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将改革进行到底》第5集《延续中华文脉》观后感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5集《延续中华文脉》观后感
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潮头。总书记以深厚的文化自信,为新时期的文化改革指明方向。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将改革进行到底》第5集《延续中华文脉》主题是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观看这一集纪录片,我产生了一下两点感想体会:
一.世界更喜欢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在意大利,著名歌剧《图兰朵》制造了非常强烈的“中国震撼”,演出后一鸣惊人。其主要音乐素材来自于中国民间小调《茉莉花》。世界需要真实的、多元的中国题材。
在北京,一家人正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一时间这类优秀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的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世界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继续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美国,年轻人走出4D影城,他们刚刚观看了最新大片《长城》,对片中的中国特色的精彩场景、武打特技动作和民族特色服饰津津乐道。世界需要以体验的方式,去走进中国文化,从中感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领略学习过程的幸福。
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1.搭建平台,拓宽传播渠道
我在单位负责媒体编辑维护工作,经历了从传统纸媒到互联网传播再到现在的与移动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最近几年诞生了很多新兴的媒体平台,既拓宽了传播渠道,又丰富了内容样式。这为讲好中国故事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国家加快媒体融合发展,使得讲故事的传播媒介更趋多元化、丰富化。从另一个角度讲,依托这些平台的宣传,企业取得了比纸媒更大的经济效益。2.深入细节,讲好中国故事
我是英语专业毕业,又自学了德语,常年从事兼职翻译工作,参与对外交流活动项目。我认为,讲故事一定要有细节内容,才能引人入胜。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是从细节说起,喜欢先讲具体的人和事。中文表达有的时候喜欢高度概括式的语言,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点,但如果总是用高度概括的方式同英语国家的人交流,传播效果可能不太理想。
3.一带一路,传播中国声音
像“复兴号”动车一样,08年我们引进的一些设备和技术,经过9年的涅槃,不仅从高大上的“舶来品”成为了寻常百姓须臾离不开的生活用具,更成为了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乃至中国标准走向世界,让全球了解、感知和重新认识我们这个东方古老民族的重要窗口和国家名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分享发展的红利,倾听和借鉴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国度和人民也必定会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委员会
第二篇:将改革进行到底05延续中华文脉-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延续中华文脉》观后感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四个自信”的提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他鲜明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以深厚的文化自信,为新时期的文化改革指明方向,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潮头。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出版业、演艺业、影视业,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也需要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伟大的时代,需要强大的理论,也需要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进入新千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在互联网时代,整个舆论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时代要依法治网,一些网络造谣者、色情提供者和不良网络大V被依法惩治。人民群众对此普遍表示支持和赞赏。
建立健全有利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任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攻坚克难、全面发力,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改革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文化活力迸发,文化魅力生长。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一幕“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大戏。这是一部充满文化自信的大作。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
第三篇:学习将改革进行到底《延续中华文脉》感想
《延续中华文脉》观后感
昨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学习了将改革进行到底《延续中华文脉》这一主题教育片,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承载着他厚重的历史,有人夸赞中国是一部可以影响历史的世界名著,每一页都有时代的最强著作。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更加强盛,生态文明更加健全,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在这一影片中不仅有大量体现总书记思考改革、部署改革、亲力亲为推动改革的珍贵画面,还有全面深化改革决策亲历者的生动讲述。节目从国内和国际视野出发,透过历史、当代和未来的时空坐标,紧紧围绕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描述了总书记改革理念的形成轨迹,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勾勒了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要领域改革框架,概括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特征,生动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改革进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文化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觉醒,从一中全会到六中全会一幕幕宏大的布局渐渐展开,今天的中国,正发生着数不清的变化。脱贫战略的开始,“二孩”政策全面落地,人口均衡得到发展,教育改革得到了改善,将改革进行到底牢固权拉进取,机遇,责任,三种意识,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改革带来了国富民强,老百姓的心里都记着,展望未来,我们坚信祖国会更加强大,人民会更加安康
第四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观后感10篇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观后感10篇
看到片中的湖南元素湘剧《月亮粑粑》的画面,倍感亲切和自豪。目前文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文化发展迈上新征程,文化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前瞻的眼光,超凡的胆识,精准的谋划,务实的举措,进一步深化文化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增强湖湘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中彰显新作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归根结底,检验文联组织深化改革这个篇章的成色,要看涌现的优秀文艺人才多不多,要看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多不多。他透露,近年,省文联实施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主办“美丽湖南·三湘巨变——湖南省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精品展”,开展“笑满三湘”送欢笑到基层巡演,近期还将推出大型组歌《秋收起义》交响音乐会,向建军90周年献礼。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收看《延续中华文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家们既要做改革的参与者亲历者,也要做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热情而真诚地书写伟大的时代。
片中提出“传统故事,时代创新”。对此,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党总支书记陈争光有话讲。在他看来,京剧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跨界发展,是京剧创新的强大引擎和推动力,京剧可以和杂技、音乐、影视、互联网、动漫、旅游等结合起来,使京剧走出传统的狭小的内循环体系,与市场共舞,实现京剧发展的市场化、规模化。
“中国出版业、影视业、演艺业以及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快速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活跃了文化市场。”这句话触动了许多人的心。走过近40年的历程,改革依然是澎湃强劲的时代脉动,依然是共产党人面对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清晰作答。作为一家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一级基层党组织,他认为更是需要拿出党性与血性,拿出勇气和魄力,激发“进行到底”的改革精神和改革意志,斩关夺隘,一路向前,坚持以创新发展强动力,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多出正能量产品,加快推进产品、资本、机构、人才全方位走出去。
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谷良深感认同。他认为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延续中华文脉,传承历史筋骨,创新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复兴。今后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改革道路上,潇影也将全力推动电影生产、媒体传播、影院建设、文旅地产的四轮驱动模式,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延续中华文脉》集中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如何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道路。”为传承发展好湖湘优秀传统文化,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省将继续推进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湖南地方戏曲普查工作,推动戏曲进校园;实施名师传艺、中华典籍整理工程,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互联网+中华文明”计划,确保各项文化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湖南文物工作者要有切实的责任担当。”湖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文物资源总量稳居全国前列,是全国文物大省。因此,湖南要有大省的自觉和自信、责任和担当,努力探索一条让湖湘文化活起来的保护发展之路。
近年来,湘潭市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较好地把握了“两效统一,社会效应优先的原则”。同时,湘潭市还推行了一系列文化惠民的举措。其目的就是要做大做强做优湘潭的文化产业。
没有改革,文化就没有发展。文化改革,无论是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都具有重要意义。XX年常德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16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3%。常德市还将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文化产业供给。
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观看《延续中华文脉》,很亲切、很感慨。片中提到“全领域、深层次的文化体制改革,用制度创新之力,不断巩固着13亿人的文化自信。”令人感受颇深。作为湖南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参与者,见证了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新气象。
这两年,湖南日报社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融为一体,合二为一”要求,大胆改革创新,大力实施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在观念、表达、平台、采编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今年历史罕见的抗洪救灾斗争中,湖南日报与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融合发力,提高了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0
改革的力度决定创新的高度、开放的深度。他表示,在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宏伟进程中,湖南广电将积极顺应改革大势,加快完成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做实、新媒体资产重组等重点改革任务,加快芒果TV和台属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努力把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国走在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胡智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胡智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宣讲家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天的节目,宣讲家网请来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来和我们一起谈谈十九大报告中文化方面的内容。您好,胡老师。
胡智锋:谢谢,您好。
宣讲家网: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请您对此谈谈看法。
胡智锋:文化自信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三个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蕴含深刻的内涵。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同时还产生了新的“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我们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应该是举世公认的。
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过去若干年间在国际国内扮演的角色更加积极主动,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政治担当。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27年的海外维和历程。截止2017年7月,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另外,我们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与此相对应就是文化,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财富在哪里、自己的精神支撑是什么,而是一味追捧外国文化,那就支撑不起一个大国的崛起。我们是一个大国,就像习近平同志说的,“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就是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也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宣讲家网:您是研究文化产业的,请您谈谈文艺创作应该如何体现文化自信?
胡智锋:文艺创作当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文化自信,比如题材、内容、创作方式、艺术形式等,都应该有本民族的特点,体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然而,创作层面还不是最重要的,对于中国文艺创作来说,真正体现文化自信的是创作心态。那么,什么样的创作心态才能体现文化自信呢?我觉得,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创作心态才能支撑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创作当中,有两个倾向特别值得关注或规避:一是盲目的民族自大;二是盲目的民族自卑,这两个倾向都与大国心态不相匹配。大国心态应该是一种雍容、大气的心态;与大国心态相对的是小国心态,小国心态就是生怕人看不起,遇见到大国就紧张害怕,总觉得自己不行。中国80年代的影视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展示丑陋、阴暗的一面来引起被人的好奇的作品,这种创作现象是很被大家垢病的,这种创作的自卑心理也不符合大国心态。另外就是过于自大,生怕别人瞧不起,睚眦必报,这种狭隘的过度的民族自尊心就是过度自大。因此,在文艺创作上首先要解决的是创作心态问题,既不自卑也不自大;拥有雍容、开放、包容的大国心态,才会有大气磅宣讲家网:十九大报告提出,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对此您是怎么理解的?
胡智锋:原创力和创新,核心还是原创力。与原创力相对应的是抄袭、克隆、模仿,也就是非原创。作为一个大国,在文艺创作上不仅要有大国心态,还要敢于创新,敢于做前人没做过、外国人没做过,唯有中华民族能做的创新,这就叫原创。
我们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为世界带来了独特的文艺世界,显现出中华民族了不起的原创力。近现代以来,我们也在文艺原创上也做了大量工作,无论是文学、戏剧还是影视,都有大量的原创力很强的作品,也出现一大批文艺大师。各领域文艺创作大师迭出,在文学方面,比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等;在美术方面,比如徐悲鸿、齐白石等;在音乐方面,比如聂耳、冼星海、王洛宾等。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拓展,我们一方面鼓励文艺原创力,另一方面由于产量越来越大,原创力显得不是很突出,甚至在某些领域有原创力下降的态势。比如电影方面,中国电影票房很高,产业能力很强,产业景观喜人,但是真正原创力很强的中国电影剧作的并不多,很多还是模仿好莱坞,或者说还是在成熟的好莱坞商业体系带动下自觉模仿、克隆的结果。电视综艺方面,百分之八九十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原创力,都是移植国外的模板。我们自己的原创在哪呢?这几年我们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原创,比如《诗词大会》《朗读者》。
因此,中国文艺创作要打造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必须拿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创力很强的作品,而不再依赖好莱坞,也不再依赖国外的节目模板,打造出展现中华民族原创力的中国文艺,特别是影视方面。
礴的景观和气象。
宣讲家网:十九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胡智锋: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接近40年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十九大报告提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与之相应,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宣讲家网:怎样理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胡智锋: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正确看待中华文化。中国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方面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转化成在当代依然具有活力的优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资源。
第一,汲取中华文化中智慧的、有创造力的,在当今依然有活力、有价值,对当下有启迪的基因和文化资源,剔除那些糟粕的文化。
第二,实现创造性转化应该在价值层面找到中国和世界的对接点。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延伸到今天,可以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融合,从而减少对自然的伤害,避免一些人类活动对地球的破坏。再比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强调“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理念是一种开放、多元的理念,我们可以相互的争斗,但是不一定要你征服我、我征服你;我们可以和谐相处,但是可以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我们强调“和而不同”。在今天,这种“和而不同”的观念就演化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和当代价值观的融合,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转化。从“和而不同”转化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中华智慧用“活”了。
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在价值观层面寻找中国和世界的衔接点,在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当中凝练和磨合出新的概念。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大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这些理念打通了古今,打通了中国和世界,是在价值观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创作技艺层面,我们要寻求多元元素的共同对接,最核心的就是如何从古老走向现代。保持原生态固然很好,但是在今天原生态的确生存很困难。比如,一个少数民族的歌舞,如果我们强调原生态,它必须在那样的土地、那样生活环境、那样的村寨表演才适合,但这样就比较难进行传播。张继钢先生把少数民族的歌舞元素做了现代化的处理,变成了《千手观音》,变成了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展示的漂亮歌舞;杨丽萍在白族原生态的孔雀舞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声、光、电等,让她的舞蹈从传统的原生态的状态,转化成了有原创意义、能够让更多人欣赏的现代舞。尽管在某个方面它失去了一些原生态的东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它获得了更大的传播和推广。
综合来看,我们倾向于在保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传统元素和符号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处理,让它符合当下人们的口味和欣赏习惯,这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与时俱进,将传统与现代、时尚的新元素融合。
宣讲家网:谢谢胡教授来到宣讲家网演播室,跟我们分享您在文化方面的研究。
胡智锋:不客气,谢谢。