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时间:2019-05-12 03:2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朱光潜谈美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第一篇: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二十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其中只读过朱先生的《谈美》和《文艺心理学》,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以下罗列每一章节的精彩之处,略赋个人拙思主观之感,引以对朱先生之《谈美》的敬意。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规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实际生活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活。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这个段落里朱先生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经验的道理,即: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这种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经验息息相关的。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这也是人们看到某某事物时会说:我认为如何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人们在对事物赋予个人的某种情趣的定义同时人们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事物本身的一些属性。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因为事物的物理属性,因为人的移情作用,两种属性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经验。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其实美感和快感无时无刻都冲斥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但究其出发点就又产生了前面朱先生讲的不同态度的问题。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而快感是处于实际应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会产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会产生快感,但这些都不会有美感。雕像和英国姑娘一个是雕塑艺术品一个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单从实用角度出发那还是英国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这里朱先生告诉我们明确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对于美的欣赏要不带功利和实用的心态去看去理解。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我姑且如此解释朱先生的这段文章。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经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会带着思考,这种思考会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无法直接单纯的欣赏一件事物本身,而会产生浮想联翩的心理活动,所以美感经验同联想是有不同含义的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这段文章可以看出对一部文艺作品所持的不同态度,考证更接近科学家的方式,批评更接近哲学家或政治家的态度,而欣赏更多的是有艺术情趣的艺术家或一部分人的行为。考证、批评不等同于欣赏,但欣赏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欣赏。证多是伴随对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版本、野史等等做历史判断,过于理性,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时的直觉感性反映,所以它不能算是欣赏。而批评就更加抽象的把一些主观的规矩或一成不变的框子来规范艺术作品。我个人认为批评家如果不客观的评论艺术作品那他的文章将一无是处。这也是朱先所推崇的:欣赏的批评。不能把原有的美丑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同一而论,要把自己放到作品当中去,反复品味其中然后有感而发。

朱先生最后讲到考证和批评都不是欣赏,而欣赏需要有考证和批评在其中,欣赏需要有考证基础和批评的态度,这也是辨证法的观点对待事物。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言论不一。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德拉克洛瓦

这里又可以提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朱先生在此提到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略有分别但究其观点都是“模仿自然”。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的美是以自然为内容,以人的情趣及一种形式而表达出来的,单纯的自然是无法定义其美还是丑,因为有了人的感受或说移情作用,才有了自然美这个概念。理想主义虽说自然中有美有丑,但它要的是经过理想化后的一种固有的共性模式化的东西。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模仿自然。艺术的美是要高于自然的,自然不过是借境抒情、借物俞人的元素,人是主体,自然融入了人的感受、人的情趣才变得美,这种美也是人的一种再创造,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推崇的模仿自然的美和我们讲的艺术美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象丑陋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排列组织它就会变得和谐,变得有美感,简单的说人以自然为元素,不同的情趣会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不同方式的艺术美,而只模仿自然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的。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多是有感而发,这里的感也可以释为感受欣赏,然后有了感觉便把他表现一番,或诗或画或唱或书等等。创造不是凭空出来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作。朱先生在本章中提到“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游戏的过程包含着纯粹的自由状态,既是游戏便可天马行空般的来去自由,包含着大量的人的想象、情绪、感觉,就是再创造一种状态,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是玩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方式,这游戏的行为是没有社会性的、不具备传达创作人的情感的,它同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艺术要有社会性因为作品的评定有一半儿还要社会中的大众来参与才算完整。那么如果一个艺术家既有奔放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又不失其一颗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他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既是创造就会有生活中的元素和作者想象的因素融合再一起。作者在创作时有些时平时观察的印象再现,但这种单纯的自然还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不足的或是原素材不足以表达其情感时,想象就是作者的另一次创造,敢于创造的想象,能够用平时所看所得经过重新组合,把不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的想象,当然这些需要积累和对生活的沉淀。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朱先生讲:艺术的任物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这里谈到的情感就是有感而发的状态,创造需有饱满的情绪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一挥而促。艺术是具有社会性的,作者在表现的同时也在传达其特有的情绪,引发观者的共鸣,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其作品隐隐或直接表露出来,或让人痛心或让人高兴等等。情感可以说是创造的原动力,因为有情感才有了表达的欲望,创作也由此而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我理解朱先生说的格律就是不同艺术表现的某种特有的形式。艺术要创造、又要有格律岂不是有些矛盾?其实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真真切切表达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能随心所欲的表现有不会跳出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格律。这种境界是经历无数困惑及磨砺,历练而成的,它可以在有限的规范内表达无限的内容。因为艺术是有一定规范的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情感表达,规范在真正的艺术家哪里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事物共性的展示,而其中的才气或是天才或是迂腐将表露无疑。格律不能成就庸人,也不会牵绊才子,合理的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才是根本。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老人教育学生时的话。同朱先生其说不谋而和。其实创造与模仿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创造中有模仿,而模仿中也带有创造的成分,艺术创作应该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有感而发必能有所成就,这里的“感”是别人无法模仿得来的。创造与模仿只要把我好一个“度”才好。大多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逐渐磨砺技巧,进而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境界。模仿应该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阶段,创造才是艺术家的目的。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有灵感。朱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可以映射出一个天才,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文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再次向朱先生致意,精神再次被梳理了一番,深感收获颇多。

第二篇:读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有感

读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有感

梵雁平

春节七日最大的收获是沉下心认真读完了朱光潜先生所著《谈美书简》一书,收获颇丰。这本书中所提及的“美学”适用于诸多文艺创作,很多理论对于写作是很有帮助的。有些理论比较高深,我知识浅薄,读后尚不能很好领会。只是把自己可以悟出的一些东西写出来,以飨读者。

首先是创作态度的问题。如书中所说,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这一点是众所周知、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觉得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利益或其它欲望的驱使,时而会让我们的创作态度有所偏差。我写文章并不喜欢为了“日更”而“日更”,若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都要用心去打磨。

无论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着什么、感受着什么,都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对写作源自心底的热爱,并且要让这份挚爱始终保持纯粹。

在专题审稿过程中,我通常会给读者明确拒稿的理由,比如排版、文体、错字、标点符号等问题。有些作者文笔是不错的,但排版并不认真,不顾及读者的视觉感受,亦不尊重写作格式的基本要求。在指明问题的情况下,有些读者会回复说只是随意写写而已。

我通常会回复对方,提笔写作,要对写作有起码的敬畏之心,要对我们的作品和读者负责。这一切源于态度。

在自身的写作过程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写得文章越多越深感自身的无知,就如读书读得越多越感觉自身精神贫瘠一样。在学习模仿不同写作手法的同时,会深感自身的知识架构不足以支撑起一篇文章的脉络,亦或不能让文章变得血肉丰满。

如朱光潜先生所言,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我想,很多的文艺创作都是关联诸多的知识体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文学创作亦是如此。

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知识体系愈加丰富和完善,作品必然是更有深度、有血有肉,文章情节内容、起承转合也是更加合理,并对读者的人生启迪是更有效的。

对于喜爱写作的人,应该像海绵一样多方面的吸收知识,并融会贯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身的创作实践。否则,写作仅仅是套用公示和技法,必然会缺少灵魂。

写文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言:“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而“意”要有真趣,必要源于读书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积累。

写作好的基础是需要多读书,读书要选择精读,从一些名家作品入手,把一些好诗文熟读成诵。有句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这一节,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方法,不是让香菱从练笔入手,而是借书嘱她回去读:“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裼、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先生在写诗作文方面的先知灼见,洒落其中,犹如夜空里的明星,从未陈旧过。

读此书亦学习到一些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比如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写作的弱势在哪个方面,不力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切记毛泽东同志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和先攻主要矛盾的教导。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不东奔西窜浪费精力。明晰自己的问题所在,一个一个去突破,把基础打牢。

终究是要在语文基本功上多下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就是文学的“器”。在审稿的过程中,我也经常发现很多作者行文不顺、用字不妥、空话连篇,这些也是常见的毛病。

我本人也是经常有这些问题,所以在日后的行文中要多加注意。这些都是语文的基本功不够扎实造成的。即便知晓的东西再多,对语文的基本功不掌握,好的文章一定是写不出来的。

书中说在三十年代左右,夏丐尊、叶圣陶和朱自清几位同志在《一般》和《中学生》两种青年刊物中曾辟出“文章病院”,把有语病的文章请进这个“病院”里加以诊断和剖析,会让作者意识到字斟句酌的重要性,文章改进很多。

我想,现在的语文老师都是扮演这个角色,包括现在的各种写作训练营也会这么做吧。

关于写作练习的问题,朱光潜先生特意提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尤其是文中引用的鲁迅复“北斗杂志社”一封信里所举的八条写文章的规则中的三条:第一条,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第二条,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第四条,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拉成小说。

第四点是极需我整改的,父亲常说我的文章遣词造句不够凝练,无用字句较多。名家之文虽文风朴实,看似娓娓铺陈道来,细斟酌来不可舍一字一句,否则语意有变。

朱光潜先生鼓励作者多以撰写现实生活中的短篇速写为首要,就如歌德教诲青年作家一样,不要写大部头作品。书中推荐读《世说新语》,语言简练而意味隽永,是典型的速写作品。我打算近期认真学习阅读此作。

书中提到艺术创作的功用不外是抒情、状物、叙事和说理四大项,文学创作亦是如此。在写作中,若能将四个要素的写作手法运用自如,会呈现出一部好的作品。

无论是哪个要素,我们都需要关注几点。比如写作的节奏感,如李白的《蜀道难》突兀沉雄,节奏比较慢、起伏不平,会让人又崇高风格的惊惧之感;韩愈的《听颖诗弹琴》变化多姿,由缠绵细腻转为高昂开阔反复荡漾,暗示出意象和情趣的变化。写文学会把握节奏,才能做到张弛有道,亦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读来轻阅自然。

在创作中要注意移情的作用,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的统一,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情感与品质特征。比如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姜夔诗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这些诗句里的山是可以看人而不厌的、柳絮可以颠狂、桃花可以轻薄、山峰可以清苦,诗人把物写成人,把静写成动,无情写成有情。正是因为这样的移情,让我们有了“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等诗意比喻的概念。

无论是怎样的写作,我们都要注重形成自己擅长的写作风格。每篇文章的呈现,都会不同程度的体现出作者的生活经验、成长背景、文化教养、品格风尚,以及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

这种文风便是作者人格的体现,反之会成为对作者人格的定义。比如通过屈原、杜甫、岳飞、文天祥的诗文,我们可以将他们用“忠君爱国”这个抽象的词来概括。我们也会常常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将一个作者定义为豪放不羁、文雅飘逸或清丽温婉,这时的人、文在他人眼中已然成为一体。

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深根于生活的土壤,关注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去探寻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懂得自己、理解生活,基于生活中的创作和思考必然是更有现实意义和价值,亦会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

中华五千年的文脉传承,《诗经》的风雅、《离骚》的兴寄精神虽偶有中断,但终究更多被保留下来。如汉乐府、曹操、杜甫、白居易等,他们言百姓言、道百姓事,体现了中国文人的良知。

作为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当以他们为效仿,承社会之己任,以笔之力反应社会风貌、人情世故,让文章在这个时代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第三篇:读朱光潜先生《谈美》

谈美——读朱光潜先生《谈美》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朱老先生认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朱老先生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全书渗透了朱老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朱老先生却说要“无所为而为”。当然,这里的“所为”并非完全相同的一个定义。朱老先生说的“无所为”是不受任何限制,以心灵为载体来感受世界,感受美。

朱老先生把人生分为广狭两义: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与“整个人生”却并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他说:“生活上的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

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又引西方哲人之说:“至高的美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以为这“还是一种美”。又说:“一切哲学系统也都只能当作艺术作品去看。”又说:“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体了。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看着朱老先生妙趣横生的例子贯穿文章上下,让本来晦涩难懂、抽象的美学概念在我们脑海中也慢慢具体起来。比如,一件文物,带给三个人观摩,文物商、考古学家、艺术家。三个人对于同一个事物所做出的第一反应却截然不同。文物商会考虑这件文物现价值多少钱,略加炒作会升值多少,收藏一定的时间后会翻几番,等等。考古学家这时脑海中却会浮现出,这个文物大概归于哪个时期,属于民间文物还是官宦出土物,是否完好,等等一系列专业问题。而艺术家却会抛开这些“俗不可耐”“有所为而为”的束缚,只去欣赏它的造型、色泽等,它所呈现出的美感。那是一种以心灵为载体,在美感的世界中无限畅游的乐事。正如朱老先生书中提到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人生在世,活着,便被不同的世俗之事缠身。人多因贪婪、欲望、权利而被“俗事染身”。人,由于“未能免俗”,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朱老先生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征之现状,不禁同感。作为现代青年中的一名,要摆脱掉那些“俗不可耐”的毛病,以“无所谓而为”的精神作为信条,不断地鞭策自己。现代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其实生活中也离不开艺术。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会使用工具。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就是前面说的,人要以心灵为载体,畅游美感的世界,并不要拘泥于现实世界的沟沟坎坎。要冲破现实的束缚,摒弃人性中不堪的一面,寄情与美感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美感修养,免于俗事染身。朱老先生,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也许许多同学会认为这具有一定的高度,是一般人不可达到的。但我认为,所谓的“艺术化”并不是大家曾经偏执的所认为的那样。而是,一种让心灵净化,摒弃那些混沌俗事,美从心生的一种过程。

正如朱老先生所言,美无关“风月”,美并不只仅存于“风月”。它要求洗刷人心,要求人生美化,更要求人心的净化。

第四篇:朱光潜的《谈美》有感

读朱光潜的《谈美》有感

张利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其中只读过朱先生的《谈美》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先生以朋友名义写给全国青年的十二封信,话题宽泛随意,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一直都很想读朱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可是总是被这样那样的理由耽搁下来。“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朱先生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每每读此倍感惭愧,是啊,说的就是像我这样的青年啊。好了,下面就重点谈谈读朱先生的《谈美》的一点感想吧。

读朱先生的《谈美》,宛如与一睿智老人在林荫小道上静静的散步,享受着文字带来的清新美妙的感觉。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在朱先生的《谈美》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人问圣奥古斯丁:“时间究竟是什么?”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世间有很多东西都是如此,“美”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谁都知道“美”,每天都会用到它,但问起“美”究竟为何物的时候,我们都会显得有点茫然了。究竟美是什么呢?朱先生在这部著作中从“无言之美”、“美学妙语”、“美的境界”、“美学散步”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朱氏美学构架里的“美”。

朱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因此,美,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

发现美,学会欣赏美,这是朱先生在《谈美》中反复提到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就要大胆的、大量的去欣赏美。对于创作而言,朱先生提出,极重要的灵感就是出自持续不断的,广泛的审美所积攒下来的潜意识活动。虽然艺术的门类繁多,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赏美,我们才能在潜意识里面积累足够多的情思,从而碰擦出宝贵的灵感火花。

朱先生的《谈美》中,最喜欢的有一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通过《庄子.秋水》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来说明了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也就是移情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总之《谈美》,这本书,让我对美有了些认识,美就在身边,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对于我们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用朱先生的话结尾吧,慢慢走,欣赏啊!

第五篇:读朱光潜《谈美》有感(美学原理)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最经,我阅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颇受启发,收获良多。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美学这一陌生学科的大门,让我第一次真正领略到美学其独特的知识魅力。最难能可贵的是,朱光潜先生能够用朴实无华、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深奥枯燥的理论分析地如此客观、如此透彻、如此深入浅出,让我们这些美学的门外汉也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读完这本书,头脑里不是堆积如山的理论包袱,而是一种通透的、简单的、贴近于生活的印象,这也就使我在阅读后收获了更多的知识,以下就是我对于这本书内容的一些总结和概括,以及我在阅读后的所想所感。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章节间的思路连贯,层层深入,其间的论述有理有据,语言深入浅出。本书主要探讨了关于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美是什么,美从哪里来,美具有什么特点,美与自然的关系,美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美学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朱光潜用客观、精确、凝练的语言对其加以分析和论述,使读者初步了解和认识美学,正如朱自清在《<谈美>序》中所说:“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书的第一章到第三章重点论述了美感是什么,美感从哪里来的问题。在第一章中,作者以一颗古松为例,将人们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加以比较和区别。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所以,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在第二章中,作者强调要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美和实际人生有一定的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在第三章中,作者阐述了移情作用对于美的产生的影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

/ 4

用”,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而美感经验就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常含有移情作用。

在第四章到第六章中,作者对于混淆了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考证批评与欣赏的观点逐一进行了批判和纠正。作者认为,美感与快感不可混为一谈,美感具有普遍性,而快感没有普遍性,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觉,与实用活动无关,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而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还有,美感与联想也不是一回事,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多数人觉得一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而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还有,考证与批评也不能等同于欣赏,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能是欣赏本身。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其实就是“科学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有一种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第七章和第八章进一步讨论了美的本身,美是什么,美与自然的关系,并进而指出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大思想流派的错误观点。美不完全在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我们通常说“自然美”时,“美”包含两种含义:一是自然的常态,二就是艺术美。因此,写实主义所推崇的自然本来就美,艺术就是模仿自然,以及理想主义所推崇的自然有美有丑,艺术只模仿自然的美,丢开自然的丑,这两种思想观点就显然不正确了。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

从第九章到第十四章,作者将视角从欣赏转向创造,创造之中都寓有欣赏,但是创造却不全是欣赏。作者明确指出,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

/ 4

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而艺术的创造一定会伴随一些心理活动:一,必定会使用想象。艺术作品既要使用再现的想象,又要使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分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二,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凡是主观的作品都必同时是客观的,凡是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主观的艺术家在创造时也要能“超以象外”,客观的艺术家在创造时也要能“得其环中”。在未综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乱的;在既综合之后,意象是谐和整一的,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三,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需要,而艺术需要循格律而又脱化格律。因袭格律本来就已经是一种模仿,不过艺术上的模仿最重要的是技巧。技巧可以分为两种:传达的方法和媒介的知识。所谓传达的方法是指各种艺术其各自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媒介就是艺术传达所用的工具。艺术须从模仿入手,但须归于创造。因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的灵感也是从功夫中得来的。

最后第十五章,作者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而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严肃主义和人生的情趣化。“慢慢走,欣赏啊!”,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通过通读全书,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美学的知识,从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于其中的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的问题分析,我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很赞同书中的观点,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都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其实,美感与快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快感,它是一种通过我们的感官就能很容易产生的感觉,口渴了喝水的快感,听到优美音乐的快感,见到了喜欢的人的快感„„总之,当我们现实的欲望得到了

/ 4

满足就产生了快感。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美感,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觉,与实用活动无关。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件瓷器,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年代久远,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价值不菲,有的人看到的是它曾经的用途,这些都不能叫做产生了美感,只有从它的器形、花色、光泽、气韵等本身的形象特质,产生的才是美感。

还有,联想也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当人们看到一事物时,不自觉地就想到了另一事物,而且往往过去对于那事物的好恶,会不由地影响我们对于此时事物的看法。当某一旧事物让我们有甜美的回忆时,我们遇到与之相关的新事物就会不自觉地联想过去,从而心情愉悦,这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美感。但是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而联想带有思考,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幅红叶的画,会不自觉地想起曾经携三五好友一起秋游香山的场景,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想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偶然间的联想,让我们找到了甜美的回忆,但这并不是美感。

而且,有时候快感与联想会共生在一起,就是以甜美的回忆来满足此时的欲望需求,来达到心情愉悦的效果,这让我们更加难以分辨什么是真正的美感。当我们通过一事物而联想到另一事物时,那些相伴而来的甜美回忆,往往也会带给我们心情上的愉悦,给心灵一种安慰,让我们得以排遣此时心中的郁结和不快,这也让我们误以为这一事物有精神上的疗伤作用,从而认为它是美的。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座漂亮的公园,往往会联想到那童年时的美好时光,和爸爸妈妈或者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场景,这些甜美的回忆也给了我们现在充满压力的成人生活一种精神上的安慰,是我们达到放松自己这一目的的一种实际的手段和途径,所以我们会很希望在空闲时来到这个公园,但并不是因为它的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景色宜人等等本身形象上的特质。其实,这就是联想到旧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实用作用,并不是“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直觉,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感。

/ 4

下载读朱光潜谈美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朱光潜谈美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走,欣赏啊!——读朱光潜《谈美》有感邹晓喻很久之前我就对朱先生的这本《谈美》有所耳闻,因为种种缘故,一直无缘拜读。直至近来,耐不住友人的强烈推荐,将早以束之高阁的此书翻......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专业:10对外汉语学号:1050130005姓名: 孙亚丽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的事物都是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

    朱光潜《谈美》赏析

    朱光潜《谈美》赏析 郑艺平同学们: 你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赏析朱光潜这部美伦美奂的大作,叫《谈美》。什么是美?(诗歌、散文、图画、雕塑、音乐、运动) 美是什么?你面前走过一......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合集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光......

    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很久不曾这样静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读一本好书。总觉得很忙,忙着赶作业,忙着兼职,忙着实习,忙着处理人际关系„„闲暇的时候,总是打开电脑,看看电影,或者写写日记,看......

    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

    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卡桑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 读了朱光潜......

    读《谈美》有感

    读《谈美》有感 艺术组黄德钦 “美术”是什么?我从专业的角度给学生分析了美术的分类,美术的功能等。但我始终不忘跟学生强调说就是一门“美”的“技术”学科。 作为美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