给儿童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儿童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并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从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投入、更富有成就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开拓人的交流手段,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心与心的沟通,使儿童在一种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养成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了自律、自我激励。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体验到集体创造的快乐,学习与他人非词语的交流、默契合作,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体会较深的是:运用不同载体的音乐作品对激发儿童音乐活动的体验与兴趣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自由宽松的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而音乐教育正是创造自由宽松气氛最具优势的途径。儿童虽喜欢模仿,但就思维方式而言,他们更擅长求异思维,因为他们的思维很少受到成人和世俗的影响。擅长求异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可以这样说,没有求异思维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即兴创造应该从音乐学习的第一天起,就伴随着儿童一起成长。即兴活动不是由自随意的。教师应精心设计,掌握启发儿童的技巧,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让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因为即兴是有感而发的,因此和谐自由的环境,教师的鼓励、启发、爱护至关重要o 2.建议。(1)音乐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儿童的参与态度和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体验过程,而不应仅仅以结果为标准。(2)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是研究得以开展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自省、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是研究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3)开展活动时,心中要装着大目标,并随时调整小目标,重视做好对儿童获得的感性经验的梳理。
参考文献:
1、郑佳珍,朱炳昌《幼儿音乐教育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3、沃尔夫岗·马斯特纳特(Wolfgang Mastnak)、余丹红、张礼引《音乐教育学导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8出版)
4、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01出版)
5、铃木镇
一、卜大炜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1出版)
6、曹理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09出版)
第二篇:浅谈怎样培养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浅谈怎样培养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是一门充满灵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艺术学科,幼儿学习音乐是服从于自身兴趣和需要。音乐的节奏和动感旋律会让幼儿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兴趣是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浅层兴趣,极易转移和波动。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幼儿从小就会有对音乐学习的潜力,正如幼儿每当听到节奏欢快,活泼或者节奏舒缓,优美的歌曲时,幼儿会不由自主的动起来,头、手、脚、会跟着节奏慢慢摇动。听到类似进行曲一样的歌曲,幼儿也会学习解放军叔叔一样抬头挺胸,敬礼正步往前大步走起来。当幼儿发现一些会唱歌的玩具时,好奇心会让幼儿拿起玩具放在耳边,安静把曲子听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偶然听到曾经学习过的歌曲时,幼儿会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但是他们的兴趣是短暂的,并不持久,一旦有新鲜事物,他们马上又会转移目标。那么,教师在发现幼儿在对音乐感兴趣的时候,应放下手头工作及时给与帮助,让幼儿了解音乐接触音乐。在幼儿一天的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适时的插入一些适当的音乐,让幼儿更轻松地接触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一)应选择合适的题材来丰富活动的内容
进行音乐活动时不能违背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应要细心正确的研究选用教材,挖掘有用的材料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儿童的音乐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在幼儿有一定得音乐能力后再结合和教材的技能和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教 育内涵。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去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合理的安排和计划,不但孩子能一步一步的接受新知识,而且教育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小班教学中可以教授“小兔乖乖”、“数鸭子”等歌词形象、口语化强的歌曲。
(二)音乐教育活动形式要多样化
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应特别要注意要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让孩子快乐的学。硬塞的知识孩子会排斥,没兴趣。然而我们可以把歌曲、歌舞表演、律动等等带入日常教学中,加入基本的技能训练与唱、玩、敲、动相结合,带领幼儿加入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适时的教育让幼儿愉悦的学习。音乐活动不但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积累音乐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如: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拍拍手,点点头,耸耸肩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色彩,在孩子们心里播撒兴趣的种子。打击乐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直觉,增进音阶和节拍的提高,可以让幼儿边演唱边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孩子尝试丰富多彩的形式音乐活动,让幼儿加强参与的意识还可以更好的发现幼儿的音乐潜力。
1、采用图片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幼儿对形象生动的事物感性强,那么利用图片教学会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幼儿也就会很快进入情境里。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我们精心的设计了课程,在活动开始的部分,先出示动物狂欢的图片: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那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有兔子、猴子、山羊、长颈鹿、孔雀等 等,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跟随进入到情景中。
2、加强音乐活动内容的故事性
在进行音乐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自己编造故事进入课程,让活动的过程具有情节化,能创设很好的活动趣味性。如,在进行中班音乐欣赏《赶花会》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大量的花卉图片,然后再播放音乐,这时教师就可以以故事进入:在一座高高的山脚下,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今天鸭妈妈要带着他的宝宝们要去赶花会,他们游过一条小河,瞧!那有美丽的一串红,漂亮的玫瑰花,我们也跟着鸭妈妈一起去凑个热闹吧。这样有感情的描述,幼儿会愉悦轻松进入角色,为音乐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音乐活动中融入表演游戏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把表演游戏加入到音乐教育中就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还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歌曲《蚂蚁搬豆》时,让幼儿戴上蚂蚁头饰在洞口旁,伴着优美的歌曲旋律进行自由的情景表演,当小蚂蚁们回到洞口找好朋友抬着豆豆一起走时,孩子们兴趣会更高,从中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大,一个人力量小。活动会很有意义,幼儿的情绪很饱满高涨。
4、教师和幼儿互动来营造活跃的氛围
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创新的能力,让幼儿拥有轻松的学习环境,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和个性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观的能动性也可以得到发挥。在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也融入到孩子们中,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让幼儿感觉到亲 人般的体贴,朋友般的温暖,建立一个轻松,愉悦,互动的学习氛围。例如:活动时让幼儿小鸭,老师当鸭妈妈,鸭妈妈一直陪伴在鸭宝宝的身边,和鸭宝宝一起唱歌,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幼儿的兴趣就很快被调动起来,而且不会和老师有隔阂,更愿意和老师亲近。
总之,音乐来源于生活,而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老师要把孩子们引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生活,认知世界,寻找现实生活中音乐的踪迹。唱歌和做韵律是孩子喜欢的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孩子参与活动过程,在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在于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